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10篇

  《烟雾弥漫你的眼》是一本由凯特琳·道蒂 / Caitlin Doughty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一):向死而生

  《烟雾弥漫你的眼》,作者是一位二十来岁、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姑娘,她选择在火葬场工作,描写了自己如何从火化炉里清扫骨灰,“胸腔是人体最厚实的部分,火化需要的时间最久。当胸腔开始燃烧时,就得把尸体前移,准备烧下半身。”“下午五点,我已完成今天的任务,成功地把一个人从尸体变成骨灰。带着满身的人类粉末,我下班了。”这样写实的描写透出一种荒诞的距离感,而这也许是我们所有人心知肚明的自己的结局,可乍一看,简直无法接受。

  这位姑娘也讲述火化和殡葬业的古怪历史,比如“把医院作为临终场所其实是一个相对新的理念。19世纪,只有孤苦无依的可怜人才会在医院死去。鉴于此,人们都愿意在亲友的陪伴下,于家中撒手人寰。到了20世纪初,仍有85%的美国人选择在家中离开人世。直到20世纪30年代,'医学化死亡'的概念才出现。医院数量不断扩大,把人们从可怕的死亡场景中解脱出来。”活着的时候你是一个人,一位熟悉的亲人,一个亲密的朋友,但一旦合上眼睛咽下最后一口气,那具躺在床上的身体变得陌生,人们不自觉的躲避变化的瞬间,从家到医院,临终场所的变化除了医学手段上的考量,更有人类对于死亡越来越忌讳的心理作祟。

  她用大胆直率的文风讲述一个个古怪奇遇,但略带讽刺之余,不免闪烁温情,比如谈及自杀,“很多人认为自杀是残酷而且自私的行为,但我支持雅各布的选择。如果他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我没法要求他继续忍受这种折磨。我没有资格对他的动机妄加评论,但我可以评论他的实施方式。如果你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请将对他人的伤害降至最低;假如生命是一场派对,你可以从后门溜走,但不要扫了别人的兴。”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二):知“死”近乎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如同一个未知的世界,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而我们对死亡的讳莫如深,除了对“丧失”的恐惧(阿图·葛文德言、对未知的敬畏,还有一份人云亦云的排斥和迷信。这与受教育程度无关,甚至与文化背景也无关。

  生性乐天的殡葬人凯特琳·道蒂向我们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亡者世界,《烟雾弥漫你的眼》集结了她从业经历中难忘的故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从热衷“死亡美学”到提供专业的建议,与亡者的世界亲密接触,并没有想象中的阴森可怖。

  死亡是生命的必经,生前为我们所爱的人,死后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对生命真正的尊重,是对这种必由的接受和理解,而不是畏惧和逃避。凯特琳说:“我们没必要一而再地购买丧葬用品,我们缺少的是葬礼仪式的真正内涵,仪式需要尸体、家人和情感全部在场,这些是消费实力无法替代的。”悼念过程可以很优雅,就像维多利亚时代,剪下亡者一缕头发放在项坠盒里留念,或者做成珠宝和纪念品。无论逝者变成怎样,都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温暖寄托。

  不过,了解殡葬过程的凯特琳并不赞同为了表面的“美”一味修饰遗体。书中描写了防腐、塑形、化妆加工的种种细节,称之为“不自然的自然”。为了所谓的体面,亡者要遭受更多的折腾。虽然他们感受不到痛苦,却教人于心不忍。“凭借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尸体在土地里腐烂、分解、断裂,最后融入大地母亲的深处,回归尘土,然而我们却用防腐技术和厚重的棺材中断了这个过程。绝望地想要阻止这不可避免的结局,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多么惧怕自己腐烂。”

  倘若我们能理性看待身后事,接受死亡的自然过程,或许也能提前替自己选择一个合意的葬礼。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临终关怀允许病人决定是竭尽全力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享受生活,那么为自己安排后事也并非颠覆的想法。开诚布公地讨论死亡,是对自己、对我们所爱之人最好的负责。殡葬业的特殊性让凯特琳无暇多愁善感,但她也绝非冷漠无情。凯特琳有她的专业性——懂得如何精确控制火化的每个步骤,麻利果断——也有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惜,流露出温柔的一面。譬如为死婴剃发,怀抱婴儿是最佳姿势;将包裹婴儿的塑料袋先剪开,露出婴儿再火化,因为她不想把他们当医疗废物那样处理。她理想中的殡仪馆一定是能正视死亡的,“说它美丽,因为死亡在这里能够被接纳”。如此,方不避讳,方得始终,恰如萧伯纳笔下母亲化作“艳丽的火焰”。

  日日接触死亡最真实的部分反而令生活愈发动人。知道生命的脆弱,了解时间的限制,更当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集聚力量和勇气,发挥最大创造力。未知生,却能向死而生;未知死,却能见微而无惧。

  ——乙未年读凯特琳·道蒂《烟雾弥漫你的眼》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三):自然,我最喜欢的死亡仪式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慢慢走向死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绝对公平。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常常选择对其避而不谈,生怕死亡之神会随时将我们带走。面对即将离世的亲人,我们不敢提前联系殡葬业人士,唯恐招徕亲友的斥责。自古以来,中国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悉心照料死去的亲人,逢清明节虔诚祭拜,告慰亡灵。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们有能力为亲人购置更好的棺材、墓地,墓地的价格也被炒得水涨船高,平民百姓笑称死不起。似乎一切可以对死者表达敬意的方式,我们尽己所能。死亡文化跟上了物质文化发展的脚步,我们引以为傲。

  不像战争时期,我们只能任由亲人的尸体在大自然中腐烂。得益于很好的防腐技术——一种福尔马林的混合物,我们实现了“容颜不死”。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尸体很自然,透着生命的温热。殊不知,腐烂、掉皮、恶臭,才是正常的状态。为了维护生命的尊严,伟大的人类将“防腐剂”注射到死者体内,用金属丝缝合嘴巴,并辅之以虚假的妆容,让你看到像蜡像一样的死尸,一个不像亲人的亲人。这就是我们对生命敬畏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说,告别仪式是宗教信仰的延伸,我们怀着浓浓的敬意,像个虔诚的教徒告慰亡灵。传言瓦西人为表达对亲人的尊敬,食用尸体,边吐边吃,这是为记住亲人的离去,并释放伤痛。尽管这一仪式已不复存在,但却让我们思考:自然,是不是告慰亡灵的最佳方式?

  所谓的自然,是指告别防腐用品,由家人亲自为死者擦洗身体,换上衣服,回归家庭殡仪馆的死亡仪式,予以亲人至上的尊敬。火化也好,土葬也罢,最终都是回归大自然,生命生生不息,这是规律,避不掉,也逃不了。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害怕死亡的人,正是由于在他们想象中死亡是空虚和黑暗,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真正的生命。”试想若是能以小小尸体贡献给大自然,让动物食用,岂不是对生命的传承,生命由此得以永续?在自然面前,众生平等,人类也不过是智商比较高的动物而已。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若干年后,医生能够勇敢告诉我,我的生命还有多长,我欣然接受。我的亲人,能够提前准备好后事,不再受到他人的诟病与良心的谴责,更不会受到商业社会发展下殡葬人士的敲诈。当我离去时,我的亲人都能够在身边陪伴我,直至我平静祥和地离开。随后,他们也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引下,亲自为我擦洗身体,解衣穿衣,我得到了尊严和尊重。在天堂,回想起亲人生前与死后的呵护,一股暖流充盈体内,我为此感到幸福和自豪。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四):我是个好姑娘,23岁,但是我在火葬场上班

  23岁的好姑娘,刚刚大学毕业,正是最好的年华,青春飞扬,有无限的可能,却选择日日与尸体为伴,去火葬场上班,想想都觉得可疑。火葬场,光是听到这三个字,很多人就吓出一身鸡皮疙瘩了,更别提去那里上班了,确定不是恐怖小说吗?

  这是我翻开这本《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心中的疑问。事实证明,这不是恐怖小说,这是真实职场的记录。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愿意投身到殡葬行业,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三观受到了冲击。是啊,这个世界,总是有人过着你梦寐以求的生活,总是有人在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死亡在世俗的观点里意味着不吉利和不干净。那些与死亡相关的东西,就是蒙上一股恐怖的气息,在电影电视剧里,那些埋葬着死人的坟地总是暗夜里才现身,伴随着阴风阵阵,下一秒钟出现的不是身穿白衣踩着凌波微步的无头飞尸,就是突然出现在你眼前面目狰狞、满含怨气的鬼怪,让人不寒而栗。

  这本充斥着死、尸体、火葬场这些恐怖字眼的书,却一点也不恐怖,它甚至还可以让你笑出声来,笑得捶地,笑得在沙发上打滚。比如我第二次读,之前那些让人发笑的内容,已经觉得不好笑了,可是读到有人截肢后,打电话到火葬场,问他们是否愿意火化他的一条腿。我又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美国大妞独有的幽默感,用幽默来平衡那些死亡带来的恐怖的气息。这种让人发笑的幽默文风,又不是那种专门的用来博取眼球的浅薄式幽默,它是用来直面死亡的利器。

  直面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不是变态,也没有恋尸癖,她是一位安份守已的好姑娘,普通如你我,有朋友,有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爱她如初的父母。八岁那年亲眼目睹一次坠楼事件,一个小女孩在她面前摔死。第一次,她和死亡狭路相逢,就被打倒在地,毫无招架之力,她不敢关灯睡觉,坐到天亮,走路只踩枯树枝,避开新树叶,路过购物中心的时候,总是屏住呼吸,以防有小孩从楼上摔下来,让口水流到衣服上,这样死神就不会把她带走。死亡的恐惧如影随行,她的小小心灵就遭受重创。她渴望了解死亡,正视死亡,让死亡摆脱恐怖和沉重,变得安全、干净和美丽。

  在大学读了四年中世纪历史专业,在学术领域专心研究了四年诸如巫婆、巫术、黑暗、尸体、悼念之后,姑娘觉得还不够,她需要面对实际的东西——直实的尸体,真正的死亡。于是她到西风火葬场上班。起初,她还对这份工作心存幻想,以为只要把尸体丢进一个大机器,自己就可以在旁边翘起二郎腿,边吃草莓边看小说。谁知,第一天的工作,她直面了一回“目瞪口呆”。她要给一具尸体刮胡子。要命的是,那个叫拜伦的家伙,眼睛和嘴巴总是合不上,刚帮他合上,它们又顽皮地弹开,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也为了保住自己刚到手的饭碗,她硬着头皮,在拜伦全程“目瞪口呆”的监视下,帮他刮完了胡子。别说是吃着草莓看着小说了,就连在哪里吃午饭都成问题,都处都落满死人的尘埃,包括自己身上。火化间不行,那里满是死人的灰烬,大厅不行,那里面行走着死者的亲属,小教堂也不行,那里停放里遗体。最后只能选择老板那个没有窗户的堆满火化许可证的办公室。

  这些都没有将美国大妞吓跑。她要去体验,去感受。她身上那些幽默、乐观的气质,让她在恐怖的火葬场的死人堆里,找到了平衡。用她的话说就是,活泼,但不失严肃。在她看来,去冷库取尸体,不是在玩俄罗期方块,只不过是尸体版。打开装有遗体的箱子,就像打开装有毛绒玩具的礼盒,每一个箱子都意味着一次冒险,火化机的操作台具有浓郁的科幻气质,“骨灰研磨机”听起来像是动画片里面反派人物的名字,还有清扫骨灰,“心态好的话,你都能扫出禅的韵味来,像佛教僧人耙平沙花园那样,轻轻扫,轻轻扫。”对了,她还跟她的老板,接过死人流出的脂肪,接满一盒又一盒,像是给漏水的船舀水。

  她还写了上门收尸、做防腐、遗体美容、人们面对死亡的种种现象,以及美国殡葬行来的现状,写着这种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是想自己,也想让人们直面死亡,了解死亡。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死亡视而不见,我们将它屏弃在公视线之外,为了躲避它,我们有太多的措施,隔离视线,建造地下太平间,神秘和恐怖化火葬场,等到不得不与它面对面的时候,我们总是遭受重创,无论是精神上、肉体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如此。

  死亡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应该得到尊重,如果你想了解一下死亡的真面目,可以打开这本书,有趣而且不恐怖,我保证。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五):烟雾弥漫你的眼

  一

  “克里斯一直安慰我,告诉我今天没有那么糟糕:‘瞧,凯特,我们总赶上人们最难过的时刻。如果有人要买新房、买新车,他一定亲自去挑选。但是人们能从我们这里买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我们不但收他们的钱,还把他们的挚爱带走,没有人想要这样。’”

  的确,什么也买不到,倒是要送走至亲。其实倒也不是,这样亲自去送别,一来是见亲人送人一面,向他告别,二来也是希望殡仪工作者能在他们亲人实实在在存在的最后一站中善待他们。提起殡仪工作者,人们似乎总是忌讳的,带着遮遮掩掩的不吉利的眼神。但他们作为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一站的工作人员,却又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前看过皮特主演的《返老还童》,发现人们似乎对儿童有着近乎无尺度的宽容和宠爱。同是生活不能力自理,全心依赖着他人,但人们对老年人是很排斥的。其实很正常,每个人都惧怕死亡,但又不可避免。而老年人生命之火的一天天熄灭、腐烂气息的日益浓重无不在提醒我们:嘿,注意了,怕也没用,你现在嚣张,迟早你和我一样。而婴孩就不同了,他们虽也是无法自理,但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巨大的生命能量,那是希望。我们总是趋利避害的,明知每个人的终点都是死亡,但很少有人愿意去想这件事。只想着:啊,就让时间停留在此刻吧,或者:我还有明天。

  二

  “罗马尼亚哲学家埃米尔说过,只有自杀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权利。生活处处与人作对,这个世界能够夺走我们的一切,但没有谁能阻止我们自行了断。”

  挺悲观的大实话。我同意他的观点,但也敬畏生命的可贵。我记得文中还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母亲是跨着墓碑孕育了新生。生命多不容易多神奇啊。每一个人拥有不同的面孔、个性、家庭,但奇妙的是,我们的感情却又是类似的。不知道最近是不是代码弄得我有点崩溃或者《西部世界》看多了,总觉得人就是机器人的进化版。你想啊,输入给人类相同的情感,不同的经历,两者通过某种神秘的算法程序,输出看似无序实则有迹可循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哈哈,谁要是能研究出来这个算法可就厉害啦。

  三

  “我开始担心,如果自己英年早逝,我的尸体能不能得到应有的照料。火葬预约服务让我产生了一种孤独感。如果我分享了一张自己做尼斯沙拉的照片,‘脸书’上的朋友肯定会第一时间评论‘好吃’,但我临终前,他们未必会擦掉我额头上的汗水,也不会在我死后处理掉我尸体上的粪便。一想到这里,我就有些难过。”

  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梦,梦到自己没死透就被装进了棺材,然后被埋进土里,我在棺材中醒来,却怎么爬也爬不出去。那种与世隔绝、毫无希望的绝望感我现在都记得。梦醒后我给老妈说,如果哪一天我不幸game over了,你们一定要确定我死了,要再三确定再把我埋了。母上大人赶紧让我呸呸呸,这么不吉利的话以后不许再说。其实,没什么忌讳,谁也无法决定自己活到哪天(当然,自我了断的除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说清楚呢,毕竟死亡也是生命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不依着死者的意呢。

  四

  “既然是门生意,殡葬业自然以出售商品的方式出售‘尊严’,尊严是为死者家属精心策划的一场好戏,主角就是悉心处理后的尸体。殡葬人成了总导演,全权负责演出的一切。尸体无疑是全场的明星,亮丽得看不出生前遭受过痛苦。如此一来,尸体就不会和观众产生情感上的互动,破坏死亡幻觉。”

  我记得小时候姥爷、奶奶在一年内相继过世,一个是土葬,一个是火葬。土葬时因为年纪太小,家里人在下棺时没让小孩子看最后一眼,只记得当时感觉很微妙,觉得大家似乎很忙,忙着处理各种礼仪上的事情,到该哭的环节又能一下子释放自己。这大概是某种大人的成熟或者说是悲伤成熟的表达方式吧。奶奶和太姥姥都是躺在那里,感觉也很奇怪,有一种他们很真实却又不存在的感觉。坦白说,悲伤倒是后来的。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比如拖地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拖完地不让大家穿鞋踩我的地,只有宠我的姥爷那么大年纪光脚踩到冰冷的瓷砖上,甚至差点滑倒;比如过年的时候,听到卖甑糕小贩的吆喝,看到谁家把花生啊、糖啊也装到那种老式果盘里,我就会想起奶奶;比如说扶老人的时候,我会突然浮现出过年扶太姥姥去卫生间,老人家朝我一下,偷偷多塞给我50块压岁钱;再比如我妈突然告诉我太姥姥还给我存了几百的结婚礼钱。太姥姥估计是想在我结婚时包个红包亲自给我,但也只能以这种形式了。

  五

  “西风的这份工作丰富了我的内心情感,哪怕只是帽子掉了,我也会大叫一声或忍不住笑出来。我会被美丽的希望感动得落泪,就算是停车场计时器,只要它样子别致,我也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记得上完课出来,天空中大朵大朵的美得如梦似幻的粉色云彩,然后变深,成紫红,成紫色,再成墨黑。

  六

  “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六):姑娘,你应该抛开死,享受生

  法兰克福书展的最后一天,已经没有约见。我和同伴们无处可去,便搭乘某条S线抵达了终点——巴特洪堡,一个宁静美丽的小镇。深秋,落红满地,人迹罕至。我们好像迷了路,却也不着急,在一个个block之间细细走,慢慢品。因为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庭园都不一样,所以光看这些各异的建筑,也是一件趣事。每经过一户人家,我们便好奇地往里头张望,当然是什么人也看不见——可是,也许那些黑黢黢的窗户后头,人家正在打量探头探脑的我们呢?

  散散漫漫地就走到了一片开阔的园地,园内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再仔细一看,却见疏朗地分布着一座座墓碑——对,是墓碑,电影里常见的欧洲的小小的墓碑。原来这是一座墓园。铁栅栏门没有关,正犹豫是否要推开去,一个中年女子端着一束花友好地说:进来,可以进来的。于是我们尾随她进去。四下里宁静祥和,小径上一尘不染。一座座小小的墓碑刻着每一个个体独特的历史。当时的滋味无法形容,但绝没有恐怖,只是分外宁静。——有意思的是,人家的住宅就挨着墓园而建,房子里的人不害怕?我们在这里观望的时候(当然除了墓碑和花朵和泥土草地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会不会也有什么东西在微小着琢磨我们?哈,天晓得。

  尘归尘,土归土,真真是想多了。这里,只是一片稍微丰富一些的泥土而已。

  如果我把这份经历说给凯瑟琳·道蒂听。她可能会微笑以致意,然后说:亲爱的,除了诗意,你还想不想知道点关于死亡的别的事儿?于是娓娓道来,从一具尸体是如何被运送到殡仪馆说起……凭着她在火葬场多年的工作经验,她熟谙对于尸体处理的种种技术的细节的东西。除毛、放血、防腐、植皮(或别的什么让body看上去完整的玩意儿)、化妆……这些,都是北美殡葬乃至全世界殡葬业都在做的,标准流程,只为了让死者家属最后见死者一次,为让他们心里觉得死者终于是“体面”地去了。而在她看来,这样一些程序完全没必要(让我们忽略那些为了让尸体“好看”就对其进行的种种“摧残”行为吧,细节可看书,看后别多想),费钱费事不说,根本就是掩盖了死亡本身,是人们不忍直面死亡的一种粉饰。真正的尸体,就应该难看、难闻、腐朽,很快便会消融。这才是死亡的本质——化为有机分子,滋养大地和其他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火葬其实也不可取,从进入火化炉前的一系列面子工程到高温焚化,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不划算。可为什么,还要有殡仪和火葬?

  对了,还没有交代呢。道蒂是个“生猛”的姑娘,从小便对中古奇术兴趣浓烈,毕业后一心要从事殡葬业,一米八的个头,力壮如牛,胆大如豹,妥妥的一枚女汉子。她初出茅庐便立刻上道,对于殡葬的里里外外都了如指掌。对这个行当的历史和同行做法也心明如镜。她把在殡葬业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烟雾弥漫你的眼》(请注意,这也是一首歌的名字。人家故意的。),幽默自如地描写火葬场一般人看不到的那些幕后事儿,谈笑间直面死亡,解构了神秘、畏惧,但又始终有一种肃穆。

  肃穆体现在我们的道蒂姑娘在给尸体做种种处理时,会顾忌它会不会疼,想起ta活着时的栩栩经历,会假想与ta的互动(包括对婴儿,是的,死婴);肃穆体现在她猛烈抨击美国殡葬业只为赚钱无故尸体尊严和亲属感受的商业做法;肃穆体现在她和同事们会为许久无人认领的骨灰盒们做集中的海葬……尘埃撒入汪洋,那么多人的身前身后彻底烟消云散;肃穆体现在即使是西风火葬场凶巴巴的老板,她也能从他的眼神和言语里看到不舍和难过;肃穆体现在她痛斥对火葬的“线上预约”进一步隔开了亲属对将死之人的联系,而殡仪馆们的建造又是如何压抑、集中了恐惧和不安;肃穆体现在她遥想父亲的死亡(她一定不能让其他人去按焚化炉的按钮,要亲自动手),以及自己的死亡——不要棺木,不要墓穴,就这样卧于泥土,化入泥土,被小动物们分食殆尽,被日照雨打风吹去。

  对尸体的处理,在一般人看来,是“恶心”的,而尽管每一天的工作都这样,她却能从其中看出动人之处。骨灰研磨机和带刺眼盖这些玩意儿,最能摧毁人们在死亡面前的自满情绪。殡仪和火葬,说白了都是仪式。比起她一厢情愿的“自然分解”,一步步的仪式,让她直面和接触死亡,而由死反观生,也能对人生的各种厄难,更加达观吧?(无论身前是达是穷,无论寿长寿夭,死后无非都是一抔四磅到七磅尘土而已。)

  我曾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过一本来自挪威的绘本,在其中,死亡是一个穿着花衣裳的小姑娘,这是艺术的诗意的死亡描述;而我对巴特洪堡墓园的造访,是清新而空灵的;而以《耶鲁公开课:死亡》为代表的一系列已出版的死亡主题社科书,充满的是对死亡严肃的哲学(或医学)思考。与以上皆不同,道蒂的“死亡笔记”,滑稽、乐观、达观,生气勃勃。行文中,透着天成的TED范儿,侃侃间对于人们该如何应对和处理死亡,给出了科学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替代建议。——嗯,是的,一定要预留出对于死亡的准备时间,一定要做准备的措施。说白了,每个活着的人,其实也是未来的将死之人。早做准备,是对未来的负责,也是对当下的另一种珍惜。

  当然,这本书也有安静的地方。作者在离开西风后有一阵去了别的火葬场,工种是开运尸车。有一回高速公路上翻车,她以为死定了,却没有。那些飞驰而过的大小车辆居然神奇的都把她避开了,一辆都没有撞到她。在那种失控的终极状态,她感受到的竟然是平静,也只有平静。这样的经历,可否说,正是对她的工作的一种肯定?

  道蒂的网站上有她自己的照片,有西风火葬场的浓烟和她日常工作的身影。她的笑灿烂而亲切,她给图片的配词有趣又自嘲。这样一个乐观、智慧、体贴的好姑娘,却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遇见爱护她的人,虽然她解释说,她的朋友很多。可是,如果真的不在乎有没有爱情的话,为什么她却要写被她依恋也依赖已久的死党卢克,在听闻她的倾诉之后,不但没有接受她的感情,还立时间逃之夭夭,音尘绝?从此后她的自述里再无爱情,只有生死;而人们分明在她看似看透了的嬉笑怒骂之后,嗅出一种寂寞怅然的味道来。

  在本书的结尾,道蒂于夜晚无意中踏入一片墓地。月光皎洁,沐浴万物。她觉得宁谧极了。“不管我享年28岁还是93岁,我要心满意足地死去,然后坠入虚无,让我的原子化作笼罩树林的浓雾。死亡之寂也好,墓地之寂也罢,都不是惩罚,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回报。”

  哦,姑娘,孤寂不是宿命,没有什么是宿命。在你化成浓雾之前,还有那么多可以体验幸福的机会呢。就算幸福暂时躲着你,也要耐心地将它找到。——这也是活着的重要意义,想一想,对不对?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烟雾弥漫你的眼

  每次看一本书之前,我总是习惯先看它的装帧,有时候封面设计是否出色也是会影响到阅读者的选择。这本书的封面如书名一般,弥漫了烟雾,拆开外封,内里又是极鲜艳的粉,并透过那些不规则的孔渗出来,让我感觉怪怪的,但并不厌恶。

  当看到腰封上那一连串的赞美之词时,内心一凛,因为若凭以前的阅读经验来看,往往外封越吹得天花乱坠,内文就越没什么看头。但是我仍然被那最后半句话吸引了,“一本改变你死亡观的生命之书”。

  这也是我为什么为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曾多少次自省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内心究竟会如何度过。老实说我并不过度害怕死亡,但让我内心恐惧的是,我害怕面对死后要进焚化炉被火烧的那一刻。

  我担心死后若还没死透就被焚烧的时候会不会有痛感,于是我告诉过家人若我死后,请停留个三四天再焚可好......

  对于我的恐惧,这本书来得刚刚好,又或者并不凑巧,我不知道它最终是否会为我解惑,亦或是安抚,还是对我的恐惧火上浇油。

  这是略含矛盾、纠结与好奇的一次诡异阅读。

  就这样我翻开了凯特琳的第一个故事“给拜伦刮脸”,若说起给死者整理遗容这事,之前在美剧里倒是看过不少片段,当然那些都是活人假扮的,所以我相信影视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最近一次看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是在《中国人的一天:变与不变的中国人》里,于是我理所当然的以为在这本书中将看到的是黑白双色笼罩下的严肃场景。

  结果想象在拜伦的“整颗头颅一下子在我手里裂开,灰烬顺着我手指的缝隙滑落。”之时一起幻灭,脑海里随之炸出一句OS:KAO!这样也行啊~

  如果开篇的拜伦就吓到了我,那我是不是应该听从6页后面的那句警告:注意!闲人免进。

  再随手翻开“不自然的自然”,阅读极流畅,因为好奇会一直诱惑你读下去。我不知道中西方关于丧葬有多大的差异,但我想关于最后的遗容整理应是大同小异吧。

  “不自然的自然”算是解惑了,为什么殡仪馆送人最后一程时看到的尸体总不会像他们生前的样子。

  如我一般胆小又爱脑洞大开的人是不适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这本书的,否则会扼杀我的睡眠。但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其文风更多偏向幽默,所以死亡的话题在她的笔下开始显得那么有趣和轻快。渐渐地就连那些描写死者容貌的片段读起来都不那么骇人了。

  其实抛开腰封文案上的噱头,不带猎奇眼光来看这本书,其内容也是相当吸引人的。毕竟作者所描述的“内景”是一个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为熟知的地带,可又好死不死的躲不掉这辈子总要去走一遭。

  很久以前我就在想,若到了我躺在那里的那天,请放一首我生前爱听的歌可好~

  顺PS:在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看另一本书关于死亡的书——《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同样涉及真实的死亡,但相比之下,后者更沉重些。(本人泪点低,阅读过程中哭得半死,所以顺便推荐下。)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八):多一份无畏。

  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跟死亡有关的书。

  读这本书的前几天,我独自骑行去糸島的桜井,在环海行走的时候,途径一片墓地。那天是个雾气朦胧的阴天,再加上四处无人,总觉得莫名有股森然的阴气,经过的时候一直在打冷颤,想迅速逃离这个地方。

  那时我意识到,原来我对死亡的畏惧如此之重。

  可这本书的作者天天与尸体为伴,反而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领悟。

  我独身走过墓地,可能并非出于本能的一种恐惧,而是由社会文化渲染造成的效果。死亡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由大自然创造,自然也要归迹于其怀抱,死是一个人的归属,若此生无憾,死自然无畏。

  有几处诙谐或值得思考之处,我摘引了下来。

  “我满头大汗,筋疲力尽,身上浸满了人油,但感觉自己活得特别真实。”

  “人们应该理解死亡。人们应该明白,死亡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精神上,肉体上,情感上都是如此,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畏惧。”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人类腐尸以甘草为前调,混有一股浓烈的柑橘味。中调是放了一天的白葡萄酒,后调则是阳光暴晒后的一桶咸鱼。”

  “尸体不需要你惦记,事实上它什么都不需要。需要尸体的是你,只有看到尸体,你才知道这个人死了。只有看到尸体,你才能看清自己,知道自己也有那一天。”

  还有一句关键的话,让我知道死亡其实是一份礼物,是所有可能的前提。

  “死亡让我们勇往直前,促使我们完成目标,去学习,去爱,去创造。”

  我们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也无法左右自己死亡的方式。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我希望到那一天,也能心满意足的死去。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九):非重口味者远离

  诡异二字,这本书当之无愧。

  这本《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当数书名中“火葬场”三字。按照现阶段的法律政策,火葬场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不论你是高干还是富翁,最终都要到那个地方走上一圈。火葬场里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明白。那是一个大家都不想去,却又都不得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生死轮回之所。也许能够具体说出火葬场中各个流程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其中的细节却绝对是鲜为人知。而这本《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恰恰讲述的就是其中的细节。

  火葬场三字带给读者们极大的压抑感,但是作者的文字却相当跳脱滑稽,与火葬场的悲凉气氛格格不入,但也恰恰是这样的文字风格带给了本书极大的可读性。试想一下,如果这本书换作真正的火葬场风格,哪怕写得再好,恐怕我们任何一个读者也不想读它。正是这种风格让我们读者感觉到,火葬场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所在,它和医院、旅馆、饭店一样,都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地方,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也只有带着这样的观点和心情,才能正视这篇描写火葬场细节的作品。

  书中的火葬场是美国的火葬场。对于火葬的历史我不了解,本书也没有详谈,所以我认为,现阶段,中美两国的火葬应该差别不大,当然,火葬前后的殡仪文化肯定是大相径庭的,我这里说的,其实就是火葬这个过程。这本《烟雾弥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为死者火葬的详细过程,从给死者化妆、整理遗容,再到焚烧死者,用机器压碎死者的遗骇,甚至把玩一颗满是脂肪黄油的心脏。这样的情节在正常人眼里是无法接受的,大家想到这些就会觉得难受,不可想象。所以这里必须得提醒读者朋友们,如果无法接受这些重口味,那么趁早不要翻开这本书。如果您对这些重口味事情无所谓的话,那么这本书可以称得上一本不错的消遣。因为看完它,你会觉得火葬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神秘,火葬也没有想像中那般可怕。

  生与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我们的文化里往往都会避讳这些与死亡有关的字眼,所以才造成某些地方某些过程特别的神秘。本书为我们揭开了这样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会发现,那些在这样地点工作的人们,他们其实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普普通通地生活着。

  《烟雾弥漫你的眼》读后感(十):“人都是要死的”的哲学

  老百姓有一句话“这日子,开心是过,不开心也是过,怎么都是一辈子。”初听来不过是一句朴实无华的家常话,可是仔细想想竟然蕴藏了人生的终极真相,那就是——人都是会死的。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本能的逃避死亡的,凡是和死亡有关的,似乎都是避之不及,都是污秽以及恐惧的,当然和死亡有关的,如果逃避不掉,那必是肃穆的、悲伤的、暗黑的。多少年来都是这样,所以,《烟雾弥漫你的眼》必然是充满了翻转意味的,它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要搁在我们中国人的看法,凯特琳一定是被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喷的已经遁地而逃了。原因不外乎“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干嘛非要和火葬场打交道啊”、“你做这个工作,就不怕以后嫁不出去?”、“你得为你父母考虑啊,你干这个出去你爹妈都抬不起头来”,在这些普通的善良的一心为她着想的亲戚中,没有人会提到“专业化”、“死亡美学”、“大道自然”等词汇。这就是凯瑟琳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显然,凯瑟琳真实的状况要好很多,不仅父母不以其为耻,还有一票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其中之一,因为她爱的表白而和她分道扬镳,但是和她所从事的殡葬行业无关。正因为此,本书才可以营造出一种逗逼的气氛。

  当你阅读着这些种种啼笑皆非的初入职场(火葬场)的状况,不仅笑出了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啊,原来对死亡的态度,也没有必要那么苦大仇深呀。为什么非要一脸庄严肃穆,为什么非要悲伤非要痛苦?当然你可以说,从事这个行业所面对的死亡和人之将要面对的死亡有着本质的不同,陶潜不是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于殡葬从业人员来说,那些“死亡”都是事不关己的“死亡”,当然她可以没有切肤之痛了。不过,你要明白,这正是凯瑟琳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既然我们都能在一句寻常的家常话里隐含了“人之将死”的事实,为什么我们不能平静的接受它呢?

  这的确很难,但是至少,作者鼓励你这样思考。比如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死后怎么样的处理自己的尸体,更加没有想过如何从容的面对死亡的到来,“向死而生”对我来说只是一首歌的名字,因为好像死亡之后的事情都是别人的事情。如今当这些念头进入你的脑海的时候,似乎感觉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太负责任,就像“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作者要对那位六个月之前就知道母亲已经无药可救却还哭喊着“太突然”的女士发出质疑,这大抵就像无法叫醒装睡的狮子一样,又如同掩耳盗铃,当死亡真的走进你的生活时,为什么一再回避它,到慌不择路的说“太突然”?珍惜已有的时光,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不管对于亡者还是未亡人,都不需要内疚、惊慌、痛苦、执念。

  其实,“人都是要死的”讨论人的终极归宿的书不止这一本,但是用轻松、愉悦的口吻来说说在火葬场的见闻,说说殡葬行业的内幕的,还真是不多。小姑娘勇气可嘉,对于“回归自然”的尸体处理方式的推崇,也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大道自然。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干一行爱一行”,什么是职业态度,嗯,去看看就知道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