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所在的地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所在的地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1:3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所在的地方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所在地方》是一本由隈研吾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所在的地方》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在这本散文体的书中,不带掩饰地叙述自己碎片生活感悟,以及从中引发的设计思考:“我深刻感觉到我的行动方式、思考形式等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些地方有着牢牢的羁绊”(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前言)。

  从森林建筑,一类由无数细小枝条拼合出近似树一样的构筑物,与哥特建筑尖顶的联想;从新教派的禁欲思想,到现代主义建筑的透明长窗和大白墙的前因后果;从洞穴建筑思考建筑的体验性;从塔型建筑琢磨建筑的纪念性。尤其当读到“成为一个迟到者无疑是一份无可替代财富,因为可以仔细观察那些先行的人们”这句话,联想到他经历过12年职业生涯低谷,凭借对木材料等的深入研究探索迎来事业第二春人生历练令人感动

  《我所在的地方》读后感(二):新书 | 隈研吾:《我所在的地方》

  近十年之间,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在国内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建筑作品理念,不但会被建筑师或者建筑系师生拿来讨论,甚至会联系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中。讨论的内容不仅是设计作品本身,还有对隈氏个人及其设计精神兴趣偏向。

  隈研吾近期新书《我所在的地方》即将面世,作为本书翻译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周功钊特别撰写了以下书评,他认为《我所在的地方》透露出隈研吾不为人知文人一面,更像是一次文学创作挑战

  近十年之间,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在国内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建筑作品和理念,不但会被建筑师或者建筑系师生拿来讨论,甚至会联系到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中。讨论的内容不仅是设计作品本身,还有对隈氏个人及其设计精神的兴趣偏向。这种讨论伴随着其作品资讯以图媒形式传到文化圈就已经开始,并持续至今。逐渐火热的关注和讨论程度甚至让人感受到了上世纪末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所席卷的热潮。

  早期的建筑实践多是本土设计公司所包办,对于国外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学习更多是来自文字图像媒介。这样的一种略显抽象传播理解,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外建筑师的大陆实践开始被瓦解和重新定义。当然,我们这次的主角——隈研吾先生也包含其中。

  来自现场体验的判断和理解是媒介信息的一次跨越,虽然项目的工程度会与建筑师的原初意图有所出入,但毕竟它让我们亲临了一个真实的(个人)世界。这或许就是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身份所具有的强大魔力吧。借用隈氏在本书中一个论述——“眼前性”,真实性体验让我们回到对象本质的探索。

  “建筑的出现是为了能够和眼前的人发生交流,其交流本质是向那些人直接传达某种东西。”(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眼前性”P81)

  可以说设计和写作一样,是一种创作(poesis)。借用建筑史学家弗兰普顿的话说,这是一种作诗(poema)的过程,这直接来自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诗学》中对这种凭借自己的技艺进行生产行为(poetike)的定义。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更是将其作为历史叙述的原则。或许可以说历史图景是一种创造本源。隈研吾先生在撰写的《我所在的地方》显然也有着这样的一种意味

  第一章 大仓山Ⅰ

  马克斯·韦伯

  里山

  剥落的房屋

  ……

  第二章 大仓山Ⅱ

  布鲁诺·陶特

  歌舞剧院

  拼装

  ……

  第三章 田园调布

  工艺美术

  迟到者

  代代木体育

  ……

  第四章 大船

  耶稣会

  反乌托邦

  大阪世博会

  ……

  第五章 撒哈拉

  美国的时代

  木构的精神

  热带草原记录

  ……

  在这本略带自传性质的小书中,隈氏不带掩饰地叙述着自己的“历史”。和其目录一样,它们是断片的,彼此之间没有特定的叙述背景线索,只靠场所发生关系:“我深刻地感觉到我的行动方式、思考形式等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些地方有着牢牢的羁绊”(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前言)。这亦让人联想起曾活跃于杭州的晚明文人张岱撰其《陶庵梦忆》中所云:“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经,如见故人”(《陶庵梦忆》序)。和张岱一样,隈氏似乎希望通过文本的形式编织出一个自己的世界。他精心地将自己写作的方式隐含在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拼装”(bricolage)概念中,并独立成章:“这是一种使用眼前有的、廉价的东西,一点点拼凑、组装起来进行制作的方式……创作拼装理论基础是他所钟爱的那些未开发的社会领域……”(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拼装”P97-98)

  从隈氏童年攀爬竹林的经历跳转到长城住屋的当下体验,从新教伦理认知宗教般的闭静修行,甚至有些章节可以看出隈氏人类学般的洞察力。“从撒哈拉到热带草原,在那饱含水分空气下的茅草屋顶中多少会感受到湿润气息。这种状态更接近于南面的热带雨林,用草编织的通风幕墙代替了抹着泥土墙壁。”(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湿的聚落”P198)

  这一系列的叙述影响了隈氏的建筑创作以及我们对于他的理解。阅毕一章,其作品犹现眼前。抑或是来自曾经某段亲身经历,那些曾经被粗略定义为形式操作空间似乎都变得生动有意义。建筑不再是站在观者另一边的对象,而是附带着作者故事,书目中的内容能够引导读者站在一个“边界人”(参见《我所在的地方》中的“边界人”P16)的位置偏移到其各种具体的概念和生活细节中,你甚至能够在空间中感同身受相信这是一种来自于建筑师,或者是艺术家精心创作中的最为直接的反馈

  不同于之前隈研吾所著之书,《我所在的地方》透露出隈氏不为人知的文人一面,它更像是一次文学创作的挑战,所预设的读者群也更为广泛。正如其源源不断的建筑创作一样,多样的空间和材料语言对话纷繁环境中的阅读者。这也同样应了隈氏于后记结构主义文学家罗兰·巴特的《罗兰·巴特自传》致敬之感,“它是一个带有预言性质的文本,预示着一个即将到来的时代,在那里,个人性国家、社会、地区集团所分裂,也就是所谓的人本身成为了碎片。”(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结语”P207),拆解了的主体给予了读者自由定义的可能性

  《我所在的地方》读后感(三):小中见大

  图书看完,终于也体会书名含义:我所在的地方,即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出生、成长、生活与学习的地方,其给了隈研吾先生太多的创作灵感,如此你可以理解和体会其设计的建筑风格

  在他的家乡,其所居住旁的洞穴、 房屋旁的竹林、房屋地板下的青蛇、玩耍的积木、收藏的洒坛、玄关上的吊灯等等,都成了隈研吾先生从事建筑生涯所借用到的设计元素。在别人的眼中,这好不起眼的东西,在隈研吾先生的眼中,却反而显得很有意义

  在现代的建筑师眼中,混凝土和钢结构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可以说在国内遍地都能见到。你看看,所在城市的建筑,其拆建虽说成本巨大,反而却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GDP。如果对旧有建筑的重建,建筑成本反而会显得很大,且看不出任何的成效

  而隈研吾先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却对建筑的重修并不感冒,愿意承接如此的工作,如歌舞伎剧场的重修。

  在日常生活所常见居民楼建筑,老百姓常常会追求所谓的底层架空,因为之前被下水管道困扰,还能存放自行车等等旧物。其也正是勒.柯布西耶所提出的新建筑物要素之一。

  而隈研吾的建筑,则视土壤为基础,希望能和地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建筑设计思想以小见森林,追求细节,追求自由、追求移动、追求自然。建筑设计希望能与环境形成某种和谐统一。如长城脚下的竹屋,地面未做平整,追求原始的状态。

  书中有趣的提到,恩格斯的著作《住宅问题》(1873年),在劳动者住宅私有化后,地位就降低到农奴以下,处以一个极其低下悲惨的状态。唉,现实还真那么像呢?来看看,现在打拼中的大学生,想在大城市立足,房子的购买还真显得压力巨大。年轻时期所赚来的钱,不过才买来几十年的房屋使用权。

  书里还提高另一个观点,也非常有趣:建筑师作为桥而存在的。其为马丁.海德格尔在《筑.居.思》的演讲中提出(1951年)。想想建筑里的支点,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图书之中的配图,很形象地加深了对隈研吾建筑风格的理解和认识,此书的阅读,收获很大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