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与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镜与灯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1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与灯的读后感10篇

  《镜与灯》是一本由[美] M.H.艾布拉姆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镜与灯》读后感(一):一部超越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论——读《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2015年4月,美国著名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逝世,享年102岁。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镜与灯》的中译本,2015年对此书又进行了再版,可以视作对M.H.艾布拉姆斯的一种纪念。艾布拉姆斯是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大师级的人物,他是I.A.里查兹的学生,是哈罗德•布鲁姆的老师学习过西方文论的人都知道,艾布拉姆斯的老师和学生也同样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一位是“新批评派”的代表,一位发明了“影响焦虑”。如此看来,艾布拉姆斯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大师。他的文学理论也一样是承上启下的,这在《镜与灯》中也能体现出来。

  文学批评理论不同科学的实证,科学追求真,文学追求美,真的标准比较明确,而美的评价见仁见智,所以在文学批评领域就有很多的理论,这些理论可能还相互抵触,让人莫衷一是。因为所关注对象的不同,文学理论界又有各种派别,比如“新批评派”就片面注重以作品本身为研究对象,而忽视其他方面。所以有人认为包含着文学批评原理的传统美学“其实不过是伪科学,伪哲学。”

  面对文艺理论这种纷繁复杂状况,艾布拉姆斯指出“我们不能像在各门精密科学中那样,指望在批评中也求得某种根本一致。任何这种企望最后都注定要使人失望。”“倘若我们的批评家之间没有如此强烈的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我们今天的艺术遗产无疑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在艾布拉姆斯看来,存在分歧,不求一致并不是混乱不堪,而是多样性的表现

  艾布拉姆斯在爬梳了前人文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艺术作品的四种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虽然这四种要素中,艾布拉姆斯将作品依然摆在中心位置,但是他又突破了“新批评派”将作品视为一个自足孤立体系加以研究的褊狭格局。其对欣赏者这一要素的关照,启发了后来以耀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的发展。所以说,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理论也是承上启下的。

  正如《镜与灯》的副题“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本书的主体部分是艾布拉姆斯对浪漫主义文论的研究,他的研究使本书“成为浪漫主义文论研究史上一座令后人难以逾越的丰碑”。但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的第一章,即“导论”部分阐发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特别是文艺作品的四个要素,为艺术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坐标,奠定了艾布拉姆斯在文学理论界的地位,也因此让《镜与灯》成为一部超越了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文论。

  《镜与灯》读后感(二):高山仰止——《镜与灯》书评

  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学理论的书籍,读起来感觉十分晦涩难懂,不过是一本很深刻的书籍,需要积攒足够的知识作为读这本书的充分必要条件。读完的时候我还是隐约感觉到作者那种对西方文学理论信手捏来那种犹如在自家花园散步的那种闲情逸致。当看到每个章节后面那密密麻麻好几页参考书的时候你会为艾教授那种丰富深刻的学识高山仰止!

  《镜与灯》是一本关于文学理论的书籍,美国M.H.艾布拉姆斯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大师级的人物的巅峰之作,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话说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也是一种缘分经过了三位的翻译家的努力和多次校对才能我国出版,也是不容易啊。

  本书是关于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书,当时我很不解的是为什么本书要叫做《镜与灯》两个除了在爱迪生救妈妈的时候曾经结合过,好像其他地方没见过,后来才发现这是隐喻,镜代表着是对客观事物反应描写,灯代表着是心对这世界造成的”相”引用下佛教说法,相为心生。后来为什么浪漫主义从对世界的关注转换到对心灵探索。能在心上走过的或许才是真实吧。

  第一章的导论,纵观全文乃是整本书的领袖篇章,首先艾教授直接了当的指出2500年来当下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只关注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实在过于稚嫩,还有各个批评理论很有局限性等等。然后艾教授他老人家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著名文学理论的新模式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然后艾教授再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作为一个人能够站在上帝视角总结人类思维模式,或者说是对人类该有的批评模型进行了一次大总结,本身就是一件很高能的事情。然而又在其全文中对的论证又是各种严谨分析,视角有十分全面,虽然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描述范围和历史长度均十分可观

  收获的最大好处是艾教授说的浪漫主义完全颠覆了中学老师说的浪漫主义的定义,浪漫主义就是一种情怀,一种认识观。

  最后,因为个人才疏学浅,难以能了解书中的巨大信息流。只能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如果有高能人士能给予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2015/9/19 夏末秋初

  《镜与灯》读后感(三):镜与灯:一种分析图式的建立

  镜与灯:一种分析图式的建立

  文/斯索以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镜与灯》简明而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文论史上“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主要观点及发展源流,试图探讨“什么是艺术”(尤其是诗),并在这些流行学说的基础上,综合影响文学发生、发展的各种元素,提出与构建了一套以“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四个要素为核心的文学分析与批评范式。历史上的各种学说,基本都是在这四种要素之间摇摆,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揭示出艺术本质路径,虽然四种不同的学说均可以很完美地“自圆其说”,对一般的艺术作出独到精辟的分析,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有缺口的,或有其特定适用的范围,无法回答更多的东西;或有着各自的术语体系,指向不同的问题,而难以拿到一个从面上来探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布拉姆斯试图为文学批评提供一个“既简易灵活的参照系,在不无端损害任何一种艺术理论的前提下,把尽可能多的艺术理论纳入讨论”,尤其是将这些理论所共有的主要特征尽可能多地利用起来,这就是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四个最为核心的要素。在这里,“宇宙”是一个“由人物和行动思想感情物质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艾氏在书中用其代替“自然”这个词,更为中性,适用性更广。

  在这一图式下,书中所探讨的四种理论学说实际上是围绕这四种要素,对艺术的各有侧重点的解读。“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世间万物的模仿。这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明确的体现,“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模仿”,并且,“悲剧是行动的模仿,主要是为了模仿行动,才去模仿在行动中的人”。但艺术是个复杂体,以“模仿”为手段的艺术并不具有普遍性,那些持“实用说”观点的批评家则指出,模仿只是手段,主要是为了使人愉悦,其最终目的落在“教导”,即对读者来说是有用的。艾氏进而分析,“他们都把诗歌看作是以引发读者的必要反应为目的的人工产品根据作者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的能力和必须经受的训练来考察作者;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各种诗歌或其组成部分最适于获取的特殊效果来对诗歌进行分类和剖析;并根据诗歌欣赏者的需要和合理要求决定诗的艺术规范和批评准则”。这种“取悦”于人的实用型艺术取向,很大程度上是以“读者”这一元素为核心的。艾氏所探讨的第三种理论“表现说”则指向“作家”这一元素,他非常欣赏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中的提法,即“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并进而概括:“表现说”主张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外部的东西必须先经过诗人心灵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才能由事实而变为诗。。因此,诗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动力的‘创造性想象的驱使”。还有“客观说”,这一理论主张脱离艺术品本身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将艺术品本身孤立出来看待:“把它当作一个由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自足体来分析,并只根据作品存在方式的内在标准来评判它。”艾略特认为,“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作诗,而不是别的东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持“客观说”理论者那里,诗歌的“本体”,即它作为作品而存在的价值,被承认和强调。

  此书之所以广为人知,与其题名“镜与灯”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从这个题名中读者可以从惯常严肃的文论中轻而易举地嗅出一丝象征与浪漫色彩是的,“镜与灯”——艾氏将文学批评传统中“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则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艺术犹如镜子——无论文创作或文学批评活动中,持“模仿说”的人都喜欢借助这样的“类比”来阐释一个事实(并且有些事实正是通过类比产生的,“我们就像透过镜片一样,通过类比来观察世界”),“类比”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惯用的手法,我们总喜欢以常见的、熟悉的事物来类比陌生的事物,为理解搭一座便桥,这点不难理解。那么,“灯”是如何在浪漫主义者那里“发光”的呢?众所周知,浪漫主义者认为,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流溢”或“表现”,诉诸语言的是激情和想象,因此,有人将其比喻为“蜡烛”、为“智慧之灯”,创造者本身即为“光之源泉”,于是,在浪漫主义者那里,往往喜欢“把心灵的的感知活动或构思活动比喻为心灵之光对外界事物的照耀,或者比作二者的相互作用”。关于这些,艾氏在书中作了详尽的论述。

  《镜与灯》的落脚点,如副标题所言,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为了将一场庞杂的思想运动梳理清晰,艾氏对浪漫主义思想的源头进行了追溯,以贺拉斯的名言“你要我哭,首先你自己得感到悲痛”为切入点,从原始诗歌、抒情诗、音乐诗到自然主义诗歌,对诗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的浪漫主义诗学主张,并以专门的一章探讨了心理学对文学创造的影响,将历来人们文本背后诗人的创造动因、心理活动的认识进行系统分析,其中最重要话题便是诗歌中的“想象”(在柯勒律治看来,想象是一种“塑造的修改的能力”),以及文论史上关于“天才论”的观点——许多浪漫主义者几乎以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肯定了天才的创造性,从众说纷纭里,我们可以见出关于浪漫主义文论最“华丽”的一部分,感受到狂飙突进时代创造力的贲张。艾氏精心梳理了每个时代关于浪漫主义诗思的只言片语,勾勒了一个庞杂却又有着清晰内在逻辑的浪漫主义创作与文论的发展轨迹,其论述的角度与具体内容选择,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为我们认识浪漫主义传统、从深层了解这一理论的本质,提供了很好参照以及众多的线索。这也正是艾氏的可贵之处。

  2015.9.27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镜与灯》读后感(四):大师级的优秀专著

  ——读《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文/大隐隐于山

  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个只能仰望的大神级人物在多少年前也曾执拗幼稚傲娇过更有趣了,无比鲜活而有趣。然而,这是读这本书之前的想法。真正看的时候,简直要哭了,对于一个水平还在阅读作品阶段没有到剖析理论层次的人来说,很虐,是一边百度一边艰辛地看完了。比较适合已经对浪漫主义作品有一定阅读量的读者阅读。

  书的内容是一次对于浪漫主义和批评传统全面又条理的总结,艾布拉姆斯太强大,依托其丰富的知识量和才华,把关于浪漫主义的理论、代表人物极其主张汇总梳理,回顾了整个西方文学理论。艾布拉姆斯并不仅仅是一个资料整理员,而是于其中客观地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艾布拉姆斯概括的文学四大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透过纷杂零碎的文学现象和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准确地把握住了文学的核心,为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

  书名中的“镜”和“灯”形象表达了两个不同的隐喻,而这两个隐喻也贯穿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镜”主要代表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对于艺术的观点,认为诗歌是对于外界的模仿,当某种事物和人类想要表达的达到统一性时,就会被人类拿来表现自我意识,就像镜子,可以映射出世界万物中同样的事物。“灯”则是浪漫主义主张的观点,认为心灵是可以发光的,诗歌是“发端于激情的吐露”,是“人类感情或某种状态的展示”,是自然的表达驱使。这种观点被广大浪漫主义接受,然而随之而来是同样的表现下不同的方式和目的。

  第三章之后的内容是关于浪漫主义对于情感和艺术的争论,是让原始的情绪喷薄而出的自然纯朴的情感更真挚,还是经过艺术的沐浴言辞的雕琢后的诗歌更生动,修辞手法的存在和词汇韵律的运动是否应该,艺术家的天赋和后天的施加,都主要侧重四大元素中艺术家和世界的关系。而不同风格的作品,则和艺术家自身的主导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形成不同的文风。

  读完后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自己以前对于浪漫主义和抒情诗狭隘的认知。原来错误的认为浪漫主义是一个天纵英才才高八斗的新贵青年支撑起的文学现象,不管是歌颂还是忧郁,都不可避免地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看完书后才知道浪漫主义曾经如何带起盛极一时的思想解放,形成众多璀璨的作品。只是想到现在诗歌的凋零,快餐文化下艺术难有昔日艺术家纯净的心灵,娱乐性和通俗性的欣赏又占据太多,诗歌被嘲笑为无病呻吟,成了文青圈流传的东西,颇感唏嘘。

  总体来说,这本书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其中各种主义各种说交杂出现,涉及英国文学、批评理论、美学等众多领域,对于一个知识量储备不够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等以后我的水平足够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再看一遍。

  2015.9.10

  阴天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油或留言授权。未经授权,标明作者也不可转发,谢谢。

  《镜与灯》读后感(五):浅读《镜与灯》

  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关于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书中主要论述了19世纪的前四十年间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其次也涉及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本书强调的是批评的一种共同走向,这就是M•H•艾布拉姆斯教授特意选择“浪漫主义”批评加以阐述的理由所在;但是,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忽视各类作家之间诸多重要的不同之处。这些作家关心的是诗歌和艺术的本质,有些探索其心理原由,有些研究其结构种类,有些探讨其主要准则,有些则研究诗歌或艺术与人类所关注的另一些重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是当时见解独特、影响持久的批评家,而不是那些平庸的书评者,虽然他们对一些读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却常常是短命的。

  “浪漫主义”这四个字以前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也能够知道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然而一直到读到M•H•艾布拉姆斯教授的这部书时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对这四个字一无所知,对于西方文学历史更是知之甚少。

  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作为一部学术性和知识性极强的著作,M•H•艾布拉姆斯教授拟定的却是“镜与灯”这样一个满含隐喻的题目,这本身就是对于浪漫主义的一种诠释。在书中,“镜”寓意着模仿,而灯的隐喻是围绕着浪漫主义很重要的“表现”观念产生的,浪漫主义从对世界和事物的关注转向心灵,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是文学主体性的张扬,从流溢、到泉水再到灯有一个连贯的隐喻变化。在书中,M•H•艾布拉姆斯教授系统地回顾了整个西方文学理论,并且以其渊博的学识为依托,对浪漫主义相关的理论、代表人物极其主张进行了梳理、汇总和解读。作为学术著作,书中的语言极尽朴素洗练,然而还是透漏出M•H•艾布拉姆斯教授璀璨的思想光芒。

  这是我第一次读理论性如此之强的专著,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只能说勉强读完了。虽然太多的内容不能理解,但是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浪漫主义文论和批评文学还是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这篇文章也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评,只是自己对于《镜与灯》的一些想法,能力所限,对于本书的理解恐多有偏差,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镜与灯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