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3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冲突》是一本由【美】卡伦•霍妮(Karen Horney)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梗概笔记

  老早就知道这本书,它有种科研论文气质,尽管语言并不晦涩,但是信息量太大,每读一页都需要慢慢消化理解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研究的是神经症,我个人将其理解为精神疾病作者认为“神经症源于人格紊乱失调”。它主要分析了神经症冲突的数种外在表现产生缘由,以及未解决冲突会有哪些后果,在解决方法上着墨不多,但是“恰到好处的分析工作”,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

  卡伦·霍妮是德裔美藉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1932年移民美国,她一直对这个课题兴趣经过逐年的临床分析,观点才最终成形。除现在这本书外,还著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新法》《自我分析》等作品,不过这些我都没有看过。

  从书名可知,本书研究的是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的问题,“我逐渐看清了所有这些悬而未决的冲突的后果,比如,各种各样恐惧精力浪费、对道德诚信损害以及由于感情纠葛而产生的深深绝望。”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有冲突就是得了神经症,内心的冲突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之间主要区别在于:“对于正常人来说,冲突的两种倾向悬殊远比神经症患者要小得多。”另外,患者虽然深受其苦,却很可能意识不到冲突的存在;再者,患者在珍视的两种信念之间无法做出决定,或者说当面临两难处境时,他会停在原地,不做任何决定,因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必须有所舍弃。

  “一个人要做出决定,前提就是他愿意并且有能力对决定负责,这其中包括要承担做出一个错误决定的风险,并且愿意承担一切后果而不归咎于他人。”

  冲突的存在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表现:一是看似无缘无故的疲劳,我认为就是如今俗称的“心累”;二是自相矛盾说法做法,例如一个人“虽然认为那件事不对,于他而言很不公平,但是他却没有反抗”,“一个喜欢清静的人却无法一个人独处”。

  作者认为“神经症的基本冲突存在于一个人对他人的矛盾态度中”,她以史蒂文森《化身博士》为例:小说中的海德先生有着戏剧性的人格,既体贴残忍富有同情心又无情、乐于助人自私自利

  作者认为不同的内心冲突会使神经症患者表现出三种态度:亲近人(无助)、对抗人(敌意)和远离人(孤立),这三种态度都会出现,但能被观测到只是其中占主要地位一种态度。然而,“用正常的观点来看,这三种倾向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既能够向他人做出让步,也能够抗争到底,也能够不与人来往,三者可以互相补充和谐统一。”

  在阐释完这三种基本态度的表现后,继续讨论神经症患者的两种对付冲突的方法:一是理想意象,“将自己并不具有或者潜在具有,但事实上并没有表现出的品质据为已有“,它有四个负面功能和一个正面功能;二是外化,“不仅将错误归咎于他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当成是他人的”,例如当他对别人发怒的时候实际上是对自己感到愤怒

  第二部分讨论的是没有解决的冲突会带来哪些后果。

  首先是恐惧,对自身想法行为表里不一的恐惧、对失去理想化意象而自我鄙视的恐惧等,“如果想要最终获得人格的整合,我们必须勇于面对这些恐惧,所以它们也成了我们正视自己的障碍”;

  其次是对人格的损害,“带着未解决的冲突生活意味着对生命力巨大浪费,这不仅是由冲突本身造成的,还是由所有想要解决冲突的错误尝试造成的。当一个人从根本上处于分裂的状态时,他永远无法集中精力做事,而总是企图同时实现两个甚至更多不相容的目标”,例如一个人既想交到好朋友又想颐指气使,实现不了。

  浪费精力可能源于三种表现:一是犹豫不定,二是低效率,三是惰性,它们都说明有未解决的冲突存在。

  此外还有绝望、施虐倾向两种后果,内文信息量太大,我实在总结不出来了……

  经过前两部分的分析,最后是结论,神经症冲突如何解决?作者认为“只有一种方法:要解决冲突,必须改变人格中造成这些冲突的条件”。但这是一种极其艰难的办法,因为即便是内心冲突不那么激烈的一般人,要想改变自己也是非不易的。幸运的是,“生活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有效的‘分析师’,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有足够多的生活体验就可以帮助自己改变人格:可能是一位伟人起了榜样作用;可能是……”当然,这同样需要一点运气,因为生活是一位无情的分析师。

  本质上说,神经症患者需要“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学着做决定,并愿意为此承担后果和责任;愿意为他人承担责任,愿意承担义务并且相信这些义务的价值”,“获得内在的独立,既不藐视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也不盲从”。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译者序:认识你自己

  在我们这个时代,“认识你自己”已经成了一种口号,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往往浮于表面市面上充斥的心理自助和成功书籍,更多关注的是励志人际交往技巧,并没有真正向内挖掘。而您手上的这本书,对内心世界做了勇敢而详尽的探索,当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卡伦•霍妮,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反对弗洛伊德用生物性的性欲作为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也反对攻击本能概念。她从弗洛伊德对女性偏见出发,发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形成重要作用,并且相比于弗洛伊德对人性悲观态度,她认为人成长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从而创建了“社会文化学派”这一新的精神分析流派。

  这本书之前有过翻译,我接触过的有三个译本,风格不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作虹译,陈维正校的版本,语言通俗流畅,对原作意思的理解也很到位。但是这个版本产生于1990年,距今已经有25年之久,它的语言风格有上个世纪烙印,不大符合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对原著内容细微理解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之前的译本难免会有些许偏差。所以,有必要再重译这本经典著作,以供新的读者阅读。

  卡伦•霍尼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本书是她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之上,对神经症理论总结的成熟之作。每个人都会面对冲突,但是神经症性的冲突有着不同的性质。它存在于我们对别人的基本态度的矛盾上面。这些态度与我们从小成长于其间的环境有关。作为儿童,因为有依赖他人而生活,内心会充满焦虑,这种焦虑中有三种主要的元素:无助、敌意和孤独。为了应对这些焦虑,我们会发展出一系列策略性的态度,其中最基本的是亲近人、对抗人和远离人。这三者之中会有一种受到特别的强调,最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另外两种也同时存在,但神经症患者却无法去灵活应用,导致人际关系总是出现问题。

  这些冲突无法简单通过理智调和,它会让人身心疲惫而不知道具原因,会让人有惰性,做事情拖延,效率低下,并且无法真诚投入任何一段关系或者一份工作。内心的冲突还会让人生出莫名的恐惧,害怕失去费尽心力维持的平衡,害怕内心的阴暗面被人识破。而且更严重的是,内心的冲突会让人绝望,觉得一切不会再有好转,自己无力改变,觉得永远也没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份绝望让人不愿意去做哪怕是很容易做到的让自己的境况好转的事情。

  为了应对这些冲突,我们会形成一些尝试着解决的策略。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霍尼通过非常详尽的例子和明确的理论解析对这些策略做了全面描述。首先,我们会采取一种对人的基本态度,然后围绕着这一态度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些态度包括与人亲近、与人对抗和与人疏离。这三种态度普遍存在,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只是神经症患者会固执地采取其中一种,并且形成相应的世界观,因此很难灵活地使用这三种态度。他们要么强迫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唯唯诺诺;要么觉得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他必须抗争才能生存;要么离群索居,遗世而独立。这些都会对他们与亲近的人的关系造成影响,让他们无法与人建立真实亲密的关系。

  除此之外,神经症患者还会形成一个理想化意象,让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理想的人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抚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但是,这一理想和现实的自己之间有不可避免差距。但是理想化意象的存在,使得神经症患者不去努力弥补这个差距,反而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完美无缺的了。这让他眼高手低,无法脚踏实地去从事任何工作。但是,现实总会对他造成冲击,让他明白,他并不真的是他的理想化意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他采取了外部化的策略,将责任推到外界,但是这导致了他的分裂,让他更加无法接触到自己的内心。

  虽然有这么多问题,还是有一些好消息的。理想化意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神经症患者在相应的方面有一定的潜能,只是他把潜能当作已经实现了的东西。随着治疗进行,他有了更多现实的依凭,会逐渐放弃对理想化意象的依赖,切实行动起来,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外部化可以通过更多地与内心接触来逐渐化解,增加患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寻找自己的旧有模式,从而想办法打破之前的恶性循环。并且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渴望着成熟和发展,最后会有自己内在的目标,能够承担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真诚地投入到所有的关系中去。治疗和分析的过程并不会很简单,但是很值得一试。

  最后,虽然这本书讲的是神经症患者,但是这本书对心理冲突的出色洞察和精确描述,会让我们所有人在读它的时候受益。

  愿君一阅。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

  如标题,我相信这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读物,原作者所提到的一些概念以及所举的一些例子让我产生了共鸣,并且可以和现实中的情形作对照。

  坦言,我正是被这本书的一句话所吸引:“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觉得应该喜欢他就自以为喜欢上了他?”

  我也曾问我自己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究竟爱的是这个人,还是我爱的是那个在这段感情中因爱之名而肩负重担的自己,因而选择与这个人继续保持恋爱的关系。类似于本书中提到过的“理想化意象”的相关内容。

  我不是说这个书具有前瞻性,但是至少说明在人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之后的今天,这本书依然具有它存在的重要意义

  不过不得不说,翻译上可能有些问题,使得阅读的过程变得艰涩,这是我的猜测。因为大概有四五个大段落,我读完之后的感觉是,每一个单句我都能看懂,然后最后却觉得是一句句没有关联句子串在了一起。

  也有可能这是一本具有一定专业性的书,作为一个百分之百门外汉的我来讲,的确有些难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