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路遥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路遥传读后感10篇

2018-06-14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路遥传读后感10篇

  《路遥传》是一本由厚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3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路遥传》读后感(一):一种人生命运的搏击

  路遥将足球视为自己喜爱运动,并将它比作诗与哲学,认为足球是一种人生与命运的搏击。在我看来,这也许是路遥一生写照。当你热爱某个事物,你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它联系起来,足球带有的不服输的精神吸引了路遥。

  在厚夫《路遥传》中描写的路遥, 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汉子,是一个现实主义浪漫情怀并存的作家,是一个爱这黄土地爱的深沉的陕西人,是呕心沥血终成大作的奉献者。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想路遥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很现实,他懂的那个年代自己想读书想出名容易,于是他娶了一个北京的知青,他重情义,于是他的朋友真心待他,给他帮助,陪他走过最后艰难困苦日子,他爱写作,爱到舍生之境,爱到甚至病入膏肓笔耕不辍。但他不会生活,不会照料自己,自己的弟弟王天乐竟成了他的后勤,无论生活如何节俭,在烟和咖啡上绝不含糊

  然而路遥又是如此有血有肉的人!当我知道一位作家用心浇灌自己的作品时 ,我才真真切切的体味到《平凡世界》竟是沉甸甸的,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呐喊着,每个人物企图与命运搏斗,从而迸发小人物光彩青年人真的应该看看这一类的人物传记。当我打开这本书时确实觉得我不能理解那个时代,于是觉得很难有兴趣读下去,但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察别人的人生,审视自己。

  也许你面对各种作业焦头烂额,于是你囫囵吞枣般对付应事,路遥却有那种看一年的小说参考消息等等只为积累知识的精神,只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长篇小说的精神。

  我们缺乏特定时代所赋予的厚重感,于是轻飘飘的,甚至走向浮躁功利的。对这个世界,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专注之心,正如路遥所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把这种精神代入生活之中吧!

  《路遥传》读后感(二):读《路遥传》笔记——滚南老山

  

  最近在读《路遥传》,发现对于“南迁谋生”两本书里都是写的“滚老南山”,可是看到朱合作的文章却写的“滚南老山”,于是想弄明白,到底是“滚老南山”还是“滚南老山”。

  我查看了王刚的《路遥年谱》,请教了路遥大学同学、榆林市路遥文学联谊会副会长王志强教授,路遥文学奖发起人高玉涛等,最后得出结论是:应该是“滚南老山”。

  “南迁”,陕北人俗称“滚南老山”,就是向榆林南边的延安地区迁移,寻找土地肥沃村庄安家落户。——王刚

  《与苦难为伍》

  延安以及周边地区由于回乱等原因,土地肥沃,但人口一直稀少,是陕北榆林一带的“上头人”俗称的“老南山”。“走南路”谋活计,也叫作“滚老南山”。

  ——厚夫:《路遥传》P003

  而一般榆林南部像清涧一带的人,则不会“走西口”,而是向南谋生问路,当地历史上称为“滚老南山”,就是向延安地区的甘泉、延长河流相对充沛、土地相对肥沃的地方移动

  可是,毕竟要背井离乡艰难跋涉呀,不到万不得已,谁家都不想选择去“滚老南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

  ——张艳茜:《路遥传》P20

  不如乘着移民政策,在南老山再安顿个落脚点,可以“脚踏两条船”,一边光景不好过,另一边也好有个照应。

  ——张艳茜:《路遥传》P24

  ①“南迁”,陕北人俗称“滚南老山”,就是向榆林南边的延安地区迁移,寻找土地肥沃的村庄安家落户。

  ——王刚:《路遥年谱》P004

  榆林地区有12个县。解放前,北边几个县的人光景不得过了,就“走西口”,去内蒙或宁夏。而南边像清涧一带的人,一般不走西口,而是“滚南老山”哩,往延安地区的甘泉、延长等地走。路遥家是穷人,路遥的大伯到延川去,大概也算“滚南老山”哩,因为延川和清涧虽然有一条秀延河连在一起,但总归延川是清涧的南边。

  ——朱合作:《在王家堡(bǔ)路遥家中》

  陕北地区走南路叫“攻南老山”,即向南老山进军的之意。南老山系指延安南边的森林地带。那里开荒种地,粮食丰产。

  ——王志强(路遥大学同学,榆林市路遥文学联谊会副会长)

  陕北方言就是“滚南老山”。

  ——高玉涛(路遥文学奖发起人)

  《路遥传》读后感(三):十二年后再读路遥

  忽然发现最近写影评更多,是的,看电影电视剧总是更轻松一些,写下来的个人感想也以标记为主要目的。好久没写书评,因为自己花在阅读时间少了,阅读的速度慢了,要反省

  《平凡的世界》是上初中的第一天,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推荐我们看的,当时家里条件一般,忘了是借人还是自己存钱买的,十二年后的今天,依稀还记得里面的一些情节,以及当时看完的心境。《路遥传》这本书,是上培训班时候赠送的。因为喜欢《平凡的世界》,在那之后也读了《人生》,所以就想了解作者路遥。

  这本书算是读了很久,因为读的慢,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主要是以时间+事情+相关信件为轴线展开路遥的一生。后来读着读着,就为作家那股执着执拗的劲所钦佩。

  此书让我了解到之前不曾知道的路遥,原来作家进行创作也是普通科学实验,前期需要大量的考查研究(在同时我读着电子书《激荡三十年》,里面关于投机倒把,路遥到广州考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特区讲话等同时代的事情相互穿插,更显立体感);原来《平凡的世界》不是一开始就收文学界推崇,是人民群众的喜爱让这部作品更有生命力;原来创作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如此大的毅力——分三部分别到三处连续几个月的专心一致创作,初稿完成后还一字一句修改誊写;还了解到朋友对路遥的各种支持和帮助,路遥对家人朋友的帮助,他不完美婚姻,对女儿深沉的爱,即时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仍对文学创作不灭的热情……

  路遥说过: “作家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或者有了生活,而又不能用深邃目光洞察它的作品就都将会是无根的草或不结果花朵。”当然,还有他对黄土地深沉的爱,才孕育出《平凡的世界》。

  《路遥传》读后感(四):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

  喜欢《平凡的世界》,上学时,读到田晓霞的死,和同学们一起惋惜不已。在我的印象里,为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感伤的,这是为数不多的几次,还有一次,是为阿朱的死。但是对于路遥,却并不太关注。不可否认,路遥给人的感觉就是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值得关注的点。

  前两天,听广播中播放厚夫的《路遥传》,对于路遥的生活、性格经历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该书2012年出版,作者与路遥有较深的渊源距离路遥热很久,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客观的。连听带看,追着把路遥传听完,了解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路遥。光环背后的路遥,对家庭亏欠、亲情不够要求朋友多而付出少、与妻子关系紧张……人近中年,对于一个不完美的路遥,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感同身受,更加愿意去了解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路遥的经历,尽管我没有经历,但能够很深刻感受。因为他的经历就是我的父亲那一辈的典型经历。有能力,但是出身贫困,通过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从他的情况来说,路遥可以算是做到接近最好了。

  当然,作为局外人,作为读者可能不免假设,假如路遥能够爱惜身体,能够兼顾工作家庭,也许能够做到更好,也许第一个诺奖该他摘取……

  但我觉得,路遥的命运基本上是注定的。身体的疾病属于遗传,加上贫困和他的性格,悲剧几乎是注定的。同时,他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可能改变的。路遥形容自己工作常常说“牛马般工作”“奴隶般工作”,可见其艰苦。但如果要他朝九晚五,喝着咖啡,按时作息,要取得成就,无异痴人说梦。另外,家庭、身体的兼顾,同样也不可行。写作中,投入到连自己都忘了,而且持续到数年以上,让他时刻想着家里老婆孩子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只能说,要成就伟大,必须要付出代价

  以路遥几乎赤贫的家境,能够想尽办法读书,直到初中毕业,已属不易,但他几乎抓住了可能的一切机会领导造反,革命文学,工农兵大学生,进省城工作,连续获两届国家级文学奖,沉默六年完成长篇,获国家最高文学奖。这一切都证明他具有过人之处。从我的角度看,极度理性执行力强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人生的方向上,路遥体现出极度的理性。在7岁的时候,就能够认识到为了上学,必须接受过继这一现实;后面的一系列选择无不体现了他这一特点:为了跳出农村,认识到只有上学一途,为此为了能够上中学,可以说想尽办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必须从知青中选择婚姻对象,是为了保证上大学;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小说,果断放弃诗歌;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形象,长期隐瞒病情;为了小说的创作,养父去世也不顾……可以说,他做出的各种决定,都是极度理性的决定。只有这样理性的决定,才保证了他在如此有限生命中,几乎是以直线的方式,径直地夺下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更重要的,是路遥的行动力的强大。路遥的经历,最让人感慨的就是这点了。他的创作过程几乎一点都不神秘,除了必要天赋之外,其他大部分几乎都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比如要写长篇,按照计划,需要花多少时间去体验生活,花多少时间收集报刊资料,花多少时间阅读经典长篇;花多少时间了解官方文件;花多少时间写初稿;花多少时间修改……每一步又包含很多的细节步骤。制订好计划,再执行下去,就OK了。从路遥的角度看,每一步都是面临着巨大困难,但他的选择是,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生命,也要保证目标的达成。路遥给人们启示在于,要达到目标,没有轻松捷径,没有取巧的方法。路遥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贾平凹说,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看完路遥传,对此说法就更加认可了。

  《路遥传》读后感(五):感悟路遥

  最近在读《路遥传》。厚夫的《路遥传》我之前已经读过。现在读张艳茜的《路遥传》,同时再读厚夫的《路遥传》——有些地方感觉费解时,就两本书互相对照着看。

  看了厚夫《路遥传》里的某段文字,感觉路遥的命真的是太苦了!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因为我对路遥并不了解。

  刚才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这是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里的。诗歌开头是这几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路遥一生几乎都在经历着“贫困的悲哀”,“文革”“灰烬的余烟”又一直笼罩着他!

  路遥弟弟王天乐在《苦难是他永恒伴侣》一文里有一段话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就在这个时候,路遥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这个事件差点要了他的命,一直到他生命终点时,这件事还使他揪心万分。请读者原谅,这篇文章里关于路遥很多重大灾难我暂时还不能写,因为当事人都活着,我不想让这些残酷的经历再折磨活着的人。

  王天乐所讲的“就在这个时候”是指路遥的《人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时候。

  这时会有什么大事差点要了路遥的命呢?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红四野”的革命历史问题——对立派围剿他,被他斗过的后来又掌权的老干部整他,因为他是当时的“王军长”。一种是“情感问题”——初恋的情人又麻缠上他了。

  “文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他的伟大之处不在国家层面,而在民间

  用路遥在《土地的寻觅》一文开头的话说:“我和俗溪最初相识在“文化大革命”这幕戏剧尾声部分。而在这幕社会剧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原来是属于两个相互敌视的“营垒”,漫长而无谓的争斗,耗尽了所有人的热情,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寥

  “文化大革命”作为没有胜利者战争结束了,但可悲的是,失败者之间的敌对情绪仍然十分强烈,意外的是,我和谷溪却在这个时候成了朋友。把我们联系起来的是文学(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字眼)。”

  路遥和谷溪相识,相知也许是千年奇迹。谷溪能够不计前嫌帮路遥,支持路遥,一方面是路遥确实有才华,是个可以造就的后生;另一方面是谷溪有一颗伟大而博爱的心。年轻时的谷溪很瘦,老年谷溪胖胖的,一看就是一个宽厚仁慈长者。从他的笑容中,你可以看到他和善的一面。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有什么不可以放下呢?所以,他们可以立即化敌为友,携手共进,《歌儿伴着车轮飞》!

  但有些人是永远也“放不下”的。国家清理“三种人”的时候,对立派想整他,之前被他斗过的老干部举报他。但是没用!国家的政策就是“高中以上的计入档案,初中以下的既往不咎。”整不倒你,我隔三差五举报你可以吧?匿名信,实名信一起上。搞得你焦头烂额。

  还是谷溪有智慧。他劝路遥去给人家道歉,毕竟你领导的“红四野”曾经斗过人家。1984年冬,谷溪领着路遥给那位老干部登门道歉。

  老领导对登门道歉的路遥说:“你小子道歉了,我也就原谅了!……”

  这位老领导的原谅,也就意味了对路遥的举报从此结束了。这样1985年1月15日,路遥才顺利当选为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否则关键时刻,他就举报你。只要有人举报你,组织就要调查你。只要组织调查你,一切人事提拔都先暂且搁置。老领导想用政治智慧玩死他。

  当然,你也不能说那老领导有什么错。你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理解他!从他的角度看问题:你小子凭什么领导一帮人整我,斗我?你是一滩烂泥,我也不追究你了。你凭什么还《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连续获奖,名利双收?当初你让我过得惊心动魄,现在我也会让你活得惶惶不安。

  我们来看丁玲和周扬的矛盾。中国大多数名作家都被周扬整过。周扬好像生来就是专门帮领导整别人的。八十年代,周扬是在公开场合向一些被他整过的人道歉的,但是偏偏没有给丁玲道歉。

  周扬临死之前,丁玲到医院看望他。本来想他道个歉,和好的。但是那时候周扬可能已经糊涂了,就是闲聊,没提道歉。因此他们的矛盾致死都没化解。

  当然,丁玲自己也知道,不是周扬要整她。令人费解的是,有一次上午周扬还对她说,她的历史是清白的,下午立即又开会批判她。周扬难道有神经病么?但是,丁玲没有听到周扬的道歉,就是感觉不舒服。

  丁玲和周扬之间的矛盾无法化解,是因为他们都是重量级人物。有些具体细节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

  刘绍棠和周扬的矛盾能够轻松化解,是因为刘绍棠和周扬不是一个级别的。刘绍棠只能适当弯曲。

  刘绍棠当初很年轻,在交谈中,周扬问刘绍棠是哪里人。刘绍棠说是通县的。周扬又问他读过李卓吾的著作没有,刘绍棠说没读过。周扬立即教训他了:“你这个通县人,怎么连李卓吾的著作也没有读过呢?”

  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周扬向刘绍棠等人做过赔礼道歉;不久的全国作协座谈会上,周扬又极为感慨地说:“我过去对刘绍棠并不了解,听信了一些谣传。看了他《蒲柳人家》,我承认过去对他估计低了。”在长篇小说座谈会上,周扬又说:“刘绍棠已经是创作经验丰富的老作家,他的语言功力是过得硬的。我曾给他造成多年的痛苦和侮辱,是很对不起他的。”

  “文革”结束后,通县准备为李卓吾重修陵墓。刘绍棠也参与其事。他给周扬写去一封信,请其为李卓吾墓题碑。

  不久,周扬派人送来了题字:“一代宗师李卓吾先生之墓”,后落“周扬敬题”。周扬的题词,后来镌刻于石碑,矗立于通州西海子公园李卓吾新墓之前。

  接到题词,刘绍棠便复信,代表通县人民向周扬表示感谢。周扬请秘书回信,请刘绍棠到家中一叙。在这次会面时,周扬再一次向刘绍棠道歉:“你那时年轻呀,我当年冒犯鲁迅先生,也是年轻不懂事呀!”说着,竟老泪纵横起来。

  这是刘绍棠的智慧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路遥和那位延川老领导的矛盾怎么就很难化解呢?路遥搞文学,老领导搞政治。他们不是一路的。但是搞政治的精通权术。搞文学的凭作品说话,实际没多大能量。

  谷溪搞文学,因此能和路遥成为永远的朋友。路遥最终还是给那领导登门道歉了,因为他知道,那位老领导玩他就像“猫玩老鼠一样”,他没有资本陪他玩,也没精力陪他玩。

  当然,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位老领导度量非常小,缺乏政治家的魄力。

  “文革”期间“红四野”斗过个别领导,但是也保护过个别领导。张史杰就是“红四野”保护的领导。从国家层面讲,路遥们可以功过抵消。

  还有一种可能的问题就是“感情矛盾”。当初路遥收到的所谓的“绝交信”是林红在内蒙古的朋友的转述。尽管她事实上也在犹豫,但是她没亲口说绝交。别人跟他说“你这样的处境,不要把她给牵连了”,他才说“那就解除关系吧!”

  现在他出名了。正如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不要说旧时的恋人,其他好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女人说不定都想接近他呢!这有可能造成了路遥的家庭矛盾。

  《人生》没发表的时候,林达和路遥一起到李小巴家里,当时林达还说自己读了手稿都流泪了。那时候,他们应该感情还是很深的。后来发展到路遥住院了,林达都没去服侍一天,这太不正常了呀!

  还有一个不正常的地方是,路遥大伯死了,路遥没回去处理后事,而是让王天乐帮他全权处理的。

  路遥为什么不回去处理大伯的后事呢?用谷溪的话说,他没有尽孝。我觉得这是路遥的一种策略。路遥当时太红了,如日中天。这也意味着下面将有很多麻烦麻缠他呢!比如说过去的对立派举报,被他斗过的老领导暗中使坏。还有同行的诋毁。他故意在大伯死后不回去处理,给别人留下一种诋毁他的口舌。如果人们都说他不孝,不是个东西,这样那些看他有了成就而眼红的对立派成员也许心理会平衡些。那些人不就是看不得他好么?他就弄点不好的事情给他们看看,给他们去议论。

  路遥闭关六年创作《平凡的世界》,一方面是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那位“老领导”,还有曾经的“对立派”逼的。你们不是看不得我走红么?看不得我会场上发言,电视上露面么?老子闭关修炼了,你们该怎么发泄就怎么发泄吧!我眼不见为净!

  估计路遥闭关期间,那些想找茬的“老革命们”也非常郁闷呢!想恶心他一下,都找不到个人影。每天看着报纸上、杂志上对路遥的议论,他们只能生闷气。

  六年之后,《平凡的世界》是扔给那些为难他的“老革命们”的一枚炸弹,同时也是送给广大普通劳动者的一份厚礼。

  “茅盾文学奖”的奖牌来了,生命日当午的路遥却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恋恋不舍。他还有好多话没有说,他还有好多事没来得及做。

  路遥带着“贫困的悲哀”化作了“灰烬”,他把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献给了广大读者。

  路遥在《人生》的开头引用了他的精神导师柳青的一段名言: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句话不就是说给路遥听的么?路遥算是真的听进去了。他用《平凡的世界》诠释了苦难的《人生》。

  让我们向路遥同志致敬!像路遥那样,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很喜欢下雪天,一看到雪,他就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

  《平凡的世界》就是用“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开头的。

  他的初恋遗落在厚厚的雪地里,他的心永远像白雪一样纯洁。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大雪纷纷落下的时候,这也许是路遥在用“美丽的雪花”劝慰我们要“相信未来”。

  路遥走了,他把深深的爱藏在字里行间。

  《路遥传》读后感(六):路遥传

  路遥的外形和性格都和我想的不一样,看过之后发现《平凡的世界》中有很多他自己经历的影子,比如饥饿、比如学生食堂的饭被大家叫做亚洲、欧洲、非洲,还有穷小子和女知青的故事也是自己生活的映射。没想到路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好强、有思想、无比倔强的人,要成为一个举国闻名的人果然一开始就是不平凡的,早就显露出才气和与众不同。 创作一部小说真是艰难而巨大的工程,先是构思、广泛阅读相关作品,还要阅读所有的相关书籍,比如农业方面的书籍、近十年的报刊。还要实地考察,了解相关角色的具体生活。一点一点的细节在脑中串联,每个开头和结尾,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斟酌。一个灵感的出现要在脑中酝酿很久。路遥工作起来不分昼夜,一切其他时间都压缩到最短,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一稿过后还有二稿的抄写,一字一字都十分认真。他看书看到食指磨坏,写字写到胳膊抬不起来,每次躺在床上感觉都要死去。任何事业的成就都是不容易的啊。

  《路遥传》读后感(七):《路遥传》?《路遥奋斗史》?

  看过之后,着实为路遥的离去感到无限的惋惜,不光是对于文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对于我们这些所有的平凡的读者更加是无可挽回的遗憾。

  个人觉得传记很一般(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东西,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盖茨比的父亲在早年间就对其说过,“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盖茨比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读者,都有资格去评论他读过的任何一部作品。可能他的评论胡诌八扯,但是那只是之于他个人而言,他就是认为不好,及时99%人都觉得好,他自己的觉得不好。那也是可以的。你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不要觉得自己墨水不多没有能力去说什么。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作者完全是从一个极度崇拜的角度去叙述一个人(当然,对于路遥没有热情,他也不可能给他写传),不能说是叙述,而是塑造,就像修缮,就像一个粉丝用修图软件PS自己多年的偶像一样,他想要的结果是:他是最好的就够了。所以,其中不免会掺杂着作者太多的个人的感情主观因素在里面。对于婚姻以及生活的细节方面所涉猎的太少,而且可以读出,作者对于路遥的妻子林达是有主观偏见的(个人阅读后的感觉,之于作者确实有无,不敢妄自肯定)。他想要呈现的就是像贾平凹所说的一个夸父的形象,而且处处都是着力地去刻画,为了实现让读者阅读后形成这样的想法而去在细枝末节中一点点地渗透着。但是,不得不说,从这一角度来说,他的目的实现了。不了解路遥的人读过之后,一定会觉得,这就是为了理想事业献身的英雄!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厚夫的《路遥传》改名为《路遥奋斗史》,这样子好像更加贴切于作品所能表达的主旨。

  其实,我觉得,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一部传记的时候,他们想要了解的是主人公的生活(家庭、工作,亲友......),这并不是说读者是想要了解传主的隐私,而是想要全方位的去了解这个人是怎么活着的?他为什么可以让这么多的人去喜欢他?他有着怎样的童年、少年、青年?他接受过怎样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他恋爱的经历?他的婚姻给他带来的是喜是忧?他的交往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的亲友到底在他的人生经历中给他带来了哪些帮助与麻烦?当然不是要写一部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但是至少要涵盖的东西该更加的全面,呈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一个更加鲜活真实的人。

  《路遥传》读后感(八):读《路遥传》——堂坡

  

  读《路遥传》发现一个词“堂坡”。厚夫《路遥传》用的“堂坡”,张艳茜《路遥传》用的“唐坡”。不知道谁对谁错,也许是方言。我找到《陕北语大词典》作者杨进,向他请教陕北语到底是用“堂坡”还是“唐坡”。

  他说陕北语里绝对不是把用石头铺的斜坡叫“唐坡”。应该是“趟坡”。“趟”读第四声,去声。陕北把滚下去叫“趟”,陡坡有滚下去的味道,因此这样叫。

  后来路遥朋友海波老师说:“堂坡没有错,因为坡上面当年设县衙门正堂。”

  堂坡的名字来源于旧社会。当时,延川县衙设在县城中央的半山坡上,县衙每天都要升堂,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地把县衙门前这段连接十字街与文庙的坡路称为堂坡。

  ——吕高平《记忆中的堂坡》

  县城有多条坡路,但最为堂坡有名,城里人、乡里人不知者甚少,没有走过堂坡的寥寥无几,尽管这条坡短而陡,但它是延川境内最为有名的一段路。

  堂坡,顾名思义,应该是通往学堂的坡,因为坡上建有学堂,叫堂坡自然而得名。可令人不解的是,学堂的前身是文庙,那为什么不叫文坡,庙坡?据考证坡上还曾建过县衙,那为什么未叫府坡、衙坡?有人说县衙有大堂,堂坡应由此而得名。

  如今坡上的个体户不知是故意还是无知,还是另有他意,门面广告上把堂坡写成“唐坡”。我想就是写成“唐坡”还是比不上“堂坡”。堂坡之名,文而不俗,雅而不娇。

  ——《堂坡的遐想》刘伟生“延川教育资讯”公众号

  厚夫《路遥传》P25-26

  城关小学在延川县城的“堂坡”上面,是在古代“文庙”旧址上建起来的,它是全延川县最早兴办的国民小学,也是延川县教育资源配置最好的小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贵族小学”。

  厚夫《路遥传》P34

  延川中学也在县城的“堂坡”之上,在城关小学上面,占据着县城至高点的位置。

  张艳茜《路遥传》p53

  延川县城关小学,位于延川县城的唐坡上,是县上的中心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

  张艳茜《路遥传》p63

  延川中学坐落在县城的南山坡上,……通往学校要经过一段石片铺就的下坡路,当地人称之为唐坡。

  张艳茜《路遥传》p101

  在延川县城唐坡,用来羁押犯人的一孔石洞窑里,关押着一个快要冻僵的人,此刻,他的内心比身体还要冰凉。

  提到“堂坡”,两本《路遥传》都引用的贾平凹散文《延川城》里的文字。但是都把这散文的标题弄错了。

  厚夫《路遥传》P34

  1982年9月,贾平凹在路遥的陪同下来过延川县城。在《延川城记》中这样写到:“再也没有比这更仄的城了:……”

  张艳茜《路遥传》p63

  贾平凹在其散文《延川散记》中,曾这样描写过延川中学以及唐坡:

  再也没有比这更仄的城了:……

  《路遥传》读后感(九):逐日的夸父

  同样是好文章,金庸白天社评,晚上连载,行有余力,挥洒自如,三十多年笔锋犹健,人亦长青,古龙倒也享年不永,可他卖文取乐,得意尽欢,美酒佳人,生前未曾亏待自己丝毫。唯独我的延大学长路遥, 文章千古事也许没错,但人比鸿毛轻就太不对了。关于文字的游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已经是个悲剧,至于慨然赴死,以命相搏,这真的需要吗? 路遥的豪气与坚忍令人感佩,可惜他的生活哲学里没有节制和平衡,看他的身世命运,仿佛一道早有答案的公式推理题目,一个吃尽苦头艰难成长的孩子,即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终究未能驱散命运一开始就笼罩在其身上的悲剧气息。看路遥的书固然是一种享受,但成书过程却让人望而生畏,这其中满是立言载道的使命感,是庄严艰辛的劳动,是无数殚精竭虑导致的元气大伤,这哪里还有趣味和兴致的立足之地,在这种境况下能写出一百万个字,已经是个奇迹。 所有作者都难免有劳形伤神的困扰,但有的作者就能发展出一套张弛间歇的技巧,碧波平湖,优游行止,而不是一味的惊涛骇浪,逆流而上。同样农家出身的贾平凹就深谙此道,写字,画画,参禅,当官,一样都没少,再看其作品的数量与高下,也不见得就比路遥差。贾在怀念文章里说路遥是“逐日的夸父”,充分体现了一个省作协主席的深刻洞察和形象思维能力,我觉得这是对路遥最精准的评价。贾平凹大概一直在纳闷,为什么他不能停下来,低头看一看再跑呢,我追的有那么急吗。 “我这十几年,吃的猪狗饭,干的牛马活”,试问一个有志于此的文艺青年看到这样的作家自述,谁还愿斗胆一试,如果山水有相逢,古龙一定会拍拍路遥的肩膀,轻摆两下大头:兄弟,你这又是何必呢。

  《路遥传》读后感(十):路遥的钢铁意志

文 | 触角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让路遥成为边缘化的作家,他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和变化,现实主义总归是有让人不待见的时候,他和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极高的相似度,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有一股魅力让人去探求他的作品、他的经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我握着厚夫的《路遥传》,真真切切的对他的出生到死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由的对路遥肃然起敬,这是一个把作品的全部意义在个人身上淋漓尽致表达的写实派作家。

  他所在的时代,他所经历的痛苦,他所珍视的一切,让他深刻的理解到物质的贫穷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呕心沥血一直在强调“劳动”的价值所在,让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保尔·柯察金,小时候读的是冬妮娅和保尔的爱情故事,越长大就越明白钢铁意志和无尽的劳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不劳动的人是可耻的”类似这样的老生常谈,我们早已不再陌生,然而将其真正实践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的,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时代,就在时代里造就自己,路遥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路遥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