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亡迷局》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死亡迷局》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6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亡迷局》的读后感10篇

  《死亡迷局》是一本由[美]菲利普·迪克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迷局》读后感(一):假装另一重人生

  也许生活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构架中,不管是曾经的美国,还是今日的中国人们一成不变的生活之下都期盼改变。期盼改变——或者说,被突如其来外力所改变,是一种近于白日梦似的幻想,我们明知道不可能,但又觉得这种突变正是自己期盼已久的,甚至还嫌它来得晚——但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最好装出惊讶态度

  这是一种人为的戏剧性(又名“自欺欺人”),兼具现实荒诞

  边缘人物·改变

  在《死亡迷局》的开头,就出现了这种人为戏剧性,本·托齐夫的设定无疑是个loser,不管他曾经有多少抱负,如今他无一事无成,酗酒度日,所以他祈祷:改变吧,让我去别的地方,可以施展我的才华——然后他的愿望达成了。

  多数情况下,当人们迫切期望改变现状时,就会变得盲目。但是和托齐夫命运相似的还有另外13人,从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海洋学家材料学家、宗教人士……这14个人有一天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上,离开原本令人窒息的环境,前往新的目的地——

  新星球·任务不明

  未经开发的德尔马克-欧星,14个人的新命运的起点。这里一片荒凉,除了14个人就是一些不明的原住生物,这里有会消失的大楼,有能拍照的蜜蜂和会唱歌的苍蝇,可以复制实物鲤鱼,德尔马克-欧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正常人认知的星球,人们在新奇于新环境之后就意识到了最重要问题——他们来德尔马克-欧事干什么的?

  14个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此行的目的,在一开始因“改变”产生憧憬消失后,14个人对现状的反应茫然群体性盲目带来的无所适从,而且“主角”一上来就死了——这14个人谁都是主角,又谁都不是主角,他们都陷入了一种不知何时何地会遭遇何种死法的窘境

  如果说,通俗认识上,科幻中的“幻想”部分具有一部分荒诞性,那么《死亡迷局》则用大批人物的群像戏冲淡了这种荒诞——多人的舞台就是一个王国,一个微缩社会模型。14个人要想脱离“无头”状态,首先要选出一个带头人。这其中并不涉及多少科幻的成分,科幻成了辅料,因为这里的主角是人,封闭环境下人的反应,剔除每个人的头衔,这也不过是14个凡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如何才能保全自己,防备他人,偶尔人性光辉也会淹没在猜忌中。

  没有开发目的的德尔马克-欧俨然一个人性试炼场。

  他者·存在之物

  科学信仰并不冲突,但前提是二者可以以一种理性方式融合,科学是物质上的神,信仰则是道德上的神。就个人观点出发,我并不觉得宗教从诞生起至今日甚至到未来作用都是一样的,而且宗教和信仰也有微妙差别。宗教诞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当时的人用宗教去解释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进而成为自身以外的寄托;宗教大规模扩散的年代,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更强大的作用在于“可使用性”,即宗教约等于权力集合,这个时候,信仰的概念似乎还没有脱离宗教;信仰比宗教的更随意更宽泛,而在科学进步,宗教式微的时代,信仰的意义体现得更强大,比如有人说为了科学不顾一切善恶的时候,信仰就是一种道德标尺,它成了人性中的软性杠杆平衡着理性和感性

  代祷者:信仰的寄托,代祷者是一种介于人和神之间(似乎)。

  地球行者类似先知,地球行者出现,就会纠正人生中错误

  外形破坏者:死亡的象征,一种婉转说法

  这些都是存在于“科学”世界中的精神力,人们信他,权当他们是一种有形的道德代表,以及一种情感寄托,对这些无形的存在之于人,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一种“借口”。

  洗牌·迷局背后

  当第一次,“主角一上来就死了”发生之后,德尔马克-欧上的14个人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死亡,等到最后,14个人全死了的时候,谜底就该揭晓了——德尔马克-欧星到底是什么?这14个人来德尔马克-欧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他们来之所以死是因为德尔马克-欧只是一场loser清除计划?其实把德尔马克-欧翻过去,我们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虚拟环境,一艘飞船上的14个船员,而且14个人谁都没有死于非命(除了一个自然衰老死亡),他们只是在漫长的太空作业中给自己营造了一个虚拟现实,在这里每个人都钻进了另一个身份外壳,成为“别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同伴,并在一个荒凉的星球中展开“生存之旅”……

  一切虚构无非是为了挽救脆弱的自己。

  什么是好看的科幻?

  仅个人观点,我并不认为硬科幻才是科幻。“科幻”固然是个理直气壮拽科学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理论就是科幻小说的全部,科幻小说的核心最终还是小说;同样的,科幻小说发生的背景,是某种科学发展已经发生,我们只要看这些科学如何上演,并非听谁去上一堂科学讲义,代入世界观比转述世界观更容易接受

  而结尾的精到之处在于,每个人在游戏最后都带着虚拟的记忆醒来的,他们并没有忘记那些虚拟中的现实,那么当再度面对“老”同伴时,他们会对自己的真实人生和人际关系产生怀疑吗?菲利普·迪克没有给我们最终的说明,我们只看到主角之一的女人再一次以进入虚拟环境,这一次,故事从她开始,而不是托齐夫,但依旧是那个套路,某个百无聊赖的环境中的小人物,她在祈祷着命运的改变,然后,她的工作变动申请得到批准,她获准前往德尔马克-欧星……这也是一种逃避

  如果把整本书的除最后一章的外的所有章节当做一次“一生”,那么我们不能确定在此之前,飞船上的人都经历了多少“轮回”,也不知道在此生之后,他们还将为了躲避现实而“重生”几次,不停的尝试不同的人生究竟会让人变得更智慧还是更脆弱,也成了“迷局”的一部分。

  抛开科幻的外衣,这是一个关于人因的无限循环的好故事,科幻不生硬流露得理所应当。

  《死亡迷局》读后感(二):人还是得有点信仰和寄托

  由于我很少阅读科幻类作品,所以我之前总觉得科幻类嘛,可能大多是那些神乎其神东西,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次阅读《死亡迷局》,确实颠覆了我之前的幼稚观念

  翻开书,看到作者介绍,原来这位大师的那么多作品都被搬上过荧幕,很多都是非有名的,连我这种不太看科幻影片的人也看过。

  《死亡迷局》讲述的是一群各种职业的人被派往一颗未开发的星球,却在那里由于设备故障失去了外界联系,这些人心中的猜忌、恐慌愤怒愈演愈烈,导致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最终变得无可挽回

  作者在书中营造的是科幻的大背景,如:非真实存在的星球、星际间的往来方式等等,但是并未过多着墨科幻细节,而是着重描述在此大背景下人类的思想行为,人类同样还是有个人的情感:猜疑、争强好胜恐惧虚伪、愤怒、希望,还有爱。

  当我看到最后,得知原来之前的种种惊险都是由一群无望回到地球的人在自己的飞船上模拟出来的,真心佩服作者的想像力。让读者在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玄疑之后可以稍事休整,但是随后该飞船上的人之间的对话却让人的心中顿生悲怆,他们还是希望回到自己虚拟出来的世界去,尽管那里很糟,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很差,但是那里有希望,而现实中没有希望,什么都没有。

  我读到这里,深深感受到书中的人物是绝望的,在一艘永远也回不了地球的飞船上生活,一切都变得虚无,人变得患得患失,因为没有寄托,情感就没有宣泄的出口,久而久之,心理就会扭曲,最痛苦的,是自己仅存的一点理智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并且还试图作些挽回。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至少能够为自己返回地球作努力,哪怕代价是死亡,这都比不上在现实的虚无中渡过每天每夜来得令人惧怕。

  可见寄托和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相信,不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再怎么科幻,这一点都是不会变的,信仰都一直会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支持人类不断前行

  《死亡迷局》读后感(三):对抗孤独的人性

  一群分散在各个星球的人们,分别对于自己枯燥乏味处境表示不满,最终他们被一起送到了德尔马克-欧星,执行某一项秘密任务,可不但没有接到所谓的任务,更是被卷入了一场死亡漩涡之中,身边的人陆续死亡,最终几乎无人生还。但本文却在最后末尾,出现了巨大翻转。原来这只是一场对于抵抗孤独的游戏。某飞船迷航在宇宙之中,船上的人们为了防止大家因为孤独无望的旅行而崩溃,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程序,大家通过一场场特定的背景讨论,生成可以虚拟的多重人生。真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努力对抗着漫长而孤独的绝望。

  本文篇幅不长,读起来却一气呵成,无法释卷。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使读者深陷其中。而文中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设定,既有狂热信奉祈祷的神学家,又有着理性的海洋学家,更有神秘信徒,大家彼此的个性截然不同,却因缘际会的陷入这场死亡谜团之中,各种角色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个星球自身的神秘性,可谓引人入胜。让读者阅读之后就欲罢不能

  本文作者菲利普•迪克,也许大家并不熟知,但他作品改编的电影却红遍好莱坞,例如《银翼杀手》以及《少数派报告》等。菲利普的作品总是描述着未来世界,由于科技突飞猛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的内心承受能力,是否可以适应这种突变。所以本文中我们看到了在虚拟人生中,神学与科技相互交替,人们信奉代祷者,通过祈祷词将自己的愿望告诉代祷者,从而实现愿望。但这终衷只是大家创造的虚拟世界,而在科技几乎掌控社会所有方面的时候,也许只有神学才能保卫我们最后的一点人性,防止它继续被科技的力量所腐蚀。

  本文的各种角色在虚拟的德尔马克-欧星经历着绝望和猜疑,而在第一位牺牲者出现之后,这种猜疑最终变为了一场血腥的残杀,故事中并没有所谓的最终敌人,每个人几乎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大家因为一些也许在正常社会不会爆发的冲突,却在这种特定场景迸发了。这种设定不禁让人想起了北野武的《大逃杀》,一群原本团结友爱同班同学,却在只能活一个人的设定之下,完全的开启了每个人的黑暗人性。

  多重人生的最终设定可谓是本文一大亮点,尤其在结尾才揭晓。如果本文在这之前就戛然而止,本书就仅仅是一部对于人性在孤独绝望之下扭曲的批判,而最后的翻转,却给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们提出了一条解决途径,虽然这条解决途径在目前的科技之下无法做到。通过对于多重人生的尝试,人们把现实社会挤压的情绪全部释放,虽然造成了恶劣后果,但也就此认识到了其中的可怕,而在这种宣泄之后,人性再次归于平静。显然这种方式是一种疏导的办法,不去堵住人们的不安情绪,因为这样有可能反而弄巧成拙,使其情绪更加积累。而将其通过一种不影响现实社会的方式宣泄出来。这种方法应该算是心理疗法中的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及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本文为我们描写了一群在未来世界对抗着孤独人性的人们,从而引发着我们对于现实社会人性的思考

  《死亡迷局》读后感(四):在外太空,无人能听到你的尖叫

  或许是因为迪克的人生经历,又或者是后期的药物依赖,所以他的故事总是被称为一种迷幻药剂的味道。然而,就他的叙事而言,却是很严谨。拿这部小说而言,前期的伏笔和后期的反转呼应的非常好。

  关于星际旅行的构想也算是老篇章了,PKD在这部小说里把星际旅行的所有磨难都写透了,后人大概很难再写出什么新花样——毕竟主题在于“迷茫”。

  星际旅行的因素

  当人类踏在月球上的第一步前,关于长时间的、长距离的星际旅行就有了许多的构想,从硬核派对于飞船的技术构想,到软派科幻关注的人心崩溃,都昭示跨越漫长时间和空间旅途有着巨大的隐患

  KD对人心崩溃的描述隐晦,不过也正揭示了宗教和技术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在没有多少内心描述的情况下,在一个短时间内人开始崩溃的过程中,无论什么东西——心理治愈、宗教安慰、技术辅助——都失去了作用,这和上个世纪科幻小说常常充满的乐观精神相反,也就成了他突出特点

  就如何没有多少读者真的尝试过迷幻剂一样,也免不了随众说他的小说充满迷幻剂,根本从来没有经历过星际旅行的作者们也往往套用地面旅行的灾难来说它。星际旅行究竟是否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磨难,说到底都是猜测

  或者一旦脱离地面,漂浮在半空中,所有的事情都会有所改变,但那至少等到漂浮的时候才能知道。

  宗教的真实性

  人类创作了宗教,宗教改变了人类。随着上个世纪的科学迅猛发展,无神论被视为一个可以存在的观念。然而实际上,宗教和无神论都存在着,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可知论倒是成了平常的态度。

  小说里的那个宗教,最后十五页出现的东西,还有角色们对其的态度,都值得玩味。

  神究竟存不存在?现实值得商榷,故事里却尽可以去确定。PKD的这部小说里,神确实是存在的,即便宗教的说法有着无数的不同,但是这个祂的确影响到了故事的走向。那么在故事中人物看来,却不是很重要。

  人类终究要走向死亡,死之后究竟是温暖的怀抱还是冰冷的炼狱,对于活着的人不重要,这才是PKD对于神和宗教的态度。至少,在这部小说里,他直白的显露出这种观念。

  宗教、技术等等都无法决定人类的走向了,就像是故事的结尾一样,那里可没有什么救赎和反省,和PKD的大部分小说一样,他们选择了忽略。

  《死亡迷局》读后感(五):科幻的暴风雪山庄

  科幻版的《无人生还》,以星球为背景的暴风雪山庄,当然解答依旧是非常PKD的风格(某种意义上是推理小说非常厌恶的一个梗)。

  比起《尤比克》这本嗑药程度似乎轻了一点,剧情交代的很清楚,节奏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也没有突然崩坏的转折(结尾除外)。读的时候给人《穆赫兰道》的感觉,很多设定都意味不明,比如代祷者、奇怪的宗教、通晓一切的鲤鱼,厄里斯魔镜式的大楼门牌,昆虫监视器,人物好像也都过于神经质和互相猜忌等,但随着谜底的解开,真正的布局才逐渐展现,之前所有的不合理都可以用另一套逻辑完美解释。

  差不多有点感觉到PKD的套路了,比如他喜欢设定一个无限智慧的先知或者给人信仰的奇怪宗教,比如他奉行纯粹的唯心主义,比如他笔下的主角基本都是重度抑郁交流障碍(反正随着剧情的进展主角会发现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绝望)。

  顺带一提,这本书非常适合拍成悬疑科幻大片,不知道好莱坞为什么还没有动静。

  2016-12-20

  《死亡迷局》读后感(六):人是有记忆但不长记性的存在

  人是有记忆但不长记性的存在

  为什么读科幻?科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超前的一些想象和各种脑力的开发与最大限度的想象的激发,科幻小说无疑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题材,更更重要的是科幻小说和其他任何优秀的小说一样让我们看见人性暴露出来的各种感动、卑鄙、阴暗与善良、希望与绝望。所以我才愿意读科幻小说,而且往往有的比较部头大,例如《三体》系列三本下来,或者作者的想象力和构思也有一定的连续和发散性,所以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也蛮多关联。而且有的作者完全是可以达到虚构出一个完整的我们现在以为不存在的时间和世界,例如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另外一些魔幻玄幻的中土世界等等。

  《死亡迷局》的作者菲利普·迪克是科幻小说家里面高产的作家,53年的人生中创作了36部长篇小说和5部短篇小说集,而他可能也是最多的科幻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我自己也看过其中几部,只是也不知道原作者是谁。目前统计应该有7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而在可预计的将来更有将近10部的作品有机会被改编为电影。《死亡迷局》本身也是画面感、剧情感比较强的也完全可以改编为电影。

  基本上读到最后我们送了一口气以为只是在飞船上派遣无聊所做的多重世界的高科技虚幻建构的现实,知道大家都没有死去,心里还是踏实一些,但是最后面当进入下一个所谓的多重世界的时候我们恍然大悟,那个德尔马克-欧的星球是我们永远摆不脱的去向,而且就算剧情不同但是结果可想而知,肯定都是一步步的走向死亡。所以也就不存在别的什么星球,说归到底就算我们地球,我们人类自身,及时是我们有记忆,但是我们也是最不长记性的存在。而且宁可不要记忆只为了活完那无聊的一生,我们互相猜疑,对其他的同类慢慢积累起各种的怨言、敌意、怨恨恼怒,我们让情绪左右自己,让我们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我们很容易被分崩离析,我们自己身处世界而不知世界是什么样子。神救不了我们,但是我们需要信仰,所以建构出各种看不见摸不着或者将各种巧合偶然神化,自我安慰,自我恫吓,归根到底我们也都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大楼里面无法自拔。

  回到开头的为什么读科幻?读科幻让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时间看见不一样的或许又和我们有着种种相似的现实世界,将事物陌生化或者在已有的基础上虚构未来的时间未来的器物与科技能力,却总是与我们自身密切联系,勾起我们心底的反思。而另外的一个小小的福利就是想象力的欢愉,正如推理小说迷对推理过程的痴迷,读科幻小说也还是对作者创造的各种新东西痴迷,例如里面的“鲸鱼”原来是计算机终端,可以复制的功能其实就是拷贝,我们湮没在复制的时间估计也不远。里面的蜜蜂、苍蝇、大楼的微缩模型等等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去看看在做什么用途。

  最后,惟愿人及时可能充满各种的缺点,我们的记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长,让我们对同类对其他生命的存在充满更多的善意,让敌意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让我们自身可以对人类的历史长些记性,不要不断的重蹈覆辙。

  《死亡迷局》读后感(七):《死亡迷局》与朝圣之旅

  不少动漫迷都体验过“动漫朝圣”之旅——去漫画里的现实场景或画家住所游览一番。这种行为就跟看了《哈姆雷特》去莎士比亚故居,读了《流动的盛宴》想去海明威笔下的巴黎一样。山田正纪将英国的大师作家和笔下小说人物写入新小说《艾达》中也可视为一种高级的朝圣之旅。小戴在读了菲利普·迪克的《死亡迷局》后,也在心里升起了去故居朝圣之冲动。但游览故居难长久回味,费时费力且不经济。然而,过去的“朝圣”都是从虚构到现实,这次何不从虚构到虚构!让我们看看,菲利普·迪克的《死亡迷局》能跟哪些好作品有相同痕迹。

  若要给《死亡迷局》这前加一个形容词,无疑应该是“小格局”。十四个人来到一个未知的星球,面对奇特的生物,还未如预期干番事业便发生凶杀,成员彼此怀疑,前途未卜。“小部分人来到未知星球”显然不是小格局科幻小说的决定因素,因为星球开荒如《土狼星》本是面对未知环境,人类通过征服和改造,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展现出不屈的生命力。这本小说却如推理小说中常见的密室杀人案,只是“密室”从被大雪围困的山庄,变成了无法离开的星球。作为小格局作品,小说大部分剧情都在表现生存和彼此碾压,将复杂深刻的主题,融入进一个矛盾极其激烈,背景异常极端的故事结构中。作者要用这十四个人与一个荒凉难觅生机的星球,展现他渴望表达的主题。

  众所周知,这样的故事设计很容易落入只为生存而彼此杀害的俗套剧情中。虽然展现生存的残酷显得真实,但如果作者在杀人动机的设置上缺乏精妙,那么小说很容易就会流入俗套。菲利普·迪克显然是这方面的行家,小说沿用了他独特的迷幻世界观——那栋每个人会看到不同门牌的高楼,门牌上的文字显示出十四个移民各自的原罪和魔障。从这些门牌里,我们可以看出有人被自负所困、有人被食欲所困、有人被权欲所困,有人被性欲所困、有人被信仰所困。然而,让他们拿起枪,让他们彼此杀害的,正是在涌动的欲望之上,建立起来的不信任和排他心理。在菲利普·迪克的笔下,欲望与欲望本是相互抵触和彼此吞噬的存在。因为欲望总会作用于生存资源。

  聊到此,已望见“朝圣”的第一站。由非常帅气的法国导演(真帅气,没骗你!)弗朗索瓦·欧容执导的《八美图》,这部由八位风情万种的法国女性组成的雪天密室杀人案。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初看是选修视听语言这门课时,老师在课上放映的。这部表面上饱含巴黎浪漫气息的解密电影,实际上导演沿用了他对欲望的探讨。八名女性针对一名男主人展开完全不同立场的攻势与倾轧。有人抛弃、有人诱惑、有人自保、有人胁从、有人暗算,这一切的行为都归结到八名美丽女性对自身欲望的追逐和憧憬。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存资源被瓜分殆尽,任何人都无法逃离。虽然电影里直白地展现出男主人作为“原罪起源”的立场,但也展现出欲望与欲望之间的倾轧和吞噬。而《死亡迷局》中当看到欲望左右众人,使之彼此抛弃甚至以杀戮来抚平心中暴戾,果然欲望本质相通,不论是在过去的巴黎别墅还是在未来的星球基地。欲望的倾轧永无止境。

  小说里有一处亮点让我格外在意,那就是菲利普·迪克飘忽不定的叙事——不稳定叙事。菲利皮·迪克的爱好者们在谈到阅读其小说的体验时,都会用“头晕”二字。这是对作家作品的褒扬。菲利普·迪克的作品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为让想象产生张力,有时不惜放弃逻辑上的绝对自洽。读者在面对其汪洋恣肆的想象时易坠迷雾之间。但这本小说的“飘忽”显然不仅是一种写作惯性,细读会发现作家故意将叙事焦点模糊,首先是用以掩盖小说中的重要细节。小说中从地球行者的出现,便为小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而玛丽·莫利在发现丈夫消失后,轻而易举接受了世界的现状,也是以留白的方式对巨大世界观以展现。然后,不稳定叙事还产生了叙事节奏上的美感。最先出现的本·托齐夫——这个最先出场的人物,却在杀戮开始后第一个死去。这种出乎意料的情节设计,为小说构建起了冷酷的气氛。给人一种“本该做主角的角色都死了,还有什么人是不能死”的残酷感。之后,角色视觉焦点变幻得较为频繁,由于小说始终处于杀戮的残酷氛围中,这种变幻的叙事焦点给人以生命短暂的错觉,有种并列消散的重叠美感。若小说真有一个明确的叙事焦点,或许会把这场杀戮变成冷眼旁观,代入感反而不强了。

  不稳定叙事是大师才敢使用的手法,国内名导王家卫自不用多说,国外能够控制不稳定叙事的大师也是少数,其中公认将这种手法用到精妙的导演是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大卫·林奇。他在拍摄悬疑片《穆赫兰道》时,采用了这种手法。这部电影显然是对佛洛依德梦境理论的表现与诠释——补偿与隐喻。这部电影里有大量看似荒谬的人物出现,叙事也显得千头万绪,缺乏足够将其联系起来的线索,但这些看似荒唐的电影内容,构建起了一个稳定而自洽的梦境逻辑,将佛洛依德的梦境理论表现得相当到位。电影以佛洛依德的梦境解析为几层梦境的线索,深入地剖析了个体潜在欲望的狂暴与汹涌。国内电影杂志还将其选入好莱坞二十五年来五十部新经典电影之列。但这部电影的非稳定叙事给人以无法拉近的距离感,而《死亡迷局》的叙事则努力将读者拉入作者构建的世界里,分享他内心的情绪。

  我们总说菲利·普迪克的小说由于缺乏长时间的修改和打磨,看上去有些“粗糙”。但读过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他的小说是在粗粝的外壳下,包裹着精致的美感,这本《死亡迷局》也是如此。小说在杀戮的最后揭露“轮回”的主题,令人惊诧不已。科幻小说里写“轮回”主题的作品不少,但乏善可陈。其一是因为小说要实现逻辑自洽不易,其二是小说必要对轮回结构本身做到合理的超越。但《死亡迷局》一方面做到了自洽,一方面升华了主题,并且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留白出完整世界观的可能与航行岁月的巨大纵深。

  菲利普·迪克是好莱坞的宠儿,写作题材不自觉有电影化的倾向。“轮回”主题的影视作品当然不算少见,其中重口味电影《恐怖游轮》却将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限。跟《死亡迷局》相似,开头都是平淡的生存之战,但故事越深入进行,越表现出强大的故事张力。无限多轮的杀戮饱含着家庭生活的缺陷,陈先初深刻的家庭主题和社会意义。其实,重口味电影是不好拍的。许多导演虽然努力拍重口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的刺激,但本质上只是为了重口而重口。《恐怖游轮》和《死亡迷局》都以杀戮的形式,表现出无尽头的永劫。只不过,《恐怖游轮》中是因渴望挽回的绝望母爱导致了主角的自囚,而《死亡迷局》里则是人与人之间无法消除的恶意导致了下一次重启。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站朝圣地,再将文本拆分解读之后,我们跳出文本整体来看这本书。毫无疑问,作者用地球行者、神灵、小说中每人占有的原罪和欲望,组成一幅幻想画作,而画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系统,隐喻着我们的现实世界。这本小说的优秀之处在于,这些庞大的隐喻为我们提供了反复咀嚼的可能。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就如李安拍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看似美好的梦幻的求生故事,看似跟现实毫不沾边。但实际上,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各自组成了隐喻世界,将幻想与现实贴得那般紧密,不论是光影还是字句间,都透露着让人颤栗的寒意。

  写到这里,小戴不得不用尽力气停笔,这本书实在可以更多亮点出现在其他作品里,但本次朝圣之旅不得不在此停息。从虚构到虚构,并非证明这么多优秀的创作者都在向菲利普·迪克致敬,更多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当我们意识到,这些优秀甚至伟大的创作者,在创造幻想世界时,采用了相同的手段和工具,某种悠远的况味将从心底涌动而出,富有深意。这难道不就是最棒的朝圣之旅?

  然而,《死亡迷局》这把打开朝圣之旅的钥匙,还请务必珍藏。

  首发于《科幻世界》

  《死亡迷局》读后感(八):死亡迷局。

  有人说菲利普迪克就像科幻界的莎士比亚,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准确,对我来说,死亡迷局像一颗奇妙的泡腾片,每颗气泡都发酵着一个世界。

  在小说里我们太容易分不清真实和虚妄。死亡迷局事关一个平行世界的神学试验,一群被困在神秘星球的教派拥护者在孤岛里相互救赎,或者互相伤害。所有人都是原来世界里的失败者,都是人性极端面的放大,死亡迷局就是一场惊悚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只不过人们所幻想的,力量强大的敌人正是我们自己。宗教代表着身存困境的人性最后的希冀,也许所有人都会质疑神谕,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人愿意放弃相信神谕,即使他们无数次质疑自我,自我怀疑往往具备最摧枯拉朽的力量,它会毁灭一切希望,摧毁最后的防备力量。有时候人们宁愿活在幻灭里,因为一旦幻象美好的让人留恋,谁还说得清到底真实世界存在于哪里呢?

  死亡迷局科幻设定:

  信仰:以宗教,造物主或者超自然力量作为自我催眠或者外界现实植入的方式,在这里表现为虚拟宗教,即使最后的希冀,又作为植入现实增强真实性。

  殖民:科幻原始设定,往往带着希望与破灭的落差,文化差异的疏离,以及苦逼生活的打击与可能性条件。

  全知:或人或神,一定程度是内心映射,代表着最后的希冀与幻想,在多层空间中往往是贯穿于集合点,鲤鱼自爆,这一层现实的坍塌。

  孤岛:绝境,恐惧放大,人类回到最原始和本性的状态。带着最惊人的力量和邪恶的本能。

  超自然力量:科幻基础上的神秘主义色彩,有时候作为内心情绪的放大,有时候代表着某种体制或者规则。

  自我意识的差别:大伙儿在看Building的铭牌时出现完全不同的视觉印象。

  《死亡迷局》读后感(九):当绝望变成现实

  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作品大多篇幅不长,通过营造一个科幻的社会场景,然后描述一些普通人的日常,没有过多的科技细节,但是又往往在冷静中深刻地揭示一个未来科技导致的现实结果。他的很多作品成为科幻大片的灵感源头,带给现代人难以忘怀的精神体验。

  《死亡迷局》是迪克1970年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集体人群精神异常导致悲剧的绝望故事。一群不合群的、有点自私自利个人中心,甚至精神恍惚的人被集中到一个待开发的殖民星球上。到此的命令因为事故而不得而知,外围的环境又是神秘莫测。于是这群人在猜疑、忐忑中更多体现出无法合作的特征,随着死亡的阴影一次次降临,人群的精神濒临崩溃。当故事结局时,让人焕然大悟的原来是这群人通过一种设定的虚拟现实来宣泄长期共事的情绪,而现实是只有衰老和死亡才能让他们解脱这种绝望。

  故事前期是一种惊悚恐怖的气氛,每个人貌似都不太正常,集中到此的目的又无法得知。封闭的小团体,狂暴的人群,紧接着的凶杀案,让人不禁在思考到底谁是那个凶手。随着故事的展开,外围环境展开,个人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幻觉,更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群精神病人的现象。到最后回到真正的现实,他们只能围绕着一颗小行星等死,而所谓的男主却见到了虚拟世界中的宗教拯救者,从而得到了解脱,让人很难看懂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现实。

  当人类长期处于不可改变的境地时,为了使相互的关系不恶化,只能通过虚拟现实来进行宣泄,这是一个未来的提示。当然如果有一天这变成的真的,那估计人类也只能相看两厌自相残杀了。不同人种不同传统的人,综合自己的想法,结合计算机的演算,建立一种新的宗教来拯救自己的精神,其实表明作者并不相信宗教的救赎,但是精神崩溃的人类也确实需要依靠某种信念来活着。迪克对书中未知世界的描述有些像阿瑟克拉克的《拉玛》系列。可以复制物品的鲤鱼,可以根据听者心情播放乐曲的苍蝇等人造生物,其实都是机械产物,是否也是人类未来殖民的一种想象?

  迪克在1970年代早期,因为服用药物导致经常见到一些幻觉,这些神秘画面也很恰当的被描述在这个故事当中。当读者以为这是一群疯子的故事时,是不是当时作者也正处于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呢?虽然故事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惊艳,但是它揭示的可怕未来确实带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死亡迷局》读后感(十):真实or虚幻?

  《死亡迷局》书评

  非常感谢《科幻世界》杂志社和小编@ccvvc4,我也非常荣幸获得本书并参与书评。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四川一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虽然从小学开始接触并喜欢阅读《科幻世界》及其它科幻小说,不过在科吧里只是才疏学浅的新人,现阶段知识储备并不多,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书评只是抛砖引玉,请多包涵。

  这本书是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的一本小说,首次出版于1970年。对于作者,我以前仅仅通过《科幻世界》译文版某期(我忘了,希望知道的朋友说一下)中所刊登的《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这本书让我对迪克小说的印象是情节十分流畅自然,节奏把握相当完美。关于作者的小说改编的几部电影我已经没多大印象就不说了,不过也非常出名。

  而我手里这本《死亡迷局》,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书小巧精致,较大的字体与较宽的间距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不过纸张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当然,这都不是重点,这篇小说的内容有着同样流畅的情节处理与美妙迷人的节奏让我爱不释手(阅读期间抱着这本不厚的书辗转于双流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嘿嘿),推荐大家找一个闲暇时间一口气读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接着说一下内容,本书没有主人公,或者说一行十四个有着不同职业与特点的人,他们都对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生活感到不满与厌倦,渴求新生活,有相同的对“神”的信仰,自我主义者,在从未见过的“神”的引导下,从未相识的他们抱着同一任务走到了一起,来到了未知的德尔马克-欧星。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无法得到自己的任务目标,而且由于都是乘坐小型飞船来到该星球,导致他们没法离开这个地方。在未知诡异的地方,他们一行十四个人各怀心事,互相猜疑,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这个神秘的星球上会面临什么,与此同时,“死神”仿佛接踵而至,这个星球的死亡迷局到底是什么呢,等着你来揭晓!

  以上说完了,虽然没有主角,但作者对每个关键角色的刻画都很到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虽然我初读有几个酱油角色我还没有分清楚到底谁是谁,但是关于主要事件还是印象深刻,可以说对角色的刻画是入木三分。在这个死亡迷局里,他们心中也在思考:或者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权利和欲望吗?这个世界如梦似幻,未探索的地方是否真的存在?这个世界是真是假?他们所信奉的“神”又是什么?

  这本书所描绘的世界诡异离奇,有太多的谜团等待我们去解决,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思考,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这本经典著作!

  人的情感是否如书中描绘的那么脆弱,在孤单的旅程中精神会不会崩溃,人们还会存在理智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