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程序员思维修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程序员思维修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6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程序员思维修炼经典读后感10篇

  《程序员思维修炼》是一本由亨特 (Andy Hunt)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一):程序员小明的修炼之路

  小明毕业以后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他很努力。每天下班以后还抱着各种计算机书籍: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网络,啃到半夜。小明相信机会只垂青有准备头脑,为未来准备了很多知识。小明心想,要是有个大牛列个必学必会清单学会了这些,以后就啥也不怕,顺风顺水了。

  但不知不觉的几年过去了,小明的工作依然没有起色,因为他发现自己偷偷学的东西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还不如下班后玩玩游戏泡泡妞来得实在。眼看着离做成功项目,赚大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目标越来越远。小明很着急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越努力离牛逼专家的路越远了?

  ##1 新手与专家的区别

  小明所在工程领域,强调实践,也就是,linux操作系统创造者linus所说的:“show me the code”。

  而实践的最大特点是:没法用文字准确表达,无法被完全客观化或者正规化,因为实践必须在特定的关系和特定的时间完成

  小明想在编程技能方面成为专家,专家与新手的不同在于:专家总是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新手总是按规则办事。德雷福斯模型(Deryfus)谈论从新手到专家必须经历的五个阶段: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不只是知道更多或者获得了技术,而是在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形成使用的思维模型等方面体会到根本的区别。新手掌情境无关的规则,专家掌握依赖情境的直觉,专家的优势是在情景之中依靠直觉快速的识别模式

  为什么新手到专家之间以此作为区分呢? 从问题自身和问题的解决者两个角度来看。

  ##2 问题的特点

  软件创建出来是为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是在情境之中的。问题领域的概念之间互相联系,而模式潜藏其间,不可能按照一个书本上的知识点照搬就能应对。实践活动或者说工程构建是没有办法严格按照清单来的,因为你要构建的作品与世界广泛联系,所以很多问题必须在这种联系之中来解决。

  Andy Hunt在《Pragmatic Thinking and Learning》中用了树这样一个隐喻:“你可能把一棵树看做一个单独、离散的对象,立在地面。但事实上,一棵树至少是两个主要系统的连接点:树叶空气处理循环与根和泥土的处理循环。树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孤立的。”

  另外;问题所在的设计空间也是组合爆炸的,专家必须依赖自己品味或直觉(右脑无法直接掌控的异步模式识别)来给出答案

  ##3 问题解决者的成长方式

  作为解决问题的人,作品的创造者,在提升自己技能的时候,首先需要面对学习方式的转变。《程序员思维修炼》中作者提到这种转变的背景:“我们似乎有一种文化倾向,那就是本末倒置:首先努力获取信息,然后希望以后再用到它。这是大多数正规教育公司培训基础。但是现实世界不是这样运转的。”

  那现实世界到底是怎么样运转的?

  简单的说是需求驱动的:你需要实现什么的样的价值,就通过构建来实现它。实践活动是通过构建综合来完成作品,而不是仅仅分析。知识是因使用而学会的,也就是说,通过构造,多做来学习。这是一个翻转的过程,就像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写作阅读相辅相成一样

  你的资源和时间是宝贵的,必须按价值的重要性分配才能玩得转,既解决了问题,也满足了自己的个体需求。

  ## 4

  完成学习方式的翻转以后,小明对自己这个思维的载体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神经学和行为理论认知科学展开研究收获颇丰:

  ### 4.1 大脑的隐喻

  + 大脑:双CPU单总线的设计,L(Line,逻辑和语言处理)和R(Rich,DSP,大脑中的google,负责异步处理搜索和模式匹配),不同于杏仁核的情绪中心,而是类似意识潜意识管理中心。

  + L是分析型学习,而R是综合型学习,强调你是否通过构建输出了作品(软件或者书等)。

  + L是看树木,R是看森林,通过R发现整体的模式

  ### 4.2 行为能力

  你作为一个有自主行为的个体,如何摆脱认知局限,管理干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反馈循环。

  ### 4.3 沟通能力

  没有人能憋大招成才,需要在你所在的生态系统中吸取反馈,利用反馈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构建作品。

  + 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交流

  + 敏捷方法,强调最终客户开发团队之间的反馈

  # 5

  小明终于革新自我,成为了python专家,被白富美扑倒,走上人生巅峰了。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结局.

  后来呢? 没高兴几天,小明明白了,物质生活美好仅仅是基础需求,其实自己的重要问题是:

  认识你自己,认识当前时刻,认识你所处的情境。去观察,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自己。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追求大陆,而在于拥有新的视野”,小明很喜欢马塞尔.普鲁斯特这句话。

  爱智求真路漫漫......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二):人人都是人马座——思维学习的入门佳作

  关于改变讨论部分:骑马人,马,环境。(书里说的是大象,我总觉得怪怪的,改用自己喜欢的隐喻)

  每个人都是人马座,半人半兽。都有人的理智,逻辑,按部就班执行力(L型思维模式,线性模式,理性思维);也有马那种动物性需要引导控制加以利用。欢脱,本能,有能量(R型的非线性搜索引擎,感性思维,潜意识)。当然,还有方法论里永远的最佳配角——环境。这里环境不仅仅只周遭氛围,还有创造和利用的各种工具

  各种讨论思维拓展,脑神经学,心理学等的方法论书籍中,重点都在于对马(R型,感性思维,潜意识)的操控引导上面,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也在于此。这匹马像源源不断自然能源,用得好能够给你提供无尽的动力,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能够超越客观的潜力乐观勇气等)。但也会像炸弹一样,成为最大阻力和杀伤性武器。这个小动物体内还有很多与生俱来的认知偏见,千年进化生物缺陷动物本能,还很脆弱耐力不佳,得哄着来让它高兴才行。对于环境的利用改造则要通过人马合一,通力合作

  小动物不识字,要教化它要运用其他感官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全方位创造情景,激发它的感觉感情),道理逻辑对它一点意义也没有。鞭子(负面情绪刺激)只在偶尔极端的时候管用(短期内,特定的具体行为)。长期的相处则是要让它高兴(夸奖奖励),带它出去遛弯(R型培养,攀岩,画画迷宫等等)激发活力,让它满足建立自信模拟成功,试错,降低成功门槛等)

  吃东西(获取信息)上面,人马都会,只不过马吃的多化成的能量也巨大,但是有两个前提:第一挑选符合动物口味食物(感官刺激,感性激发学习能力),第二对于化成的能量,无论好坏都得人来管理,善加利用(方法管理,信息管理,计划目标管理,情绪管理,偏见管理……)

  人马是种博弈,既要尽可能让它快乐满足,又要加以控制,不能让它翻身当主人,才能为我所用最高目标是人马合一,老马识途(技术中的专家直觉→德雷福斯模型)以无招胜有招,《超体》中的无形,意识中的超我(与本我和万物心意相通)

  所以,人要学的技术有①如何喂马(学习方法:记忆存储,思维导图,整体学习法……;脑神经学);②如何与马建立沟通(心理学,认知偏见,生物遗传学,社会心理学)③如何利用(topic:判断决策,关于记忆,创造力培养,乐观心态培养)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三):程序员思维修炼 阅读

  第2章 专家练成

  介绍了一个体系,德雷福斯模型,从新手到专家分为几个阶段: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对不懂阶段进行定义,介绍不同阶段应该具有的技术能。

  其中提到专家工作,靠直觉。高级新手最多,新手靠规则工作。

  在实践中保存技能,码农一定时间后开始追寻经理,管理岗位,从而丢掉技能。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保存技能。

  不能过分依赖工具,设计模式。

  情景非常重要,新手需要和情景无关的规则,专家需要使用情景相关的直觉。

  还有一个可怕事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为二阶不胜任。

  提到一个特质,勇于承担责任,这样自己不怕错误,才会做的更多。

  自己应该是处于胜人者,精通者之间。

  这一章对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新手靠规则,不需要知道情形。新手按照手册一点一点去搞,遇到不一样的东西,就会束手无策,没有下一步动作。后面的高阶人员,则会主动寻求出路结合现实情况,自己思考请求别人帮助也是一种方法。这就是新手和老手的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分析。这其实也牵涉到承担责任问题。

  第3章 认识大脑

  这一章是把大脑分为了L型CPU,R型CPU,总线,内存

  L型CPU是理性的,线性的。具有处理图像,语言,逻辑等功能。R型CPU是感性的,处理复杂的模式匹配,和创造,创新有关

  L型还具有:分析能力,符号能力,抽象能力,时间能力,推理能力,数字能力,逻辑能力,线性思维能力。

  R型提供直觉,这是专家所具备的。

  R型关注总体,L型重点在局部

  提及了综合技术能力,但已经忘记讲些什么。

  最后证明了大脑的可重塑性。

  第4章 利用大脑

  描述如何从L型向R型转变,强迫大脑干L型不适用的工作,就会主动转移到R型上。

  L型向R型转变,结对编程,一人是L型,驾驶员,一人是R型,领航员。

  怎么从R型中收获线索,提及了晨写,利用图像流,散步,自由写技术。这里的自由写与之前的《暗时间》作者的想法有些类似,平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记录,最后文章就成型了。

  最后一小节提及了收获模式,代码中的模式,这个需要遵循。对于bug或其他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或叫做换换脑子

  第5章 调试大脑

  调试大脑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认识偏见,时代影响个性倾向,硬件故障

  第一节的认识偏见,提及了很多偏见类型,思维定势,基本归因错误,自私的偏见,需要定论认可上的偏见,曝光效应,霍桑效应,虚假记忆,符号约简谬论,名词谬论。之后分别讲解预言失败,提及了一个相关性不是因果性。有一个很有意思,就是发现关于符号约简,简单化后,要注重细节未知往往隐藏在细节里。

  对于偏见的认知,作者提出几个建议:很少不等于没有,推迟下结论,难以回忆

  这让我想到了学会提问里的一些讲解,尤其是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关系。

  后面有讲解时代影响,把美国从建国起划分为6个时代:大兵一代沉默的一代,婴儿潮一代,X一代,新千年一代,祖国一代。并对每个时代进行特性总结。然后根据其他理论,总结成四种类型:先知,游牧民族英雄艺术家。六个时代分别进行划分,4个时代一直在不停的循环。相邻两代具有着相反的特征

  作者提到一个问题,时代的特征会如何影响你,关于时代特征对你的影响你要能够进行辨别。辨别所处时代的特有偏见,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多样性。

  然后是个人倾向,这里主要讲解是个人性格的倾向,喜好。对个人性格根据MBTI进行了分类外向/内向,感觉/直接,思考/情感,判断/知觉

  作者也给出一个特别的建议:你无法改变别人。不能试图改变别人的性格来适应自己。(有一个问题,自己可以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如果和两个不同性格人居住在一起,对于两人的争论又如何进行处理呢)

  最后是硬件故障,讲解了蜥蜴机制,对于危险战斗、逃跑或恐惧,立刻行动,领头意识,守卫领土,受到伤害愤愤不平,像我这样==好、不像我这样==坏。这是人们原始应急机制。这里可以想象,我就是有些这样的反应在。

  其中守卫领土这样特别有意思,如果别人没有通知你参加某项活动,你就会出口伤人,并要求知道为什么没有包括你。出口伤人倒不至于,但会搞明白活动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种原始的应急机制,是可以通过方法进行缓解,暂缓应急机制,仔细进行思考。比如写信,邮寄之后会进行思考。而对于现在的互联网,一切都是快节奏的,查看邮件,浏览网页,都是立即行动,而没有思考。

  最后一节,现在我不知道该思考什么。这里提到了两点:预期影响显示,一切都是折中的结果。

  第6章 主动学习

  小节: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瞄准smart目标;建立一个务实的投资计划;

  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学习是主动去追求,不是去被动接收。

  瞄准smart目标。S:具体的,special。M:可度量的,measurable。A:可实现的,achievable。R:相关的,relevent。T:时间可控的,Time-boxed。

  这里提到了一个问题,更大的背景下的目标,背景有:家庭,事业,财务,社区,环境。

  建立一个务实的投资计划。使用的投资计划特性:指定具体计划,多样性,主动投资,定期投资。

  讲到了具体计划,对于自己的状况,最多就是一年目标,但就是这样的一年目标,也是被遗忘。

  使用你原生的学习模式: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对于智力类型,根据认知情形的理论,有多元智力和三元智力。

  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小组学习,交流。

  使用SQR3法主动阅读。调查,问题,阅读,复述,回顾。对于阅读,复述,回顾这个已经在进行。我想调查大概是先把大纲看下,了解整个递进的框架。问题,应该是书本所讲解的答案。

  思维导图,让自己的逻辑更清晰。利用文档的力量,笔记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记笔记,即使你再也不去看笔记。因为笔记过程中,是你大脑在思考,总结,绘制流程和框架。

  已教代学,老师比学生懂得多,因为老师有压力和动力去搞清楚。因为老师需要解决问题。

  第7章 积累经验

  为学习而玩耍,利用现有知识,正确对待实践中的失败,了解内在诀窍,压力扼杀认知,想象超越感官,像专家一样。

  这一章昨天晚上看的,几乎是忘完了。

  为学习而玩耍,从实践中而得到学习,而不是因学习而去实践。play,玩耍,实践。和问题玩耍,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明白问题。

  利用现有知识,提到了波利亚的解题方法,这个之前听说过。中心思想是学习新知识时,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总结相似和差异。

  这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把问题分解成大脑足以容纳的几部分。就是把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对于小问题,大脑能够解出。然后把小问题综合起来,去解大问题。

  正确对待实践中的失败,不能惧怕失败,失败才能够看到缺点,总结之后才会有进步。

  是不能盲目的去实践,导致失败。就是说不能明知道失败,还要去实践。这就需要在环境中安全地区探索,创造和应用。

  了解内在诀窍,技能或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技巧在里面,不能死学。

  压力扼杀认知,deadline创造生产力,但是不能进行想象,创造力相关的工作,压力情况下R型大脑被打压,L型占主控地位。

  想象超越感官,想象成功,将会形成习惯,习惯成功。

  像专家一样,经历如此多的内容,你将会成为专家。

  第8章 集中注意力

  提高注意力,通过分散注意力来集中注意力,管理知识,优化当前情景,积极地管理干扰,保持足够大的情景。

  提高注意力,讲解了注意力短缺,大脑有时是处于空循环的状态,没有注意力。注意力是处于放松状态下的。最后教我们如何冥想,作者认为经过冥想,个人的注意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分散注意力来集中注意力,这是针对需要较少意识参与的事务。

  管理知识,提出构建外部知识信息处理体系,而wiki是作者所推崇的方式。记录平时自己想的内容,一段时间后对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总有地方可以用到。这里的wiki,可以指记事本,云笔记等。

  优化当前情景,这里的情景实际和程序里的上下文意思一样,当我们从一个事务暂停,去做其他事情时,会花费一定时间在切换上。如果频繁切换,切换时间会急剧增加。作者给出了建议,避免分心,单任务界面。最后有一个是有效的组织和处理任务(GTD:Getting Things Done),这里分为3个点:对事情仅做一次输入;顺序单cpu处理事务;不要在大脑里保留其他事情的详细情况,当你进行一项事务时。

  积极管理干扰,交流规则,电子邮件查看回复规则,保持适当的休息,保持之前任务的简单情况说明。

  保持足够大的情景,作者建议:电脑分屏,同时存在,不用切换窗口。

  第9章

  有效改变,明天做什么,超越专家。

  作者提到一种方法去有效的实践。老的习惯或者陋习继续存在,而新的行为直接越过陋习形成新的习惯。陋习需要承认它是继续存在的,而我们坚持新习惯。有时我们会跑到陋习上,我们需要承认失误,这仅仅是失误,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新的习惯。直到新习惯取代陋习。

  有一句说的很好,不行动是最大的错误,而失误则是有效的进步。

  明天上午做什么,作者建议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超越专家,这里讲到专家的局限性,固执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听不进别的意见。导致故步自封,特别是计算机领域,日新月异。最好的方法,保持新手的好奇心。

  有一句特别有意思,让事情自由发展,导致事情向错误的方向迈进。

  永远提高警惕,不断评估当前的情景。

  总结:

  这就像一个大杂烩,对于各个方面,大脑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第一和第二章主要是总结通往专家的道路;三、四、五章则是对大脑进行了剖析,分成了R型和L型这一理论。第五章,和《学会提问》有些类似。后面的章节就很少提起R和L型CPU。六、七、八则是关于主动学习,积累经验,集中注意力进行了讨论,这就像作者的经验集。第九章是进行了一个大的总结,建议立刻行动。

  真如题目所说,这只是一个思维训练。和程序员可能没有太大关系,其他行业也是同样适用。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四):跨越指令清单,培养R思维学习特殊场景下的模式匹配

  德雷福斯模型:需要指令清单的新手;不需要全局思维的高级新手;能解决问题的胜任者;能自我纠正的精通者;凭直觉工作的专家.

  专家更多做的是在特殊场景下的模式匹配.

  双CPU共享总线的大脑:语言逻辑的L 和 整体非语言的R,需要培养整体思维的R.擅长做模式匹配的R,一般不会马上返回结果,需要让L歇会,R才有机会输出结果.

  可以考虑通过描画(R型思维做模式批评但L型思维很难将其表达),结对编程(细节L的coder,整体 观察的R),一早起来什么都不做先输出大脑中的R型思维--晨写,大脑需要刺激,应该经常来点新鲜的.

  解决问题不应该一味使用逻辑,细节的L思维,应该在L准备好材料的情况下,适当放松让R思维去考虑.

  学习时制定目标需要做到SMART,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度量achiev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time-boxed时间可控.

  Q3R主动阅读:survey调查,question问题,read阅读,recite复述,review回顾

  以教代学,思维导图

  场景场景场景,重要的事情说3遍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五):非常好的认知模式的书!

  1、学习model(德雷福斯模型)——新手、高级新手、胜任、精通、专家

  新手需要指令单,在某种情境下,不知道哪条规则最相关;

  高级新手想要快速获取信息。他们没有全局的理解,也不想有。

  胜任会探寻和解决问题(有主动性,足智多谋),主要依赖经验,没有经验,就会比较困难。(关注新问题)。

  精通者需要全局思维,会寻找和了解更大的概念框架。他们能够纠正以往不好的工作表现,会反思以前是怎样做的,并修改做法,期待下一次表现的更好。(自我改进)。精通者充分利用思考和反馈。

  专家投入巨大。总是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和方式去做事,凭直觉工作。专家知道哪些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哪些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专家也知道应该关注哪些细节,可以放心忽略哪些细节。专家非常擅长做有针对性的特征匹配。

  2、如何进阶?大脑

  2.1已存:时代特点、个性特点、大脑进化过程中保留的原始特征(线性思维,了结获利,保留亏损,划地盘,亲近感以已观人)。

  2.2写入:经常刷新重写。大脑会把更多的资源用于你做得最多的事情。

  2.3写入特点。

  双CPU,L型关注逻辑和细节,分析能力,R型关注全貌、综合能力、重新构造。

  相互占道。琐事是L低频占用大脑。

  R很重要。要R出来。

  晨写。不受L干扰。散步。

  控制注意力。关注少的信息。

  琐事作完,顺序做,避免事情在大脑中存储。

  2.4进阶。

  从R中学习。先R后L是更好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

  从反馈中学习,从错误中学习。定期(按天)评估,小组学习。

  观察别人(专家)的习惯。

  《程序员思维修炼》读后感(六):技能修炼之道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初中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一本,看的爱不释手。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坐在被窝里,拿着福尔摩斯探案集翻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也曾尝试着像福尔摩斯那样去在生活中做推理。那个时候,福尔摩斯是我的榜样。不过我喜欢的并不是“推理”,而是能让一个技能在自己手中演绎到极致的优雅!

  说到技能的修炼,我在大学的时候被人推荐过一本书,叫做《程序员思维修炼》。那个时候下载了电子书存放到自己的电脑中,断断续续的看了这本书好久也没有看完。直到最近才购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花费了几天时间把这本书搞定。这是一本具有相当大难度的书籍。

  这本书的难度在于,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提升技能的修炼方法,但是并没有耗费笔墨把一个方法写的过于详尽,因此知识密度很高。而且作者还在书中安排了超多的实践内容,如果按部就班的做完,需要花费的时间会多三倍不止。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新手和老手都适合看的书籍。

  这本书整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这是本书的整体框架,是我们修炼技能要攀爬的天梯。本书第二章。认识与提升自己的大脑:认识大脑的特点、学会如何消除各种偏见、提升大脑的利用效率。本书第三、四、五章。运用高效方法主动学习: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积累经验的秘诀。本书第六、七、八章。

  第一章是整体介绍本书的情况,第九章浓缩了前面所有章节的精华,并且给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对新手来说,这本书的指导详细,对老手来说,这本书知识点密度很大!只要你想提升自己,这本书一定不容错过。

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

  如果我们要学习一个领域的技能,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我们可以很有效的衡量我们当下的实力,挑选出我们的缺点,明确下一步的进步方向。

  在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中,我们在某个领域的修炼程度被分为五个阶段:

专家:该领域的牛人,主要特点是依靠直觉精通者:拥有全局思维、擅长反思改进胜任者:能够构建概念模型,预测即将发生的问题并且解决掉高级新手:熟悉规则、能采纳别人良好的建议新手:依赖于固定的规则、最好不要需要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用什么规则

  这个天梯其实并不难理解。

  我们从新手到专家的路上,就是在不断的摆脱规则,依靠直觉的过程。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避免我们因为无知导致不知道该做什么,规则可以有效的让我们的意识进行学习。当我们对事物本身逐渐熟悉后,我们的潜意识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运算工作,这个时候我们说不出来的直觉往往更胜一筹。

  那么,天梯摆在这里了,我们应该如何去攀爬天梯呢?

  作者给了两类方法:第一类是详细的认识大脑运作的规律,利用好大脑;第二类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怎样发挥大脑的效率?

  怎样发挥大脑的效率呢?

  作者说:咱们想要变聪明啊,其实需要先了解大脑的构造(第三章),然后消除大脑中存在的一些干扰(第五章),最后我们掌握一些高效利用大脑的方法(第四章),就OK啦!

大脑的构造:双CPU

  这本书对大脑的构造用计算机的CPU做了一个比喻。我们的大脑,其实可以分为两个CPU:1号CPU是专注、片面、理性、慢思考;2号CPU是发散、全局、感性、快速反应。两个CPU共同使用一个总线——即两个CPU无法同时工作,一个工作另一个必然不工作。

  这两个不同型号的CPU,其实是我们的大脑中两种不同的工作系统。在其他的书籍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模型,比如常识中的左脑右脑的划分,《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1和系统2,《慢思考》中的存储脑、工作脑、反射脑,《学习之道》中对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形容。

  你会发现,原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大脑,大脑内部是有共性的。当我们了解大脑的之后,就能更好的去发挥大脑的威力。比如,掌握一些能够更好利用全部大脑的方法!

  作者认为,我们的2号CPU的大部分能力并没有被良好的使用,于是作者在第四章给出了大量的技巧,帮助我们使用自己的2号CPU。

开发2号CPU的办法

  2号CPU又被称为R型,其特点是发散、全局、感性、快速反应和图像化。我在这里仅摘录可以帮助开发R型的两个技巧:图像流和自由日记。

图像流

  所谓的图像流,其实是运用我们R型大脑的思考,在接受问题的刺激后,然后迅速的识别反馈。

首先,找一个问题。然后,闭上眼睛,再把脚个在桌子上(能以这种姿势工作可是超棒的),默想大约十分钟。 对于经过大脑的图像,做如下处理。 1.观察图像,努力看清所有细节 2.大声地描述出来(真正发出声音,这很关键)。现在把脚翘在桌子上自言自语。 3.利用五种感观想象它(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运用所有感观)。 4.使用现在时态,即使图像都溜跑了。

  在图像流技巧中,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抓住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图像,这些图像在大脑接收到问题后浮现出来,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很可能认为其与我们的问题是相关的。最重要的或许并不是图像的内容,而在于你如何解读大脑给你提供的这些线索。这是获取灵感的一个好方法。

自由日记

  在日本曾有一本书叫做《晨间日记的奇迹》,里面介绍了一种写作的技术。而在《程序员思维修炼》第四章也提到了这个技术,据说MBA和其他高级管理课程中也提到了这种技术。

  下面是书中提到的晨写规则:

晨写是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在喝咖啡之前、在收听交通广播之前、在洗澡之前、在送孩子上学之前、在遛狗之前。 至少写三页,手写,不需要键盘、电脑。 不要审查删减你写的东西。不论是优秀的还是陈腐的,只管写下来。 坚持天天写。

  规则很简单,因为真正有用的东西从来都不复杂。

  除了上述两项技术之外,你还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搜集你平时冒出来的灵感和想法。注意多散散步,远离电脑屏幕,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

怎样消除天生的偏见

  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很客观的东西,它存在着种种“偏见”,这些偏见让我们看待事物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作者在初中总结出了四种比较大的偏见:认知偏见(思维如何被误导)、时代影响(我们生活时代对我们的影响)、个性倾向(个性影响思维)和硬件故障(大脑较老区域如何压制较聪明的区域)。

  关于认知偏见,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已经罗列了很多,我在这里就不简单的一一罗列了。个性倾向可以参考MBTI或者九型人格、DISC,这些理论其实都大同小异。关于硬件故障,其实就是爬虫脑、哺乳脑、新皮层三种脑的特点与冲突形成的。

  关于时代影响,我们基本是在四种不同的时代原型下轮回。分别是英雄、艺术家、先知、游牧民族。四种不同的时代原型,按照顺序轮回,影响着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的性格。

  先知:高瞻远瞩、价值观 游牧民族:自由、生存、荣誉 英雄:利益共同体、富裕 艺术家:多元化、专业知识、法定诉讼程序

  美国和中国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这些时代原型不知道在中国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消除各种偏见的方法,最好的还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认识清楚各种偏见的情况,就可以避免被偏见带偏。

怎样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掌握高效学习方法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分三个章节来讲述:主动学习(第六章)、积累经验(第七章)、控制注意力(第八章)。

最高效的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

  想要迅速的构建高效学习的能力,必须要携带着清晰的目的去学习。我们带着不同的目的做同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必然也是不同的。就像我们用不同的焦点拍摄同样的景色,得出来的照片也是不同的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订立自己的目标呢?学会运用SMART法则。

  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换言之,并不是我们知道学习的某个概念里面有什么内容就OK了,而是我们真的能够在实践中把别人做出来的事情完整的复现一遍,这个时候我们就是真的很懂这些东西了,这就是运用构建主义学习的方式,与解构主义很不同。

  如果我现在告诉你SMART法则分别是哪几个,都代表什么意思,这就是运用结构主义学习。但是解构之后,我们单独看某一个部分,可能感觉自己很明白了,但想要真的在整体上进行运用,就需要用好“构建主义”。

  你现在就可以去写一些目标,看看自己想想做什么。然后百度SMART法则的具体内容,将你的目标修改到满意且符合该法则为止。

  当你确定你的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为你的目标开启一份投资计划的时间了。

  很多人订立目标之后,似乎中喜欢把目标看成“未来”的东西,或者“有空在做”的事情。但其实想要一个自己满意的未来,就必须从当下开始做。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投资计划”,从现在开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对于我们的知识投资,我们需要有四个地方注意:

制定具体的计划:根据不同的时段制定计划,有明确的下一步行动,符合SMART法则。做计划比计划本身重要。多样化的投资: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需要恰如其分的分配你在不同领域的投入,使你的多个技能可以组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率。主动投资:不要等到火烧眉毛再去学习,提前制定计划,针对未来的发展和需求学习。定期投资:“你需要定期投日最低限度的时间量”,即每天都要学习,哪怕时间很短。不要总想着面对稳定环境再去学习,先学起来。

  当我们制定出具体的知识投资计划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具体的技巧开始学习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分辨的是我们更适合哪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很多教育家把学习者分为三大类: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你要识别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除了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外,我们还可以建立或者参与社群,大家一起学习。SQ3R、思维导图、费曼技巧,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通过百度,或者购买书籍,掌握这类技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准确有效的积累经验

  在我们开启了自己的学习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到了。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要通过学习慢慢的积累我们的经验,但是,我们会有不可避免的失败,这怎么办呢?我们在学习中会感觉枯燥、会摸不到头脑,怎么办呢?

  作者提出了几个很有用的观点:

不要排斥乐趣,学习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以用很快乐的方式去实现它解决问题要多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失败是必然发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好面对失败的方法和心态,保证失败可以被明确的观察和解决降低自己的压力水平,否则你的大脑将会不堪重负学会使用“内在诀窍”,这是潜意识学习的一种方法

  关于如何面对失败,推荐《黑匣子思维》做拓展阅读 关于“内在诀窍”,推荐阅读《网球的内心游戏》,这里面教授的“内在诀窍”,其实和传统武术中的言传身教一模一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学传统武术。

控制你的注意力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的注意力。

  注意力并不是一味集中就好得,我们要从集中和发散两个方面来入手。想要集中注意力,可以通过冥想训练。想要发散注意力,就要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让我们的头脑安心孵化一些想法出来。(关于孵化想法,推荐《如何学习》第六章)

  冥想的方法也很简单:

找到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舒服、清醒、背部挺直的坐着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注意呼吸的节奏,让自己舒服不要对任何刺激做出反应,只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如果走神了,马上回来

  在网上有流传着一套“葛印卡十日内观录音”,我没有找到完整的可下载版本。但是在B站,你能找到可以在线听的原文。如果你比较有时间的话,听一听这个。

  科学家发现,我们经过冥想训练后,哪怕没有主动的运用冥想的技术,我们的注意力也会有显著的提升。相当于冥想可以给我们添加一些注意力的属性一样,哈哈。

  最后,《程序员思维修炼》这本书和《学习之道》一样,是一本综合类的书籍,概括了大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希望读者可以自己去亲自读一读,实践一下,我在这里推荐几本相关的书籍。

  《深度工作》,与8.4优化当前情景有关。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与8.3管理知识有关。

  最后,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