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本》读后感10篇
《尔本》是一本由安东尼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尔本》读后感(一):陪伴
大学时同学说,小乐小乐过来坐,哎听说你有一本黄色小书,去哪都带着。哈哈哈黄色小书
她说的黄色小书是安东尼的陪1.高三时买,带到大学,出远门也带着,去陌生的地方时就带一点熟悉的让人踏实的东西。这本书居然像西方人的圣经,带在身边几年。
换地方去新城市,路远新环境,但这次我没有带那本书。给书打包的时候,我想,这次不需要了吧,带些勇气元气在心里,不必拿着那翻烂白色封皮已经发黄的小东西壮胆了。回省内喜欢的城市,很巧,我喜欢的是你的家乡,大连。你说那些好听的地名,香炉礁也经常去。我最喜欢的街名是仲夏街。
夏天的星海广场,人很多,阵阵海风,和新认识的朋友爬那个展开的书,我叫它星海大坡。看着下面的生机勃勃的广场,想这城市终归是有让人安慰的地方。它这么美就好了。就够了。剩下的,不要它给我,我会自己过好。它美丽就够了。
真的很多个瞬间都从心里喜欢这个地方。下班回家时,双层公交上看书时,挤电车时,路灯下看雪花纷扬时,早起去海边跑步时。
朋友和他男友恋爱多年,要结婚了还到处宣扬,我要结婚啦,像捡到多大便宜。那眯眼睛的笑,让我也快乐,她就是幸运的,认为握在手里的是宝。
今天看到你微博,说住在最爱的城市。
我们一样。喜欢身边的人和城市,认为握在手里的是最好,这简直是幸运。
豆瓣用来查书评,加入购书单,很方便,偶尔有喜欢的东西也标注下。这样一点点小痕迹。
最初注册豆瓣是因为你。
我们不知道哪个人就影响了我们一点轨迹。我们在某个时间的相遇,即使遥望然后各自生活,也好。
感谢。除去毒品暴食那些短暂虚假的快慰,一切让我们开心的喜欢的,都欢喜接受。
新书放在床头看。车上看。有些语句还是那样举重若轻,不经意,让人想就这样吧,兴许会遇到更好的呢,未来会更好呢。你和你的书给人就是这样的感觉。
人人不同,我还能从你的只言片语里找到好东西。看到明亮。就好了。
我们都长大了
漫长岁月后 都长大了
谢谢陪伴
《尔本》读后感(二):[这是一颗 想和你做伴的 蘑菇——你那现在是凌晨的墨尔本]
“
有时候就是这么 无力阿
我所生活的世界更小
居然 常常还会抛你到脑后
”偶尔每个独身一人的快乐午后或者寂寞的夜里我就又能感受到你了“
有几次在梦里 和你很熟络的样子 有握过手有聊过天拍了拍立得 看你做饭 连呼吸都觉得浪费时间
第二天起床 莫名的神清气爽兴高采烈 然后一冷静 就是莫名的可悲和自嘲
没错 我就是没水准又机车的 喜欢你
这才不是书评 只是我的碎碎念
《尔本》读后感(三):平行时空么
安东尼的书,每一本我都有。甚至我都买两份,一份自己的,一份送给好朋友。
从初中看他的书,看着他和不二的对话,每一个都让我温暖。对于当时面临升学压力的我来说,那就是一种陪伴。现在都还很记得《最小说》里,安东尼听说标点也可以算字数,于是给了很多的省略号。那时候我感觉,为什么这个人那么逗。后来我上高中,在高三考学的时候,去大连艺考。那时候我就想,这是我喜欢的作者的城市呢!那时候的大连,是我去过最北的城市。回来的飞机上,我也在看安东尼的书。后来大学在沈阳上学,又想到这里是安东尼在国内读大学的地方,感觉好好玩。而今年我去上海看蔡国强的展览时,一直想去安东尼之前讲过的店,试一试味道。但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再后来,我在Ins上面,看到你也去看了蔡国强的展,也进了那个影棚看土豪国的马棚的视频,感觉好奇妙。就一直一直都是前后左右的感觉,但是就是不会遇见。
《尔本》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温暖。只不过感觉这个大男孩的内心,除了一如既往的温暖,还有那与日俱增的成熟。看你说累的时候还记得有个人爱着自己,那感觉真好。就好像那份辛苦,有了另一个人的思念,变得甜蜜。就算很短的一句话,即便是自己揭短,亦觉得很温暖,因为被那份简单和真实感动。这么多年下来,你从一个厨师,作家,又多了一个平面设计师的称谓。而我,从一个初中生,变成艺考生,再变成一个即将毕业的美院学生。似乎我们都在这安静的岁月里,悄悄地,成就着自己的那个Better me。
《尔本》读后感(四):不算书评的书评
就是一本非常非常舒服的书 是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看进去的书
之前的红橙黄说是日记的话 尔本就像是个便签本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那种
随笔集主要是由一些生活中有趣或平淡的经历 灵机一动的小想法 与人相处的小事儿 与亲朋好友们的交流 看了书或电影的感受 写给恋人的温柔情话 等等组成的一本能感受他真情实意的书
摄影图文集是由某个主题而进行的照片集合 不知道是本意就设计成这样还是无意的排版 导致我非常想在旁边的空白部分写点什么 但又怕自己写的东西配不上这本书 ><
我反正是完全不懂摄影的人 有些照片只觉得很美就是了
最喜欢的两个主题是 “working on the street”和“corners” 没理由
也算是安东尼的老读者了 他的书的意义不止是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岁月 在其间也给了我非常多的正能量 并且我也试着把从他书中得到的正能量带给别人(高中课堂上把一些句子写在纸条上传给邻座男同学的黑历史瞬间浮现!)
今天是20岁的第一天 希望可以也变成像你那么好的人
期待彩虹系列出全中!放在书架上一定很美!光想想就开心的不行!
写完之后好像才发现不像是书评…
《尔本》读后感(五):in your eyes
去年看过一本电影《in your eyes》,里面男女主角可以看见对方眼里的世界,能够和彼此对话。
后来拿到这本书,就觉得我就在看着,感知着,你的世界。其实从“陪系列”到你的微博,豆瓣日志,再可能到微信公众号推送等等等等,都是你的世界。我们现在的所见,我们的体会也就是in your eyes。
张怡微给Becoming Jane写过一个影评《这女孩的眼睛为我看路》。看你的书,读你的围脖,我也觉得有“这男孩眼睛为我看路”的感觉,也许是老男孩了,笑。
从毛头小子到现在的而立之年,从马大勺到工作室成员……身份一直在变,阅历不断在成长。即便我们中间隔着一整个大洋,我也觉得,人和人的心灵是可以无障碍沟通的。我的好朋友,现在也去了澳洲念书,或许有你的原因,也或许是其他的因缘际会,机缘巧合。总之,你眼中的世界对她而言,一定有涟漪泛起,也或者掀起过波澜壮阔。
每个人都有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但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世界。我们都不是电影里有特异能力被老天爷抬爱的男女主人公,只不过是一颗草芥,匆匆数十年来凡间渡劫走一遭。如果只看着自己的眼前,不去看看别人的世界,会不会太可惜?老娘修炼千年,才来凡尘一瞥,当然要活个够。
总之,能看见你的世界真是太好了。我也愿意,看很多很多充满真善美的世界。
心中千言,提笔忘字。又是我今天的状态,以上。
嗯,这本图文集,很有意思!感叹号,不止要在拜年的时候用,开心的时候,可以表示一套健美操的力度!
不懂
有时候觉得离你很近 可是有时候又感觉好远好远 都抓不到
尔本 其实有点像你平时的碎碎念吧 会跟你一起笑 感受你的失落 孤单 幸福 和那份彪劲儿
看到笑点或者温暖的部分 会碰碰身边人的手臂 看这里看这里 然后很骄傲的说 所以我才这么喜欢他阿
我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你多久 也不想轻易的说出 永远 这个词 但是此时此刻 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你
《尔本》读后感(七):sunrise boy
大半夜的 也不知道抽哪门子疯 突然想为你这点东西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 感觉真的我想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次听说你是上高一的时候 那会只是感觉 echo 画的小兔 非常 cute 然后认为 Antony这个英文名 很常见 没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地方 可是后来 虽然没关注 但是心里 也会潜移默化的 有 这么一会事子(还记得 高中历史老师总是说××一会事子orz...) 后来也是上网总是看到你的网页 在大二的冬天买了你的书 有严重拖延症的我 是在接下来的暑假才认真读起来的 有种相见恨晚的赶脚 所以 今天用你的写作方式 写点东西的 表达一些hiahia 的情感
说实话 放在以前的我 看完一本书是件非常难的事儿 可是自从看完你书后 我就非常喜欢文字 之后也灰常喜欢最世的书 想想自己是文科生出身 但是一点淑女温柔浪漫的feel都没有 估计也是因为是摩羯座的原因吧 多少带了些迟钝 但是因为遇到了你 有了很大的改观 关注你以后 渐渐发现 你真的好可爱 生活中的你更是非常美好 有的时候真的好羡慕和你生活在一起的朋友们 能够遇见来自另一个星球的 小王子 你是治愈系中的战斗机 !! 你的文字在慢慢感染着我 还有很多虽然还不知道你 但是也在其他途径阅读到你的文字的人 还有那些越来越喜欢你的人 你把另一个星球的那种干净清新的文字 带给了我们 你的话 不知道温暖了 多少人 同时也十分深刻的影响了我 我这个死忠粉 or 脑残粉 虽然有的时候也牺牲节操 在宿舍和熟人面前变成了一个 女汉子般的逗比 说出一些 做出一些 令人orz...的事 但是也会向着美好的方向 发展的
你的两本书一个是 to妈妈的 还有一本是to 爸爸的 看到这里 心里非常感动 不禁心里暗自浮现这样一句话 好有爱的帅哥呀 你的文字 没有标点 这个是和我最有共鸣的一点 因为标点真的很累赘 而且手写吧 还没有打印的那么美观 而且 省事 还有个原因是 自己因为不太会使用 orz..
写这些东西 是为了以免自己忘了 为什么喜欢你 其实这么多也不够表达我对你的喜欢 我对追星 挺认真的 挺三分钟热度的 但是也很理性 但是 说真的 像这么认真的 而且能一直保持着新鲜感的 只有小王子你了
谢谢在我还算纯真的时光里 遇见你 还有好多话 未完待续 那就让它们 都藏在心里 藏在回忆里 记录这么多 也是为了 留下最希望表达对你的喜爱的那一刻 有生之年 欣喜相逢 我真的发自内心的 非常喜欢你的 这句话 也把这句话送给我所有的friend 和遇见的美好的人 还有没有经常联系的 但是你们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的人 中秋节 这些字送给你 即使你看不到 但是我写的nice to meet you sunrise
《尔本》读后感(八):美丽的是名字
对安东尼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微博上,而不是书上。他的微博,符合文艺青年的气质,我也很喜欢他微博的配图,有的照片真的拍的很好。这本书名字叫做《尔本》,想着应该是将墨尔本的第一个字去掉,又朦胧又美丽。
书从大连、上海以及墨尔本三个城市的比较来作为开头,后面的主要内容是从下雨天、运动、建筑等等不同的方面来对墨尔本居住着的人们的摄影。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影集,是Harry的影集,而关于安东尼的文字描述比我想象的还要少。因此,个人觉得这本书更像是Harry而不是安东尼的。
很多作家都有粉丝,而作为粉丝,有一种可以忽略掉所崇拜者偶尔出现的错误,或者是做的事情的瑕疵,甚至会包容喜爱这些瑕疵。因为粉丝的心里,记着的是当初那个美好的印象。即使后来那个人变得不再高大而富有才华,但他身上的气质仍旧让我迷醉。
快三十的安东尼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停留在二十岁的印象,如果不考虑他也要结婚生子,他也要做一些现实的事情,那么,他曾经那些美好的句子仍旧保留在我二十岁的青春里,如同二十岁的青涩记忆。
《尔本》读后感(九):安东尼的X张面孔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安东尼”,百科中出现的是卡梅隆•安东尼,一个在星条旗下从事“暴力”运动的肌肉男。而在与纽约时差相距9小时的墨尔本,也有一个安东尼,与NBA的安东尼截然相反,这是一个集厨师、作家、品牌设计师……为一身的混搭男人。11月30日,随着首本图文摄影集《尔本》的上市,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摄影师”的标签。他犹如有着多张面孔的川剧变脸王,每张面孔都带给我们惊喜。
安东尼& 钟情料理的白羊座
安东尼的出生地是东三省之一的辽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崇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饮食方式。而安东尼显然背道而驰,留学澳洲学习金融专业的他迷恋上了一刀一叉,细嚼慢咽的西餐料理。
他在墨尔本学习了两年的西餐料理,在不同的饭店也工作了三年,其中有法国菜、泰国菜、希腊菜。在他看来,西餐料理才是他的乐趣所在,找一群朋友,吃着他亲手烹制的各国美食,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美食,如果搭上美文,似乎也不赖。走出厨房之后,安东尼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码字,在朋友的介绍下,他结识了郭敬明,继而走上写作的道路。
安东尼&不用标点的治愈系王子
2008年,北京如火如荼地举办夏季奥运会,而远在澳大利亚的安东尼也掀起了一轮治愈系潮流——他推出的一系列作品《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云治》《橙•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2》,每本的销量都不低于70万册。
安东尼的文章有一个鲜明的特色——不加标点,出版社的编辑校完他的稿子后,一度口吃。当然,这也让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而梦幻灵动、富有人生趣味和生活智慧的文风,让他获封“治愈系小王子”的称号。发掘他的伯乐郭敬明说:“就算我和他认识了这么多年,我也依然觉得他是很奇妙的,肯定来自某个遥远的星球……在他的文字里,我读到了类似在悠长假期,躺在海边看一本最好看的小说,喝着冰红茶,听着音乐一样美好的感觉。”
安东尼&跨进影视圈的小鲜肉
2012年,安东尼以900万版税收入名列“第7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8位;2014年,他的作品销售突破一亿码洋。这样的骄人成绩让安东尼的人气进一步扩大到公众领域,吸引了一大波影视圈的大咖,最终拿到《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影视版权的赢家是新婚不久的周迅。
这部带有安东尼成长痕迹的电影是周迅首次担任监制,香港编剧、监制钱小蕙操刀剧本,女主角则为周迅、桂纶镁、周冬雨三人。而出演“安东尼”的男主角尚未公布,但已经确定将由一名当红“小鲜肉”担任。
安东尼&安森致物的品牌打造师
2007年,安东尼首次在《最小说》发表文章,一只叫“不二”的兔子也跃然纸上,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二是安东尼的伴侣,他会和它说话,和它聊心事,和它分享心情,为它拍照,带它出去散步……在安东尼的作品中,几乎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2012年8月,随着《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云治》的推出,安东尼萌生了做一个生活品牌的念头。两个月后,“安森致物”品牌建立,“不二”成为品牌代言兔。在随后的两年中,不二的设计稿、安森致物•王尔德礼盒设计稿相继诞生。
2014年6月,一直存在于安东尼文字中的这只兔子,终于活脱脱地出现在大众眼前。快乐家族吴昕、知名插画师卤猫等明星大咖,纷纷在微博晒出不二兔子。而安东尼的身上,又多了一个“品牌打造师”的标签。
安东尼&爱上摄影的逗逼
墨尔本是个悠闲的城市,在这个慢节奏的异国土地上,安东尼结识了摄影师Harry。
安东尼说,Harry拍摄的照片很有故事的感觉;Harry说,读安东尼的文字,很像第一次看3D版宫崎骏《风之谷》的感受,金黄、新鲜、充沛、扶摇直上,是一种以浅蓝色为背景,前景充满了金色和亮白色的抽象和具象的混合表达。用安东尼的话说,他和Harry的相识,是“世间最美的相遇”。因为这样的相遇,促成了《尔本》的诞生。
2014年11月30日,《尔本》温情上市。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墨尔本的春天的公园、圣诞的橱窗、爱慕的眼神、街上的行人、高处的屋顶、温柔的拥抱等,这些被安东尼和Harry用快门记录下来的美丽风景,配以安东尼灵动温暖、充满生活智慧的文字,犹如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窝心。
除了主打的摄影集以外,还随书附赠一本随笔集,里面记载了安东尼从2009年至2013年在网络上发表的日常心情、经典语句,这些句子被网友大量转发,转发率一度突破二十余万次。在这本随笔集中,安东尼也暴露了自己搞怪逗逼的另一面,“明天回上海 照片关键词‘2’”“终于能 分清宋丹丹和吕丽萍了”……这些文字配以当时的图片,让大家沿着时间轴,共享过去那些充满趣闻与感悟的“此刻”。
安东尼,从作家到摄影师,再到工作室负责人,他的身份不断变化,而未来,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尔本》读后感(十):有安东尼陪伴的彩色岁月
我朋友问我:“你看安东尼的书吗?”我说:“不怎么看,但是那只兔子的书我每一本都有。”说出来我自己都很诧异,可这是真的。我对安东尼的印象一直没有具体到作者身上,只认定那是一只毛绒绒的会直立行走的长耳朵兔子,带着些许明媚的小忧伤,穿行在树林或者城市里,自言自语说些悄悄话。这些话,软软的,熨帖的,不是流行的那种励志风,而是近乎私语,说出心底的小秘密,不断跟过去的自己道别,像蚕蜕茧,告别青涩的自己。
这些话,我没有认真从头到尾完整看过,就像甜点,看多了就腻了,浅尝辄止最好。但是安兔子的新书一出来就想买,一方面是因为包装很好看,另一方面就好像是自己又成长了一段儿,又有一些悄悄话要说,兔子替我说了,我买回来收着便是。
这本《尔本》不再是兔子的悄悄话了,而是安东尼本人的东西。我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作者身上——一个拥有男孩笑容的男人。书的一部分是微博合集,时间跨度四年,期初安东尼还在出版第一本书、第一次签售忐忑不安,到了后面他已经是畅销书作家了。四年的时间,往返国内外,不断搬家,不断结交新朋友,不断长岁数,不断增体重,不变的是对父母的牵挂、对美食的眷恋和对爱情的执着。
其实比起作家,我更喜欢他“厨师”的身份。他一直宣称自己是厨师,从微博来看,也真真是个如假包换的吃货。突然想吃酱牛肉就跑到超市去买牛肉,也不问价格,心想一块牛肉能贵到哪里,没想到结账的时候花掉几百大洋,心痛的恨不得把骨头渣都嚼一嚼。后来补了酱牛肉的成品图,开心地说:“好吃得抽耳光都不停。”哪里像个三十岁的男人,心里(胃里?)分明还是个小孩子。古人说,无癖之人不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哪怕癖好是吃呢,也是对自己、对别人的胃深情款款。我一直相信对自己胃好的人是最有爱的,因为懂得从最基本的层面去体贴一个人、厚待一个人。愿意花几个钟头为心爱的人炖一锅靓汤的人,雕琢出来的文字也同样耐得住时间考验。
书的另一部分是摄影集。巧的很,前几天我才看了大师马克•吕布的新集子《看见》。马克•吕布的照片集是黑白,安东尼这本是彩色。大概是对比的关系,安东尼带给我的愉悦格外鲜明。黄色的小轿车,红色的雨伞,洁白的婚纱,大片的绿地,橙色夕阳中亲吻的恋人……温暖的色调成了这个阴郁冬季最暖心的陪伴。
给这本书写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就像一个树洞,藏了安东尼的好多私房话、悄悄话,你若不喜欢,会觉得它完全没有章法,不知所云;你若喜欢,窥探进去,瑰丽的世界让你大吃一惊。我想这也是写作和烹饪的相通之处吧。哪位大厨能够愉悦所有人的味蕾呢?同样,也没有哪个写作者能够用文字征服每个人。反正,安东尼在写,我们在看,一路陪伴下来,就像童话仙境的阳光花草,一不小心就鲜艳到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