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和我的九十年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0: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经典读后感10篇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是一本由《新周刊》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读后感(一):与时空对话,与心灵交流

  2017年12月31日这一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18岁的照片刷屏了,因为就在这一天,最后一批90后年满18岁,集体告别了少年时代人们在翻看照片唏嘘韶华易逝时,也纷纷回忆起那个日新月异的90年代。

  区别于80年代以“精神解放”为要义,在90年代,人们似乎更多地沉淀下来,更关注生活,更关注当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再是生活的全部,辞职下岗、下海炒股成为当时最新鲜热门词汇,BP机、手机成为身份象征农村大集上“四大天王”、“小虎队”的盗版海报赚走了不少年轻人零花钱,而录像厅里《古惑仔》《警察故事》等港片的播放场次里座无虚席。还记得当年霸屏的《我爱我家》吗?英达执导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在杨柳北里18号楼202房里,“官倒改革双轨制、改制走穴练气功”,由革命老人知识分子传统艺人市井混混、外来打工妹等三代人组成的大家庭上演着属于90年代的家长里短,属于90年代的世事变迁。“在准确击中观众笑点社会热点和时代痛点后,狠狠地为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情书写留下了一笔。”《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这本书是这么评价《我爱我家》的。

  就像《我爱我家》用情景喜剧艺术恣意展现90年代一样,《新周刊》这本创刊于1996年的新闻评论杂志,也努力用其独特视角犀利笔触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体温,在其编著的《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这本书里,在其一个个经过深度挖掘的当年热点话题中,我们回忆着、思考着,与那个远去的不断转型也不断进取的十年保持着精神的互动。90年代配给制结束经济转型开始;90年代人们告别理想主义,走进现实主义的新世界;90年代互联网露出尖尖角,等待在不久的将来主宰人们的生活,“90年代是20世纪的终章,也是另一个时代的伏笔”。

  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彼时开始萌芽的点滴,已悄然汇流成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90年代的我们,在打开电脑拨号上网盯着屏幕等待网页面刷新的时候,不会想到20多年后在线收看蓝光电影时还能发发弹幕吐吐槽;在掏出厚重大哥大大声喊话以彰显身份的时候,不会想到20多年后在超市买3块钱的菜时也习惯了掏出手机支付;在百货商店里请售货员拿盒“万紫千红”的时候,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只要轻点鼠标便能将世界各地商品买回家;在辗转于中关村淘换低价配件攒自己第一台电脑的时候,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会费尽心力寻找最高端的配件再次攒台电脑,只为其性能可以匹配一款“吃鸡”游戏

  当我们从繁忙紧张的日常抽离出来,读一读书中那些属于90年代的故事和文字,却又发现,90年代距今只有20多年,却也跨越了世纪,其实时光脚步并没有太快,快的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这也让下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无比令人期待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读后感(二):九十年代——一段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岁月

  文|轻禅

  九十年代,距今已有二十年,它似乎已经远去,可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它又仿若发生在昨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九十年代,香港回归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九十年代,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正式启动修建的;九十年代,中国影视剧渐渐走入大众视野,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欢乐的记忆。

  这是一个似乎被人遗忘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被低估的年代,可它却又不容忽视。九十年代,一段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年代,它是中国稳步发展留下的印记,它见证一代人的理想变成现实,它也见证了中国从贫穷逐渐走向富强。时隔二十年,如今《新周刊》编著了《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这样一部书,捡拾起那一段恢弘、奋斗的岁月。它为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打开了一扇回忆的窗口,也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梳理了一段不可忽视的岁月。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一书里,《新周刊》的编辑梳理了九十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譬如:1990年,开启炒股狂潮,洋货占领中国;1991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99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命题;1997年,邓小平去世,香港回归祖国;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工人下岗……也许它在如今世人眼中,不会激起波澜,但在九十年代人的眼中,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如今这个年代,每年都会有网络流行出现,九十年代同样也有。时隔二十年再去回忆,竟别有一番风味。九十年代,钱钟书的《围城》一播出,“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这句话就流传开来。当年的文化衫上最常见一句话“别理我,烦着呢”是不是也堪比如今的网络用语?赵本山的春晚小品《老拜年》深受人们的喜欢,由此“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一句话也流行起来。甚至诺基亚品牌宣言也让人记在心里“科技以人为本”。这些那个年代的流行语,若是问起来那个年代的人,几乎人人都能给你说上几句。

  读《九十年代·社会》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见九十年代中国各地的重大变革。九十年代,上海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沈入群这样说:“浦东变化太快了,有时你几个星期不出门,就会不认得路。”九十年代,三峡大坝开始修建,国务院“鼓励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因此出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因国家项目离开故土的大规模迁徙。1998年,中国国企改革全面展开,超过2000万国企工人下岗,然而从下岗中走出来的人,多数人过得比以前更好。

  若谈起九十年代的文化,真不得不说《我爱我家》,当年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成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常态,这同样也促进了电视机行业的迅速兴起。九十年代,中国的电影虽没有今日这样多,可部部深得人心,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活着》,都可以让人从中看到那种非常强韧的精神力量。九十年代,同样不得不说的还有港片,当年的港片进入内地,出现了一大批盗版片,那个年代的人,几乎人人都有看盗版港片的经历吧!

  中国的九十年代,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年代,那么,九十年代的人生活状态是怎样的?阅读《我和我的九十年代》一书,便可知,整个九十年代,对生活方式冲击最大的来自价值观。“跟着感觉走”“我是流氓我怕谁”“挣钱真累”“别理我,烦着呢”这些语言多少对当时的人们有所影响。“清醒过来的人们越来越强烈要求摆脱他人和社会的干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将之上升为公民权利高度。”书中如是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九十年代,恰恰是国人生活意识转变的时期。

  遥望过去,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与生活方式转变的时期,这个年代,被很多人遗忘,也被很多人低估,如今,我们用崭新的眼光去回忆这一时期,似乎也渐渐明白它的重要性。也许,今日还有人将它遗忘,但幸好还有《新周刊》编著的《我和我的九十年代》,翻开它,你可以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它并不平凡,它是中国发展的最好见证。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读后感(三):九十年代,世界为我打开一扇窗

  九十年代,我十几岁,正是成长过渡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家和学校提供的信息却很有限。然而,世界还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为我这个小城镇的孩子,打开一扇窗,让我窥得一隅风景。这扇窗就是电视——不是现在的超薄大屏,而是一台古董黑白电视机。从此以后,新鲜事物扑面而来应接不暇

  孩子爱看的当然是电视剧流行歌曲节目了。总是跟着高年级的哥姐姐们哼着《追梦人》、《新鸳鸯蝴蝶梦》、《问情》、《潇洒走一回》,旋律至今难忘,那些剧情我却实在没什么印象。印象深的是《东周列国》、《三国演义》、《水浒传》、《宰相刘罗锅》这些经典课本里干巴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故事,跟着爸妈看得津津有味

  一直憧憬城市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深圳之恋》让我对深圳这个遥远的南方城市特别向往,琢磨着歌中唱的“黑咖啡”到底会是什么滋味。听着甜美中带着点忧伤的“青青岩石上一棵小小草”,也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不会像《乡下人城里人外国人》中的草儿一样,走进大城市。《918大案纪实》让我看到刑警们如何侦破轰动一时的大案,对警察的职业肃然起敬。《海马歌舞厅》里都是我想不到的情景,长大后才懂得一个个嬉笑的故事总是充满人生百态的思考。《飞来横福》里,台胞也来大陆投资公司了。

  盗版流行歌曲磁带是必备的,大陆、港台都有,王菲、周华健……歌星数不过来,同学之间经常互通有无,学校组织联欢会时也是通过放磁带来增添节日气氛。拿起一支笔和一盘磁带,就会想起手动倒带的笨拙。学校文艺活动,《大中国》、《外婆的澎湖湾》、《相约1998》、《东方之珠》是热门节目。全家一起看春晚,《如此包装》、《打工奇遇》都是百看不厌的经典,赵丽蓉老师对时代变化的精准把握,都反应精彩台词里。

  老师们每次讲起三峡大坝、京九铁路,都洋溢着自豪。香港回归时看直播激动地就像自己亲自参加了交接仪式稚嫩的童声唱起《七子之歌》时,会觉得澳门好像隔壁省那么近。南斯拉夫大使事件校长组织全校师生在升旗仪式上齐声宣读抗议,那是第一次感觉自己正在亲自参与国家大事,连平时最顽劣的男同学都一丝不苟。《东方时空》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接地气,关注家庭和社会热点,天南地北、大事小情,一系列栏目都不愿意错过,以至于假期整个上午都舍不得关电视。后来看过柴静白岩松的书,才知道这幕后有陈氓很多心血

  虽然来自信闭塞的小城镇,但这世界早已敞开怀抱接纳了我,让我通过电视这扇窗去熟悉它的脉搏,与它建立联系。我在心里画下这个时代的轮廓,虽不精准,却也不至于走样。网络兴起的新世纪,我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读大学,跟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聊起中学时代,总是很多共鸣

  九十年代对我来说是成长期,花样翻新的电视节目,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建立了初步的认识,为走出家乡准备。九十年代对走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都是成长期,新事物不断涌现,怀疑尝试改变工作生活都不知不觉变了样。九十年代也是我国的成长期,就像《我和我的九十年代》的序一中所说,“九十年代其实是一个转变期,是中国的未来朦胧清晰、由迷惑明朗关键时代”。

  九十年代没有随之而来的新世纪那样惊人的发展速度,它承上启下蓄势待发,是改变思路、开拓视野、摸索试水、寻找方向、奠定基础的阶段。正是这十年的积累、助跑,才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加速飞跃。

  所有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人,都会在《我和我的九十年代》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各自咂摸出不同滋味,感慨万千

  用一个词来形容九十时代,我会选择“青涩”。一切都在转变,跌跌撞撞中调整步伐,努力寻找正确的方向,逐渐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青涩的我,曾经随着青涩的九十年代一起成长,幸甚至哉!

  2018.01.10雾凇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读后感(四):无人认领的九十年代

  毫不吝啬地讲,我很喜欢这本书,我喜欢这本书里的故事。突然感到心情低落,不知道与看这本书有没有什么关系。看这本书,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他们的九十年代。这本书提到了诸多方面,经济、政治、艺术等等。广东省是被提及比较多的省份,无论是政治上的改革开放还是经济上的经济特区再或者是艺术上的广东省双年展,都绕不开这个省份。而我对那里,也有着最懵懂的认识。

  蒋方舟和张颐武做的序。我不喜欢蒋方舟本人,但是我确实很喜欢她的文字,她的文字总是很沉稳平和,像一面水做的镜子

  这本书中的九十年代,被人们反反复复提及的就是“无人认领的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那一代人,骨子里还是政治上根正苗红的一代。他们的话语体系里是在我们这这一代身上很难看见的宏大叙事,是政治,是国家该往何处去的迷茫,是对未来的愿景。改革开放的口号刚刚打响,还没来得及影响八十年代。可是九十年代就不同了,无论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经济特区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对于物质追求远胜于这个国家成长的任何时候。张颐武说八十年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是停留在精神上的,只是想想而已,可是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物质的追求触手可及了,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当然,九十年代也不能说是完全清晰的年代,那时候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喋喋不休,要不要下海,要不要脱离体制,不是每个人都有决心去做的,一切都还不明朗,当然第一批跳海的鱼确实是捞到了不少好处。九十年代,中国仿佛从一个贫苦落后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阔绰的大少爷,经济迅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新名词,其后遗症时至今日,我们也不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中窥得一斑。

  经济上,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人们对股票无比热衷痴迷。最后深圳发生了8·10股市风波。人们连夜排队认购股票,没认购成功的人开始闹事、抗议,最后政府不得不进行武装压制。“农民工”是一个新名词。不少湖南、四川、河南的青年进城务工,黑压压的人群一起涌向珠三角地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大批工厂在沿海地区建立起来,人们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可再怎么着,螺丝钉比挖泥巴好。1997年,人类伟大的工程师小平同志走了,之后香港顺利回归,但是第二天由于泰国取消了固定汇率,给整个亚洲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1998年,我是知道的,长江洪水来势汹汹,涌现了一大批抗洪英雄。这件事情,我曾听爸爸说过。朱镕基总理痛批豆腐渣工程,一大批拿着钱不干事的国企单位下了台,单位下台,员工下岗。大下岗时代来临。也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大学扩招,而这个势头还在发展中,而我们,900万毕业生,僧多粥少,毕业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这本书我看来总的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讲了90年代发生的不可绕过的大事。第二部分,是每一年一年的介绍那个无人认领的,难以定义的,远未结束的90年代。第三部分,再次从文化生活经济艺术四个方面去解析90年代。

  这本书重点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90年代已经不是那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宏大叙事的话语,而是转向个人价值、个人生活的关注。90年代,就像是学习宋朝时教科书喜欢说的那句话:市民经济开始兴起。90年代,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大浪淘沙,每个人关注的是自己能在时代的趋势下达到怎么样的成就,自己内心的想法,由向外的寻求真理变为向内的自身发展。

  书中对上海的介绍比较翔实。主要是说现在的上海是金融之都,但是当时人们是宁要浦东一张床,不要浦西一间房。当时上海的发展史非常不均衡的。但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浦西得以发展起来,成为上海的风向标,陆家嘴也坐落在其中。当时上海的发展还是举步维艰的,但是在定位成为金融中心之后,它是以破竹之势迅猛地发展。

  三峡大坝的这个故事我也挺喜欢。我从这本书中才看到了当时的建设阻力是多么大。虽然这样一项民生工程一旦建设起来,必定是造福子孙后代,有千秋万代的功劳,但是人们都是有局限性的,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从来就是一个令人窒息的词语。更何况中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植人心,年纪大的人只求个落叶归根。从中我了解到三峡的移民方向是根据居住的海拔高度的来划分的。很可能你的亲人由于房屋高度和你不在一个海拔上,所以你们只能在不同的省份遥遥牵挂。有的老人为了能够留在故土,死去之前要求葬在海拔175米以上——因为海拔175米以上的人不用搬迁。除了人口问题,还有文物保护问题。可是不管改革的阻力有多么大,改革还是要继续。浩浩荡荡的三峡移民工程开始了。百万移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此时是主人,彼时归来就是客人了。我觉得挺心酸的。我也不能说政策有问题。因为三峡工程是一场民生工程,但是移民这件事情落在谁身上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只能说,时代有时代的使命,不是个人的力量就让他停下来的。

  中英街的故事我也挺喜欢的。讲的是一条街,街上的居民有着中国和香港的身份证。之前也是贩卖黄金的集中地,但是后来渐渐没落了。、

  90年代的文化讲的是《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但是从作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深入人心。这部剧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这样平凡的人物形象,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姐妹,人们有了共鸣,于是造就了一个神话般的电视剧。现在,这样的奇迹是不会再有的了,且不说看电视的人少了,而且快节奏的生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没人记挂了,人们记挂的是工作吧。这里说到电视制作,原来之前的电视剧都是电视台自己做自己播,但是后来成了文化公司制作,电视台去买版权播放这样的一种形式了。

  文学上讲的是先锋文学。其实我没怎么看懂,主要讲的就是以前的文学是思考“写什么”,先锋文学是思考怎么写,但是先锋文学是从对形式的追求到了对人物命运的关心。不过早期的时候,先锋文学确实是是注重形式和语言的探索。文学上还讲了一本杂志,叫做《佛山文艺》。这本杂志是接地气杂志,因为描写的都是打工青年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和那些高雅的文学有了隔阂,但是由于得到了关键人物的支持,人民大众的喜爱,这本杂志在90年代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这也是在以考虑市场为前提的情况下,发行的杂志。

  书后面讲的关于名模的变化,电影的事情其实我不是很感兴趣。电影这一块介绍了陈凯歌和张艺谋,其实说实话,我并不能分清楚他们做了些什么。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张艺谋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改编了《图兰朵》。关于艺术和市场能不能共容的事情,文章讲的也比较多。我也是读了这本书才想到这个问题的。艺术和艺术品似乎就是高高在上的,一旦和市场挂钩,和钱连上关系,那扑鼻的铜臭味让艺术家们简直就是闻风丧胆,避之不及。但是艺术家也要吃饭睡觉也要生活,不跟市场挂钩怎么赚钱养家糊口。可是艺术又是高贵的,跟钱扯上关系,就像一个贵妇人变成了妓女,为人所不齿。以上的纠结心态就是90年代的艺术市场。不过,事实证明,还是小平同志的那句话,抓得到耗子的就是好猫。于是艺术也开始拥抱市场。这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岳敏军。书中写的是“岳敏君”。我当时只是觉得耳熟,直到看到“大笑人”我才知道他是谁。上马原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他,还给我们看了张大笑人的图片。老师在两节课中都提到了他。我其实不是很喜欢“大笑人”,因为我感觉那个“笑”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其他比较边缘的内容有小霸王学习机,这也是我想到爸爸妈妈的原因,我还记得我央求了好久,他们最后花了700多块给我买了一台,妈妈还非得让我承诺我一定会用来好好学习。我还记得爸爸去学校买的那天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雨。但是最后也没怎么用来学习吧,估计是用来打俄罗斯方块了。唉,那时候真是不心疼爸爸妈妈,那个学习机一点用也没有嘛!

  最后在介绍张钢《我的大学》那篇文章我看到了“王福春和他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系”这几个字,我想起来坤坤发过一条这样的说说,于是拍下来给他看了。等我拍封面的时候,我想,这就是那个系列里面的一张。

  九十年代啊,我挺幸运我出生在90年代的。而我也将永远怀念90年代,为了我的童年,也为了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读后感(五):再回首

  再回首

  评《我和我的九十年代》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

  再回首,荆棘密布 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 曾经与你有的梦 今后要向谁诉说 再回首,背影远走 再回首,泪眼朦胧 留下你的祝福 寒夜温暖我 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

  这首《再回首》是姜育恒演唱的一首歌曲,因为在1991年的央视春晚上演唱,而在中国大陆为人所熟知。对于很多听这首歌成长的人来说,用这首歌来表达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感情,再贴切不过了。

  从七十年代末发轫的改革开放,在经历八十年代的认知和理解之后,在九十年代就已经步入一个实际操作的阶段了,虽然还有的人在犹豫和观望,有的人还在躲闪和逃避,但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改革派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成长和改革之路。小平的南巡之路,为改革开放铺平了发展的道路。社会在慢慢酝酿着新鲜的气息,等待着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外来的文化和改革的思维推动着人们的思想变化,人们的认知悄然发生变化;艺术也慢慢大胆起来,它甚至不停突破人们最初的“底线”;最明显的是那些下海经商、东买西卖的生意人多了起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人们的生活因此有很多的不同,每天都经历不一样的事物,每天甚至都有不同的心情。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发生的各种故事,那些故事现在看起来显得多么单纯和真实,确实代表了我们国家成长的一个阶段。很多人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这个网络发达、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成功人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刚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有的人甚至还曾经步入创业的危机。如今的国内知名企业,也许当时也只是个存在;包括本书的编者《新周刊》,也是属于当时的一种新事物。如今再回首九十年代,除了一种记忆的温情,也是在寻找一种属于改革的力量,那种力量能让我们的现在更加不迷茫,让我们的未来更清晰。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在回首过往中积聚力量,需要在认清形势下找准目标;站在九十年代的肩膀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二十世纪的今天,原来每一个事物都有曾经的过去。

  我是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听过一些毕业的学长为创业在大学的校园叫卖,因为没有地方住只能睡在公园的长凳上。我是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开始了自己的青春梦想,开始喜欢上小虎队、郑智化、谭咏麟和姜育恒,经常倒翻着磁带吟唱他们的歌,包括这首《再回首》。我也有幸成为那个年代末期的大学生,带着“跳出农门”的伟大梦想,从此开始了和父母不一样的人生命运,回想我的九十年代,脑海里都是青春的颜色。而我的那个九十年代呢?它对于其他人是什么?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又是什么?改革发展的深入阶段,一大批有志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一个承接着过去展望着未来孕育着新生机的大好年华!

  ……

  曾经在悠悠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2018-1-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