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的读后感10篇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是一本由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读后感(一):马林诺夫斯基在南太平洋的书单

  今年有一本日记悄然出版,然而,估计除了专业人士无人会多加注意,即便如此,日记写于1920年代作者是一个名叫马林诺夫斯基的波兰裔英国人学家。他分别于1914-1915年和1917-1918年之间,逗留在西太平洋上的英国殖民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群岛,对当地原著进行田野调查”,写成经典作品《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大家都觉得这位马先生当地人相聚甚欢,才能写出这般深刻作品。不料,1960年代,他第二位妻子在他去世多年之后,将其早期日记全数出版———取名《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在学界引发轩然大波。日记披露他与“原著民”之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和睦,让大家仿佛觉得受了马先生的莫大欺骗

  时过境迁,随着新一代学者感同身受的“反身”思考人类学界逐渐意识到马先生的感情并不分裂,不过是发乎人性真情流露。他在考察地点时长日久,难免会对当地妇女产生情愫,对当地助手沟通不畅作愤愤然状,但他只是在日记中有所流露而已。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更可爱的是,马先生在考察期间因为缺乏现代娱乐,便随行携带了许多小说解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怎样将这些小说从欧洲带到了澳洲,但马先生阅读这些小说的篇目和顺序被他的《日记》完整记录。那么这就为我们一窥19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流行阅读,提供了非常有趣视角,也让我们对他的“田野调查”能有更深入感受

  康拉德和吉卜林之间,隔着一个大仲马

  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年9月抵达澳州时看的第一本书是《(澳大利亚)手册》。然后,他的日记中频繁出现的就是各类小说。10月17日开始,他看了第一本小说——— 萨克雷的《名利场》。这个月里,他的阅读热情很高,还读了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集黄金传说》。第三本则是法国小说家维克多·谢尔比列的《拉迪斯劳斯·波尔斯基的冒险》。这个月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他读了第一本专业著作,英国皇家人学会编的《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这是他全部日记里唯一出现名称的专业书。

  11月,他开始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月底看了吉卜林的《基姆》,12月看了康拉德的《青春》以及泰奥菲尔·戈蒂埃的一些短篇小说

  1915年1月阅读量比较大,有莎士比亚,美国边疆文学奠基人詹姆斯·库珀的《拓荒者》(他更著名的作品是《最后的莫西干人》)。大仲马的《布拉热洛纳子爵》。还读了英国旅居印度女诗人劳伦斯·霍普的诗集。还有则是,美国历史学家普雷斯科特的《墨西哥征服史》;反映吉卜林印度生活动物小说《山中故事》。

  这份日记在中断了5个月后,8月最后记了一笔,他看了乔治·摩尔的《伊维琳·伊尼丝》,觉得比康拉德的小说更给力一点。

  成为勃朗特三姐妹的拥趸

  歇了两年以后,马先生又来巴布亚继续调查,他在这两年里都呆在澳大利亚,进行写作恋爱,以及躲避澳洲政府关押同盟国人员战争集中营。这一次他表现得比较好,除了刚到当地的1917年11月初,看了一些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直到月底才听人朗读了爱德华·鲍尔沃-利顿的神秘主义小说《扎诺尼》中的一章。这个月里,马先生非常挣扎,他的日记里提到好几次“我没读小说”、“我不能再看小说了”。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在11月17日这天又一次写下“特别想看小说”,但这也是他在日记中首次提到“库拉”概念(这是他一生研究中,关于“人类简单交换形式”最重要发现)的一天。

  度过了难熬的11月,他在12月一口气看了4本小说和一些诗篇。分别是美国小说家乔治·巴尔·麦卡琴的《酿酒师的百万横财》、英国小说家马克思·彭伯顿的《驶向无政府状态》、哈代的《苔丝》、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他还看了诗人斯温伯恩的诗歌

  他在1918年1月只看了一些短篇小说。但2月很快又回到阅读高峰,英国作家威廉·洛克的《克莱门蒂娜·温的莱耀》,康拉德的《间谍》、英国女诗人兼小说家黛娜·克雷克的《混血儿》,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威尔斯的《基普斯》,英国作家维尔利特·汉特和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飞艇之夜:伦敦盛典》、英国小说家约瑟夫·霍金的《只为寸纸——— 当代战争罗曼史》,一共六本,看来他在研究和写作方面备受折磨

  要不是那本左拉的《帕斯卡医生》在3月被偷,他还可以多读一本小说。这个月里他还看了文学期刊《英国人》,狄更生的《一个中国通信》,若干本吉卜林的小说和“一本垃圾小说”。

  4月再次以吉卜林的小说开始,以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告终,中间还看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缪塞的作品,以及17世纪法国剧作家让·拉辛的《费德拉》,这个月堪称马先生的“法国文学月”。

  5月有法国浪漫抒情诗人拉马丁的《约瑟兰》。这次轮到了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女人们的信》,马先生对此的评价是“其中一封有些下流,使我心绪不宁”。他这个月的读书任务还包括比阿特丽丝·格里姆肖的《红色诸神召唤之时》,威廉·洛克的《美好的一年》,一本佚名作品《扑克拇指》,著名的柯南·道尔的冒险小说《有毒地带》,以及英国散文家哥尔德斯密斯的《维克菲尔德牧师传》。

  1918年6月,是马林诺夫斯基“日记”和田野调查的最后一个月份。这个月以他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告终。但他还是坚持看了几本小说:不知作者的《反抗命运》、威尔斯的《托诺-邦盖》、鲁夫·本内特的《灾难上尉》、高尔斯华绥的《大航海家》。他在考察最后看的书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尽管这无法帮他摆脱失去母亲的悲痛

  做一个热爱文学的学术青年

  作为一个30多岁的文艺青年,在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年寄居海岛的时光里,马林诺夫斯基在日记中提到自己看了差不多40部长篇小说。他不做文学研究,所以看书纯粹了解闷,尽管如此,丰厚的阅读成果反映了他丰富内心世界。在第一次田野调查期间,他看的最多的是同乡康拉德激荡的航海冒险,和吉卜林旖旎的印度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19世纪显著殖民和土著文化特征的作品。毫无疑问,从康拉德这位偶像那里,他获得了对异域的向往动力

  第二个阶段,马先生的涉猎更加博杂,但依然可以让我们找到不少线索。首先,他在遇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重要发现时———“库拉”贸易———仿佛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他强烈克制自己看小说的欲望,就像强迫自己“闭关”一样。但我们也应记得,在这之前的差不多三年时间里,他已经看掉至少十几本小说,所以,耐心信念持之以恒才是通往学术殿堂的唯一道路,不要为自己荒废的时光感到太多懊悔和沮丧,从文学阅读中获得思考的灵感同样是一种“修行”。在第二阶段中,除了始终伴随马林诺夫斯基的吉卜林外,勃朗特三姐妹超过了大仲马成为他最忠实的田野读物,尤其是在他寂寞难耐时候。学术与个人生活并不矛盾,在马氏身上得到体现,大量女作家描绘女性内心的作品,使他对两性感情有了深入的认识,海岛田野中酿成的情愫,最终为他在澳洲缔结了人生第一段浪漫爱情

  总的来看,马林诺夫斯基是一个热爱阅读的资深文艺青年,他阅读的作品中也有被他视作低俗的消遣小说,但大部分在今天也仍为经典。他的读书记录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初期,一位有着自我修养的文青的基本素质时代刻画的阅读烙印同时也向我们昭示,文学感悟对学术创造所提供的不灭的人性指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编辑:南都 版次:GB05 版名: 阅读周刊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5-06/21/content_3435214.htm?div=-1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读后感(二):当我们读名人日记时,我们在读些什么?

  标题套用了雷蒙德·卡佛和村上春树的小说,说的是一本在出版后引发了持续约二十年争议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人物在西太平洋做田野调查期间,饱受情感健康困扰,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还不时吐槽他的研究对象,表现出对当地土著的鄙夷和痛恨。关键是,这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

  大部分情况下,写日记的人默认内容是仅自己可见,没有想到一朝功成名就、他日归西以后,自己的日记成为仰慕者、研究者的案头读物,而其中“有料”的记录则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马林诺夫斯基在生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日记付梓,而且在田野调查中远离故土亲人孤独心境,也使得他对着日记作了最坦诚倾诉、最细致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1914年9月,初到迈鲁小岛的马林诺夫斯基,面对热带陌生环境、无尽的思乡、精神困顿与灵肉的煎熬时,将之一一细致地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们看到日记作者不断赌咒发誓不再读小说,不再浪费时间在垃圾读物上(“我发誓,读完这本垃圾小说之后,我在新几内亚不会再碰任何闲书”),一面却又一次次快速地破戒(“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读小说了,但这誓言只能保持几天,我便又开始堕落了”)。一面不断思念女友,对灵魂伴侣表达忠诚,一面又一次次地在精神上背叛,向身边的女人殷勤。(“前一分钟我还陷在对E.R.M诚挚深切的思念中,后一分钟就不由自主地对姑娘们毛手毛脚。”)这样自相矛盾的记录比比皆是

  当面对研究对象,作者的矛盾心态更为突出。初来到田野,面对高温和闷热恐惧,对于工作如何开展一筹莫展,“这些半开化的土著天生令人反感乏味,我没有一丁点儿研究他们的欲望”。然而,作者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并且终于真正对所做的事情兴趣起来。即便如此,仍然不时产生“不顾一切立刻逃离这里”的念头。这种疏离与非现实感,来自于田野世界与文明世界的生理心理距离,“不敢相信自己正身处一群新石器时代的野蛮人之中”,也来自在研究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挫折。因此,作者不仅会在酒酣耳热之后彻底忘了研究土著这回事,甚至还曾扬言要消灭土著(“总之,我对这些土著的态度无疑是倾向于‘消灭这些畜生’”)。

  暂且不论作为严肃的学者,作者的言论是否大逆不道相信每个写过论文经历过工作deadline的人都曾体会过那种抓耳挠腮的煎熬。赌咒发誓,再刷某瓣、再上某宝就剁手,恨天怨地,再也不写论文再也不做这份工了。然而,剁了多少次都在往外伸的手,打了多少次终于打肿了的脸,都见证了那段艰苦岁月,以及回味起来竟然有点甘甜味道

  当我们读名人日记,读到季羡林年轻时在日记里咒骂考试“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读到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时下课了打牌、考完试了打牌、读完小说打牌、天热不能读书还是打牌;读到蒋公中正“近日甚受淋病之苦,心生抑郁也”,我们到底在读些什么?是八卦花边或者丑闻,还是慎独、解构或者人非圣贤

  日记中的马林诺夫斯基尽管常常颓废,依然努力拟定研究计划,搜集材料学习当地语言,寻找合适报道人,尽可能地多接触观察研究对象。尽管不时迷惘,他从来没有放弃省视内心,并在迂回中不断前进。在由这段田野经历写成的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马林诺夫斯基这样总结道:“通过认识遥远而陌生的人性,我们会看清我们自己”。

  是的,从鄙夷和痛恨土著,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愿望,最终,马林诺夫斯基在著作中主张赋予一切文化以同等价值,不再以欧洲文明为准则来划分社会进步的阶段性。马林诺夫斯基的热带岛屿之行是人生的“奥德赛”之旅,面对在田野中遇到的各种诱惑软弱绝望,他将日记作为引导乃至完善自己人格的手段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在出版之时,有人建议抱怨考试的话删掉。然而季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他说,我70年前不是圣人,现在也不是圣人。当我们读日记,我们读到的是坦诚、自省,对自我的约束突破,以及伟人之为伟人的奥义。

  (载《北京青年报》2015-4-3 书生活)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读后感(三):在蚊帐

  在蚊帐底下。据说这是当年这日记被公开出版后哗然嚣声里的一个书评名字。在蚊帐底下能做什么呢?这是个暧昧的标题。马林诺夫斯基本人却并没想暧昧(虽然他深感痛苦)。他写日记是为记录自己,他每天都会写这一笔,在蚊帐底下,渴望身体,性幻想,还有许多“下流、肮脏”念头。

  不可以吗?

  马林诺夫斯基,之前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是个著名的人类学家。搜书时发现了这个《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因为对他人类学家的身份感兴趣,就买了。也没很快看。后来在微博上看到对这个书的争议问题。看完《战地行纪》后就拆了这个封。

  边看边觉得自己开始无条件无限度对他有亲切感。一直到全书终。

  那些所谓有道德争议的东西,他在工作中的阴暗、沮丧情绪,对情感的摇摆,对女人、色情的渴望以及对调查对象土著的不公义,等等,无一不让我既震动又深感亲切和理解。我意识到,所谓人的清澈是什么,人的清澈在本质上是没有的,但在一种相对层面,完全的呈现,尽力将整个身心赤裸无饰,克制着惊恐、罪恶一直凝望着,这就是一种清澈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清澈的?还有什么比这更需要宽谅的?任何对这种状态的质疑和轻易地蔑视,我倒觉得比状态本身可疑得多。

  这日记出版后有比较尖锐的批评指马林诺夫斯基在日记里的”狭窄心胸“是他在学术著作里”慷慨慈悲“的反证。而我看到他在日记里有反复对“内省自身真实灵魂的力量”的执着要求。还有任何慈悲是与能无条件地裸呈自己同时剖析着自己相比较的吗?还有任何慷慨是与能在一种本能的钳制中尽力清醒地记录下这本能的种种症状相比较的吗?人人都有可能声称自己在追求一种普遍的、公众许可的道德,但并非人人都有勇气和有能力不设阻碍不做修饰地将五脏肺腑暴露在空气里,而寻求到一种真实的出路。

  我喜欢马林诺夫斯基。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包括我)一生带着自制和别人加饰的铁面具,从未获得过解放,大部分人最后是带着这种铁面具自觉和不自觉地沉没消亡了。他却一直在想凿穿这种铁面具。他一直在挣脱和求解。我想这样的一生是无比阴暗和痛苦的吧。但是,这满地星星火火被砸落的铁屑,又有几人能具备这样的诚实勇气呢?这个世界,天生不戴铁面具的人是罕有的,不能说没有,但一定罕有,而若是天生不戴铁面具的人,他(她)有更良善和柔软的眼光,他(她)并不会唾弃一个痛苦挣扎的人。只有一种在惊恐中既不敢也无力正视这种惊恐,有着自身都难意识得到的虚弱、空乏的人,才会对此震怒和唾恨吧。而也许还有另外一种苦恼者,他心灵意识里的空洞和深渊是被自我的不自知不开掘所堵塞着的。他(她)不明白也并不想明白这些千疮百孔的东西。这样的人也许是另一种失语者。

  我也注意到,马林诺夫斯基写这个日记的年龄是30岁,31岁,34岁,35岁。他嗜好小说。他读吉卜林,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哈代,莎士比亚。他喜欢康拉德,意识到自己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情结。引用“在蚊帐底下”做标题的人,也许是想强调他的那种所谓色情非道德状态吧。可是,“在蚊帐底下”,他也写到,“月亮——我走出去,静静哭泣。在蚊帐里也哭了。”

  嗯。非常非常喜欢这个人。

  应该感谢他的第二个妻子意外整理出这些封存日记后的出版决定。应该感谢她愿意承担自己活着必须面对的所有伦理压力。是的,也许马林诺夫斯基自己生前也并不想面对这个世界摘下这副安全的铁面具,虽然在他内心的王国,他已将它们摘下。但是身体已远走,世事不如风,一切都不再追得上你。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读后感(四):关乎人性

  昨晚在清华附近的豆瓣书店翻了翻这本书。书不值得精读。但翻书的短暂十分钟期间,看得到一样的对于知识的热忱,一样的严于律己,一样的丰富情感,一样的对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丰富内心感受。反观自己的日记,其实不乏鄙陋浅显之见!然而,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自我鞭策与警醒,向内挖掘。

  上次和May聊起来,他说起一个有关人性的心理学实验:八小时,一些诸如玫瑰、打火机、小刀的道具;一个被束住手脚的女人,和一群可以对她做任何事的受试者。整个实验是匿名的,受试者不必承担任何道德或者法律责任。

  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受试者还把花送给女人。实验结束的时候,女人已经受到了诸多折磨。

  人非圣贤,深挖人性是无意义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那电光火石间的真挚纯粹的情感,即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神明。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读后感(五):被人偷看日记是什么感觉

  这是一本人类学大师的日记,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和第二任妻子整理的手稿。是他生前最重要的参照物。

  我时常觉得,人只有在空无一人的环境里,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但凡有其他人在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多还是人少,都只是一种社交表达。我们会尽善尽美的讲较为动听的话,做希望别人看到的一面。我们学习社交礼仪不就是为了掩饰内心那个直白、自私、残酷、胆怯和孤独的真实自我吗。这也是这本日记备受争议的原因所在。

  马林诺夫斯基在日记里记录每天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语言表达,就是简单的流水账和真实的情绪。讨厌某个人、不想和谁相处、混乱的男女情愫、性幻想......提到大师,谈到伟人,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他们是完美的,从专业领域到人格魅力都应该是值得被人尊敬和爱戴的。可我在这本日记里,看到的更多只是一个人的碎碎念。他身体好像不是很好,经常发烧,睡眠不好,最常表达的一种状态就是“难受”。当然也有好的时候,遇到可爱的人,发现美景,工作有好的进展,以及对一个女人无比的想念。

  庆幸的是,这些情绪宣泄是在死后才公诸于世,若在生前对他会是一种打击吗?我曾被人偷看过日记,那是一种谎言被揭穿的羞愧。读初二的时候,对,我也写下了几个讨厌的人名和嫉妒的对象。而拆开我日记本的是当时最要好的姐妹和一个男同学,他们还在日记本的第一页留下了读后感。我把日记本交给了班主任,因为能掩盖我丑陋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他们更为丑陋的偷看他人隐私的行为抗战。你可以把这个措施归为危机公关,但效果确实没用,我暴露了自己却失去了一个永远的朋友,我没办法再和她毫无尴尬的面对面。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好的坏的。这里所说的坏,其实不是指那些不优雅的习惯。挖鼻、抠脚、粗鲁...这些行为再难看也不及阴暗内心的难堪。

  别问我,为什么坏男坏女那么贱不也能找到伴侣。对一个人恨之入骨,却又爱到无法自拔,那是真爱呀!

  相对于“人之初,性本善”,我更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就像前段时间刚读过的微表情研究,我们都只是大脑皮层下的表演者。聪明的人,自导自演,愚笨的人,就容易被他人掌控情绪。看清这些就够了,我们还是要继续热爱生活,善待每一个人。

  日记,不过是那些动物本能的心理过程,即使你不去记录不去表达,那些想法依然真实存在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