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吉尔尕朗河两岸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吉尔尕朗河两岸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4 21: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吉尔尕朗河两岸的读后感10篇

  《吉尔尕朗河两岸》是一本由梁晓阳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4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一):游牧是一种很神奇文明

  游牧是一种很神奇的文明,也是新疆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活生产方式。俄国19世纪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至1877年期间第二次中亚探险,沿着伊犁谷地游历,写下了《第二次中亚旅行》。“伊犁河边,美丽村庄星罗棋布,白杨树下,农舍的院落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水渠与一片片麦田散布其间,河边的牧场上牛羊成群,水草茂盛……在我们到达巩乃斯河时,正值苹果收获季节,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许多苹果落在地上,有的已经腐烂,成为野生动物的餐食。”多么神奇呀,136年前的这段文字里的场景,现在依然是我们眼前熟悉的一切,也是在梁晓阳笔下展开的一幅幅画卷历史和文明在这里缓慢地行进和交融是多么值得我们感动感谢上苍为了不让外界伤害伊犁而刻意安排到天边一样深远山谷里,每一道山梁上,都隐藏着内地人难以想象精彩神秘。多元文化的新疆大地顽强延伸丝绸之路塑造子民们多样身形面孔,并给世界带来了多元而迷人的文明与传奇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二):书评

  《吉尔尕朗河》,作者梁晓阳,笔名梁伊犁。全书将近三十万字,共分为十六章,每一个章节名也取得极为动人,就像“老人歌声”、“河流守望者”、“库尔德宁岁月”等。作者的笔墨不止在描写伊犁的自然风光,在人文方面更是添彩。例如写到与岳父岳母相处的日常生活、在雪后的众人扫雪场景、路遇哈萨克族牧羊人等,这些场景的描写篇幅不长,但是从这些有限的文字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在与新疆人民相处时真挚深厚情谊同时,作者也不断理智思考这片土地未来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为可能出现的预景而隐隐担忧。其中作者在文中写到“民族东西见见只有在舞台才能看到,一些土著民族的文化已经到了减弱、淡化甚至消失的地步。”“古老的东西已经渐渐变得迂腐繁琐,与这个时代生活节奏难以衔接沟通,这究竟社会的进步还是文明的悲哀?”作者发人深思感悟问题,使读者读来也有些许的忧虑,是啊!草原的游牧文明在今后更大的现在工业发展文明的浪潮下,又将何去何从现实的问题让我们更清楚地透视这片风光下的无奈酸楚,其中的酸涩滋味,也只有真正阅读过的人才体会吧。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三):一个异乡人“一辈子都不想从这里走开”,一个地方“必将耗尽灿烂青春鲜活生命” 《吉尔尕朗河两岸》编辑推介

  我与作者梁晓阳结缘于第二批“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的出版项目散文集《吉尔尕朗河两岸》,那是在2012年底。时至2014年2月,当我们决定对此书进行再版时,我便与作者有了进一步沟通。在我们的往来畅聊中,作者给我的印象是平顺谦和的,他对自己的文字极为小心翼翼,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恨不得把普天下美好都给予她,并且迫切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与推崇。

  美玉终归是美玉,是金子总会发光。看似一部普普通通的散文集子,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深切情意!我惊异于一个外地人,如何能把新疆伊犁的一个无名之地写得如此大美,后来我明白了只因为作者太爱伊犁,太爱一个叫作库尔德宁的地方,太爱一条叫作吉尔尕朗河的河流及其两岸的风土人情,这种强烈驱使感迫使作者十年间每年不顾劳顿之苦,从遥远的广西来到新疆,用心仔细体味这里的一切,作者将满盆衣钵的真情幻化为笔尖一行行文字,成就了《吉尔尕朗河两岸》。

  作者自认为是一个“对事物感觉迟钝的人”,他说他对伊犁的其他县写不出啥有力度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融入令他魂牵梦系的地方,只有当他真正把这个地方当作他的精神家园,当作他今生的依靠,他才能倾其所有,投入他全部的感情精力为此奋斗

  在吉尔尕朗河两岸,作者以长达十年的时间广袤的新疆伊犁的空间,描绘了一幅幅个人视野下的西北风情连环画。作者的叙事风格舒缓而内敛沉静而奔放,只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平静地倾述于笔端,以一种在场的姿态与一种欣喜发现对话,不夸张卖弄,也不做作粉饰。书中文字柔软细腻,但很令人动容。新源马场的旧居与新房对比、加乌尔山牧场的清晨和傍晚的变幻、天山长风吹过大平滩的四季美景、雪山河谷台地林区乡野村庄的地域特色……如幻灯片在读者眼前一一呈现。既有历史的底色作为叙事的背景,也有时代的风云升腾于字里行间;既有赞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浓墨重彩,也有观察中的质疑和深思中的警醒。在这里,草原既给人一种静美脱俗的熏染,同时也给人一种宗教氛围的感化;仰望和崇拜雄鹰姿势勇敢,同时也看到草原的博大神奇后面还有苍凉羁绊原始冷落期待心灵的平静和洁净,同时也渴望现代文明的富庶和繁华……这些客观辩证的思考与揭示,也就走出了片面主观的窠臼束缚,让散文的记忆打上了一种感性理性有机结合烙印

  2014年3月,《吉尔尕朗河两岸》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6月,我就收到了该书强力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的消息。这是对作者梁晓阳十年辛勤写作见证与褒奖。

  我相信《吉尔尕朗河两岸》能够唤醒许多新疆人沉睡的记忆,激发更多外地人对新疆大美的向往。可以说,这本书承载着我重重的信赖感激,我相信书中的文字,因为它们都是真实的、真切的,同时感谢作者将吉尔尕朗河两岸的人、物、风情还有寂寞自适的人们,轻轻地带回读者的身边,使我们在烦嚣的生活中暂时找到得以让心灵休憩的一片静谧之地。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四):好书好作者

  作者对于西部大草原的情结,主要源于其与夫人的结识、交往恋爱结婚和日常生活。其眷念的黏度、体验深度、感受的纯度,是一般人的游记散文和地域风情描绘所不能比拟的。其原因在于,作者是以双重身份介入其中的:外地人的眼光和半个主人女婿身份,使得他的观察、触摸、感悟和叙事具有一种特殊意味和深潜的发酵,同时也具有一种比较客观而公正评价反思。这种结合和融入的方式,在作者看来,“一个因为庸碌的南方生活而显得六神无主到处寻求寄托的文弱书生,能够与这些强悍丰富的民族魂魄相遇并且心有相通,这实在是上天赐予我的一份机缘福气。”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五):喜欢这种细腻的感觉

  在南方的日子,我都记不起他曾多少次“回”新疆,更不知道他的人和他的梦多少回逗留在新疆的牧场、村落、林区。他跟我们谈论新疆的时候眉飞色舞,像一个大龄光棍终于谈婚论嫁了。在我们面前,他常常“叫嚣”要离开家乡回伊犁定居,像牧区人一样起早贪黑,捣弄奶茶烤馕,而据说他也在那条叫做吉尔尕朗河的岸边草原牧区拥有了一个家,一院面积不小的和当地土著人一样的房子。在我看来,拥有了一个院子,那他才是真正的“回家”,像一个走失多年的孩子年年都要回去跟母亲相认。在我们这些南方的朋友看来,梁晓阳真是一个多情人了,他对新疆的爱像对妻子的爱一样,已经塞满了他的内心,渗入血液骨髓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六):作者梁晓阳的文字功夫了得

  作者梁晓阳的文字功夫了得,这在我前些年零星阅读他的博客文字时就有所感,不是石破天惊那种好,也不是群山纠纷那种好,类似于他本人在相机镜头前的若干呈现,意气风发却非“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神情,那种好。他文字里的思想表达,与吉尔尕朗河两岸的生命竟浑然一体,远非我对惯常走新疆之人的想象:鲜衣怒马、侧帽风流。他的文字不挣扎,不奇崛,是温厚、缓慢、审美式的诗意。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几乎陷落在长诗一般的语言中,不时从心里升起一种情绪,真想逾越现实这锅沸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吉尔尕朗地带。

  《吉尔尕朗河两岸》托在手上,是厚厚的27万字,梁晓阳花了十年时间来成就。吉尔尕朗河,这牧民眼里拥有美好名字的河流,是他妻子的故乡,也是他女儿的衣胞地,更存放了他这些年的思考和孤独。有时,读着读着会觉得:我此刻所体会的,不仅是梁晓阳这些年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吧,似乎高出了河岸的那些树木,或许又低过了这条被视为亲人的河流。该是囊括了岁月之狂流?否则,我拿什么来理解,一个在粤桂边界出生的文人,仅仅因为陪妻子回了一趟故乡就扎根于心,一写就是十年?“爱”和“喜欢”只是理由的一部分。我一直在想,一个人的思想在夜行多年之后被唤进新疆,是不是因为心中那理想国的轮廓?对梁晓阳来说,伊犁是他可以搜寻、辨认到的精神故乡,对伊犁来说,它可能也需要这样一个外乡文人的本地视角,对它反复打量和思考。这种写法,伊犁期待已久,它摆脱了边疆文学作品中的局部纠缠。伊犁和梁晓阳的相遇,是这片土地与一个外乡文人共同打造的恋爱喜剧,更宿命式地进入作家的精神谱系。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七):吉尔尕朗河的擦肩而过和长驻我心

  长久以来,我都有带着书在路上阅读的习惯,出门前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从满书架里翻找一本合适装进背包里的书,它会使我在走上未知旅途时,更添一分踏实感。比如《吉尔尕郎河两岸》,最初这本书的内容便是2013年初我在去南疆出差路上读过的。后来,在冬季趁节假几次坐夜火车,去伊犁英塔木守候野生天鹅时,已经习惯带着它了。虽然这本书没有什么悬念起伏跌宕情节,却能让人读来立时就沉下心,进入另外一个静寂无边的世界——在那里,安放着我们少年时代所熟知的田原和亲昵的自然,也安放着我们将要耗尽余生去找寻、回味的,那些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恬静生活。

  对于梁晓阳这部被称为“自然人文写作探索文本”的散文集,我尤其喜欢的是他笔下的寒冷冬天,雾霭蒙蒙、寥廓冰封的吉尔尕朗河两岸,微微红艳朝霞映照的喀班巴依雪峰,像拉着风箱的轰鸣声吹过加乌尔山的风,还有大雪纷飞炉火正旺、牛羊粪饼在屋中弥漫着淡淡草熏味道的老马场。他所描蓦的雪原、雾凇、冰河,饮烟、牧群、村人,麻雀、猫头鹰和日升日落、草青草黄,这些都被偏僻遥远的寂静之地赋予了原初般的素然澄澈、细腻绝美。

  而那大段似向自然倾诉又像心底表白的文字,令人百读百念,如“后来我一直记住这年冬天,我坐在被白雪严严地覆盖着的后山草原上,心境庄严目光单纯而遥远。被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大平滩草原是多么寥廓而又寂静啊,天空中的阳光闪着耀眼光辉,毫无遮挡地铺洒在雪地上,在清洁而彻骨的风里我看到天空中那种仿佛永远都是透明的蔚蓝,那种仿佛可以跳进去洗澡的澄净的蔚蓝”这样细致绵长的句段,尤其是那一句“当我长久地凝望着空中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自己也已经被蔚蓝了起来的感觉”,每每读到时,心总会被一只手紧紧地攥住,再缓缓地舒展开,这舒展持续着,一直到最恣意、放松自在状态

  吉尔尕朗河,当我在地图上找寻它的来龙去脉时,便总会回想起来,我曾经在参加伊犁库尔德宁一带的徒步穿越时,扎营过大小莫乎尔,行经过盘桓河曲;曾经从伊宁县英塔木的天鹅泉人家出发,一直向北找寻过浩荡冰河;也曾经在吐尔根杏花沟和阿勒玛勒野苹果林的山坡上,眺望过雪山下的绿洲田畴。如果说遗憾,可能是我这么多次去往伊犁,却与梁晓阳生活的吉尔尕朗河擦肩而过;但,如果说幸运,其实这条从他的笔下流淌而来的河,早已经长驻于我心了。

  我想说,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在吉尔尕朗河两岸度过漫长时光,是多让人羡慕的一种自然状态。落叶、鸟群,雪野、河流,春光、秋野,家人简单朴素的生活,这是生命最自如、最简洁迹象,它一直处在平静之中,并且一直向前。我很清楚这是梁晓阳争取和守护着的,也是我们少年时代曾经深深沉入其间的,只不过,我们的岁月已经成为了回忆,他这个南方人因为爱伊犁的一切而留下来,他所爱所沉浸其中的生活便一直在继续着。

  当然,吉尔尕朗河的四季,老马场的家、亲情广阔寂寥时空,一个拥有较多感性情怀的人生命中重要的内容并不止是这些。当他独在雪原时看到,“阳光在起伏的银色山峦金光闪亮,山下白雪覆盖的小屋顶冒起缕缕炊烟,燃烧牛粪羊粪的味道以及煤炭的味道隐隐约约”,这一切让他认识到,“在这片属于他们(马场的人们和山上的哈萨克人)的雪原上,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习惯了这些彻骨的寒冷和日升日落草青草黄的岁月,他们不责怪我这个无病呻吟无事生非的所谓知识分子就是最大的宽容了。”

  也许梁晓阳最初只是从吉尔尕朗河生活环境与氛围的直观感受写起的,但慢慢地感觉到了自己越来越多的情感和写作依托,他的视角随着愈发深入探究着,并更加广泛地关注到这片地域上的人群——他的妻女,他们的父母和兄弟,那些草场、林场、巴扎上他的乡邻和朋友,那些住居和游牧着的人们——他们的来处与归途,栖居与守望。由此打开的人文视野,使梁晓阳愈加丰富地体会到这片地域所给予他的,悲悯、美好、忧伤以及日常各种细节、明示和隐喻,丝丝缕缕的内容回瞻、感悟、体察,叠加、排列、释放,使他笔下的人群与生活——这些与他生命有着必然联系的内容,都深厚而澄明。

  吉尔尕朗河两岸,“太阳光直射下来,一股温暖的风也吹过来了,把河面上的银雾吹散,残冰撞击融化的声音却依然沉闷地响着。在岸边,在我的脚下,积雪也正在悄悄地消融,汇聚成的雪水沿着岸壁静静地流进波浪翻滚的吉尔尕朗河中。这条昼夜不断向西流淌的雪水河,它的生命实现了从里到外、从底部到表层的复苏。这是大自然的复苏,这是春天的胜利!”

  “在这里,许多时光都是天光通透,山野寂静,吉尔尕朗河水声音清脆,加乌尔山高高地凝视着山脚下的草原、羊群、毡包以及更远处的房子——这就是天山深处草原上唯一的早晨,也是所有的早晨。”

  这样的地方,这样朴素而温暖的地方,便是我们心灵的去处吧。在这里,生活继续着,在流逝和永恒中继续着,无论它是梁晓阳和他的家人、村邻、那片土地上人们的河流,还是我们的河流、湖泊、丛林或者雪山,一旦体察与感悟到生命的独特韵味,便会让你明白,所有这些都是日久积累下来的,你如果读到它的澄净,那必然是你打开了自己澄净的一角,与其相对。

  当我愈加丰富地品味吉尔尕朗河两岸的内蕴时,我也在各种能够坐下来的空档时间中,随手翻开这本书。在这些文字中,是无法用漂泊或固守来分辨出的感情,它有种像秋日麦田那样的气息,让人一经过,就不想走开。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八):书评

  夜风静静地抚过阳台入室,在这个飒爽宁静的秋夜,手指阅到书的最后一页。我合上书,轻抚它的封面,看着这本划过我指尖二百三十多页次的书,心里顿时有股不可名状的充实和满足。

  吉尔尕朗河,一条不为人所知的河,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河,一条满载着作者对新疆热土的深情的河。在这条河下,是一个随妻归乡的南方人用笔墨细致勾勒的伊犁图景,那是我们从未到过的一片天地,作者通过对伊犁地区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的着力描写与铺现,对现代文明及对边沿景观工业化现象的思考,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于这片灵魂的故土的深深爱恋之情。而这种描写原生态土地上的山水人文,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的写作内容让这篇几十万字的长篇散文充满了地域性、民族性的精神内涵,确是称得上“佳作”。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九):一种情结,与自然主义无关

  我有些爱较真,打开书一看,有人将此书与梭罗的《瓦尔登湖》归于一类,说里面的文字描述了新疆之大美。不禁头大,就想:假如我不爱梭罗,不读《瓦尔登湖》,只爱宅着,对傻傻的自然也不怎么感兴趣,这次阅读之旅会否成为我的梦魇?

  承认不喜欢梭罗其实是有压力的。因为今天读书有时候也会流于媚俗。记得今年六月左右天山读书节电视台曾经做过一期节目,记者街访一些路人,问他们是否喜欢读书,喜欢什么书。采访了六个人,年龄跨度从中学生到老大爷,其中五个说喜欢马尔克斯,还有一个说喜欢莫言的。

  当时听了觉得有趣,怎么我们的读者对故事的口味如此一致?马尔克斯已经成了一位风靡全球的通俗作家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读过一遍《百年孤独》,觉着好。但好在哪里,又很难讲出来,直感到那样的故事不是一次浅读能领会的。甚至沮丧点说,连很多故事情节和故事到底想讲什么也没搞清楚。我不大相信这样一个作家的作品会满足所有人的阅读兴趣。

  那么,或者是因为他名气大,所以读者才选择他的吧。

  这不是一种悲哀吗?人人都爱他,在嘴头上爱他。马尔克斯成了一种时尚。

  梭罗也是一样。他其实该是一个很小众的作家,这由他的风格和经历决定。试想,一个十九世纪前期的美国大叔,醉心于康科德的湖景而顺带着写作。这是一回事。而《吉尔尕朗河两岸》的作者,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叔,喜欢伊犁的风光,就写写散文。这是另一回事。梭罗的时代,南北战争还未开始,在美国还有大片的荒地有待开垦,甚至据说在有些地方,只要在田间散下种子,就可以坐等收获。而梁晓阳生活在今天,到处都是景区开发、收费,来去匆匆的旅行团,连所谓的净土西藏也早已难逃喧嚣的二十一世纪。时间、环境相差迥然,并不能因为他们都住水边,就找出两个人在文字上都是一脉相承的自然主义吧?

  那这本书是怎样的呢?我以为这本散文集其实都是作者乡土情节的一种释放。他喜欢那边的山水,又在那边找到了爱情,于是生发于心,宣泄于笔。这是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怀,它就像伊犁河边的马兰花一样,简单无华。

  这样的情结,在许多新疆朋友心里都有。

  与梭罗无关,与自然主义无关。

  《吉尔尕朗河两岸》读后感(十):一部不会落伍的书

  得闲时还是要随便翻翻这本书,觉得还是喜欢,诗性的自然,诗性的生活,在后工业发展时代的今天,在强拆还没有杜绝的今天,在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今天,可以让我觉得心灵安宁。但是,这本书又不是一味地鼓吹桃花源,因为桃花源本就没有,特别是今天更加没有,但是却可以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在不断强调城镇化,还要鼓动农民农转非进城的今天,城市将更加喧嚣和复杂化,因此,在草原或者遥远的乡村居住我相信不会是少数人的希望。这部书不是新桃花源记,而是狠狠地烙上了时代烙印的,在细腻动情地描写草原生活的同时,也有深厚的历时文化底蕴在涌动,那些古远的战争残片,传说故事,典籍记录,人文记载,都让这部书读起来有滋有味。诚如有的人评价的,这本书既有历史的底色,也有时代的风云。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是地域书写的极端,但又跳出了地域,草原特色融进了人类生活的思考,具有终极关怀的东西在蔓延,新疆的人可以看,黑龙江的人也可以看,这就是一部书不会落伍的前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