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别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别离读后感10篇

2018-06-24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别离读后感10篇

  《小别离》是一本由鲁引弓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别离》读后感(一):泪崩,少年们像小猪般在作业堆里拱啊拱

  当下,让中国人最揪心的就是下一代教育,为了孩子大人甚至不惜一切。

  “中国式应试教育”和“分数选拔”的压力,散落在市井屋檐下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考不上重点高中便没有考上名校的希望,考不上名校便意味大学毕业即失业。“找工作,你没关系她找什么工作,你没东西和别人换,她找什么工作,即使找着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孩想干干净净地做一份事,又怎么混得过那些不简单的人……”这不仅是《小别离》主人公方园的忧虑,也是亿万平民百姓焦虑。“拼爹”“拼关系”的就业时代和即使“家有13套房子都睡不着觉”的严峻现实,让小人物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分数上。于是,他们不停地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不断地让上各种各样辅导班,似乎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心理安慰。这种沉重包袱不仅让孩子难以释负,就连大人似乎也压得喘不过气来,连买菜都成了犯难的事,唯恐因为食品安全影响了孩子身体

  不是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有多坏。魔鬼式的题海训练似乎要把孩子训练得像台精确机器一分之差便会排名差之千里。从幼儿园小学起,“一代代的少年像一只只小猪在作业堆里拱啊拱,好像与题海宿命般地过不去,一路考啊考。”

  生活无论有多艰难,而亲情温暖的安慰,痛与爱由此缠绵。《小别离》里的人都很善良。这种善良,以及父母亲小心翼翼护着如蜡烛般的孩子的神态,让人觉得很揪心。为了孩子的前途,中国的父母,愿意拿出积蓄,卖掉房产,即使骨肉分离,只要孩子好。

  在世俗家长里短中,作品执拗而艰难地追问着形而上的“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别,映衬着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曾经,出去留学都是很开心的,学成回来,报效祖国。但现在留学,却变成纠结,并有种一去不返感觉。教育本质改变,让留学移民热潮附带了无数的别有意味。

  秦延安

  《小别离》读后感(二):家有读书郎的苦与痛

  文:夏学杰

  《小别离》写出了当下家长的纠结,这个纠结主要还是发生知识分子家庭。因为从自身经历到关于孩子未来考量,从教育的内容到教育的效果知识分子较其他人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

  和这个国家的许多夫妻一样城市职员方园和妻子潘海萍为即将参加中考女儿朵儿的学业焦虑。在“中国式应试教育”和“分数选拔”的压力下,在亲戚好友以及同事邻居的带动下,在重点高中和次重点高中的抉择中,最终他们选择送孩子出国读高中。他们不过是最广大的工薪阶层的一员,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因为不堪忍受残酷又无望的应试教育—小说《小别离》便是这样一部剖析当下出国留学热潮的社会问题小说,讲述了家有读书郎的苦与痛。

  作者鲁引弓说:“我的创作,是为消化纠结。”《小别离》写出了当下家长的纠结,我想这个纠结,主要还是发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因为从自身经历到关于孩子未来的考量,从教育的内容到教育的效果,知识分子较其他人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因此他们就更加纠结。小说中的方园和潘海萍、林红和许光明都读过大学,方园和许光明还毕业于名牌大学。这令他们在面对孩子的升学问题时,有更多的苦恼

  也许有的读者在没看此书之前,会觉得送孩子到国外读高中纯属是富贵人家的炫耀选择,或者是小资家庭的崇洋媚外。我想,看过《小别离》之后,或许会有所改观。这部小说形象地呈现出在当下中国,家长是如何一步步被逼走上把孩子从自己身边送走的道路:作业“做到12点,女孩朵儿还没做完。方园说,囡囡,要不算了,不做了。囡囡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一阵海萍发现女儿晚上睡觉前总是要哭一场。她就有些怪方园多嘴。这么哭一场,接下来怎么睡啊?海萍说,不要紧,再做两题,你做不完别的同学也不一定做得完。朵儿说,我要做完……”这样的情形,我想在千万中国家庭里都上演过吧?我儿子有时半夜也做不完作业。该睡觉时不睡觉,明天怎么上课?夜深了,儿子累了,写不动了。他既不敢睡觉—想到明天要交作业,就哭,又实在不想写了。当家长的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他答案,让他加速写。末了,我还得解释,这行为不对的,特殊情况噢!

  明知道不好,但是还得让孩子这样走下去,这就是绕不开的现实。“囡囡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天不想去上学了,可不可以?海萍抱住她的小肩膀,把自己的脸贴在这小脸膛上,她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其实还很小,她心里有空旷疼痛。她说,好的,明天我们不去上学了。海萍大声说,请假,说病了,我答应的。后来海萍对单位的同事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答应,没理由地答应,因为要让小孩子道家是可以退的地方。”看到此处,同样身为家长的我泪奔了。“要让小孩子知道家是可以退的地方”,说得多好呀!多么开明的家长呀!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便是再开明的家长,也并不能给孩子分担多少学习上的压力与痛苦。我就习惯性担心起来,那耽误的一天课,什么时候补上呢?从哪里去挤出一天的时间呢?想给孩子解压,却有更大的压力等着孩子。

  《小别离》的纠结主要在于这些家庭并不具备送孩子留学的经济基础条件,而为了孩子的现在以及将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都要送孩子出去读书。为了留学节省钱,将孩子过继给国外人家;为了给孩子赚学费,妻子让丈夫到女同学那里打工,明知女同学已离异且爱慕自己的丈夫也在所不惜。尽管这些家长对孩子出国有诸多担心:一个人在外如何生活,是否会产生心理问题,亲情是否会变异等等。可是,为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他们顾不了许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也许,《小别离》并不意义深邃,也不怎样空灵唯美,但是这是接地气之作,将现实生活的问题以小说的形式表述出来且不失小说之趣味,已是十分难得了。虽是一部都市家庭戏,但是小说不乏情节与人物的剑拔弩张扣人心弦。是去是留,靠什么来出国,与亲情、爱情友情等问题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读起来让人颇感揪心。这是鲁引弓的故意而为之,他说:“如果笔下情感不直接挑战伦理人性底线,那么对阅读者而言,它就基本无力;如果不置身于人物最纠结的人生两难之间,它对价值观冲击就基本失效。”作者就是要挑战底线,然后撩起冲突,把一个个矛盾激发出来。他的小说《笨男孩》也是如此,女主角违背了许多常情、许多伦理标准。他说:“但这就是现实。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甚至超过我写出来的。”

  除了探讨教育问题之外,《小别离》对高房价、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等等中国人面对的诸多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也有所涉及。一个活生生的当下,其情其景一如目前,也许正是因为此,才有多家影视公司投来橄榄枝。对当下社会如此深刻逼真描述,这可能与作者的职业有关。鲁引弓是一个媒体人,他常写新闻稿以及时评等。他说:我的创作,最初往往来自社会热点触动。这些年,“反腐”、“教育”、“房产”、“食品安全”、“公平”、“社会平安”、“发展中人的集体焦虑”等相继进入我的取材领域作为一个媒体人,对热点的敏感和发现,已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当我留意到某个令人唏嘘细节时,仿佛无法遏制自己天然的嗅觉,它背后那一抹时代的投影总是更令我寻味。此书的笔法很细腻,没看作者介绍之前,我还以为是出自女作者之手的呢。想必作者是经历世事之人,对人情冷暖刻画、人物心理的描摹很细致令人信服。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开始发力写小说。用作者的话说是“当众多人已经收摊,我才开始进场”。17天,12 万字,算得上厚积薄发了。

  ――本文来源《外滩画报》

  《小别离》读后感(三):爱是团圆,也是别离

  爱是团圆,也是别离

  与亲人别离,大概是为了与理想团圆。

  爱是团圆,也是别离。

  “厮守在一起,虽然快乐,但如果厮守着彼此没有指望,也不会快乐到哪里去。”

  ——-《小别离》

  指望是什么?

  我妈的指望就只有我。我的指望除了我妈以外,还有很多很多。

  我曾经抱怨过独生子女身份。如果我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留在家乡照顾她该多好。

  这种抱怨有点无耻。不能光享受独生子女专宠的好处

  我大概是自私的,所以还是来了广州。

  如果不来广州,会怎么样?

  按照我妈的想法,应该就是在我家门口学校里当老师。过两年找个知根知底的人相亲,知根知底,是最重要的。然后我妈帮我带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帮手,我都不耽误中午回家吃午饭午睡

  如果不出意外,以我家为圆心,以5公里为半径,我这辈子就在这个圆圈里了。

  我终究还是自私的。我妈看着中国地图,背对着我,带着哭腔说,几乎跨了大半个中国。

  那么远,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但是却很开心

  我做了喜欢的工作,身边都是喜欢的人。

  但,也不是没想过回去。

  过年的时候回去,小县城亲切,并非不好。

  只是我一想到又要被我妈逼着去相亲,又要说起谁谁谁的好日子就是清清闲闲一天到晚看电视,我还是期盼着假期结束

  我终于看透了自己,我坚持要来广州,其实没有什么理想的生活那么崇高说白了,就是想做一回自己。

  遥远的城市,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公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真心喜欢的人恋爱

  团圆,我还是个不快乐的乖乖女,别离,却能让我随心所欲的做自己。

  自由万岁

  在广州结了婚,买了房子,生了孩子。

  我以为这下可以大团圆了。

  谁知才是真正意义上别离的开始。

  我妈还没退休,最多一年只能过来一个月,她还各种不适应。讲粤语听不懂啊,没有朋友啊,气候潮湿啊。我妈来广州的第二个星期,去外面买了一盒家乡小吃

  她说,等退休了再说过来长期住的事情吧。

  我的产假也用完了。没人帮我带孩子。保姆不放心,我妈过不来。

  只能指望我先生的父母。

  婆婆不愿意过来,她舍不得家乡的小孙女,是她一手带大的。

  好在公公愿意过来。

  不管怎么样,因为我自己想和孩子团圆,就让60多岁的老人分居两地,挺残忍

  我知道。

  那怎么办?要不我的孩子送回老家做留守儿童,要么老人背井离乡

  我还是自私了一把。

  我其实有时挺恨自己的。读什么育儿书籍,读什么儿童心理学。你知道三岁前母亲对孩子陪伴作用又怎样,有本事你找个一边自己带孩子一边挣钱的工作啊。

  恨自己没用。还真一时半会找不到。

  四个半月大的小婴儿,已经要学习与母亲别离。

  岂不知我丢下发烧的小宝宝去上班,也坐在公交车上掉眼泪。

  我妈关键时刻过来给我撒盐:

  你活该啊,谁让你跑那么远。你要是回来上班,中午都不耽误回来抱孩子。

  是啊,我活该。

  我想与独立的自我团圆,就不得不与我的孩子小别离。

  还好,我安慰自己,已经算很好了,起码孩子在身边。

  我们小区有个孩子,每次放寒暑假的时候会出现。在老家上幼儿园。他特别愿意跟我家孩子玩。

  有个凳子太高了,我把我儿子抱上去后,她看着我,我就顺便把她也抱上去。

  小丫头居然哭了。

  我也背过身去抹眼泪。

  我太能理解。有选择的时候,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儿童。

  精神需要的陪伴,物质需要的分离,矛盾的选择,只是看哪个更迫切。

  房贷要不要还,养小孩要不要钱?

  我现在最怕的事情,是听到老人说要回老家。

  为什么怕。

  老人想回去,这无可厚非天经地义。本来人家愿意千里迢迢过来给你带孩子就该阿弥陀佛了。

  但当妈的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还在哺乳期的小婴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没办法,硬着头皮给我妈打电话,您能不能向单位请一个月假,孩子爷爷想回去一段时间呢,孩子还在母乳。要实在不行我给他吃奶粉让带回老家也行。

  终究还是自己亲妈,知道我舍不得,还是来了。

  刚到车站就开始抱怨,我们那里都穿两件衣服了怎么这里还这么热?

  预报台风,我妈又开始念叨,怎么还有台风呢,这什么地方,咱那里真是好地方,从来没有这么些事情。

  她临回家乡的时候,又开始哭,我又要有快一年看不到我的孙子和女儿了。

  我除了低头挨骂,就是忍着眼泪。

  送走了我妈,去接我公公。

  他老人家也抱怨,我一过来啊,家里就剩你婆婆一个人带孩子了。

  我赶紧陪笑脸。

  他继续说,才回去过了个年,怎么菜价又涨了,你们这里真的是什么都贵,那么多钱就买个这么小的房子,同样的钱在我们那里都可以买个别墅了。

  我继续陪笑脸。

  我甚至对孩子爸爸也有了感激。我曾经抱怨他大男子主义不做家务,我抱怨他工作狂对家里不闻不问。

  在我们最需要钱买房子的那一年,他为了高薪出去外地工作了一年。

  没有与他的别离,这个城市哪有我与他的团圆的地方。

  我也知道,我的孩子有天也会长大。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我现在尽量的陪伴,不是为了把他据为己有,而恰恰是为了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以后能安心的和我别离。

  爱是团圆,也是别离。

  愿每一个为爱小别离的人,都能有大团圆。

  《小别离》读后感(四):听作者鲁引弓谈别离

  在上海书市上偶遇《小别离》里的作者鲁引弓。正好听他谈谈这本引人注目的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他在写的时候又有什么想法。

  首先我问他为什么起这个书名。他说,写的是小别离,其实背后更想说的是正在我们社会中发生着的大别离。

  他概括了五种“别离”。

  当然,第一个“别”,是“别分数”。这在小说和现实中的体现是,一分两分,就会让家长无比纠结。

  “因为一两分的区别,在学校里会差一两百名。实际上这和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考试机器。这考试机器就是无论状态多不好,考试也不能出差错。”

  还有,向“雾霾”告别,向这种让人纠结的环境告别。

  “第三是向集体焦虑告别。我们希望小孩能够从容地成长。”鲁引弓回忆起自己孩子还在国内读初中时候的日子,满是心酸,“周末的四个半天,都排满了补习班。其实自己孩子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是看到人家都去了,我们不去,就怕落后。这就是集体焦虑。”

  鲁引弓还想传达的,是向单一成功标准的告别。“原本成功的标准是多种多样,但是现在,成功似乎就是钱、好大学、地位。”

  “归根结底,是向这种在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告别。”以过来人的身份,鲁引弓和无数家长一样,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活得慢一点,从容一点,快乐一点。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小别离。但,每个小别离后,都藏着大别离。

  实际上,千家万户这样的小别离,改变了很多本质的东西。

  比如,改变了教育的本质。“曾经,出去留学都是很开心的,学成回来,报效祖国。但现在的留学,变成纠结了,并有种一去不返的感觉。”鲁引弓发现,留学潮的质地变了。

  还有,对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观的颠覆——这在《小别离》中特别突出,为了送孩子出国留学,很多家庭的结构,重新排列组合了。

  “为了留学节省钱,就把孩子过继给国外人家。这样就可以入读美国公办学校,学费就很便宜。但实际上,家庭危机,就存在了,很多家庭,就此解构。”鲁引弓说。

  还有内心和现实的别离。

  “因为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把留学当成一艘诺亚方舟,让孩子飘洋过海。这样一种决然的背后,是内心里希望孩子每天都能粘在身边,跟自己说说班级里的八卦和趣闻。”鲁引弓说,这种别离,甚至让人看不到愈合的手段。

  我又问他,小说中丰富生动的情节来自哪里。

  他说,在《小别离》里,有自己的经历,但,更多的是他听到的、看到的身边的故事。

  比如,一次在餐馆吃饭时,鲁引弓听到隔壁桌的谈话—“如果你的孩子是老实规矩的,就出国;如果孩子特别能混,就在国内发展。”

  这句话,像针一般,戳痛了他的心。

  家长在思索,孩子也在谈论。就像小说里,朵儿说,“何小鱼成绩这么差居然要出国了,说不跟我们比了”。

  就如鲁引弓在小说里写的,这两年间,夫妻双方有30多位同事把孩子送去了国外读大学或高中。“甚至有考上了重高也不在这里读的,在国内读了一年,就去了美国读10年级,还说去晚了,最好初二就去。”

  为了孩子出国,爹妈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小别离》里,卖掉两套房子、去外地赚更多钱因此夫妻分居、为了省钱读国外的公立学校不得不把孩子过继给国外的亲戚……这些,其实也都在现实生活中,一幕幕上演。

  《小别离》里的人都很善良。这种善良,以及父母亲小心翼翼护着如蜡烛般的孩子的神态,让鲁引弓觉得很揪心。

  于是,他选择把它记录下来。

  《小别离》读后感(五):从小别离看中国式家长的焦虑

  最近好看的电视剧太多了,我都有点忙不过来了。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最触动我的还是黄磊和海清主演的教育大片《小别离》。虽然我家娃只有三个月,可是追剧的这几天分分钟让我陷入深深的焦虑。每当我想到学区房中考高考,顿时觉得奶水都少了好多。

  《小别离》围绕孩子中考、出国等问题讲述了三个家庭的面临的不同问题。剧中这三个家庭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但她们却有着各自的焦虑。无论是平民阶层的学霸琴琴家,中产阶层的中等生朵朵家,还是富豪阶层的学渣小宇家,全都深陷于自己的焦虑中,让我产生一种全民焦虑的错觉。

  每当我看着熟睡中的宝宝,我都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娃会长大,难道十几年以后我也会遇到剧中的这些危机吗?到那时我是不是也要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呢?

  一、焦虑来根源于缺少规划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们需要做好的是整个人生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乎某个阶段的成败起伏。在我看来,这三个家庭出现危机陷入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孩子出国留学这个问题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对孩子的整个学习历程没有明确的规划。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应该在心里做好大致的规划。我们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要读菜场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孩子要不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国?出国需要多少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些都是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筛选信息,不断纠结,反复琢磨的。显然电视剧中的三个家庭对孩子出国根本没有任何规划,全部集中在初三这一年中。如果琴琴妈一开始就做好让孩子出国的准备,十年前就开始储备教育基金,也不会因为付不起学费要把房子卖掉甚至要把孩子过继给美国的大姨,差点把整个家都拆散了;如果朵朵妈对朵朵整个学习阶段有明确的规划,她绝不会因为孩子一次英语成绩没考好就担心朵朵考不上高中把朵朵送到国外,最后舍不得孩子导致工作降职家庭变故差点离婚;如果小宇爸爸一开始就对小宇出国留学早有规划,小宇也不会被中介骗到澳洲,最后打黑工被拘留,还是老爸打了个飞的把孩子赎了回来。

  所以生孩子只是第一步,养孩子却是长久的。身为孩子最亲的家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好整个的规划,无论是纵向的各个阶段的规划,还是横向的金钱、信息的储备。只有这样,当危机来临时,我们才能不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

  二、焦虑来自于跟风比较

  在我怀孕的时候加了一个幼升小的家长群,群里面的妈妈们除了分享魔都各大小学的面试报名信息之外,他们还做另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比较自己娃读了哪个辅导班,学了什么才艺,报考了哪个竞赛。其中一个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学这些有啥用,但是别的孩子都在学,我不能耽误孩子,我也要让孩子学。于是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除了要学习钢琴、舞蹈、游泳还要学习奥数、英语和逻辑思维,简直累死宝宝了。

  《小别离》中三个家庭一开始并没有做好要孩子出国读高中的准备,只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别的家长说要出国,完全无视孩子的实际情况,跟风也要出国。在剧中琴琴是大学霸,考上重点高中那时肯定的,所以她根本没有出国读高中的必要,况且琴琴家的生活水平也不允许她出国读高中。朵朵虽然只是个中等生,英语成绩有所下滑,但是考上重点高中那还是有很大希望的。而且朵朵思维活跃,文笔斐然,她写的网络小说有几十万粉丝,然而这些朵朵妈都没看到,只知道一味地跟别的孩子比成绩。有多少家庭像朵朵妈一样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而学渣小宇虽然性格顽劣处处叛逆,但是他人际交往能力强,情商也高,架子鼓打得有模有样。即使成绩不好,打架子鼓也一样能成才。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就扮演你自己吧,别人都有演了。所以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不用跟隔壁老王家的小王作比较。

  三、焦虑开始于过度在乎孩子

  当父母过度在乎孩子而忽视了彼此时,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核心,当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发生矛盾时,亲子关系要让步于夫妻关系。

  在《小别离》中,琴琴妈和朵朵妈曾多次说:老公对你再好,你们也没有血缘关系,只有自己的女儿才是最亲的人。所以抱着这种心态,琴琴妈为了让孩子出国,不惜跟孩子爸闹离婚也要卖掉房子;为了凑够出国的学费,甚至想出要把琴琴过继给有美国国籍的大姨。为了琴琴出国这事,琴琴妈差点把这个家拆散了。而朵朵妈似乎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职业,整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盯着朵朵的成绩,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恨不得把屋顶掀了。最后朵朵如愿出国读高中了,朵朵妈却整天以泪洗面,把老公当做下等公民对待。因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导致工作中被竞争对手钻空子降职降薪。又因为过度思念朵朵,把自己整的跟怨妇一样,最后因为误会而离婚。

  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而忽视了夫妻关系,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孩子有一天会长大,终有一天会飞走,会有自己的家庭。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我们爱孩子是为了孩子有一天离开我们之后能过得更好,而不是把孩子永远留在身边,而陪伴你走到老的只有自己的另一半。

  所以永远不要因为孩子而忽视自己的另一半。

  看着熟睡中的小Baby,我突然庆幸自己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能看到这部电视剧,让我能预知到未来十年之后我将面临的中年危机。所以,那还等什么能,从现在开始做好规划吧,让焦虑扼杀在摇篮之中。

  《小别离》读后感(六):月亮是国外的圆?

  针对出国留学热潮,作者鲁引弓写了这本《小别离》。书中记述的内容很真实,感觉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为了孩子留学,倾家荡产的情况应该也是存在的,可是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会不会像方芳说的那样,国外的教学质量也没有那么高,到了国外脱离了亲情,那些留学的人一样谈很多恋爱。家长的苦痛早就了什么,是不是只是他们内心的心安,教育子女的目的达到了吗?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想我们穷极一生都要成为幸福快乐的人。可是怎样的人才是幸福的,只是任性地把孩子托付给国外的教育就会心安理得了吗?

  《欢乐颂》里面的曲筱绡,去国外留学,只是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国外的教育并没有给她带来实质的变化。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就要忍受分离的痛苦,将子女送到国外呢?

  是为了减少和国内人的竞争吗?像琴琴那样垫底的孩子,只能送出国了。代价是父母放弃做她的父母,过继给别人。这样的过继让父母和孩子在心理层面上是痛苦的,觉得亲子关系就这样脱离了。有时候我们为了看似美好的未来牺牲了很多很多。有句古话,贪小便宜吃大亏,我们教育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觉得“一切为了孩子好”,于是看不到潜在的伤害了。

  国外的月亮一定比国内亮吗?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色,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隐痛。就像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甚至于对应到个人来讲,每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外国的教育并不一定就比国内的好呢。那么迫切地送孩子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外面还有语言文化的差异需要面对的。我想出国留学还是要谨慎的。不是脑子一热就要决定的。我们国家也有优秀的学校啊,为什么需要到国外去,给国外创收呢?

  《小别离》读后感(七):《小别离》——焦虑的教育

  《小别离》最近非常火,电视剧的宣传铺天盖地,豆瓣里关于《小别离》的分析也层出不穷。但对我而言,真正吸引的确是作者鲁引弓。也是豆瓣首页有位作者推荐了他,写了一篇《一年之内如何写出十几篇长篇故事》的文章,知道文章的最后,我才发现这长篇故事说的就是《小别离》,而《小别离》的成书仅仅用了十几天时间。这颠覆了我对作者写作的概念,印象中,不管什么作者都是夜以继日的爬格子,要写出长篇来也是如挤牙膏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篇文章里并没有一开始点出如何一年写十几部长篇,而是从初识鲁引弓说起。在他对鲁引弓的描述中,能看出来在写长篇之前,鲁引弓的文字能力是过硬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正是如此,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来十几天写出十几万字的记录。回忆我这一年里,写书评和影评也是前所未有的热情,从年初累计至今也不过写了10万字不到,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者,恐怕道路还十分漫长。

  话题回到这部小说上来。《小别离》所写的主要还是教育。家有小学学生,自然对于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之前身边也有些人送孩子去留学,有去英国、加拿大、韩国,甚至有去泰国的,不过当时他们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深造,而是因为孩子实在是学习太差,无可奈克送到国外去镀金的。至于留学之后的结果也就没有太过关注。但是看完《小别离》才发现,这和我以前对于留学、私立学校的概念完全相反。留学,不是差生的天堂,恰恰相反,留学是优于国内的优质教育。

  喜马拉雅真是个好APP,我已经得了深度依赖症。《随口说美国》里,主播也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对于留学生的生活和中美教育差异进行了一些探讨。越了解才发现自己越无知,甚至隐隐动了留学的念头。

  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而且投资和回收的对象也不相同,家长投资、孩子受益。不过问题是很多时候投资和回收也不成正比。

  与电视剧中的内容不同,方圆和海萍两个人并不属于中产阶级,一个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就职于某家企业;一个是银行的大堂经理。收入有可能年入30万以上,但是就社会地位而言勉强算得上是小康家庭吧。他们的送朵儿留学并不是早已预备好的,而是在初三这一年,被周围的人狂轰乱炸,也终于按捺不住,权衡了朵儿的学习成绩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开始毅然走向了留学这条道路。

  结合《随口说美国》里关于留学问题的观点来看,他们这种行为是极其仓促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年仅15岁的小女孩被独自一人抛到了大洋彼岸,只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却忽视了对于学校、环境等各方面的考察。在第二部里,对朵儿留学生活的描述更加清晰地看出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两年之间,先后辗转在澳洲、美国西雅图。西雅图的寄宿家庭条件恶劣、环境差。学校里的同学们形成小团体,难以融入。这些都是仓促决定留学带来的恶果。

  在这两本书的背后,更多的是对教育现状的一个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孩子接受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不可否认,书写的很现实,社会普遍的思想就是教育是为了就业,说得更加通俗一些:教育是为了赚钱。在这种普遍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也不能指责方圆,以及他周围那些怀着同样的想法的家长们。社会资源的匮乏、教育资源的稀缺,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就有可能获得更加丰厚酬劳的工作机会。

  这种焦虑感透过书本渗透到了我心中,让我也无端对孩子的未来教育方式进行了思考。究竟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究竟要不要在课外接受额外辅导?究竟要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外出求学?时光荏苒,很快就会面临这些问题,那么我又该如何选择,如何为孩子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的未来道路!

  《小别离》读后感(八):爱如何被压抑成软塌塌的无力

  这本书在窗台上扔了很久,每次翻找书的时候这个书名都很打眼。而翻开展这本书也确实是因为“小别离”这三个字。它有着五月梅雨的粘腻,应该是一个暧昧又有点虐心的情感故事,我甚至直观的认为这可能是一份异地恋吧...

  结果,翻开就傻眼了。如此浪漫的一个书名,居然是一个落尽世俗尘埃里的故事——是为着孩子留学的一场出离。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被现实挤压的软塌塌的看不到一点精神气质,整天陷在看的见担忧里,家长们都以为在国内教育环境如此压抑的情况下,出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然而,出国这个事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其实是双重枷锁,父母费尽心力为孩子出国想尽办法、卖房卖车、委身工作、变成钱的机器,但是,父母的这些举动对孩子难道不是比学习更大的压力?!

  而父母们,对孩子的爱是无可厚非,可是当全部精力全部爱都倾注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时,家庭这个本已经很小的个体环境中气压就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低...书中每天骑着自行车接送孩子的方圆想当年也是优秀学生吧,而如今他只有孩子,每天都在工作单位、超市、学校三个点之间运动,感觉从来没有换过路线。而为了孩子他也跟妻子海萍分开睡,夫妻生活也几无了吧,作为一个中年男人,一切都被固定化、模式化、被挤压,想必不会有什么好的精神状态吧...

  话说回来,“孩子是父母的全部”这一点,70后一代是接过了他们父辈的旗帜,他们的爱太过实在,他们的爱让人看着心疼,而孩子能否接受他们这么无私的爱,全要看孩子是不是能保持着天然的精神独立,因为如若他们接收过多爱的信号,那么它必定会凝结成一块压在心里的顽石。

  其实我想说的是,书中的父母是不是有些过虑了?父母在努力为孩子铺路的时候,可曾想过这条路是否一定通向几十年以后孩子的美好的未来?因为路在雾里,而孩子的未来在天边。

  《小别离》读后感(九):只要钱不是问题,那什么都不是问题

  看了。《小别离》这书里面讲到四个家庭送小孩出国读高中的故事,看得人满腹心酸,泪点多多。

  林红送女儿出去读书,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够,丈夫到千里之外昔日女同学那里打工,一年20万,18万作女儿费用。一家三口三地分离,女儿知道家中赚钱辛苦,老婆却又但心套得住狼丈夫又失去,丈夫面对不堪重负的工作却不敢退让,只为那20万。象钢丝绳一样的生活,赌徒一样的义无反顾。

  吴佳妮为送女儿出国读书没有足够的钱,要想把女儿过继给姐姐来减少学费和食宿费。但离婚丈夫却认为这样他连女儿也没有了。

  何中良是官员有钱送儿子出国读书,但儿子本来高兴,但看到继母新生儿,就认为自己被发配到国外。

  42岁的方园虽然有海外关系,请妹妹帮忙找学校,却又想住妹妹家节省费用。但妹妹的价值观不同,她认为自己没有义务承担。于是方园只有卖掉一套房,所得两百万,够读高中三年。结果是完美的,老婆的哥在国外,附近有好的中学可以住家。

  小说中,读高中40万元一年,只要钱不是问题,那什么都不是问题。小说通篇讲的还是钱的问题,除了官员外,其他三家都在这一问题上纠结。其实,当他们觉得钱不是问题时,会不会另外的问题才会显现出来?家长也知道小孩这么小出去后心理有问题,家长难以照顾得了,以后的亲情可能会变异,但是他们顾不了这么多。

  在今天城市里,家有中学生的家庭,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和选择。这些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只是家长的面子,社会的推波助澜?社会不公平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职业分三流九等,高薪职业看不起低薪职业,所以每个人都想着要争先,以获得更高的职业选择。

  《小别离》读后感(十):让我提着心在读的一本书

  刚开始听说或看到这本书是在当当网上随意看到的,而打算买下它是因为看到说明一栏写到这是一本反映当代教育的,正合我读书的口味,并且书名是韩寒所起的,更加对它产生了好感,便从口袋拿出当时用来吃饭的钱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当我今后的食粮吧,自己当时安慰到。

  用很快时间便把《小别离》看完了,并不是时间紧迫,而是真的很好看,说不上内容精彩,也谈不上文笔独特,毕竟作者只用了17天便写成了这部著作。只能这样说,《小别离》接地气,读着大呼过瘾,让我提着心在读,这样形容应该更为贴切。它讲述的是中国国内最普通的工薪家庭对于儿女教育问题。可以说,鲁引弓用最平淡的故事,反映了现在最不平淡的教育问题,也用最朴实的语言很好的讲述 了作为父母,让孩子继续接受地狱式的中国教育还是出国留学的纠结烦恼,不是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有多纠结。让孩子更轻松的接受更好的教育,出国的想法一提出,那问题也就接踵而至,那就是经济。就像书中身为母亲的海萍在决定了让自己的孩子朵儿出国时,问自己表姐林红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而林红毫不犹豫地说:“钱!一个字,钱!”谈经济,中国大多数家庭只能无奈。这种无奈,还反映在孩子必须出国留学,而父母,老人那种不舍中的决绝!不舍中的忧伤!《小别离》就是一种无奈,一种忧伤。它也是一种痛苦,中国教育的问题已不是教育家们,国家教育部所承受的痛苦了,它是全中国父母,老人,正受教育的学生们正在承受之痛。《小别离》就是这样满分10环的发挥击中了当今人们内心的痛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它也是一种希望,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老人对子孙的希望。就这样简单的读书问题,却拉扯着一家三代的心,是一种无奈呢,还是一种社会价值指向的迷失。

  有一种忧伤叫做《小别离》;

  有一种无奈叫做《小别离》;

  有一种痛苦叫做《小别离》;

  有一种希望叫做《小别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小别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