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步行者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步行者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步行者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步行者日记》是一本由唐纳德•L.布朗著作,新世界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一):即使无路可走,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行走

  其实一直不喜欢游记书籍,但是最近看的两本游记相继带给我感动,一本是《13年2个月23天11个小时的环球旅行记》,另一本就是这本《步行者日记》。前一本书让我看到人类对于世界的热爱,这一部让我看到人们对于生活梦想坚守;前一本书让我看到青年人坚持,而这一部让我看到老年人沉淀。 唐纳德•L.布朗拥有的是一段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悲惨人生,幼年丧父,辍学,以运动为生却又身体遭受重创,刚刚找到生活方向却又一次受伤,面对下半生只能坐轮椅度过的现实,那年,他已经37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年龄,人生应该已成定局,但是他却在手术当天,注射了过量吗啡之后,写下了之后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两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之后他用16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去哈佛法学院的梦想,然后52岁高龄的他还继续在路上努力实现自己第二个梦想。其实,只看这个故事已经足够励志了。这些都是真实生活中绝望,但是他一个一个的克服了。但是最深处的感动还不止于此。 我想最触动我的,是作者对于自己的真实描写,他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他性格软弱,一个悲惨的没有父亲童年无法给他精神坚强的支撑,他最经常做的事就是落泪,他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也会逃避,他无法面对第二个儿子残疾母亲即将离世的痛苦,就去工作中逃避,他残疾在家的时候也曾忘记曾经的两个梦想,而拒绝任何的可能。他也是个性不够阳光的人,他的挚友恩人米切尔只是一次延误就在他的心中点燃了怀疑之火。他还有可能是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因为在得到律师执照之后,他就犯了一个律师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他也是个婚姻失败的人,起码在书中,我们就看到了三段失败的婚姻。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与我们有着同样多的缺点与毛病的人,一个时时刻刻身处绝望的人,也可以绝处逢生,也可以在看似毫无希望的人生中再次崛起,获得对于他本人来说巨大成功,这一点才是我最感动的,因为他让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光点,即使平凡如他如我,都会有站上人生巅峰的那一刻。因为他为我们展现了真实而无矫饰的人生,对,这就是人生,痛苦中包含着一点点的甜蜜,但是那一点点的甜蜜就是值得我们去经历所有的苦楚同时作者也为我们展现了生活中美好一面,如果没有童年时俨如慈父般的邻居存在,如果没有后来邻居善良的推手,如果没有阿默斯特学院中老师们的善良,如果没有一个个朋友校友的帮助,如果没有他在路上行走遇到的一双双热情双手,我想唐纳德•L.布朗的人生一定没有如今这般繁花似锦,朋友与陌生人的一点帮助是人生路上最温暖灯光,支撑你继续向前。 另外书中作者还写下了很多有趣的小细节,作者徒步行走的1997还没有搜索引擎,那个时候亚马逊初建,作者顺手写下自己的感想:“怎么会起这么奇怪名字,这个公司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很小”。而同时他在学生期间,就大胆预测自己的同学奥巴马会就任美国总统,虽然这只是为了讨好当时自己老师的一个行为,如今看来真是非常有趣。 书临近结尾,这次旅程也快结束了,作者不仅享受即将达到目标狂喜,占据他心头的是失去目标的无助,这或许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吧,立定一个目标,之后实现它或者没有实现它,最终可能收获的都是无助与失望,但是在整个人生中如何坚持前行才是贯彻始终的议题。有多少次,我们会觉得在面前的是无路可走的绝望,但是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只要继续走下去,风雨兼程,总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并且欣赏到旅程中如画的景色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二):面对目标时的可能性

  作者:唐纳德·L·布朗

  1981年夏天,唐纳德在医院因为疼痛难忍,连续注射了5剂吗啡,朦胧中写下了两个梦想:考上哈佛法学眼、徒步穿越美国。

  在这之前,他的父亲因为抑郁症自杀,母亲艰难地带着一群孩子,他的童年贫穷而无人教导。之后的人生都不怎么顺利,当运动员时受伤断送职业生涯,一次次仓促结婚几年后又离婚,生活在一团混乱之中。(←不管之后他多么有名又充满斗志,我还是觉得他的早起经历仓促而混乱,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哪怕唐纳德后来”成功“了,他的发愿竟然源于过多注射吗啡后的一次”梦境“,这也让我无法接受(在吗啡这两个字上,貌似我加入了道德评判情绪)。你仔细考虑过了吗,这真的是你要的生活吗?

  接下来说说让我钦佩的地方

  看到他说要考上哈佛法学院的时候,我嗤笑了一下。你高中都没上过,也已经三十多岁了,居然想考上美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简直痴心妄想

  他居然真的往这个目标去了!

  先是上高中,取得了全A的成绩,之后先辗转到别的大学,最后终于到了哈佛法学院。他真的去哈佛法学院了!而且教授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当然这是他写的自传,不排除有自夸嫌疑,另外推荐信一般也会只说优点)。

  只朝着一个目标去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我心下震撼

  也许我离“读书”这件事比较近,所以感触较深,对他徒步穿越美国倒是没太大感觉。如果不看他的自传,那8000公里只是一个数字,哪怕再加一个0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感。在他的记录中,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发生了很多事情,身体的不适孤独应该是最大的两点。我看到他脚上全是水泡还要每天40公里,心里在大喊:脚都快腐烂了你还不休息下吗?不知道你最大的问题膝盖吗?你这是在透支生命

  终究,他把这8000公里按照计划走下来了。

  我问自己:如果是你,能不能办到?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三):有梦想多久都不迟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梦想。有的人实现了,有的人却终生未曾实现。我也有我的梦想,但是我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了吗?毕业这么多年,为了梦想采取过行动吗?我羞愧的摇摇头:没有!而这本书就是深深刺入我脊髓的利剑,让我警醒,让我自惭形秽,让我点燃了曾经的梦想,并下定决心,去为了更好的未来而不懈的努力。这本书,无论你何时遇到,都会收获满满。

  这是半个游记,又或者可以说这本书和游记一点也不沾边。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更是一本吹响你前进的号角。作者在即将面临终身在轮椅上度过下半生的时候,朦胧中写下自己曾经的梦想,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而这两个梦想却恰恰在他人生穷困潦倒之际奇迹般的实现了!这真的是奇迹吗?任何一种收获都是辛勤努力的结果。作者也不例外。他为了学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才进入了美国顶尖的大学,才有了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跳板。

  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是父亲不最喜欢的孩子,没有得到父亲疼爱,在夹缝中顽强生长,却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曾中学辍学,当过海军,因伤退役。也打过职业棒球赛的运动员,受早期糖尿病等伤病的影响,不能再打棒球了,生活也陷入困境。为了生存,他干过卡车司机,修剪过草坪,拼命的工作来填饱家人肚子。可是身体的疲劳可以忍受,但是思想的疲劳却让人承受不了。他总觉得自己有事情没有完成。而随着而来的病痛却让他把梦想逐渐变得清晰。让他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并且真的向梦想迈进了一步。他母亲去世那一段,看得我泪流雨下。不管哪个国度亲情都是最难割舍的情感

  整本书都是作者的回忆。作者用了15年来写这本书,此时的作者已是古稀之年。书中作者通过直叙和倒叙相结合方式,来告诉我们他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作者唐纳德有三次失败的婚姻。三次失败的婚姻,留给他很多的创伤。虽然他面对有可能瘫痪的结局时,也曾颓废消沉甚至想到了死亡,但是最终他还是总阴影中走了出来。单单是作者37岁开始学习高中课程这个过程,就让人觉得斗志昂扬不惑之年男人,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步入高等学堂,面对各种非议和揣测,向命运宣战。他曾经带着大儿子去听课,为了养家糊口,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开出租。他还有一个一半大脑小儿子,这些都没有摧毁他的意志。童年的不幸遭遇让他对孩子的爱更深。终于出色的完成了学业,进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以后成为了一名律师。

  期间有亲人、朋友,还有善良的邻居们的鼓励和帮助,这些也都是成就作者梦想的敲门砖。第一个梦想实现后,他决定轻装上阵,去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要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他克服各种的困难,终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途中有很多的好心人慈善机构给与他很大的帮助。而他的曾经的朋友和同学,也在旅游中得以拜见,真是个收获满满的旅行。通过这次长途步行,他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不但没有把身体拖垮了,反倒到了古稀之年身体仍然硬朗。而他的两个儿子也都非常的出色,他的人生圆满了。

  “阅读会引发思考,思考引发写作学会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成就。” “不管你有多坚强,只要你顺从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被打趴下,并且永远也站不起来。生活能把你、我和任何人击垮。但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受了多大的创伤,而是你身受重创时,还能否继续前进。” 这是作者用这大半生的经历做的总结。大家共勉。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四):人生关乎旅程,而不是目的地

  全本书讲了唐纳德•L.布朗从部队因伤退役,因膝盖和手臂受伤被迫终止运动生涯,工作以后又在工厂上班时膝盖被拗断,在医院的时候有了梦想,然后追逐梦想的故事。

  书里从很多小事件的侧面塑造了作者的人物性格,因为军旅生涯的关于,作者比一般人要坚强,第167页:“当事情变得艰难时,坚强能使事情进行下去。”第180页:“如果不去试试自己能否完成,我的生命将不会完整。”

  我喜欢的作者的一个观点“阅读会引发思考,思考引发写作,学会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成就。”

  实际上我鼓励所有人阅读和写作,在书里发现自己,找到自己,进而思考自己,完善自己。通过写作能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274页:

  “人生关乎旅程,而不是目的地。”

  我回想起了1981年夏天,就是在那时,梦想成为了我生命的动力

  我感觉自己成了另一个人,与旅程开始时的那个有计划、有目标、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人截然不同。那个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旅程结束时的这个人是谁?我不知道。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决定用它做书评题目,高中的时候看过一篇语文老师写的文章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享受了过程,就会发现那些结果只是游戏结束后的糖果。佛语讲“读书,历事,见人,行路。”作者说“这次旅程中最好的部分,就是我在路上行走时遇见的人。”我想都是相似意思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五):即便你身受重创,仍要继续前进:一部真实版的阿甘日记

  必须声明一下:《步行者日记》是朋友介绍给我看的,必须得感谢她。这本书确实不错——开始我还以为是纯粹的励志书,还想拒绝阅读。这本书准确的说,是一本游记,在那些淡淡日记体文字中,步行中诸种人事风景际遇催发的唐纳德•L.布朗的回忆,让我阅读起来超级舒服。所以,我们也可以当做一部了解,美国地方风情的书籍。

  当然,对于唐纳德•L.布朗来说,他的《步行者日记》不需要煽情标题,只要平实如书题就行了。或许这只是我的理解吧;于我而言,布朗应该是如此的。《步行者日记》的内容,它涉及的布朗故事的纪实,不属于煽情的文字,只是如此记录了一个人自我历练,战胜自我的记录而已。这样我想起了《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他在失去恋人珍妮之后,面对着看不着的未来,他只懂得通过跑步来让自己遗忘,或者说是麻木自己。对阿甘来说,这件事情只是和他众多行过的事件一般,他不想成为美国人偶像,准确的说,偶像这个词语都不经过他的大脑——跑步,只是他恋人让他逃避他人追击的一个简单动作。布朗的跑步,则是个人的事情——当然,他为了获得完成设定目标,也找了别人赞助什么的,那也只是为了跑步的目的,仅此而已。也正是这点,让我在阅读中,感受那种纯净真诚

  所以,我在心里更是将之和《阿甘正传》摆放在一起。姑且当着一个真实版本的阿甘日记,如果阿甘会选择主动写日记的话。

  和一些人的癖好一样,我也喜欢吃到好吃鸡蛋,就会忍不住去了解那只母鸡是如何。所以百度到一些:“唐纳德•L.布朗受过的教育只有9年,后来从部队因伤退役,膝盖和手臂受伤被迫终止运动生涯,此后一直挣扎在破产边缘,先后两次婚姻失败,在工厂上班时膝盖被拗断,被医生诊断为‘终生残废’。之后,这位37岁的中年男人陆续实现了自己的两个梦想: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徒步穿越美国……”布朗的梦想最后都达到了,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对我来说,评论一个人幸福与否,这些简单的盖棺定论超级无趣。不过还是忍不住媚俗一番。

  既然说到媚俗,也说到“励志”这种在中国媚俗到骨髓的词语——因为中国现在好像超级需要这种带有兴奋作用的精神药剂。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同学又在演讲中大唱一番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没有野心之类的话题,他的形象被策划成从一个屌丝演变为神的升级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枚重磅级的精神兴奋剂从工厂里被生产出来。但是,我们却看不到有什么温暖和亲切——神,从来不生活在人间。而《步行者日记》中,唐纳德•L.布朗的那些普通的触景生情,让人倍感亲切:这是一个人在完成自我,他最终没有完成神,而是让我们和他一起享受这旅行中诸多快乐。在其中,我们也完成了阿甘的旅途。

  在中国有句话如此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两者,在古代时候,因为交通和可资消闲的方式少,所以人们都可以容易达到。放于进来来说,千里路这种旅行,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万卷书那更是一种虚妄——当然,这种武断的结论会被大家暴打,我也只是取极端夸张的说法而已。今年的8月,我还有个计划,想在生活的岛屿上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背着一个背包带着一本书,任意东西的乱跑。最终却是什么都做不成,留一个空念。所以,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注定是我永远的纠结。

  因为唐纳德•L.布朗的这本书,如果有人去改编成一部旅行电影,那一定超级爽。书中,布朗提供了足够多的材料,如美国的一些的战争、土著、地域风情等,还有布朗个人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以及他旅途接触到的人们,这些本身就是极大的电影资源。想着这么一个人在137天内走过8000公里,经过美国21个州1000多座城镇,以52岁创下的这个壮举,如何不让人兴奋不已!

  在《洛奇》这部电影中,洛奇•巴布亚的这句话,被唐纳德•l.布朗作为书本的题词和最后一篇文章的引辞:“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和彩虹。这是个充满自私和痛苦的地方。不管你有多强,只要你顺从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被打趴下,并且永远也站不起来。生活能把你、我和任何人都击垮。但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受了多大的创伤,而是你身受重创时,还能继续前进。”这段话,想我想起了有硬汉之称的海明威著作《老人与海》: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步行者日记》确实给人的感受,就如以上的引语一般。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六):跌倒再爬起前行

  想用文中这句: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受了多大的创伤,而是你深受重创时,还能否继续前行。做题目,太长了,那就简单概括一下:跌倒再爬起前行。

  看过这本书,有些感悟。

  作者布朗的一生起起伏伏,幼年丧父,膝盖多次手术有几次被断言此生再无法行走,贫穷时候居多,2次失败的婚姻生活。妥协的人,早就臣服命运。医生说我无法行走,那我就终生轮椅好了;早早退学高中也没读过,到了38岁的中年年龄还敢奢望大学居然还是哈佛大学?

  布朗不信服,跌倒后,起来继续前行。不管用多少年,实现自己的梦想。40岁的博士,60岁的行走。

  这不是一本刻意的心灵鸡汤或者励志书,这就是一本普通的记录书,记载作者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也让我知道,每个人,不管是谁,都有沮丧不知所措的时刻。布朗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迷茫过。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行就是,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有的问题在行走中自己就会出现答案的。

  书中最后,到达了大苏尔,作者自己也惊讶为什么没有预期中的兴奋,而是很平淡。目标实现后的自己,与最初出发时兴奋的自己截然相反。没有原因。生活就是这样继续的。

  其实我很想这样写本文评论。

  读过,有一些感悟:

  1、 跟随作者的脚步前进,对美国的人文地理感兴趣,要下载个纪录片来看看。

  2、 无论谁,都有迷惘的时候。布朗60多,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经历三次婚姻,人生已走过一半也成功,仍有迷茫的时候。

  3、 继续前行。无论生活给了多少次撞击,仍然继续前行。

  4、 人生是什么?当旅途的终点终于来到,却没有兴奋,甚至空虚。与开始有计划有目标的自己截然相反,作者自己也说:感觉自己成了另一个人,与旅程开始时的那个有计划、有目标的、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人截然不同。那个人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旅程结束时的这个人是谁?我不知道。

  但不管怎样,作者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其他人也不知道。但不管怎样,步行穿越美国,这本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人生,且行且思考。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七):落泪

  我想最触动我的,是作者对于自己的真实描写,他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他性格软弱,一个悲惨的没有父亲的童年无法给他精神上坚强的支撑,他最经常做的事就是落泪,他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也会逃避,他无法面对第二个儿子的残疾,母亲即将离世的痛苦,就去工作中逃避,他残疾在家的时候也曾忘记曾经的两个梦想,而拒绝任何的可能。他也是个性格不够阳光的人,他的挚友、恩人米切尔只是一次延误就在他的心中点燃了怀疑之火。他还有可能是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因为在得到律师执照之后,他就犯了一个律师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他也是个婚姻失败的人,起码在书中,我们就看到了三段失败的婚姻。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与我们有着同样多的缺点与毛病的人,一个时时刻刻身处绝望的人,也可以绝处逢生,也可以在看似毫无希望的人生中再次崛起,获得对于他本人来说巨大的成功,这一点才是我最感动的,因为他让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光点,即使平凡如他如我,都会有站上人生巅峰的那一刻。因为他为我们展现了真实而无矫饰的人生,对,这就是人生,痛苦中包含着一点点的甜蜜,但是那一点点的甜蜜就是值得我们去经历所有的苦楚。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八):一次在行走中发现自己的旅行

  作者在尾章提过,这本书经过了十五年才完成,所以有些情节并没有那么严谨,况且作者也不是写作出身,所以文笔并不算非常好

  不过作者通过旅途的每个目的地把自己与这个地方的故事串联起来的模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童年的辍学,青少年的半职业棒球运动员,后来的短途的海军服役,无不显示着作者着不凡的一生,曾经历过痛苦,尝试过放弃,得到过鼓励,最终还是自己内心的力量带他走向自己真正想要走的道路。着条路或许并不太容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一步步的扎实的走下去,慢慢的积累,慢慢的欣赏沿途的风光,着先得有价值而且让人感到满足。

  文章不止一次的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种问题难题被一一征服,作者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当梦想实现后的生活该怎么,正如作者所说,人不能没有梦想,我们也是一样,他也一样,梦想实现后,并不是兴奋和庆祝,而是茫然和空洞。

  我们即使给自己开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任务完成的一天,我们应该再给自己找一个更加困难的任务,我们的人生就是不听的超越,超越前人,超越自己,或许有点过激,不过超越的方式可是有很多种,我们不应该吧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实现的路上而忘却了享受去实现的过程,有些人注重结果,可是我觉得过程更加重要,更加美丽。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九):5年之后我会在哪儿

  5年之后你想在哪儿?

  10年之后你会在哪儿?

  去找你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不客它是什么?

  你像生活在一团迷雾进而,我能看出你不属于这里。

  住在这进而肯定很安静、祥和,没有拥堵,噪音和交通堵塞,我们都喜欢这进而的氛围,它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我常常不知道所措,在一团迷雾中思者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我发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只要能感受到一点儿人情味,就可以让我们走得很远,真是太奇妙了。

  我的周围好像总有一些很特别的人,他们能理解我,愿意为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

  有时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但有进我又感到绝望、沮丧、挫折、愤怒,我现在的感受犹如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梦想都需要从某个地方开始,我只是好像怎么都无法跨出第一步,一切事情皆有因果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口头谈论自己希望去做什么。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或者创建一个能实现的路线图,再多的梦想都没有意义。

  只要会说话,你就会写作。

  我会为有思想的世界着迷,学习能让我去发现和面对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我重新找回了希望。获得方向感,并且开始为自己创造真正的机会。

  过有意义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正是源于生活本身。

  阅读会引发思考,思考引发写作,学会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成就。

  那是夏季光彩绚烂的一天,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心中充满了敬畏。

  这里充满活力,到处弥漫着“思想”。

  我的人生再也不可能完整了,人类最终的结局是残酷的。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我感自己又活过来了。

  每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景点,和这座城市的骄傲。

  纯粹的寂寞声;

  人类出生以后,最重大的成就这一就是学会走路,当我们刚开始学会走路时,父母会大吃一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对我们鼓励万分,然而后来,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走路这件事。

  她欢快、活泼,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犹如一绥清新的空气。

  真正的英雄是像你这样的人,以及从午夜到黎明彻夜在便利店和加油站工作的人。

  只有坚强的毅力和极大的勇气的人,才能完成这样的目标,安静和自信的智慧。

  如果不去试试自己能否完成,我的生将不完整。

  这是看过最励志的旅游故事,用这样的情节方式记录概括自己,很喜欢,一口气看完。他的故事很感人,他很努力,他也很幸运。我想如果是在中国,他的梦想能完成吗?在他的身上同想也看到了自己的某一部分,我想我也要放掉那些自卑,勇往直前,五年之后我想站在我想站的地方,做着我自己想做的事儿。把不可能,改变为不,可能。

  《步行者日记》读后感(十):重要的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看完书,我想起最近看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邓小平就美国归来的科学家问过一个关于美国教育的问题,然后科学家说,美国人的教育是不分种族、不分年龄,无外乎一切外在因素,它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而原因是美国人口少学校多;但是中国不一样,人多学校少。没什么可比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唐的旅行经历,包括他在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跟他一起步行几个小时,有的邀请他们吃饭,甚至还把主卧让给他,警察也是很人性地交谈,还有那些借用给他的公共设施的人们……诸如此类,也许只有在美国那样的环境里才能有这样的经历。人性的真善美,不是我去批判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果这个的开始是在我们社会中,也许从一开始是在坚持,不超过五分之一有可能就会被扼杀,但是不排除有这样的人存在,哪天就可以看到有人出书,步行横跨中国大陆。

  炒作的年代,书中的媒体如果是放在国内,又该是一场秀了……

  我看开始的时候,牛大哥问过我,书怎么样?我很老实地跟他说,我当它是个故事来看。谈它给我多大的冲动或者能量,暂时我还没体会到。但是唐的梦想的力量却是是令人钦佩的,在他52岁的时候,实现了哈佛梦想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人生第二个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强大的执行力。他做到了,超越了自己。

  另一个方面,感触颇深的是:人脉的重要性。从社区学院给他用了女性的名字申请了免费的课程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转换了方向,一步步地用自己的心智去完成人生的蜕变。他母亲的生病,让他想起阿默斯特的董事,然后在第一时间救了他母亲;再比如,在哈佛法学院书期间,他开taxi的时候遇到了米切尔先生,这是改变他人生最重要的恩人,而这一切也是从他们共同认识的人开始的。在羡慕唐的人脉广到连奥巴马夫妇都曾经是同窗的同时,更深层次的应该是对他人格魅力的钦佩。阿默斯特和哈佛就是他的个人标签。在他比同一时期读书的同学来说,他的年纪绝对是大了太多,但他没有孤僻地学习生活,他待人真诚,跟同学们相处融洽。教过他的老师们无一不称赞他。这也是他能成功步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关乎旅程,而不是目的地。”重要的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