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见杨德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再见杨德昌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8 04: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见杨德昌的读后感10篇

  《再见杨德昌》是一本由王昀燕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36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杨德昌》读后感(一):大师没落的当代

  如果说有哪个电影人在这个时代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让诸多影迷为之追捧,在影像背后津津乐道他的过往影响,在屈指而数,大师没落的当代,一个被称为殿堂级的电影大师杨德昌就是其中之一。

  王昀燕完成了一件在他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杨德昌在07年的6月29日去世之后,这本对曾经和杨德昌共事过的电影人来说意义非凡的访谈录在七年之后付诸出版。

  正如书中所说“访谈对象包括台湾著名电影人小野、吴念真、柯一正、余为彦、舒国治、杜笃之、廖庆松、陈博文、张惠恭、鸿鸿、陈以文、王维明、陈骏霖、金燕玲、张震、柯宇纶。内容以杨德昌的电影为主轴,旁及十六位资深影人的从影小史,于其中各自专业出发而对电影的看法。”

  “全书借由口述历史深入台湾电影的创作现场,多侧面、立体式地还原了一位电影哲人形象及其电影作品,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记录。这些原始素材,一方面可以作为大众亲近杨德昌作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台湾电影研究重要参考资料。”

  在杨德昌逝世十周年之际,对于电影和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我们会揣测如果“追风”最后成片会是一副怎样的光景,我们会揣测是不是以后还会有人,用杨德昌的方式去拍电影,去构建这个离现实很近的世界

  无论是早期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是最后一部作品《一一》,杨德昌总是在还原我们当代人的情境,而这种无法被摆脱的情境构成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杨德昌的电影里找到自己影子,从前,现在,还有将来。

  正如贾樟柯所说:“杨德昌告诉我们,一部电影可以解释整个世界,一部电影也可以囊括中国社会的全部。”

  正如焦雄屏所说:“杨德昌是世界电影的殿堂级人物,他代表了台湾电影的巅峰,对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有着突出贡献,他对电影语言进行拆解的手法。通过电影对心灵透彻的剖析,已经超出了电影的范畴。”

  《再见杨德昌》读后感(二):爱吃鼎泰丰的杨德昌

  看完这本书的唯一印象,就是,杨德昌太屌了,真的太屌了,连金燕玲也这么说(尽管她对王家卫用大明星的看法失之偏颇)。想想也是啊,他们那批人,在那种年轻导演还被各位“老X样”(杨导原话)欺负又瞧不上的环境下,在几乎没有电影工业可言的条件下,就靠着一腔热血,一帮人互相扶持,互相分享,互相摸索,互相探讨,就这么强行地干出了一片天。好像是柯一正还是谁回忆时颇为感慨地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这么拍了,都你防我我防你”。张震和柯宇纶则把他们拍[牯岭街]的那段岁月描述成“一个永远不会结束夏令营”。我们现在看会觉得那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岁月,但,回不去了,那最好的时光

  1.吴念真说:“我之前是写小说,想借此反映社会,矿工题材写了不少……本来是想借由小说呈现一些社会问题,看到的人也许有能力加以改变,那不是很好吗?可你发现发挥不了作用,写了人家反而觉得太黑暗……我开始犹豫小说到底能做什么,即便是写矿工,矿工并不晓得你在写他们,因他们不太识字,像我爸爸的日文就比中文好,所以你并没有安慰到这一群人,便觉得没有意义。”很自然地想起曾听人用类似说法评价贾樟柯的电影,他的电影所聚焦的人反而是不可能看到他电影的人。

  另,小野对杨德昌的赞美带着距离,吴念真更真切,话里明显不买杨的帐。

  2.暴脾气的杨德昌,和太多人翻过脸。拍[海边的一天]时,杨德昌说要铺设轨道,杜可风大概是想开个玩笑,就走到海里面,问说轨道铺在这里如何,杨德昌后来翻脸了,改由张惠恭接拍。

  3.舒国治:“一般来讲,人不免是环境的动物,在时代的笼罩下,他才会变成那个他。然而时代会塑造很多符合一般社会标准期盼的人,你假如是一个特别的人物,才会不被它弄成那样。在台湾,大家就是要去买房子,可有的人不这么认为。虽说我不是那么同意时代,可也是因为有了我那个时代,我才会是如今这样。我那个时代那么穷,所以我可以坐硬板凳,对我来说,沙发反而很不舒服,且占的位置宽大,我很希望空阔一点,此外,我那个时代没有冷气,所以我是可以在家里流汗的。”

  4.廖庆松回忆拍[悲情城市]的时候,陈怀恩每次光还没打好,侯孝贤就开拍了。侯孝贤经常拍第一个镜头时,说我们试一次,其实摄影机已经开了,但有时候录音和灯光都没准备好。然而演员表演常常是第一次的take最自然,等到什么都准备好了,导演喊开拍,大家反而变严肃了。后来他[悲情城市]用了很多take1,因为“感觉对”最重要也最难得。

  5.廖庆松是堪称传奇剪辑师,但也是个容易喧宾夺主的剪辑师,他就曾因为[恐怖分子]剪辑过程中和杨导产生分歧以至后来再也没有合作过。他那时候白天剪[恐怖分子],晚上剪[恋恋风尘],大脑都快打结了。他在剪[恐怖分子]的时候打乱了杨德昌事先安排好的镜头顺序,而且非常坚定,“阿德啊,这一场就这样剪,这样才有味道。”

  6.杨导拍片也是先搭建环境布景,再寻找镜头角度,这一点在当时不能被他的同侪所理解,但其实许多导演早就这么干了,比如库布里克,比如奥特曼。

  7.鸿鸿回忆自己当年与杨德昌闹翻的根源:“他看待别人和他合作的关系,都是采取一种猜忌的态度,觉得别人有心从他这边拿到好处,但我觉得媒体或是出版社来找他,应该是建立在一种互惠的合作关系上。他可能觉得我冤枉他,但他这种对于人性不信任感,其实在编剧时给他蛮大的帮助,可能对于创作是好的,但对于和他合作的人却是极端痛苦。”

  8.杨导说,拍电影贵在内容,以写文章作为比方不见得要用毛笔,也可以用一支一块五的圆珠笔写。“标榜毛笔字其实是在制造一次被歧视理由。”在创作中,这种意念甚至可以说“信仰”地坚定是非常珍贵的。

  9.鸿鸿回答杨导喜欢的导演和作品:

  “阿伦·雷乃,尤其是他的[天意],里头有很多辩证,而且是想象和现实互相交错,他对于多线的、对位的东西都很感兴趣。”

  赫尔佐格。

  认为安东尼奥尼颇为虚假……

  “喜欢成濑,尤其是[浮云]。相较之下,他觉得小津太拘泥于单一形式,反而少了很多可能性,人物刻画流于规范化和制式化。反观成濑,每一部片都有不同的叙事策略,充满人情转折,非常精彩。”

  10.好几个受采访者都提到[独立时代]受伍迪·艾伦的影响,我猜想他受[汉娜姐妹]影响最大,云中的[呼吸正常]亦是。

  11.很能说的王维明:“我们的老前辈,尤其像侯导、杨导等人,他们名扬国际,可是很多人将他们的作用归类为“艺术片”,其实是用一种不尊重的方式来谈他们的片子之没有经济价值状态

  12.杨德昌非常非常喜欢吃鼎泰丰。他老婆为他健康着想不准他吃,他就趁老婆去国外的时候偷偷去鼎泰丰吃小笼包。

  13.张震是在泽东电影公司接受的采访。

  14.柯宇纶说话还像个大男孩,有点儿意思。他讲了一个趣闻,“我第一次看[一一]是在交通大学,2000年,杨导以[一一]获坎城影展最佳导演奖,回台后,选在他的母校交通大学举办第一场电影首映会。电影开演了,突然,一个摄影记者手持ENG摄影机冲到荧幕前方,欲拍摄第一、二排观众神情。此时,只听见杨导大喊一声:‘我操***X!’随即冲到前面去,踹那人,一路将他驱逐至外头。在杨导看来,对方不能打扰他人的观影情绪。”

  他还谈到李安指导他演戏:“有些时候,你心里面要有,不管观众看不看得到;有些时候,你心里面没有,但你都要做到让观众觉得有。这完全是两路,但这两路可以同时活用。有些东西可以演就演,若真做不到,其实故事会帮你说话,观众有就好了。”

  《再见杨德昌》读后感(三):再见,杨德昌

  我看过杨德昌的《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麻将》、《一一》,很爱这位导演。可以说,他是我最爱的台湾电影导演,超越李安和侯孝贤,完全没有人可以和他匹敌。

  可是,我只对《牯岭街》和《一一》有印象,《独立时代》有依稀的印象,剩下两部,几乎完全不记得。不是电影不好看,实在是看的时候年纪太小。《牯岭街》和《一一》反复看了很多很多遍,才会记忆深刻。可就算是看了多遍的这两部,我也不敢说我就悟透了杨导想表达的一切。我只能看到我想看到的,于是每次重看,就会产生不一样体验

  连他的作品都记不清,自然也就对他的生平不甚了解。除了知道他与蔡琴有过一段长达十年的柏拉图式婚姻外,我没有关注过任何他本人的事,直到看到这本书。就像《星际穿越》里突然从书架上掉落的书,砰地发出一声响,迫使我将它拾起,重温,然后知新。

  16位影人的采访,组成了这本书。有杨导的好友搭档;也有他的弟子、演员。这个高大的导演在他们的描述和回忆中逐渐清晰

  在同辈的好友眼中,他是坏脾气的,坚持己见的,用英语思考的,为了作品好看不惜一切代价的。他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筹备一部电影,经常在已经完成大半的时候想要放弃改为另一个故事;他的台词不许演员随意改动,因为每一句台词都有他的用意;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很苛刻,他追寻自然的东西,表演,以及光线声音。这个美国回来的高瘦大男孩,总是在腰里别一个随身听,观察生活反思着生活,配着古典乐。

  在晚辈眼中,他是笑眯眯的,爱听故事的,愿意传授指导和鼓励年轻影人的。他总是爱问对方对某个地方某件事情某部电影有什么想法看法;他宁可让对方复述一部电影而不是自己去看;他需要知道其他人的想法,而不是他自己的。他总是能搭建出一个非常庞大完整的故事,饱含了当下的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和情绪;他也总是用情绪来挑选演员,素人演员里自发的情绪会令他感动。他鼓励每一个想学电影拍电影的年轻人,不吝啬告诉他们经验,甚至常常唤他们来帮忙打工,随他们偷师。他带出了《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带出了《不能没有你》的戴立忍,还有《一页台北》的陈俊霖。这些弟子们的身上,至今还散发出师傅气质

  他是热爱电影的,所以在念完了电子工程硕士之后,在已经申请到了麻省理工及哈佛的建筑系之时,朋友问他:你念完建筑会不会还是想拍电影?他想了想,毅然回台,开始拍片。感谢他的这位朋友,不然我们将没有这美好的7部半电影。

  7部半,和塔可夫斯基一样,只留下了7部半的作品,却够我们一直看,一直看,直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所在空间轮回。就像《牯岭街》中小四手上的手电筒,在黑暗中慌乱地扫出轮廓;就像《一一》中洋洋的镜头,找到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就像塔可夫斯基《乡愁》中的蜡烛,无论是否行得通,我们都要点燃希望,用灵魂去拓展灵魂。

  《再见杨德昌》读后感(四):怎么读《再见,杨德昌》

  这本书是对冰山理论的一个绝佳的证明,可从此角度入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都知道是经典,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会更加地了解到这部经典之下巨大根基。电影中的一部经典原来背后是有这么多人付出心血,但也是由此通过这部书,让我认为了杨德昌的伟大,没有杨德昌,后面有再多的人,也不会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书中看到了几处有意思的地方。前期的一个剪辑师在处理《恐怖分子》时,让杨德昌颇为不快,后来也就没了关联。但剪辑师多年之后仍是不能释怀,抬出候孝贤喜欢这种风格,但候孝贤喜欢还是不能代表杨德昌也喜欢啊。前期有灯光摄影师为难剧组,显然就是得过且过,糊口饭,更不懂得追求艺术的赤子之心,书中写到这批人后来也是很快被淘汰,这样的人生其实哪里不都在上演呢。

  《再见杨德昌》读后感(五):天才总是不被理解。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杨德昌的书,以前只看过电影,印证了自己的几个判断

  1. 他喜欢研究建筑,喜欢听交响乐。他有立体的,结构性的思维方式。不是平面的,线性的思维方式。

  2. 他脾气不好,不太懂得与人相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内心追求完美,不能容忍一些东西,一旦触碰到他,他一定以激烈应对

  几个没有想到:

  1. 他完全用英文来构思,来思考,语言本身可能就有思维方式的差异

  2. 他的剧情完全是他“规划”出来的,而这一切居然跟实际生活是吻合的。把人放到那个环境中,那个社会结构中,人物的生命轨迹,是可以让杨德昌这样“情商”非常低的人,精准预判的。

  3. 他把所有朋友都得罪遍了,只有他过世之后,有了时空距离,一切归于平静后,很多人才能够客观的想想他这个了不起的人。

  4.911之后,他说从今以后这个世界就变了。国家之间的冲突会被“宗教”冲突代替。

  5.如果按照他的思考方式,他的两人妻子,一个是通俗歌手,一个是钢琴家,其实这个选择是必然的。

  6.这样的大导演,每个月去邮局领3万台币的生活费,谁能想到呢?!

  7.他不是不懂这个社会,他觉得他和朱延平可以拯救台湾电影界。金城武跟他擦肩而过。按照他的性格和金城武的为人,他应该能够喜欢金城武,而他的绘画,思考方式,做人的态度,应该能够跟金城武合拍。金城武遇到他,之后再遇到王家卫,演艺事业应该非常不同吧。

  8.他就是一个天才,其实某些特制跟乔布斯非常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