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道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道剑》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4: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道剑》读后感10篇

  《王道剑》是一本由上官鼎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9.00,页数:14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王道剑》读后感(一):武侠不死,只是凋零

  前几年看到过一篇文章,讲一帮作家精神病院看望诗人食指。食指的精神状态不错,还拿出了自己新近的作品读给大家听。这些诗的具体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还有个大概印象,就是这些诗的表现手法陈旧。我不是一个懂得诗歌的人,但诗歌发展成了什么样子我还有所了解,和如今的诗歌相比,食指的诗还押韵呢。当然,跟不上潮流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判断一个艺术家价值也不在于他是否能赶上时髦,而在于能否把自己的东西推向极致。而对于他的受众来说,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之所以发这些思古之幽情,是因为最近看了一套武侠小说,台湾武侠小说家上官鼎的新作《王道剑》。还是一样配方,还是熟悉味道。我这个年纪的人,最初的阅读体验基本上都来自港台的武侠小说和日本的漫画,如果你和我差不多年纪,这两样居然都没有涉猎过,那你活着还有什么劲?不过除了我这样的武侠小说迷,似乎也没多少人关注传统武侠了,除非重出江湖的是金庸。

  一

  在我们聊上官鼎之前,得先说几句金庸和古龙。小时候看金庸和古龙,说废寝忘食,都只能算是状态不好时候。金庸的《倚天屠龙记》我少说看过二十几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是古龙的《欢乐英雄》,没事就看一遍。和金庸小说不一样,找古龙的小说是一件挺费劲事儿。金庸自己弄了一副对联防伪,你只需按图索骥就行了。古龙呢,就没办法这么干了,在浩如烟海的署他名字作品中,你得仔细分辨哪部是他写的,哪部是冒充的,甚至哪部中的哪部分是他写的。因为有很多小说,都是他写了一半,然后就放弃了,于是找其他作家代笔完成。比如《白玉老虎》《名剑风流》这两部,都是这么个状况,好像《圆月弯刀》也是。

  上官鼎就是从给古龙代笔出道的。话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其实也是初出茅庐不久的古龙写了一部作品叫做《剑毒梅香》,刚挖个坑就“太监”了,应征续写这部作品的就是上官鼎。上官鼎不是一个人战斗,这名字是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兄弟三人共用的笔名,取三足鼎立寓意,其中刘兆玄是主要执笔人。而刘兆玄那个时候,才十七八岁,和写《三重门》的韩寒一个年纪。从《剑毒梅香》开始,武侠小说界就有了上官鼎的一席之地。但这名字就好像流星一样,仅仅出道9年之后,1968年,因为刘兆玄要出国留学,于是上官鼎宣布封笔。那时候他才25岁,这个年纪宣布退役的运动员都不多啊。

  而在封笔46年之后,上官鼎居然杀回来了,只不过这次,上官鼎的笔名只属于刘兆玄一个人。而此时的江湖,大侠们或隐退或逝去,传统武侠小说也如同骑士小说一样,仿佛是石器时代的东西了。所谓传统武侠这个概念,还真不好归纳,用年代来框定也好,拿写作风格来划分也罢,按我的观点,它是以金庸、古龙、梁羽生这拨作家为代表的那个年代的武侠作品,也算是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后来的温瑞安算,再后来的黄易算不算就不好说了。提出这个概念,主要也是跟如今的网络玄幻、仙侠小说区分一下。其实要是和民国那会儿的还珠楼主、王度庐们相比,金庸和古龙就是新派武侠了。总之读者们心领神会就行了。

  书归正传,《王道剑》这套书,讲的是明朝初年靖难之役前后的故事,走的是敷衍历史路子。这个路子,是梁羽生和金庸的拿手好戏,而古龙的作品,一般都是架空历史的。从早年的《剑毒梅香》到如今的《王道剑》,五十多年的时光没有改变上官鼎的旧派武侠小说作家的文笔和风格,但显然改变了他的三观。早年间少年英雄行走江湖,续写古龙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最好不过。到了如今,这作品更像金庸,讲究中正平和演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

  这本书看着还真有点向金庸致敬的意思主人公傅翔,出身是明教余孽。这个明教自然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朱元璋出身最终又背叛的那个教派。到了这部小说里,明教终于葬送在朱元璋手中,只剩下小猫三两只继续搞风搞雨。小说中还有我们熟悉的全真道士,而搅乱江湖的,正是《天龙八部》里鸠摩智大师老乡,来自天竺的高僧。武当、少林、丐帮这样的大牌就不必提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价值观表达,就像书名传达的意思一样,小说的中心思想说白了就是王道和霸道对抗的故事。在江湖的较量上,中原的武功,讲究的是堂堂正正博大精深;而天竺的武功,则内力诡异招数狠毒,剑走偏锋。前者是王道,后者是霸道。而在庙堂的较量上,代表王道的是建文帝朱允炆,而代表霸道的自然是明成祖朱棣了。虽然无法改变朱允炆失败这个历史事实,但作者传达的只有行王道才能长治久安观念却清清楚楚。而“王道剑”这个书名也容易让人联想起金庸的《鸳鸯刀》,而鸳鸯刀上分明刻着“仁者无敌”四个字。

  二

  就好像食指的诗歌,这部小说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观念传达都堪称陈旧,和现在流行的那些玄幻、仙侠、穿越小说相比,这部作品的情节推进慢极了。这让我想起当年王朔对金庸的评价:“有一个人对我说:金庸小说的文字有一种速度感,这是他读其他作家作品感受不到的……什么速度感,就是无一句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打,用密集动作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通通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作用。”这话送给现在的网络小说,我觉得更恰当,要讲速度感,现在的网络小说基本上就是高铁了。

  如今的网络文学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价值观的丧失,完全成了意淫产物。当年那拨武侠作家,小说里寄托他们的理想情怀,未必对,但是真诚可能如古龙一般,不大看得起写武侠小说这个营生,不敢以作家自居,但在创作过程绝对是充满神圣感的。还记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里,男女主人公窝在旅馆里干什么吗?创作武侠小说。可见那个年代,写武侠已经成为了知识分子的一种雅致。而这个载体,也承担了文化传承和推广功能,这一点在上官鼎的这部新作里仍能感受到。上官鼎希望通过武侠小说的形式探讨历史,他在序言里津津乐道于对建文帝最新历史研究使用。当年金庸在创作了《碧血剑》之余,也意犹未尽地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

  所谓文如其人,武侠小说作家们往往也表现出如其作品一般的意气性格。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代表,要算是金庸和古龙了。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如萧峰,如郭靖,往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基本上属于儒家人物,或者用倪匡的话说,不是人,是神。相比之下,古龙的人物更加自我,更像是道家人物,或者是人性解放的个人主义。更重视个体感受,个人奋斗,当然还有醇酒美人享受。当然,金庸的人物有着儒家的克制隐忍,古龙的人物也有着道家的绝望悲观。这两位作家作品中,渗透着他们自己的影子

  出身在海宁望族的金庸,从一开始就对政治有着浓厚兴趣,从最初渴望加入新中国外交部而未果,到后来创办《民报》撰写社论,再到晚年积极投身香港立法,这个武侠小说名家从来都是入世的,积极向政治靠拢。终于把自己锻炼成了“金大侠”。古龙的人生放浪形骸。自己就是陆小凤、就是傅红雪,除了长相之外。他既有陆小凤的风流不羁,又有傅红雪的自卑绝望。如果说金庸是个大侠,那古龙从来就是个真小人,像王家卫说的,一个有才气流氓。所以他的人物都是浪子,更鲜活,更无拘无束

  而刘兆玄呢?如今重出江湖,可能没了初出江湖时的意气风发,却也多了近半个世纪对人世感悟。而在武侠小说家这个身份之外,他又多了几个头衔,学者政治家。早年间的刘兆玄,就已经是个学霸了,他是台湾大学化学毕业,然后赴加拿大深造。也正是这个时候,“上官鼎”宣布封笔了。在学术圈里,他一度做到了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位置。之后投身政治,也远比金庸走得更深。1993年以台湾清华大学校长身份出任台湾“交通部长”,到了2008年,受马英九的邀请,出任了台湾“行政院长”。对于刘兆玄来说,相比于台湾清华校长、“行政院院长”这些身份,上官鼎这个名头其实已经不是最著名的了。但对他自己而言,这个名字可能才是他人生中最为珍惜的。创作武侠小说也可能才是他最舒服姿态。如今回归老本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写作过程十分顺畅,一张稿纸都没有撕掉过。“写小说有半年的时间都活在明朝里面,过得非常快乐。”这让我想起丘吉尔,不知道对他而言,一生中最感荣耀的身份是英国首相还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创作态度可能正是现在这些通俗小说写作者所缺失的。其实又何止是通俗小说写作者,就像编剧述评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说的:“在中国,有兴趣沉浸在编剧的乐趣里的人不是很多,都是忙着在干活。有兴趣在里面,是创作,没兴趣在里面,是干活。”为稻粱谋是一个理由,但也并不很有说服力,说到底,写作者丧失了表达的真诚。这真诚能真到什么程度?在刘兆玄身上,已经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了。积极入世的刘兆玄,在现实身体力行展现了大侠风范

  三

  刘兆玄退出政坛缘于一场天灾,2009年发生的台湾“八八水灾”。为负起“八八水灾”所衍生的政治责任,刘兆玄选择辞职。他说:“所有政治责任由我一肩挑起。”在我们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引咎辞职并不是一个惯例,而往往是个人选择。刘兆玄的选择,政治家担当的背后是大侠的风骨。刘兆玄自有一套风格,不妥协、不低头,大侠一出手就是迥异于小兵小卒。当他在记者会上宣布总辞时,不少媒体都以“一条汉子”来形容,赞其下台身影漂亮。而知情人士指出,以刘兆玄的“大侠”性格,既然提出请辞,对职位一定不恋栈。台湾学者邱毅说:“过去那个有大侠之风的上官鼎又回来了”。敢于承担责任,不恋栈权力,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易了。

  类似的风范,我们还能在古龙身上看到。倪匡在文章《想起古龙》中写道:“或许有人认为他的性格行为不足取,但刚强抗争,可以把命豁出去,如果化为民族精神,可以断言,必无暴君可以得逞!”人做到如此,其作品就可想而知了。古龙在小说里反复使用“有所不为”这个词,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活得像个人。而金庸用整整一部《飞狐外传》来表达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这些东西,才是这类通俗读物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正因为是通俗读物,所以传播够广,影响够大。

  作家木心说中国的文学是月亮文学。意思是不阳刚,阴柔隐忍。在他眼里,苏轼、辛弃疾这种大江东去的豪放,也都是装出来的。的确,我们没有酝酿古希腊那样的太阳文明、酒神文明的土壤。似乎中国文人所有的兴高采烈,全都葬送在了先秦的慷慨悲歌之中。只是抽冷子出来了一个嵇康。我觉得吧,主要是木心他老人家不读武侠小说这种俗物,否则他会在里面看到中国文学少见的阳刚的东西。或者即便仍旧是月亮文学,也有像古龙这种朗月当空,明灯一盏。对于我们这个把“沉默是金”挂在墙上当座右铭的民族,需要武侠文化来提供一点刚度和烈度。

  当然,我的这些溢美之词无法掩饰武侠文学没落的尴尬。上官鼎的新作不温不火,而媒体对他的采访,显然也对他的政治生涯更有兴趣。而作为通俗读物,高雅之士恐怕未必认可我把武侠文学上升到文化载体的高度实际上这么多年也只有金庸勉强登堂入室年轻的读者也已经不待见这老气横秋的表达方式,或许就剩下我们这些有武侠情结的70后、80后们在这里自我陶醉。这种情结,卡尔维诺有过精准描述:“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些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但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所以在我这俗人心中,武侠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王道剑》读后感(二):衰世中的逆流

  你有多久没碰过武侠小说?

  因何使你对武侠失去热情

  武侠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以上三问,对读过或自称是武侠迷的你做一个简单调查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曾叱咤风云独领风骚的武侠题材至今经已衰落。历金庸、古龙、黄易、司马翎、梁羽生、温瑞安等一众宗师宗匠开疆拓土后,题材过分完熟,不断重复套路现象就难以避免了。哪怕继后有“大陆新武侠”的旗帜飘扬,创作地域从港台又回归到大陆,其标榜的“新”,不论形式抑或内容,到底是只有尺寸之功,还是依样画瓢,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上官鼎在过去是个“不入流”的名字,因为叶洪生论台湾九大门派就没他的份儿。其实叶老搞个“九大门派”只能是一家之言,高庸、秦红、孙玉鑫居然榜上有名,云中岳、独孤红、萧逸诸子反而未能自成一大派,真乃咄咄怪事!不管如何排列,九大也好,十大也罢,早年的上官鼎一直处在十分尬尴的位置,滑出榜外的情况尚不为奇。按理,创作还是一人独立完成为佳,而当年台湾代笔捉刀之风严重也是一大问题,流风所及,刘氏弟兄三人合写一书就不好个别指责了。从上官鼎早年的作品中,武侠迷们是无法理解为何金庸会说出“古龙第一,上官鼎第二”之语,如今回头翻阅《沉沙谷》、《七步干戈》、《铁骑令》等书,着实并无多少惊喜,其开创性及影响力实不如司马翎那样深远。

  《王道剑》问世,上官鼎在过去的地位就有重估的必要,此作可能是上官鼎武侠中最好的一本,且具个人创作里程碑意义。当下相关明朝靖难前后的小说应该不少,同是武侠题材一下就让人想到了黄易的《覆雨翻云》和凤歌的《灵飞经》,不过后者至今仍未完结,着实不便拿来对比,待完稿后再另行撰文,此处不述。以下将对《王道》、《覆雨》二书进行人物、情节、结构三大方面对比,分析个中成坏,务求合理。

  人物:

  单从这一项对比,天平必将倾向《覆雨》这一边。观察上官的早年创作历程,人物刻画一直是他的弱项,他笔下无法诞生出令读者念念不忘的角色,连正主儿大多也是空洞无魂,余等更不须多想。时隔多年重出江湖,他也未能克服这一弱点,《王道》中的男主傅翔依然是高大全的形象,作者只突显其百世难得一遇的武学奇才,人物个性及塑造较为苍白无力;配角中章逸和完颜宣明会稍好点,章逸深沉老练又不失风流,完颜遇事犹豫又不失风趣,但终究是喧宾夺主,往后推进又未能将角色发挥到极致;其余郑芫、阿茹娜、方冀、天地人三尊等就不消多提了,距离经典形象仍好大一段差距。反观《覆雨》,整体人物都要比《王道》刻画得出彩,浪翻云的痴情磊落,庞斑的骇俗可怖,厉若海的慨然无惧,封寒的冷酷热肠,秦梦瑶的圣洁纯净……毋须一一细数。《王道》在虚构角色上显然要比《覆雨》逊色,但绝非一无是处。由于两书的背景都选择在明初靖难前后,历史人物的登场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要角,可说《王道》的历史部分要比《覆雨》的吃重得多,历史人物的性格、语气、行为更贴近其人。两书都有朱棣、朱允炆叔侄登场,黄易为突显朱棣的雄才大略,不惜对朱允炆的真实形象丑化;上官则不然,对历史人物的拿捏恰到好处,消除了脸谱化,朱棣有狠毒残忍一面,朱允炆也有仁慈爱民的一面,绝不简而化之,同时痛斥了齐泰、黄子澄、李景隆等庸才误国,又讴歌了铁铉、盛庸、郑洽、方孝孺等忠勇保皇一系列事迹。

  情节:

  当下的武侠极难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框,练功、夺宝、言情、决斗、争霸……一系列元素早就成了构建武侠小说的必备材料。不能贸然责难仍在墨守袭用,能一下子通通舍弃,题材发展完熟的情况下,已是不成文的共识了,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新鲜活力成了创作的一大课题。单论《王道》的虚构情节,其实并没多少新意可言,作者仍停留在台湾当年的武侠盛世,毕竟是那年代的人,自是难免。如傅翔遭双尊联手打下崖后练成神功一段,武侠迷们都有印象在哪几部小说中读过相同的片段,老掉牙的情节到今天该舍弃就干脆舍弃。这绝非说上官在倒退,恰恰相反,比照早年,他已有不少进步。如唐钧战人尊最后双双中毒毙命一段,颇有金庸的风范,就可惜欠了些火候,唐钧和人尊的登场都较后,塑造上算不得忒深刻。其实从很多细节都可观察到上官在努力摆脱早年的古龙式悬疑,气质上更向金庸靠拢,因才华所限,只能是向大师致敬。黄易在气质上反而偏于司马翎,是故《覆雨》的江湖剧斗比朝堂之争要写得好,到了后来的《寻秦》、《大唐》技巧更臻成熟,无论在朝在野同样出色;而《王道》的耀眼点集中在朝堂之上,既然选了历史背景就不可没国法制度,上官在这方面的营造仍予人一种真实时代感。《覆雨》中有好几场大战令人回味至今,决战要数拦江之战为最,群战就肯定是花街之战。不得不承认《王道》这一环技不如人,试想上官并无一个独创的武学系统,《易筋经》、《洗髓经》不知被沿用过多少遍,“王道剑”的概念印象卧龙生的《天剑绝刀》就有“王者九剑”此一武学。

  结构:

  从小说的结构可看出一位作者的才学笔力,两书均有优点,缺点亦不少。有人认为,写武侠的最大难处应是笔至中段如何发展,而非一头一尾,此观点颇有道理。长篇小说铺展若处理失当就容易造成拖沓,篇幅愈长毛病愈是严重。黄易可算得是继还珠后写超长篇的名家,《覆雨》是他第一部超长篇,然而结构上弊病就少不了。从《覆雨》第一卷推测当初黄易还没将《覆雨》发展成的超长篇的打算,按篇幅应该跟前作《破碎》相若,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往下主线就交由风行烈及韩柏接力。当主角变成三人或四人,这对作者如何分线巧妙安排绝对是一大考验,连金庸的《天龙》也曾受批评,其余诸子可想而知。《覆雨》最为恼人的要算“浪子艳遇”,黄易的文笔称不上好,却喜爱在间奏中将肉麻当有趣,连篇累牍,弊病就浮现了。《王道》篇幅比起《覆雨》来得适中,毕竟一位主角便于安排,但上官的人物刻画功力平平,主角的线还不一定如配角的来得好,若生出宾主易位之感,分属无奈。长篇铺展最忌早衰早亢,观《王道》的气势可得乎其中,闲写还不算恼人,至于后面是否拖沓则见仁见智。两书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实为武侠惯有的套路,最终都安排主人翁和大反派决一死战。《覆雨》中拦江之战后庞、浪双双“破碎”是一大经典,不过这一战的铺垫可真冗长,从约战到决战中间,浪翻云这男一号的戏份有所减轻,换上韩柏的一段又一段艳史,连风行烈也不乏香艳情节,拖沓使人疲倦。《王道》的节奏尚可,从天尊露脸,接着数度交手,最后和傅翔分个雌雄,很遗憾结果并无多少悬念可言,“王道剑”一出力压敌手,不免失之于落入窠臼。

  最后总结,上官鼎年届古稀仍有心力独立著书,已属难得,更难得的是比早年有所精进,这是显而易见的。金庸写完《鹿鼎》后就过早封笔了,梁羽生封笔时已是五十多,温瑞安、黄易年过花甲偶尔写作出书,可惜大不如前,足见人的创造力迈向老年必不如青中年那般具爆炸性。上官鼎在台湾诸子中的地位确实值得重估,《王道》整体中上,足可赶上过去的卧龙生、慕容美、独孤红等人吧,至于前后排位,有待商榷。

  《王道剑》读后感(三):独家解密《倚天屠龙记》后传的历史故事。

  费了几个月时间看完王道剑,感觉和古龙某些烂作不相伯仲。

  貌似比古龙的一些烂作更注重动作描写。古龙还起码重视意境,刘兆玄的武斗注重的是,卧槽,天才多么牛!

  而这本书最失败之处,在于该书故事分两条不怎么相干却又有藕断丝连关系的线索来写。

  即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刚看完了激动人心的武斗,还想继续看接下来的情节,但上官鼎转笔偏锋,又写到不怎么相干的历史叙述上边,故事主线断断续续,看得人十分不爽。

  一个武侠故事,搞的什么历史解密,而且大多篇幅浪费在了历史解密。叙述一大队编造的乏味的而且没啥意思的对白。

  前边写了主人公(又貌似不是,看了这本书连主人公到底是谁感到模棱两可,莫名其妙)来历,方军师出现,明教残余,卧槽,倚天屠龙记续集啊,这是~!

  刺杀朱元璋,失败!

  之后围绕在一个大娘的酒店,明教在锦衣卫中安插的内奸对这个女人感兴趣了!卧槽,特工的浪漫啊!

  后来,道衍密谋朱棣上位,道衍借天竺国侵吞明朝。接着作者又跳跃情节···

  天竺和少林大战!卧槽,少林真特么垃圾!作者又跳跃到历史解密,朱允炆要励精图治!?

  主人公没死!继续跳跃,各种朝廷商议。

  又被天竺国伤害了,没死!

  ······

  主人公胜利了,由于同情又帮助杀父仇人杀爷仇人的孙子躲避灾难!终于两条莫名其妙的线重合到了一起。

  额,两条线叙事,听起来很屌,实际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乱!

  除此之外,作者还想有些历史与武侠的创新。这是人为的主观的联系,即锦衣卫被西方天竺控制,要借此侵略我天朝。

  卧槽,天竺阿三整天念佛念经,因过于慈悲弱得被千里迢迢来的雅利安人打得落花流水,还来借锦衣卫之手侵占我天朝上国,上官大叔想多了。

  在武功方面,基本上没什么创新,别想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什么无招胜有招之类的哲学,除了天才,就是天才,女的天才,男的天才,因为天才打不死,因为天才武功高,因为天才不用怎么努力武功就上去了,因为天才结局就是天才必胜,因为天才招式牛逼,因为天才敌人必败。所以,王道剑是天才剑!无语!没啥意思!

  这与无敌流有什么区别?一个前台湾行政院长写得一部糟糕的网络小说,是为了卸任后再借余音未绝的名声赚钱吗?

  《王道剑》读后感(四):建文史学疑难汇总

  本人在研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甚明了的问题,还请饱学之士赐教。

  1. 我接触到的史料中很少有述及明宣宗对建文帝和建文朝臣的,有谁留意到吗?

  2. 僧录司的正印、副印和左善世是啥关系,正印、付印管事吗,怎么通常说左善世是最高领袖呢?

  3. 明史说方孝孺二子自刭,又有史料讲说刑部郎中王高、大理寺丞刘端因释放方孝孺子被杀?是先被释放后自杀,还是怎么回事?

  4. 《奉天靖难记》写完后是全国发行,还是只是存于宫内啊?

  5. 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为什么没有按“宗室命名法”取名呢?是当时的字辈还没定吗?

  6. 黔国公沐家是不是和其他藩王不同,可以参与地方行政的,地方官受其节制吗?不然为什么黔国公的府邸和云南布政使司在一起,而且永镇云南?

  7. 《惠民县志》中说吴王墓是朱高煦世子的坟,可汉王世子没有称吴王的啊?是不是记载错误?

  8. 明初上朝是在奉天门、乾清门、奉天殿还是武英殿?金川门事变时,建文帝烧了哪些殿?

  9. 明朝的“行都督府”和“行都司”是一回事吗?

  10. 明朝镇守关隘的将领职务是什么,比如镇守云南下关的,叫镇抚使、守备、千户还是什么?

  11. 我听商传老师在百家讲坛讲朱棣时,说到当时文渊阁的一个阁臣喝酒睡觉被朱棣的特务发现了,是谁?曾棨吗?

  12. 不记得是商传还是毛佩琦教授说得,朱高煦曾讲权妃“七分神似小姨”,这种说法来自哪本书啊?

  13. 朱高炽死的时候,脑袋没了,或被儿子害了,是哪本书的说法?

  14. “胡惟庸案”中“诬指赃钞” 一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好像与郑义门有关系。

  15. 我看有资料说姚广孝先学习天台宗,后研习密宗瑜珈三密,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16. 明代有“恩授敬官”、值殿大将之类的官职吗?

  17. 有人说元代的墓,螭吻是张嘴的,到了明代才是闭嘴的,是这样吗?

  18. 明代红漆器皿使用不当也有僭越之嫌吗?

  19. 明清的基层行政区划分乡、都、图、里,除了乡约、地保外,还有其他小吏吗?

  20. 谷王谋反时说的“德苍时不可言桓文之事,桓文时不可言德苍之施”,“德苍”一词怎么解读?德被苍生?

  21. 毛佩琦老师说碽妃是朝鲜人,商传老师讲碽妃是蒙古人,碽妃到底什么人?我看朝鲜说最早应该来自朱彝尊吧,《国榷》中好像没点明她是哪国人。

  22. 建文帝忠臣如佥都御史司郎中柳一景、四川按察使李文敏、诸生王志、谭仕谨、太监段实有什么事迹?

  23. 大竹县清河镇王家屋家谱与建文帝有关吗?

  24. 朱棣登基后的诏谕内容有何增益变化?

  25. 郑和下西洋之前,朱棣曾向邻国朝鲜索要过建文朝逃亡者?

  26. 霞浦县有明朝户部侍郎卓敬的后人吗?

  27. 哪部史书说建文新政的仁声义闻远播西域,有“治民等于三代”之誉?

  28.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后宗泐推荐了哪三位主录僧,除道衍外?

  29. 南京大报恩寺的兴建有一说是为了纪念建文帝?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

  30. 朱棣被铁铉诈降后为什么不继续水淹济南城?炮轰前本来决定水淹的!

  31. 永乐削藩时,为何将齐庶人、谷庶人都安置在庐州,道理何在?(景泰五年,徙齐庶人、谷庶人置南京,敕守臣慎防。后谷庶人绝,齐庶人请得谷庶人第。)

  32. 跛子帖木尔为东征大明,制定了几分计划?

  33. 北元的使节有出使帖木儿帝国吗?帖木儿准备攻打大明时是不是也扣留了北元的使节?谁能介绍一下帖木儿帝国与鞑靼、瓦剌两部的交往情况?

  34. 明朝初年御宝放置在什么地方?奉天殿吗?为什么沈德潜说嘉靖40年西苑大火历代御宝“尽付煨烬”? 为什么又说御宝在正德九年正月的大火中毁掉了?朱元璋刻制的17枚御玺御宝还有存留吗?( 万寿宫是嘉靖大火后才开始的。宝玺放置,交泰殿是乾隆朝开始的)

  在研读明初这段历史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貌似与建文帝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些问题,也一同列出,盼望学兄、学姐们开示:

  35. 段功之妻高氏是被蓝玉还是沐英所杀?阿盖郡主是梁王的畏兀儿妃子所生吗?

  36. 洪保在正统六年(1441年7月)至七年下西洋的情况是怎样的?

  37. 朱元璋当年出家的皇觉寺为何可以冠以“皇”字?

  38. 王振是教书先生的说法是野史吧?

  39. 张士诚的旧部刘通成为倭寇后结局如何?

  40. “洪武”这个年号是怎么定的?谁提议的?

  41. 我翻阅史籍时发现释迦哑尔塔和班丹扎释都被封为“大智法王”,是不是有误啊,释迦哑尔塔是智光和尚的法脉,怎么会和班丹扎释一个封号呢?

  42. 永平侯谢成任职太原,他被处死时京师在南京,谢氏家谱却说谢成葬在北京,这是怎么回事?

  43. 明朝的军民府和宣慰司、宣抚司的职能有何不同?还有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怎么区分啊?

  44. 翰林院的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我看了网上的一些释义,还是迷糊。

  45. 倭寇的八幡船有多大?长宽几丈?有记载吗?

  46. 明朝每年都有各地将士轮番到京师大教场比武吗?其中有个词“比中双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47. 史料中提及麻林国王哇顿的墓在闽侯县,不知是时候消失的?

  48. “吃菜事魔”中的“吃菜”与吃素有何不同?

  49. 《大小明王出世经》流传下来了吗?与《大阿弥陀佛经》类似吗?

  50. 永乐戊子(1408年)台州曾遭海盗劫掠吗?

  此外,本人因为视野有限,一些史实难以廓清,不知哪位贤达帮忙搜集一下资料,如下:

  51. 明朝历代僧录司的善世、道录司的正一的资料有没有人整理过?如果没有,这倒是个很好的研究课题。顺便问一下,谁知道道衍去世后的左善世是谁吗?

  52. 明代历代太监的名录,有相关资料吗?如果没有,这也是个不错的选题^_^

  53. 建文帝在各地的传说,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留意搜集:比如:建文帝和益阳黑茶的故事、建文帝夜循东流菊江口的故事等等,限于条件我都没有了解到具体的情况,不知道哪位能了解一下。有一次我看商传老师接受采访说,有人向他提及建文帝逃亡和越南阮氏、胡氏有关,还有说逃到朝鲜去的,这两种说法的具体情况如何,有清楚的吗?我没有商老师的联系方式,哪位能提供一下?

  54.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圣旨碑”内容

  55. 席应真的《子阳子诗》

  56. 谁看过武夷山《瑞岩实录》 一书?知道诗偈篇的《夜宿天心》署名是胡濙、胡滢、胡潆还是胡源洁?

  57. 吴江人吴铁峯(吴宽亲友?)、叶师相、叶君锡、郑汝交、江右司空徐若谷等人,有他们的生平资料吗?

  58. 道士刘渊然在云南收的几个弟子有记载,我了解到他上京任职前在赣南收了十二弟子,谁知道是哪些人啊?

  《王道剑》读后感(五):历史、武侠在小说中相遇

  架空的东西看过很多了,突然间遇到这样的小说,让人有点惊艳。

  历史的考证,通过武侠的想象加以串联,似真似假之间,很是吸引人。

  这样的小说,如果过于强调史实,那么可读性就可能会下降,好在作者的分寸拿捏的还算不错。

  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作品,作者把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都写入了,年龄这么大的人,写武侠,其实也写了他对于人生的体悟,对政治、对人性的理解,经常能引人深思,这一方面,可能年轻的作者要逊色许多。

  很精致的一件作品,看的出,作者打磨的比较好。

  当然,要说到不足,个人以为,最明显的,就是涉及到武功的方面,作者也参入了自己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在这一方面,似乎未臻上乘。

  《王道剑》读后感(六):21世纪的古旧武侠

  #一

  先说重点,这本书写就于2014年,但是就其内核来看,还是与四十年前没有二致。

  上官鼎(刘兆玄)的这次出山,不是一次复出,而是接着四十年前的创作轨迹延续。

  所以,是一本新出版的“旧”武侠。

  跳出其写作模式与风貌,单就从质量来说,也相当一般。

  #二

  上官鼎的大名,对于现在人来说,也许并非是来自其作品,而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刘兆玄。而刘兆玄能为世人所知,也并非是因为他的文学功底,而是因为他的社会/政治身份:台湾清华大学校长以及台湾前行政院长。

  但冲着校长和院长这两个了不起的头衔,读者往往会有好奇心:一个科学家一个政治家,他笔下的武侠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将这本书读起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我之所以读这本书,其中一个理由是作者的特殊身份,另一个理由则是希望阅读老的武侠作者的新作品。

  结果却是叶洪生没有让我失望。他在1992年编纂《台湾十大武侠名家代表作》的时候,将上官鼎的作品收录;而到了2005年发表著作《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的时候,则将上官鼎排除在十大家之外。这一上一下,也足见上官鼎历史地位的起伏,与对他的更准确的评价。

  #三

  在文章的一开头,先给这本书下个结论:传统武侠。

  在这里传统武侠并非指的是“旧派武侠”,所说的并不是朱贞木、王度庐等人写就的那种武侠。这里所说的传统,他的比较对象是当下,是当下还在不停的发表,不停的问世的那类武侠。诚然,像是现在的武侠也无法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将他们全部整合在一起。但是反过来看,在阅读《王道剑》一书的时候,却时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70年代的时候,台湾武侠风靡一时,以此为生的作家竟然达到三百余名,简直难以想象。这些武侠作者在推出第一本武侠小说的时候,还能厚积薄发,还能够保证质量。靠着前几本书拿到稿约之后,继续创作就出现了问题。作者本身的素质水平有高有低良莠不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足够的天赋保证自己的创作保持在一定水准。那么如何应付出版社的稿约呢?很简单的一点就是偷桥。将别人的精彩的设定拿过来化用,改头换面之后重新上市。在这点上,根据叶洪生考证,上官鼎在推出完整的处女作《沉沙谷》之时,就将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老顽童周伯通一化为五,变成魔教五雄(当然,又有人认为金庸后来的桃谷六仙则是又借鉴了魔教五雄,扳回一城)。而到了这本《王道剑》中,各种既视感更是扑面而来。

  #四

  先说剧情。本书分成四部,分别是《乾坤一掷》《大战天竺》《云锦袈裟》《王道无敌》,每一部的副标题基本上就是内容的提要。且一部一部来看。

  网上有评论文章,说《王道剑》是《倚天屠龙记》的后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故事的背景就是接着《倚天屠龙记》展开。朱元璋借助明教的力量北逐蒙元,统一中国,建立朱明。可之后不久便大开杀戒屠戮明教众人。其中有人侥幸逃生,就是本书男主人公傅翔的师父——明教军师方冀。第一部《乾坤一掷》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方冀在亡命天涯十几年后,入宫刺杀明太祖朱元璋的展开。其所用的绝招,就正是这一卷的标题“乾坤一掷”。当然,按照历史原貌,这次刺杀必然没有成功。不过也是这样,洪武受了惊吓,不久之后也是驾崩。

  在第二部《大战天竺》中,方冀亡命天涯,傅翔则是在寻找师父的过程中结识了全真教的完颜道长。两人意外得知天竺的武林人士来到中原,妄图豪取强夺中原各门派的秘笈。看到这个地方,简直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思路联想到《天龙八部》里面的设定。当然,《天龙八部》雁门关里面的伏击,在这里变成了汇聚在少林寺的比武。这种对战双方各自召集帮手来比拼,和《蜀山剑侠传》正邪大战又有类似。

  在比武之中,中原武林利用主场优势,利用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还是逼退了天竺武林人士,算是保得了面子。在本书最后的时候另有一场比拼,则是牵扯到了锦衣卫内部的权力争斗。即是武林与官府之间,又是中国与天竺的较量。涉及的人物在层次上也许不太高明,但是错综复杂程度确实更上一楼。

  第三部《云锦袈裟》,则是将整部作品的关注点升格许多的层次。由中外武林的互相比斗,转成了“靖难之役”。但是其中转化的断裂感也是很强烈。在后面也会更详细的说明。

  最后一部《王道无敌》,主要就是武林人士保护建文帝出逃,隐姓埋名逃脱朱棣追捕的过程。本作品的重头戏,中原武林和天竺武林的最终决斗也终于开始。最终以男主人公傅翔创造出新颖武功,击败天竺高手画下了句点。

  #五

  如果将小说的背景建构在明初,就不可避免的涉及明初政治事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自然而然就是“靖难之役”;如果再往前追溯,则是洪武一朝的整肃与杀戮,如果再往前追溯,就一定是明军的南征北战;要是再往前,那就要是《倚天屠龙记》所要说的事情了。这其中最有戏剧性的,最刺激的,肯定就是靖难之役。

  这场战斗的重要性,与明朝驱逐蒙元、南宋对抗蒙古有很大不同之处。对于武林人士而言,前述战争中对于武林人士而言,他们的立场是无需、无法选择的。所有的中原武林人士,都毋庸置疑的去支持本民族的政权。面临这种选择困境,最终不能不走上悲剧人生的,恰恰是面临身份焦虑的乔峰。在血缘与成长环境的分裂之中,乔峰无法用手术刀将自己一分为二,只能在混沌之中走向了自戕。

  而在靖难之役之中,所有的正当性都失去了依托,民族主义在这本书里已经没有了依托的基础。甚至作者本身也意识到这种问题。重要的女性角色阿茹娜本身就是元朝将领之后,父亲恰恰死于男主人公傅翔祖父之手。但是两代人并没有上演冤冤相报的戏码,反而是各自认同了一个现实:就是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无所谓政权上层是何人。

  gt;他默默的悟道:契丹人杀汉人,女真人杀契丹人,蒙古人杀女真人,汉人又回来杀蒙古人;朱元璋杀我爷爷我爹爹,我爹爹杀阿茹娜的爹,阿茹娜的爹也不知杀了多少汉军和百姓。朱棣和建文谁死谁货,谁胜谁败,也不过是一幕大戏。朱元璋的大戏才落了幕,恩仇全入了泥土,只有天理和人道长存。任何人任何事符合天理,我就全力以赴,其他的何必去理会?

  我相信这一段也是作者的夫子自况,从他在2008年主动辞职一事就可以看出他的追求与担当。但是当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放在文本中去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出现的别扭与奇怪。按照一般的期待,当主人公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后面的情节都应该表现作者都应该是如何出世,如何践行这个观点。但是在此之后,整本书的走向让人感到非常的别扭。

  原本上文也已经提到,靖难之役原本就无所谓正义。但是傅翔等人还是强烈的加入了保护建文的一方。如果说这点还是出于对于建文统治的认可,毕竟首先起军的燕王或者应该被谴责。

  但是当战争已经结束,朱棣打下南京,建文不知所踪之后,铁铉在济南仍然试图召集人马打倒朱棣。这个时候对于铁铉的支持就显得与他的主张格格不入。书中非常明确的写出了济南人民对于铁铉的厌恶与不合作,原因无他。帝位本身就是朱家的事情,铁铉为了自己的忠心,却要裹挟济南的百姓再卷入战争。而这个时候,武林人士对于铁铉的保护就同样别扭。如果希望天下太平,就应该刺杀铁铉;而如果保护铁铉,就不可避免的让战争继续。所以说,在《王道剑》第四部整部书里面,整个内容都是极为别扭的。

  脱开傅翔本人的选择。上文已经提到靖难之役本身对于武林人士的中立性。但是在书中的表现,却是所有的武林人士都是站在了建文帝一方。从帮助铁铉筹粮,守城,到最后保护建文落跑,隐居,都是义无反顾的支持建文帝。这一点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如果非要说,只能认为作者将建文帝视为自己理想的政治人物,所以乐意将更多的人力投注在建文身上。

  当政治平稳、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武林人士对于政权的颠覆也好,支持也好,都是无足轻重,或者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就拿《书剑恩仇录》里面。如果从刨去金庸在书中的态度,仅仅因为张召重选择了为朝廷效命就去谴责他,这完全说不过去。就是在不久之后的《飞狐外传》里面,江湖人士就以投靠朝廷为荣,为着博得福康安的好感而拼得头破血流。在很多时候,武林中人的命运与政治大环境息息相关。武林人士想独善其身,但是政治大气候不允许,也就只能随波逐流。但是这一切,在《王道剑》都是静态的,任着政治大环境的变化,武林人士依然是岿然不同。照旧活在自己的圈子之中,照旧还为着与天竺武林几个高手的比拼忙的焦头烂额。

  #六

  上面的缺陷,其实也可以换成另外一套话语来批评。抛开具体的内容不提,不论武林与朝廷之间的互相影响。但就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小说的两条线索始终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从大结构上看,本书像极了《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的杂糅,或者可以说是简化版的《边荒传说》。一条线索是武林人士之间的对抗,好比燕飞在边荒集与四面八方的武林人士比武切磋;另一条则是前秦东晋北魏刘宋几个政权间的对抗与迭起。故事的展开发展,两条线都有交错,都有推动。燕飞在边荒集比武如果失败,南方政权就岌岌可危;北方政权势力上升,北方的武林人士在边荒集就有话事权。两者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纠缠在一起,无法理清。

  反观本书,武林人士之间的比试如何,武林秘籍到底花落谁家,对政局的走向没有任何影响;而皇位的最终鹿死谁手,对于武林也根本没有影响。两者就是并行不悖的发展着,甚至将其分裂成两部小说都是没有关系。要非说他们之间联系,就是个别武林人士出于个人目的去保护建文帝。除此之外,可有可无。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能是作者拥有一个好的食材,但是搞砸了一桌菜。

  #七

  回到开头的结论,这本书的老派,还在于人物形象的呆板。套用福斯特的理论,就是书中人物都是平面人物。不管是主人公还是小配角,所有人物的性格,在第一次露面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不论在四大本的书中,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遇到什么人,他们始终拥有一种不变的品质。时间在他们身上似乎从来没走。正派一直正派,奸邪一直奸邪;智慧的始终聪明过人,愚笨的到底还是被人戏弄。按照常理,书中恰恰是主人公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最为敏感重要的一段时期,但是无论他经历了什么,他始终还是一如既往的维持着本质,依然还是那个“高大上”的形象。

  至于其他配角,甚至说不上是什么人物,更多的只是一个配件。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让主人公,让故事继续下去而已。他们如果换成其他模样,换成其他性格都完全没有影响。把他们这些人放在武侠小说的人物之中,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任何别样的光彩。

  #八

  这部书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它的所有的缺点,恰恰是它的优点。它秉持着七十年代以来的武侠创作方式。典型的人物性格,清晰的正邪对立,可以预计的剧情走向,以及永不落空的最终决战。

  不过,以上这些在21世纪,能不能吃得开,就难说了。

  《王道剑》读后感(七):老作家的新时代武侠

  上周刚看到“上官鼎”和《王道剑》这几个字,心中好生诧异:印象中上官鼎是个台湾的老武侠小说作家了,似乎比古龙还要老,为什么现在会出版一部他的作品呢?

  看了介绍才知道,上官鼎本名刘兆玄,是位大学者同时还担任过台湾的行政院院长,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武侠小说都是当时还是少年的他和两位兄弟的作品(想想真惭愧:人家十几岁就开始写书出版了,而且还不是一套两套,我们十几岁又在干嘛呢?),直至1968年封笔。这次是时隔40多年后再一次创作的新作品,是以明朝燕王“靖难之役”、建文帝出逃为背景的武侠小说,还是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更是引起我的好奇心,很快就下单购买了,巧合的是下单的当天晚上居然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了关于此书的报道,印象中新民晚报还没有为一部武侠小说发过新闻报道吧。

  书很快到手了,大致看了一下,作家之所以40多年后重写这样一部武侠小说的原因主要是受一次在福建参观访问时的见闻所启发,这里不再详述了,书中后记有详细记载。从书的内容来看,尽管以朱元璋辞世前后和燕王靖难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不止一两部(个人认为比较出色的是“覆雨翻云”和“天下英雄谁敌手”这两个系列,后者名声不显),但是本书仍然是相当出色的作品,首先它的风格已经完全摒弃了六七十年代武侠小说那种武林中打打杀杀的模式,把武侠与历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丝毫不沾过去那些作品的陈腐气味;此外打斗描写仍然精彩,不脱武侠小说的本色,尽管还没全部看完,但总体感觉既有传统武侠小说的精髓,又融合了一些西方惊险动作小说的概念,节凑明快情节节凑,有时戏剧化的效果很强,称得上是一部比较优秀的武侠小说,不由得感叹,尽管40几年没写了,但名家的确名不虚传,一出手还是宝刀不老啊。

  要说有什么不足,就是书的第一卷印刷中一小部分出现了瑕疵,虽然不构成太大影响,但总有些不舒服,更何况还是三联书店出版的,真心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种疏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