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5: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读后感10篇

  《沿途漫步的镜子》是一本由边芹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一):透明鱼缸中的边芹诱惑了“上吊的鱼”

  透明鱼缸中的边芹诱惑了“上吊的鱼”

  没有纪念牌的让-保罗.萨特。

  你去过吗?

  我刚刚去过。

  “这个世界是不公道的,你要是接受它,你就是同谋;你要是改变它,你就是刽子手。”如果说有人精心策划自己一生,那就是让-保罗.萨特。这只是我大致得出的结论,并不百分百确信。我一开始认为这个人天真文学上的才子政治上的白痴

  先贤祠里面供着谁:以其宽容精神的伏尔泰,以其人道主义精神的雨果,唯有左拉有点特别。《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边芹认为:面对左拉,巴尔扎克只是个连锁旅馆总经理;雨果只是个百科全书推销员;而乔治.桑更像个幼稚园的老师。论眼睛”尖利无情“,感觉苛刻刁钻“以及人生观之”恶“,有几个能出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只有一个字,就是”恶“。伏尔泰、雨果、左拉共同点是先成就文名,然后介入政治。边芹告诉我们,没有被贴上法国大革命左翼理想标签作家,不管文才多大,是进不了先贤祠的。萨特战后介入左翼政治的路是必然选择

  70年前,萨特的名声在几个星期内过分地膨胀起来,连他自己也看出比例失衡的东西危险的:活着便被视为一座公共纪念碑,并不是好事。1960年,萨特发起”121宣言”,这个宣言号召法国士兵放下枪杆不服从指挥。由此士兵们高喊:枪毙萨特。但是戴高乐最后一刻说:伏尔泰是不可抓的。

  这样漫步,这样旅游,这样深厚,不仅让我们顿生敬畏爱慕之情。看起来似乎萨特很猛!然柔情一生的男人,却在给他的最亲密情人波伏瓦在昏迷之际留下最后一句:我很爱你亲爱的小海狸。

  波伏瓦说:你脑子里早有一套谱了,一个年轻男人应该与女人们有些情事,这个想法根深蒂固的。他却回答:没错,后来成为作家,我应该与很多女人发生爱情故事,要有点海枯石烂的情感,这都是哪些描述大作家的书里得来的。

  读书、写作成了他一生的最好慰藉,但然还有波伏瓦。“没有,我读书,但不拥有书。”在他僧侣一样租住的小屋中,当年扬言:如果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这可不是我的过错。边芹说:那么如果现实是资本主义的,又是谁的错呢?

  无人知道。

  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人的存在越来越像一场追逐游戏,他站在十字路口,被层出不穷的追铺者俘获,每一个转身都是永别。萨特转身了,可是他并未永别。人们留下一座没有纪念碑的让-保罗.萨特。

  永别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吧!

  手机短信让我们告别书信时代人类数千年的营生就这么被一笔替换,没溅出一滴血,因为本能从中得到极大满足方便、快捷,而且更方便,更快捷,这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或许让没一行字变成金钱,弄得人逃得了今世、逃不了来世。多么可怕。短信里:我爱你三个字就能开始一段恋情分手吧就能结束一段感情。只浓缩的三个字彰显了现代化不光让我们节省了时间,节省的大脑很多细胞,缩短了情思,所以很多人分手离婚,很多人哭着闹着喊着,《离婚律师》也成了继《爱情回来了》之后到处蔓延的电视剧。边芹认为:从一个人索取无用东西的热情或不热情,大致可以为人群划分一条线:现代的和非现代的,在事物之上添加有用或无用的形容词本身,已经是非现代的表现,因为这一“苏醒”,有可能是掉头往回走的路。而回去的路早已封死。

  在这个悲剧的世界,人生像存放军火的妓院,强者阴谋表演弱者无能和杀戮,为我们永久旷课提供了借口。去不需要地方,买不需要买的东西,见不需要见的人,说不需要说的话,是我们的人生大戏,没有别的舞台,也没有别的曲目。这一切都是为了掩盖人的逃遁,似小丑的表演只为了逃离舞台。

  这是边芹眼中的现代化与非现代化构成的世界。纠结,矛盾无奈,逃遁……

  “现代化就是让虚拟的存在变得看起来真实一点,让没有退路变得容易接受,让起飞的灵魂在树上搭建鸟巢。”经典的解读,完全符合一个电影批评家的驾驭语言风格

  这一切都仿佛透明的鱼缸。有一天他问朋友:你感到绝望吗?朋友告诉他从来没觉得绝望。朋友指着落污泥中的秋叶说:它们从来不感到绝望。是啊,鱼儿在周遭的世界的透明中游泳,事物的无用性让他们快乐地漂浮着。

  20世界80年代重铸思想的那群人,“泛人道主义”“政治正确”这两张思想大网牢牢套住他们。池中想着游出这样的网的很多人成了鱼。边芹说泛人道主义是像女人的脂粉一样的流行病,政治正确则是被秘密封锁锁定了的思维轨道

  原来,边芹,或许大概可能也许是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鱼,在透明的鱼缸中“活在只为敏感心灵而存在的云里,直到永远。”

  是为《沿途漫步的镜子》书评的最大收获:自己也想成为一只这样的鱼,而不是“上吊的鱼”。

  原来,透明鱼缸中的边芹诱惑了“上吊的鱼”,以此为题目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二):《沿途漫步的镜子》:思考脚步同行

  设想下面的情形:在某个公共场所人头攒动。彼此交织的话语让你只能看到每个人的嘴唇翕动,却读不出他们的言语。这时,一个声音清晰地传入你的耳朵,恍若天启,有别于周边声音的频率

  在读《沿途漫步的镜子》时,我体会到了这样的感觉。

  作为一本散文集,《沿途漫步的镜子》记录作者边芹旅居法国多年的所见与所感。上编以游记形式,作者游历法国名胜,寻访时光足迹,一个个曾活跃历史舞台上的身影随她的脚步一道,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下编则是以心情记忆载体,在检索自己与他人的回忆故事的同时,阐发有关人文独到思索

  “文学与人学”。出众文艺审美能力,需要生活阅历作为支撑。作者边芹无疑具有这样的丰富体验。旅法多年的她既受到法国文艺作品的熏染,翻译有《直布罗陀水手》和《广岛之恋》等重要作品,又尝试独立创作完成了多篇出色的散文与文艺评论作品。然而最重要的,是她的文字中透露出的“神秘质感”——既拥有东方文人内敛沉静,又不失西方文化中的张扬与执着

  司汤达说:“小说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镜子”自然是既照到人,也照到己,并且主要还是照自己。个人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的一次次解构,正如有人所言要了解一个人,“只需看看他给别人写的传记即可”。在书写的过程中,人们无需掩藏自己的灵魂,就好比在镜子前,每个人希望“审查”自己一样。《沿途漫步的镜子》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只是这面“镜子”,在映照了自己的同时,也让更多灵魂受到了触动

  “人活一世为了什么是个老掉牙问题,如今已鲜有人提问了。活着日益与享受并列,意义之类就显得多余,快乐几乎扫清了所有人生目标行尸走肉这个词过去一直与无意义的人生并提,活一辈子不过一块肉,从细胞之生到细胞之死,有长达一百年的,也有短至几小时的,若从蛋白质角度长短也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引用自边芹的散文《逃到哪里放得下这颗心》。有关死与生的讨论,也常常出现在这本散文集中。在法国,她游历了许多地方。然而最令她动容的,还是墓地,因为那里好似是虚无与存在的节点记载着无数的细节慷慨。在《被“低调处理”的巴黎公社》中,她哀恸了献身者的高贵灵魂和现实的冷酷;《法国北方华工墓》则体现梦想、死亡与人道主义的微妙关联;而到了《没有纪念牌的让-保罗•萨特》,这个精明迷人的丑男人,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人用心经营自己生命时的得到与失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刻意却不容许刻意。我们理应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使它“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却也可能藏着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序言中,边芹说“与我们相反的或不一样的东西,都可以视为一面镜子。但人往往是非把对方理想化,否则便不足以做镜子……这样作的结果物极必反,看得像一朵花,凑近了必失望,失望倒也罢了,发展到蔑视,当年那个“爱”的承受物的灾难也就开始了。”无望即无憾,这并不是虚无,而是你要体量的唯一标准,其实只在你的心中。至于人性善恶,“亦左亦右”,向来如此便无足轻重了。

  你会喜欢这样的文字吧,因为透过它,你可以让自己的心思在路上,寻到一位睿智耐心伙伴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三):边芹的镜子

  边芹的文章很是吸引人,在观察者网芸芸众专栏作家中,我独独记住了她。不是因她挂在文章上面的小头像,而是因为她文章里的内容总会带给阅读者一种钦佩的冲动

  在谈及这位旅居法国、颇有争议女作家、翻译家和电影评论家时通常都会这样介绍:“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罕见的独立人格,既独立于东方的‘御用文字’,亦独立于西方的‘征服文化’”、“善用独特象征和隐喻,文章有一种神秘的质感。”

  实际上,边芹的写作范围广泛,除了文学创作与翻译之外,还涉及对包括电影、艺术、人文以及时代社会的批评。她的这些观察与思考,既有显现出她的坦诚严肃批判精神,又有着一颗悲悯怜世之心所具有的深度广度,对人生许多重大问题的提出,饱含着怀念反思与自我拷问。

  在西方的语境中,不少女性著作家诸如像弗吉尼亚•伍尔夫、苏珊•桑塔格、马格丽特•杜拉斯等,她们留下的作品文章皆有其个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在表述上强调个人的语言风格,即便是她们的观点无法被所处时代的主流社会接受,却并不妨碍读者被她们言辞表达魅力吸引。这一点我在边芹的许多文章中同样能感受到。作为一名独立而成熟的思想者,边芹坚持用她的文章,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互动。她说:“我将我生命的旁门左路一通审视之后,战俘般地在命运簿上找到所来何由:文字的囚徒。从生到死,终就是逃不脱的,而这个牢笼是我自己一笔一画搭建,它几乎劫走了我活着的其他理由和其他解释。”

  《沿途漫步的镜子》原是边芹十多年前出版的一部旧作,此次由东方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行走的文字,除个别篇幅有删减外,大部分文章继续保留着;下编部分为这次再版新增的22篇,皆是她最近几年为《文汇报》副刊专栏“左岸碎语”所写的文章。为此,边芹在《再版序言》中毫不隐讳地坦陈其中的缘由,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修补漏洞机会。因为旅居西方耗费了十多年的光阴,才恍悟到“近代西方的某些历史关卡也是不能碰的”,尽管这些文章都是些已经被“丢得很远了,就像一路前行,丢掉的那些行囊。”但已经变成“铅字的文字连带附着于上的思想”终究是做不了“越狱者”的,况且“他人的眼睛就是无情且不朽的看守”。她说“多年以后拾起这些旧文,仿若某日在街角突然失去了音讯老友擦肩而过,匆匆地一瞥,竟勾起那么多的记忆,这才意识到那逝去的魂灵不知什么时候就躲在路途一角。”

  作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除了必须具备的写作技法之外,边芹所拥有非同一般深刻洞察力和史学知识,也是叫人称奇的。不然,她的这些再版的文章又怎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特别是这些发生于上世纪早期至中叶的文化轶事距今已略显遥远,边芹却仍能将它们行云流水般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卢梭、拿破仑、巴尔扎克、魏尔伦、海明威、波伏娃,以及中国的巴金等等这些已经被世界公认为不朽的历史人物,边芹总是能够如剥洋葱般剥开岁月迷雾,将我们引入一段鲜为人知的细节中。而这种以“文学品尝人”的形式,和展示字里行间的历史疤痕,却无时无刻不在醒目提示着读者什么叫做难以接受的、令人不安真相

  如果说上编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下编的所有文章里的主角则是由愤世的、痛苦的或低贱微不足道小人物,构成了一幅幅近现代法国的众生百态图。无论是《词语的远行》、《芒然的命运》,还是《BoBo》,从这些文章里,看到的是另外一个边芹,她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洞察的复杂性,无不体现在她对生活在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夹缝间的痛苦与敏感上。一幕幕发生在国人向往的“自由水域”的人生悲剧,“每个细节都仿佛魔鬼之手安排,为手上攥着永生魔幻的人一段段地张开终点的大幕,上面写着‘人生无名’”。可以说,一直读到这时,我才觉得自己真正理解了边芹的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

  所以,当边芹在生吞活剥了那么多年文字以后的很多年,才明白一件事,就是“我们这些人走到哪里都是异乡人,永远是水面上的一串泡沫花朵间的一缕香气咖啡上的一抹奶油。”她说“没有我们世界照样存在”,而“我们活着只是让一朵玫瑰的香气飘得远一些,让咖啡不再那么苦涩,让地狱里的一分钟变成传奇”。

  这就是边芹的镜子所照出的世界,而我实在是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观察者来讲,严肃与独立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而如今,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度里,这两种东西,似乎成了难得一见的奢侈品,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悲。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四):巴黎是一个节日

  近来法国被恐怖袭击,难民问题搞得都忘了这是个浪漫优雅的国度,在前段欧洲杯如火如荼的日子里,来看这本书,仿如一场约会,跟随作者的脚步每日去拜访一位名仕或文豪,想像着一场午夜巴黎般的盛筵。

  这是本集游记,人文,典故,历史于一身的闲庭信步的书。文笔看过好的,词句好到能瞬时摄人心魄,作者却朴实无华,没有天花滥坠华丽溢美的词藻,简约的文字描述反而有着稳重朴实的质感,有着绚美的表面事物无法比拟的内质力量,齐整工稳,质朴简白。

  拥有无数璀璨光芒的文学豪客的法国,时光穿越般去追寻他们曾经的住所,走过的街道,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甚至已完全被抹去痕迹的地方,不管是探访,追寻,崇敬都是相当值得并有意义的事,对于没有去过法国,可能去了也只是到此一游点到为止的人而言,这些饱有人文历史记忆的地方或许大概都不可能去得到,能通过这本书了解,熟知,透过作者的眼见在脑海中去感受和想像,是唯一能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契机,所以能记录下来,并介绍给初次了解巴黎的人,有助于他们后面更深入探究巴黎这个迷人城市是相当有意的事。

  巴黎,有诗,有画,有喷泉,有雕塑,有各种交汇的文化,建筑,壮丽的外表下,也曾历经沧桑,有隐隐抹去的伤痛,有不为人知的忧郁和惆怅,它华美,绚烂,流光溢彩,浪漫迷人,优雅迷失,有极端的两极分化,强烈的自由与刻板的固执,是那般引人追溯,令人留恋。

  如有机会去到巴黎,路过某条街道小巷时,恍惚间记得有本书里提到过某位文豪或文豪的情人在此驻足,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小故事,从而造就了传世名作的诞生,隐约触摸到时空的巨变是多么的有趣。

  像作者的开篇:寻找海明威,通过探寻海明威在巴黎曾租住过的公寓,引出了那块在后续篇幅被n次提及的拉丁区,让人向往的瓦万街和布雷亚街交会的三角地的小喷泉,孔特斯卡普广场,德斯卡尔街,穆夫塔尔街,这些最迷人眼的拉丁区,仿佛在眼前铺成开了一副巴黎风俗画。还有魏尔伦,卢梭,伏尔泰,来过法国留学的巴金,昙花一现的兰波,为世人留下拿破仑加冕礼巨幅画像的大卫。这些或多或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人物,他们并不被世人在意的的故事,他们对家园的情怀,对情人的爱恋,被时代席卷背负的无奈,如同沿途的镜子,折射出胶片般的时空影像。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五):镜鉴生活

  阳光正好,清晨早起,偷得浮生半日闲,翻开边芹的随笔集《沿途漫步的镜子》,阳光、心境都恰到好处,要是再来一壶清浊,那就更完美了。有些书,适合最舒缓的时候读,随笔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字。不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的紧张追随感,各自为章,什么时候都能接起来的阅读,这大概就是随笔。

  听起来随笔随意、轻松,然而读起来的松弛心境,却并不代表写作的随性和简单,蒙田曾说过:因为人的灵魂漫无边际、变化不定,要追随它的脚步,把握它细微而复杂的活动,揭示它内部的迂回曲折——这条路非常难走,比人们想象的还要难。这件事新鲜而奇特,真想做的话,就得把那些常人喜欢的凡俗之事统统抛开。作者边芹走在路上,用漫步的方式,将灵魂的思索用随笔的文字写出来,而作为读者,我们也有机会漫步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附近的旧书摊、蒙莫朗西或者戛纳老城的喷泉边。我欣赏风景,更欣赏的是,文字中的风景,最重要的是,在这漫步的景色中那灵魂的漫无边际、变化不定,那执着思考中的文字传达给我的力量。要从漫步中幻化出着许多的文字,绝非易事,所以,蒙田还说过:据我们所知,仅有两三个古人走过这条路,后来就不见有人来往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好的随笔呢?

  司汤达说,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多么浪漫诗意的写法。也许写作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虽然写作《红与黑》绝不是漫步、松散、轻松的事情,但是作家却用诗意的语言来形容写作的过程。如果没有文字,或许照不见自己更照不见他人,正因为有了这浪漫诗意的写作,才会有后来人惬意的漫步,才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照进那些永远闪闪发光的,人类的瑰宝。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没有那么浪漫,但是,文字的确是一面光亮的镜子,让我们,得以漫步和浪漫起来。

  作者显然更喜欢卢梭,在卢梭的故居想起了他的生前身后事。对卢梭稍微有些了解的读者都会对这个人略有纠结,边芹也不例外。虽然卢梭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本人却有太多的缺陷让人所扼腕。他同情穷人,但是一生朝不保夕的生活未曾给穷人真正的帮助,他宣扬的真善美,然而却遗弃了自己的孩子,对爱自己的女人也不够忠诚。说什么呢?一本《忏悔录》却让人们看到了最勇敢的人类。人都不完美,但是也只有他,在这文字面前,是真的勇士。用《忏悔录》写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类的怯懦和悲哀。难道多年之后的我们,读《忏悔录》时不是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漏洞?所以,在莱蒙湖畔,作者发出感慨:难道不是因为有了卢梭,才有了参照物?他让弱者的声音挤进了天堂。

  在相同的地方,当年伏尔泰和卢梭的口诛笔伐已经烟消云散。历史风云激荡,多年之后,漫步于此并写下稍纵即逝的文字,亦是当年历史硝烟的影子。总会有些东西被遗忘了,有些过去了,有些消失了,但是,总会有些不被遗忘的,未曾过去的,不会消失的。我想,那就是沿途漫步的文字吧。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六):不一样的游记

  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也不是轻松的游记,是人文的旅行和心灵的飘荡。以往我喜欢坐火车时看书,但这本书是唯一在嘈杂环境下看不下去的书。因为它需要你去思考,去寻找共鸣,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当你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下去的时候,就不再想出来了,而且追随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看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

  她从旅法追本溯源的角度去追寻一个个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时代精髓,在一个个废弃的遗址,一次次的失落没有打消她的执着。带给我们深层次的感知。很多东西我们知道的一知半解,真的需要这样的书籍来加以指引,而不是那些一带而过的杜撰和野史。

  她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给我们还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读懂法国,读懂历史。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给我展现一个个神秘的人物。本身就是一种神秘。

  上篇是行走的文字。主要介绍法国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下篇左岸碎语,写的一些感悟小文。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非常人能比拟的。发自内心的由衷的敬佩!有时间还要重新读过,体味作者文字的魅力和深层的内涵。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七):飘然而落,不沾一粒尘土

  飘然而落,不沾一粒尘土

  ——读《沿途漫步的镜子》有感

  司汤达说:“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是“镜子”自然能照到人,照出人的灵魂。旅法女作家边芹的《沿途漫步的镜子》,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作品集。她分析生活,批判文化,语语精辟,字字珠玑,见解独特。有的文章,像瓦尔登湖的水一样纯洁透明;有的文章,像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峰峦叠嶂;有的文章,像……

  洒落在路途上的灵魂,等待我们一一的找回。《沿途漫步的镜子》破译了边芹的心灵,也破译了我们的心灵。一种“蓝调音乐般打磨过的朴素”,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我们的灵魂。或在闲散的漫步中,或在随意的等待中,信手所至的任一篇文章,一个不经意间就漾成了满纸的恬静与安逸,没有任何喜剧性的冲突,也没有任何悬念,散落在沿途中的灵魂被一一的拾在囊中。

  作者在法国各地游走,用精致优雅的文字评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马尔罗和萨特等人的思想。在“蒙莫郎西和一个人的影子”中,边芹写道,卢梭“藐视到手的东西,比如荣誉,留恋失去的东西……”于我们而言,这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太多的人都在追名逐利,却故作清高。只在这一刻,“想到卢梭的独浆小舟,他的那些轻拂湖面的梦,别人是活在这个世界,他是在重造这个世界。”

  我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历史要比我们自己的历史容易消化的多。但是,边芹认为,事实却并非如此。她在书中写道,“我想起蒙托瓦小火车站那个女馆员跟我说的话,‘德国人对我们的伤害,不如我们自己人对我们自己人的伤害。’这只是躲在历史一角的轻轻絮语。”她的话让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这两个人不管最终站到哪个阵营,命运是何其的相似。我想起瞿秋白说的那句话,“一出滑稽剧就此闭幕了!”瞿秋白以临终的坦白一度丢掉了烈士的名号,但最后一步挤进了文学的不朽,他们都是在历史的棋盘上站错位置的人。

  作为一本文集,《沿途漫步的镜子》记录了作者边芹旅居法国多年的所见所闻与心灵感悟。“在地理的旅行之上,有时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之上,还有人文的旅行,人文的旅行之上,便是心灵的游荡。”一如作者在“再版序”中所言,“再版给了我机会将旅法期间写的另外22篇作品收集到这本集子中,为这面‘漫步的镜子’扩大了视角。”其实,除此之外,《沿途漫步的镜子》的文学价值也尤为珍贵,因为这些文章几乎涵盖了最能代表边芹文笔的作品,这些文章,优美醇厚,有一种神秘的质感。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八):镜子,镜子

  这本书看似一本游记,但绝不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游记。不像其他的一些游记,介绍一点美丽的景点,配上几张精美的摄影作品,再加点心得体会,就成了一篇游记,也不能说这样的游记一无是处,有时候作为心灵鸡汤,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本书所写的文章是有一定深度的,是作者在法国多年的一些游历的思考,作者一边行走,一边思考,一边记录,就构成了这本书。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边芹,老实说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号,初看这本书文字,也不知道是“先生”还是“女士”,还以为是“先生”,后来才了解到是一位女士 ,还是一位长的蛮漂亮的女士,在法国多年,从事翻译和电影批评。这是一位比较低调的女作家,但会写一些专栏文章,跟读者分享她的思考,在一份我比较喜欢的上海的《文汇报》上有一个文学专栏 “左岸碎语”。

  这本书的题目,初看可能有些突兀,有些诗意,这或许也是我们拿起这本书阅读的原因之一。书名来源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一句话:“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大致是这样的意思:镜子既可以照到别人,也可以照到自己,但主要还是照自己。小说就像一面镜子,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在小说中既可以看到和了解别人,也可以看到和了解自己。从这样意义上来讲,作者是希望通过在法国的行走和思考,通过的法国文化的深入了解来观照中国文化。

  作者在法国的游走,绝不是纯粹的欣赏欣赏自然风光,更着重的是人文。很多景点离开了人、离开了文化名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人关注的了。即使是刚装修的新房子远不如一间破旧的有文化名人光顾过或是居住过的房子,那样的房子是闪着人文之光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先贤祠的两个死对头:伏尔泰和卢梭,两个的恩恩怨怨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展示出过,别有一番风味。魏尔伦和兰波这对难兄难弟的诗才,没有纪念牌的著作哲学家萨特等,这些都是作者关注的法国文化大家。作为中国人,作者是法国文化的的旁观者,她通过法国文化来观照中国文化,在法国寻找中国文人的踪迹,如巴金、在法国的华人墓等。

  这是一面不错的镜子!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九):唯自由灵魂能给予的浪漫

  以镜照人,反观自身,这句话用于边芹其人其书真是十分恰当。在这本散文集里,尽管边芹记述了自己在旅法期间寻访的人与事,却并未在字里行间提及自身,她只在每一桩人与事的背后,暗藏了深思、同情与倾慕。

  冷静而优雅的文笔,采用独特的象征和隐喻,奇妙而神秘的文字质感,她娴熟地采用这些技法,顺利从历史人物中挖掘出点点滴滴,同时也成功地完成了对自己思想的解构。

  她为文人的故去与坎坷命运叹息,她感叹那些年代里文字所能带给人的魅力与机遇,她渴望昔日那种唯有自由灵魂才能给予的浪漫。

  在她眼中,昔日的文人们不是纯粹进行创作,而是以在法国的破街陋巷捡拾灵魂的方式,将地狱变成传奇。法国是浪漫之都,可文人经历的并非都是浪漫之事。他们不是文豪,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比常人感受到更多的痛苦,经历过更多的曲折。

  然后,将这份情感表述给天下人,从而收获近似盲目的追捧与爱戴。

  她的详尽描绘使我们得以看到无数个比正统教科书里的描述形象更为丰满的文人。

  边芹在卢梭的生平上花了很大笔墨,虽然不带感情倾向,但其文字比以往其他资料更多地揭露了其人渣的面目。世人提及卢梭时,往往会想到他那篇《瓦尔登湖》,大自然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下栩栩如生,令人心生向往。可谁能想到卢梭在湖边独居的生涯,并非他心甘情愿,而是对于社会和法律的逃离。

  伏尔泰在许多人印象里是个高谈阔论的老头,可谁能想到他年轻时虽有做贵妇情人的阴柔软弱,却也有与卢梭激动对峙的刚直不阿。他从不愿受制于任何人。

  海明威不知在法国的酒馆里徘徊多久,才写下了那些生动的文字。他不是一位冷冰冰的硬汉,他更愿坐在街道长椅上看日暮西沉,尽情接受滔滔不绝涌出的文思。他从不受制于贫穷。

  如果说本书的上半本是游走在现代都市里的遐思,那么下半本堪称如梦似幻的碎语。脱离时空限制与逻辑约束,文人的碎碎念在此一览无余。

  在下半本的文字里,岁月早已化作流水般匆匆而过的许多幕场景,昔日文人的生命与文采也随之逝去,然而边芹直接与人物对话,跟随在人物四周经历一切。在此,我们已彻底看不出边芹自身所处的存在与立场,她就像是融入了当时的历史与生活,是历史人物身边的人物,她不再化作一缕幽魂静观,而是激动地为抒发自己的感慨。

  她为文人不为所知的一面悲歌,也感慨当时的时代黑暗,但她始终对昔日文字的力量心生倾慕。那时的文字不受政党束缚,不受言论诱导,就像是一种由文人笔下自发迸显的神奇力量,能带来当时上流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改变。而文人也因此在无意中成为时尚的弄潮儿,就像中国古代的竹林七贤,明明渴求脱离尘世,寻求至高无上的精神慰藉,可偏偏被凡世的人追捧效仿,最终成为众人皆知的风潮引领者。

  细细想来,能浪漫到如此地步的文人,纵有再多倍受后人诟病的不堪事迹,或痛苦至极的曲折人生,也真是令人羡煞。

  难怪边芹在旅途漫步时反复追寻那些已逝文人的身影,文人皆有以一己之力推动天下的情怀,可由文字带来的这种由我行我素进而发人深省的浪漫,如今实在已不多见。

  毕竟这是一份唯有自由灵魂才能够给予的浪漫。

  以昔日之人反观自身,我们实在太欠缺他们挣脱现实牢笼的勇气。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十):一场飞生越死的旅行

  世人的心中总是藏着一颗向往逃离的种子,困在一个相对凝固的时空里,暗自妄想成为一个漂流的异乡人,经历身体或者灵魂的在路上,去朝圣另一个人的痕迹,去遇见另一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最终这颗种子的枝桠如无限生长的幻肢般交际到了一个个素昧平生却又旧识的友人,触碰到了一座座心心念念却可能永远不会踏足的他城。

  一切,皆因出现了连接两者的媒介。比如是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一幅画面、一个眼神。又比如边芹这本《沿途漫步的镜子》。这是一本来自作者的明信片集子,每一张明信片正面的风景写真和背面的字里行间,都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我双手捧读,心就随着文字到了远方。

  书名中“镜子”的来历,语出司汤达:“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在本书中,作者显然是把自己比作镜子、成为中介,通过漫步城市之间、心灵之间,观照出“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有趣意象。再配上作者古典而隽永的语言,越加使得每篇文字都禁得起时间的推敲,俱有一种诗歌般的节奏感和流畅感。没有让人心潮澎拜、马上出发的蛊惑感,在她笔下,时间变得悠长而轻慢、空间则是宁静而温婉。一切都附有了让人觉得可以停住脚步、安顿一时的灵性。巴黎的咖啡馆,周边的小镇,广场的城堡、雕像、喷泉,远处的落日风景,河面上波光粼粼……通过镜子,形成吉光片羽,平滑而细腻的掠过我的心。

  但如若你再进一步,就会发现边芹笔下绵里藏针,充满了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就像作者在《西雷城堡的“绿帽子情人”》一文中所言“人生小小的幸福是走不进正史的”,边芹却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这些小小的幸福、痛苦、获得、牺牲……都一一复活在读者眼前。这些都是包裹在风景游记之下的人文巡礼。所以,在巴黎及周边,海明威、卢梭、马尔罗、伏尔泰、萨特等人的灵魂,因着边芹的叙述重新煮沸,氲氤着渐次升腾,他们的生平轶事、思维观点融化胶着在这片风景的每一个光影之中,风则带着他们穿透每个到访者的身体与灵魂。

  当然,还能拂开镜子上的浮光掠影,我们还能看到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的针上之尖。不只是着眼于男性的世界和事件,边芹总是不会忘记替更加走不进正史的女性及其他沉默者描红洒金。为作为情人被人熟知的夏特莱夫人小小的正名,为长眠在法国的中国“一战”劳工拂去尘埃,外国人在北京与中国人在巴黎……对于这些作为外在的往事,边芹都充满了普世的价值判断以及柔软的关照。

  而到了下编《左岸碎语》,边芹有了更多的自我反身以及对于语言的警醒。自称“文字的囚徒”的边芹,在不同文化间游走和感受,体味到存在于读者、译者与原作间的奇特空间。这种身处夹缝的体验,造就了边芹的敏感,比如比较之后觉得“文字有着最浓缩的美,最促生想象力的美”,但是“成天读中译本的人,看世界是洋泾浜式的,要比直接读外文的人来得浮华艳丽”,最终,“我变成了我的阅读”,言下之意,我们无法越过我们所读所知来看世界。这让边芹于敏感之外,多了一层宿命感,也杂糅进了镜子之中,并让读者沉溺其中。

  边芹的文字之外,后记《堂吉诃德与风车》则是了解她写作初衷的一个捷径。充满隐喻的故事之下,边芹大胆的给“知我者”表露心声:以我的灵魂为赌注,凭借文字在现世里进行一场飞生越死的旅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