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4: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是一本由[法]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4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差点被埋没的绝世好书,后来都成了经典

  文/书单来了丨2018-2-23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但却不一定了解生命中的“轻”和“重”到底意味着什么?

  主人公托马斯婚姻失败后,自创了一套“灵肉分离”的外遇法则,来应对他众多的情妇

  即使是再次结婚之后,托马斯仍然没有断绝与老情人们联系

  托马斯的风流成性,并不是他本性无可救药,他只是想让生命变得“轻”一点。

  “轻”意味着,他可以逃避责任放弃追求,即使是在爱情中,他也可以拒绝给出承诺

  但就像书名所说的那样,我们并不能承受这种生命之“轻”。

  因为越是“轻”的生命,其实也就失去了追求和意义,最终孑然一身

  责任和负担虽然“重”,但往往也能让人感受甜蜜快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真正的生命

  很久以来就听说过这本书,第一遍看到一半还是放弃,这本书看起来很轻,但是又很重。

  爱情的背叛忠诚人性尊严与堕落、情和欲,所有在我们道德看起来不允许的事情仿佛都有是可以原谅的,作者很是细腻,他揭开了蒙在脸上的面具,去探索那些大家不敢探索的东西

  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道德的矛盾之中,自由真实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可是如果都像主人一样放纵天性,这究竟是人的进化还是退化?

  可是,即使把一切都打开,我们仍然发现,这个连环锁无法打开,特蕾莎和托马斯,萨宾纳和弗兰兹他们的选择正确吗?不正确又如何,每个人人生似乎都不是那么完美,虽然书的最后一章是以夕阳般的温暖结尾,但是仍然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书的句子很精练,几乎每句话都是经典,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观察力,如此细致,如此敏感

  这种关于人本身的思考也只能在读完这样的书之后在脑海存在那么一会儿,因为我们每个人还都要忙着“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我们的现在和过去的家庭有关

  1 爱情的轻重

  真爱文学作品电影渲染夸大,其真实的力量完全在于你怎么看它。你觉得它重,它便重;你觉得它轻,它便轻。

  2 过去的影响

  爱情的形态受过去的经历所影响,小时候缺憾,经历过的感情遗憾,都会出现在你现有的感情中。

  3 片面理解一个人

  你不知道男主角的过去,你会觉得他花心且渣。当你知道他过去的故事,你会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 缘分

  无数个巧合才能让两个人刚好相遇,我们喜欢称之为缘分。

  如果你遇见喜欢的人,不要轻易错过,也许和这个人再也不会相见。

  5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知道什么写作风格是适合自己的,顺着心意去写,会发现风格自然就会形成

  6 有意义物品

  和好朋友一起做的手串,群友送的书,它们都是承载着不同故事的物品,而它们的意义就是承载记忆情感

  7 性与爱

  性与爱是共存,还是可以分开。这是个被不断讨论问题,就像你能接受精神出轨,还是肉体出轨一样。没有真正准确的答案

  8 只活一次

  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预习,也不能复习

  在没有任何自我生活参照的情况下,别人的生活方式就会成为你的参照。

  9 期盼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爱的能力,只是因为你一直在期待得到别人的爱。

  10 生活在熟悉环境

  我们总是想要逃离现有的生活,但在离开舒适区的时候开始焦虑,不知不觉又将新的环境,打造成为原有的熟悉的环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四):出镜的导演——米兰昆德拉

  昆德拉常常跳戏。这真的很萌。

  像是怕读者看不懂他写的东西一样,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又出来给你解释一番其中之奥秘,及他希望借人物传达出的信息。让我看得十分满足,一些正文看不懂的也在之后的章节里得到解释。

  昆德拉是个亲切的作者,比起让读者自己捉摸,他更爱平民化的传播想法

  当然喽,中国传统思想大概不会认同这种写法吧。

  像是庄子大大,一定会觉得看的懂就看,看不懂他也不在乎。恩,够潇洒,够高冷

  我并不需要精装版,事实上,我觉得那个封面上有狗的更美。但是!书店只提供精装版呵呵,不得不花几乎两倍价钱买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五):何为轻重?

  这本书是一个很聪明朋友送给我的,这个“聪明”不是为了修饰他而讲的,是他确实是智商很高,像个小百科懂很多,为了让我看这本就直接买下来送了我,只是我可能让他失望,因为比较笨,表示看完还是有点蒙b。

  最开始大概一年多之前,刚到手时读了一遍,结果最近正好有人提起它,除了书名之外连作者都忘了,决定重读!

  再看一遍读懂的地方多了,印象深刻了点,《— 生命之轻》是作为米兰昆德拉众多作品中最出名的一部,但是读完我还似懂非懂的,看来过三五年还得再读一遍。主角不多很好记,托马斯(记住小火车就记住这个名字了)、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还有一条狗(卡列宁,不得不提它,最后一章都是为它而写)。

  [男人之爱,女人之爱]

  从对托马斯和特蕾莎感情经历描写,因为分别有男女视角去写一个故事,由此让我看到男人和女人感情观的不同。在托马斯生命中,特蕾莎是特别的存在,他对她是爱情,对别人没有;对她有呵护怜悯之心,对别人也没有。只是他的生命中有太多“别人”,他离不开那些情妇,虽然最后他终于和特蕾莎搬去乡村居住,也只不过当时他真的老了。书中的解释是,他对于不同女人的欲望,就是他对世界探索的方式,“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所以他觉得自己对特蕾莎有共眠的欲望这是因为爱,然后和无数女人去发生关系。这也是书里让我觉得很无语的观点,给“爱”下了一个所谓的定义,然后出轨就变成顺理成章了么,在我看来就是给不忠诚冠上好看帽子,为不让自己觉得理亏而找借口。遇到这样一个没担当的男人,真想踢飞他。

  相反女人的爱很专一也很霸道,如果你是她的爱人,她会希望你的爱属于她一个人,不会大度到能和别人分享。专一是基本能力,如果除你之外还有别人,只能说她没有付出真感情。

  [卡列宁的微笑]

  最后这一章的内容令人感动,把一条狗的心理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它们不会说话,当把它们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竟有一种亏欠的感情生发,太多太多不舍。

  [收尾]

  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萨比娜和墓地的那一段,她比较烦恼的时候会选择去墓地,因为死了的人安静嘈杂。但是当她发现去世的人要被一个又厚又重的石板封住坟墓的时候,似乎要窒息。我也见过类似情景,如果我死了,也要被同样的石板封住,还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完全堵死,那我的灵魂可能也没法自由。

  书的开篇就在解释轻与重的问题,我没能全懂,也就无法了解书名下隐含的深意。只是知道了任何两级的事情其实隔的很近,一步之遥可能就完成转换,那种看来轻如平常的事,本在生命中完全能够承受之事,也许瞬间就变成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六):谜思

  对于一些思考,我尽量去叠加可能,因为得不出什么结论

  我知道道德伦理上的“对”,也知道政治正确上的“对” ......可对于全部意义上的“对”来说,生命,是一个无法提前验证也无法过后修改的一次性事件而已。

  对于一次性事件,德国人有句谚语:”Einmal ist Keinmal。(一次可不能算数)”,“Einmal”,强调由未发生到发生的转变,一次。;“Keinmal”则是其反义词,从不,一次也没有,“ist”同英语的“is”,在此表示:两者相等。

  人生徒劳。

  这种时候,需要有一位慷慨激昂且活在当下的意大利人站出来说:“Anni,Amori e bicchieri di vino,nun se contanto mai。(岁月,爱人和杯中之美酒永远不可辜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七):终极的问题永远不存在准确的答案

  0214 情人节A

  今天可以见到另一个自己。

  早上起来又读了第四部“灵与肉”的几页。米兰昆德拉分别从托马斯和特蕾莎各自的角度郑重其事地开始讨论永恒哲学命题之一:灵与肉的关系。我先挑重要的即时的感悟记下来,以免像某位同学那样瞬时就忘掉了:)

  昨天说到了动机。所有的行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都是有其动机的。这点我万分同意。特别是无意识的那部分,能够用佛洛依德式的方法去剖析,这本身就让我特别着迷。米兰昆德拉借由托马斯,在第四部分中,首先探讨了他“非如此不可”(es muss sein)的形成动机。托马斯的es muss sein,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对与特蕾莎的关系的追求,一个是他对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追求,分别对应了 灵与肉。

  肉的那部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起初,我们会认为,一名外科医生所带来的荣誉地位是外部的社会因素带来的,换言之,这种世俗的荣誉和地位可以认为是托马斯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追求的动机。这种世俗的东西,稍有哲学思考的人,都可以轻易地去反抗,去剥离,对这种世俗的东西感到厌恶是一种表现超脱的内在必然。但是,托马斯碰到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他发现,不是世俗的荣誉和地位,而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医学的真正热爱,构成了他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更本质的动机。当我们要去反抗、去剥离自己内心深处形成的动机的时候,难度将会异常之大,因为这等价于否定自己这一个体,去寻找更为普遍的生命的意义的真理!引用书中原文,“换句话说,要去看一看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时,生命中还能剩下些什么”。

  另一点关于精神与身体的讨论,是在第二部分“灵与肉”也出现过的。“我“是什么?是什么东西使“我”成为“我”?特蕾莎思考过这个问题,她裸体地站在镜子前,问自己,如果我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譬如乳房臀部变成四个大水袋(她在蒸桑拿时看到过的某个女人),甚至变得面目全非,那么,“我”还是“我”吗?托马斯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思考的角度不同,他问道,希特勒和爱因斯坦,勃列日涅夫和索尔仁尼琴,以一个外科医生的视角看过去,他们在肉体上的相似度高达99.9999%,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不同的。那么,是什么东西使他们不同?

  相比不熟悉的政治人物,托马斯还有另一个更为熟悉的观察视角,就是他所遇到过的女人。他在想同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些女人不同?这0.0001%的不同,源自哪里?如果回答不了“源自哪里”,至少要发现“在哪里”。托马斯使用的方法,说穿了就是控制变量法,他认为,性活动,因为其社会习俗要求隐秘性,可以帮助他找到他想找的东西。当然,从我的角度而言,性活动确实可以起到帮助,但不仅仅只有性活动。就像我昨天说的,看着你的眼神,感受你看我的眼神与看别人的眼神的区别,去寻找这0.0001%的不同。

  此外,昨天特意去找了下“布拉格之春”的相关资料,更好地理解了米兰昆德拉在第一部中将尼采eternal recurrence运用历史中的原因。他写道:“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布拉格之春与希特勒无关,但情况是类似的,在米兰昆德拉看来,勃列日涅夫与希特勒的行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暴露了一个建立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从而)一切也就被卑鄙许可了”。非常深刻。

  先写到这。

  0213 B

  收盘后,重读完了第三部“不解之词”。

  从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描述中,我早已经察觉到,萨比娜不是一个可以被约束的、可以被剥夺自由的女人。她应该是一个风象星座的人。她接受甚至主动拥抱所谓的错误(譬如她的第一幅出名的画上错误的红色颜料,譬如她对纽约错误之美的感叹),所谓的未知,以及所谓的背叛。背叛。背叛父亲,背叛老师,背叛群体,背叛社会,甚至发展到最后,叛己所叛。

  她背叛佛兰茨(离开佛兰茨),是意料之内的。因为她与佛兰茨交往,本质是出自背叛,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连同了佛兰茨对自己妻子的背叛。但是,当佛兰茨跟他妻子坦白并且准备以爱情之名与她长相厮守的时候,她却想要离开了。这真的太容易理解了,因为,第一,佛兰茨不再处于背叛的状态,第二,背叛不再处于背叛状态的佛兰茨是理所当然的,况且,向往自由的她,怎么可能被佛兰茨所高举的爱情,所束缚呢?所以,萨比娜离开了。

  但最终,萨比娜再次完成背叛之后,感受到了什么?书中说的是“空虚”。我同意,空虚是背叛的终极。如果萨比娜始终不向现实社会妥协,那么,在尽头等待她的,一定是无尽的空虚。而空虚至极,就归于死亡。我想,这也是在第三部的结尾,米兰昆德拉安排“墓地”情节的用意吧。

  那有没有可能为萨比娜设想一种可能的归宿,这种归宿介于 向现实社会妥协 和 空虚到死亡 之间呢?我想这种归宿可能是存在的,只是还没有准确地定义和描述。我感觉,我和你,可能也需要找到这样一种归宿。

  至于佛兰茨,萨比娜对他的描述非常准确,上半身是婴儿+下半身是野兽的混合体。佛兰茨对于爱情的理解,情欲的成分太大,情欲成为了必要条件。他与萨比娜的共同语言,仅仅局限于肉体,做爱,做爱,每次都要做爱。甚至跟后来的女学生在一起,也是满屏的做爱。米兰昆德拉用了N个“不解之词”,来描述佛兰茨和萨比娜在精神上的鸿沟。那么,假设,仅仅是假设,佛兰茨可以在精神上与萨比娜融合,同时也没有让萨比娜感受到失去背叛,他们会一直在一起吗?

  0213 A

  情人节的前一天。在公司。

  我重新阅读了第一部“轻与重”和第二部“灵与肉”。尼采的eternal recurrence是一种假设。根据欧文亚隆的看法(《当尼采哭泣》),这种假设不仅可以在逻辑上证明,甚至可以在经验中得到验证。但我还是先把它当做一种假设来看吧。这个假设或者思想的意义,与其他哲学类似,在于审视人的生命。尼采主张,如果你的生命体验将在未来以轮回的形式永恒地重复,那么,此时此刻你还会做出你此时此刻打算做出的决定或者选择吗?

  米兰昆德拉把这个思想在小说中进行了历史维度的扩充。从时间的单向性上讲,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单个人的命运是一回事。历史无法改变,what happened happened(这让我想起了美剧《LOST》,我最喜欢的一部美剧)。但如果我们同样套用永劫回归的概念,如果历史可以改变,它应该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对我们此时此刻正在创造的历史,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个人的命运也是同理。

  但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诡异,逻辑上我们可以做很多设想,比如平行宇宙(诺兰的《星际穿越》),但经验上并无法体验,仅有的可能是我们都会有过Déjà vu的感受,某一瞬间仿佛回到了过去发生过的场景中(诺兰的《盗梦空间》)。我忍不住插一句说诺兰真的太牛逼了,天才!所以,如果要想体验永劫回归,最好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佛洛依德的催眠术,当然在细节方面,现实和梦境的差异非常大,但是在精神体验上,两者可能并无二致。另一种方法是当一个演员,饰演一个角色,体味这个角色的人生。

  回到小说本身。特蕾莎曾经是一个可怜的人,她有这样的母亲,把她当做附属品,甚至是物件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童年的不幸,使她极度敏感,并且不安全感很强烈。遇到托马斯之后,这种不安全感因为爱情曾短暂地消失过,但也正是因为爱情中附加的占有欲,这种不安全感很快就回来了,并且一度变得更强。转变来自于摄影这个爱好的形成,她找到了一种新的寄托,脱离母亲(亲情)、脱离托马斯(爱情),相机成为她的武器和盔甲,在举着相机拍摄的时候,机身遮住了她的脸(这给予了她极大的安全感),而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好像扣下扳机一样,她拥有了掌控的能力!这种能力她以前从来不曾具备。

  先写到这。

  0211

  记得以前语文老师说过,当古代诗人写诗不知道起什么题目的时候,就会取名《无题》,李商隐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明明写爱情,偏偏要叫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想念一个人的时候,看任何东西都能产生与之相关的联想。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大一,来自一个奇妙的机缘。我喜欢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喜欢另一个男生。我的喜欢是正常的喜欢,姑娘的这个喜欢我觉得不能算是喜欢,因为对于这个姑娘,我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喜欢这种感情对于她而言是很无所谓的。她应该适用于更高一级的词汇(当然这可能纯粹就是我的嫉妒心作祟,哈哈)。我结识这个姑娘,并加了她的MSN,从而看了她的MSN space,通过她的MSN space,看到了那个男生的MSN space。MSN大概是我们那代人集体的回忆,space则是在校内网出现之前,承载了我们许多的感想和思绪。里面有很多回忆,但这些表达回忆的文字已经不存在了,因为MSN不存在了,与这个账号相关的所有内容也随之消失了。

  这个男生在他的space写道他在看《生活在别处》,作者是米兰昆德拉。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个人,只想到情敌喜欢的东西姑娘可能也喜欢,于是我也跑去找米兰昆德拉的书看。第一次去南区盗版书三轮车上没有找到《生活在别处》,倒是找到另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0元,咬牙入手。是为序。

  明天再写。这可能会是一篇很长的夹杂着回忆、初始读后感和十年后再读感悟的文字。希望你会喜欢。晚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八):重使人沉落,轻使人漂浮

  这本书在手里很久了,但一直没有认真看过,多次百无聊赖的翻过几页也就闲置了。

  可能我总觉得这又是一本需要花费时间与脑力的小说,而读外国小说需要专注,因为它涉及方面多种且蕴含着表面情节背后鲜为人知的道理。再如名字起的异于常理的书可能耗费了作者昆德拉很多脑细胞才出来的著作吧。

  不过我还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它。

  毫不犹豫的讲这真的是一本值得重读的书。重读,不是因为它考验读者的逻辑与常识,而是因为它的情节虽易懂,可是需要从中捕捉的信息是如此的不啻不伤却又偏偏充满吸引力,而我所有的匪夷与恍悟往往都要由作者本人昆德拉来一语道破才见真知。更直白的讲,我觉得是昆德拉在引导我读这本书,让我可以朝着他最想说明的方向去理解,让我所有疑惑的答案最终都是他的意思表示。而我接受了。

  提到书中内容,不愿再评析围绕主人公托马斯的多角爱情,我觉得这对于托马斯不是三角恋情,实质是多角的,只是把作为其情人的萨比娜,众多情人中最与众不同最与托马斯心意相投的那一位重中之重单提出来写,不过不可否认,萨比娜本身也是有故事的。而成功成为托马斯妻子的特蕾莎,由于将爱情视为救命稻草,需要无时无刻地紧紧抓劳与确认,可见这于托马斯来讲有多沉重跟难过吧。可那份给托马斯印象深刻的可怜与无源,使得把情人视为组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托马斯,心生爱惜与负罪感。

  人一旦对某人心生歉意,那他就难以摆脱内心的审判,而这些得来的负罪感可能也只能通过爱来弥补。

  谁让特蕾莎又是需要他来爱的人呢,所以本不希望结婚的托马斯,还是结婚了。

  女人沉沦爱情时,是需要某个人的话语唤醒她正不安着的内心。男人沉沦爱情时,是他内心觉得被某个人深深需要着。

  特蕾莎与托马斯的婚后生活实质是重,即便他们的牧歌生活是一种哈德里维奇式牧歌,可是哈德里维奇式牧歌虽看似理想化可作为逃避方式与身处不合时宜的背景下,显然背后仍是无奈的,它的快乐也只能通过他们养的狗,卡列宁来体现了。而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生活虽表象是哈德里维奇式实质仍无法摆脱扬式牧歌的现实。牧歌中的托马斯,因为对特蕾莎的爱,或是需要被需要,所以一向不忍羁绊的托马斯把医生职业作为牺牲还是选择与特蕾莎在一起,不排除有托马斯的内心折磨的催化。可这并不能改变特蕾莎对托马斯不忠的猜疑与敏感,她渴望对托马斯全身心的占有。这也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舒适,但由于托马斯对特蕾莎以及生活结果的理解,必然使他心甘情愿的承受特蕾莎给的生活重量。

  也许爱需要负重才可前行,太轻的话会向上脱离地面,这也就无法形成生活了。

  而好在二人都因作为农民生活而觉得轻快着,因为他们的时代背景下,扩张与侵略为首要,农民得不到重视,使得可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这也足以算是种精神富足了。如果说,托马斯离不开特蕾莎而愿意牺牲自己,那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离开可见她自己熟知对托马斯更多的不是偶然意义的必然存在,而是她对托马斯的寄托,托马斯是她摆脱生活的需要。我需要你所以我深深爱着你。而她对卡列宁那种没有希冀的爱才是真正且从未改变过不掺任何杂质的爱,她最爱卡列宁。

  再谈萨比娜与弗兰兹。

  萨比娜作为追求美感的画家,却可以作为托马斯的情人生活,同时能够把女性的嫉妒火焰平熄的无声无迹,真是厉害了我的姐。其实,我个人很喜欢萨比娜,因为我喜欢她的生活方式。她之所以走上背叛的生活之路,可能不仅是孩提时期经历的惨况导致的,更多的是她对自己心灵的认可,同时排斥社会的产物,媚俗。所以在我眼中她的背叛不如说是追求内心,追求自我。因为放弃是对坚持的背叛,逃避是对直面的背叛,情人是对爱情的背叛。所以她永远走在一条背叛之路上,可除了她的意识她无法背叛,其他都可以,而这点足以让她忍受内心的煎熬了。

  而她愿意成为托马斯情人来爱他,其根源就在于托马斯的一切都正中她内心意识的渴望,与之相映。她在他面前,她是自己。

  一个追求内心需要的人,太孤独。就好比寻找灵魂伴侣一样,那种需要身体思想心灵三方的合要求的,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好在人人都有颗认清且接受现实的心。

  萨比娜是个不外露的女子,她有自己的真性情,就像她讨厌媚俗,敢于拒绝与不迎合一致的伟大的绝对认同。可见,她走上背叛之路或多或少也有些无奈。

  她是如此守心偏执,弗兰兹万般优秀。可在她发觉弗兰兹与她之间是有思想差异时,更准确讲是弗兰兹不能理解她的内心想法时,弗兰兹与她的关系,想成为爱情也就没戏了。她认为那是他俩发展感情关系之间的鸿沟。

  萨比娜是两个极端的融合与碰撞,她追求的是轻,就算是被迫追求。轻让她无源,所以作为托马斯情人的她与作为托马斯妻子的特蕾莎相遇后依然可以"坦诚"相见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弗兰兹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男人,他忠诚善良,却也因此同样身困于对爱情的责任与内心谴责中。爱情面前,他是弱者,源于他的善良。他的爱情观同样善良,他的爱情里没有斗争,有的是妥协与放弃。典型的暖男。

  可惜每一片与众不同的云彩都需要找到天空去存在。

  弗兰兹虽然认为萨比娜是他的天空,甘心不惜一切只为追寻她。但是好男人的追寻太委婉的,缺少义无反顾的勇气。所以萨比娜内心的炽烈火焰他看不到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弗兰兹思想并不空洞,作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思想是高明的,能够针砭时弊。只是有艺术气息的萨比娜,她追求的是背叛,洞悉的是表象背后的寓意,而弗兰兹与萨比娜的两人间的传达与理解方式不一致,自然于萨比娜来讲会有答非所问的失望。而离开后,萨比娜最终也醒悟到弗兰兹才是对的。无奈答案不是当时的她想听到的,甚至当时的弗兰兹也可能是媚俗的一员。

  可见,弗兰兹与萨比娜终究错过。时间开了他们的玩笑,也或者托马斯才是当时萨比娜不接受弗兰兹的根本因素。

  整部书看似是个围绕爱情题材的复杂故事,实际上更多的像是在说是什么让人走向爱情,远离爱情,同时又在以主人公为例去证实,婚姻与自由,身体与心灵,无源与归属,忠诚与背叛,自我与媚俗,需要与被需要,沉重与轻松,城市与乡村,纯粹与目的,社会与个体等等,对立和两方极端的方面相碰撞相融合的可能,最终是轻还是重。

  说了这么多,仍旧觉得太片面。昆德拉的写作手法也很特别。太久没有从这样的书中学到东西了,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

  结尾想借用形容弗兰兹的一句话:迷途慢慢,终有一归。

  读第一遍的时候,落点可以在 归。

  读第二遍的时候,落点可以在 终。

  所以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真的不像看上去那么的直观。就像简单的好坏已经很难评估任何了。表象背后有暗示,单一事物多重理解,人毕竟有别于猫猫狗狗。或许我们最喜欢它们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看我们的眼神里会有百分之百的信赖与爱。就像卡列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九):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这本书,在好多地方的推荐书目中也有它,但一直无缘读到。春节前和闺女去书店,发现这本书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利用春节假期读了一遍。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感觉最奇怪的一本书,为什么呢?因为读完了,我却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是特蕾莎与托马斯的爱情?像又不像;是赞美田园生活的一曲牧歌?像也不像 (因为只在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中体现过);是揭示我们的生命与思想的本质?像也不像。

  从看完到现在,我理不出一点头绪。看看目录,也是奇特的:第一部:轻与重;第二部:灵与肉;第三部:不解之词;第四部:灵与肉;第五部:轻与重;第六部:伟大的进军;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你见过这样的目录吗?到第五部,好像又循环到最初。

  作者的叙事方式也是跳跃式的,这一部写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及生活,下一部可能分析他们生活方式中的心理依据;再一部写弗兰茨与萨比娜的爱情,里面提到托马斯与特蕾莎的死,可接着读下去,又写托马斯与特蕾莎死前的种种生活。我很不适应这种场景的快速转换与时间前后的颠倒,因为这种颠倒还不能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倒叙。看得我一头雾水。

  但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它又不让你讨厌,因为里面不时出现的一些观点又让你心服口服,视为真理。比如:“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的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比如说到读书:“特蕾莎读的书比他们多,对生活的了解也比他们透彻,但她自己从未意识到这些。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比如谈到写作:“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书中这样句子俯拾皆是,(见读书笔记)这些又引着你不住地读下去,不断地咀嚼这些闪光点。

  所以这本书是我不知怎样评判的一本书,既很喜欢,又很不喜欢:喜欢的是它的好句子,不喜欢的是它的整体。

  补充:我看了友邻写的书评,发现并不是作者写得不好,是我知识面太窄,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东西。惭愧!以后要多读几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十):卡列宁的微笑

  0215 第六部“伟大的进军”和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包含了太多哲学宏大问题的探讨,并且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专门写一本书来论述。而米兰昆德拉竟然毫无违和地在一本书中把这些问题全面的涉及,思考之深、表达之准,令人叹为观止。我想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评论每一个问题,甚至简单的讨论看起来也是多余的,因为作者已经做出了非常深刻且优美的哲学表达。 对于卡列宁(狗)与特蕾莎(女人)之间的感情的讨论,这种讨论本身,就已经暗含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爱情)的讨论,或者更广义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讨论。米兰昆德拉指出,“无私”才能产生真正的爱。卡列宁对特蕾莎的感情是“无私”的,这是因为,不管有没有动机,从结果上来看,作为一只动物,卡列宁无法有效地向作为人类的特蕾莎表达自己的“私”,从而特蕾莎才会感觉到,卡列宁对自己的感情是“无私”的。反过来,卡列宁作为一只动物,特蕾莎又能够要求它给予特蕾莎什么呢?特蕾莎的“私”已经全部投射在了托马斯身上了,即使她想把“私”投射在卡列宁身上,卡列宁对此又能做些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 那么,人与人之间,能够形成这样的“无私”的感情吗?以下是书中原文: 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特蕾莎对卡列宁无所求。她甚至不要求爱。她从不提令夫妇头疼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他爱我吗?他曾经更爱过别人吗?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这是些探讨爱情、度量其深度、对其进行种种猜测和研究的问题,也许正是它们将爱情扼杀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我想,这就是对我们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表达:无条件地投入他(她)的怀中(拥抱),并且只要他(她)这个人的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