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10篇

2018-07-05 04: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10篇

  《蒋勋谈高更:生命热情》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20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一):力荐!

  书收到了,很喜欢,又入手了一本蒋老师的书。整个书的质量非常棒。装帧精美爱不释手

  19 世纪产生的后印象主义,无论是风格还是形式都是对传统绘画的一大颠覆,然而它却促进了现代艺术的产生。我们所熟悉画家塞尚、高更、凡高等人就是这个画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各自对艺术有着不同理解追求,各自探索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后印象主义中,高更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画家,他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模式,绘画的风格和形式都追求自由,摆脱了传统绘画中对自然死板模仿,创造出了一种表现自我的艺术观。作为一个艺术家,高更所追求的自由既是精神上的自由,也是绘画形式上的自由。在高更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印象派注重的光影,以及他们所注重的科学客观态度。高更对艺术的坚持与追求,体现画面中的主观色彩、线的装饰性的手法,这种执着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来一些艺术流派的产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高更绘画中所体现的既具有装饰性又包含着象征意味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纳比派是个很好的借鉴,为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思路。高更的艺术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和形式上,更在于对绘画本质的理解上。他善于在画面中注入幻想性的元素,他把绘画看成一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强调通过非再现性的色彩、线条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高更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原始状态,它引导我们更接近自然,在人性与自然中追求艺术的和谐。艺术就是他所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随意、自由、神秘、原始,那种能够和他内心达成共鸣的艺术的生活方式。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尽管它可能抽象的。高更的绘画便是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体现。高更的一生永远徘徊在逃避与追求之间。逃避令人窒息的现代文明,追求自然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替文明本身找到了避难所。他的画作充满了音乐动人节奏感和优雅的装饰意味。他不受任何外力的阻挠,哪怕是病魔缠身饥寒交迫,都不能阻止他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参考资料:《高更绘画艺术浅析》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二):找回蛮荒肉体奢华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相差二十三岁,高更与梵高相差五岁,如同李白与杜甫相差十一岁,历史有时是以极端冲撞的方式激射出创造与美的灿烂火花

  写米开朗基罗时不能不提到达芬奇,缺了他们中的一个,文艺复兴的历史不完整;同样地,谈梵高时不能不谈高更,缺了其中一人,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美学也不完整。

  他们在一个时代相遇,也在一个城市相遇,他们相遇在文明的高峰

  梵高一八八七年在巴黎与高更相遇,很短的相遇,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梵高去了阿尔,高更去了布列塔尼。

  他们对那一次短短的相遇似乎都有一点错愕──怎么感觉忽然遇到了前世的自己

  因为错愕,所以会思念、向往、渴望,终于会有第二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在阿尔,时间是一八八八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他们同住在一间小屋里两个月。

  第二次相遇成为悲剧纠缠,两个月一起生活,一起画画,在孤独世界中寻找到唯一知己梦幻破灭,梵高精神病发作,割耳自残,住进精神病院,以最后两年的时间创作震动世界的狂烈的绘画,在一八九〇年七月举枪自杀,结束(或完成自己的生命

  高更没有参加梵高的葬礼,他默默远渡大洋,去了南太平洋的塔西提。

  高更六岁以前是在南美度过的,他似乎要找回童年没有做完的梦。

  在去塔西提之前,高更曾经长达十年任职于当时最红火的巴黎股票市场,作为一名成功证券商,在巴黎拥有豪宅,娶了丹麦出身高贵妻子,有五个子女,出入上流社交场所收藏名贵古董艺术品

  一个典型的城市中产阶级,在养尊处优生活中,忽然有了出走的念头

  高更出走了,走向布列塔尼,走向荒野,走向塔西提,走向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现代工业商业污染的原始岛屿

  高更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文明的巨大警钟,宣告白种人殖民文化的彻底破产。

  他抛弃的可能不只是自己的家庭、妻子,他抛弃的是欧洲文明已经丧失生命力苍白虚伪矫情

  高更凝视着坐在海边无所事事的塔西提女子赤裸的胴体、被阳光晒得金褐的肌肤饱满丰盛果实乳房臀部明亮眼睛黑白分明、可以大胆爱也大胆恨的眼神……

  高更画下这些女性的胴体,像一种赎罪的仪式,使远在欧洲的白种人震惊,殖民主人被“土著”的美学征服,文明被“原始”征服,高更宣告了另一种后殖民主义的反省与赎罪。

  一直到今天,高更仍然是充满争议人物。他在塔西提连续与几名十三岁至十四岁少女性爱关系激怒了许多女权主义者与反殖民主义者。

  一个欧洲白种男子,在土著的岛屿上借着“进入”一个少女的身体作为“仪式”,高更究竟在寻找什么?救赎什么?

  关在精神病院用绘画疗伤的梵高容易得到“同情”,然而,在遥远荒野的岛屿中解放肉体的高更可能要背负“恶魔”的批判

  在高更最著名的《亡灵窥探》与《永远不再》两幅名作里,匍匐在床上赤裸的土著少女,都是高更在岛上的新娘,都是他借以救赎自己的“处女”,都是他要借“性”的仪式完成的“变身”──从欧洲人变身为土著,从文明变身为原始,从白变身为黑褐,从男性变身为女性,从殖民者变身为爱人,从威权的统治变身为单纯性爱中的拥抱与爱抚。

  在十九世纪末凝视一尊丰美肉体的土著男子,高更,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找回蛮荒肉体的奢华。

  我们能找回蛮荒肉体的奢华吗?

  欧美的豪富阶级仍然用金钱经济贫穷的南美、非洲、亚洲购买男性或女性的肉体。另一方面道德主义者仍然大加挞伐殖民霸权,高更处在两种论述之间,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依然是争论焦点

  也许回到高更的画作是重要的,再一次凝视他画中的荒野、原始的丛林海洋

  果实累累的大树,树下赤裸的男子或女子,他们在文明出现之前,还没有历史,因此只有生活,没有论述。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到哪里去?

  高更最后的巨作是几个最原始的问句,如同屈原的《天问》,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许才是千百年可以不断思考下去的起点

  这本书于二〇〇八年一月在泰国完成,四月在欧洲修订,十月在中国台湾做最后校订,以此作为向孤独者高更的致敬。

  蒋勋

  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于八里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三):高更——回归原始寻找自我路上的独行

  在读这本书之前,与早期高更的朴素深沉相比,我更多的是喜欢梵高的浪漫狂热。但这本《蒋勋谈高更》让我对高更有了一个更加全面了解,也让我看到了足可以与梵高媲美甚至胜梵高一筹的高更。

  先从这本书的封面开始说起吧,打眼一看是高更的一幅自画像,上面书名所在看似是腰封,但实际上打开一看则是高更的其他几部作品,可以看出出版商在封面设计上的别出心裁,也让我有了强烈好奇心和读下去的欲望。厚厚的一本书,看似沉重却以高更的作品居多,纸张的质量很用心,很好的展现了作品的色彩对比质感

  接下来便是内容。其实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很简单,是世人对高更的几个疑问和几部主要作品,给我的感觉更像为第三部分做铺垫和暖场。而第三部分则是以时间为主线,在讲述高更人生主要经历同时,为我们揭示了人生遭遇选择对高更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通过本书,我们不难看出高更生命的底色中本来就有着一抹浓重的原始色彩,即便高更成长在文明的法国社会中,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成为高收入的社会上层人物,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在接触艺术成为一名画家之后,却坚定立场决然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奔赴南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只为实现自己回归原始寻找自我。这样的举动即便在“说走就走”的现代社会中也会被世人诟病,何况在当时。高更不是没有过犹豫,但是几经周折之后他认识到在文明社会中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高更不贪恋名誉地位,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出走,可见高更的决心。出走后的生活贫困,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似乎都没有成为他艺术创作上的阻碍,反倒使他能够更加专注于艺术,让他的回归之路更加纯粹,因此在高更后期的作品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与前期作品相比,更具个人特色,也更加回归原始。

  艺术创作之路向来都是需要独行的,梵高如此、贝多芬如此、高更更是如此。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阻断了自己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更加的专注于艺术、专注于自我的寻找,他们创作的作品才更加的震撼人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经久不息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四):生命的颜色

  高更生命的颜色应该是什么呢?他曾经过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个时候的高更没有任何不同,他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在一片汪洋人海中保持着最初的静默。这时的高更,生命大概还没有染上属于他最绚烂的色彩,直到那次背离一切的远行,从此之后,炫丽的红成为最适合他的那一个颜色。

  蒋勋老师的《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讲述的,就是高更的生命和他的画作,在南太平洋小岛上度过的后半生里,他的骄傲、他的执着、他为人们所批判的理由,都以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书划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洁的文字介绍,关于高更其人、关于他的画作、关于他的评判、关于…第二部分是蒋勋老师对于一些作品的解析,用温润的文字,解读作品的内容和执笔者所处的状态;第三部分是关于高更的一生,他的平凡、他的逃离、他的高贵和挫败,直至他生命的终结

  高更的一生,塔希提岛开启了他生命的另一段旅程。从这里开始,他完全舍弃了自己曾经隶属于的欧洲文明,试图将自己融入最原始、最野性的浪漫与美丽。他在这个小岛上绘画的作品,以一种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也正是他从这里开始的生命,也始终存在着被质疑的声音。他舍弃文明世界里了一切,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可为他的任性买单的,是那个被孤零零遗弃在巴黎的女人,抛妻弃子的作为,无论怎样看都是他不负责任的举动。而且,在无限接近原始社会的生活中,高更几次与十三四岁的少女缔结婚姻。这是他将自己融入他所向往的那个世界的方式之一,可那些少女呢?她们的现身,是源于爱情?还是无奈的献祭呢?高更无数次的把自己的新婚妻子画进画面,画面里少女脸上的惊慌到底源于何处,我们大概已经永远没法知道答案了吧。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男主人公为了绘画、为了遥不可及的月亮终究客死他乡。高更就是那个故事原型,我们可以不论功过的去看待他的作品,但是高更其人,他生命的轨迹所描绘出的色彩,或许始终都是因为他有所追求,他一直不曾放弃所有想要追求的追求。这种生命的热情,是最炫丽的红。蒋勋老师谈论高更的这本书,以“生命的热情”为名,以红色为封面的主要色调,这大概是最契合高更生命的颜色了吧。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五):画布,是艺术的天堂,蛮荒,是生命的乐园,热情而孤独的神在狂欢

  封面红色主色调很像高更对艺术的追求,可以摒弃一切孤独与苦难。生命将会永远充满热情,永远光彩夺目。图书装帧精美,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再现了高更的作品,值得收藏。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汇集了大量的名画,使读者既能通过文字了解高更的生平,也能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直观感受高更的艺术世界,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书中的赏析文字不但着力介绍画作内容、特点,更着重体现其看点、欣赏角度、欣赏思路以及背景故事有效地拓展了信息量,既满足绘画专业阅读群体需求,又可作为休闲阅读,增长知识。

  对于普通人而言欣赏印象派名画和欣赏歌剧差不多吧,经常是看个热闹看个云里雾绕,如果没有人解读没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是很难的。但是有了蒋勋老师的解读,因为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他涉猎广泛,并且都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他会铺垫出许多细水长流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感受……所以那些文字也变得真挚,有说服力,易于理解和感受。

  高更的画作,色彩丰富强烈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满是原始情调,但本质上却是孤寂的。而看似隐逸、自由的塔西提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修行。然而孤独也沉淀了高更的艺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是高更最为宏伟的一部作品。那时的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极端孤独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唯有画,才能释放出内心孤独中那种潜藏着的热情与奔放。这幅画展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意向绵密,极具象征意义,是高更的巅峰之作。

  像高更一样的画家当他们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全情投入,他们感到“幸福”。对他们来说,也许绘画是一种宿命。遇到了之后就再也撇不开,就算有别的事物在旁吸引阻挠,但是却不想打破和绘画之间的亲密感和自我实现感。他们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