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6 05: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的读后感10篇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是一本由仇小丫著作,32.00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4-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一):她不了解全世界,只了解我

  第一次接触小丫的文,是她在人人网上连载的《灰》,小姑娘邦妮的故事

  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邦妮曲折惊心的感情生活,更多的是小丫细腻文笔、娓娓动人讲述、以及她温柔坚强内心

  谁说一定要物质丰富、生活舒适才算幸福呢?平平淡淡真切知冷知热也是一种幸福吧。

  是,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钱买衣服,可能要为了房子车子奔波劳累,但这不就是生活的本质么?

  有谁规定,活着就非得活的好好的。

  内心的安稳,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不想了解全世界,只想了解你。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二):你所受过的苦,必照亮你来时的路——非书评,仅为回忆

  收到小丫新书的那个晚上,是我长这么大难得“落魄”的时候。说“落魄”并不为过。想想,半夜十一点,一个个子娇小眼睛近视女人拿着刚刚被顾客退掉2kg的飞机杯,因为口袋小心被扯烂,飞机杯的外包装还露了一块在外,在陌生马路旁边,她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打到回家的车,她左顾右盼,更糟的是那一天空白的营业额让她尤其愧疚自己伙伴

  而两年以前,故事并不是这样。

  两年前的我刚刚跳槽到杂志社,心如所愿,意向风发。不久后杂志栏目调整,开设了旅行专栏,我如无头的苍蝇四处收罗作者,虽无前车之鉴,但到底觉得快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在新浪博客里“发现”了横空出世的小丫。

  她的游记里几乎没有图片,这在旅行栏目中算是“大忌”,但是我看她的文字,脆卜卜地掷地有声,含在嘴里又不觉是糖,一问,既非职业行家亦非专栏作者,这样的人若是被埋没,那真有些可惜了。当下我立马地整理了几篇她的文章,交给了主编,原以为这样的文字会令一向心高的主编侧目。但基于杂志本身的风格,主编虽认为“不错”但最终并没有采纳。

  我并没有感到灰心,一边给小丫寄杂志,送台历“巴结”着她,一边继续游说部门里的其他编辑记者,找她约稿,或者是做个什么采访吧。但大家看了她的文章后,只觉得“还好”,不是的,一定不是“还好”,我在心里反驳道。

  慢慢地我开始与小丫沟通,了解了她的经历和故事。那个时候的她,刚回国不久还处于休息阶段,整个人特别轻薄,小心翼翼,对自己并不十分自信。我一遍遍说她的文章好,她很质疑,我一点点的鼓励,她会感谢要命。到后来她屡次谈到对我的感谢,倒让我挺难为情。因为至始至终,我觉得自己都没有真正的帮到她。包括中途我尝试利用自己那点可怜资源想为她出书,皆以失败告终。我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女孩真的很棒!

  果不其然,小丫开始一天比一天“混”得更好。不仅是从文字里的“英气”透出,更有一部分自然是外在环境原因。我关注着她的微博和她朋友圈动态,看她一步步写剧本、拍电影、出书。文字里时有嬉笑怒骂,时而悲愤感伤(多半为别人),时而直接坦率,时而把处女座特质演绎淋漓尽致。她有骄傲的时候,有冷漠不留情面的时候,有任性偏颇的时候,也有很多容易让人误解的时候。但她从来没有矫揉造作的时候,也永远没有真正让人讨厌的时候。

  这个90后的女孩一直不惧强调大部分人不敢讲,也不好讲的话,不管是在书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她认为“坚强”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女人的好词。再比如,她毒舌起那些她瞧不起的“达官贵人”和盲目崇拜的“粉丝”亦是毫不留情

  她是由始至终没有“范”的人,有的是精神上真正的“骄傲”。同样是粉丝,她当然更“照顾”那些有才气的,能够戳到她心肺的人。同样是高富帅,她不假惺惺的拒绝金钱”和“威望”却只选择那一部分真正可以打动她有共鸣,值得她肝胆相照的人。她是把对人的“挑剔坦白放在台面上给你讲清楚的人。她走了那么多国家,也受过不少的委屈,遇到了那么多七七八八的事,和那么多各色各样的人,她太知道人与人的相处是怎么一回事,不是钱,不是情的问题,而是对的灵魂必须遇到对的能量。她虽拒绝你,但又忍不住跑过来告诉你彼此耽误的原因,是真真的性情

  在我眼里她不是什么女汉纸,更不是“女神”。而是我在“路上”偶然遇到的一个有趣朋友,一个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姑娘,我们聊了一会天,然后分享了彼此身上仅有的一些水果饮料。走着走着,我们已经默默地陪伴了近两年的时光。那种感觉非常奇妙,不是索取,不是求得,只是默默的陪着伴着,你看着她的好事,会跟着高兴,你看着她闹心,会跟着难受

  她所经历过的事,用“奇遇不足以形容。她所遇到的人,牛鬼蛇神,每种都有。她是一个在生活上,可以“不怕死”“不要命”的人,但在情感上,她又是脆弱得“要死”和脆弱得“要命”那种人。你拿一把剑捅她,她未必会哭,你对她往死里好,她说不定立马泪流满面

  有些人在红尘摸爬滚打久了,既不属于哪一帮也不属于哪一派,他只属于自己,久而久之也成为江湖里的一个符号。在我眼里,小丫便是这样的人。摸爬滚打这个词对于一个女孩来讲的确不好听,但她显露了十足的底气流浪欧洲的三年里,如饮水冷暖自知,写出来的是“哗哗”艺术,历经过的谁说不是惊心动魄血泪史。勇敢的女人,能够把垃圾吃下去变成糖,所谓的历练,是你磕了,碰了,摔了,哭了,最后学会的是比曾经更加感恩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觉得她是一个值得去爱的人。无论作为偶像闺蜜、朋友或者恋人,“坚强”“勇敢”“聪明”“才华”这样的词汇用在她身上,有时我都觉得是对她的藐视。不是不够,是,没有必要

  唯有懂她,爱她,才能使她发出真正的光。而那些口口声声讲着喜欢她爱她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一直的爱她,包容她,理解她,欣赏她,不带给她任何负担,而唯有这样的爱能够带来彼此的成长、进步、陪伴以及真正的容纳。她的新书名叫《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我想把这句话反过来,希望看过她的书并因此喜欢她的人能够做到:即便她不被全世界理解,也有你们真正了解、接受她。当然,我没有资格这样去要求别人,我只是跟从于我的感觉去判断那些“好”的。正如很早之前,我认定小丫的人和她的文字一般。正是没有要求的爱能够带来更加丰盈的回馈。而对一个作者而言,最大的回馈无疑是写出优秀作品

  讲到这里,想起夜路上我手拿飞机杯迟迟打不到车的经历跟小丫一次次露宿异国火车站,遇到老人流氓管理员以及各种真正的“危险”来讲,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当我回家洗个澡睡一觉,又是新一天的黎明。我的伙伴,我的朋友我的父母,他们就在我的身边。而书里的小丫在经历过黑夜的笼罩后却不得不开启全新的旅程……

  (注:此文并非书评,而是一些随感以及和小丫认识以来的回忆。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书里的内容我已经看了一大半,有些其实是之前便已经看过的。但每一次重新的阅读,我的心跳仍旧会为之加速,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段落,那种带着小说式的写法总会令我不自觉的细想、带入、并问自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本书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或者游记,也没有对异国风景更大篇幅记录,故事的重点是那些与她有着一面之缘亦或是千丝万缕的人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历。那种源自一点一滴温情惊喜期待、缝合,组成了小丫丰盈而不可多得青春盛宴。它不是一个鸡汤故事,但却可以让你热泪盈眶,它没有任何名人,却能让你感动备至。这是一本,如今你捧在手中必将热血沸腾,而十年之后,当你再次读到它,一定会感慨万千书籍。我见证着它的从无到有,是真心为这个女孩而感到骄傲。想来,你我的生活都太过于普通,所以,能够在砂砾中发现这样一颗珍珠,是缘分,更是所有见证者的福气原谅我,真的没有办法在这里去讲这本书写得多真诚,多好。因为我相信当一个人正在享受珍馐美味、饕餮大餐的时候,所有推荐食物语言都是多余的。贪婪感受已经带来了最大的满足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三):书还没看就来刷书评真的没关系吗?

  每次在人人的热门分享上看到给力日志都会习惯地找到原作者加好友,以期望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这些好友都被我放在一个叫做“各路文章”的分组里。

  我就是这样得知仇小丫的。

  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这些文字爱好者精彩文章怎么就不能集册成书呢?作为纸质爱好者,对于这些文章白纸黑字实体化拿在手里珍藏起来的愿望一直很强烈

  后来有了仇小丫的这本书,这个寄托于别人的愿望终于有了第一步。

  今天终于拿到了实体书,从封面的构图到装帧设计再到文字排版都太符合我个人的胃口了,拿在手里就有超爱的感觉,所以书还没读就有一种刷书评的冲动了。

  先说说封面吧。虽然我不喜欢雨天,,但是这种在窗边观察雨中世界的视角看去的画面却是我很喜欢景色。封面的用纸反正我很喜欢,也希望小丫姐的下一本书或者这本书再版的时候可以用到她自己喜欢的更有质感的用纸。

  不得不说的是排版。这就要吐槽一下现在一些写书的人了,该是有多码不出字才要弄那么大的字体还要弄那么大的字距,恨不得玩一把一页纸印一个字告诉你这是诗集行为艺术。小丫姐的这本书之所以前几天才下单,就是因为在等微博上的内页照,后来终于对排版的问题放了心。也许对一些人来说字小了点,但是,我本人很喜欢啊!字距和行间距也让书看起来清爽干净舒服的感觉。

  虽然是可以称得上是心头爱了,但是很主观色彩地讲,不是无可挑剔。如果封面的书名可以更透明一些就更好了。不过这个还是其次,让我皱眉的是“女汉子”这三个字,如今已经不是用滥了的事儿了,而是被一群不修边幅不知上进女孩子一口一个“女汉子”给弄得完全偏了义。貌似吐槽“全智贤变成女汉子”的人也有一些吧,哈哈。

  记得在纪录片《林疯狂》里奥巴马谈到林书豪时说道“I was there early”。对于一个好长时间都在追着小丫姐的文章,直到现在看着她出书的我来讲,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很有可能导致在向他人介绍她和她的这本书时会带有炫耀的成分,毕竟我不是奥巴马(虽然我和他居然是同一天生日),不是什么公众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喜欢读文的人比别人早知道了她而已。

  我的人人好友中有好些人都从这个最初的实名社交平台走向了更大的平台,从一个小圈子里的大人物转型成为一个大舞台小人物。不过大家都还年轻的很,祝愿小丫姐在内的所有人,在未来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吸引最明亮灯光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四):行万里路,是为了阅人无数,最终读懂自己

  比起散文随笔,我更喜欢读小说,看故事,尤其是长篇。因为读故事可以随着剧情的推进和深入让自己对主人公有代入感,那种随着书中人物不断起伏的状态,仿佛是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体验一种不同人生。而散文随笔,似乎终究是另一个人向你娓娓道来,虽然深刻,但总感觉隔着或厚或薄的云雾

  所以当这本书读罢合上,我因一种仿佛被别人说穿心事的感觉而唏嘘

  第一篇《用你的伤疤照亮远方》就着实让我震了一惊。想到作者是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90后女孩,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坎坷思考,才对自己不堪的过去如此淡然看透。对于成长于这个物质条件宽裕时代的我们来说,没有太多肉体上的伤痛麻木,反而让我们更多地对很多过不去的过去深深介怀。而最让我震惊的,是最终的处理方式。她选择面对,而且是如此积极地面对,这种积极,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一种向前看的发展心态。虽说道理是这样,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这一篇,独立成一部分,也是全书基调吧。

  《你好陌生人》这部分,取材于她在欧洲时的所见所思。也是从这部分开始,这本书开始真正地吸引我。虽然她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国,不过她并没有把文章写成风景画,到哪里,看到什么景物,然后就有了什么感想,那就把旅行写成旅游照了。不管她所到何处,她真正在意的,是遇到了人,而且是和当地似乎并不匹配的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以至于她的行动,她的思考,都是那么看似独辟蹊径却又自然而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才更容易静下心来思考,并相通很多东西吧,混在有太多熟人地方,容易被同化成和周围的环境和人一样,可是,人不是变色龙,这种从环境到自己再到环境的思考少不得。至于这么做,最终到底是为了入世还是出世呢?我还不懂。

  从这部分以后,她深处的格局开始变小,有点让我措手不及,但欣喜的是,笔触和情感反而更加细腻。虽然大都是取材于自己和朋友的感情经历,叙事和感想配置得恰到好处。更让人措手不及的是,这繁多的感情经历似乎略显平常,让人觉得写出来未免矫情,毕竟自己和朋友差不多也经历了不少,但最终抒发出的思与感竟如剑走偏锋般略显刁钻,却不一定是哪句话就打动了你,而你感受到的,依然是一种积极乐观,但不盲目。曾经经历的,并不真的都不是事儿,但依然要前行。总沉浸于过去的人,没有未来;能看得到黑暗的人,才更配拥抱黎明。

  ART V是特意写给女性的吧,说实在的,读的过程中我开始爱上她笔下那种红尘之中走一遭,拥有自己的格局的女孩子了,而又深深地自卑,因为知道自己配不上。有欣赏崇拜的能力,却没有驾驭前行的能力,恨啊。

  《谢谢你,先爱我再离开我》是除了首篇外唯一的一篇文章独立成一个部分。这篇真的可以当成中篇小说来读了,读来让人心疼。这是一个女孩的感情轨迹,而排除后记的这最后一篇,我更想把其看成全书行文一个文不对题的答案。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到底是怎样对这个形成如此淡然看透的眼光的呢?其实,她也经历了同样的,或是更深刻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这些经历是她成长的原因,我明白,但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掺杂发酵,是什么呢?我不明白。

  还有想说的是,我不喜欢《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做些什么》。不是不喜欢这篇文章本身,而是不喜欢这篇出现在书中,我更希望她把这篇写在一个只有自己看到的地方。横向比较看,这篇的篇幅不算短了,粗略估计这篇是“我”字出现最多的,与其说是强调“我”,不如说是剖析“我”,只是这样直白地把自己展现给别人真的好吗?也许她自己不介意,但我很介意。

  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an.我不希望小丫姐如此毫无顾忌地透支自己的喜好和感情。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想,没有谁能完全了解你,哪怕是再爱你。那么,我们自己呢?

  也许,最不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如果能有一个人完全了解你,很可能还是你自己。

  每一个你生命中遇到的人,都是照见自己的镜子,虽然都是破碎不全的,但都帮助你认识自己未曾想过的一面。

  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在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在更大的格局里,阅人无数,最终,读懂自己。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五):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在偶然之前发现了这本书 你的每一篇文章 都让我喜欢到疯狂 好的句子总爱摘抄 不是因为字好不好看的缘故 只是脑子记忆不好 我总得用某些方式记录下来我喜欢的东西吧 以至于好几页纸都是你 小丫在没有很大的年纪 却有丰富的感情经历 在我看来 她是个很有魅力的女孩子 无论感情最后结果怎么样 经历过美好 回忆也很值得 被爱的人总是祖宗 在爱他的人眼里 他光芒万丈 他哪哪都优秀 可要是他对我给的好视为理所应当 做出太多让我无奈的举动 我照样会选择舍弃 即使每个人能爱的程度不同 但我觉得只有你对他好 他能感应到 这样即使丢弃尊严 在茫茫人海中 有那么一个他 也值得了 正如她所说 因为她懂 所以引起读者共鸣 向往很酷的生活 世界很大 我想去看看 人们总是这样说 很少有人这样做 总是局限于钱包太小 朋友太少 出门在外靠朋友 我却是一个不太爱与人交往的人 如果一个人过得也很好 会嫌群居麻烦 不爱解释 又爱偏执自己的人 很难被人温柔以待 所以与其不要想那些 太奢侈 总是觉得自己开心最大 也做不到很自私的事 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情感变化 以至自己受伤 或许我是该为自己而活了 充实自己 爱自己 爱生活 “安逸是一摊死水,跳进去就出不来了” “想做个认真的人,立于波涛澎湃的世界洪流,踏踏实实的走路”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六):你的每一篇文字都让我喜欢到疯狂

  平时闲来无事喜欢查看人人网上的热门文章,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与小丫的文字邂逅。早已忘记那是什么时候,只记得第一眼看过就难以再放下,进入你的的日志列表:“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像你这样笨拙地爱去人”、“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等等等等,一篇一篇加入自己的收藏栏。

  我越来越为这位年轻的女作者的才华所倾倒,你拥有难以置信的成熟气质。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生活,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文字。乍一看大片文字痛快地宣泄有如“泼妇”,读起来畅快淋漓;然而细细品味,又能看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细腻的情怀,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自一人之手。

  每次读你的文章,我都感到自己简直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很庆幸遇到了你。加了你的人人和微博,看你每天的嬉笑怒骂与每一篇文字,品味生活,早已成为习惯。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七):know you know me

  书有一定的魅力,而作者本身更是一种诱惑,她的独特气质和智慧让人倾倒,书中的文字因为要过审核,因此缺少了许多韵味,但是却依旧木有消退她的那种“一击即中”的表达,当然了,看完书去“认识”小丫,你会获益良多哟笑

  我是在这本书未问世前“认识”这个可人儿的,过程十分的很一般,一般到我和她都忘了咋俩这岁数怎么才认识的么哈哈哈! 认识打引号是因为我到现在都还没完成认识她,但我乐意这辈子都去认识她,对我来讲,她就是“我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你”,对她来讲,我就是“我了解全世界,更秒解你”,和她接触,我简直无法压抑自己那内心狂喜,因为我这人说话很别扭也很答不对题,可以说因为自身原因,我这一路过来少不了被误解被XX的遭遇,而她就像那轻盈的“小恶魔”,每次都能把我看的透彻,我每次都不由自主的对着这个小我快十岁的魅力小恶魔说“一击即中!靠!我崇拜你!”而她每次都被我洒家的热情给整的鸡皮疙瘩抖啊抖,她也“警告”过我别来这套,而我也规矩过短赞时段,结果还是把“警告”忘记的一干二净,就像二次元逗比那样再次“赞”她,小丫也没再说什么,倒是能忽略就忽略,哈哈哈,对不起,让你这么“叹气”,大家不要觉得死不要脸厚过墙就能为所欲为,那是因为对方的纵容和爱惜,我是因为小丫宽容了我的逗比行为,不然早就不知道把我拉黑到哪里去了(虽然我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她,但其实冷静后回看,马达的喷自己一脸盐水都不为过,太“煽情”了,是个凡人都会鄙视而逃,但我很幸运,小丫不是凡人么哈哈哈哈)啊,走题了。

  酱紫吧,我文字是十分不得体又差劲的,我就不说太多,怕“祸从口出”,笼统的说,书中小丫是小坏坏的天使,现实的小丫是善良的小恶魔(可能又说不好了,我的意思就是无论哪个她,都是招人喜爱诱惑十足)

  点题:我不够了解全世界,但是小丫带我了解这个世界并了解我自己,而她本人,则需要我自己去了解。

  (PS:我擦。。。本来想写特别的!或者是我自身的!还故意不往这丫头的身上写而从昨天考虑到今天,结果还是不知不觉往了!她果然不是“一个人”!!)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八):你让我的世界更美丽

  捧着书读下去,一腔哭意越来越汹涌,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来了。看着有些曾在人人上看的文字,想起曾经的自己。

  2011年在人人无意看到一篇小丫的日记,格外惊喜,开始关注她。趴在电脑上翻看一篇篇日记到深夜,双脚没去过超过三个省份的我,被这个比我大一个月就独自游历欧洲的女孩深深吸引了。彼时正准备考研,把小丫的文章“一条不回头的路”打印下来、作为一些收集的经验贴的封面,鼓励自己:我选择的这条路,也要走下去,不回头。

  事实证明,我确实硬着头皮走下去了,但没有不回头,而是屡屡回头和往事纠葛、再一一斩断,今年终于考上了一直向往的学校。期间三年,默默地看小丫的人人,她喷薄的文字活色生香地陈展出一个多彩真实的世界。我不想说自己几年孤独备考经受了什么,也不想说自己如何陷入抑郁再如何好起来。不知觉地,孤寂中被她的文字一次次地慰藉,也一次次更坚定了别人称为“顽愚”的追求。

  网络的温暖就在于,周围环境再恶劣,还是可以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找寻同类。她的思想、心、意志、坚持,是深夜陪伴着我的浓茶,涩里泛着香,烫烫地,一口下去胃就开始烧。血液沸腾,无视掉旁人的看轻,猛地清醒起来。如果读者只是旁观、是不会深切体会她的经历的,必须行动起来!必须也去挥斧头斩荆棘、劈开自己的未来。有句西方谚语是:“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她的书,我说因为我喜欢她这个人。她写什么我买什么,她导演什么我看什么,她做什么我都支持,像认识很久的朋友,我希望她能得到她想要的。她坦诚地写字,剥开自己,时而凌厉时而婉转。是斗士,奋勇厮杀就是要站着而不是跪着走人生的路;是智者,战斗的同时把自己交给命运来安排。与她一起笑泪,有时真的觉得她是一直醉着吧、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能量和勇气,有时又赞叹不会有谁比她更清醒、知道自己要朝哪儿走。

  明明是在看小丫的文章,却感觉在她面前自己是赤裸的,像个婴儿犯不起起半点伪装。平时的机灵劲儿荡然无存,想捧出真心给她瞧又怕吓到她。手在抖心在跳,点上攒了好几年的赞。只是这次,不再沉默,要悄悄告诉她。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读后感(九):向着太阳 自由生长

  去年偶然看到那篇《最怕的是你既不够爱他,又不够爱自己》,评论了两个字:谢谢。

  在打印复习材料的时候也打了一份文章,夹在资料本的第一页,看书累的时候就看一遍激励一下自己。

  去网上搜了原作者,那个时候才知道仇小丫的存在,兴奋奋的跑去粉了微博。后来微博偶尔有互动,知道她要出书,然后慢慢从一月等到五月,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其实当时就看完了你所有的博文,寒假时打印了一本书,里面是我喜欢的作者写的文章,有小林林、卢思浩和仇小丫,总感觉好的文字就该出现在纸上、捧着阅读才对。

  昨天拿到书就开始看,之前也看了其他人写的书评,发现自己不知道改写什么,但又该写点什么。加上手里这本还有你送的生日礼物,我有三本承载你文字的书了,自制的书也只是自己看,版权方便别为难我哈。

  在你要送我书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你的书,其实是受宠若惊,觉得自己受不起,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书的意义太过重大,就像陈升对奶茶说的,“你不要把自己的专辑贸然送人,这不是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门的跳板。它是付出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在里面的,不可以随便送给别人。”

  喜欢读散文随笔,看散文会思考自己和生活,会去想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一段是他在某个深夜删删改改、反反复复才写下的,这样想就会觉得读太快太不负责了,所以喜欢买散文集,慢慢看、细细品。

  就像文中所说:“我隔三差五就得跟人表示我真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很多人是这样的,当他看到你的一点点善良,他就期待你的全部是善良的。”

  微博看到你会抱怨会自黑会跟人争论,从那些只言片语间也知晓了一些你的现状,看到这样的小丫,就想起有次说她和咪蒙很像,恩,都是女汉子、真性情、恶趣味。

  书的封面改了几次,最后选的这个好像有人说不喜欢,当拿在手里里看这个封面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身影站在窗前,看窗上雨水连成线。

  可能大条惯了,书中很多感觉我并不能理解,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你对生活的认真。只能说一些自己的感受,我是通过你的文字,明白要很努力很认真的生活,让自己变得优秀,让那些在我现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喜欢我的人知道----他们没有看错人;“只要很认真很认真地去做事,很认真很认真地去学习,并由此得到快乐,就是生活给的礼物”;热爱生活,有太阳的日子就值得奋斗,而爱、希望和信仰就是你生活中的小太阳。

  我喜欢的也是我认为的好的文章就应该像仇小丫写的这样,会点亮你的生活,让你“有勇气去相信值得相信的东西”,去为那个叫梦想的东西奋斗,去按照自己的轨迹向着太阳自由生长,让你知道爱、希望和信仰一直都在。

  书的结尾说“很遗憾,我无法看到每个人看到这本书时脸上的表情”,我不知道别人,但我合上书时是眼睛放光嘴角微笑的,小宇宙一下就被点燃,好像有万丈豪情要去释放,世界看起来是那么可爱。

  “这世界是有爱的。

  你相信它,就配得到它。”

  “认真的人值得世界以真心回报”

  路还很长,让我们向着太阳、自由生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