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9 05: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读后感10篇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是一本由[英]玛琳娜·柳薇卡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一):谁也逃脱不了平庸乡愁

  一个有趣题目热闹的开头,引发了阅读兴趣。一个快入土的老头爱上年少美女,引发两个女儿强烈反对。看似狗血剧情,却如抽丝剥茧般,一点一点揭开这个来自二战结束后乌克兰移民家庭辛酸史。在微笑中含着泪。

  活着就是胜利,在二战的狂风骤雨和死亡集中营里逃脱出来,心灵必然受到极大创伤。所以,大姐——这个战争宝宝,和妹妹——和平宝宝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必然存在很大的鸿沟经历了生与死考验的大姐把过去黑暗记忆深深埋在集中营里,用物质主义追求逃避内心阴影。而父亲则是用写作来逃避过去的磨难,在各种困境中写出一部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凝结了浓浓的乡愁。虽然故乡有诸多不如意之处,但在内心的潜意识处,还是一直想回去的,回到不复存在田园生活。以至于父亲受了妹妹的刺激之后,精神恍惚中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家,回俄国去。

  生活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平庸的,没有那么多精彩的瞬间。我们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对抗平庸,对抗百无聊赖。有人用创作,有人用艺术,有人用行动。但尘埃落定之后,在旧秩序破坏殆尽,新秩序建立之后,谁也不能避免又陷入新的平庸。如同西西弗斯不停地把巨石推上山顶,又无能为力地看着巨石滚落下了,如此往返重复,无休无止。

  只是活着,就有新的故事,或者重演前人的故事。演员直觉,而观众喜欢看热闹。一幕幕悲喜剧此起彼伏,当局者痛,旁观者不清;智者百思不得,勇者惑于心;爱者心碎,恨者心哀;年华百转千回中如流水般汩汩流逝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二):一部家族苦难史,民族悲情

  一

  这本书以诙谐调侃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个看似有些荒诞的故事。“我母亲去世后两年,我父亲与一位离过婚的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人坠入爱河。他时年八十四岁,而她三十六岁。她就像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将许多久沉于记忆泥沼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们家族幽灵屁股一脚。”小说的第一段就如此桀骜不驯张力十足,一个暧昧狗血又有些黑暗的故事呼之欲出,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定下了全书基调走向。记忆泥沼下的淤泥是什么?家族幽灵又是什么?一个年轻的乌克兰美女,投入一个年纪自己大半个世纪的英国老人怀抱目的是什么?无数问号由此产生

  二

  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场婚姻关爱情。时年47岁的“我”——娜杰日达,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个来势汹汹的入侵者,于是,她和向来势如水火,甚至前一刻还在为母亲遗产僵持的姐姐薇拉组成统一对敌阵线,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我”和姐姐相差十岁,然而这十岁远不只是摇滚乐、牛仔裤距离。随着姐妹阵营的日渐默契,那些深埋在“记忆泥沼”下的“淤泥”被一点一点地刨出,慢慢拼成一幅完整的,娜杰日达不曾触碰过的家族回忆

  这个家庭的成员,个个“奇葩”:母亲对物资短缺有病态性的恐慌,在厨房仓库塞满食物,可以把一分钱掰开用;父亲性格乖张,有可笑的妄想症,对左倾的“我”毫不掩饰地嫌弃,对大姐和她的烟更是深恶痛绝;大姐头薇拉,常常不假思索地对“我”进行批判,关于人性自有一套黑暗、尖刻的论调。而这三人,似乎有一些他们不愿提及的共同经历,每次靠近真相,他们便闪烁其词以回避,“我”只是一个局外人

  三

  提到乌克兰,就会引发各种联想,前苏联、大饥荒、二战、劳改营、民族主义、切尔诺贝利······这是一个悲情的民族。从领土人口来说都不是小国的乌克兰,历史上从未出现强权,一次次沦为周边力量对峙战场,导致当地民族混杂,族群对立严重。除了党派之争,族群矛盾是内乱的主要因素。二战期间,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同纳粹德国合作以追求国家独立,一直到二战结束后,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始终在与苏军周旋,直到被彻底消灭。直到今天,历史的阴影始终存在当地人心里,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正如书中一句话描写的的,“曾经是我生活中如此庞大身影,以至于她的消失留下了巨大空洞,在这个空洞中,问题就如惊弓之鸟般地纷至沓来。”

  被当做苏联天然粮仓的乌克兰,在面对农业集体化时的态度是抗拒的,因此遭遇了30年代那场人为的大饥荒,死者数百万,这场大饥荒,如今也被视作中国三年大饥荒的预演。书中所描写的那位因吃了自己的死婴而发疯的母亲,并不只存在于小说里。“我”的母亲,身体捱过如此大的灾难心理却再也没有恢复,偌大的伤口仿佛一个空洞,不断往里填塞食物才能带来些微的安全感

  为了逃避战争,父亲不惜用玻璃碎片割开自己的喉咙自残,而后的苏联肃反运动,让整个社会陷入集体妄想症中。在那个捕风捉影人人自危的时期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是生命威胁,这点父亲深有体会。为了逃避让人难忍的重刑,他构陷外婆以转移当局的注意力,导致后者的永久性创伤。在那个年代,活着才就是最大的胜利,尊严道德情感是什么,无人在意。

  德国劳工营,这是一个恬不知耻的存在,而可亲的姐姐,在不到十岁的年纪,便跟着父母来到这种地方。只因为一包烟,就让全家面临灭顶之灾,所幸的是及时到来的解放把他们划入英国辖区,这可能的灭顶之灾是什么?父亲和大姐头始终不忍说出口,但我们都知道。过去的经历打造了如今这个愤世嫉俗的大姐头,“我”和她相差的十岁,是战争与和平的距离,是生与死的距离。

  四

  小说的另外一条线索,是父亲写的《拖拉机简史》书稿,零散穿插于全书,讲述了拖拉机的发展史,从侧门展示了农业、工业发展的过程,包含对机器与人关系思考,若把机器视为国家,又是意味无穷。

  这绝不是一个狗血的故事,而是一部家族的苦难史,一部民族的悲情史。“我”的家族历尽艰辛已经开始新生活,而留在祖国人民还在回忆的煎熬之中。也许这就是乌克兰女郎不惜抛下敦厚智慧的理工学院院长丈夫,嫁给行将就木之人的真正原因——带着儿子逃离这个国家,只为寻找更好的人生

  小说的末尾笔锋一转,乌克兰女郎怀抱新生的婴儿回国,此时的她全身笼罩着母性温柔光辉,或许正如书中所说的,过去和婴儿无关,婴儿可以改变一切。

  姑且视为一个希望吧!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三):父亲的续弦经历

  简单说来这个书主要分成三个部分:84岁的丧偶的父亲娶了一个37岁的乌克兰少妇作为妻子;父亲写了本书,名字叫做《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父亲和母亲年轻时候的经历。其中第一部分占了全书大概2/3的篇幅,而且这部分完完全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另外两个部分总是以片段形式出现在段落当中。

  父亲和母亲是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人,父亲早年参加过战争,也当过逃兵,母亲曾经在集中营中待过。比“我”大十岁的姐姐也经历过集中营中的生活。唯独作为二女儿的“我”出生于英国,不曾理解过他们的苦难。小说在第26章写到:

  “或许我姐姐是对的:可能有些事不知道最好,因为一旦知道了,它们就再也不会被人忘却。母亲和父亲从未告诉过我改造区的事,我是在对潜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一无所知状态长大成人的。

  他们是如何怀着深锁在心中的可怕密度过自己的余生的?他们怎么还能种植蔬菜,修理摩托车,送我们上学,担心我们的学习成绩? 但是他们那么做了。”

  眷恋故土的父亲遇到了一位乌克兰女人,以及她的十几岁的儿子。父亲满怀期待打算以后的美好生活:教这位儿子用第一定律证明毕达哥拉斯原理,与他一起讨论拖拉机的话题;老当益壮,和体形丰满凹凸有致的少妇共享和谐性生活。然而两位女儿很容易就看出当中的不良企图,和当地人结婚自然方便移民。女儿们难以接受巨大的年龄差距,父亲对此的回应是,她还有另外一个候补结婚计划,嫁给一位因车祸而瘫痪的年轻男人

  父亲当然知道这些,但却不妨碍他的结婚决定更何况结婚之后更便于父亲展露对丰满女人的喜好,而这一点他的新婚妻子当然也心知肚明,还常常以此为荣责备两位年纪比她大的继女嫉妒她的好身材。结婚后不久,这位乌克兰女人便展露出她的贪婪本性,让父亲为之支付高额长途话费以及花钱买车。父亲积蓄不多,钱却花得心甘情愿,父亲很理解自己的妻子,他说:“她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产物。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所有人的观念都是埋葬过去的一切,全部向西方看齐。为了建设这样的经济人们必须不停地买新东西。新的欲望必须尽快得到培植,就如老的理想必须尽快遭到埋葬一样。这就是她总想买时髦东西的原因。这不是她的错,这是种战后心态。”

  然而由于84岁父亲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位乌克兰女人嘲笑父亲无法满足自己的性需求,于是终于伤了父亲是心。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差劲。乌克兰女人总是诅咒父亲早些去世以便她可以继承遗产,父亲便担心有朝一日她会杀死自己。乌克兰女人过上好生活越来越胖,父亲寝食难安越来越瘦,越来越憔悴

  没有人知道父亲当初是怎么考虑的。一位彬彬有礼的老绅士为什么会看上这样一位粗俗妇女。父亲总是喜欢说那些过时的话题,总是喜欢谈论他喜爱的拖拉机。拖拉机世界不像航天事业那样充满妄想症,它是远离政治中心自由的地方。每当出席重要场合,父亲总是穿着结婚时候的礼服和一件扣子用黑线缝在衣服上的白衬衫。父亲向来是软弱之人。父亲和母亲的相遇的场景也很不光彩,当时的父亲正被几个人欺负,母亲看不下去出来主持公道。姐姐曾经劝母亲与父亲离婚,好在并不如她所愿。动乱年代,父母的婚姻只是权宜之计,到了后来,母亲更是为了两个女儿考虑才不忍心离开父亲。

  或许对于父亲来说,虽然乌克兰这个地方留给他许多悲伤的回忆,然而故乡就是时常想念无法无法离开的地方。无论是乌克兰语还是乌克兰人。当母亲去世之后,就再不会有人与他分享有关家乡事情。姐姐当然不可以,姐姐和父亲的关系势如水火。或许这位乌克兰女人身上有母亲的影子。或许虽然她又贪财刻薄,却仍然不失为一位合格的母亲。

  虽然你觉得事情已经坏得没法儿收拾了,闹到法庭上,乌克兰女人不得不和父亲离婚,又不得不被驱逐出境。然而事情总是会以某种峰回路转方式得以解决。女人的前夫工程学家,借着学术交流机会来父亲的住处找她,想以自己的诚心重新得到前妻肯定。同为机械爱好者的父亲和她的前夫关系融洽。女人怀孕生下一个女婴,虽然父亲觉得自己老当益壮,然而孩子的父亲不大可能是他。但是充满父爱的前夫不在意女孩是生父究竟是谁,对自己的女儿关怀备至

  善良的父亲觉得的确应该对此释然,便也赞成这对夫妇重归于好,回到乌克兰老家。父亲还大方地把自己的第十七项专利内容告诉了这位工程学家,以便他们回家之后可以增加一种经济来源

  表层故事是父亲先结婚后离婚的经历。深层故事,大概是父亲因自己早年的经历而对乌克兰人心同情吧。或许如今的自己可以帮助一位乌克兰人,便会觉得当初自己的不幸生活也得到了补偿吧。对于女儿来说,也未尝不是借着如今的这个啼笑皆非事件了解她出生之前经历,来了解如今的父亲。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四):从这本书想到的流行书籍

  对于书本身,个人的喜好只是一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本好书——从豆瓣评分就能看出一二。

  先来说说这本书之于本人吧。首先,它的语言直白奔放让我为之一惊,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买书之前没有做好预习,因为那一层透明的塑封让我没办法实体书店就能对它有个初步的印象与了解。其次,虽然本文的特点是通过鸡毛蒜皮的家庭小事来穿插深刻的历史,但对两个姐妹大量泼妇骂街式的心理、语言描写让我根本不觉得任何好笑幽默,反之,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负能量极强的负担。这两点使得我在剩余三分之一时选择匆匆略过。

  当然,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作者女性心理和骂人方式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通过人物心理、对话驾轻就熟发表观点,最出色的是对人物描写精确画面感十足。

  对我这种业余读者来说,小说只是一种轻阅读的文体。因此阅读过程的痛苦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可似乎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去书店无目的的买书时,挑一些过了风头仍然好评一致作品,回家后发现要么味同嚼蜡要么对观点和作品质量非常不敢苟同,总之就是痛苦地阅读。

  之前我会自责和内疚。一来怀疑自己的耐性和专注力是否下降,二来平日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只看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书以防固步自封。本着不能让自己堕落和固步自封的原则,经常勉为其难地嚼完一本书,过程非常不人道。

  按惯例,看这本书也应该是认真看到最后,不管情愿不情愿。但我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想通了些。没有人可以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吧?为什么拒绝固步自封就意味着不能拒绝看这本小说呢?不看这本小说或者不看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吗?

  都说流行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我忽略了流行也存在于图书领域。既然我可以对流行的歌曲、服饰做到不随波逐流,那为什么却要在阅读领域强迫自己看评分高的书?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阅读的专注和包容确实是需要保持的,这点无可厚非。不过,现在我倒更倾向于把专注和包容花在专业领域的精读里。对于以娱乐或者开拓眼界为目的的其他阅读,还是以快乐为最重要的准则为好。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五):他们活了下来,就这样。

  朋友看到我在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笑着说不如我直接给你讲讲,这个朋友是学机械的,对拖拉机还是有些了解。我说拖拉机史只是一小部分,主要是在讲移民到英国的一个乌克兰家庭中的故事。话说这个书名确实很特别,不过看完之后发现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用乌克兰语写的拖拉机简史”。

  书的腰封上有句话“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并不能描述这本书,甚至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我看到的都是辛酸、残酷、生气、无奈、平淡,可能有一点滑稽。故事开始是一直以来维系家庭稳定的关键人物——“我”的母亲去世两年后,已达八十四岁高龄的老父亲迷上了一位三十六岁的金发女郎,在得知这位妖艳的乌克兰女郎和他结婚是为了移民的情况依然接受。家中的两个女儿,大姐头薇拉和社会主义者娜杰日达向来不和,并因为母亲的遗产而争吵不休。但现在为了共同的敌人,两姐妹联起手来一致对外,在斗争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逐步和解。

  结果老父亲还是娶了金发女郎,随之而来的也是一段苦不堪言的婚姻生活。金发女郎原以为西方人都是富翁,嫁过来她就会过上好日子,但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很穷、很无能、买不起她想要的东西,满脑子只有东芝苹果和拖拉机。她对西方世界的美好幻想被现实击个粉碎,她对丈夫的态度越来越恶劣,讽刺、辱骂、殴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仍然在离婚的选择上摇摆不定。最终在两姐妹的掺合下,他们离了婚,老头住进了养老院,金发女郎又重返了乌克兰,一幕闹剧才收场。

  在同金发女郎斗争的过程中,通过“我”(娜杰日达)的不断追问,父亲和大姐头逐渐道出了埋藏在他们心中的秘密,在二战中他们家如何颠沛流离、遭受了怎样的惨无人道的迫害,他们是如何在极权体制下艰难地求生,那些黑暗、残忍的历史给父亲、母亲和大姐打上了终生烙印。父亲到英格兰后一直是模范公民,不敢触犯法律,一次也没有,他太害怕了。母亲常年都在给家庭储备食物,保证什么季节都不会出现食物匮乏,因为她了解饥饿。大“我”十岁的姐姐也经历了二战,难民营中的凄惨生活仍然是她无法提起的记忆,虽然她在使劲忘却。所以在“我”了解了那段历史后写道:“他们是如何怀着深锁在心中的可怕秘密度过自己的余生的?他们怎么还能种植蔬菜,修理摩托车,送我们上学,担心我们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那么做了。”

  娜杰日达生于战后,由于家人的隐瞒,她对苦难的历史一无所知。小时候,她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大英雄,她以现实中他们的不完美为耻,但现在,她看到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活了下来,就这样。活着就是胜利,老父亲说。“我”最后才知道“我”的名字“娜杰日达”是希望的意思。

  更多请关注宁宁读书微信公众号nndushu,分享读书感受,记录生活点滴,共同成长进步。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六):关于《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以类似黑色幽默的风格,叙述了发生在老夫少妻身上的荒诞故事。作品的最大看点无疑是对苏联、对共产主义的诙谐嘲讽,穿插了拖拉机发展简史、航空事业发展历程,引发了人们对那个时代悲剧的思考,这个写作体例,跟我之前读过的《蚂蚁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书的内容、风格、深刻内涵,我并不想做过多探讨,在这里只想从一名翻译的角度,谈一谈在翻译方面的几点考虑,或者是几点不足吧。

  1.人名翻译方面。在斯拉夫语系的姓名中包括姓、名、父称,构成了姓名的完整形式。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于亲人、朋友的称呼喜欢使用昵称,跟我们的小名近似(即所谓“值小表爱”)。书中,第一语气的“我”,俄语为Надежда,意为“希望”。书中翻译为“娜杰日达”,昵称为“娜迪亚”,通常翻译为“娜佳”。书中的父亲称呼二女儿(即第一语气的“我”)时多使用昵称,对大女儿则使用本名,从侧面反映出跟大女儿的关系稍疏远。

  2.地名翻译方面。通常,国外的大型城市国内新闻界都有通用的翻译惯例,以便于交流,例如美国首都是华盛顿,如果翻译成花生顿,从读音对照方面无可厚非,但必定会造成人们误会,引起交流上的困难。书中,译者在翻译某些地名特别是大型城市时并未参照这些通用惯例。例如,第65页末尾“卢罕斯克”,习惯上译为“卢甘斯克” (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城市,2014年5月宣布“独立”);第122页中部“赛巴斯托波儿”习惯上译为“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边的要塞,在2014年后脱乌入俄),第143页首行“戈梅尔”习惯上译为“戈梅利”(白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3.术语翻译方面。某些术语不太符合汉语习惯,如第117页下方的“长者住屋”,百度查阅得知是香港的说法(有可能首日语影响),大陆方面应使用“老年人居住建筑”为宜,例如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颁布有国标《老年人居住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在翻译处理上,有些地方应加译注,如第141页第三行“现实占有,败一胜九”,是个非常专业的法律谚语,如果不加以注释的话,读者可能会不便理解。

  另外,这本中文译本前没有译者序,后没有说明,感觉制作很粗糙。笔者百度了一下,邵文实,199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自此推断可能没有读过乌克兰语或俄语专业,而小说作者在英国长大,使用英语写就,小说自然自英语译出,但对乌克兰或前苏联语言、国情不了解的话,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希望在下一版时出版社可以更正这些我认为的“问题”吧,不正之处,也请各位看官海涵。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七):穿行于黑色幽默与苦难之间

  已发《江海晚报》

  2014年2月18日,当乌克兰示威者与警方在首都基辅发生激烈冲突。截至当晚6时,冲突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法新社评论称,这是乌克兰国内示威活动持续近3个月来最血腥的一天。也是从这一天起,乌克兰又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实,一直以来,乌克兰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在我看来,只要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历史都是碎片的堆积,有关苦难的历史尤甚。英国小说家玛琳娜•柳薇卡1946年出生于二战刚刚结束的难民营,这个有着地道乌克兰血统的孩子不久就跟跟随父母移民英国。她和家人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玛琳娜当时实在太小了,因此对于那段苦难的时光,她没有一个痛切的认识,而那些战争、饥荒、恐怖、杀戮,这些反人类的因素所制造的一系列苦难事件不过是些名词,它们在她的意识里甚至连剪影都算不上。当她有了足够的阅历,想要认真的反思这段历史,或者只是作为一个后经历者,回望曾经的时候,这部以小说主人公的八十四岁的工程师父亲曾经的著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命名的小说,就担负着相当艰巨的任务了。它必将成为故事叙述者娜杰日达打开那扇尘封了历史的厚重之门的钥匙,她只是听着妈妈讲一些结局不错的家族故事,这些故事对她没有什么吸引力,而大姐头的故事是千篇一律的,那些有着政治色彩的,千篇一律的善定胜恶的故事也让她听得意兴阑珊,父亲的故事就比较匪夷所思了,它们是那么陌生,那么危险,那些故事的结构庞杂,内容曲折含混,并且它们总是枝蔓横生,以至于冗长拖沓,于是,读者便跟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探进门去。

  对于女人来说,想要移民某个国家,和当地人结婚不失为一条捷径,已婚的乌克兰美女瓦伦蒂娜就采取了这种便捷直接的方式。她不惜用自己那“上等的波提切利式的乳房”去魅惑一个八十四岁的老鳏夫。但最终的现实仿佛和她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她的一应努力全都付诸流水。也正是她的计划全盘失败,让我们不得不惊诧于人性的冷漠,虽然苦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负面效应如同核污染一般根深蒂固地植入人心。

  通过这部小说,玛琳娜•柳薇卡审慎地回望那段历史,她好像一只敏锐的猫咪,瞪圆了眼睛注视着多舛的镜像,但她不抱怨,只是平静地在现实生活和已经结块变质的灰色记忆中穿行,在她的文字里,过去仿如父亲个人情结浓烈的拖拉机发展史,她并不了解但畏惧的历史便一步步地逼近了,那些含混的、恐怖的岁月就这样虚拟显现,并和现实中贪慕虚荣的瓦伦蒂娜交替出现,她们的生活由此打乱。可是,作为旁观者,透过纷繁杂沓的表能清晰地分辨,不管是叙述者娜杰日达与姐姐之交前因为母亲遗产产生的纠纷,还是姐妹两人重修旧好一致对付那个他们家庭的入侵者的费尽心机,其实和瓦伦蒂娜急于脱离乌克兰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历史和现实在小说中融为一体,在这个整体里,人的劣根性披着看似幽默的外衣一再凸显,社会存在的弊病经由它们纤毫必现。这部小说并不让人产生过分的压迫感,它甚至让我们抑制不住地笑出声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段冷酷的历史经由阅读进入了意识,面对这部别样的,有着独特标题的小说,一部演绎了东西欧文化纠葛的黑色风情画卷经由一个家庭的风波一网打尽。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八):简单的历史

  鲁茫

  ——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作者:玛琳娜•柳微卡(英) 中信出版社 译者:邵文实

  如果首先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本小说,相信你也一定对它充满好奇。虽然读完后你会发觉书名与它所代表的内容、它的多重寓意,是相符的;用这略显机械化的名词来对应一本小说,反差本身能带给阅读者快感,你读过之后更会觉得理所当然。

  读书范围是读者自己的趣味选择,但不得不承认当下出版的幽默作品少得可怜。这里所说的幽默作品,不是戏谑的段子,也不是善意或恶意的趣味旁观;而是从作品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省察,既是书中人物的现实言行,也是他们得以如此的纵向历史。

  乌克兰,这个名字映入眼帘,能引发无数联想:苏联、基辅、哥萨克、第聂伯河、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和拖拉机这两个名词关联在一起,隐约带给我们一种熟悉或久违的感觉,它在潜意识里存在。

  自然,本书讲述的不是一部字面意义上的工业发展史,而是一位八十四岁乌克兰老鳏夫的桃花运。它甚至于与乌克兰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在工程师老父亲尚未发表的作品中出现,在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的追忆里短暂闪光。而那些埋藏的闪光点,隐约的历史痕迹,就像老父亲正在书写的拖拉机历史一样,既轻描淡写,又透出历史的喘息。个人的历史,国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交错在一起,统统用一个“简”字来形容,显示出历史的冷漠,和荒凉;作为个人,体现了他的沉重和坚韧。虽然,这个“简”字是从汉语的意义上来说,但这么理解,也不算过。

  上面是阅读它能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的感受,而在这部小说的行文中我们看到它被幽默的腔调所替代。取而代之的是波提切利的上等乳房、取之不尽的连袋煮、大姐头的咬牙切齿以及不能再老爷的老爷车,等等。作者用一种取材于现实又附加了对现实进行反击的诘问来写她的小说,体现在对话上是使书中的每个细节如版画般鲜明。所以,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是简单的,人物关系是简单的,而历史和处于历史中的个人 ,也同样是简单的。

  作为历史的长处,拼接着作为个人的短板。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九):一段由“波提切利式乳房”引起的工业大回忆

  波提切利是谁?

  他是一位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大师,本名亚里山德罗·菲力佩皮,艺名桑德罗·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式的乳房”是什么样子的?

  波提切利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他的著名代表作有《春》、《维纳斯的诞生》和《诽谤》等等,如果用艺术的眼光去探寻究竟的话,完全可以从中找寻波提切利式乳房的原貌。

  15世纪的“波提切利式乳房”和工业有什么关系?

  终于说到了重点。原本他们两者之间毫无关系。让他们扯上关系的,是因为“波提切利式乳房”的出现,让一个算不上纯工业的故事,一开场就变得荒诞而又妙趣横生。

  如果单看《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个名字,可能和“波提切利式乳房”相比,没有丝毫吸引力,而且充满了工业革命历史的笨重和沉闷。但如果它是一本小说作品的名字,是不是又“活久见”了?

  英国“非”著名作家、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教师——玛琳娜·柳微卡就以此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或者说两个,或者还要多)不乏狡黠却又颇为沉重的故事。

  瓦伦蒂娜和尼古拉

  我母亲去世两年后,我父亲与一位离过婚的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郎坠入爱河。他时年八十四岁,而她三十六岁。

  没错,这就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开头。

  一个是来自乌克兰,离异,带有一个14岁男孩儿,想方设法移民到英国,拥有”波提切利式乳房“的妖艳女人;一个是住在英国年逾古稀,老年丧妻,看似不喑世事,“醉心”工业、文学研究,脾气古怪的老头。

  而他们竟然要结婚了!

  如果只看这样的介绍,初步可以为这两个人各戴上一顶帽子。瓦伦蒂娜的帽子,应该是“企图”;尼古拉的帽子,应该是“好色”。

  当看到他们结婚之后,作为读者反而希望他们并不像作者形容的那样不堪,期待他们会有一个理想主义的结局。可结果并非如此,在经历了转瞬即逝的蜜月期(也可能压根就没有蜜月)之后。瓦伦蒂娜开始显露出她强烈的企图心,而尼古拉的“下流”做派也为瓦伦蒂娜的做法找到了一些微弱的借口。

  当这段原本就荒诞的婚姻,最终走向尽头的时候,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

  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父亲尼古拉那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对瓦伦蒂娜的维护和幻想,其实是在添补自己的寂寞。一个女儿们不在身边的老人,不仅要面临身体上的衰老,还要承受内心的孤独。而那个贪婪虚荣的乌克兰女人的出现,让他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新生。他开始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开始写诗,受到女人前夫的鼓励重新对工业机械燃烧起兴趣,着手《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写作。

  而这个贪婪、虚荣的乌克兰女人,则看起来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没有找到方向,夹存在俄国和西方国家间的乌克兰大部分人的缩影。

  “我们曾经是由农民和工程师组成的国家。我们不富裕,但我们够吃够用。现在那些敲诈勒索者们在掠夺我们的工厂,而我们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则飞往西方国家追寻财富。我们国家的出口业是把我们美丽的女人卖进妓院,以满足西方男性的贪婪欲望。“

  瓦伦蒂娜在护理院、在帝国饭店的吧台后像奴隶似的干着时间长、报酬低、三班倒的工作,在我父亲的卧室做苦役。没错,她贪得无厌,掠夺成性,蛮横无理,但她也是个受害者。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尼古拉和瓦伦蒂娜的故事,除了从始至终串联着整部作品,也让人看到了年轻和衰老、理想和欲望之间那种互相冲击的矛盾。

  娜杰日达和薇拉

  10年的差距能有多大?

  放在现在我们的社会来说,可能只是一条明显的年龄上的代沟。但在娜杰日达和她的姐姐薇拉身上,10年的时间犹如一条柏林墙,墙这边是和平年代出生,女权主义,对生活充满善意和仁慈的社会学者——娜杰日达;而墙那边则是出生在战争年代,法西斯铁蹄和斯大林极权主义下艰难长大,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敌意,过度现实且权势主义的”离婚专家“——薇拉。

  作为第一人称—”我“的的娜杰日达,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姐妹。

  薇拉的那种过分强权的”大姐头“形象,是一个极度令人反感的人物。她让躺在床上行将去世的母亲—柳德米拉把那份关于财产分配的遗嘱做了修改,还”侵占"了母亲的金盒坠。她的专横从小就让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感到害怕(那种害怕可能我们理解不了,因为那是来自于政治思想上的错误和双重压迫下对权力的胆怯)。所以,这一切都让娜杰日达感到排斥和厌恶。

  但其实她们都没有错,错就错在她们出生的时候一个叫做“战争宝宝”——薇拉——出生的时候是二战前的乌克兰;一个叫做“和平宝宝”——娜杰日达——出生在二战后的英国。

  这样的结果便是,一个47岁的女人和一个57岁的女人从小根植在头脑中的是黑暗和光明、残酷和温暖的定义不同。而她们就在这种完全背离的思想主张中互相敌视,彼此长大。

  1952年的圣诞夜。薇拉和我,裹得严严实实地以对抗寒冷,在后排座位上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一个穿皮大衣的好心女人从走道那边斜过身子,把六便士塞在母亲手中:“给孩子过圣诞节。”

  “那个给妈妈六便士的女人。”

  妈妈,我们的妈妈,没有把硬币摔到她脸上;她喃喃地说:“谢谢你,女士。”然后把它放进了钱包。真丢人!

  “哦,那个。我认为她有点醉了。这事你以前提起过一次。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总要提它。”

  “就是那个时刻——远非那之后在我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把我变成了一个终身的社会主义者。”

  电话那头沉默着,有一刻,我认为她已经挂了电话。然后她又说:“也许正是它把我变成了那个穿皮大衣的女人。”

  薇拉和娜杰日达的故事,初看就像是家庭伦理剧一样的撕逼大战。然而随着事件的走向,她们在彼此的相处中,从敌对走向和平。其实这个过程是两种意识形态上的矛盾,走向两种意识形态的互相理解(算不上互相融合)的痛苦而又甜蜜的过程。

  柳德米拉和尼古拉和薇拉

  1922年12月30日,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等国共同成立了苏联。

  1938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布罗基和伏洛申按希特勒分子旨意在外喀尔巴阡山建立了法西斯政府。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又被匈牙利霍尔蒂政权占领。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导致波兰政府灭亡。1939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出兵占领了被波兰管辖的西乌克兰。1939年11月,西乌克兰正式成为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组成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10月,苏军解放了被希特勒占领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1945年6月29日,苏联政府同捷克期洛伐克共和国签订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条约,将外客尔巴阡乌克兰划归乌克兰。至此,乌克兰统一了,战争也结束了。

  柳德米拉、尼古拉和薇拉这一家人的故事,就是千千万万个二战前后乌克兰家庭的缩影。

  他们坚强而又努力的活着,小心翼翼的躲避着每一场微不足道的灾难。但无疑他们是幸运的,当尼古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留下了性命;当薇拉因为一盒香烟,差点让柳德米拉和她的女儿命丧集中营的时候。他们幸运的撑到了二战结束,更幸运的是柳德米拉的出生证明上的出生地位于属于波兰的加里西亚,而尼古拉的德国工作文件错误但又恰到好处的显示他来自戴斯则沃(也属于波兰)。

  根据丘吉尔—斯大林的协议,他们一家被阴差阳错的送到了英国。免受之后在斯大林的压迫统治下,命丧黄泉的结果。

  “你看,娜杰日达,活着就是胜利。”

  是啊,活着就是胜利。躲过了德国法西斯,躲过了专政极权,他们顽强的活了下来。一个普通而又幸运的乌克兰家庭。正是许多个他们的存在,才让那段记忆在今天能够没被遗忘。

  虽然尼古拉和柳德米拉依然活得胆怯而谨慎,不敢触碰任何关于政治和其思想的界限;虽然他们从来都不是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英雄。但毫无疑问他们是胜利者。

  而这一段历史,包括有关柳德米拉的父母和尼古拉的父母——沙俄时期的历史,正是作者,是娜杰日达,一直苦苦追寻的历史。它离她虽然只隔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在父亲、母亲和姐姐的“故意隐瞒”下,两者之间又离得那么远,看起来毫不相干。

  柳德米拉、尼古拉和薇拉的故事,是整部作品的心脏,也是作者玛琳娜·柳微卡所想要描述的本质。她作为一个忠实的挖掘者和记录者,展现了一段我们并不熟知的历史。

  这段历史,与其说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之间的战争,倒不如说是两种专制权力之间为了利益而全无人性的撕咬。他们不仅撕咬了彼此,更是把乌克兰和东欧国家集体推向了两个不同的深渊。

  尼古拉和波利夫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乌克兰裔英国工程师,一个是乌克兰顶级学者、德诺比理工学院院长。

  但他们因为一个有着波提切利式乳房的乌克兰女人——瓦伦蒂娜而相识。只不过身份有些尴尬,一个是前夫,一个是前前夫。

  但”潜在情敌“关系并不影响他们对机械工业的狂热之情。那种埋藏在钢铁电气之间的情谊令人尊敬和钦佩。有一种人他们对科学或者某种技术有着超乎常人的激情,在外人看来,这种接近病态的行为十分让人不解。甚至把”精神病“这个头衔戴在他们头上,看起来一点都不过分。

  这让我想起契科夫的《不安分的女人》里面,那个伟大的为科学献身的医生奥西普·狄莫夫。

  而巧合的是,尼古拉和波利夫的前妻和狄莫夫的妻子一样不安分。(难道这是暗示一种规律?)但幸运的是,瓦伦蒂娜的两位前夫,只是为了一个伟大的机械工程的历史而忘我投身,并没有因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我父亲在图书馆预订了几本十九世纪工程师的传记:约翰·富勒、大卫·格雷吉、查尔斯·布雷尔、费斯肯兄弟。在瓦伦蒂娜的丈夫,也就是那位睿智型的理工学院院长的鼓励下,他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并书写自己的大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这是藏身于一本名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文学小说里面的,关于乌克兰拖拉机的产生和发展的简略历史。但它的确描述了拖拉机的发明者,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对农业甚至社会造成的诸多影响。

  如果问,这本名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小说里最单纯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作者用穿插在整本书里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用乌克兰裔英国人尼古拉和乌克兰人波利夫的情投意合,用此起彼伏的乌克兰现代工业历程,给了读者一个确切的交待。

  这是来自于人内心最原始的情感,也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乌克兰人和生活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当代乌克兰人之间对于自由和美好的最终渴望。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玛琳娜·柳微卡这本有着奇怪名字的小说,曾因为名字被归为科技类农业类书籍。但翻身之后,成功的跻身畅销书行列,风靡世界,一度打败的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成为2006年的图书销售冠军,并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它的语言和思维上的幽默,多来自于和读者互动式的括号”()“里面的内容。柳薇卡用跳出第一人称的方法,用一个个括号走到了读者身边。就像一个善于自嘲的故事高手,就坐在你身边讲故事给你听一样——诙谐有趣,和蔼可亲。

  如果把它当做一部风趣而诙谐的文学作品看待,难免忽略了其内在含义。但如果把它当做一部研究乌克兰历史的书籍来对待,反而失去了小说本身的故事性。

  作者没有对历史和当代社会做更深层次的解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讲述极权主义、人民和政治意识形态这些讳莫如深,而又令人费解的概念。这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同时无疑对于想要深层了解这些历史的人来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另外,对于小说开头部分的描写,更像是一部之前说过的家庭伦理小说,稍不注意就会被带跑偏。我中途几次有些读不下去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事物终归没有十全十美的,如果用刁钻刻薄的眼光去对待每一部作品,那每一部作品都会存在漏洞。

  所以,总体来说这本《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是值得一看的。

  理由很简单:奇怪的名字、风趣的语言、荒诞的情节和隐藏的历史。

  如果把里面的所有矛盾归咎为一个词的话,这个词我想应该叫做”隔阂“。正是因为隔阂,才会有冲突,才会有人与人之间不断发生的故事。

  最后用我微博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甚至接触到的,只不过是表象。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因此产生误解和隔阂。不去了解他的由来,而一味的发出指责和抱怨,只会让彼此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消除这种间隙,最好的办法不是一味地奉承迎合和空洞的谈话。而应该是在一场“同仇敌忾”的战争,或是“鸡毛蒜皮”的生活中找到根源。

  进而才能互相理解,彼此坦诚。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十):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小说的情节略显恶俗,却将时代背景对人产生的影响反映的淋漓尽致。

  瓦伦蒂娜,在作者的笔下,她是如此轻浮与放荡,甚至可以说是除去她耀武扬威的隆过的假胸,没有一丝的优点,可细细想来,她也只不过是战争的亿万牺牲品之一,如若不是乌克兰局势的动荡,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何必带着孩子,抛弃深爱自己的丈夫, 费尽心机逃去另一个国家,嫁给一个八十四的老人。

  尼古拉,一个八十四岁的好色淫秽之人,单单把注意力集中在瓦伦蒂娜的肥硕的胸脯上,每当读到作者对于他的居所的描述,总是透着一股腐朽落败的气息。是了,让一个三十多岁的风韵犹存的女人与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八十多岁老人谈爱情不切合实际,如若不是尼古拉经历过所谓“活下来就是胜利”的年代,他也不会在年老之际如此期盼活力,恐惧孤独,以至于宁愿忍受一个对自己连摔打骂 每天诅咒自己早点儿去死的女人,都不愿赶她离开。

  再说娜迪娅和薇拉,一对自小就有着严重的思想差异,见面便掐架的姐妹。“战争宝宝”薇拉跟着父母经历过那一段冷漠残酷的集中营生活,以致她明白物质财富是必须要紧紧抓在手中的珍稀物品,造就了她“人类精神是卑劣而自私的,唯一的冲动就是保护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平宝宝”娜迪亚出生在和平没有战乱的世间,在大环境的庇护下,衣食无忧茁壮成长,不知现如今的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求不得的,被放置在温室下的她想法过于简单,不懂得“战争宝宝”为何总以统治者的角度在家中专横独断。

  如文中所述:比法律和秩序的外在崩塌 更糟的是理智和道德原则的崩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