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

2018-07-07 04: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是一本由曼昆 (N.Gregory Mankiw)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91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后感(一):阅读起来很舒服

  深入浅出典范!注重用不同语言重复相同观点,增进读者的理解

  “新技术研究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它创造了其他人可以运用知识。由于发明者并不能占有其发明的全部利益,所以往往倾向投入很少的资源来从事研究。联邦政府通过专利制度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专利制度赋予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的专有使用权。” 专利和版权激励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212

  “允许制药公司成为它们发明的药物的垄断者是为了鼓励医药研究,允许作者成为销售他们著作的垄断者是为了鼓励他们写出更多更好的书。” “专利法和版权法的收益增加了对创造性活动的激励。” 专利和版权、激励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312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后感(二):世界上,除乞丐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靠别人的恩惠过活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购买的东西能力来给给予其报酬。世界上最优秀篮球运动员赚的钱比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多,只因人们愿意为看篮球比赛付比看国际象棋更多的钱;平均收入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归因于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服务数量)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服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反之贫困(生产多少物品、服务于多少人。生产率永远是制胜法宝整体经济的决定因素,而不是什么低工资法啦、工会;同样,真正的敌人不是来自竞争,而是生产率的放缓)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通货膨胀减少失业率;不要杀鸡取卵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后感(三):阅读本书的一些收获

  1. 市场有只看不见的手,手的实质就是进入市场的所有买卖双方博弈,手的指向就是供需平衡,而手的意义,是按潜在的经济规则影响资源分配。所以,手代表的是一种分配哲学,不能排除在某些特定场合,具有某种特定的规则比手更好,而其背后也将代表着其它分配哲学,比如更道德公平,甚至更符合人类长久的生存与福祉。所以市场不是万能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 2. 经济学所研究的更多是整体上大面上的趋势关系,但是经济上的均衡,除了体现需求供给,发钱与花钱之外,还体现在分布的不均匀——即,人们在同一方面的经济得失是不一致的,比如同样是买冰淇淋,即便同一个地方也有人买的便宜有人买的贵,更不用说货币资本收益有高有低。这一点在书中体现不多。 3. 由于各个经济数据因子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错综复杂的,类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何况还有诸如人口变化、国际关系、民众预期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经济学是很难做到定量预测的,而且由于正反观点通常都有理论逻辑支撑,所以事前是难以判断对错的。政策皆有风险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读后感(四):教材味重

  通俗易懂,以学生导向,所以是典型的教材的写作风格,注重提炼知识点,比如一来就提炼出经济学十大原理,然后介绍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不时穿插对原理的运用,比如有很丰富案例经济学家发表期刊上的文章,这样确实可以让学生认为经济学是一个很实用工具容易对经济学产生兴趣,而且看书的过程会很愉快,很有成就感。作者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非常细致,如果反复阅读还不能理解,那就真的是理解能力的问题。不过,这本书没有从零开始的理论分析从而一步步构建经济学大厦,因此学完之后掌握了一些知识点和分析框架,但缺少真正的经济学思维,只能拿来应付考试,而且书中有些地方总感觉怪怪的,至少分析过程不够严谨,例如消费者选择理论中,某个商品价格下降,会让消费者觉得收入增加,导致对所有商品的需求增加,这叫做收入效应,最后会得出需求曲线有时向上,这种逻辑推演实在无法让人信服,事实上,需求曲线是永远向下的。总之这本书适合抛砖引玉,对经济学的大概有个基本的认识接受一些经济学的概念,之后就可以阅读更多大师作品学习更接近真理的理论,渐渐地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