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5 04: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精选10篇

  《经济学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是一本由保罗·海恩 (Paul Heyne) / 彼得•勃特克(Pet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一):值得细读的一本书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

  十一前收到这本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大致看了一遍,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尤其是对像我这样非经济学专业门外汉来说,显得更加易于理解。该书语言通俗易懂,并将生活中的日常现像和社会现像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使大家能以新的视角看待日常生活中不曾留意的经济现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与第12版相比,第13版中有一些新的特色

  1.在第5章经济行为协调中,讨论时间偏好和利率作用

  2.重写了第12章关于收入分配的一整章内容

  3.在第13章加入了对于“丧志工人”的讨论。

  4.对于货币均衡的讨论被并入了第14章货币的部分

  5.在第15章,讨论了奥地利学派关于不可持续繁荣理论,并与关于利率的阐述相联系,用来分析最近这轮“大衰退”。

  就内容来讲,全书共分16章,具体编排如下

  诺斯中文版序

  林毅夫推荐

  诺斯推荐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2章 效率交换比较优势

  第3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概念

  第4章 成本选择供给的概念

  第5章 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过程

  第6章 无意的后果:供求规律的更多应用

  第7章 利润与亏损

  第8章 觅价

  第9章 竞争政府政策

  第10章 外部性与冲突权利

  第11章 市场与政府

  第12章 收入分配

  第13章 衡量经济系统整体绩效

  第14章 货币

  第15章 经济绩效和真实世界中的政治

  第16章 国家财富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简短回顾

  问题与讨论

  后记 经济学家知道什么

  译后记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

  重要词汇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人们都是以一种自己认为有价值东西代价,自愿换取另一种他认为价值更大的东西。从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是都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否则他们就不会交换了。这正是贸易生产性的根源,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信息本身是稀缺品,这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很多经济活动都可以理解成对信息稀缺的一种回应。备受诋毁的“中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生产的专家,他们能降低交易成本,这是中间人的比较优势。

  需求是一条曲线,不要和特定价格下的需求量混淆。

  财富的定义不是金钱或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指一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中间商倾向于协调不同地区的市场,并把地方市场整合到高度复杂全国经济系统中去;而投机商则倾向于协调不同时期的市场,不管他们自己是否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使得供给量趋近于需求量,而且不仅是当下的供需计划,也包括可预见的未来

  政府政策往往会受到特殊利益集团支配,往往宁可给多数人带来小小的伤害,而不是让少数人极不高兴。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的利益在舆论占上风,而生产者的利益却控制着政策。生产者的利益更加集中,因而更加受到关注,生产者知道,他们行动与否对于自身利益将带来显著差别,因此他们付诸的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每个单独消费者只能从政治行动中,获取一丁点儿收益,因而他们没有激励承担相应行动的成本。(美国贸易战和关税)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三):打造属于自己的最强大

  文/书单来了丨2018-04-11 → 阅读原文

  这虽然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就像书名说的那样,它其实是教你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生活。

  在这本书里,作者有用繁复公式和运算,而是用有趣故事案例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经济学思维——

  比如,为什么牛肉变贵,羊肉销量就会变高?这是因为它们可以互为替代品……

  在这些案例中,书单狗发现,经济学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透过现象本质的方式。

  我们之所以会思维混乱、找不到重点,往往是因为我们被各种谜团阻碍,看不清问题实质

  当我们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时,很轻易地就能解开各种谜团,发现事物背后的实际意义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读后感(四):大学毕业以来唯一一本做笔记读完的书籍

  10月的时候,在亚马孙买了这本书,翻了3天实在看不下去。

  11月卷土重来,拿着小小笔记本边学边记,同样的内容渐渐变得简单易懂了。1周看2-3天,1-2天看1章,到今天(12月20日)其实还没有看完。(补充:1月8日正式看完,跳过了所有习题)

  但是今天我很激动地来这里写这些东西,是因为真真切切地,从工作生活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一些以前浑浑噩噩一知半解的东西,现在可以清楚直接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了,让人有一种很“爽”的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坏处是由于过于理智地看待问题,和家人可讨论的话题变少了)。

  两个最重要的收获

  1.社会分工+个体对利益的追逐,带来了经济发展

  2.只有个人可以做选择,且个人的行为永远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买2送1:相关性因果关系

  对即将自己开个小店的我来说,书中对“成本”正确理解的引导也颇有醍醐灌顶功效

  如果你也试着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初步了解供求关系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原理,不想再无脑地抗议/支持一些政策,不想再傻呵呵地对一些现象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批判,并且以上愿望仅仅是兴趣使然,并不需要靠经济学吃饭,那么相信我它是适合你的。

  和常规美国畅销书不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课本,每一段都需要认真思考、理解,所以如果阅读有困难,不着急,摆正学习(而不是泛读)的心态就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