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秘的故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隐秘的故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9 05: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秘的故乡经典读后感10篇

  《隐秘故乡》是一本由帕蒂古丽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一):矛盾者的回眸

  “李娟写帐篷美景,帕蒂古丽写帐篷内的隐秘。” 这是《隐秘的故乡》豆瓣热评的标题。 其实,李娟也写帐篷内生活。但她是1979年出生的汉族人家庭主要成员为三代女性,“过好日子”是她们的目标主旋律背井离乡而不过分纠结故土难移的她,视角纯净,几乎不谈性却成就文字的天然性感。 帕蒂古丽不一样。 她生于1965年的新疆塔城,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派别不同村子里还有哈萨克族和汉族。 母亲很早就疯了,父亲拖儿带女的生活艰难又困苦,可在她的世界里,由眼入心,更多的是青春萌动的性意识。 一方面是如果谨遵教义便要保持贞洁,一方面是男孩女孩十来岁即开始探索情欲本源,多么矛盾。 矛盾的,还有乡愁。 父亲把她送到汉语班,她因此有了后来走进江南能力。 江南给了她富庶的生活和受人尊敬地位,她却说自己只是个“模仿者”,回到父亲出生成长地方才有回家的感觉,然而又坚持把离异时留给前夫女儿带回江南。 只有对异乡的享用,没有对异乡的感恩。 我,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朝鲜族人,觉得,这是帕蒂古丽和李娟的重要区别。 帕蒂古丽说自己是一只断了尾巴蜥蜴,在等待丢失的尾巴找到自己,接合回来。 她大概忘了,蜥蜴断尾会再生,丢失的尾巴找回来,接合不上。 我的同民族老乡”罗永浩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跟别的民族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看到的区别基本上都是制度造成的。” 他话里的“民族”,是广义中华民族,但放在狭义的民族之间也适用。 乡愁就是乡愁,没必要裹挟其他想说又不敢直说只好以李代桃僵方式说出的东西,即使它们可笼统地装进“文化”这个大筐。 哈,仿效刘震云式结构,以上是“前言”,以下才是“正文”—— 除了后两部分,前面关于童年往事的部分都挺不错原始美感教化美感兼具。 《牛虱·刀子·绳子》、《老河坝》、《气味》、《诵经声里的外婆》、《麦草褥子》、《一堵墙用裂缝说话》,是我比较喜欢的几篇。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二):每篇都很感人

  用真情实感抒写的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诸多情感。

  也可以运用理解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融合和冲撞之间的故事

  强烈大家读一读。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字。

  独自躺在冰冷的圣顶,没有人来将我认领 ——作者题记

  希刺克列夫住在一座灰色的小阁楼上,楼梯陡峭如嶙峋的乱石。凯琴琳去楼上找希刺克列夫,在楼梯口遇见了希刺克列夫忧郁妻子。希刺克列夫的妻子与凸胸耸肩、身披斗篷长裙拖地的凯琴琳擦肩而过,脸上结满了十九世纪幽怨

  希刺克列夫在楼上露台里侍弄一丛丛花草。见凯琴琳来,一边顺手除去花间的一些杂草,一边抚了抚须说:瞧这些苦艾,怎么会长到这里来,唉,多么的不幸……希刺克列夫发狠地揪下艾叶,掷在地上。

  希刺克列夫痛心样子令凯瑟琳心疼不已,她便一手撩起长长的裙裾,一手帮希刺克列夫拔去那些杂草。

  凯琴琳看见一些星星般的淡紫色小花闪闪烁烁地开着,近旁几株高大植物美丽的粉白色花朵已经伤心地枯萎下去。凯瑟琳小心翼翼地蜕下雪白的网纱手套,又怕滑破了手指,便在手指上涂上一层奶油样的乳剂,却闻到一股苦艾的气息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三):[隐秘的故乡]不隐秘的故事

  这是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共居的村庄。作者首次以一个维吾尔族作家身份,撩开新疆一个多民族共居村庄的面纱

  《隐秘的故乡》反映了帕蒂古丽在新疆的一个小村子中,身心成长的全图景式纪实散文。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小村子中,成年人孩子男人女人邻居之间,同学之间等各种真实鲜活的生活,看到他们的内心和世界。那是生活在都市人们,所不能想象的生活。而这种陌生遥远的生活,却在关注文化、关注人性、关注人类灵魂方面,让读者深深感慨

  村子里,泥墙木门绳索刀具各有命运鸡鸭猫狗、驴马牛牲皆有灵性。还有那些远离故乡或长眠故乡的亲人,父亲,弟弟,母亲,邻居们,每一人都停留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或远或近的地方共鸣、动容。在不断到来又流逝时间追逼下,帕蒂古丽说自己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往事就是她鲜活跳跃的尾巴,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四):隐秘地抵达生活的内核——解读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记忆》(王克楠)

  这篇是作家、评论家王克楠对《隐秘的故乡》中收录的“隐秘的记忆”一篇的解读。

  很有代表我的心~~~哈哈。与豆友分享~~

  帕蒂古丽要出新书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自从加盟“新散文观察”以后,我一直高度关注她的作品,换句话説,关注她的成长。她是最近几年“横空出世中国散文文坛上,以不可代替的潜质引起评论普遍关注的作家。

  帕蒂古丽以自己的创作已经构成一种散文现象。她是2010年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的,2012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散文集,《隐秘的记忆》应该是她的第三本散文集,厚积而薄发,读者逐渐熟悉了这位来自新疆的女作家。在笔者看来,《隐秘的记忆》第一个特点在于“悲悯地在场”。散文是需要在场的,但是在场的态度天壤之别,对帕蒂古丽来说,也许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也许由于独特心理气质,她对她经历的生活进行叙述时候,由于她的散文具备这个特质,笔者曾经对她的作品和来自德国的赫塔•米勒进行过比较阅读

  帕蒂古丽的这本散文集基本上是写亲人的,换句话説,是写亲情的。《老河坝(五篇)》应该是比较集中地表现她的散文特质,现实生活在她的散文里浓缩为生活画面,画面由牛虱、刀子、绳子这几件静物来阐发。通过笔者对帕蒂古丽的理解,这几个画面是她的最伤心之处。伤心之地可耕耘,有的人可能对伤处苦痛流涕,有的人故作深沉,而帕蒂古丽极为难能可贵地走出苦痛,思索苦痛对于世界的意义。她几乎是平静地叙述如果牛虱钻进人的脑子产生的多种可能性——在她的笔下似乎漫不经心,却是经过深入思索的。帕蒂古丽的回族母亲精神正常,幼年的她一直认为有一把看不见的“刀子”,这篇散文可贵的地方在于“发散”,作者不仅判断了母亲的病因,更对一切压抑人性的东西进行了艺术概括,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这是一般作者难于把握的。《绳子》记录妈妈疯了那天的情景——用绳子记录悲痛欲绝的感觉,毫无疑问,帕蒂古丽的文字极有想象力的,“那道在绳子绷住了院子里矮矮的天空,在半天空勒出了一道淡淡的印痕。”绳子物化了人的感觉,小姨像是绳子,爹爹也像是绳子,一根无奈苦难的绳子。这篇散文是有细节的,整个的细节集中在绳子的表情上,不说思想感情,仅仅从写法上堪称优秀。帕蒂古丽写了绳子的表情,写了绳子的静态,这是大苦之后的一个小小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比苦还苦。

  读帕蒂古丽的散文,有的时候像是解剖刀,她冷静地解剖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的“故事”。帕蒂古丽从来不隐讳自己对生活看不懂,从来不把自己的亲人神圣化,而是把亲人作为常人去阅读他们的品质,如《隐秘的事情》便是对她的父亲的解读。还有《老河坝》是对她的家乡的解读,不过帕蒂古丽的解读不是虚无缥缈地对家乡美化,而是近似残酷恢复原生态。帕蒂古丽散文里既有对风景刻画,也有对生活场景的刻画。童年时代的帕蒂古丽无疑是勇敢的,遇到了毒蛇的追赶,还能够“它看了河坝很久,我看了它很久”,还能够去想这条蛇想什么呢?人是可以被环境融化的,“老河坝是认得我的,这就够了,它认得我的喘息,认得我的眼泪,就像它过去认得我在它身边的欢笑嬉戏。”通过读帕蒂古丽的散文,读者可以知晓人的后天行为和亲情有关,比如作者的妹妹喜欢看护病重弥留的老人,“因为那情形酷似爹爹离开的那个夜晚。”“妹妹觉得自己挺幸福,每夜都能沿着她自己设置的时间和场景,回到那个父亲在的夜晚。她用尽心尽力的看护,一次又一次修改着自己睡着后爹爹死了这个事实。”

  疾病生理上说,应该有遗传的,帕蒂古丽的母亲的疯病还是传给了作者的弟弟。散文《失散的弟弟》叙述了大弟弟在异乡的生活。既有他小时候的生活画面,也有他长大以后闯世界的生活画面,对于大弟弟的生活挫折,她是理解的,“一个人丢失或废弃了一些东西,也就废弃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像是帕蒂古丽的其它散文一般,她在解析物品价值以及和生命的关系感同身受地理解弟弟。“我怀疑我们的家族中了疯狂魔咒,家族的每一代总要有人承担那个诅咒,我们都怕被这个病拣选的是自己。我们没有被魔附着,完全是因为这个家族的魔都被大弟弟一个人承担了去。”其实,对一个家族也是这样的,一旦中了“魔咒”,事情就会变得无法收拾了。

  对身份的困惑认可一直是帕蒂古丽散文的主题之一,这样的困惑在她的少女时代就发生了。作者少女时代的作者面对两种压榨和困惑,一种是父亲被人称作“投机倒把分子”,另一种自己身份是维族和回族的混血儿,因此在汉语学校学习,就遇到了很多的歧视。“你觉得你夹在爹爹和妈妈中间,像个四不像。”散文《亲戚》中清晰地记录在不同民族的吃食、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困惑。这样的困惑不仅在她身上发生,也发生在她的女儿身上(在《隐蔽的“战争”》里已有叙述),“我和女儿都不再是一个纯粹品种,我本属于另一块土地,却被父亲交给了另一种文化去打造,我一生都只能是个半成品”。民族的差异会使当事人觉得自己是边缘人,既不是这个民族的,也不是那个民族的。民族的差异,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也会造成通婚的障碍,这在这在的《尤尤》有比较充分的阐释。《模仿者的生活》集中体现了作者到江南二十年后,对生活的节奏的寻找。“我觉得我在南方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是模仿来的。好多时候,我都是在机械的模仿中打发日子,似乎常常有两个我在相互模仿,这个我在努力仿我希望成为的那个我。”但是,事实上却是“出生的是另一个我,一个混血的,民族界线不清的我。”特定的出身造成了特定的感悟,而这样的感悟对生活在各个不同的民族角色、不同生活角色里的人们,都有一定的启发。帕蒂古丽在文里说到“一个民族固守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一定有他们的道理,或许正是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可以带他们回到精神的乐园随意地更改传统又无法用合适的方式去替代,其实就意味这种生活方式庇护下的一种生活被打乱,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震荡。这段叙述正好点到了以农耕文明而文明而闻名于世的汉民族的死穴,如今的汉民族正在多民族的共和国里朝着工业化和城市道路狂奔,这个狂奔的过程中,原来的许多优秀的东西丢失了,而更多的优秀的东西尚未诞生,如今的时代正是文化缺失空白时代。“真正的生活是一种习惯习俗长久延续,而并非快速地模仿一种习俗和习惯,快速的模仿不可能代替传统。”如今的中国文艺舞台上遍布港台和欧美的文艺节目,这些快速模仿来的东西是否被我们的民族已经消化不得而知

  帕蒂古丽的散文里会有许多的生活图景,这样的图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在村子里的真实的人物。她写人物和亲情,运用了正在进行时的,即使是淹没在时间深处的时间,她也能用“过去完成时”的状态来叙述,使得场面栩栩如生。对于生活的极度敏感,以至于她对生活下了这样的结论,“你觉得,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是可以用鼻子来辨别的。”她有特殊的文学感知能力,能很恰当地把生理的感觉转换为心理的感觉,如“你的后颈部就有那么一小块蛇皮,和那些妈妈给你的胆小怕事的鸡皮相比,暗藏的蛇皮显得平滑镇定,冷静得像蛇盘在草丛里一样一动不动。你喜欢在受惊的时候,迅速地伸手去摸后颈部这块父亲生给你的蛇皮,它能给你壮胆,带给你一种安全感,像是在自己身上摸到了爹爹的脊背。”有人说作家的“第六感觉”十分发达,帕蒂古丽即是,如她对一堵墙的感觉,“烟火的气息钻进屋顶芦苇管子里,一根根芦苇都被熏成了烟鬼,夜里能听见它呼噜呼噜地吸气,芦苇里灌满河坝的秘密,被烟气熏烤成另一种成色,像爹爹被莫合烟熏烤的手指,焦黄灰黑。飞絮带着芦苇的秘密,在半空里飞来飞去,飞过棉花地、玉米地,女人和男人秘密的对话,随飞絮被吸入,掩藏在屋顶芦苇的缝隙里。”在他的文里,墙壁也会说话,这样的意象很有诗歌的意味。

  语言是散文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帕蒂古丽熟悉维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种。在两种语言的夹缝里,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作者认真学习汉语,这在《变种者》有记叙。对于汉语的丰富性,帕蒂古丽在《苏醒的第六根手指》中写到了她的惊异,“我吃惊于汉语这门语言的形象性和准确性,它镜子般反照出我的本来面目,让试图改变和隐藏的那个我原形毕露。”帕蒂古丽是很本色的生活中的人,很少去评价时事,村子里的“里通外国的右派”亚森是主动撞在枪口上的,因为彼此有相处,因而有感知。她还在《亚森》辛这篇散文里特意回忆了这个悲剧人物。“亚森太相信爱情,是爱情杀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而且举止又是那么的优雅高贵”。她还写了亚森对自己的欣赏,“你分明看到他眼里没有一丝邪念,含着圣洁的泪光,那些泪光在没有打动你懵懂的心,却秘密地掩埋你14岁的记忆里。”作者的父亲在村子里也是被打倒的对象,曾经被作为“投机倒把分子”受过批斗,当时,作者是亲临批斗会现场的——这大约是她遇到的最大的政治化场面。其实,父亲对过去地主巴依成分和各种运动的恐惧,才不得不隐姓埋名进入大梁坡,被改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说到那个时代的背诵语录场面,就有点反讽,“小姨一个人背语录,背着背着就发呆。墙上的相框也被她拿下来,不知道藏到了哪里。”还有一个文革时期听收音机的细节,“大炕上的弟弟吃惊地说,收音机里的人真厉害,刚放了个出溜屁,他都能听到。”颇有反讽效果。帕蒂古丽的散文里还会出现一些村庄里的女人,如胡成霞、李秀琴、兰花、蒋珍珠、吾尔古丽、帕丽达、努尔古丽等,无论是婚姻,还是生活,这些女人的命运际遇令人感叹。

  人性被压抑久了,会产生变异的,即使是写亲人,帕蒂古丽也没有刻意美化,而是真实地再现。作者的《混血的日子》就记录了父亲的变异,先是在吃食的混合上下功夫,而后在植物杂交上下功夫,最后兴趣落到了动物的杂交,尤其是得到了一条强壮的大黑驴,像是得到了国宝,“爹爹说要想生出好的后代,选种很重要。他连黑驴那玩意儿尺寸有几乍长,有多少粗,勃得硬不硬实,挺得久不久,爹爹都在配种站里用手量过、比过、摸过、算过。似乎他要买的不是驴,而是驴的那截玩意儿。”《模仿者的生活》等几篇散文颇似随笔,因为议论性的元素多了一些,但是,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随笔,因为她始终在解读和解构自己的所亲历的生活,每一页文字有着属于她自己的体温和触角。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家族也有自己的秘密,“你要学习另一个民族,又不迷失自己,这需要多么强的自觉意识。”帕蒂古丽作为一个熟稔维族语言和汉语语言的写作者,大胆地用文字探究了家族的秘密,她的探究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她在散文里直接说过“我大肆宣扬如何与人分享人类的秘密,并以分享秘密的名义,解读一些民族最隐秘的文化心理,我不希望把无法倾诉的孤独和秘密只说给墙或者羊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相信神灵会降福于她,让她在人类精神生活的地段打出更多的井。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五):李娟写帐篷外美景,帕蒂古丽写帐篷内的隐秘

  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是大哲罗素说的,也是王小波最常引用的。前天在家里请几个好友吃饭,端起台湾高粱酒致辞时,按就座顺序看了一圈大家的民族和信仰,这样开头:“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我们的佛祖、老天爷、马克思、真主安拉、耶稣基督、天主耶和华,请让我们举起杯中酒……”6个人聚会,不仅6个完全不同的行业,还来自4个民族,有着6个不同的信仰。是巧合,又不是巧合。我们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在文化、思维、观念的差异化中,感受世界之博大、生活之美妙。

  我有许多少数民族朋友,有的成为很亲密的好友。土家族、纳西族、白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等,尤其前几年他们多在国外读书,每次在北京转机出入境时,一定要约见面,一定要喝酒、唱我听不懂的歌。世界那么博大,人性那么宽容,生活那么美好,无论多长多远的路程,我们都会快乐地一步步迈进。

  后来陆续地,大家各自找到工作的归属,各自在世界中既存身,又想做些什么:教育、环保、NGO等等。比如Yishi Droma,曾经和我同居数月的大姐,端庄娴静,长发如云。春天多沙尘,太阳在天空中光线不足。她会感慨,“我们青藏高原的太阳才叫太阳,北京的太阳就是个样子货。”听她讲过玉树的帐篷和那里至今尚存在的一夫多妻婚姻,听她讲过她的学生们,还有地震前后的那些无关地震的事儿们。

  不光是她,还有另一个来自香格里拉的卓玛,歌舞绝世、性情纯净的美女,还有更多生动的、丰富的、吸引人的朋友们。每当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得知他们都敬业、执著时,心里会特别的感动。——也一直非常想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如何长大的。

  人们总是要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存在,而了解另一种生活无疑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心理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在生活中,一直关注少数群体,不仅仅限于民族和种族。比如LGBT。比如对探讨人类来源、去向和文化类的图书的偏好……

  某一天,一个好朋友推荐了帕蒂古丽的散文。一看是文学作品,瞟了两秒钟就放一边了。直到半个月后,有空细读,不想竟被深深地迷住,从傍晚一直读到次日天明。此前,写新疆的文字,我喜欢过李娟和刘亮程。帕蒂古丽和他们都不一样,又都那么像。刘亮程先生给帕蒂作了序。作品文案中也写道,“同样写新同样写新疆,李娟写帐篷外面,是大自然的和人类心灵的和谐之美;帕蒂古丽写帐篷里,是人间复杂情感和绵长岁月中的精彩故事。”

  帕蒂古丽的全名是帕蒂古丽·乌拉伊穆·麦麦提,有位作者这样评价她的名字“像一列火车,爷爷、爸爸的名字都挂在里面”。她出生成长于天山下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庄,父亲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邻居是哈萨克族,自小就读汉语学校,能熟练使用多种语言。她以汉语写作,虽非母语,却能运用得出神入化。

  如果你喜欢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你会在帕蒂古丽的文字中读到熟悉的气息和哲思。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小村子中,成年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邻居之间,同学之间等各种真实鲜活的生活,看到他们的内心和世界。那是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所不能想象的生活。而这种陌生而遥远的生活,却在关注文化、关注人性、关注人类灵魂方面,让读者深深感慨。村子里,泥墙木门、绳索刀具各有命运,鸡鸭猫狗、驴马牛牲皆有灵性。还有那些远离故乡或长眠故乡的亲人,父亲,弟弟,母亲,邻居们,每一人都停留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或远或近的地方共鸣、动容。在不断到来又流逝的时间追逼下,帕蒂古丽说自己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往事就是她鲜活跳跃的尾巴,她从现在的生活中停下来,回望丢失的尾巴。在故乡被揭开被袒露的隐秘里,触摸时间、发掘过往,找回失落的自己。也让目睹者在她剖开的袒露的隐秘里,感受到那些潜藏在人们心底的东西——时间、命运、故土、亲情、爱情。

  生活可以有多种样子,没有一种是绝对的真理。世界有多个面孔,没有一双眼睛能看到全部。而好的作家和作品,可以让我们不偏不倚地了解得多一些,看到得多一些。

  在纸面上排列的那一行行的文字,也是一颗颗跳动的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跳动。乘坐阅读之车,我们可以回到历史,走到未来,进行一段车票极其便宜的心灵之旅。

  (出版人Sophie)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六):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邓迪思

  在生命的记忆碎片中,有的靠近,有的远离,有的朦胧,有的清晰,人的回忆像是蝶的翅膀,忽闪着穿越时光,努力回到那个化蛹为蝶的地方。我觉得帕蒂古丽就是一只蝶,从新疆到江南,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但她念念不忘家乡,不忘大梁坡,在记忆之初的地方,有许多隐秘的事情,她寻找着自我的根。

  关于根,南美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有深切的感触,她说在离开故乡后,原始的根从身上脱落下来,她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因此,对她而言,“写作是一种保存记忆的绝望企图”。帕蒂古丽何尝没有这种与民族文化割裂的痛感呢?她自言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她在文字里让记忆复活,追赶记忆,寻找生命之源里的玄机。

  帕蒂古丽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的混血儿,她出生的村庄还有哈萨克族,而她从小上的是汉族学校,几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她成长。她常常被冲突划伤,抚着心灵的伤疤,试图解开人生的迷局。

  隐秘这个词,包含了秘密,也包含了未知;包含了爱,也包含了痛。生命与文化是帕蒂古丽最喜欢的两大主题,对她来说,也是最大的两个谜,她不断地用文字来解这两个谜。她从自我的状态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父亲,观察自己,父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她自己成为生命的象征。冲突带来痛,而生命带来爱,爱是一缕阳光,促进生命的细胞分裂发育,在这成长的过程伴随着隐隐的痛。也许人生就是太极图中两个点,阳中的黑点代表痛,阴中的白点代表爱,生命就是爱与痛辩证统一的结合体。

  帕蒂古丽对生命与文化的剖析是深入骨髓的,很多时候,她不加遮掩地写出生命里的隐私,以最原始的方式展露灵魂的内核,剥离现象直抵本质。对文化冲突的描写也是赤裸的,带有野性的愚昧的话语交锋就那样直接扑过来了,使人猝不及防。帕蒂古丽不在修辞上玩什么技巧,她总能找到一句最能表达她内心的话,巧妙地临摹出记忆里的在场态。这些话语是她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但于她,运用得极其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所以,读她的散文,读者也会产生强烈的在场感,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隐秘世界。

  在帕蒂古丽的述说里,有三个方面很值得研究:

  一、朦胧性意识下的青春探索

  帕蒂古丽在记忆中寻找青春,和多数散文作者的怀旧情结是不同的,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探寻自我,解密青春期的那个鲜活的生命。所以,帕蒂古丽通过朦胧的性意识为钥匙来打开生命之锁。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并不是通过自己完成的,而是通过他人作为镜像来探究自己灵魂的,特别是从异性的眼光中,衡量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点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探索方式有相似之处,杜拉斯笔下的湄公河边的小姑娘,也是通过性意识来发现自己的魅力的。所不同的是,杜拉斯的性意识是鲜明的、直接的,而帕蒂古丽的性意识是朦胧的,含蓄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在《变种者》和《亚森》中,通过异性的审视,描绘出了一个懵懂的、不谙世事,却又感受到了青春奥秘的纠结的小姑娘。生命的含苞期隐藏着许多秘密,帕蒂古丽将它一瓣瓣地打开,还原生命之初的本真。

  帕蒂古丽对于青春期的描写是大胆的,但是没有任何渲染成分,也无意于迎合读者的口味,她只是在平静地叙述。她在寻找着什么,从那幼稚的生命里,寻找着如同海葵触手一样柔软的感觉,寻找着存在,寻找着扑朔迷离的人生密码。

  古丽和一群回族娃娃在河边洗澡,马高欺骗她说有虫子爬进去,诱骗她分开双腿,所幸母亲路过,用柳条将她赶回了家。那个夏天古丽长高了,胸部也结了两个核桃一样的果子。后来一次独自己在河中游泳中,阿里木带着一群巴郎子把她从水里捉了出来,说了些野蛮的猥琐的话,看到亚合普吐唾沫,才放开她。从亚合普送给她“喜欢,爱,玉米地,约会”的纸条起,到吐唾沫止,这一段单方面的早恋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了吸引、屈辱、疼痛和不解,这种最初的人生经验不仅在童年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如影相随的,但那烙印是在青春期烫下的。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启蒙期或多或少都会埋下一些生命的裂缝,破坏掉完整的心灵。修复心灵创伤的过程是复杂的,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修复。而社会环境所带来污染和伤害远比童年的更甚,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一道道裂缝中艰难地寻找真善美的。

  古丽看到亚森卷的莫合烟,竟然联想到了弟弟撒尿的家什,而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静静地玩着卷裙子的游戏,这表现了青春期最神秘,却又是最真实的心理。一种萌芽状态的,尚未知晓人事的性意识,通过本能的描绘,打开青春之窗。

  14岁的古丽对三十多岁的才华横溢的亚森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而亚森对这个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也格外关注。有两件事展现了古丽纯真的天性:一是亚森在窗前做出猥亵的动作,这个动作先是让古丽联想到牲口之间发生的事,产生羞耻心,之后又联想到男女之间的事,突然觉得亚森的动作很美,像是乐师拿着指挥棒在挥动。二是亚森无意中闯入古丽的家,而古丽正在洗浴,以赤裸之躯面对这个更加惊慌的男人。古丽迅速披上父亲给她做的狐皮嫁衣,亚森一边退却一边说出了求婚的话。之后亚森刻意回避古丽,直到40岁后因为一段美丽而残酷的爱情失去生命。帕蒂古丽对亚森的回忆是伤感的,也是感激的,感激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让她发现了自己的美。那是一段纯得犹如碧玉的年华,不包含一丝杂质,帕蒂古丽并非在回忆爱的感觉,而是在寻找最本真的自我。

  伊莎贝尔•阿连德说:“今天的经历是我昨天的回忆,它将成为过去,成为我生存的盐分。”“发生过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共处一个永恒的现在。”探索青春期的隐秘,也意味着解释现在的自己,帕蒂古丽正是在重新发现自我,从过去的镜子里,照着现在的面容。而生命的一切,眼泪、欢笑、爱情、痛苦……也将从时光的银镜中找到答案。

  二、在民族文化冲突中的困惑

  帕蒂古丽对于民族文化冲突的感触是强烈的,她的经历为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触发点”。乡村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跨越地域的不同习俗的生活,常常使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中。奥尔罕•帕慕克也擅长表现民族文化冲突,他重点表现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立。奥尔罕•帕慕克是忧郁的,他的灵魂里有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热爱常常使得他头脑里的圆月弯刀和短斧互相厮杀,对抗尖锐而激烈。而帕蒂古丽是平静的,她的冲突感来自于她天生的敏感,不管是哪种文化,她都擅长学习,并且努力融入其中。但在融合的过程会产生疑惑,会觉得丢失了自己,搞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她在困惑和纠结中为自己把脉,诊断自己的病因所在,剖析生活现象,也剖析自己的灵魂,在寻根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变种者》中上汉族学校的故事里,通过汉族同学说她身上有股羊奶子味,以及哈列克拜尔家的几个儿子和小石头互相藐视的对骂,展现了种在幼小心灵中的民族归属感和矛盾冲突。对于冲突,古丽是纠结的,她一方面捍卫民族传统,戴着头巾上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黄头发不满,后来被父亲剃了头发来遮掩不同。这种纠结感在《气味》中描写得尤其精彩,古丽对于汉族小朋友家的猪圈的气味是厌恶的,甚至产生了报复心。对回族的外婆家,也有不适应,特别是那种碱味儿。而父亲身上的羊膻味儿,可以说是民族的符号,她不知是该爱还是该恨。充满困惑的古丽,最后选择了用香皂、花露水、洗发精这些汉人才用的东西来遮掩自己身上的气味儿。帕蒂古丽以细腻的文笔展现发生在她身上的纠结,这时候的纠结还是感性的,主观的,情感和形象的碎片充斥在故事中,以多线条的情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复杂的叙述。

  到了《模仿者系列》,帕蒂古丽的文风变了,故事不再成为叙述主体,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成为表达的核心。以《模仿者的生活》为例,提炼出了三个带有哲理的概念:

  一是生命意义上的概念,模仿者在模仿中会迷失自我。模仿起初是一场游戏,之后却变成生存需要,再之后因为虚荣心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被模仿者。在模仿中,个体生命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二是民族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民族文化习俗在模仿中是具有传承性的。对此,帕蒂古丽写道“一个民族生存的依据,或许就是基于对先人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延续着一种民族记忆,就是这种持久的记忆支撑了他们的传统信念。他们模仿着自己,不能掉换模仿的对象,那样将意味着自我的磨灭。”由此可以看出,模仿对于文化习俗传承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根恰恰是从对祖先的模仿中保留下来的。而快速的模仿模式,是替代不了传统的,在模仿其他文明的高速发展中,很容易导致文化断裂。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概念,社会体系中的不平衡导致文化衰退。“无奈模仿是一场很势力的游戏,游戏规则从来就是少数人向多数人的习惯低头,或者是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的习俗做出让步。”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帕蒂古丽在探究文化冲突的话题上成熟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境界。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犹如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他的小说中一样,帕蒂古丽将理性的声音融入到了感性的表达中。这种剖析犹如手术刀一样精准,直达病灶位置,将文化冲突间的隐秘部位清晰地展示给读者。应该说,这标志着帕蒂古丽进入到了一流作家的行列。在写作内心化潮流成为时尚的今天,太多的作者纠结于修辞的技巧和感性的表达,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变成情感的舞蹈,从而陷入脱离生活现实,脱离人间烟火的怪圈中,这种文字是难以长久的,花儿一样地迅速开放,也会迅速地凋落。帕蒂古丽没有陷入这个圈套,她的散文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是有着庞大的根系的写作。

  三、野性的美感与生命的痛感

  帕蒂古丽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但她的文字却带着一种野性的美感。在她对大梁坡的回忆里保存了一种原始的味道,这点和莫言有相似之处。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带有一种狂野不羁的激情和生命张力,在描写人的原始本能中呈现中一种惨烈的美。而帕蒂古丽的野性美表现在对原生态生活的描述上,不那么张扬,但骨子里透着一股来自原野的味道,就像艾米莉•勃朗特身上的那种野性。

  比如《老河坝》中对那个又高又胖的河南女人的描写,竟然从女人的粪便上研究她的特点。再如《大梁坡的汉子和婆姨们》中对李秀琴的描写,是从她的生理特征上展开的,通过屁股上的血和月经纸来揭开这个女人的秘密。还有对光棍喀汗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努尔古丽说喀汗兽奸母羊的事情表达的,这让小帕蒂古丽对羊肠子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在处理这些难以言说的事情时,帕蒂古丽采用了一种直接但并不暴露的叙述方式,她也没有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人叙述,或者是事后的感觉等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处理李秀琴和当兵的在玉米地里野合,是这样描写的“有时候她从玉米地出来,提着空空的筐子,低着头一脸媚喜地自顾走过,似乎忘记自己是来拔草的。那个当兵的隔上很久才出来,从他光亮的脸上风平浪静,看不出她跟李秀琴在玉米地里画过啥圈圈。”文字很干净,而且具有一种诗意,但细品其中味道,却能看到一幅野性的画面。

  帕蒂古丽是一个对生命有着真诚的感悟的人,她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但生活并不总是顺应人意的,所以,她的文字里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撕碎的痛感。和通常那种表达情感的文字不同,帕蒂古丽的痛感是建立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之上的,探寻生命的神秘是痛感里的主色调,这就让她的述说进入了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情感包围之中。

  在《妹妹》中,妹妹因为睡得太死而没有发现父亲在她身边逝去,这成了妹妹最大的心灵创伤。妹妹因此跑到香港做了陪护,以亲眼看到老人快乐地死去为安慰。妹妹看护老人上瘾,她活着唯一的愿望就是源源不断地有老人让她照顾。妹妹找了一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做丈夫,年龄差距刚好和父亲与母亲的差距相仿。后来妹妹有了孩子,她才发现守着幼小的生命是一种更新鲜更美的满足,帕蒂古丽不由感谢上苍。在这篇散文中,妹妹的心灵创伤不仅是妹妹的痛,也是帕蒂古丽的痛,妹妹的陪护行为更像是自虐,而帕蒂古丽却又无法让妹妹摆脱这种心理危机。她是纠结的,对妹妹找一个年龄差距大的丈夫也是纠结的,尽管她怀疑这是上天注定的,但内心还是不大乐意。但妹妹的婚姻是幸福的,她又由衷地为他们祝福。当妹妹有了孩子后,她才真心地露出笑容,为妹妹走出心理阴影而快乐。帕蒂古丽在研究妹妹的生命中,不断寻找着人生意义,还有幸福的答案,这样的文字无疑是很有深度的。

  在《失散的弟弟》中,从弟弟的童年开始研究,从拴着弟弟的绳子为出发点,之后联系到弟弟出走后被一个女人拴着,后来又被一个“人妖”拴着,试图从这种怪异的现象中找到内在联系。弟弟一直在过着失魂落魄的生活,后来得了精神病,而她的家族中,二爷、舅舅、母亲都得过精神病,她怀疑家族中存在一个诅咒。从病魔的诅咒里,她回想童年,感叹生命的复杂。她对弟弟是深爱的,所以一心要他过上正常生活,但是弟弟已经习惯了那种浪荡的生活,对“人妖”的感情到了难割难舍的地步。于是,她又不得不去理解弟弟的生命,在悲愤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将特制的43码女工高跟鞋的订单交给弟弟,弟弟露出感激的目光。这篇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分离的、割裂的,时空间都被打乱,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意识流般的跳动感,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了弟弟的命运,对人生发出了一声悲凉的叹息。

  帕蒂古丽以回忆作为线索,以隐秘作为核心点,对生命和民族文化冲突展开了锲而不舍的探索。走入她的精神世界,犹如步入一个神秘的宇宙,在扭曲的时空间里藏匿着人生的全部密码。她为大梁坡的生命写作,她为她的民族写作,她为她的生命之源写作。她以她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的色彩,寻求着人类的普遍意义。生命赋予她艺术的才华,艺术浸入她不息的生命,两者的混合,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帕蒂古丽。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七):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邓迪思

  在生命的记忆碎片中,有的靠近,有的远离,有的朦胧,有的清晰,人的回忆像是蝶的翅膀,忽闪着穿越时光,努力回到那个化蛹为蝶的地方。我觉得帕蒂古丽就是一只蝶,从新疆到江南,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但她念念不忘家乡,不忘大梁坡,在记忆之初的地方,有许多隐秘的事情,她寻找着自我的根。

  关于根,南美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有深切的感触,她说在离开故乡后,原始的根从身上脱落下来,她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因此,对她而言,“写作是一种保存记忆的绝望企图”。帕蒂古丽何尝没有这种与民族文化割裂的痛感呢?她自言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她在文字里让记忆复活,追赶记忆,寻找生命之源里的玄机。

  帕蒂古丽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的混血儿,她出生的村庄还有哈萨克族,而她从小上的是汉族学校,几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她成长。她常常被冲突划伤,抚着心灵的伤疤,试图解开人生的迷局。

  隐秘这个词,包含了秘密,也包含了未知;包含了爱,也包含了痛。生命与文化是帕蒂古丽最喜欢的两大主题,对她来说,也是最大的两个谜,她不断地用文字来解这两个谜。她从自我的状态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父亲,观察自己,父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她自己成为生命的象征。冲突带来痛,而生命带来爱,爱是一缕阳光,促进生命的细胞分裂发育,在这成长的过程伴随着隐隐的痛。也许人生就是太极图中两个点,阳中的黑点代表痛,阴中的白点代表爱,生命就是爱与痛辩证统一的结合体。

  帕蒂古丽对生命与文化的剖析是深入骨髓的,很多时候,她不加遮掩地写出生命里的隐私,以最原始的方式展露灵魂的内核,剥离现象直抵本质。对文化冲突的描写也是赤裸的,带有野性的愚昧的话语交锋就那样直接扑过来了,使人猝不及防。帕蒂古丽不在修辞上玩什么技巧,她总能找到一句最能表达她内心的话,巧妙地临摹出记忆里的在场态。这些话语是她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但于她,运用得极其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所以,读她的散文,读者也会产生强烈的在场感,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隐秘世界。

  在帕蒂古丽的述说里,有三个方面很值得研究:

  一、朦胧性意识下的青春探索

  帕蒂古丽在记忆中寻找青春,和多数散文作者的怀旧情结是不同的,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探寻自我,解密青春期的那个鲜活的生命。所以,帕蒂古丽通过朦胧的性意识为钥匙来打开生命之锁。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并不是通过自己完成的,而是通过他人作为镜像来探究自己灵魂的,特别是从异性的眼光中,衡量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点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探索方式有相似之处,杜拉斯笔下的湄公河边的小姑娘,也是通过性意识来发现自己的魅力的。所不同的是,杜拉斯的性意识是鲜明的、直接的,而帕蒂古丽的性意识是朦胧的,含蓄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在《变种者》和《亚森》中,通过异性的审视,描绘出了一个懵懂的、不谙世事,却又感受到了青春奥秘的纠结的小姑娘。生命的含苞期隐藏着许多秘密,帕蒂古丽将它一瓣瓣地打开,还原生命之初的本真。

  帕蒂古丽对于青春期的描写是大胆的,但是没有任何渲染成分,也无意于迎合读者的口味,她只是在平静地叙述。她在寻找着什么,从那幼稚的生命里,寻找着如同海葵触手一样柔软的感觉,寻找着存在,寻找着扑朔迷离的人生密码。

  古丽和一群回族娃娃在河边洗澡,马高欺骗她说有虫子爬进去,诱骗她分开双腿,所幸母亲路过,用柳条将她赶回了家。那个夏天古丽长高了,胸部也结了两个核桃一样的果子。后来一次独自己在河中游泳中,阿里木带着一群巴郎子把她从水里捉了出来,说了些野蛮的猥琐的话,看到亚合普吐唾沫,才放开她。从亚合普送给她“喜欢,爱,玉米地,约会”的纸条起,到吐唾沫止,这一段单方面的早恋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了吸引、屈辱、疼痛和不解,这种最初的人生经验不仅在童年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如影相随的,但那烙印是在青春期烫下的。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启蒙期或多或少都会埋下一些生命的裂缝,破坏掉完整的心灵。修复心灵创伤的过程是复杂的,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修复。而社会环境所带来污染和伤害远比童年的更甚,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一道道裂缝中艰难地寻找真善美的。

  古丽看到亚森卷的莫合烟,竟然联想到了弟弟撒尿的家什,而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静静地玩着卷裙子的游戏,这表现了青春期最神秘,却又是最真实的心理。一种萌芽状态的,尚未知晓人事的性意识,通过本能的描绘,打开青春之窗。

  14岁的古丽对三十多岁的才华横溢的亚森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而亚森对这个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也格外关注。有两件事展现了古丽纯真的天性:一是亚森在窗前做出猥亵的动作,这个动作先是让古丽联想到牲口之间发生的事,产生羞耻心,之后又联想到男女之间的事,突然觉得亚森的动作很美,像是乐师拿着指挥棒在挥动。二是亚森无意中闯入古丽的家,而古丽正在洗浴,以赤裸之躯面对这个更加惊慌的男人。古丽迅速披上父亲给她做的狐皮嫁衣,亚森一边退却一边说出了求婚的话。之后亚森刻意回避古丽,直到40岁后因为一段美丽而残酷的爱情失去生命。帕蒂古丽对亚森的回忆是伤感的,也是感激的,感激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让她发现了自己的美。那是一段纯得犹如碧玉的年华,不包含一丝杂质,帕蒂古丽并非在回忆爱的感觉,而是在寻找最本真的自我。

  伊莎贝尔•阿连德说:“今天的经历是我昨天的回忆,它将成为过去,成为我生存的盐分。”“发生过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共处一个永恒的现在。”探索青春期的隐秘,也意味着解释现在的自己,帕蒂古丽正是在重新发现自我,从过去的镜子里,照着现在的面容。而生命的一切,眼泪、欢笑、爱情、痛苦……也将从时光的银镜中找到答案。

  二、在民族文化冲突中的困惑

  帕蒂古丽对于民族文化冲突的感触是强烈的,她的经历为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触发点”。乡村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跨越地域的不同习俗的生活,常常使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中。奥尔罕•帕慕克也擅长表现民族文化冲突,他重点表现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立。奥尔罕•帕慕克是忧郁的,他的灵魂里有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热爱常常使得他头脑里的圆月弯刀和短斧互相厮杀,对抗尖锐而激烈。而帕蒂古丽是平静的,她的冲突感来自于她天生的敏感,不管是哪种文化,她都擅长学习,并且努力融入其中。但在融合的过程会产生疑惑,会觉得丢失了自己,搞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她在困惑和纠结中为自己把脉,诊断自己的病因所在,剖析生活现象,也剖析自己的灵魂,在寻根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变种者》中上汉族学校的故事里,通过汉族同学说她身上有股羊奶子味,以及哈列克拜尔家的几个儿子和小石头互相藐视的对骂,展现了种在幼小心灵中的民族归属感和矛盾冲突。对于冲突,古丽是纠结的,她一方面捍卫民族传统,戴着头巾上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黄头发不满,后来被父亲剃了头发来遮掩不同。这种纠结感在《气味》中描写得尤其精彩,古丽对于汉族小朋友家的猪圈的气味是厌恶的,甚至产生了报复心。对回族的外婆家,也有不适应,特别是那种碱味儿。而父亲身上的羊膻味儿,可以说是民族的符号,她不知是该爱还是该恨。充满困惑的古丽,最后选择了用香皂、花露水、洗发精这些汉人才用的东西来遮掩自己身上的气味儿。帕蒂古丽以细腻的文笔展现发生在她身上的纠结,这时候的纠结还是感性的,主观的,情感和形象的碎片充斥在故事中,以多线条的情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复杂的叙述。

  到了《模仿者系列》,帕蒂古丽的文风变了,故事不再成为叙述主体,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成为表达的核心。以《模仿者的生活》为例,提炼出了三个带有哲理的概念:

  一是生命意义上的概念,模仿者在模仿中会迷失自我。模仿起初是一场游戏,之后却变成生存需要,再之后因为虚荣心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被模仿者。在模仿中,个体生命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二是民族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民族文化习俗在模仿中是具有传承性的。对此,帕蒂古丽写道“一个民族生存的依据,或许就是基于对先人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延续着一种民族记忆,就是这种持久的记忆支撑了他们的传统信念。他们模仿着自己,不能掉换模仿的对象,那样将意味着自我的磨灭。”由此可以看出,模仿对于文化习俗传承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根恰恰是从对祖先的模仿中保留下来的。而快速的模仿模式,是替代不了传统的,在模仿其他文明的高速发展中,很容易导致文化断裂。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概念,社会体系中的不平衡导致文化衰退。“无奈模仿是一场很势力的游戏,游戏规则从来就是少数人向多数人的习惯低头,或者是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的习俗做出让步。”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帕蒂古丽在探究文化冲突的话题上成熟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境界。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犹如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他的小说中一样,帕蒂古丽将理性的声音融入到了感性的表达中。这种剖析犹如手术刀一样精准,直达病灶位置,将文化冲突间的隐秘部位清晰地展示给读者。应该说,这标志着帕蒂古丽进入到了一流作家的行列。在写作内心化潮流成为时尚的今天,太多的作者纠结于修辞的技巧和感性的表达,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变成情感的舞蹈,从而陷入脱离生活现实,脱离人间烟火的怪圈中,这种文字是难以长久的,花儿一样地迅速开放,也会迅速地凋落。帕蒂古丽没有陷入这个圈套,她的散文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是有着庞大的根系的写作。

  三、野性的美感与生命的痛感

  帕蒂古丽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但她的文字却带着一种野性的美感。在她对大梁坡的回忆里保存了一种原始的味道,这点和莫言有相似之处。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带有一种狂野不羁的激情和生命张力,在描写人的原始本能中呈现中一种惨烈的美。而帕蒂古丽的野性美表现在对原生态生活的描述上,不那么张扬,但骨子里透着一股来自原野的味道,就像艾米莉•勃朗特身上的那种野性。

  比如《老河坝》中对那个又高又胖的河南女人的描写,竟然从女人的粪便上研究她的特点。再如《大梁坡的汉子和婆姨们》中对李秀琴的描写,是从她的生理特征上展开的,通过屁股上的血和月经纸来揭开这个女人的秘密。还有对光棍喀汗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努尔古丽说喀汗兽奸母羊的事情表达的,这让小帕蒂古丽对羊肠子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在处理这些难以言说的事情时,帕蒂古丽采用了一种直接但并不暴露的叙述方式,她也没有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人叙述,或者是事后的感觉等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处理李秀琴和当兵的在玉米地里野合,是这样描写的“有时候她从玉米地出来,提着空空的筐子,低着头一脸媚喜地自顾走过,似乎忘记自己是来拔草的。那个当兵的隔上很久才出来,从他光亮的脸上风平浪静,看不出她跟李秀琴在玉米地里画过啥圈圈。”文字很干净,而且具有一种诗意,但细品其中味道,却能看到一幅野性的画面。

  帕蒂古丽是一个对生命有着真诚的感悟的人,她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但生活并不总是顺应人意的,所以,她的文字里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撕碎的痛感。和通常那种表达情感的文字不同,帕蒂古丽的痛感是建立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之上的,探寻生命的神秘是痛感里的主色调,这就让她的述说进入了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情感包围之中。

  在《妹妹》中,妹妹因为睡得太死而没有发现父亲在她身边逝去,这成了妹妹最大的心灵创伤。妹妹因此跑到香港做了陪护,以亲眼看到老人快乐地死去为安慰。妹妹看护老人上瘾,她活着唯一的愿望就是源源不断地有老人让她照顾。妹妹找了一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做丈夫,年龄差距刚好和父亲与母亲的差距相仿。后来妹妹有了孩子,她才发现守着幼小的生命是一种更新鲜更美的满足,帕蒂古丽不由感谢上苍。在这篇散文中,妹妹的心灵创伤不仅是妹妹的痛,也是帕蒂古丽的痛,妹妹的陪护行为更像是自虐,而帕蒂古丽却又无法让妹妹摆脱这种心理危机。她是纠结的,对妹妹找一个年龄差距大的丈夫也是纠结的,尽管她怀疑这是上天注定的,但内心还是不大乐意。但妹妹的婚姻是幸福的,她又由衷地为他们祝福。当妹妹有了孩子后,她才真心地露出笑容,为妹妹走出心理阴影而快乐。帕蒂古丽在研究妹妹的生命中,不断寻找着人生意义,还有幸福的答案,这样的文字无疑是很有深度的。

  在《失散的弟弟》中,从弟弟的童年开始研究,从拴着弟弟的绳子为出发点,之后联系到弟弟出走后被一个女人拴着,后来又被一个“人妖”拴着,试图从这种怪异的现象中找到内在联系。弟弟一直在过着失魂落魄的生活,后来得了精神病,而她的家族中,二爷、舅舅、母亲都得过精神病,她怀疑家族中存在一个诅咒。从病魔的诅咒里,她回想童年,感叹生命的复杂。她对弟弟是深爱的,所以一心要他过上正常生活,但是弟弟已经习惯了那种浪荡的生活,对“人妖”的感情到了难割难舍的地步。于是,她又不得不去理解弟弟的生命,在悲愤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将特制的43码女工高跟鞋的订单交给弟弟,弟弟露出感激的目光。这篇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分离的、割裂的,时空间都被打乱,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意识流般的跳动感,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了弟弟的命运,对人生发出了一声悲凉的叹息。

  帕蒂古丽以回忆作为线索,以隐秘作为核心点,对生命和民族文化冲突展开了锲而不舍的探索。走入她的精神世界,犹如步入一个神秘的宇宙,在扭曲的时空间里藏匿着人生的全部密码。她为大梁坡的生命写作,她为她的民族写作,她为她的生命之源写作。她以她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的色彩,寻求着人类的普遍意义。生命赋予她艺术的才华,艺术浸入她不息的生命,两者的混合,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帕蒂古丽。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八):我很喜欢《隐秘的故乡》

  好书,非常值得读!

  一篇用心灵写就的文字,展现了异域人民生活的原貌,以及他们面对苦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帕蒂古丽呕心沥血的解读,非常感人!

  下面摘取一段黄叶斌老师给予这本书的点评:《隐秘的记忆》、《影子在时间里行走》、《天堂的棉花》、《黑驴记》、《失散的弟弟》、《模仿者的生活》、《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钉在闹钟里外婆》等散文系列,就是作者在记忆的大海里打捞出来的一组湿淋淋沉甸甸的人生感念和精神还乡的记录。她在时间的河流之下潜游着、辨别着、剥蚀着,有时又漂浮到现实的水面吸纳几口氧气矫正着方向继续寻觅着往昔似曾相识或轮回的情景和意象。她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欢乐、融洽、关爱和艰难、困顿、变故的悲喜剧,演绎出了一幕幕令人心痛、辛酸、怜悯、反思的北疆村民特定时代生存的活剧。她以家庭的个案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背影。尽管这个背影大多是处于一种悲伤、凄凉和心悸的背景下,但是,它却是一种真实残酷的存在,一种灰暗心情的晾晒,一种警示后人的启迪。

  隐秘的记忆,可以涵盖和释放许多信息。如果不把它挖掘、淘洗、表达出来,就只会是一种隐藏的化石和年代的印痕了。而这种记忆一旦以文字之镐开采出来,就会变成一种幸福的忧伤和忧伤的幸福了。比如,这种隐秘,有的是家族家庭的兴衰史:在新疆一个叫做小梁坡的村庄,曾经发生和见证了多少儿时难忘的故事和记忆呢?父亲的苦苦挣扎而又劳作勤奋的身影、母亲因为精神病而疯癫的无奈、外婆的善良隐忍大爱慈祥、弟兄姊妹六人相继出世成长的困境,这是怎样一种自我救赎而又顽强生存的奋斗史。事实上,在某种情况下,人丁的兴旺并没有兑现“人多力量大”的幸福指数,反而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这是父辈的人性之误,还是时代悲剧的另类写照?寻找失散约20多年的弟弟与后来的兄妹相聚,是一种什么样的魔力和诅咒使得家庭亲情在时间河流上飘零?作者一直在思考叩问中。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九):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邓迪思

  在生命的记忆碎片中,有的靠近,有的远离,有的朦胧,有的清晰,人的回忆像是蝶的翅膀,忽闪着穿越时光,努力回到那个化蛹为蝶的地方。我觉得帕蒂古丽就是一只蝶,从新疆到江南,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但她念念不忘家乡,不忘大梁坡,在记忆之初的地方,有许多隐秘的事情,她寻找着自我的根。

  关于根,南美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有深切的感触,她说在离开故乡后,原始的根从身上脱落下来,她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因此,对她而言,“写作是一种保存记忆的绝望企图”。帕蒂古丽何尝没有这种与民族文化割裂的痛感呢?她自言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她在文字里让记忆复活,追赶记忆,寻找生命之源里的玄机。

  帕蒂古丽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的混血儿,她出生的村庄还有哈萨克族,而她从小上的是汉族学校,几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她成长。她常常被冲突划伤,抚着心灵的伤疤,试图解开人生的迷局。

  隐秘这个词,包含了秘密,也包含了未知;包含了爱,也包含了痛。生命与文化是帕蒂古丽最喜欢的两大主题,对她来说,也是最大的两个谜,她不断地用文字来解这两个谜。她从自我的状态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父亲,观察自己,父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她自己成为生命的象征。冲突带来痛,而生命带来爱,爱是一缕阳光,促进生命的细胞分裂发育,在这成长的过程伴随着隐隐的痛。也许人生就是太极图中两个点,阳中的黑点代表痛,阴中的白点代表爱,生命就是爱与痛辩证统一的结合体。

  帕蒂古丽对生命与文化的剖析是深入骨髓的,很多时候,她不加遮掩地写出生命里的隐私,以最原始的方式展露灵魂的内核,剥离现象直抵本质。对文化冲突的描写也是赤裸的,带有野性的愚昧的话语交锋就那样直接扑过来了,使人猝不及防。帕蒂古丽不在修辞上玩什么技巧,她总能找到一句最能表达她内心的话,巧妙地临摹出记忆里的在场态。这些话语是她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但于她,运用得极其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所以,读她的散文,读者也会产生强烈的在场感,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隐秘世界。

  在帕蒂古丽的述说里,有三个方面很值得研究:

  一、朦胧性意识下的青春探索

  帕蒂古丽在记忆中寻找青春,和多数散文作者的怀旧情结是不同的,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探寻自我,解密青春期的那个鲜活的生命。所以,帕蒂古丽通过朦胧的性意识为钥匙来打开生命之锁。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并不是通过自己完成的,而是通过他人作为镜像来探究自己灵魂的,特别是从异性的眼光中,衡量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点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探索方式有相似之处,杜拉斯笔下的湄公河边的小姑娘,也是通过性意识来发现自己的魅力的。所不同的是,杜拉斯的性意识是鲜明的、直接的,而帕蒂古丽的性意识是朦胧的,含蓄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在《变种者》和《亚森》中,通过异性的审视,描绘出了一个懵懂的、不谙世事,却又感受到了青春奥秘的纠结的小姑娘。生命的含苞期隐藏着许多秘密,帕蒂古丽将它一瓣瓣地打开,还原生命之初的本真。

  帕蒂古丽对于青春期的描写是大胆的,但是没有任何渲染成分,也无意于迎合读者的口味,她只是在平静地叙述。她在寻找着什么,从那幼稚的生命里,寻找着如同海葵触手一样柔软的感觉,寻找着存在,寻找着扑朔迷离的人生密码。

  古丽和一群回族娃娃在河边洗澡,马高欺骗她说有虫子爬进去,诱骗她分开双腿,所幸母亲路过,用柳条将她赶回了家。那个夏天古丽长高了,胸部也结了两个核桃一样的果子。后来一次独自己在河中游泳中,阿里木带着一群巴郎子把她从水里捉了出来,说了些野蛮的猥琐的话,看到亚合普吐唾沫,才放开她。从亚合普送给她“喜欢,爱,玉米地,约会”的纸条起,到吐唾沫止,这一段单方面的早恋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了吸引、屈辱、疼痛和不解,这种最初的人生经验不仅在童年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如影相随的,但那烙印是在青春期烫下的。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启蒙期或多或少都会埋下一些生命的裂缝,破坏掉完整的心灵。修复心灵创伤的过程是复杂的,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修复。而社会环境所带来污染和伤害远比童年的更甚,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一道道裂缝中艰难地寻找真善美的。

  古丽看到亚森卷的莫合烟,竟然联想到了弟弟撒尿的家什,而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静静地玩着卷裙子的游戏,这表现了青春期最神秘,却又是最真实的心理。一种萌芽状态的,尚未知晓人事的性意识,通过本能的描绘,打开青春之窗。

  14岁的古丽对三十多岁的才华横溢的亚森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而亚森对这个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也格外关注。有两件事展现了古丽纯真的天性:一是亚森在窗前做出猥亵的动作,这个动作先是让古丽联想到牲口之间发生的事,产生羞耻心,之后又联想到男女之间的事,突然觉得亚森的动作很美,像是乐师拿着指挥棒在挥动。二是亚森无意中闯入古丽的家,而古丽正在洗浴,以赤裸之躯面对这个更加惊慌的男人。古丽迅速披上父亲给她做的狐皮嫁衣,亚森一边退却一边说出了求婚的话。之后亚森刻意回避古丽,直到40岁后因为一段美丽而残酷的爱情失去生命。帕蒂古丽对亚森的回忆是伤感的,也是感激的,感激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让她发现了自己的美。那是一段纯得犹如碧玉的年华,不包含一丝杂质,帕蒂古丽并非在回忆爱的感觉,而是在寻找最本真的自我。

  伊莎贝尔•阿连德说:“今天的经历是我昨天的回忆,它将成为过去,成为我生存的盐分。”“发生过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共处一个永恒的现在。”探索青春期的隐秘,也意味着解释现在的自己,帕蒂古丽正是在重新发现自我,从过去的镜子里,照着现在的面容。而生命的一切,眼泪、欢笑、爱情、痛苦……也将从时光的银镜中找到答案。

  二、在民族文化冲突中的困惑

  帕蒂古丽对于民族文化冲突的感触是强烈的,她的经历为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触发点”。乡村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跨越地域的不同习俗的生活,常常使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中。奥尔罕•帕慕克也擅长表现民族文化冲突,他重点表现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立。奥尔罕•帕慕克是忧郁的,他的灵魂里有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热爱常常使得他头脑里的圆月弯刀和短斧互相厮杀,对抗尖锐而激烈。而帕蒂古丽是平静的,她的冲突感来自于她天生的敏感,不管是哪种文化,她都擅长学习,并且努力融入其中。但在融合的过程会产生疑惑,会觉得丢失了自己,搞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她在困惑和纠结中为自己把脉,诊断自己的病因所在,剖析生活现象,也剖析自己的灵魂,在寻根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变种者》中上汉族学校的故事里,通过汉族同学说她身上有股羊奶子味,以及哈列克拜尔家的几个儿子和小石头互相藐视的对骂,展现了种在幼小心灵中的民族归属感和矛盾冲突。对于冲突,古丽是纠结的,她一方面捍卫民族传统,戴着头巾上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黄头发不满,后来被父亲剃了头发来遮掩不同。这种纠结感在《气味》中描写得尤其精彩,古丽对于汉族小朋友家的猪圈的气味是厌恶的,甚至产生了报复心。对回族的外婆家,也有不适应,特别是那种碱味儿。而父亲身上的羊膻味儿,可以说是民族的符号,她不知是该爱还是该恨。充满困惑的古丽,最后选择了用香皂、花露水、洗发精这些汉人才用的东西来遮掩自己身上的气味儿。帕蒂古丽以细腻的文笔展现发生在她身上的纠结,这时候的纠结还是感性的,主观的,情感和形象的碎片充斥在故事中,以多线条的情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复杂的叙述。

  到了《模仿者系列》,帕蒂古丽的文风变了,故事不再成为叙述主体,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成为表达的核心。以《模仿者的生活》为例,提炼出了三个带有哲理的概念:

  一是生命意义上的概念,模仿者在模仿中会迷失自我。模仿起初是一场游戏,之后却变成生存需要,再之后因为虚荣心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被模仿者。在模仿中,个体生命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二是民族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民族文化习俗在模仿中是具有传承性的。对此,帕蒂古丽写道“一个民族生存的依据,或许就是基于对先人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延续着一种民族记忆,就是这种持久的记忆支撑了他们的传统信念。他们模仿着自己,不能掉换模仿的对象,那样将意味着自我的磨灭。”由此可以看出,模仿对于文化习俗传承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根恰恰是从对祖先的模仿中保留下来的。而快速的模仿模式,是替代不了传统的,在模仿其他文明的高速发展中,很容易导致文化断裂。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概念,社会体系中的不平衡导致文化衰退。“无奈模仿是一场很势力的游戏,游戏规则从来就是少数人向多数人的习惯低头,或者是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的习俗做出让步。”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帕蒂古丽在探究文化冲突的话题上成熟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境界。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犹如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他的小说中一样,帕蒂古丽将理性的声音融入到了感性的表达中。这种剖析犹如手术刀一样精准,直达病灶位置,将文化冲突间的隐秘部位清晰地展示给读者。应该说,这标志着帕蒂古丽进入到了一流作家的行列。在写作内心化潮流成为时尚的今天,太多的作者纠结于修辞的技巧和感性的表达,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变成情感的舞蹈,从而陷入脱离生活现实,脱离人间烟火的怪圈中,这种文字是难以长久的,花儿一样地迅速开放,也会迅速地凋落。帕蒂古丽没有陷入这个圈套,她的散文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是有着庞大的根系的写作。

  三、野性的美感与生命的痛感

  帕蒂古丽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但她的文字却带着一种野性的美感。在她对大梁坡的回忆里保存了一种原始的味道,这点和莫言有相似之处。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带有一种狂野不羁的激情和生命张力,在描写人的原始本能中呈现中一种惨烈的美。而帕蒂古丽的野性美表现在对原生态生活的描述上,不那么张扬,但骨子里透着一股来自原野的味道,就像艾米莉•勃朗特身上的那种野性。

  比如《老河坝》中对那个又高又胖的河南女人的描写,竟然从女人的粪便上研究她的特点。再如《大梁坡的汉子和婆姨们》中对李秀琴的描写,是从她的生理特征上展开的,通过屁股上的血和月经纸来揭开这个女人的秘密。还有对光棍喀汗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努尔古丽说喀汗兽奸母羊的事情表达的,这让小帕蒂古丽对羊肠子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在处理这些难以言说的事情时,帕蒂古丽采用了一种直接但并不暴露的叙述方式,她也没有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人叙述,或者是事后的感觉等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处理李秀琴和当兵的在玉米地里野合,是这样描写的“有时候她从玉米地出来,提着空空的筐子,低着头一脸媚喜地自顾走过,似乎忘记自己是来拔草的。那个当兵的隔上很久才出来,从他光亮的脸上风平浪静,看不出她跟李秀琴在玉米地里画过啥圈圈。”文字很干净,而且具有一种诗意,但细品其中味道,却能看到一幅野性的画面。

  帕蒂古丽是一个对生命有着真诚的感悟的人,她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但生活并不总是顺应人意的,所以,她的文字里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撕碎的痛感。和通常那种表达情感的文字不同,帕蒂古丽的痛感是建立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之上的,探寻生命的神秘是痛感里的主色调,这就让她的述说进入了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情感包围之中。

  在《妹妹》中,妹妹因为睡得太死而没有发现父亲在她身边逝去,这成了妹妹最大的心灵创伤。妹妹因此跑到香港做了陪护,以亲眼看到老人快乐地死去为安慰。妹妹看护老人上瘾,她活着唯一的愿望就是源源不断地有老人让她照顾。妹妹找了一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做丈夫,年龄差距刚好和父亲与母亲的差距相仿。后来妹妹有了孩子,她才发现守着幼小的生命是一种更新鲜更美的满足,帕蒂古丽不由感谢上苍。在这篇散文中,妹妹的心灵创伤不仅是妹妹的痛,也是帕蒂古丽的痛,妹妹的陪护行为更像是自虐,而帕蒂古丽却又无法让妹妹摆脱这种心理危机。她是纠结的,对妹妹找一个年龄差距大的丈夫也是纠结的,尽管她怀疑这是上天注定的,但内心还是不大乐意。但妹妹的婚姻是幸福的,她又由衷地为他们祝福。当妹妹有了孩子后,她才真心地露出笑容,为妹妹走出心理阴影而快乐。帕蒂古丽在研究妹妹的生命中,不断寻找着人生意义,还有幸福的答案,这样的文字无疑是很有深度的。

  在《失散的弟弟》中,从弟弟的童年开始研究,从拴着弟弟的绳子为出发点,之后联系到弟弟出走后被一个女人拴着,后来又被一个“人妖”拴着,试图从这种怪异的现象中找到内在联系。弟弟一直在过着失魂落魄的生活,后来得了精神病,而她的家族中,二爷、舅舅、母亲都得过精神病,她怀疑家族中存在一个诅咒。从病魔的诅咒里,她回想童年,感叹生命的复杂。她对弟弟是深爱的,所以一心要他过上正常生活,但是弟弟已经习惯了那种浪荡的生活,对“人妖”的感情到了难割难舍的地步。于是,她又不得不去理解弟弟的生命,在悲愤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将特制的43码女工高跟鞋的订单交给弟弟,弟弟露出感激的目光。这篇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分离的、割裂的,时空间都被打乱,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意识流般的跳动感,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了弟弟的命运,对人生发出了一声悲凉的叹息。

  帕蒂古丽以回忆作为线索,以隐秘作为核心点,对生命和民族文化冲突展开了锲而不舍的探索。走入她的精神世界,犹如步入一个神秘的宇宙,在扭曲的时空间里藏匿着人生的全部密码。她为大梁坡的生命写作,她为她的民族写作,她为她的生命之源写作。她以她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的色彩,寻求着人类的普遍意义。生命赋予她艺术的才华,艺术浸入她不息的生命,两者的混合,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帕蒂古丽。

  《隐秘的故乡》读后感(十):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生命与文化的隐秘记忆——评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

  邓迪思

  在生命的记忆碎片中,有的靠近,有的远离,有的朦胧,有的清晰,人的回忆像是蝶的翅膀,忽闪着穿越时光,努力回到那个化蛹为蝶的地方。我觉得帕蒂古丽就是一只蝶,从新疆到江南,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但她念念不忘家乡,不忘大梁坡,在记忆之初的地方,有许多隐秘的事情,她寻找着自我的根。

  关于根,南美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有深切的感触,她说在离开故乡后,原始的根从身上脱落下来,她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因此,对她而言,“写作是一种保存记忆的绝望企图”。帕蒂古丽何尝没有这种与民族文化割裂的痛感呢?她自言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她在文字里让记忆复活,追赶记忆,寻找生命之源里的玄机。

  帕蒂古丽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的混血儿,她出生的村庄还有哈萨克族,而她从小上的是汉族学校,几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她成长。她常常被冲突划伤,抚着心灵的伤疤,试图解开人生的迷局。

  隐秘这个词,包含了秘密,也包含了未知;包含了爱,也包含了痛。生命与文化是帕蒂古丽最喜欢的两大主题,对她来说,也是最大的两个谜,她不断地用文字来解这两个谜。她从自我的状态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父亲,观察自己,父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她自己成为生命的象征。冲突带来痛,而生命带来爱,爱是一缕阳光,促进生命的细胞分裂发育,在这成长的过程伴随着隐隐的痛。也许人生就是太极图中两个点,阳中的黑点代表痛,阴中的白点代表爱,生命就是爱与痛辩证统一的结合体。

  帕蒂古丽对生命与文化的剖析是深入骨髓的,很多时候,她不加遮掩地写出生命里的隐私,以最原始的方式展露灵魂的内核,剥离现象直抵本质。对文化冲突的描写也是赤裸的,带有野性的愚昧的话语交锋就那样直接扑过来了,使人猝不及防。帕蒂古丽不在修辞上玩什么技巧,她总能找到一句最能表达她内心的话,巧妙地临摹出记忆里的在场态。这些话语是她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但于她,运用得极其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所以,读她的散文,读者也会产生强烈的在场感,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隐秘世界。

  在帕蒂古丽的述说里,有三个方面很值得研究:

  一、朦胧性意识下的青春探索

  帕蒂古丽在记忆中寻找青春,和多数散文作者的怀旧情结是不同的,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探寻自我,解密青春期的那个鲜活的生命。所以,帕蒂古丽通过朦胧的性意识为钥匙来打开生命之锁。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并不是通过自己完成的,而是通过他人作为镜像来探究自己灵魂的,特别是从异性的眼光中,衡量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点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探索方式有相似之处,杜拉斯笔下的湄公河边的小姑娘,也是通过性意识来发现自己的魅力的。所不同的是,杜拉斯的性意识是鲜明的、直接的,而帕蒂古丽的性意识是朦胧的,含蓄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在《变种者》和《亚森》中,通过异性的审视,描绘出了一个懵懂的、不谙世事,却又感受到了青春奥秘的纠结的小姑娘。生命的含苞期隐藏着许多秘密,帕蒂古丽将它一瓣瓣地打开,还原生命之初的本真。

  帕蒂古丽对于青春期的描写是大胆的,但是没有任何渲染成分,也无意于迎合读者的口味,她只是在平静地叙述。她在寻找着什么,从那幼稚的生命里,寻找着如同海葵触手一样柔软的感觉,寻找着存在,寻找着扑朔迷离的人生密码。

  古丽和一群回族娃娃在河边洗澡,马高欺骗她说有虫子爬进去,诱骗她分开双腿,所幸母亲路过,用柳条将她赶回了家。那个夏天古丽长高了,胸部也结了两个核桃一样的果子。后来一次独自己在河中游泳中,阿里木带着一群巴郎子把她从水里捉了出来,说了些野蛮的猥琐的话,看到亚合普吐唾沫,才放开她。从亚合普送给她“喜欢,爱,玉米地,约会”的纸条起,到吐唾沫止,这一段单方面的早恋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了吸引、屈辱、疼痛和不解,这种最初的人生经验不仅在童年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如影相随的,但那烙印是在青春期烫下的。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启蒙期或多或少都会埋下一些生命的裂缝,破坏掉完整的心灵。修复心灵创伤的过程是复杂的,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修复。而社会环境所带来污染和伤害远比童年的更甚,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一道道裂缝中艰难地寻找真善美的。

  古丽看到亚森卷的莫合烟,竟然联想到了弟弟撒尿的家什,而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静静地玩着卷裙子的游戏,这表现了青春期最神秘,却又是最真实的心理。一种萌芽状态的,尚未知晓人事的性意识,通过本能的描绘,打开青春之窗。

  14岁的古丽对三十多岁的才华横溢的亚森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而亚森对这个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也格外关注。有两件事展现了古丽纯真的天性:一是亚森在窗前做出猥亵的动作,这个动作先是让古丽联想到牲口之间发生的事,产生羞耻心,之后又联想到男女之间的事,突然觉得亚森的动作很美,像是乐师拿着指挥棒在挥动。二是亚森无意中闯入古丽的家,而古丽正在洗浴,以赤裸之躯面对这个更加惊慌的男人。古丽迅速披上父亲给她做的狐皮嫁衣,亚森一边退却一边说出了求婚的话。之后亚森刻意回避古丽,直到40岁后因为一段美丽而残酷的爱情失去生命。帕蒂古丽对亚森的回忆是伤感的,也是感激的,感激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让她发现了自己的美。那是一段纯得犹如碧玉的年华,不包含一丝杂质,帕蒂古丽并非在回忆爱的感觉,而是在寻找最本真的自我。

  伊莎贝尔•阿连德说:“今天的经历是我昨天的回忆,它将成为过去,成为我生存的盐分。”“发生过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共处一个永恒的现在。”探索青春期的隐秘,也意味着解释现在的自己,帕蒂古丽正是在重新发现自我,从过去的镜子里,照着现在的面容。而生命的一切,眼泪、欢笑、爱情、痛苦……也将从时光的银镜中找到答案。

  二、在民族文化冲突中的困惑

  帕蒂古丽对于民族文化冲突的感触是强烈的,她的经历为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触发点”。乡村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跨越地域的不同习俗的生活,常常使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中。奥尔罕•帕慕克也擅长表现民族文化冲突,他重点表现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立。奥尔罕•帕慕克是忧郁的,他的灵魂里有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热爱常常使得他头脑里的圆月弯刀和短斧互相厮杀,对抗尖锐而激烈。而帕蒂古丽是平静的,她的冲突感来自于她天生的敏感,不管是哪种文化,她都擅长学习,并且努力融入其中。但在融合的过程会产生疑惑,会觉得丢失了自己,搞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她在困惑和纠结中为自己把脉,诊断自己的病因所在,剖析生活现象,也剖析自己的灵魂,在寻根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变种者》中上汉族学校的故事里,通过汉族同学说她身上有股羊奶子味,以及哈列克拜尔家的几个儿子和小石头互相藐视的对骂,展现了种在幼小心灵中的民族归属感和矛盾冲突。对于冲突,古丽是纠结的,她一方面捍卫民族传统,戴着头巾上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黄头发不满,后来被父亲剃了头发来遮掩不同。这种纠结感在《气味》中描写得尤其精彩,古丽对于汉族小朋友家的猪圈的气味是厌恶的,甚至产生了报复心。对回族的外婆家,也有不适应,特别是那种碱味儿。而父亲身上的羊膻味儿,可以说是民族的符号,她不知是该爱还是该恨。充满困惑的古丽,最后选择了用香皂、花露水、洗发精这些汉人才用的东西来遮掩自己身上的气味儿。帕蒂古丽以细腻的文笔展现发生在她身上的纠结,这时候的纠结还是感性的,主观的,情感和形象的碎片充斥在故事中,以多线条的情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复杂的叙述。

  到了《模仿者系列》,帕蒂古丽的文风变了,故事不再成为叙述主体,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成为表达的核心。以《模仿者的生活》为例,提炼出了三个带有哲理的概念:

  一是生命意义上的概念,模仿者在模仿中会迷失自我。模仿起初是一场游戏,之后却变成生存需要,再之后因为虚荣心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被模仿者。在模仿中,个体生命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二是民族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民族文化习俗在模仿中是具有传承性的。对此,帕蒂古丽写道“一个民族生存的依据,或许就是基于对先人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延续着一种民族记忆,就是这种持久的记忆支撑了他们的传统信念。他们模仿着自己,不能掉换模仿的对象,那样将意味着自我的磨灭。”由此可以看出,模仿对于文化习俗传承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根恰恰是从对祖先的模仿中保留下来的。而快速的模仿模式,是替代不了传统的,在模仿其他文明的高速发展中,很容易导致文化断裂。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概念,社会体系中的不平衡导致文化衰退。“无奈模仿是一场很势力的游戏,游戏规则从来就是少数人向多数人的习惯低头,或者是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的习俗做出让步。”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帕蒂古丽在探究文化冲突的话题上成熟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境界。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犹如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他的小说中一样,帕蒂古丽将理性的声音融入到了感性的表达中。这种剖析犹如手术刀一样精准,直达病灶位置,将文化冲突间的隐秘部位清晰地展示给读者。应该说,这标志着帕蒂古丽进入到了一流作家的行列。在写作内心化潮流成为时尚的今天,太多的作者纠结于修辞的技巧和感性的表达,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变成情感的舞蹈,从而陷入脱离生活现实,脱离人间烟火的怪圈中,这种文字是难以长久的,花儿一样地迅速开放,也会迅速地凋落。帕蒂古丽没有陷入这个圈套,她的散文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是有着庞大的根系的写作。

  三、野性的美感与生命的痛感

  帕蒂古丽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但她的文字却带着一种野性的美感。在她对大梁坡的回忆里保存了一种原始的味道,这点和莫言有相似之处。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带有一种狂野不羁的激情和生命张力,在描写人的原始本能中呈现中一种惨烈的美。而帕蒂古丽的野性美表现在对原生态生活的描述上,不那么张扬,但骨子里透着一股来自原野的味道,就像艾米莉•勃朗特身上的那种野性。

  比如《老河坝》中对那个又高又胖的河南女人的描写,竟然从女人的粪便上研究她的特点。再如《大梁坡的汉子和婆姨们》中对李秀琴的描写,是从她的生理特征上展开的,通过屁股上的血和月经纸来揭开这个女人的秘密。还有对光棍喀汗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努尔古丽说喀汗兽奸母羊的事情表达的,这让小帕蒂古丽对羊肠子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在处理这些难以言说的事情时,帕蒂古丽采用了一种直接但并不暴露的叙述方式,她也没有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人叙述,或者是事后的感觉等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处理李秀琴和当兵的在玉米地里野合,是这样描写的“有时候她从玉米地出来,提着空空的筐子,低着头一脸媚喜地自顾走过,似乎忘记自己是来拔草的。那个当兵的隔上很久才出来,从他光亮的脸上风平浪静,看不出她跟李秀琴在玉米地里画过啥圈圈。”文字很干净,而且具有一种诗意,但细品其中味道,却能看到一幅野性的画面。

  帕蒂古丽是一个对生命有着真诚的感悟的人,她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但生活并不总是顺应人意的,所以,她的文字里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撕碎的痛感。和通常那种表达情感的文字不同,帕蒂古丽的痛感是建立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之上的,探寻生命的神秘是痛感里的主色调,这就让她的述说进入了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情感包围之中。

  在《妹妹》中,妹妹因为睡得太死而没有发现父亲在她身边逝去,这成了妹妹最大的心灵创伤。妹妹因此跑到香港做了陪护,以亲眼看到老人快乐地死去为安慰。妹妹看护老人上瘾,她活着唯一的愿望就是源源不断地有老人让她照顾。妹妹找了一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做丈夫,年龄差距刚好和父亲与母亲的差距相仿。后来妹妹有了孩子,她才发现守着幼小的生命是一种更新鲜更美的满足,帕蒂古丽不由感谢上苍。在这篇散文中,妹妹的心灵创伤不仅是妹妹的痛,也是帕蒂古丽的痛,妹妹的陪护行为更像是自虐,而帕蒂古丽却又无法让妹妹摆脱这种心理危机。她是纠结的,对妹妹找一个年龄差距大的丈夫也是纠结的,尽管她怀疑这是上天注定的,但内心还是不大乐意。但妹妹的婚姻是幸福的,她又由衷地为他们祝福。当妹妹有了孩子后,她才真心地露出笑容,为妹妹走出心理阴影而快乐。帕蒂古丽在研究妹妹的生命中,不断寻找着人生意义,还有幸福的答案,这样的文字无疑是很有深度的。

  在《失散的弟弟》中,从弟弟的童年开始研究,从拴着弟弟的绳子为出发点,之后联系到弟弟出走后被一个女人拴着,后来又被一个“人妖”拴着,试图从这种怪异的现象中找到内在联系。弟弟一直在过着失魂落魄的生活,后来得了精神病,而她的家族中,二爷、舅舅、母亲都得过精神病,她怀疑家族中存在一个诅咒。从病魔的诅咒里,她回想童年,感叹生命的复杂。她对弟弟是深爱的,所以一心要他过上正常生活,但是弟弟已经习惯了那种浪荡的生活,对“人妖”的感情到了难割难舍的地步。于是,她又不得不去理解弟弟的生命,在悲愤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将特制的43码女工高跟鞋的订单交给弟弟,弟弟露出感激的目光。这篇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分离的、割裂的,时空间都被打乱,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意识流般的跳动感,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了弟弟的命运,对人生发出了一声悲凉的叹息。

  帕蒂古丽以回忆作为线索,以隐秘作为核心点,对生命和民族文化冲突展开了锲而不舍的探索。走入她的精神世界,犹如步入一个神秘的宇宙,在扭曲的时空间里藏匿着人生的全部密码。她为大梁坡的生命写作,她为她的民族写作,她为她的生命之源写作。她以她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的色彩,寻求着人类的普遍意义。生命赋予她艺术的才华,艺术浸入她不息的生命,两者的混合,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帕蒂古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