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10篇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是一本由林海音 / 关维兴[图] / 狄菲菲[声音演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一):读林海音《城南旧事》

  12月5日

  这是我第一次读林海音《城南旧事》。很奇怪,过去许多次,拿起书了,就是没有耐心读下去。或许,那些年月,燥热不安,是读不进去的吧。

  冬天来了。天气真冷。周遭一片冷落。是百无聊赖的日子。就随手翻翻这本书吧。没想到,很好读,一口气,就读完了。意境很美,故事很淡,但总有那么点点的忧伤。因为写的都是离别的故事。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自然,两本书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但就是莫名地想起了。或许是,都是写的离别的原因吧。

  现在是只喜欢读散文化的小说。小说腔太浓,总怀疑了作者的不真诚。我现在,喜欢读真一点的东西。

  用童年视觉,去写往事,往往容易动人。但真没想到,林海音写得那么感人,那么真切。闭上眼,能够感受到那冬天里呵出来的白气,能感受到透过槐树叶子,洒落下来的阳光,能感受到噼噼啪啪地打落在砖地上的北京的雨,能感受到那个藏着童年秘密的草地,能感受到那散散落落的夹竹桃,和掉在地上的石榴……心中,一片柔和,很软,又有些痛。

  看过了大陆不少写童年往事的,有共鸣,但缺乏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到底是《城南旧事》,到底是朱天文《童年往事》,让人浸在她笔下所散发着的气息里,不能自拔。人物形象是饱满的,是立体的,是活生生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人。喜怒哀乐,平平常常,却实实在在。北京的风,北京的尘,北京的雪,北京的雨,北京的花开花落,北京的日出日落……那剃头担子,那卖驴打滚儿的摊子,那戏院……一一落入作者的笔下,一段段难忘的城南的旧事,也就铺陈而来,读后,让人不能忘怀。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二):最喜欢的一个版本

  书里的文字,图片,设计相互搭配得非常完美,自己已经收了两本,送出去5本。这个版本的封面是东洋细布加上红色外封,手感也很好。领声的配音更是锦上添花。http://www.lizhi.fm/71798/14184135944719494这里可以听其中的一段。读库这个版本的编辑过程及其背后故事,还有一个活动分享。http://www.duku.cn/article-dukuhuodong-174.html 看了也是收获颇多。

  我们看海去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三):旧时模样

  实际的童年无奈留不住,心灵的童年可以永存。小英子和秀贞的故事让我拾起在7岁8岁讨狗嫌的年龄,穿梭玩耍在姥姥家平房附近大大小小的胡同的那些天真岁月。隔着三四户人家,有一位老奶奶,牙齿也掉光了,脸上的皮也耷拉下来,印象里看起来和太姥长的很像,是一位独居老人,我小时候也爱听事儿,安静竖起耳朵捕捉大人嘴里那些家长里短,据说她一辈子也没结过婚,年轻时在军队做保密工作,后来被人冤枉还是怎的丢了工作,被部队的人给吓魔怔了,有时发病的时候就敏感爱骂人,可能也会打人,我小时候单单觉得她一个老人孤苦可怜,带着几个小伙伴去她黑漆漆的小屋子里和她收养的流浪猫玩儿,听她讲旧时的故事,没觉得她哪儿魔怔,她还把也会给猫吃的1块钱3根儿的火腿肠拿出来给我们吃。我记得还有一个智障儿在大街上总是晃来晃去,坐在街头的食杂店门口的长椅上冲着来往的行人傻笑,咯咯咯地,又戛然而止,有时生起气来还会挥舞着他的胳膊作势要打人的样子,现在想想也是个可爱的傻子!还有和小伙伴们跳皮筋,摇大绳,老牛回头打酱油,拿着口袋打鸭子……你追我赶的,摔了跤也顾不上疼,还是可着劲儿的肆意疯跑,有时候为了点儿鸡毛蒜皮的事还会和好朋友起高调,可隔夜就忘,不记仇,不放心上,第二天还是一路的欢声笑语,银铃般的笑声就那样荡漾在街头巷尾……那些音容笑貌也一点点重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四):回不去的童年,忘不了的童年

  不得不说,把自己心里的童年记录下来是保存回忆最好的方式。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里的童年永存。小桂子、妞儿、秀珍、宋妈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让我不仅了解了那个时代,更勾起了我自己关于童年的记忆。

  我小时候住在老房子里面,那里面有月季花、芍药花、还有榕树、槐树,我最喜欢榕树,当它开花的时候,粉色的小花会随风舞动,满树都是,非常漂亮。每次下雨的时候,还会有木耳,这应该是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后来老房子就被拆掉了,盖起来了新房子,没有了那些植物和花花草草,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家里的新房子,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躲在屋檐下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特别有意思。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五):送别童年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对自己童年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回忆。算上后记和附录,只有八篇文章。它以一个孩子“英子”的眼光,记录了当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时看起来事情有些琐碎,但那是一个孩子对童年的依依不舍之情,想把当时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可童年终究是要告别的,就像在书中两次出现的《送别》一样,作者在一次次的送别当中,送走了自己的童年。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中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惠安馆的小桂子》是写英子一家刚搬到北京时的人和事。惠安馆有个人人都怕的叫秀贞的疯子,可“我”却和她玩儿的很好。唯一的小伙伴妞儿时常被养父母打骂。“我”便想当然的认为妞儿就是秀贞被送人的女儿小桂子,并偷了母亲的金镯子送她们俩逃走。结果是秀贞被当成要拐骗两个孩子,和妞儿不知所终。“我”也搬家了,因为要上小学了。妈妈在搬家的路上说:“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

  在《我们看海去》中,英子在一个废弃的院子里遇见一个人,给她讲自己的故事,还让她分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几天后,他被警察抓了起来,他是贼。《兰姨娘》里,漂亮的兰姨娘在家里借住,悄悄搅乱了父母之间一贯的祥和,并最终和德先叔一同离开了。贼和兰姨娘,来了又走了。英子也要上三年级了。

  《驴打滚儿》这个题目应该是代表了两件事,宋妈的丈夫每次来都是牵着驴来,而且每次驴都要在花园里打滚儿,压折爸爸的玉簪花,留下一堆粪球。这个感觉真是不好。可宋妈带“我”在西交民巷吃的香甜的“驴打滚儿”,味道又是多么鲜美。但,最终,在“我”家四年,每天早上给“我”梳小辫的宋妈也要离去了。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伴着驴脖子上铃铛清脆的响声,和丈夫回家了。

  最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小学毕业了,爸爸没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没能听到那首《送别》,也永远无法看见那用红丝带系着的毕业证。院子里的夹竹桃因为没有爸爸的管理,垂下了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看到这里,我似乎感受到了英子的痛。“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不禁怀疑,这本书是否真的适合出少儿版。其中充满了太多的离别和伤感,特别是爸爸的离去,这是一个人一生的大不幸。在我们这一代的童年记忆里,孩子们大多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横梁上,由爸爸开启观察这个世界的大门。虽也有呵斥,但远远无法与英子父女的离别相比。

  《城南旧事》就是一本关于离别的书,离别朋友,离别伙伴,离别陌生的人,离别挚爱的人。最终离别童年。

  幸运的是,我拥有的《城南旧事》是插图珍藏版。由当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画插图。配合故事情节所画的每一幅插图,都准确、细腻,人物表情生动,环境细致丰满,给人以美的享受。图与文章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绝对值得收藏。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六):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她的

  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十三岁,在漫长的三十年后,也就是1960年,她出版了一部小说集追忆这场提前结束的童年。

  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署名林海音。

  *

  1918年,林含英出生在日本大阪。父亲林焕文出身于台湾苗栗县头份镇的望族,祖上是从广东蕉岭迁台的客家人。虽然台湾已经被日本占据,推行日语教育,但林焕文少时在父亲影响下,研读汉籍,写得一手好书法。

  林焕文师范毕业后,从教两年,座下弟子有吴浊流。吴浊流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写有《亚细亚的孤儿》。不久,焕文携怀有身孕的妻子爱珍到大阪做生意,并无所成,只好将母女安顿在故乡头份,孤身一人前往北京谋生。

小英子到北京时,才是几岁的小姑娘。

  五岁时,含英随父母从台湾搬到北京,她身着黄底红格子小和服,说着稚嫩的日本话和客家话。在家里,祖籍福建的母亲操闽南语。不过,含英入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北京话。离京四十多年后,她第一次回乡探亲,出租车司机对她一口京片子十分惊讶。

  那时,在北京的台湾人不多,他们的身份也十分尴尬。在日本人眼里,他们是不服管教的皇民;在大陆人眼里,他们是可疑的叛离分子。他们也不敢以台湾人互称,而用“番薯人”代替,因为台湾地图酷似一个番薯,又盛产番薯。

  英子的父亲在北京邮政总局工作,薪资优渥,冬天涮寿喜烧锅子,夏天做冰淇淋,从日本带来的手摇留声机,经常让家里飘出歌声和笑声。焕文夫妇爱孩子,十年里生了七个;也爱搬家,从谦安客栈、虎坊桥再到梁家园,九年里在城南换了六个地方。但不管搬到哪里,院子里、廊檐下总是种满了夹竹桃、石榴树、海棠,墙上也爬满了牵牛花,甚至台湾乡亲都打趣说:“老林,你那么爱花,难怪生了一堆女儿。”

  小英子一家子人多,住大宅子,便请了佣人宋妈。这是她在《城南旧事》里的名字,本来姓冯。宋妈来自顺义,当时还是个苦地方。现在,顺义房价那么高,宋妈估计可以不用出来帮佣,可以把院子出租。

  但在当时,宋妈为了“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铺盖”,必须把自家孩子留给乡下丈夫带,来给林家做奶妈,一待四年。在小英子眼中,宋妈会讲乡村故事,做针线活,给她们唱“鸡蛋鸡蛋壳壳儿,里面坐个哥哥儿”这样的儿歌。

  有一次,宋妈的丈夫黄板牙骑着小毛驴来要钱,带来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小栓子溺死的消息,而她那没有名字的“丫头”,生下来当天就被卖给陌生人。宋妈吃着驴打滚儿小饼,四处找寻没名没姓的骨肉,最终一无所获。在这之后,她不再讲小栓子放牛的故事,儿歌也不唱,只是把思念织进厚厚的鞋底里。

考上小学那天,英子与屘叔(即幺叔)、妹妹在中山公园合影。

  1925年夏天,一个大雨倾盆的早上,七岁的英子紧紧拉着屘叔的手,投考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小。

  冬天早上,妈妈会让宋妈买菜,但她还说不好北京话,“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结果说成“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小英子吃一套烧饼油条,出了胡同口上学去,走过整条西琉璃厂,两边的老书铺、新书店、南纸店一路直通师大附小。

  黄昏放学后,英子可能在井窝子旁边撞见妞儿,和她玩一阵子,又看见惠安馆门口的秀贞,向她咬嘴唇笑。她后来搬家到新帘子胡同,经过雄伟的城门楼子,最爱看楼上的燕子飞来飞去。

  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随着父亲的去世而提早结束。在《城南旧事》最后一篇中,小英子拿着毕业证书,一卷红丝带系着的白纸筒,匆匆忙忙地赶回家去。进了家门,妹妹还在抢弟弟的玩具,弟弟正往玻璃瓶里灌沙子。英子放好毕业证书,再出来,看到院子里垂落的夹竹桃,在心里默念道: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

  父亲骤逝,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远在台湾的祖父来信要她们回家乡。但刚上初一的英子不肯,她不愿意回去念日本书。

  母亲爱珍当时仅有二十九岁,在头份的大家庭做饭时,得搬张小板凳才够得着大灶。她比不过那些长手大脚的妯娌和姑子,乐得在北京自由,并让英子给祖父写了回信:

  您的来信收到了,看见您颤抖的笔迹,我回想起五年前您和祖母来北平的情况,那时候屘叔还没有被日本人害死,我们这大家人是多么快乐!

  又说,她现在读初中了,弟弟妹妹都在读小学,回家乡不方便插进读日本书的学校。而且,她也永远不能忘记那个把亲爱的叔叔害死的国家,在信中说:

  亲爱的祖父,您一定会原谅我们的,我们会很勇敢地生活下去。

  她们一家在北京留下后,从大宅子搬到晋江会馆,这里不要租金,可以免费居住。但光靠父亲的抚恤金,已然用不起车夫和老妈子了。家里困难,新年再也没有新衣服穿。父亲走后第二年,体弱多病的四妹燕瑛得了黄疸病,走路说话都颤颤悠悠,她终究没有治好,死时才六岁。

  同年,三岁的幺弟燕璋又患上了脑膜炎,发烧昏迷,打针吃药无数,最后还是夭折。送棺材的人来了,在窗外要钱,英子妈妈迟迟不愿意把十三块大洋给对方。因为给了钱,孩子就要装进棺材里抬走,她就再也看不见了。

  爸爸死后,照顾花的责任就落到英子肩上,她爱花,也看不得花儿枯萎。那些开得灿烂的花朵,让这个愁云惨淡的家庭显出一抹亮色。

  英子小学毕业后,进入私立春明女中读书。著名老生余叔岩的两个女儿是她的同学,学妹中有电影演员白杨,以及后来名动天下的京剧演员言慧珠。

初中时代,演出《茶花女》后的照片。与二妹秀英的合影。

  念初三时,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的学生排演《茶花女》,含英饰演茶花女的女仆纳宁娜。每个星期有三个晚上,她要去戏剧家余上沅先生家排练。含英下课回家后,匆匆扒几口饭,就往城那头的余家赶去。她一个人坐上洋车,路上摇摇晃晃,她一边背着台词,一边看着路边的落叶。

  最后的演出很成功,在慰劳宴上,十五岁的含英身穿长旗袍,斜戴一顶米色法国帽。大家彼此喊着剧中人的名字,她跨进门,就听到有人喊道:“纳宁娜,来这一桌坐吧。”

  林家四姐妹喜欢唱歌,家中常有歌声,妈妈则在灶前做饭,厨房传来阵阵晚饭香味。这一家就像美国女作家路易莎·奥尔科特依旧自己童年经历创作的小说《小妇人》,爸爸远在南北战争前线当随军牧师,留下四个可爱的女儿和妈妈一起生活,她们从不抱怨,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含英给自己取名叫Amy,她是照着《小妇人》中老四的名字取的,但她最欣赏的还是老二乔伊,其是《小妇人》作者的化身。乔伊很有个性,酷爱文艺,立志做大作家。含英以《小妇人》中的姊妹自况,在别人还需要照顾的年龄,她已经担负起很多父亲的责任。

  含英从女中毕业后,没有去考大学,而是报名了知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成舍我是《世界日报》《世界画刊》的社长,这所学校专门培养新闻采编人员,学生无需学费,将来还可以进入报社工作。

含英工作后,负起照顾母亲和弟妹的责任。1936年,含英采访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

  1935年,含英从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毕业,正式进入《世界日报》工作,负责采访文教及妇女新闻,时年十七岁。第二年,她有机会采访到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这是她十分欣赏的一位作者,著有《放浪记》。

  《放浪记》的故事发生在日本鹿儿岛的温泉圣地樱岛,以日记体的方式记述了作者坎坷悲惨的童年生活。林芙美子在书中写道:“我天生注定为了流浪者,我没有故乡。”含英对美子在极度的贫困和屈辱中,还能葆有自由奔放的思想非常佩服。后来,这篇访问记发表在《世界日报》上。

夏承楹、林含英结婚照。二人组成温馨的家庭。

  含英在工作中结识了编辑夏承楹,1939年,二人结为伉俪。夏承楹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夏仁虎,字蔚如,中过举人,曾任国会议员、财政部次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颇通诗文。夏家是个大家族,有八子一女。含英虽然年少失怙,但嫁入夏家后,并无扞格之处,反而十分相得,与公婆、妯娌关系颇好。

  抗战军兴,《世界日报》停刊。她在公公的介绍下,前去北师大图书馆工作,有天看到一套书叫《海潮音》,觉得这名字很有味道,便用了其中的“海音”做笔名,开始写作一些与采访文章不同的文字,发表于各类报刊。

  自此,含英之名渐渐退入院墙之中,海音则最终为无数读者所知。

  *

  1948年冬季,国共内战正炽,在硝烟中,一架北京起飞的小货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从飞机上下来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母亲,带着一位娇小的裹脚老太太,还有十几岁的妹妹、剃着平头的小男孩和两个更小的女儿。因为飞机上放着一位要人的棺材,少了空当,男主人没能挤上来。

  这一家并非军方背景,也没有亲戚来接她们。长途飞行使一门老小十分疲累,倚在行李堆上休息。年轻母亲四处奔走,拨打电话,最后才得以脱身,乘船前往台湾。

  她们就是林海音一家。

开往台湾的船票。

  海音带着一家老小六口,挤上了停泊在上海码头的23667号第56航次的中兴轮。船上坐满了惊惶的难民,上千人挤在一起,有人吃完饭就吐了,船舱里弥漫着酸臭味。更难以忍受的是,没有人能预料到对岸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和船上大多数人不同,海音一家心里比较踏实,因为她们不只是逃难,也是还乡。

1953年,林海音在书桌前。和女儿在一起。

  在台湾安顿下来后,林海音先在《国语日报》编辑周末版,后转到《联合报》,担任副刊主编。她和丈夫夏承楹(笔名何凡),二人用两支笔养活了一大家,虽不至富有,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在四季常青的台湾,海音依然在屋前院中种了不少花。

  在主编《联合报》副刊的十年间,林海音发掘大批台湾本土作家,刷新了副刊的深度和广度。像钟理和、钟肇政、黄春明、郑清文等台籍作家,都是她力主在“联副”上亮相的。台湾光复之初,许多本土作家华语写作还不甚流利,林海音为之字斟句酌,加以润饰后才得以发表。

  正当林海音在“联副”风头正盛时,却在1963年突然辞职,引发诸多猜测。她自己一度也讳莫如深,多年后,此事才得以解密。

  原来,当年4月23日,“联副”左下角刊登了一首诗《故事》,作者叫风迟。第一节是这样写的:

  从前有一个愚昧的船长,

  因为他的无知以致于迷航海上,

  船只漂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

  岁月悠悠一去就是十年时光。

  这首诗十分大胆,简直是要让蒋介石卷铺盖走人。更要命的是,作者笔名风迟,也被认为是“讽刺”的谐音。于是,“总统府”亲自打电话过问,情治机关以“匪谍罪”拘捕原作者王凤池,最后把他押往生教所感化,关了三年多。

林海音和她的纯文学事业。

  虽然林海音素不涉政治,但为了避免连累更多人,她只好迅速辞职,以平息事态。离开“联副”后,她继续创作,并创办《纯文学月刊》,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以出版高品质的文学作品闻名。她交游广泛,善于提携后辈,成为台湾文坛祖母级的人物。

  从1957年开始,林海音陆续发表回忆北京童年的小说,后来结集为《城南旧事》。出版之后,只行销两版,并未引起多大反响。但八十年代后,随着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大陆上映,该书也风行一时。读者第一次读到这么纯净、不受政治语言污染的小说,耳目一新,并引发了长久的评论和回响。

1993年,和丈夫何凡回到北京,在年轻时溜冰的北海前合影。1994年,林海音和《城南旧事》小英子扮演者沈洁在大阪重逢。

  1999年,《城南旧事》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屡获大奖。后又成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书,部分篇章选入语文教科书,无数小读者从中认识过去的北京。

  2001年,林海音逝世于台北。她五岁从台湾迁往北京,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五年,经历北伐、抗战和内战,自己也上学、丧父、结婚、初为人母,回到台湾后,她花了五十年回忆北京,并写下《城南旧事》作为这座城市的纪念。

  在老舍之子舒乙看来,老舍的《骆驼祥子》写的是劳苦阶级,曹雪芹的《红楼梦》刻画了世家大族的日常,至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是从中产阶级的角度来写北京人的生活,完整保留了那个阶层的风貌,也借着小英子的眼睛,观察到了世间百态。

  W.H. 奥登在叶芝去世后,写下这样的悼文:“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这条河到那条河,口耳相传。”齐邦媛曾以此来悼念林海音,她们是多年的好友,齐邦媛还是《城南旧事》英文版的译者之一,并著有回忆录《巨流河》。

  余光中曾说,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

  或许,北京不属于任何人,林海音只是为之建造了一座记忆的宫殿。

  图片来源: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

  作者:樊超群·读库编辑 公众号:樊超群

  《城南旧事(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七):那一抹淡红色的回忆

  午后,为了避小雨,躲进了北京胡同一家隐藏极深的咖啡店,店内没有其他的客人,宁静的非常难得。书架上只有城南旧事算是文学类书籍,便拿来看。坦白说,如果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我可能不会自己主动去看这本书。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学电影史。由这本书改编后的电影因为淡淡的哀愁而在当时的电影界独树一帜。只是当时在考学压力下的我,仅仅限于记住了有关电影的关键词。事实上,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没有看过。因此,对这本的书的印象,便是淡淡的哀愁。

  在毫无准备下,这本书让我大吃一惊,仿佛是见了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心中各种杂味反而说不出来话,我的手甚至于因激动和紧张在翻书时都颤抖!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但当时的确如此。

  书中的英子是大约十岁左右城市长大的女孩。强调城市,是因为我总觉得农村长大的孩子更有权利和激情去回忆,因为他们能够轻易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爱,而城市的孩子则要索然无味很多。我自己也很少回忆自己的童年。

  但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感到了童年这两字本身就值得回忆。把童年看成一段心灵历程,那么即使哪些远离大自然的生活都变得有灵性。在这本书里,我和作者一起回忆着儿时对爱与恨、好与坏、执着与放弃的模糊概念。这些东西,是我最珍爱这本书的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还能敏感的感受到大人之间情感的博弈,进而主动参与,甚至谋划、改变天平,真是人小心大,让人爱之深切。小英子在兰姨来家后,为了妈妈而使的小动作,在经意与不经意促成了兰姨与四眼叔的美事,当她拿着这份“成果”像妈妈邀功时,果断的利用此机会为自己添了好吃的和自己喜欢的杂志!而当看到爸爸为兰姨和四眼叔的远行黯然神伤时,内心又充满愧疚~~~如精灵般的心灵,虽然对于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但她做的事情却是用心去感知,天真可爱的让人怜惜。

  我看的版本全书被分成了三册,带插图。为了读完最后一册,我又挑了一下午,在那个安静的让人兴奋的咖啡馆里待着。我一次次听着书里那首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放佛它就在我耳边。这让我开始思考文章的色彩。

  孩子的世界,却让人感受到了淡淡的哀愁,强化着读者以成长的心去回忆儿时的事。这种哀愁是因为成长而带来的。所以,我不赞成很多人说的这本书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这让我想起作者的保证,她说这书里的事并不一定是真的。我更倾向于说,这是半份成长的心回忆半份童年的事,并借由孩子的嘴说出来。与其说是拿孩子的眼看世界,不如说是成长后的我和儿时的我在唱双簧,童年只不过是坐在前面对嘴型罢了。也正是因为此,文章的哀愁感便生出来了——从大人的世界里。因为回忆所以哀愁,因为是童年,所以又有粉色色调,我觉得是一本带忧伤的粉色的回忆。我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