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5: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10篇

  《喀布尔的星空》是一本由[加] 冯文嘉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一):穿越苦难沙漠,便是生命绿洲

  “天空越暗,你越能看到星辰”!

  这是《喀布尔的星空》这本书封面题目上方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蕴含的力量深深地打动了我,是一种绝地寻生的信念,是一种自我鼓舞的力量之源。但是,看到文章介绍又使我的心情变得极其沉重主人公梅丽莎的经历着实震撼了我的神经

  主人公是一名知名记者,在一次战地采访不幸落到了所谓的“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手中,被关押在了不见天日的地牢中,更加令人不堪的是这个平日里自由来去,令自己都要骄傲的女记者,竟然遭到了匪徒的蹂躏。28天的囚禁生活,没有自由,甚至没有人权黑暗生活,并没有打垮她,反而,靠着自己身为记者的敏锐神经,使她从另一个侧面,窥见了这个国家里的真实荒诞。他亲眼目睹了用亲人人体炸弹的“塔利班”的非人行径惨绝人寰场面令人发指;亲身感受到了以绑架为营生手段的匪徒的暴力手段;也感受到了那些孤苦无依、为战争做祭品的寡妇孩子婴儿甚至一直小狗的无可奈何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些生活在黑暗的角落里,失去自由的阿富汗女人们辛酸无奈衬托着阿富汗上空群星闪耀的美丽夜空流行如雨下的壮丽场面更加突出了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得黑暗。

  但是,面对这帮以绑架为营生的匪徒,她别无选择,只能暗暗忍受,默默隐藏起所有的屈辱敌意,当悲伤绝望侵袭脑海之际,她自我鼓舞,用坚强意志力支撑着自己的精神开始与绑匪缔结情谊,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获得解救。

  读着这本书,心头越来越紧,伴随着写字台上幽黄的灯光,不觉感慨万千作为一个记者,首先是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面对危难险境,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记者的身份,我深深的记得身处地牢的她,在没有电脑没有录音笔,甚至纸和笔都是向匪徒的乞求来的情况下,蜷缩在角落里还在用一个记者的口吻对匪徒进行采访,虽然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结果,但是主人公的职业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直至主人公最后终于获救,也是她长久以来作为记者的坚强意志顽强精神在支撑着她,她的灵活机制以及语言表达也是她在长期积累的情况下,得到了完美展现,才使匪徒能够在那样的境况下竟然可以与她缔结情谊,最终得到了解救。

  曾几何时,自己也梦想着可以成为一名职业记者,可以帮助底层人民来表达自己不能说出的辛酸与苦难,用自己的笔头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苦难人民,后来发现,能够帮助人们的不只是这一条路,只要自己能够坚守职业操守,保持敬业精神,不放弃学习动力,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帮助那些有所需的人们。路途中的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惰性麻木,穿越苦难的沙漠,便是人生的绿洲,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用最温柔姿态去感受世事人生,此种人生才更有意义吧。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二):《喀布尔的星空》:再暗的夜,也会有星光闪烁

  没有什么比真实更容易令人动容。

  加拿大华裔,CBC广播公司知名记者冯文嘉(Mellissa Fung)在阿富汗做战地采访时,遭“塔利班”绑架。在这整整28天里她大多数时间是在一个地洞里,仅以饼干、盒装果汁香烟维生,伴在她身边的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当地人”。在黑暗中,她等待着希望,而黑暗,却在拷问着她所谓的坚强。

  在绝境遇见自己

  在喀布尔的故事里,冯文嘉遇见了真实的自己。

  加拿大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广袤的北美大陆上,来自不同大陆的先辈们一起开拓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他们,和后辈们,骄傲着自己创造的一切。

  比起建国只有145年的加拿大,阿富汗的历史悠久许多。这里终日诵读《古兰经》的穆斯林,有美味的阿富汗烤馕,当然还有战争,以及因战争而暴露无疑的人性

  有人生来便向往冒险,冯文嘉便是这样的人。成长在无忧的家庭里使她可以自由的追逐梦想。她做了一名记者,一名很出色的记者,许多消息经由她手而家喻户晓。2008年前往阿富汗,她成了一名战地记者。

  在《访苏归来》中,安德烈•纪德曾回忆说,这个国家的样子取决于路过它的方式。“在总督的车上和步行穿过是决然不同的。”而冯文嘉的经历,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她不只是在一个国家里,而仅仅是在喀布尔这座相对安全城市里,体验到冰火两重天。

  原本冷漠无害的男人忽然变成手持凶器的劫匪,冯文嘉便由战地记者变成黑暗中的囚犯

  她的坚强高傲在黑暗中渐渐被剥落。那里只有一个做马桶的废油桶,有一盏用电池的灯和不新鲜的盒装果汁及饼干,产地不明的劣质香烟和最真实的阿富汗人。

  以及最真实的自己。

  黑暗中的28天,在这本《喀布尔的星空下》被完整记录。我们读过不少有关劫持的报道,我们知道劫匪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让人质屈服。我们只是知道,但当这一切突然降临,你却无法让自己的意志坚强起来。黑暗可以让人沉静,也会让人绝望,一如人自己,在黑暗中直面自己时,在绝境里寻找光亮时,你才会找到自己的极限。一旦极限无法把持,所谓意志便荡然无存了。

  没有人无辜,没有人有罪

  但最后,我们还是读到了这个故事,这说明意志最终战胜了黑暗。

  那么黑暗,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冯文嘉的28天里,在她身边轮流出现了三个男人。她在黑暗中与他们交流,在黑暗中发现不同寻常的生活。她知道对于她的劫匪,“绑架”是他们的工作。战争摧毁了秩序,也摧毁了所谓的道德底线。他们依旧会在黑暗中诵读《古兰经》,依然期待着可以按照教义像所有虔诚教徒那样在百年之后升入天堂。他们丝毫不觉得绑架是件背德的事。

  因为战争。当这个怪物摧毁了人们的日常,一切暴行便顺利成章了。

  因而在这个故事里,劫匪是罪犯,他们的罪行却并非出自本意

  没有人无辜。

  也没有人生来有罪。

  只有星光依旧闪烁。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三):来自灵魂祷告

  看这本书时,常常会在祷告文处走神,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也许是因为我是个故事感很强的人,每当看到大篇幅描述,常会不由自主的眼神游离,又或许是因为觉得不阅读它也并不会对了解书的内容产生什么影响······

  看这本书时,刚好有缘结识了一个来自U.A.E的友人,他很自豪的和我谈他们的石油,谈他的宗教,我说石油总有一天会开采完的啊,他很自信回答我,不会,有好多有好多,不会就没有了。于是,我没有再说什么,也许是在他身上的某个瞬间,仿佛看到了沙菲尔格拉和哈立德他们,认定一件事时,并不会因为别人的劝说改变什么,所以我放弃了去纠正他。他也很骄傲的告诉我,他是穆斯林,在中东,大家所有人都信穆斯林,当时,我很想问一句就那么确信没有信仰其他宗教的么,看着他脸上那无比自信的表情,我没有开口,也许,又是在某个刹那,仿佛看到了沙菲尔格拉和哈立德在不停的告诉冯文嘉要读古兰经,要做穆斯林,我担心他也会给我来一通长篇大论

  每当看到书里的祷告,我都在想,上帝在哪里,冯文嘉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他都接收到了么,还是呼唤他的人太多,要挨着轮着排队,又或者诚如她自己所说,她算不上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上帝只接受那些一心一意,始终如一的信仰者,不能接受不虔诚、专一的人。就像哈立德他们一样始终坚信,他们上天后会有72个女朋友等待着他们,他们无比坚信真主安拉的安排。所以,冯文嘉的祈祷只是一场无力的对话?可是她的祈祷,又是那么的诚挚,那么热切。宗教,信仰这个东西,我常百思不得其解平安无事时,你不会想起他,每当你需要他时,你已在危难中,或是需要救赎。他究竟是对灵魂的救赎、升华,还是一株救命稻草

  我更愿意把他看成是一种坚定、坚信、坚持。正是坚定,冯文嘉没有精神垮掉,没有放弃,看着她的经历,类比自己,如若把我放在那个环境下,我是否不会垮掉,不会失去希望,在漆黑之中,是否也能寻觅那一点荧光闪烁,在恐惧高压之下,能否找到一抹芬芳,来宽慰心灵;正是坚信,在她心里形成一个强大的信念,“我一定会离开这里,回到喀布尔,和保罗一起去迪拜,回加拿大”,她相信她的绑匪不会像塔利班那样,她相信哈立德说的,会让她回去,她相信,在人心里的某个地方,是没有黑暗,充斥着温情温暖;也正是坚持,她回到了喀布尔,回到了加拿大。所以对于信仰,我把它看作信念不倒,灵魂的呐喊。

  我想,冯文嘉的祷告,上帝是呼应了,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那天,也就是回家之日。

  在她祷告里,不光是自己,也包含了她对于身边的人的那份情感。对于绑匪,不是怀有一颗憎恨之心,而是理解;对于家人,很是责备自己,让他们陷入焦虑不安之中;对于保罗,很抱歉给他带去了麻烦,一心念着不能和他参加长跑,不能和他如期去迪拜机场

  冯文嘉,你很了不起

  除此,还有一个美好的地方贯穿了全书作者在地洞里写的信,用她的笔触文字抒发对保罗的想念,对家人的担忧,对朋友的惦记,美丽的是,保罗也在对她做着同样的事情寄托对她的思念,对她的担心,当两人都知道,彼此在为对方做同样的事时,想必是会会心一笑,紧紧的拥抱着对方,心里感慨万千,谢谢生命中有你。

  我想,血液里应该有一种坚韧的东西浇铸进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更好地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四):那些土匪是值得被原谅

  读到1/4的时候就跑过来写书评可能是太急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了,这本书是一个华裔记者在喀布尔做采访时被劫匪囚在一个地牢里面28天的纪实书。

  不用在弹雨纷飞的城市靠打劫绑架人质挣钱真是太幸运了。阿富汗是个畸形的城市,在这个被数千万人民依靠巨大城市中,有太多被遗忘的角落,人们仿佛早已忘记了战争的初衷,在那些阴暗孤独的地方,多的是渴望阳光的他们,用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偏执的尽着一份力量,冒着危险抓来一个个人质,得到的巨款,不是去买房子,不是去花天酒地,不是去游乐,是去买枪和炸药,炸谁?炸美国军队加拿大军队英国军队。瞬间想起前一段时间看的一篇报道,关于支教志愿者山村的孩子,支教的老师就好像驻在阿富汗的外国军队,那些山村的孩子就好像阿富汗。那些孩子告诉记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支教的哥姐姐们快点走并且永远不要再来了。着实吃惊了,后来仔细想想发现我们真是残忍,打着做慈善旗号充实自己的生活阅历消耗那些无处可放的爱心,其次才是助人。区别么,前者是一次性的,后者是永久性的。为什么是一次性的,因为往往那些哥哥姐姐充实了自己的生活消耗完了爱心就不管不顾的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轨迹,那些因为父母逝去或者外出打工儿童就要再忍受一次和自己喜爱的人离别痛苦。就这样好多次下来,好累。而真正的做慈善的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甘愿呆在大山里无视金钱权利,一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默默付出

  扯远了,写这段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一半了,又会过去读了下自己的读后感,感觉观点很多很杂乱,我也知道一篇读后感应该围绕一个大观点来写,可是每本书都太精彩了,太多不同的观点不停的从字里行间跳出来,我也恨不得立刻把它们全记录下来,好吧,说到底还是自己道行浅…

  读完后眼泪是涌出来的,作者说阿富汗是支离破碎的。可是百姓更是支离破碎的,与道德驰背而行,在战争的夹缝中靠绑架生存。这些人都值得被原谅,值得被同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战争,残酷的战争让遭受它的子民兢兢战战颤抖着。看到电视新闻上时总觉得好遥远,看完就过了,有时候还会抱怨句,天天打仗还有什么好播的。但合上书页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苦难的模样,是无力痛哭,是毫无感觉的落泪。作者这个加拿大籍华裔女记者在被绑架时最多的情感内疚,为父母爱人朋友的担心而担心焦虑而焦虑落泪而落泪。瞬间想起父亲掩面痛哭的场景,当我的病危通知书下来,我迷迷糊糊的,心里却有一种很难过的感觉,现在知道了,是内疚,为父母亲的担心而难过,她们本该开开心心的。这样的身同感受让我对新闻上的坏消息不再能毫无感觉的一看而过,好像变成了那些逝去亲人的人,感受到了他们巨大的悲痛冰山一角,这足以让我发自内心的为他们祷告了。

  还有让我震惊的事情是他们对宗教的盲目执着和自杀式人体炸弹。赤裸裸的用宗教让人民为他们牺牲。说来也讽刺,这点《古兰经》到是一直没有违背宗教的初衷。哈利德说他结婚以后要去死。对,去死。原因是《古兰经》说去天堂后会有72个女朋友。死法是做自杀式人体炸弹,还说这样他父亲会为他感到自豪。气死了气死了,真想大声叫醒他们!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五):天堂不止一个,它们不一样

  在阿富汗,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是塔利班“,你最好回答:”我是穆斯林!“,不过这也没用,你一样被劫持走,他们会温柔的对你说:我不杀你,你放心吧,好好的呆着就行。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句名言:战争让女人走开,或者这是一本书吧,总之那时候我很不明白它到底传送着什么样的信念,但内心却觉得这是一种男人的担当,于是坦然把这句话刻在灵魂里了。曾经在新闻上看到一个战地女记者,她的同伴被塔利班杀了,她在媒体面前接受采访,背景还是战乱中的阿富汗。然后两年后,她也被劫持了,并且也被可恶的塔利班杀害了。人们称这些美丽的女记者为战地玫瑰。

  她们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呢?

  《喀布尔的星空》的作者冯文嘉,就是这样的战地玫瑰。她说去到阿富汗,是为了帮助他们,她努力报导当地的真实状况,让人们认识到战乱对人们的惨害,对世界的毁灭。

  面对这些以绑架为营生的匪徒,她别无选择,只好隐藏起自己的敌意。她将悲伤与绝望深埋心底,开始与绑匪缔结情谊……在28天的囚禁生活中,身为记者的她,更敏锐地从一个侧面,窥见了这个国家里的真实与荒诞。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冯文嘉被劫持地洞里,洞口还被掩埋起来。她受着伤,却被塔利班们看守着,处境非常危险。第一个塔利班说,领导是他父亲,他会努力劝说他们放她走,那个人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好,他们一直在聊天。第二个塔利班很可笑,他问冯文嘉是不是穆斯林,当得到否定的回答时,他却说你一定要成为穆斯林,因为穆斯林可以让天堂。

  当时冯文嘉哭笑不得,心里想着,那该是什么样的天堂啊,允许绑架勒索的恶徒们去,原来天堂不止一个。她自己信奉上帝,如果上帝容允一个人胡为,并且因为一个人不是穆斯林而不原谅她,那还是上帝么。

  可是这个塔利班想强奸她。她只能拿地狱来警示他。她告诉他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下地狱的。他仍然不听,来摸她的腿,她只能闭上双眼,不停的颂经,神圣的经文居然吓退了恶徒,他慢慢得安静了。

  原来塔利班也害怕下地狱啊。

  ---这一段写得极其精采,只可惜我现在在单位,而原书躺在家里的枕头边呢,不能原文复述一段,挺遗憾的。不过,想看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来看哦。

  阿富汗很危险,然而接近他,却仍然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星空。越是黑暗,星星们却越亮。这是作者要传达的正能量吧。那些黑暗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星星去照亮,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罪恶而遗忘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们的罪恶而放弃拯救他们,战地记者报道真实的一线,了解人们的想法,他们是黑暗夜空的星星,值得所有人去敬佩!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六):记者这份职业

  当时选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角是个战地女记者。我一直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崇敬之情,总觉得他们奔走在世界各地,采访不同的人群,然后用新锐的视角来为我们解读最真实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是件很厉害的事。而这样的职业属性,既是奔波劳累的,又是充满奇遇的。当环境背景设定在阿富汗这样战火纷飞的国家时,记者这个身份就要再加上一个标签,那就是“危险”。而在性别属性上确定为“女”时,基本上来说这样的女记者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

  加拿大华裔女记者梅丽莎在阿富汗采访时被“塔利班”绑架,并被囚禁在地洞里28天。这28天,她都遭遇了什么,她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又是怎样的想法,这是我想知道的。

  首先,梅丽莎能成为战地记者到阿富汗采访,就已经说明了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人。而梅丽莎也在书中说道,他的父亲一开始就不同意她做记者,但是因为责任感和使命感,梅丽莎还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并在记者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她的事迹上就可以看出她在不停地成长,不断地取得荣誉。就信念来说,梅丽莎的责任感源自对全人类的热爱,她觉得自己作为记者,给大众报到事实,只要有一两个人被她的报道所影响并采取措施,那她的愿望就实现了。记者作为媒介,传递信息并影响人们的生活,也许是对记者最高的肯定。深入到阿富汗报道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是出于对人类的悲悯情怀,梅丽莎希望她的报道能引起国民的注意,进而影响高层的决议,最终给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带来正面力量。她心地善良,却又坚毅果敢,柔中带刚,就是我对她的最初印象。

  当被塔利班绑架时,她因为挣扎而被刺伤,随后被一群绑匪带到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洞开始囚禁生活。她试着跟绑匪沟通交流,并了解到绑匪并非真正的塔利班,而是一伙非正规的绑匪组织。这个信息很重要,直接影响了她的态度。如果是真正的塔利班,也许她会被虐待,被枪决。但是这伙绑匪组织性不强,而且他们只为求财,并不想伤害梅丽莎。其中一个名叫哈立德的人更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姐姐,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因此梅丽莎尝试着给自己争取权利,并不断地乞求绑匪放了她,在这个过程,她也会气愤,也会伤心,但是更多的是绝望。想一想待在一个地洞里,只有绑匪和灰尘的陪伴,食物只有饼干和盒装果汁,如厕还要在塑料桶里,这样的生活,有几个人能忍得了呢?在地洞里,没有自由,没有阳光,没有干净的食物和水,没有卫生条件,而这些都是梅丽莎之前都拥有的。人在绝望的时候就会缅怀过去的种种,而在失去后才会倍感珍惜。

  梅丽莎在地洞里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想法,并不断回忆自己与亲朋好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样鲜明的对比,实在让人心酸。于此同时,梅丽莎的男朋友保罗也在记录每日的心情,两人的默契使得彼此的记录很契合,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情有多深。另一方面来说,她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变化,同时询问绑匪的想法,努力来为自己争取自由,这些都是她作为记者的本能。

  活下去的信念让梅丽莎坚持了28天,我们无法想象她的痛苦与绝望,但是却能从她身上看到一个女记者的顽强与坚毅。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七):我特能理解那感觉

  这本书给的4星,真要说语言如何如何,情节如何如何,其实都很朴实,这28天,梅丽莎度日如年,书中描写了每天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每一天都差不多,枯燥,脏乱,绝望,黑暗,潮湿,阴冷,念经,唱诗,写信,有异味的“马桶”,香烟,廉价的水果汁还有甜得发腻的夹心饼干。

  作者不愧是个记者,在那样的情况下也敢追问歹徒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换做是我,估计是不敢的。。。汗一个。。。这伙人也算是绅士的,除了拉赫曼其他人从来没有动过歪念,对人质也算是不错,看着梅丽莎一天天的对自己“出狱”的日子的绝望,我特别的理解,到最后的时候她独自待在地洞,绝望无助之害怕绑匪让她在洞里自生自灭的时候,我简直理解死了,因为12月份我好死不死的去了趟藏区的稻城,零下30度的气温下,我不仅高原反应的厉害,还鼻炎哮喘,加上发烧。。。。当时我晚上都睡不着,因为感觉到心脏挤压的厉害,睡着了又害怕怕一觉不起。。。。。睡死过去。当天晚上我就订了回成都的机票,第二天由于稻城一天就一趟飞机,赶个大早去做机场大巴,清晨6点的街道上黑漆漆一片,鬼影重重,我头重脚轻,呼吸急促寻找机场大巴在哪,无意中回头却发现身后不远处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藏人,长长的藏袍被风吹的鼓了起来,我顿时汗毛倒竖,脑子里什么都想了一遍,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开始小跑起来(其实人家真想害你,我当时的状况哪里跑得过人家。。。。),跑到机场大巴司机面前,我已经喘的要昏倒了,司机惊恐的看着我,问我要不要氧气。。。。这一吓,身体状况更不好了,到了稻城机场简直崩溃,机场无暖气,门还开着,风嗖嗖的,外面冰雪的世界一片白看得我眼盲。。。冻得我烧又升高几度。。。。崩溃了哭着被抬进医务室,才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暖气扇。。。医务人员给我吸氧吃药的时候,我一边哭一边哽咽的说:太艰苦了,再也不来了,飞机什么时候到,我要走。现在想想,真想抽自己,谁也没求你去啊。。折腾成那样还好意思哭。。。那会真的很怕自己死在那里,看了很多人在藏区发烧一下子就死在那里的传闻,当时真是担心死了,飞机从上午8点延误到下午4点才飞,这过程中,还有人告诉我如果飞不了就要在返回稻城宾馆住一晚第二天继续等飞机。。。我听后没有说话,默默地哭T_T。看了这书我才觉得跟梅丽莎相比,我的死亡威胁太不值一提了,她跟绑匪共处一室,还能保持那样的心理状况很不错了,强大的很,居然还能想到不能抽太多烟对身体不好,不能吃饼干的奶油夹心对牙齿不好,可爱的孩子(^o^)/~

  最后,哈立德松开梅丽莎的手臂,说:去吧!再见!。我突然的一阵感动的哭(捂脸,我实在太爱哭了),梅丽莎无法挪动脚步,试着再次抓住哈立德的手,哈立德将她推出去说:再见,梅丽莎,去吧!我真的哭了,一种很奇怪也很复杂的情绪,也许是哈立德是他们当中最善良的,也许是梅丽莎只相信他,反正,看到这里我差点以为自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我觉得哈立德和梅丽莎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对方,但是也不会再见面了,哈立德说她是他的姐姐,不会杀死她,他做到了,在每天要死很多人的阿富汗,我觉得真的很难得了。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八):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如果要考量这本书的蜿蜒曲折、大江大河,考量它的文辞华美,结构繁复,那就不要读了;

  如果不能承接这本书中一个个受苦受难的灵魂辗转无望的告白压在你心头的重荷,不能直面这个世界上和你一样的人在与你迥然不同命运中的苦痛,也就不要读了。

  起码,读类似这样的书之前,需要有准备。规避苦痛,趋向快乐,是人的本能。在这个追求当下的愉悦与享受的人世间,醺然的空气中满是轻飘飘的蒸腾,无关自身,无碍无挂,自然就隔绝了可能造成的种种不那么愉快的触碰。说是忽略也好、躲避也罢,不就是求个安生自在?现在,这样一本书来了,书中的人物、命运,会如铅坠般让你不安生不自在,让你知晓这个世间有如此黑暗的所在。此中滋味你可愿一试?

  值得一试。

  《喀布尔的星空》,是有着重量和压迫的一本书。二十多万字一步步紧逼而来,来自记者出身的作者的自述,没有那么多煽情的渲染,也没有任何游离于叙事之外的冗长,开篇第一句话:“我是塔利班。”猝不及防的命运迎面扑来。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我的眼底总有刺痛。在想象中铺展和临摹的这个故事与当事人话语中的呈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喀布尔的星空》的作者加拿大华裔女记者冯文嘉(文中名:梅丽莎)在阿富汗采访期间,被一帮以绑架为营生的荷枪实弹的匪徒拘禁,囚禁在阴暗潮湿的地洞28天。遭遇歹徒的瞬间,由于她的奋力反击,肩部、手部被利刃重重刺伤,在28天里,梅丽莎带着伤仅凭饼干、盒装果汁和劣质香烟度日,一个黑色的金属桶被用作马桶。而几个歹徒,则24小时轮班在这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看守着她,寸步不离。人质和歹徒要共同生活,时时相对。性别不同、信仰不同、言语不通的人窝在一个肮脏污浊的地方,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到。甚至就连其中的绑匪,也“开始厌倦隔一天到地洞里看守我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本真实的回忆录,真实到作者说:“写作过程和当时被囚的感觉一样痛苦。”真实,这个纪实文学最要命的法宝,它把你自己所有的自以为是、你的想当然,全然颠覆。

  从绑匪将梅丽莎往车里拖拽的时候,她就开始了不懈的反抗和逃脱,因为她挥出的拳头,绑匪刺伤了她,在没有医药的条件下,伤口只是用粉色如厕纸草草包裹。每次转移,梅丽莎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观察周边地形,以求找到可能逃脱的路线,甚而想方设法学习绑匪的语言,包括学会了他们互相在电话中的问候语“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从最初的激烈对抗到之后的执拗“我不想在我的绑匪面前小便,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身体上的投降,虽然这听起来很愚蠢,但我认为只要使用了那个桶,就等于默认了囚徒这个身份。”再到与歹徒尽可能交流,拉近距离,减少可能造成的更大的伤害。

  梅丽莎日日祈祷,给朋友写信,给家人写信,用手头仅有的笔记本记下了在黑暗日子里的生活。对亲人强烈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回望和想象,成为了她熬过28天炼狱般生活的支撑。检视这一封封的书信、一页页的笔记,你尽可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中梅丽莎永不停歇的期盼与渴求。在一次次希望和绝望交替的日子里,就是这些期盼和渴求,宛如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指引她蜿蜒前行。而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期盼和渴求,也使作者在这本书中描述的在阿富汗战争和恐惧中苦苦挣扎的大众,有了活下去的一点点可能。

  喀布尔——阿富汗的首都,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之一。群山环抱,溪流遍布,风景异常优美的高原城市。而对于书中,在绑匪手中求生和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苦痛的人们,那神秘高原上空的星光,该是多么耀眼纯净,伸手可及。愿星空灿烂温柔,庇佑苍生。只因我们愿意相信——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九):用生命写就的传记

  记者这个行业,最辛苦最危险的当属战地记者。尽管现代战争中有许多的保护措施,但毕竟是战争中,有无数的意外难以预料。冯文嘉就是如此,在阿富汗战争中被塔利班所擒。好在,历经28天的苦难终于脱离魔掌。《喀布尔的星空》一书又怎能说不是用生命写成的呢?

  在外界人看来,阿富汗有多可怕?塔利班有多恐怖?死亡如同吃顿饭一样常见?……所有的这些问题,在冯文嘉的《喀布尔的星空》中都能够找到答案。这本书名字起的很美,封面也做得特别有意境,不知道别人怎么样的感觉,反正我拿到手时,第一感觉是想到了北欧的夜空,神秘,空灵。可是,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但庆幸的是,作者最后生还了。回过头来,危险已经在脑后,但描述出来给人看时,仍有身临其境之感。

  本书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内容当中穿插了保罗的日记。我认为这些日记为本书增加了动人的分值。比如这一段:

  亲爱的梅:我们担心阿富汗人会阻止营救任务,让你陷入交叉火力之中。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狂跳不已。大使馆的人说阿富汗人已向他们保证不会轻举妄动。他们会经过加拿大政府的同意再展开营救。希望如此……

  这本书的营救过程让我想到了奥斯卡奖影片《逃离德黑兰》。

  生命是可贵的。能够每天好好的活着,已经很不错了。——电影《冲锋战警》片尾字幕。

  《喀布尔的星空》读后感(十):困境有多可怕,爱就有多伟大

  我只看到过两次真正浩瀚的星空——漆黑的天幕上,满满都是大大小小的星星,有的亮一些,有的暗一些,有的闪烁个不停,有的静静散发着光辉,还有两条云雾般的光带……天空越暗,越能看到星辰。环境越极端,越能看到人性本身。

  喀布尔的星空美得无与伦比,28天中,梅丽莎却只看到了一次。作为加拿大的战地记者,她被一群人绑架了,然后被丢在一个地洞中,时刻被人看守着,没有自由没有隐私,每天就靠饼干和果汁过活。

  人有多脆弱,就有多坚强。这朵战地玫瑰凭借着对亲人、朋友、爱人无尽的思念、凭着对未来无限的渴望与执着,像个战士一般,和这帮匪徒对抗着。

  看守她的人,有三个。权力最大的是一个被称作哈利德的男子。真诚又无理,残暴又天真,这些完全对立的性格都凸显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他大概十八九岁,有母亲,还有女朋友。谈到女朋友,他也会羞涩地微笑,似乎和普通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他对未来的憧憬却是:结婚,生五个孩子,去做人体炸弹。做人体炸弹?!为什么幸福的结局是去做人体炸弹?!梅丽莎想不通,我更想不通。 “因为是安拉的指示,因为我要去天上找72个女朋友……”对话每到这时就会陷入死胡同。

  一个在战争和流失失所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选择绑架人质获取高额赎金,赚取财富,维持生活,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绑架一个手无寸铁的外国人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一捞一大把。但是在有爱人,有子女,尽享家庭温馨的时候却抛下这一切,以生命为代价,伤害更多无辜的人,丝毫不考虑年幼的子女会拥有怎样的将来,年轻的妻子怎样裹住全身度过后半截人生。战争,究竟把人的心理扭曲成了什么样子。

  《喀布尔的星空》中的故事是沉重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那些曾经被习以为常的爱,每天都在梅丽莎脑中回放。她给保罗写了一封又一封寄不出去的信,这些信是她坚持的最大动力。困境有多可怕,爱就有多伟大。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神奇的构思,只有真实,触目惊心的真实。也许我们无力改变战争的现状,但是我们能在心里埋下一颗和平的种子,也许某一天它就会破土而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