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5: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经典读后感10篇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是一本由[日]松浦弥太郎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4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一):恐惧寂寞,是真的不能不去爱吗?

  松浦弥太郎的《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是2015年真正意义上第一本读完的书,豆瓣修改状态时候发现这本书是很早之前就放在想读清单中的,想起当时把它列为想读时的心情,再对比读完后的感受,把本来想给的四星又去掉了一星。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营销做得很好,把一本典型鸡汤书包装成吸引人的自我管理书籍。也正是在做记录时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扣掉了一星。这种营销在某些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因为我个人感觉这种营销方式欠缺诚意,明明是鸡汤文,做营销推广时就该从鸡汤文的角度去推广啊,说成是其他,总觉得被欺骗了,所以,营销的这一分在我这里被扣掉了。

  我认为这本书按豆瓣评分的那个标注来做总体评价挺契合的,三颗星=还行。虽然不喜欢读鸡汤文,但我读书的态度向来是:既然开始读了就别带着抗拒批判心理,多从学习存在合理的角度出发,总能学到点什么。所以,这本书给了一个还行的评价,就是从学习的角度去看,发现还是有几口汤挺合胃口的。比如开篇的“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这句话把我们常说的“总要去试一试啊,试一试还有成功的机会,不尝试肯定失败”成功浓缩修改成书面语,以后再跟别人讲这个道理的时候用上松浦弥太郎的这句,瞬间就显得高端有文化多了。还有一口汤,是全书喜欢的,在即将结尾的地方,叫“给想实现梦想的你”,说最喜欢大概是因为最能感同身受作者说在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时心中并没有“终于实现了”的兴奋,反而很平静,像是“回过神时,梦想竟实现了。”最赞同这篇文章里的一段话“只要竭尽全力地过好今天,明天自然会到来。如果明天也是全力以赴后天自然会到来。经过这无数的反复,你的梦想自然而然便会实现。”小时候开始有很多梦想的时候,总是会想象梦想实现的那一刻自己有多开心有多自豪,直到去年,开始关注自我管理,发现其实自己有些小梦想都实现了的时候,真的没有激动兴奋,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很平静,因为发现,与发现梦想实现的那一瞬间的美好相比,把梦想放在心里默默坚持,每受潜意识驱使为梦想而努力的每一天其实更美好

  在将近结尾处读到了关于如何对待梦想的一篇文章后,小小惊艳一下就意识到整本书已经读完了。关于书名的《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中的两件事:恐惧以及寂寞,是真的不能不去爱吗?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一定去爱,恐惧和寂寞都是负面情绪,在被负面情绪包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难精分地做到一边不开心一边还要去享受赞美这种不开心。我认为,真正面对恐惧和寂寞时,如果事情一定要面对,那就硬着头皮上,强迫自己勇敢点,要么就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恐惧和寂寞自然会消除。

  至于书中其他的关于作者与人相处调整自己心理状态的一些具体方法看看就好吧,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对作者可行的方法对有些人其实没什么用。

  最后,看了这本书之后在佩服为松浦弥太郎的书做的营销推广模式之余,心里种下的关于松浦先生的草也被拔掉了,不是我的喜好,大概本来还想读的松浦先生的其他几本书也不会读了。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二):会让自己逐渐和自己对话的书

  在2013年冬天时,和格子一起去旅行。

  当时心境很赞,对什么都有兴趣,对什么也都好奇

  当时住的也是觉得很赞的一个阁楼。整个旅行都感觉很开心

  还在那家小文青都很爱的“猫的天空之城”看到了松浦弥太郎先生的《最糟也最棒的书店》。当时只看了一半,但感觉非常棒。还特意买过来,看完了全部。

  心里也期待自己有这样全力以赴去完成一件很棒事情的时候。

  后来恋爱了,换单位了,接受新的岗位任务分手,生病等等,一大波的消极向我迎面涌来,积极小人慢慢被打倒了,似乎逐渐就觉得生活没有那么有意思了。

  有好多东西都是还没有做,就产生“诶,好像离我很有距离。”这样消极的想法

  阅读,也是尽看一些不烧脑,不费力的小言电子书(但小言书中也有存在大哲理,大智慧的书)。

  生活好像就要被尴尬的一路推行着往前走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亚马逊搞活动,于是下单买了一些书。其中就有这本。

  因为记得当初看《最糟也最棒的书店》那种美好的心情,也希望自己可以把这样的美好给找回来。所以下单购买了这本。

  阅读也是拖拉了很久才看完。

  虽然很拖拉,但看完后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当时在看的时候,有朋友问,是不是关于心灵鸡汤的,我回答小鸡汤。

  看完整本再来看,其实不是小鸡汤,应该是小哲理才对。

  人要时时学习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的想法。

  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

  给没有自信的你。

  ……

  每一章节,都像是他对我写的信。

  话语平淡富有启发

  我仍然是我,拖拉,虎头蛇尾,但我也是我,热情开朗

  虽然暑假的安排什么都没有完成,但有行动去努力,坚持做到了早起,那也不错。

  改变,总是一点点开始的。

  期待那个更好的我。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三):姑妄言之

  松浦弥太郎何许人也?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过。在后记看了一下简介,发现在日本原来也是一个很牛逼人物。好吧,请原谅孤陋寡闻

  看完书后第一反应不是对这本书有什么感觉,而是超级佩服松浦弥太郎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晨跑,不参加无谓的社交控制饮食等等,真的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按照常规说法就是接近清教徒的人物。作为一个油腻到发亮且经常熬夜的90后来说,看到这类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顶礼膜拜,似乎这里每一点我都做不到。

  我也想有一个好的作息习惯,我也想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也想早睡早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多半就是这个状态,永远在想,至于做不做呢,我是一定想做的,但是做不做呢?好了,2018年新的一年立下一个新的FLAG——努力做到严于律己。恩,第一步,先来一个保温杯放上几个枸杞

  回到书上,本质还是常见的鸡汤文。对,日式的鸡汤文——这次鸡汤主旨的两件事是不安和孤独。读鸡汤文的好处就是在于读完后总是会有那么一段时间里的确会起到砥砺鞭策的作用,尤其是作者本人也是一个这样自律且成功的人(应该算得上是现在传统意义定位上的成功吧)。坏处嘛多半就是道理我都懂,所以你这写的都是什么玩意。我还是蛮期待这次能鼓励我持续多久。

  在这个导致鸡汤文泛滥的年代,总以为单纯讲述什么道理已经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厨师了,独特文字组织模式和引人共鸣故事穿插也变得尤为重要。松浦弥太郎构建的这本书,引主旨的故事比较常见,不过语言结构上则有了日式小清新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第一次阅读日本的鸡汤文所以体验感会比较好,加之没有其他日本鸡汤文可以对比,充斥了一定的新鲜感

  内容上——不安和孤独诚然是现在社会比较常见的两种心理状态,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朋友圈刷着:我现在的状态就是知己天下,同城约饭的无一人。是不是因为科技越来越发达——特指智能手机发展功能越来越多了以后,每个人或多或少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借着手机缓解自己的尴尬和孤独,的确有很多朋友因为距离问题处在其他城市、其他国家,那么我们也只能通过网络相互问候,然而关于这一点想来很多人也会有体会到,很多说着常联系的人,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发几次简讯,我们拿着手机真的有几次是通过网络在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刷着朋友圈,追着剧,看着电子书——我不是说这个不好,而是说也偶尔和朋友闲聊一下嘛。

  大多数人在放下手机后面对的只是更浓的孤独,有时候发现放下手机或者说放下那些社交软件后我们竟然不会说话了。书里的其他内容我已经有些记不真切,但是关于出去走走大胆的去说话社交,这一点还是蛮认同的,出门去搭讪一个陌生人也总归是有收获的。

  不安和孤独是不是真的不能不去爱呢?反正我是不喜欢的,可是生活就像是强行发生关系,不能反抗就只能享受了。网上有一段话还是比较赞同的——哪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2018年,对我们都好一些吧。嘻嘻嘻。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四):松浦的日式医药

  对症下药各取所需

  Q1: 对将来感到不安怎么办?

  只专注于此时此刻眼前发生什么。

  Q2: 没有自信怎么办?

  关注自己的优点,看如何帮助别人。

  Q3: 需要别人肯定怎么办?

  先肯定别人。

  Q4: 需要朋友怎么办?

  暴露自己的喜好。或者问别人,你怎么看。

  Q5: 寻找快乐上瘾怎么办?

  告诉自己快乐需要一点点就够了。时刻感恩。关注自己的内心

  --------------------------------

  想过一个人旅行吗?

  --------------------------------

  Q1: 害怕失败/胆小怎么办?

  八胜七败,再好不过。九胜六败,理想人生。在一生结束的时候,大抵都是五五之数吧。跨出第一步。行事有事要冲动

  Q2: 害怕孤独怎么办?

  试着一个人度过一天吧。

  Q3: 害怕变老怎么办?

  看看你是否还有一双会发光的眼睛

  Q4: 害怕生病怎么办?

  一天大笑两次。

  --------------------------------

  生病,登山等极限时刻去审视自己的内心,那个不堪的我,才是真的我。

  --------------------------------

  Q1: 给不想被人讨厌的你?

  主动陌生人说话吧。微笑面对。

  Q2: 给想从痛苦中逃离的你?

  正因为你足够强大,这个苦痛才会降临。

  Q3: 给不愿失去的你?

  是否有效利用了自己的资产

  Q4: 害怕贫穷的你?

  你会如何使用巨额的资产。它和你的能力匹配

  --------------------------------

  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Q1: 过分注重外表

  穿着整洁而符合社会礼仪服装即可。

  Q2: 讨厌自己的你?

  松开脑子中的螺丝钉。

  Q3: 痛苦的你?

  不要放弃重要的痛苦的事情。那是成长养分

  Q4: 有梦想的你?

  把梦想写下来,全力以赴。

  Q5: 对一切都感到不安的你?

  要学会忍耐,和舍下冒牌的自尊。为了得玫瑰花,而种下玫瑰树。

  --------------------------------

  写下令你愉快的不快的事情,认识自己,不断努力。疼爱自己

  --------------------------------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五):给从未放弃梦想的你

  不上班且能自足的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 做擅长的事,做喜欢的事自然会很开心,为了理想坚持不懈,即使是辛苦劳碌也无妨,因为你常会感受到幸福的瞬间。松浦弥太郎高二辍学在家,然后无所事事,时而靠打散工过活。滋养他成长的书有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高村光太郎的诗的诗所说的“每个人最糟糕一面背后,一定是最棒的自己”激发了他的信念

  他攒了些钱,去了旧金山,与美国结缘。由于对摄影书和设计书极感兴趣,发现自己找书的本领。回到日本后开始贩卖二手书,他摆过地摊、往返于美日之间寻书卖书、在赤坂开店、在中目黑与朋友合租公寓,那时“中目黑”系聚集着文化人设计师、还有不少流行品牌店,成为风行一时潮流地标。

  这个时期松浦弥太郎经营书店之外,还给时尚杂志专栏。他学习的典范是坪田让治和壶井荣。坪田让治致力于搜集民间故事,写了不少童话散文,壶井荣是坪田让治的女弟子,她原本是位家庭主妇,有天突然写文章,就跑去拜坪田为老师女作家壶井荣的随笔事无巨细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好事坏事都记下来,并且接纳了这一切,她写人们生活脆弱主题、像贫穷、生活摩擦、男女关系,从不讳言。松浦弥太郎说她的文章有种清洁感,像她能用相同眼光(用平常心)对待所有事物,是相当了不起的。

  松浦弥太郎首发创意,经过一年酝酿,让自己的书店重新“上路”,他将载重两吨的卡车改装成移动书店,关键词“traveing",与实体店不同,书店可开到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定期去一些城市,去之前在网上发公告,像在东京选择行人稀少的惠比寿公园,这样不会给交通造成困扰。客人自然看书自然买书,很快乐。来的顾客随机性很强,几乎都是陌生人,他们看到移动书店来到偏远的家乡,就感到激动,甚至有些乐不可支,与不同的读者交流也分外开心,所以在出发前选书也是要绞尽脑汁的。松浦还坚持将童话书和绘本捐给儿童福利机构,跟流动书店一样,不要因为辛苦而轻易结束,这样非常不负责任。

  松浦弥太郎不断尝试自己,不断了解自己,逐渐做的新的选择。对于生活充满实验性的尝试,过的非主流,过的还挺好,他弃业一整年,闯入原始乡间,过农夫生活,寻到上班赚钱之外的另一个自我。他策划了一套“如何不上班”的书,所选作者都过着别具个性的创意生活方式。

  松浦在一次纪念“花森安治和《生活手帖》”的展会上发言,有不少杂志元老在场,他大胆直陈这本老牌杂志的问题,没曾想与这本杂志结缘。几个月后他接到了杂志社的电话,希望他能来担任主编,重塑杂志形象。 接手这本风行六十年的杂志,对于他这个没编辑经验的人,意味着难度,然而对方很坚决,四十一岁的松浦也带着“决定接受就拼命去干”的心情接了下来。

  《生活手帖》“不刊登商业广告”,除杂志销售以外,没有别的收入。对这份刊物而言,唯一的资助者是读者;所以得争取每篇文章都对读者有益。松浦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调整战略、改变策划方案,期望给这本古老的杂志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杂志的美感和独立性,杂志重视实用性,从外观来说,要求是“不装饰”、“容易看懂”、和“美观”,都取材读者熟悉亲近的话题,与读者分享对生活有益的事情。面对很多Idea时,选择的标准该是“这一页到底能不能让读者幸福一点”。《生活手帖》是双月刊,一年6本。松浦弥太郎说这是寄给读者的6封内容恳切的信。当然,杂志是要有趣的,所以也不能完全像工具书那样追求实用,总要一种unique和humor。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时候会犯错误。

  除了开书店、编杂志,松浦还写了不少书,将心得和体验与大家分享,给年轻人真诚建议。在《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中,他提到一位担任过多本人气杂志总编,此前辈善于发掘他人优点,善于称赞对方,对方也会为之折服.松浦刚接手《生活手贴》总编辑,首期发售隔天,前辈写来明信片表示鼓励,按说他与松浦私下难以交集,他也不依赖此建立人脉,据说此人面对年轻人听到不懂的事,都会愿闻其详,永葆一颗好奇心。

  松浦向这位前辈讨教如何处理不安和寂寞及积极面对生活的秘诀,"首先,要忍耐,然后,要舍弃自尊"前辈说,忍耐好理解,总编辑总处于最先遭受非难和批评声浪的位置,得接受不同意见的同时,按照自身方针坚持.舍弃自尊是卸除"保护自己、向人炫耀、打压对方"的不良心态,将想法强加于人,时刻证明优秀,这都源于内心的虚弱。这些无论对他,还有处于失败忧虑的人,都极为受益,良好的心态,会让人不断萃取自我,不断超越,同时摆脱身心的束缚。

  料理专家辰巳芳子的《庭园时间》记述了自宅庭院、餐点和四季生活,松浦在阅读中感受到家庭料理的力量,也捕捉到她做梅干等腌渍食品所得的金句,“先下手为强,确认工序,万事俱备,仔细作业”,做事要主动,事先计划,扎实调查,审慎订立,最后全神贯注细腻地执行作业 。无论做工艺、手艺、园林设计、活动策划这些事都情同此理。

  松浦弥太郎的经历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一点点去做,就会接近梦想,即使自己做不到,也没人剥夺你幻想的权利,对机会好好珍惜,对梦想不轻言放弃,不怪罪环境,口不臧否他人,诚实地面对自身,无论多颓败,也要释放才能,努力地活着,这也是人最可靠最可依赖的“自由”吧。

  通讯地址:300052中国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39号河川大厦B座14A金浩转任知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六):生活不是精包装

  热爱生活,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心灵对话,直面自己,爱上“寂寞”和“恐惧”。读完这些介绍瞬间就想拥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放在自己书架上面显得特别有品味,说明自己是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人,注重自己的心灵,而且是积极向上的。越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生活的人,越是会感到“寂寞”和“不安”,因为他们常常孤芳自赏,觉得别人都不懂他们,他们想要的是生活而不是活着。只能说这本书定位很好,广告做的很好,很吸引人却翻起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浏览完。而且作者给自己这本书的定位是工具书而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松浦似乎是一个很会生活的日本男人,可我认为这本书最多以博客的形式出现,不足以成为一本评价这么高的书,更别说是工具书了。松浦的愿望是美好的,在我们感到不安和寂寞的时候都能打开这本书得到慰藉,其实这样远没有你和朋友聊聊不安和寂寞以外的事情来的轻松自在立竿见影。

  所以我强烈不推荐,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更不可能让你变成一个懂得生活,敢于直面寂寞和不安的人。而且这本书我没有读完,没有价值的书就要敢于放弃。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七):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其实要推荐这本被很多人定义为“心灵鸡汤”的书的时候,我还挺不好意思的,可是一想到自己当时看中这本书的心情以及看完这本书的感觉,还是决定要写写它。

  我自己是不喜欢所谓的鸡汤文学的,始终觉得“人啊,生来就自带冷暖自知的技能,快乐能自己感受,受伤也可以自己愈合。”一本书哪能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你呢?最多在你读这本书的当下得到了些许安慰。

  当时买这本书不是因为封面上对作者“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的介绍,也不是因为上面写着“这是一本切实受用的烦恼指导书”,而是因为要把这本书“献给所有内心不安和寂寞的人“。并不是我觉得自己多不安和寂寞,这两种生活情绪很多时候我都已经坦然接受了,并且和它们早已和解,找到了平衡。或许我只是好奇,想看看这个说“人生不需要大道理,有一点小哲学就够了”的人是怎样写“听起来就很大道理的”不安和寂寞。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什么呢?就是“不安”和“寂寞”。作者认为,每个人都会背负这两种情绪,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两种情绪策动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怎么说呢?就像你认真工作的动机可能是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是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恐惧被这个社会排挤出去;也像你喜欢买漂亮的衣服鞋子,可能是因为你恐惧被被人看轻。还像你习惯用微博微信表达自己,找人聊天,就算你冠以“想表达自己”的名义,却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害怕寂寞。

  它们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有时候伴随着某件事而来,有时候它们没有任何理由就突然横冲直撞向你,不管多努力都躲不开,它们存在于我们需要受到肯定的时候、对未来不安的时候、没有朋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任何时候。而这本书教你的,不是如何避免它们,而是如何诚实的面对它们。

  就像这本书的目录一样,首先你要“去凝视这两件事”,之后“去接受这两件事”,“去原谅这两件事”,最后,“去爱这两件事”。作者不励志不说教,只是淡淡的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然后就神奇的给你带来了正能量。

  印象很深的对“恐惧”的描述是许知远在《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里写的话:“是加缪说的吧,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 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地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段话真的让我开始思考恐惧的意义,是啊,只有当你感到不安时,你才会充满好奇去寻找自身和世界的答案。

  而关于“寂寞”呢,记得曾经看过网上一篇文章,叫做《一个人住第三年》,里面写到“几乎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节奏,慢慢地从四面八方流淌过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以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存在,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身体里也在发出与之相应的微弱的声音。”而我自己,对这种“节奏”几乎着迷,离开家之后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除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做,我也发现了这种由于寂寞带来的节奏,它让我快乐,让我更努力的对自己,也更好的对别人,这或许是从来没有正视过寂寞的人无法感受到的吧。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去豆瓣上看了很多书评,不仅是为了看看他们对这本书的看法,也为了看看他们因为这本书而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描述。其中一个豆友fudatou写得很打动我: “心灵鸡汤的煮法有千万种。不少侈谈大词的空泛之论,披着畅销书的外衣,登上人为拟定的排行榜,遮蔽了慧眼,混淆了视听,不仅难逃讥诮,还令励志书颇受污名。以至如今说起‘心灵鸡汤’,时而能听出贬义。可人生难免严冬,真正的鸡汤永远抚慰人心。 ” 这就是看完这本书的感觉。

  而本书的编辑Tictac 在一位豆友写的书评下面留言说:“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也顾虑,松浦的文字是低调而真诚的。可是看惯了国内那些"心灵鸡汤"的励志文的读者,会吃这一套吗?但后来我越来越坚定。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时代,但我想做一本真正亲吻心灵的书。你喜欢我真开心,也很庆幸一本书送到了属于它的读者手里。这是书的荣幸。”

  而在所有书评里我自己最喜欢的,是 阿biu 的话,他说“看这本书 我感觉很紧张 心里一直在说 怎么会这样 该怎么办 其实看完也没有任何结论和办法 只是心里安稳了一些 未来的路 到底还是要各走各的” 。

  嗯,对,就这样。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八):暖起鸡汤好过冬

  心灵鸡汤的煮法有千万种。不少侈谈大词的空泛之论,披着畅销书的外衣,登上人为拟定的排行榜,遮蔽了慧眼,混淆了视听,不仅难逃讥诮,还令励志书颇受污名。以至如今说起“心灵鸡汤”,时而能听出贬义。可人生难免严冬,真正的鸡汤永远抚慰人心。

  松浦弥太郎《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谈的是人生,用的是事例,没有太多浮夸的“空对空”,试图解决的都是常人终须直面的困境。在当下这个“大家都有病”的时代,沟通是病友之间的互相探问,自省是病人内心的渐次排摸。往还之间,一碗真正的“鸡汤”,再温润不过。

  所谓“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既不是旅行,也不是梦想。这些只是现实的路径。没有一条道路比双脚更长,在作者心目中,恐惧和寂寞才是支撑每个人站立的双脚。唯有与之直面、热爱、融洽相处,在能在未知的晦暗里探索出一条光明的路。

  “想逃避‘恐惧’和‘寂寞’是不可能的事。你愈是想逃,这两种情绪愈容易紧紧跟随你。”在这样的基调下,作者开始了一场克服不安与寂寞的系列案例教学课。对未知的将来感到不安,作者奉劝着眼当下;对“快乐成瘾”的享乐主义者,作者的方法是在冥想中体味痛苦的真谛。当人生因恐惧而彷徨,作者说,绝不要输给“对失败的不安和寂寞”,因而不去行动。这就像电影《梅兰芳》里十三燕的遗言: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对那些畏惧孤独的人,作者提醒,孤独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条件,是考验,也是人类的强大之处。因为正是有不倚靠任何人的独立个体存在,我们才能自立行走,活出自我。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问题是,药方好开,药效难料,心灵鸡汤从来都是因泛而言之才难以落实。关乎此道,也有相应的解答。

  作者对本书的自况是“工具书”,不唯有对运命的判断与索解,还有具体的方法。譬如,在白纸上划一道竖线,在两头写下自己的优缺点,自我审视而后更正。又譬如,试着做一张出生至今的年表,客观认识人生中的关键节点,并由此厘清成长何在。如果贸然让人做这些,难免有怪诞之嫌,可透过全书的理路来尝试,却有心理实验的收效。

  松浦弥太郎的书,在日本畅销百万。个性书店“Cow Books”老板和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的经历,也令他颇具传奇色彩。据此,有人将松浦称作“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生活的真谛是参差多态,按说这种冠冕大可置之不理,但松浦借《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这本小书,确实勾勒出常人隐约意识到,却未曾明辨的至理。

  菜谱有了,工具也已齐备,切莫在尝试之前就生发出“心灵鸡汤大可不必”的拒斥。每个人终要面对凛冬,说再多大道理,有再多抵死相撑,不如卸下盔甲的桎梏,去热爱恐惧和寂寞。

  在荆棘密布的生活里,暖一碗鸡汤好过冬。

  发表于《北京青年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九):和内心的寂寞与不安和解

  这是一本日本人写的书。作者被誉为“日本最懂生活的人”。我一向不太相信这些称谓,但是我还是充满期待,想看看他是拿什么打动了大家。

  现在的通讯信息很发达,不仅明星容易曝光,连普通人也有各种舞台展示自己。例如微博、朋友圈、或者我现在正在写的微信订阅号。我们精心维护我们的“公众形象”,这些平台上大家各种晒幸福,各种正能量。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太大的烦恼。当我不高兴的时候,看到大家各种晒,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其实仔细想想,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假相。

  这本书里每篇文章是以类似这样的格式作为标题: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给不愿失去的你;给害怕失败的你;……每篇的主题都是一种“不安”或“寂寞”的情绪。逐篇翻看,首先感受到的是亲切,原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绪,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光是知道这个事实,已经有了巨大的治愈作用。如果你心情不好,就不要去朋友圈找刺激了,看本书安抚下自己吧。

  我很喜欢里面有一篇《给戒不掉快乐的你》://“开心的事情很可怕,令自己舒服的事情很可怕”//“人类是软弱的生物,容易往轻松的方向走,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去追求快乐”//“当你放任自己的快乐膨胀,本来用来排遣寂寞,应是浅尝辄止的快乐,变成你时时不可或缺的存在时,情况就危险了”

  短短几句,也许你还不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相信你就会了解了。1、一开始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很愉快,但慢慢发展成为严重依赖,时刻不停检查手机有没有未读消息,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2、当领导挺久了,习惯了各种前呼后拥。退休之后,重新恢复普通人的生活,各种失落以至于病倒了

  类似的例子还好很多,当我们对于某种舒适特别依赖的时候,我们就会害怕失去,这时候各种不安就会找上门来,妻子害怕丈夫出轨、员工担心失业、担心他人不再喜欢自己、担心失败。当我们不安的时候应该反省下自己是否对于索取快乐过于贪婪,我们无法失去他们。只要不对快乐过于依赖,害怕失去的恐惧就会远离。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病,只是症状不同而已。没关系,这本书里有药。欢迎对号入座。学习去爱不得不爱的两件事:不安和寂寞!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读后感(十):自我救赎

  人,是美丽和不美丽的事物并存的生物。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遭遇失败,就马上事不关己般放任不管,或者抱怨连连、觉得吃了大亏,或者摆出一副什么都通晓了的样子,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通常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不会失败;因为断定自己不会失败所以更加确信自己聪明过人,并且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们认真工作的动机可能是贡献社会,可能是提升自己,也可能是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稳定,但比起这些动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害怕贫穷、害怕被别人比下去、害怕被社会给排挤等各式各样的“恐惧”。 凝视 〖对将来感到不安〗 事实上,那些无法抛开“对将来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往往是因为不想去面对“此时此刻在眼前发生的问题”,因此选择了逃避。 〖没有自信〗 “大家都喜欢他,真是羡慕啊。”但没什么人会想和嫉妒心强的人来往,因此是你自己破坏了人际关系。 别人和自己明明不可能完全相同,你却为了自己没有的东西而烦恼,这只会让自己白白受苦。神明赐给你的果实和他赐给别人的果实是绝对无法替换的,因此细细品尝属于自己的果实,才是最好的做法。 〖需要别人肯定〗 无法喜欢自己的人,同样也无法喜欢别人。 如果你总是像这样嫌弃周围的人,看轻别人,你的态度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别人无法肯定的人。中伤别人的行为,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证据。这也就是说,就连你本人都不肯定你自己。 〖想要朋友〗 虽然你对任何人都表示肯定,笑颜以待,但其实你并没有敞开心扉,自然你会交不到朋友。 你愈是害怕与众不同、担心被排挤,你便愈是不容易交到朋友。被讨厌或被喜欢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正因有人讨厌你,所以才有人喜欢你;有人喜欢你,所以才有人讨厌你。 〖戒不掉快乐〗 痛苦时需要的是药品和休息,而快乐是精神好的时候才能享受的事情。 那些让你忘记自身处境、全心投入的休闲活动,令你兴奋痛快、难以释手的嗜好品,我认为全都是为了快乐而存在。 人类是软弱的生物,容易往轻松的方向走,我有时也会忍不住去追求快乐。不管是谁,都会为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快乐的事;有些时候,甚至会碰到一些不暂时逃避现实就走不下去的困境。 接受 〖害怕失败〗 行动时要先下手为强,时时留意不要被动。事情进行的计划,要自己审慎订立。工作程序也要谨慎确认。 〖胆小〗 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事,抛开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便会得到迈出脚步的勇气。 但即便你踏出第一步,依然不能保证你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只不过,如果你不迈出脚步,你就无法抵达任何地方。如果你不行动,事情便无法开始。 〖害怕孤独〗 所有的人一旦长大成人,到死都会是一个人,都得背负着孤独而生。我认为绝不能不去正视这个事实。 〖不愿变老〗 费力去逃避那些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只会让自己精疲力竭。 像这样放任自己的心变得硬邦邦的,眼神不用多久便会混浊。这便是心灵老化的征兆。 原谅 〖想从痛苦中逃离〗 那些承受痛苦的部位正是因为承受了痛苦,才变得更加强壮。 人生就像一阶一阶地爬上楼梯,克服了一个困难,又会有其他困难接踵而至。困难永远不会消失,在这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我们一面生活一面成长。 每个人都想避开困难通过眼前的路,但感觉到“痛苦、吃力”,却也是自己正在成长、正在前进的证明。如果你一点感觉也没有,就代表那条路对你而言已经驾轻就熟,你并没有从中得到成长和学习。 〖不愿失去〗 大家以为自己“拥有”那些东西,认为那些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但那些珍贵之物其实全都不属于你,不过是暂时寄放在你手上的东西或任务。其实根本没有一项属于自己。 〖害怕贫穷〗 金钱这种东西,就像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交通工具。要使用巨额的钱款,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贫穷与否,是由自己是否满足来决定的。金钱、房子、生活用品,如果你一味向外寻求物欲的满足,那你到死都会是贫穷的。因为无论你拥有多少钱、处在多么得天独厚的环境之中,你也不会满足。如果你只是想比别人拥有更多东西,欲望只会无穷无尽。 〖讨厌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讨厌自己的时候。没有自信,厌恶自己,无法原谅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时候,就去做一件可以立即执行、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吧。像我的情况,我会去做美味无比的煎蛋卷。像这样安慰自己,原谅不完美的自己。 去爱 〖在意外表〗 如果你选择一个美丽但没有内涵的人当作奉献一生的对象,那不会很空虚吗? 别人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在意你。世界上最在意你微妙的胖瘦差异的人,是你自己。 〖讨厌自己〗 过分敏感确实会让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劳累不堪。 我发誓,无论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欠缺什么、拥有什么,我都绝不能讨厌自己,要好好珍惜自己,到死都要继续爱自己。 〖想实现梦想〗 人生在世,哪天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或许有人真是一夕便美梦成真。但我认为一夕成真的梦想也会突然就消失无踪,迅速到手的东西也会轻易地便离开自己。 如果你真的想实现梦想,最快捷的方式便是竭尽所能地过好今天。与其一味向往未来,不如更加珍惜品味今日一天所得到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就算碰上了痛苦的事,也不逃避现实,用心地过生活。不受过去牵绊,也不因未来而分心,重要的是坚持过好今天。 〖对一切都感到不安〗 真正的自尊能够保护自己,但许多人一心认定是自尊的东西却是冒牌的,冒牌的自尊并不能保护自己。冒牌自尊是应该舍弃,因为那也是“不明所以的不安和寂寞”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之一。冒牌自尊是种为了“保护自己、向人炫耀、打压对方”而存在的铠甲。虽然看似是以坚硬的金属制成,但一碰就会粉碎,十分靠不住。“你看我多厉害”,一下子夸示自己的能力;“我是这么想的”,一下子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对方身上,总是要把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表现出来。但那些行为其实都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软弱。冒牌自尊是由无法脱下铠甲的不安和寂寞所孕育出来的,根本就靠不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