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卓越密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卓越密码》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4: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卓越密码》读后感10篇

  《卓越密码》是一本由田志刚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卓越密码》读后感(一):在追求NB的路上,实干是最根本方法

提问:如何成为专家?看完《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之后还想不想成为专家? 如果想,要怎么做?

  1. 如果结论是成为专家的过程痛苦,而且要花费很长却又不确定时间,你愿意做吗?

  都想要成为专家之后带来的好处,或者结识专家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但是对具体的过程不清楚,或者没有更大的兴趣

  只是为了专家的“好处”,那么最好不去做,因为很快就会感觉得不偿失”。最终还是要享受,那么肯定不如立刻享受,这是人的天性

  2. 如果就是下定决心要成为专家,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了?

  也不可行

  短期给自己“打鸡血”、“灌鸡汤可能管用,但长久不了。一定要有长期的驱动力,或者高大上一点的说法“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3.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怎么样才可行?

  成为专家只是结果,就像挣钱,如果把结果定为目标肯定不可行。有能说服自己的目标,说出来自己能相信的,“比如就是要把这个点子干出来,即使自己做不来也能搞清楚哪里不可行”。

  你读了吗?免费讲座即将进行

  4. 有了目标以后,怎么下手?

  实干加学习。实干是最根本的方法,没有捷径。最好是能做目标领域(哪怕是最小的细分领域)中的项目工作任务,如果没有,那就从身边的事情做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总结和提炼工作方法,这些有朝一日都可以在目标上用到。

  学习不能由别人代劳,毕业工作以后要能够“自学”,自己指导自己学习。但无论学什么,还是要实干,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5. 有没有捷径?

  方法有,捷径没有。

  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前人都有好的总结、经典理论,这些都是方法。从行业知识概念结构,到思维方式方法(分类套路),都可以借鉴学习。如果从时间与数量来看,这两者都没有捷径,只能靠积累

  6. 怎样知道自己进步了?

  看结果。工作不论年限,输出多少质量如何,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做过多少项目,难度如何,解决过多少难题。写过多少文章,发过多少论文,出过多少专著。

  7. 有没有需要注意误区陷阱)?

  有的,譬如以下的都是:

期望速成。只看不写,只想不做。害怕困难的任务,或者觉得能胜任工作就好。做完项目不写总结,看完文章不写评论,可以类比。觉得自己做的内容没有技术含量,对做的事情没兴趣,对有兴趣的东西没时间和实践。感兴趣的方向很多,什么都学,忙于上课、参加培训或者会议

  8. 为什么达成目标(专家)这么难?

  和做项目一样现实中的项目往往比想象复杂,因为涉及到人、事、物,这里面的每一项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达成目标也是一个项目,而且需要对自己有更深入认识改变

  9. 如果不做专家,是不是就放弃了?

  肯定不是。

  了解这个题目(成为专家)可以知道专家应该是怎样的,防骗。

  知道其中的方法和套路,可以改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让胜任之路更顺利。

  认识专家之路很艰难,对实际工作中的那点困惑纠结就不必太在意。

  10. 回答问题的人是不是想做专家?

  专家只是结果,想把自己的点子干出来,这个是肯定的。(作者唐尤华)

  《卓越密码》读后感(二):为啥练了一万小时,仍然只是一个熟练工?

  一、引子 最近一则校园伤人案件让人震惊,据报道事件原委是这样的:2018年4月27日下午,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发生了一起恶性砍学生事件,造成19人受伤7人死亡。事发后,行凶歹徒已被警方控制嫌疑人赵某某,男,汉族,1990年1月20日生人,户籍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155号。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今天持匕首杀人。 有学者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砍人的心理成因时,指出犯罪嫌疑人的原生家庭存在诸多问题,如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什么章法,非常的简单粗暴,导致犯罪嫌疑人从小的心理状况就陷入一种不健康境地,导致在学校受同学欺负时,既没有及时向学校和老师反映,也无法消除自己的恐惧郁闷情绪,长时间下来,致使嫌疑人的心理越来越扭曲,以至冲动之下酿成大错,万劫不复。 以上分析看似有事实有理论,逻辑也似乎通顺。那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二、改变的力量:冲破原生家庭的束缚 翻开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老师的新书《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一书,我找到了答案,在书中的第四章第二部分的“思维的模式修炼”的第一节,田志刚老师明确提出”原生家庭没那么重要“的观点。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家庭都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甚至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这种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你尚不具备 判断能力时你最基本的认知来自家庭,不仅仅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它的影响,而且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受到家庭、最亲近的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父母、亲友们的影子。 但从另一方面看,原生家庭对你影响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大,那家庭的影响越小;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冲破“原生家庭”束缚的典型人物革命时期层出不穷。如周恩来、邓中夏都是典型。在现代社会也是屡见不鲜。如出身农民的学生通过读书变成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也有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变成“坏人”甚至成为“罪犯”的,如建国初期被判处死刑的刘青山、张子善;前几年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某著名歌唱家的儿子某天一、某著名武打明星的儿子吸毒、某著名电影明星的儿子虐待女友案等。 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一书,田志刚老师指出: 互联网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通过互联网让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甚至世界上的优秀理念、方法和成果,而且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也给了每个个体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学习、财富积累,做事方式等。 大部分青年人得到的受教育机会和互联网为我们个人成长提供的可能性,让每个人都可以摆脱你原生家庭的机不可失桎梏,站在一个更新平台上。 而实际上,有很多人却不会利用这些机会,读了十多年的书却不会学习,整天朋友圈、淘宝、天猫、微信却不会用互联网长进自我,信息爆炸、知识超载却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更为悲惨的是,他们甚至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只会怨天尤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但当需要他去学习、思考、实践的时候,就退缩了。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人,上帝也帮不上忙! 实践也证明,原生家庭不是制约你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的力量,然后就是你有没有为这种意愿付出超过他人的努力

  三、如何学习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实现自我真正的改变?田志刚老师的《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为大家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改变从学习开始,如何学习?《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的第二章的目录是 学什么 方向比努力重要 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专家的知识结构 怎么学 学习的元认知 专家型学习方法 遍历你的领域 建立知识体系 学习上唯一的捷径 学习能力 五维度学习能力 如何做到持续学习 学习源和工具

  这里充分展示黄金法则的WHY-WHAT-HOW,从能力建设出发,提出了如何学习的方法和路径 四、如何成为专家 关于如何成为专家,最近特别流行二个理论,一是一万小时理论,二是刻意练习理论。 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那么,这二个理念是不是适合所有领域和人呢?田志刚老师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明确指出: 刻意练习的充分条件有七项 专注: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改进:明确所有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改进 目标:每次练习都知道要改进什么 重复:需要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 思考:练习中尝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耐心:不急于求成,积累点滴进步 机会:乖乖与利用各种机会 刻意练习的限定条件概括起来有3点: 资源限制。刻意练习既需要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获得教师训练材料、训练设施通俗地说,对于有成熟训练方法的领域,支撑刻意练习的资源需要花钱,甚至是大把大把的钱! 动机限制。从根本上说,刻意练习不是激励性的。演奏者把它当作获得进步的工具,练习缺少内在的奖励快乐,这和领域内的个人很少自发练习的事实是一致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胜任的层次上,是因为有外力(家庭、领导、经济因素等)的”逼迫“,当没有人明确要求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放弃。而刻意练习本身是没意思不好玩的,属于胜任期之后的专业练习,你得忍受无聊的重复,但大部分人做不到。 努力限制。刻意练习是很费精力的活动,因此每天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不感到精疲力尽为宜,否则就无法将刻意练习持续进行下去,这就要求刻意练习的时间每天应限定在合适范围内。所以真正的刻意练习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持续、科学的训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人太难了,很难坚持

  宋朝有个小伙子叫张友正,他内心里很早就有个书法梦,为了实现梦想成为书法家,当时还是普通青年的小张找了间阁楼住下,潜心练习写字。这一宅,就是整整三十年,最终风雨之后见彩虹,宅成了一代书法家,扬名立万。连宋神宗看了他的字都赞不绝口,称其草书堪称本朝第一。 看到这,有人会说了,躲进小楼成一统,我也行。只是,咱宅得越深路变得越窄,人要吃喝拉撒,要柴米油盐,光苦心孤诣地宅着,别说三十年,三个月肚子就得饿瘪。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张友正家境非同一般老爸是当朝大权在握宰相名下有市值百万的首都豪华别墅。即便如此,张友正耗费三十年挥毫泼墨从小张变成老张,时间并非唯一的代价,吃饭穿衣尚可勤俭节约,每天写那么多字到哪弄钱买草稿纸呢?只有把豪宅挂到中介,卖出三百万钱,用房款供着他写了三十年。 对于张友正来说,不必为生计奔波,实现理想的路上所差的就是胆识——狠心卖掉房产做盘缠勇往直前,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已离天三尺三,梦想触手可及。欧阳修在《避暑录话》里感慨张友正卖掉别墅换草稿纸,正是钦佩其勇敢决绝天下有别墅的人多的是,有书法梦的人也不少,难的是敢于舍墅求书,贵在胆识。 如此看来,对于手头没房却心中有梦的人,岂不是机会渺茫?也不尽然。咱们来看看怀素。唐朝的书法家怀素,和张友正一样少年时代胸怀书法梦。《怀素别传》称他家里生活贫困,只能在墙上、瓦上练字。怀素想明白了自身条件:家境不宽裕,没钱没房,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就是一腔热情。条件贫瘠至此,胜算无几。老怀仍旧曲径通幽一般找到了办法。他投身佛门,和躲进小楼差不多,既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环境,又解决了基本的饮食起居等生活问题,然后一门心思地苦练书法。练起字来同样有缺纸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找荒地种上芭蕉树,摘取树叶铺在桌子上当纸。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日复一日竟将盘板写穿。凭着锲而不舍精神,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书法家。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即便外在条件相差悬殊,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可惜的是,梦想很折磨人,你跟或不跟,它就在那里,你跟进一步,它并不近,跟进一百步,还是那般远。即便痴心不悔地追逐了1万个小时,闹钟也不一定如你所愿地准时响起。从张、怀二人的经历可以发现,张友正用了整整三十年,怀素也投入了十几年,足见实现梦想之路,并不是1万小时定律那么板上钉钉。谁也不知道胜利的最后一秒是否能恰到好处地在那个当口出现。甚至,悲观地看,梦想还总是在常人所拥有的时间之外一秒的地方等待。所以,若是真切地想和它拥抱,就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需要跑得更快一点,坚持得更久一些。 在这个梦想泛滥的年代里,各种梦想秀充斥荧屏、报刊,更要叮嘱自己避免流连在他人光怪陆离的梦想故事中。常看别人的励志故事,不妨立长志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其做他人梦想的看客,不如把细细碎碎的时光攒起来,投入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储蓄罐里,心无旁骛地换取属于自己的梦想,那也许是1万小时,也许是2万小时。 如果早早地确定梦想,明确目标,持续努力,你的闹钟一定会不负期望地在某一天,也许那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早晨或是午后,伴着微风或是小雪,自顾自地响了起来。 那的确来之不易,看起来却又自然而然。

  《卓越密码》读后感(三):如何成为专家?原来我还差这一点

  

01

初读《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有点难度。想来也很正常,毕竟它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卓越专家的书。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卓越和专家。

  所以只适合专家或即将成为专家的人阅读,而且一定要卓越。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02

  作者的上一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出版于8年前,可以讲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著作。

  8年磨一剑,新出版的这本显然展现出作者这么多年来沉浸于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功底之深厚,所以初读前两章“专家”和“学习”会让人觉得学术味道有点重。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小错误,拉姆斯菲尔德有关“知道不知道”的四象限论述是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讲的。

  当时这段的话的意思是美国中情局已经掌握了基地组织正在计划在美国本土实施恐怖袭击。

  但是这么重要的情况,却因为美国情报数据库的庞大而被淹没在浩瀚的情报中,没有被情报分析员发掘出来并提前预警。

03

  难归难,但从第三章“实践”开始,让我眼前一亮。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周围朋友经常夸我的一句话是书本随身带,也不看手机。

  这源于作者提到的持续学习的两大动力:一是不断提问,二是输入输出。

  很多人在离开学校后,就停止了学习的动力。

  而持续学习的人无非基于两种情况,一是热爱本职工作,二是被工作所迫。

  我两者都有,但后者因素更大些。

  也正是因为数年前面临压力而走上持续学习的道路,从而小有收获。

  从行为习惯上讲同理,人要么因为热爱而坚持,要么因为憎恨而坚持。

04

  在工作上,我自认是勤奋者。

  因此在学习上,我曾为干好工作而刻苦钻研。

  但是近年来,我也发现一个现象却迟迟没有得到答案。那就是我阅读的其他领域知识似乎对个人的促进和帮助并不是很大。

  读罢《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后我终于明白,在有些方面自己缺少实践的机会。

  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

  我会根据自己所阅读和关注的重点,创造条件来进行实践,只有实际参与进去,才可能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

  这没有捷径可走 !

05

  如何实践?我梳理的思路如下:

  第一步,根据书中的知识工作者工作和实践的四个类型给自己定位。

  我的定位在第四象限——专业模式,需要根据个人的判断决策独立完成。

  第二步,把自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全部显性化专业归类。

  这社会没有一个专家是只懂本专业的“一根筋”,要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人要做一个大写的字母T。那一竖代表了自己的专业精深度,而一横则是横向知识能力的扩展。

  第三步,结合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交叉点。即从定位行业出发汇总相关的行业,然后把横向专业与相关行业进行对接。

  此步骤很重要,换句话说就是“跨半步”。比如韩寒的本职工作是作家,众所周知。然后他跨了半步,又去办杂志、拍电影和组乐队写歌,在本质上与作家行当是相关的。

  当梳理出相关的行业和专业后,优先在这些方面学习和实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取得长足的进步。

  反过来讲,我钻研的有些知识其实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根本用不着,尽管能写出像那么回事的文章,但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甚至品尝失败的滋味,如何得到成功的喜悦。

  可能有人会说韩寒还是跨界做了赛车手呀。这是特例,大部分凡夫俗子做不到这一点,而且人家在赛车上花的金钱和时间不比专业赛车手少,从实践的角度看是符合本书理论依据的。

06

  至于书中的最后两块——思维和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成为专家的路上也同样必不可少。

  思维决定行动,解决根本性问题。就在最近,我在《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的书评(详见《好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建立和升级各种“系统”》)阐述同样的观点:系统与目标是两回事,系统比目标更加重要。

  而品牌为传播个人影响力服务,可以反过来促进成为真正卓越的专家,地球人太多,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被更大的群体接受并提供服务。

  这本书专业性非常强,值得隔段时间反复阅读体会。

  《卓越密码》读后感(四):让你成为专家,有迹可循

  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 ,现在就有很多的一部分职业已经被替代,比如京东中一些装配,搬运重复率高的一些工作都会由机器人所替代。未来甚至会有更多的职业被替代,一些程序的工作更容易被替代,比如银行柜员、会计等。

  原本具有竞争力的职业也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原有的优势,所以就要求个体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学习,成为专家型人才才能不被淘汰。而在如今互联网+的氛围下,个体成为专家的相对比较优势的资源和环境,而现在的专家和以往的专家也不太一样,不再非必须是科研型人才才能成为专家,各个岗位类型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定的努力后,都可以成为专家。

  书中对于成为专家的过程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在不断的学习下,对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且在思维上作出一定的提升,在思维模式上选择有利于成长的思维模式。

  1. 学习方面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够速成的事情,必须要长久坚持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清晰目标和动力,而这也是成为专家的俩个重要因素。书中对于成为专家的知识框架和行动指南给出了答案。

  对于我们的学习的目标方面,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路径,在不断输出为导向下和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动力下进行学习,为自己的学习找到最根本的动力。

  书中提到专家们在知识方面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加强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并在解决相关负责困难的问题上,进行思考总结。在阅读方面多阅读相关专业方面的书籍,选择质量高,内容好的书籍,而不是一些伪知识,多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同高手交流。在学习之前抱有疑问对知识能够做到为什么的了解,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如何应用。在自己的欠缺的地方,怀抱着比较开放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这些自己欠缺的知识,进而去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2. 实践方面

  书中提到我们学习的很大一部分的知识来自于实践所得,而那些我们认为很重要的课程学习则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在普通人实践机会受制的情况下,貌似只有自己找更多优质的实践机会,其主要的途径无外乎跳槽,在内部争取和在北上广遇见更多优质的机会,在实践后进行一些总结复盘,如果单纯的只是重复性实践和工作,不经过大脑思考,沉淀不下来任何东西,打多少工也是徒劳。

  比如在做完一个项目后,在其过程中,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个工作过程中的优劣,以及相关制度给工作带来的限制。还有其他一些比较突发的事情,对工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

  3. 思维方面

  书中在思维方面,提到了我们平时认为的一些思维限制,本身的以及外界的造成的限制。在破除原生家庭以及比较欠缺理性的思维方式后,对我们自己的思维进行一个调整更加的理性接受现实,去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

  在工作中用好有利于工作的思维,比如用户思维,让我们在对待所有的人的时候都要有用户思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工作,挖掘其本质上的需求,使得工作更加顺畅和完善。

  在工作中使用框架思维,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清晰,目标方向清晰,从需要完成工作的问题解决,到如何解决,以及如何最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4.专家品牌

  在成为专家后需要一定的品牌意识,得到别人的认可,使自己更加专业,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卓越密码》读后感(五):知识从业者可以反复阅读的好书

  赢得社会的认可是有才能人士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恃才却不能傲物,理解人性并于世界和解,塑造属于你的专家品牌。

  很早就开始关注田老师的公号了,在这个全名娱乐的时代一直深耕“知识管理”领域的人不多,看过罗胖的就知道他的后期出品更多是贩卖焦虑,看过简书小六的也知道强制输出缺乏深度,更遑论众多自媒体上各种喧闹的声音。田老师的公号每篇文章一般是2k左右的阅读量,教人管理知识、打磨专业本领的主题公号是不好做营销的,但是对于真正想学习的和提高的人来说,却是难得的宝藏。

  之前零零碎碎的看了公号的文章,就期待能有这样一本书能够把这个领域的事情说清楚、讲明白,毕竟能够整理成册,写成了书本的自媒体就是少数,这本书一完成也算是完成了田老师的“立言”壮举,而我在出书的第一时间也快递了一本,一口气读了许多,合上许多那些曾经零零散散的idea开始系统化了,快速变化的职场职业规划如何发展,高度碎片的知识该如何整合,过载的信息该如何过滤,得过且过的人生该如何避开“中年危机”,我想这本书都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