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断舍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断舍离》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5: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断舍离》读后感10篇

  《断舍离》是一本由山下英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6.00,页数:1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断舍离》读后感(一):摘抄

  以下来自书中摘抄所以我们必须经常依据“现在”这个时间轴,一步步选择,取舍,只留下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内。

  “舍”=舍弃家中累积废物

  重复以上这两项,最后达成的是: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自在空间

  虽然词汇顺序是从“断”先开始,不过时机上,“舍”才是起点。也就是“舍”——“段”——“离”。

  东西,要被使用

  东西,要在目前被需要的地方。 东西,要在应放的地方,才美。

  《断舍离》读后感(二):断舍离,关注现在,提升自我

  “断舍离”的概念很早就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看到过,只是大概知道是关于整理的,一直挺好奇的,昨天在图书馆发现了,就借了回来。看完后觉得内容挺杂的,组织的怪怪的,看起来很零散,互相之间没什么联系,以前自己对其的期望有点大了。

  第一、二部分:舍——识别过去置之不理的物品 主要说的是扔东西及其好处,认清“可以用”和“用得上”,去掉“有的话,很方便”的想法,关注“此时、此地、自己”,果断的扔掉不需要的、可能用得上的、将来会用的、过去回忆的、陌生的等东西。好处有可以改善生活空间,改善心情培养自信

  第三部分:断——觉察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1. 用完之后或者舍弃之后才购买,不屯积;2. 当“好想要”时,深呼吸冷静;3. 七、五、一法则;4. 将“将就用”的换成自己的“珍藏品”,告诉自己“我适合用好东西”

  本部分中,有一个比喻好玩的,将现代比做河流,将断比做上游的闸门,舍比做下游的闸门,要上游窄、下游宽才能保证流畅

  “七、五、一法则”:1. 看不见的收纳占七成,空三成,如衣橱、壁橱、抽屉冰箱等;2. 看得见的收纳占五成,空五成,如有玻璃门的餐具柜、书架等;3. 要让人看见的收纳一成,空九成,如摆设嗜好物品的空间,或是陈列自己所喜爱装饰品等的平台

  第四部分:离——脱离执着而自在愉快的状态 1. 重视现在,特别是专属自己的现在;2. 直觉:阳的直觉——带来好事情灵感,阴的直觉——感觉好像有点不太对劲的停止符号;3. 重视阴的直觉;4.心态转变VS按兵不动

  还提到了有利于"气"、“运”的改变,感觉有些玄乎。

  第五部分:一些例子,感觉和断舍离的关系没那么强烈现象结论不能完全支撑文章。提到的例子有:减肥、财富人际关系感情等。

  全文读下来感觉用处不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学生身份,住学校宿舍,物品都比较简单个人也有强迫症,看东西乱就难受;另一方面是对时间管理掌握的比较多,二者有共通的地方,相应的觉得书中的内容有些浅显

  总结来说,全书挑战传统感念中的“有备无患思想,认为“有备有患”,应该“无备”“舍备”,最终的目的要人认清此时此刻的自己,认同自己,从自己出发,审视自己的周围,生活环境、感情、人际扽等,断舍不必要的,只留“珍藏品”,从而提升自我。

  《断舍离》读后感(三):断舍离后,轻装上阵身心轻盈

  一

  记得高三那年,每逢考试班主任总会如下一番叮嘱

  大家要以平常心应对,不要有心理包袱,轻装上阵,一定能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

  一直记着这段话,尤其“轻装上阵”一词铭刻于心,以致后来每次面对人生考验,只要以轻松平和的心态处理,卸下心头的重担,身心轻盈,一切难题便事半功倍

  二

  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表面上看讲解日常生活中收纳整理的方法,其实内含一份人生之道,一种让心情轻盈的不可思议的整理术。

  我们知道,环境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果自己的周围糟糕一片,不光降低了生活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心境,甚至会妨碍他人的情绪,导致恶性循环

  是故,第一步,要断。断却贪念,断绝一切不需要的物品,让“入口”变窄,只让“珍藏、精选”通过“关卡”。当只有自己喜欢的物品围绕在身旁,心情会越来越愉悦

  第二步,是舍。丢掉废物,舍弃贪恋。把已经用不着的东西收拾掉,扔掉,卖掉,送掉都行,万不可恋恋不舍,还抱着“万一以后会用到”之类的错误观念。要明白,“可以用,但用不到”就没有意义,只会增加环境的混乱度,恶化心情。

  前两步是一种良性循环,通过对物品的收纳和处理,不断地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置换成必需、恰当舒适,最终到达生活环境、生活物品和生活的主人三者和谐态势,新的世界就会呈现。

  英子女士把“断舍离”分成三种境界,究极是“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变成自由清爽快活的自己。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终致心情愉悦,整个人散发出正能量气场,还能感染周遭的家人朋友,共同积极对待人生。

  三

  事实上,我们从古代中国先贤身上,也许能学到“断舍离”的生活智慧

  想当年,柳三变的“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是悲愤无奈看破功名之后的断舍离,曹孟德的“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是通透练达彻悟人生之后的断舍离。

  在这个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红尘俗世中,大伙儿都像一只只无头的苍蝇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美其名曰奋斗”,可到头来却又搞不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徒留虚无寂寥。甚至还有人搭上年轻鲜活性命,超负荷工作导致猝死,更多的人则赔上珍贵健康,以致悔不当初病痛折磨终身

  是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欲念,放慢脚步,“轻装上阵”,和过去的贪嗔痴说再见。要知道,只有怀着爱与感激,才能踏上通往天堂霓虹。慢慢走,别错过途中的美景生命中可亲可爱的人。

  《断舍离》读后感(四):我是如何断舍离失败

  是这样的,周末看了这本书,内心非激动,觉得似乎获得了某种对于生活的某种虚假的掌控感。于是将家里的杂物旧物拿出来,一通收拾,五千多条数据线,一万多页(并没有)的A4纸,散落于房间各处的变了形因而被归为居家服的衣物塑料包装纸,阳台上的十几个酒瓶子——

  一股脑儿全收拾出来,没有别的废话,就是要扔。

  ——垃圾箱看着也是这么不舒服,楼下十元店里的基佬紫透明垃圾桶怎么能够获得书中那种清爽的日式家居风格,扔!果然还是要买一个MUJI的垃圾桶才能当得起断舍离重要思想,一件杂物没扔,先买了一个MUJI小号垃圾桶(大号的果然还是太贵,垃圾桶比洗脸盆还贵,洗脸盆也是十元店!只能买个小号的,多亏打折!)

  可是垃圾要怎么扔?作为一个一直觉得对环境有所亏欠的人,当然能够分类回收是最好的了。于是归了一堆纸张,一堆包装纸,一堆玻璃瓶,一堆塑料瓶,还有一小包电池。不大的房间立刻堆满了。可是要怎么扔呢?想起了在其他地方扔垃圾的一些经验

  在香港和朋友合租的时候,生活垃圾要小心对付,搬家和扔大件的垃圾也是一件及其令人头痛的事情。当时我住的住宅小区,有一个回收衣物的回收箱,此外每一层的楼梯间里有一个大号的蓝色垃圾桶,住户要把自己的生活垃圾包好,放在垃圾桶的里面,盖好盖子我的朋友就因为有一次把垃圾放在了垃圾桶旁边,而不是「里面」,被清洁工投诉,还在楼层里贴了警告通知。搬家就更麻烦,大件的垃圾必须要自己运输到附近的回收站,不可以任意丢弃在小区内,而且寸土寸金的小区恐怕也没有这么大的空间给你摆放杂物。我的一个香港朋友就曾经因为乱丢垃圾被警察开罚单,处罚了一千多港币。

  所以恐怕还是要预约一辆小货车(此处需要广东话技能),还要请几个师傅帮你把沙发衣柜洗衣机、等不要的家俱电器或者大型垃圾搬到货车上(货车司机当然是不会免费帮你搬的),然后拉到所在地区的回收站,这才算齐活。大热天里一趟下来,少不了要两百港币靠上。扔东西是相当贵。

  学校里垃圾的扔法就更加细腻,最近两年,户外的垃圾桶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类垃圾箱,(校园里的猴子蟑螂太讨厌)。住宿生每学期退宿的时候,宿舍还会定期出现电器、书籍衣服鞋子等等专门的回收箱,错过了就只能再等一学期啦,这些回收物品的去向,我并不清楚,也许值得调查一番,再写一篇介绍。当然,随随便便丢到公用厨房的垃圾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和打扫的阿姨熟络起来,看到她每天满头大汗抱怨将大件垃圾扔在公共厨房的人,实在是不忍心增加她的劳动量。只能再攒一攒,等到期末集中扔。

  在香港仍垃圾已经算有些麻烦,前两年和朋友去日本旅游,算是见识了「断舍离」的发源地,扔垃圾是多么讲究,正因为如此,山下英子们才可以坦然的扔东西吧。学日语的时候练习听力,有一段对话关于在日本租房子,听力难点在于听到不同的小区,周几扔可燃垃圾,周几扔不可燃垃圾。这个时候,才知道日剧中常见镜头——就是追垃圾车的桥段——产生背景。听说日本家庭通常有一本手册,告诉读者每种垃圾如何分类,如何回收,错过了回收的日子,恐怕还要再等一周。在我和朋友一周多的旅游时间内,便利店成了我们的救星,因为便利店里有不必分类的垃圾桶(或者其实是要分类的,只是被我们忽略了。。。),于是两个人见了便利店就往里钻,装满垃圾的口袋一顿掏。我的朋友在日本留学多年,常年随身携带一个垃圾袋,我没有问她乱丢垃圾如何处罚,恐怕也是相当严厉的。

  反观我家的小区,垃圾桶的垃圾常年满到冒出来,夏天里吃空的西瓜壳子散发出酸爽的气息。前两天一架破旧沙发被扔在了旁边,占去了不少旁边儿童乐园的空间,风吹日晒,不知道是不是会在某天突然消失。对门邻居扔了一张写字台,就放在楼道里,已经两三个月过去,不知道是不是会在某天突然消失。我家有一张旧餐桌,打遍了周围收废品电话,也没有人感兴趣,一张餐桌有什么值得回收的。说来惭愧,后来被我暗搓搓推到了地下停车场的一个角落,不知道是不是会在某天突然消失。

  怎么办,还是老办法吧!正想着把杂物就这么硬着头皮扔到普通生活垃圾桶里,可惜有人捷足先登了!周末小区有人搬家,因此垃圾桶被塞的满满当当,旁边还放着一个破旧的电饭煲,一些可能曾经是柜子的建材,还有不要的衣服,鞋子,垃圾蔓延到了楼梯上,几乎让人无法下脚。

  只能纪春生趟在沙发上想办法。搜来搜去,发现政府最近有一个回收的应用程序,我将几大堆杂物上报,给了我一个5毛钱的报价。谁会为了五毛钱跑这么远路来收我的杂物呢?果然,第二天中午,还是没有人接单。只能先这样了!下周再想办法吧!(一般只有周末回家)

  看了这本令人心情轻盈到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我的心情却是很沉重的。本来有些乱的家里,现在堆满了几大堆等待回收的垃圾,彻底杂乱了。垃圾一样没扔掉,还请回来了一个巨贵无比的MUJI垃圾桶。

  扔垃圾是这么方便,又是这么不方便。我就是这样断舍离失败的。

  《断舍离》读后感(五):本来打算成为新一年看完的第一本书但是它太短一不小心看完了

  『

  关键词:此时,此地,自己。

  关键目标:为了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舒畅的兜风。

  关键概念:通过舍弃、整理物品,将心中无用之物整理得一干二净,让人生变愉快的方法。

  关键能力:精心选择力。

  』

  总的来说,这本书,或者更像是一本小册子,实质上的内容就是这些了。

  是的,人生需要选择与舍弃的能力,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不要为了可能的忧患而提前担忧,这些都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话。不同于以往的鸡汤,除了摆道理举例子,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可能的“修炼”方法,那就是整理,通过从周边的生活环境入手来习惯实践这些道理。

  然而不管是副标题“让人心情轻盈到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还是穿插在书中的践行了“断舍离”生活方式的人们的生活改变,都让我觉得有些过了。做些什么可能确实会比以前更好,但人生绝不是能把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就能过的一帆风顺这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做些什么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不久之后也要开始了,新的环境与新的住处,我大概也要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断舍离”了。

  《断舍离》读后感(六):我们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

  最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名字看起来像本灵修类的书籍;另外是因为山下英子这个名字很好听(哈哈);还有,除了村树的书以外,从来没看过别的日本作家写的书,很好奇。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必须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该放的地方。最喜欢的就是把它们放进柜子和衣橱等,或者整齐的排列在外面也可。可是这些东西似乎每天都会乱,每天都要重新整理好几遍。我还得意地觉得,忙碌证明我很勤快,这是美德呢,从来不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妥。

  看完《断舍离》之后,整个人忽然被惊醒了:原来我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围绕着“我”“现在”“使用的东西”这三点来整理,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舍弃掉。看完第二天就开始制定整理计划,周末整理衣服,周一整理办公桌,周二整理厨房,周三整理书架,记不清我送走多少东西。刚开始心里还想着会不会有的东西使用时找不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影响。

  我特别喜欢囤积物品,买东西是我会想着将来会用,某一天会用,现在买真划算,这东西很好看 等等,各种看似都很正确的理由。实际上,带着这些想发买回来的物品,几乎都没有被好好利用。

  舍弃了不喜欢的,不合适的,不用的东西,也是为了让我更好的使用当下的物品,更加珍惜它们。

  万物都需要平衡,家里的物品也是,进出都要保持平衡,耶!

  特别受用的一本书,非常赞。唯一的缺陷是全是逻辑有些不太清晰,不过还好并不影响我吸收其中的精华。

  《断舍离》读后感(七):断舍离,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天气很好,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三个女孩一起去逛街,好巧不巧,商场化妆品专柜在做活动,吸引了好多人驻足。因为是打五折,所以三个女孩很是激动,不由得庆幸自己的好运。

  小A和小B各自买了三盒面膜,小A还买了一瓶防晒,一瓶隔离,还有一个唇彩加一只眼线笔。小B则是在柔肤水和爽肤水之间徘徊不定,犹豫再三地选择了一瓶柔肤水,还有一个粉底液加一个睫毛膏。小C本来也打算挑选一些,虽然现在用不上,但因为划算,可以囤积下来的物品,但因为最近看了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考量再三,最终决定不买了。于是在小A和小B一声声,“我也还有呢,买了放着嘛,早晚用得上”,“真是遗憾,不买多可惜”的叹息声中,离开了商场。

  小A回到家,收拾自己的化妆品,“哎呀,我之前买的面膜,竟然过期了,这可是花了大价钱呢。”于是,在遗憾与懊悔中,把过期的面膜扔掉了。可仍旧能够看到,她还有很多没有拆开包装的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都是平时网上购物,或是商场买来的,无一例外地大部分都是觉得划算,拿来囤积的,却没想到,意外地放过了期,只能丢掉。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小A这样的情况,当然不仅仅局限在化妆品上,比如衣服,笔记本,日常用品,等等。而种种囤积的货物,慢慢让你的家里变得拥挤不堪,杂乱无章。这时候,你的生活需要做出改变。

  断舍离,既是打造正能量房间的家居整理术,也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人生整理术。

  断舍离,要做的事情是:

  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内。

  舍=舍弃家中累积的废物。

  重复以上两项,最后达成的是: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

  虽然词汇的顺序是从“断”先开始,不过实际上,“舍”才是起点,也就是舍,断,离。

  文中指出,舍弃物品的真正理由,并不在于物品本身“可以用和不能用”,你要根据“自己”和“现在”这两个轴心来判断,这个物品是“有用”,还是“没用”。

  对“现在的自己”而言,需要、适合、舒适的物品,就留下。

  对“现在的自己”而言,不需要、不适合、不舒适的物品,就舍弃。

  小A的例子,常常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但这种库存起来的东西,如果是在公司,那就是“滞销的陈货=借款”。因此,购物的基本概念,应该立足在“东西用完了再买”之上。

  文章提到,要限制物品的数量,采用“七、五、一”法则。

  “七”,指壁橱、橱柜、抽屉等“看不见的收纳”,其合适的容量为七成,剩下的三成空间空出来,作为物品进出的通道。

  “五”,指附有玻璃门的餐具柜或是开放式的层架等“看得见的收纳”,要将物品摆放美观上限是要留下五成的空间。

  “一”,“要让人看见的收纳”,指将自己的嗜好、喜爱的物品或设计性较高的装饰品所摆设的空间,物品的摆设约占全部空间的一成。

  这样一一设定物品收纳陈列的总量限制,就能自然而然地锻炼出你对东西的“挑选能力”。通过尝试改变自己观点,反复地选择、淘汰、挑选出物品才能形成自己的体系。

  关于如何提升大家都很关心的“个人形象”问题,书中也有详细阐述。比如,平常就使用精心挑选的物品,会让你提升自我评价,也会让你喜欢自己。将房间里的东西,就算一个也好,替换成“珍藏品”。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就向自己宣告:“我适合使用好东西。”然后,通过使用这些“珍藏品”,在不知不觉中,你和物品就会自然而然地愈发契合。使用高级品时,你将不再感到不自在。而当你感觉到与之协调时,自我形象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你留在身边的东西,一定要是最少量、最适合、最好的。要放弃不舍之心,剔除身边不再合适的东西。一但形成自动机制,你就会自觉开始清理身边和内心的杂物,进而澄清自己的人生,体会前所未有的轻盈。

  断,就是让你的生活入口狭窄;舍,就是让你的生活出口宽广;离,就是通过断和舍,来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的终极目的,是让你的生活充满能量,流动不滞。

  断,舍,离,你,准备好了吗?

  《断舍离》读后感(八):拖延症患者的一剂良方

  作为我今年实施读书计划的第一本书,《断舍离》这种鸡汤小清新还是比较合适的。

  简单总结一下: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扔东西也扔的心安理得的书。。。

  这是一本告诉你只要扔掉东西就会遇到好事情,就会升职加薪的书。。。

  这是一本告诉你只要扔掉东西就会有男盆友的书。。。(并没有

  言归正传,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断舍离”这种家具整理术及人生整理术。

  作为一名资深的拖延症患者,我不得不赞同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如一些长时间不用的物品就需要处理掉啊,要使用自己真正喜爱并且适合自己的物品啊,不要因为囤货或减价的理由而买一些自己当下用不到的东西啊等等。

  当然,这本书说的断舍离的对象不仅仅是物品,他还表达了一种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其实处理掉一些不用的旧物,何尝不是摈弃掉自己心中那份纠结、犹豫、怀旧的负面情绪呢。

  虽然鸡汤喝的挺香的,但是还是忍不住挑挑里面的骨头。书里提倡的这种极简主意风格,其实与柴米油盐姜醋茶的生活还是有比较大的冲突的,当然与自己头脑一热买之而后快的心情也有些冲突。所以这本书中描绘的也是一种理想境界,很难完全达到。。。。

  《断舍离》读后感(九):断舍离

  本周重读《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间。

  “舍”=舍弃家中累积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

  于是立马践行“断舍离”,首先清理屋子的内部空间, 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心灵清理,让它变得开阔和清爽,内心空间需要不断丰盈和强韧。倘若执着于外在的人事物,将不能让我们个体得到真正的独立,亦或是全身心的满足,把关注力聚焦于自身,将精力放在当下,才能换来生活的精彩纷呈。我相信,快乐和幸福从来都不是依附于外物。

  在多年以前就喜欢收拾,在整理中获得干净、整洁。断同时意味着杜绝买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我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如果买了,应该思考它会不会有使用价值,还是买了回去之后一直封存箱底。买东西之前务必慎重,是否真心喜欢,让它物尽其用,而不是置之不理。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选择物品的敲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断舍离并不是提倡清简的生活。与之相反,它是让你更精致美好, 因为要给好的东西腾出空间和时间来, 把那些不用的东西处理掉,捐出,或者送人,或者干脆扔掉。把用的物品摆放出来,让美的事物围绕自身。

  《断舍离•心灵篇》中的核心是倡导俯瞰力。俯瞰力就是一种脱离当下,从高处往下看的能力,需要培养的是深刻的洞察、前瞻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是在断舍离到了“离”的状态后进一步提升所收获的能力。人最难看清楚的往往是自己,和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时候以为看到,但并非客观感知到。要真的做到客观,需要的就是鸟瞰四方的俯瞰力。断的另一种情况是担忧未来——总在为了某个没有到来的未来担心不已,但这一天却从来没有真真正正地出现过, 把时间轴锁定现在,重点关注现在,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这才是人生该有的状态。活在当下,把握你所拥有的,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断舍离的禅意是一种减法的生活哲学,通过不断的断与舍,让生活变得简单、舒适、自在,而俯瞰力拓展的则是加法哲学,借由俯瞰力把关注的焦点放到已经完成的事情上,不断突破旧我,提升自信。当我们越是能够清楚掌握自我,明白的那个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能更有意识的生活,不再拘泥于现状,不再计较那些琐碎的事物和纠结于生活中的不幸,也不易受情绪影响, 让自己的生活和心灵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

  当我从当下抽离,跳出自身, 忽然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无限美好, 每一个过程都有真意,那便是不重复地向上突破!

  《断舍离》读后感(十):整理物品就是通过舍断达到离

  掌握断舍离的精髓,通过整理物品,达到整理人生

  音频阅读

  中医认为,人体有“穴道”,是能量的通道,如同毛孔在热的时候会打开排汗,冷的时候会关闭以保持一定的体温。穴道在有“好的气”时会打开吸收,“坏的气”时会关闭。生活环境与中医“穴道”理论是相通的,好的生活环境会让整个人神清气爽,而脏乱差的环境下生活的人通常不太会神采奕奕。

  也许我们选择不了外在生活环境,但可以通过整理房间改变内在生活环境,整理的过程是断舍离、是对物品的筛选、是对内心的观察,方法容易,过程很难,但掌握了断舍离的精髓也就掌握了整理人生的技巧。

  关于作者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将瑜伽中提倡的“断行、舍行、离行”(是为了让人放下心中执着的教导),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断舍离”,山下英子本人为杂物管理咨询师,著有《断舍离》一书,自2001年陆续开展《断舍离讲座》,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思维导图-按照章节制作

  本书分为5个章节,通过了解断舍离概念、实践以及带来的改变,最终强调断舍离的真正目的:通过剔除身边不再合适的、不需要的物品,达到澄清自己的人生,体会前所未有的轻盈。

  何为“断舍离”

  通过舍弃、整理物品,将心中无用之物,不合时宜的物品整理的一干二净,让人生变得愉悦,在这里要注重以下几点:

  断舍离≠整理房间

  断舍离中的整理是通过精简物品,留下需要的物品,要遵循:

  留下的物品,判断的标准:让自己感觉舒适的、符合时宜的、让心情可以变愉悦的。

  主体一定是“自己”不是“物品”也不是“他人”。如果将物品作为主体时会你会发现--什么都可以不用丢掉,因为物品本身是有用的,所以主体一定是“自己”。

读书笔记

  实践前,你需要了解的

  一、剔除以下五种心态

  我不会整理。方法都是可以学会的,“我不会”的潜意识其实是:“我不愿意整理”,所以剔除不会的心态,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舍不得丢弃,不浪费。你可以尝试打开家里的衣柜、囤积的物品,然后你仔细回想,那些你总是认为丢掉可惜的物品是否已经占据了衣柜很久,是否每次拉乱衣物时都要重新整理一遍,浪费时间还占用空间,剔除固有的思维,物尽其用才是对物品最好的照顾。

  以后总能用得到。漂亮的包装盒、买了很久却还是没有打开过的书籍,你说“以后总能用得到、以后总会去看”,过了这么久还是没用到,他们占据着家里的一席之地,等到真正用的时候,即使没有他们你还是能找到替代物。

  太麻烦。你总觉得整理起来工程量太大,但每次看到家里很乱,整理起来很费时间,你还会觉得整理会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吗?学会整理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收纳工具是辅助物品,万万不可本末倒置。

  二、正确的“断舍离”顺序

  断舍离真正的顺序其实应该是,舍-断-离:舍:舍弃家中累积的废物(记住判断标准哦);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内。

  舍和断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缩小入口、放大出口。最终达到离。

  离:清除掉不能让自己心动、不合时宜的、不需要的物品,达到愉悦的氛围。

  实践“断舍离”

  一、循序渐进

  循序渐近分为时间上和难易程度两部分。

  1、设定整理时间。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作者在《断舍离》中提到一个观点:开始整理之前,你可以先设定你的整理时间,根据你的整理时间衡量整理的空间。

  2、难易程度。整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物品开始进整理,对此你可以将房间物品分类,从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整理,也可以从自己的物品开始整理,循序渐进,后期整理起来更加容易,也更加会有成就感。

  二、如果实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不妨可以从钱包开始

  很多人的钱包里面除了银行卡、现金以外,可能也会塞满其他物品,比如:发票、车票等等,及时进行钱包的整理,将物品分类,扔掉长期不用的卡片、车票以及不需要的发票,让钱包回归本身价值和作用。

  三、控制源头,多问自己

  作为买买买死忠粉,我们也经常会被“衣柜里永远少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有很多衣服买回来几乎没穿过”“衣柜空间不够用”“一动衣柜,空间大乱”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仔细想想,其实很多物品购买的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或者已经有类似的物品可以替代,所以购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打折的商品=便宜≠需要。避免商家的营销手段,生活类消费品不需要囤积那么多,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购买,而且活动也比较多。

  这件物品心动吗?需要吗?一件物品如果根本不需要,他的附属品再怎么精美也一定不要因为冲动购买,这样只会增加你的空间浪费和金钱浪费。

  主体是你自己,不是物品也不是其他人。讨好你自己的内心。

  买买买≠满足。很多人将买买买看成自我满足的一种行为,其实满足自我不一定要通过买买买,相比购物带来的满足,更好的一种方式则是经营自我爱好。

  四、7/5/1法则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物品摆放时7/5/1法则:

  看不见的收纳占七成。物品收纳时合适的容量为7成,剩下的三成空间要空出来作为物品进出的通道。

  看的见的收纳占五成。高级精品陈列时一般会遵循,留白五成。

  让人看的见的收纳占一成。美术馆里的陈列一般会遵循此类原则,神清气爽又高级。

  整理的方法有很多,掌握精髓远比方法重要:缩小物品入口(舍弃--不需要的、不合时宜的、不心动的物品,控制物品的源头),放大出口(断--购买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最终达到目的离,筛选物品的过程如同人生经营,清楚看到内心,砥砺前行,整理好物品就是整理好自己的人生。

  音频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