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胭脂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胭脂扣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2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胭脂扣读后感10篇

  《胭脂扣》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胭脂扣》读后感(一):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胭脂扣》是繼《霸王別姬》以後,我看的李碧華第二本書。《霸王別姬》看電影版在先,對比原著我會更喜歡電影。因此《胭脂扣》我決定先看原書,看看究竟是電影的改編更勝一籌;還是我本人對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偏好程度不同;亦或者是太過主觀,先入了為主。

  書的前半段一度讓我以為,這是一個現代背景下,歌頌前人至死不渝的浪漫故事。鬼魂如花在黃泉苦候五十年,不見殉情愛人的蹤影,於是來到人間,不惜驚動陽火,萬里尋夫。而如花與袁永定、凌楚娟這對年輕戀人之間的相遇,魔幻色彩中更夾帶著一絲艷遇氣息。直到書前後兩段的節點,如花道出刻意隱瞞的真相,方才令我驚出一身冷汗,感歎世事無常。

  有人說,男人貪心,女人貪愛。可能要看完《胭脂扣》,才會隱隱明白。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生活有事業、抱負、至交和英雄義氣,女人和愛情不過是邊角部分,甚至無聊寂寞時的消遣。但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愛情便是生活的全部。也因此男人活得大多現實,而女人則大多囿於理想。我記得阿楚曾逼問永定敢不敢殉情,永定老實否認了,卻又惹得阿楚生氣。而十二少,在如花吞下鴉片后,卻又反悔,違背了誓言。看來不論古今中外,前朝後世,男女之間無不是如此。

  愛情裡的女人付出得多,地位往往卑微,但不代表最弱。“最強的女人會最弱,最弱的女人會最強”。女人狠起來是不要命的。譬如如花,她自幼便冰雪玲瓏,懂得識人顏色,拉十二少陪葬的計劃更是慎密得可怕。半夕歡愉,軟言相勸,如果他有一點真心,便是死於殉情;如果掉頭他去,也死於被殺。此時如花的想法已不只是愛至深切,更多是佔有慾和妒忌——哪怕他真的沒死,她也要他永遠記得她,要他因為她,一生都不好過。

  十二少曾送給如花一個胭脂扣,如花說,那是她一生中,他送她最好的禮物。可李碧華是這樣描述的:“如花珍惜地把它關上,細碎的一聲。就像一座冷宮的大門。”如花是倚紅樓紅牌,可說到底不過是個妓。白天抹上濃脂重粉,穿游嬉笑于大佬之間;夜晚卸下盔甲,臉上胭脂水粉,被落淚匯成紅流。胭脂扣,是偽裝,是如花蒙蔽自己的安慰,是欺騙之外的美麗皮囊。

  其實如花是成功的。十二少沒死,但他活在痛苦的往事里,永遠都沒能把她忘記。還有“三八七七”,兩人約定的暗號,最後成了十二少家傳呼機的號碼。他可能只是想將這四個數字留個紀念,更或許他隱隱有預感,如花會回到人間尋他。她果真來了,前七天都毫無線索,強延一天終於如願,可那人已至垂暮,於是她不辭而別。

  可我總覺得,她並非絕望之下掉頭離去的。她是終於放下了,釋然了,終於不再糾結于過去的種種不如意了。只是那時兩人再相見,也不過是一方遠遠地眺望,而後回到原處銷聲匿跡。你是人,我是鬼;你已入鮐背之年,我仍是青蔥歲月。還不如重新在黃泉相遇,這時一切苦痛歡樂,全都過眼雲煙,重新轉世輪迴,一切從頭來過。

  但所幸,如花來人間一趟終究沒有白費。她算是圓了一個心願,更叫永定和阿楚,叫我們明白了愛情的含義。愛情是決絕,亦是猶豫;是堅持,亦是妥協;是狂熱,亦是軟弱。正所謂,“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胭脂扣》读后感(二):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三个中篇组成,三个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熟悉。

  《胭脂扣》,因为梅姑和哥哥的演绎,多了更多的鬼魅与妖异。但其实说起来,故事本身并不这样动人,不过就是绝情的嫖客和多情的妓女罢了。不过嫖客也不算完全绝情,至少也努力过奋斗过,想过让妓女进门,尝试过脱离家庭,最后虽怯弱并未死去,但终其一生并未回复正常生活。

  终其一生,谁又能说死去的就是悲惨的,活下来的就是幸运的呢。行尸走肉般的苟活于世,却又没有勇气再次面对死亡,为心中的怀念,锥心蚀骨,众叛亲离。到最后,如花仍然貌美如花,而昔日翩翩的十四少,却成为了一个形骸瘆人空留一身臭皮囊的老者。

  人,终不应如此深情。何不爱自己更多一些呢,为了一段走不下去的感情,死的放不下,生的逃不开。

  《潘金莲的前世今生》,比前一故事动人多了。一个女人在这世事的浮沉中,又能怎样呢。

  刚开始,她有抱负,有梦想,可是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也只能被生生扼杀。不,错的不是时代,也许长得美才是他的原罪。本不是她的错,却只能被强加于她,她就像是一个箭靶,终究只能求个安稳。

  已经算是难得了,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背景,还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还能期望跳出囹圄。求安稳于是得安稳,可惜她真心求的又并不是安稳。可以归咎于前世,也可以归咎于前尘,总之心动过、期盼过、四目相对过、失望过、绝望过,到最后是否真的只余下恨。不再见也就罢了,再见又如何呢?可是真的是不再见就罢了吗?既然动过心,就不可能只求安稳了。

  凭着前世的一腔恨意,不愿尽喝那孟婆茶,于是接连地又拖了如许人下水。武松合该一身正气不食人间烟火,杀人究竟是为着报仇还是嫉妒。西门庆轮过一世仍是陷在情欲之中,为此生为此死。武大两世真心,真心求安稳却不得安稳,也不过因为动了心。

  这不过是小说,就算再来一次他们是否又能逃出这轮回呢。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这并不是个好题材,为着历史的罪人洗白,可大概也只有女人能看到女人背后的凄沧吧。

  “你见我芳菲面,嫣然笑,你怎知我乌夜啼,幽梦悄。”也许每个有着非凡成就的名女人都有这样“乌夜啼,幽梦悄”的时刻吧。毕竟这个世界,女人要成就需要比男人付出得更多,女人的心思却又比男人更加细腻。

  川岛芳子有罪,但却又不是她的错,不是一个7岁就背井离乡的小女孩的错,不是一个17岁就被自己的养父强暴的少女的错,不是一个用身体换得地位的女人的错,不是一个心怀使命的王女的错,不是一个无国无家的棋子的错。可这一切,却又只能是她的错,她太过于信仰她的血统,信仰她的使命,太过于信仰她自己。她想以她女性的身躯,以她王女的身份去做些什么,于是她也只能装扮得如此亮丽妖艳,只能独自在夜晚舔舐伤口。

  大概在她7岁时,就已经注定了她的一生,她只能是时代与政治的牺牲品,她只能留下一世骂名。

  即便是以着女性视角愿意为她洗白的李碧华,最终也只是给了她一个“满洲国妖艳”的封号,她虽艳丽,虽活过这样璀璨辉煌的一段,但终究是妖孽,终究见不得光,所有的一切只留在暗夜中腐朽、没落,只留得一只猴子作伴。不管是死是活,却连名字都无法留下,可怜她曾经有过这么多名字,如许的称号。

  李碧华的这三个故事算是她最有名的三个故事了,由鬼及妖,从前世到今生,写尽了女人的凄凉,而这一切不过是“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大概,也只有女性能这样写女性了吧。

  《胭脂扣》读后感(三):只是评论

  一直喜欢李碧华女巫般鬼气森森的笔触。

  第一个小说《胭脂扣》已经是第二次看了,很喜欢,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同名电影也很喜欢,其实是先看的电影才看的小说,感觉这是所有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中最忠于原著的了。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只是李碧华冷艳的笔触,加上梅艳芳、张国荣的黄金搭档使整个故事变得很高级。

  我不懂的是结尾。十二少为了如花死了一次,又为了她郁郁下半生,可是她却恨他!死不了是天定的,不是他的选择;活过来了再主动死一次,很难的。余生虽然有了妻子、孩子,但那是父母之命,他选择的是疏离,疏离家业、妻儿,甚至疏离生活!还要怎样啊!可是她却因为他没死成而恨他。这是爱情吗?也许她爱的只是自己的执念。

  第二个故事《潘金莲的前世今生》,不是很喜欢故事的架构,但是喜欢故事。其实整个故事是基于一个有Bug的大前提展开的,潘金莲因为不喝孟婆汤才有这后续,可是能选择吗?如果可以,我也不喝。她不喝是因为不甘,我不喝是因为不舍。

  最后一篇《川岛芳子》,同是女人的故事,传奇女人的故事。这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感觉没有写出亮点,只是写得很“李碧华”。却是因为这篇《川岛芳子》,我翻了很多关于她的正史、野史、照片,看到一张她梳着短发慷慨发言的黑白照,更是唏嘘不已。

  因为《胭脂扣》在前,感觉后两篇的存在感稍弱。三篇看完,只能说,李碧华——她真配了女巫这个称号。

  《胭脂扣》金句:

  1.P11——电车没有来。也许它快要被淘汰了,故敷衍地怅惘地苟活着。人们记得电车悠悠的好处吗?人们有时间记得吗?

  2.P18——人或者鬼,都敌不过岁月。啊岁月是一些什么东西?(岁月是张大嘴,吞噬着一切:我们、你们、他们的昨天、今天、明天。)

  3.P21——陈和李,都是最普通的姓氏,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办普通人的喜事。

  4.P28——挨穷不难,只要肯。但你敢不敢?

  5.P32——只落得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生死相隔,不能相见。)

  6.P61——若有所待便是人生,若有所憾也是人生。

  7.P71——女人一生中,总是希望男人都听她的话……什么是“话”?什么叫“听”?归根究柢,没有爱,一切都是空言。没有爱,只成了鸣的锣响的钹。(原来如此,只因没了爱!)

  8.P90——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是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9.P90——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屋想象中之美丽。

  10.P90——但来生,是否还记得这些愿望和诺言,重来践约?有情与无情,都不过如是。

  11.P93——女人就像一颗眼珠:从来不痛,却禁不起一阵风。

  12.P95——孩子鲜蹦活跳,大人心安理得。他们都把精神心血花去打扮孩子,因而忽略自己之仪容气质,不必再致力于吸引、猜疑。完全脚踏实地。渐渐各自拥有一个肚腩。——爱情有好多种,这不是最好的一种,但,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种。(入骨!)

  13.P111——到了图穷匕现,才终于绝望。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1.P174:时间谋杀不了,怎么过完这一生?

  2.P194:唯天凉了,冬至了,弹指之间,暗中流年换人了,人老了。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

  1.P256:中国的苦难暂且小休——虽然苦难从没有停止过。

  2.P275:绝望得太尽,反而没有悲哀。

  《胭脂扣》读后感(四):女人不可更改的悲剧和执着

  这一版《胭脂扣》收录了三个故事——《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这三个女人都算不得正统,但都胜在有自己的傲骨,不管是为了爱情、为了仇恨还是为了复国,每个人都倾尽了所有,燃尽了生命之火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女人,会为了心之所向拼上自己的一条命。

  李碧华曾参与编剧了电影《奇幻夜》,里面有一个为了爱情跳海自杀的学生,她握着的生前爱人写在手心上的“love”到死都没有松开,她以为那个爱是永恒,直到死都纠缠着爱人,最后打开手掌发现里面的love早已腐烂。李碧华笔下的女人就是这样偏执的爱着,可敬又可怜。她也没有救赎这些女人的意思,看《胭脂扣》的三个女人结局的悲壮就可想而知。

  这些女人的悲剧是命运式的,好像希腊神话里的俄狄浦斯王一样无论如何试图逃离都会转回到最终悲惨的下场,她们挣扎过,也痛苦过,遭遇的变故、历经的男人,每个都刮骨割肉般为她们带来撕心裂肺的伤痛。这些女人的执着都是伤痛堆积的:如花为了等待十二少,50年都没有投胎;潘金莲为了报仇,打翻了孟婆汤毅然的进入转生轮,川岛芳子为了报国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她剪短了头发,好像一个男人一样。那些零落的头发是她的过去,也埋葬了她的爱情。

  书中每个女人都有个情绪的爆发点,好像她们对于命运无声的控诉。比如如花和十二少的殉情、单玉莲和武龙的争吵和最终川岛芳子的诀别信。至此之后她们彻底的奔向了自己的结局。孟婆说,地府的茶汤好像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喝的人晕晕乎乎。但这些女人又何其聪明,即使昏头转向,仍将世事看的通透,熬不过的不过是个情字。女人的故事好看,就好看在她们期待命运又不服命运的挣扎,李碧华越是写得百转千回,小说里的女人的就越是煎熬的让人揪心。所以这样的故事只能靠这些“不正”的女人来讲,只有她们有足够多的经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里simon说,做得中国名女人,个个都有点功力啦。要淫,但不能贱。矜贵得来够姣,姣得来不可以太cheap。没有故事的女人是无趣的,生命许她们平顺,却默默无闻,她们写不成故事,但是好命的,好命的女人一生只跟一个男人,一生都不用奉献内心的柔软。

  我在看《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时,读到她最后写给养父的信,她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男人,做了那么多的错事,最后能说爱的,仅仅是自己豢养的一只猴子。她说她不想和人葬在一起,只愿和猴子葬在一起。这个女人如此的悲怆,她的命运被世事滚滚的洪流所碾压,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实《胭脂扣》里的每一个女人哪个有选择的余地?如花是风尘女子,她注定不会被十二少的家庭接受,潘金莲更不用说,她所受的是轮回之苦。她们好像尘世间无数女人的缩影,执着在自己执着的路上。让人拿得起,放不下。

  《胭脂扣》读后感(五):也许她原是明白一切,不过欺哄自己一场。

  1.电车没有来。也许它快要被淘汰了,故敷衍地怅惘的苟活着。

  2.我是男人,毫无小器之权利。

  3.不过但凡女子,嫁了的,总是瞧不起未嫁的。因为一个男人要了她,莫不因而抖起来。对其他单身女郎布施同情。

  4.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5.多么一针见血。挨穷不难,只要肯。但你敢不敢?二人形容枯槁,三餐不继,相对泣血,终于贫贱夫妻百事哀,脾气日坏,身体日差,变成怨偶。一点点意见便闹得鸡犬不宁,各以毒辣言语去伤害对方的自尊。于是大家在后悔:我为什么为你而放弃锦衣玉食娇妻爱子?我又为什么为你而虚耗芳华谢绝一切恩客?

  6.要知登台演戏,最重要是第一眼。

  当然,在爱情游戏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眼。

  7.女人通常讲“不知道”,真是巧妙的应付,永远不露破绽。

  8.我们都不懂得爱情。有时,世人且以为这是一种“风俗”。

  9.“但凡不明白的,不问,没有损失。”然后她果然不问了——但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10.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丈夫不如情夫,情夫不如舞男,舞男不如偷情,偷情不如——

  11.客气忍让怎算真爱?肯吵架才算。

  12.是需要一些手段。否则茫茫人海,怎会挑中了你?

  13.选美不是斗美丽与智慧,而是斗韧力。于艰苦逐鹿过程中,状态保持坚挺一点,赢面就大些——恋爱,都是一样。

  14.若有所待便是人生,若有所憾也是人生。

  15.如花像电影中的定格。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如果那一天,她没有应毛巾七少的花笺。如果那一天,十二少没空在席间出现。如果那一天,她不曾多看他一眼。如果那一天,他公事在身早早引退。如果那一天,她没暗示他日后倚红楼相见。如果那一天,他无心再访艳......都是那一天。

  16.是的,要有大量的爱,女人才肯乖乖地入厨洗刷那堆脏碗。

  17.只有在心爱的男人身上发脾气,才是理直气壮的。

  18.一个人要回头,总是晓得这样想:也不是错,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永远在心头上的——不过,也差不多过完了。

  19.今朝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20.生命原是不断地受伤,和复元;既不能复元,不如忘情。

  21.这便是人生:有人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22.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23.世上哪有伟大的爱情?可歌可泣的恋爱故事全是编出来的,人最现实,适者生存。

  24.我是以一种悲观的心境来面对快乐,刻骨铭心的感觉,难以永恒。——林青霞。

  25.间中提心吊胆,成为习惯之后,勉为其难的大方。

  26.孩子鲜蹦活跳,大人心安理得。他们都把精神心血花去打扮孩子,因而忽略自己之仪容气质,不必再致力于吸引、猜疑。完全脚踏实地。渐渐各自拥有一个肚腩。

  爱情有好多种。这不是最好的一种,但,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种。

  我肯定他们白头偕老,但不保证永结同心——人人都是如此啦。

  27.真是凡俗人劣根性:勘不破世情,放不下心事,把自己折磨至生命最后一秒。

  28.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29.很多桥段,以为是创作,但世上曾经发生过一亿个故事,怎么可以得知,他们想象的,以前不存在?也许一下子脑电波感应,无意偷了过来重现。真邪门!

  30.我宁愿不那么长命。我宁愿做一只青春的鬼,好过苍老的人。

  31.若有变,早早就变。若不变,多少年也不会变。

  32.也许她原是明白一切,不过欺哄自己一场,到了图穷匕现,才终于绝望。一个女人要到了如斯田地方才死心?就像一条鱼,对水死了心。

  33.他太老了,混在人丛,毫无特征,一眨眼便过去。世上一切的老人和婴儿,都是面目模糊的——因太接近死亡的缘故。

  34.今生的爱恋,莫不是前生的盘点清算?不然也碰不上。

  《胭脂扣》读后感(六):怨女

  不太熟悉李碧华这个作家,只是看过她的小说改编的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于是好奇之下,看了这本《胭脂扣》。这本书其实是三个小说的合集,除了《胭脂扣》,还有《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我不喜欢看香港电影,所以不熟悉香港话,看前两篇的时候感觉很累,不习惯。但《满洲国妖艳》没有使用香港话,看的很舒服。也可见作者是可以在这两种不太一样的语言当中自由切换的。 《胭脂扣》讲的是一个以为遇到了真爱的妓女,希望和自己所爱的人一同殉情,却身为鬼魂孤苦飘荡等待了几十年。重入阳间才想起当年并非双双殉情,而是以死相逼。终于得见当年的心上人,却是那样的粗俗不堪,全无当年翩翩少年的影子。这样是否就能断了爱呢?那爱又是什么呢?是当年他貌若潘安;是当年他曾抛家弃妻;是当年他流离失所;是当年他不问她是否接客?爱是什么?是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还是自己给自己勾画的美好憧憬?是自己感动了自己的付出还是迟早会相忘于江湖?但我可以肯定一点,爱是可以支撑一个女孩活下去的慈悲,爱是可以让一个女孩笑着去死的力量。而当一个女孩知道仅有自以为的爱是不能生活的时候,她就变成了女人。恭喜如花最终还是蜕变了。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则是讲了一个潘金莲的魂魄重新投胎的故事。再度遇上四个男人,有的占了她的身子,有的占了她的心;有的真心对她,也有的负了她的真心。如果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追求的是被人瞧得起,那这里的单玉莲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心动。如果说潘金莲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武大还被人同情,那单玉莲嫁给武汝大就没有丝毫值得同情的地方,毕竟是自己为了生活做出的选择。潘金莲被割头剖腹,单玉莲与之相比结局就要好很多。潘金莲本不是怨女,只是一步错就无法再回头。单玉莲我就没法评论了,反正我不喜欢。单玉莲从挨了武龙一巴掌之后就迷失了自己,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方向。不是物质,不是爱情,不是穿金戴银,不是颠倒众生。单玉莲进入了生命最可怕的时期,可惜,她走不出来了。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好像是这几篇里被评价最好的一篇,但我真心最不喜欢这一篇。这篇文章会误导很多读者以为自己看到了历史,其实不是。这不是《这里的群星闪耀时》那样的历史特写,而是小说。是假扮成历史的小说。从内容上说,大部分地方还是顾全了川岛芳子的本来经历的。有一些小纰漏,比如:川岛芳子与初恋山家亨的故事其实至少是两个不同的人,她拿枪自尽是跟一个叫岩田爱之助的日本男性恋爱期间的事情。当然,作为小说这么安排没问题,但要是读者当历史去读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但这本书关于川岛芳子确实讲述了她的很多真实故事。至于是不是跟婉容有同性暧昧,是不是看上了一个小戏子,那些我们既然知道是小说,就别较真了。不过也等于从侧面介绍了川岛芳子是双性恋。本书对川岛芳子的悲剧分析的比较深刻:她是中国人,可她是清朝的格格啊,她想的是如何恢复大清,而不是如何驱逐鞑虏啊。所以她只能投靠日本人,所以她只能夹缝中求生存。至于她是生是死,还重要么?起码她在历史的舞台上,伴随着1948年那声枪响,已经退场了。 同样是写女人,李碧华笔下的女人总有点疯疯癫癫,为爱痴狂,为情所怨。如花怨十二少没能陪她共死;单玉莲怨自己怎么不能嫁给既有钱又帅气还懂情调的男人;而川岛芳子就更怨了,她写“有家不得归,有泪无处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诉向谁?”姑且不论她有没有道理,起码说她是个怨女是没错的。李碧华的文字仿佛华丽的锦缎,美虽美矣,却未见得多打动人。

  《胭脂扣》读后感(七):被侮辱和被伤害的

  《胭脂扣》除了《胭脂扣》之外还收集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清一色奇女子主角:一个妓女,一个“淫妇”,一个魔女,情感光怪陆离,故事曲折离奇。李碧华让笔下的女人所处荒野中,孤立无援,而又使其借以攀援的男人如此不可靠,情的被否定,被遗弃,被葬送和被破坏的时刻是她们经历最大创伤的时刻,之后要克服这种创伤,便陷入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强制重复”法疗伤,或是游魂不散,或是转世投胎,或是游戏人间,但总归是悲剧的,以致自体再次消亡。

  “荒野中的女体”

  李碧华是首先海德格尔式地把女人们抛掷在古今时空的荒野里,她们光秃秃的,与众人不同,突然出现。《胭脂扣》第一句就是如花突然发话称呼永平,“先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潘金莲》起初出现的是血和绣花弓鞋,川岛芳子未出现之前,是一股级怪的发霉“又腥又臭,毫无前景的味道”。听觉,视觉,嗅觉的感受印象皆突兀,强烈,鲜明,毫无道理可循。

  无道理可循,这或许是如杜丽娘一梦,为情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一往情深。如花不在阴间,也不在阳世,借由“损寿七年”游荡在阴阳之际“七日”,单玉莲往复于古今之中,《金瓶梅》记载着的她欲望冲突的前世随时会突然冒出,今世所经历的剧情也都好像在模拟过去,川岛芳子穿梭于中日之间,甚至是性别之间,是大清的格格也是日本的政客,有女人的躯体,也有男装伪装。命运的抛掷性可能最好解说这种处境,被抛掷的构成了命运,而为何抛掷,则毫无道理。偶然性和命运也许从来脱不了关系,解释不了的偶然性,就成了命运。

  但作者留心处可见,她们游走在边缘的边缘里,在而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或亲族。以至于凸起在妓院—是为花魁,工厂—是为斗争对象,和国境政治间—是为乔装政客,平行的人际关系里,姐妹情谊是不存在的或者极致弱化到只为映衬她们之所以独特,如花没有提过被卖落寨后在妓院里的姊妹关系,单玉莲返乡看望姐妹锦华竟然是嫌弃她献殷勤,“女人量窄,总觉不值” ,川岛芳子自幼远离亲族,更无姐妹。而亲族关系也是断绝,甚至再三断绝,如花被卖落,没有姓氏,单玉莲是孤儿,川岛芳子被父亲移交日本继父,改名换姓,然而继父后以乱伦破坏并嘲笑了父女关系。所以她们都是被剥落一切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不仅是赤条条的在这些关系之外,也恐惧着这种关系对她们的威胁或迫害,警惕姐妹夺夫,或是父亲强奸,或是家人抛弃。而偶尔的提及其他女人的可对照的下场时,很多次都有“没有根的女人,便是如此”的感慨。所以男人成为唯一的根,也就不奇怪了吧。荒野中的女体只能攀援到的唯一可靠。

  屈辱是唯一的武器

  前世今生,虽然故事时代背景,情节结构都不尽相同,但都是痴情绝恋的女人如何从年少的屈辱不测,尤其是少女时期的性虐待之后,将自身的弱势,会被男性侵犯,化作自身的通关杀手锏,历经沧桑。比较有趣的是,作为美艳的欲望对象,猎获妖物,她们开始是被强迫,被索取,而在贞操被作为道德沦陷的第一重标志之后,开始反客为主,成为欲望的主体。只是这种写“要”的方法是十分神秘的。女人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永远无法理解的黑洞和深渊。她们通常很少直接地说出自己要什么,像如花永远不会正视对方。玉莲和芳子坏名声在外传播就代表了她们的欲望。(其实这不是作者也对这种巨大的杀伤力感到颤栗呢)当初的她们都有不止一个男人,但也都有心心念念的至爱——痴,或者说,之后她们的失恋,抽空,心痛,使她们“所向披靡,无比坚强。”其实痴已经变成对自己的,或者是作者赋予的女性特质,而并非针对那个男人多么值得托付。因为屈辱打击了纯爱的念头,所以她们的成长路径从开始就是以屈辱为底色,更觉得自己的深情不可辜负,(全世界都已经背叛我了你竟然这样),所以之后要还阳,要复仇,要复兴满洲国,可能都是post-trauma response,以不断地强迫性的重复动作,来自我治愈。这么一来,如花的还阳,潘金莲的转世,川岛芳子的复国,其实都是一样的自我治愈。而重复也不会改写,就是悲剧。

  相比之下男性形象都被弱化成委顿的背衬,即使胭脂扣以男性第一人称叙事,也难掩对女友,姐姐,女鬼的无力感,他不仅没有控制或者影响她们她们选择的能力,他是围绕她们而生的,为她们解决问题,对她们有所反馈,而除却女性的包围,连“老实”都空洞起来。

  《胭脂扣》读后感(八):可憐你依舊把謀愛當謀生。

  書中有煙火,一片懶洋洋的浮生陳跡。

  楚館秦樓,鶯梭織柳,錦簇花團,座無虛席。塘西有那阿姑的花牌,果子店前停泊的轎車里又窩著誰家的金屋嬌娃。眼為情種,心為欲苗。

  三則故事,皆道你天生生成百媚嬌,怎那堪榮華世界,芳菲易渺。

  紅檐青磚,盡是刻骨之艷,顯出可怖的單一來,仿若唯有情愛,只剩下情愛。為愛生,為愛瘋魔,至死也不問一句「今夕何夕?」,惶惶終日,這才是一大韶華虛度。私以為未免太過痴惘,反倒怠慢了浮生其餘種種。

  不過是飄渺綺夢,信誓荒誕,存歿參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踩著平穩輕移蓮步苦苦地尋也好,攬著鏡子淡妝濃抹自我陶醉也罷。

  漸漸,日夕共投一著,日夕相對一燈,就是故事最索然的地方,十二少不再儒雅溫存,玉蓮亦記不得那車前一籃黃皮。悔不該造孽。棠前杜鵑再泣,不是早春模樣。真是掃興。

  不得不提的是,我倒極喜歡那鑽石鑲的鳳凰項圈,它比人可愛,至少它除卻美麗還有獨立。她和她們不太一樣,她是貴胄,生來不凡,可一遇了男人,可又好像沒什麼區別了。

  李碧華說「女人,命好的一生只跟一個男人;命不好的,便跟很多個男人。」我看不然。

  紅顏非得如此才算佳話?我看不然。

  按說人人都飲過了那孟婆湯,那麼夫妻間種種,可見也遠沒有上窮碧落下黃泉這種地步。本是夫與妻齊,兩個完全獨立的人格何必哪一方要成為哪一方的附屬。我這不是對女權的宣揚,只是在說平權。

  可「男人唔咸,女人唔姣,最壞風水。」就是故事秉承的價值觀,幸而生就了一副好皮囊將此番用意用心包裝。費煞苦心裝扮才感知如獲新生,那麼這一生脫開了這皮囊也真是夠乏味的。很喜歡阿楚這個姑娘,有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事事都可以獨當一面,男友雖顯得不夠體貼,但是在婚姻的桎梏下不會顯出令人惶怕的落差感來。

  誠然,瀝血的愛情不可謂不美,可是一味如此,會讓人覺得愚昧。

  蹣跚在這泥淖中,想著夜中歌舞昇平,絲竹不歇,哀哀婉轉,這卻是奪命之音。這女子是有多單調可悲。

  「你要顏如玉還是黃金屋?」

  空拳的我滯滯望著花的開落。

  可嘆的是世人多指摘那金蓮去了,西門大官人可惶怕過否?

  《胭脂扣》读后感(九):不靠谱的人生,不靠谱的爱情

  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像中之美丽。

  ——李碧华

  这一段被印在腰封上的话,初看时,只觉太真、太残酷、太幻灭,我真的是有种“醉了”的感觉。

  看完《胭脂扣》、《潘金莲的前世今生》和《满洲国妖娆——川岛芳子》,再回头看这句话,最粗俗、最能直抒胸臆的话大概只有“真TMD对极了”,比喻形象、生动到位啊!

  梁祝大概是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琴棋书画诗歌词”的爱情也许只存在于理想中,现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钱钱钱钱钱钱钱”——多么痛的领悟啊,欲语泪先流!

  正如十二少赠与如花的对联花牌上写的:“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爱情也如同幻月空花般虚无缥缈。

  青楼头牌阿姑同名门阔少的故事有一个风花雪月的狗血开头,现实残酷的奋斗过程,破罐破摔的决绝转折,到最后却是连个像样的结尾的没有。这大概也算得上可哀可叹了。

  《胭脂扣》读后感(十):《胭脂扣》

  我其实不太喜欢看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尤其关于特别喜欢的角色。毕竟关于角色情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进而衍生出一种专属情怀,总觉得没有人能完全演绎出自己心里的感觉。 但也总会出现那么几个例外。 比如《胭脂扣》。 光是有张国荣和梅艳芳这两个名字就已经足以吸引我打开这部电影了,剧落黑屏,我愣了几秒转而对室友感叹,我好像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如此痴迷于张国荣了。 一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个清新俊逸风流倜傥, 李碧华的文字本身已经够让我心生一颤了,没想到再经过他俩的演绎,一个简单的讲述痴情的故事竟然看得我鸡皮疙瘩顿起,长久不去。 可惜的是,无论多么浓烈的胭脂,也总会褪色成斑驳的流年。 如花是痴情的,但也是执拗的、极端的,不知道到她最后真正放下的那一刻,心里有没有过一丝后悔,为自己、为十二少、也为彼此这段孽缘。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胭脂扣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