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8 04: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是一本由[英]萨拉·贝克韦尔 / Sarah Bakewell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4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读后感(一):阅读蒙田的人,大概想过好这一生

  有理由猜测,蒙田是我们这类俗人喜欢思想家人文作家之一。

  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生命意义长河里,类似《尤利西斯》、《白鲸》级别的难啃书籍太多,像我这种俗人是不会去读完它的,这辈子也翻不到第十页的,拿来装逼也不太好意思。还好有个蒙田,上能与之单向探讨人生,下能帮我们写作加分,加上本身长得清秀可亲,真的是我们非常喜欢和尊敬老头儿了。

  不知道蒙田是谁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他的话你总是听过几句,甚至在学生时代这样那样的摘用过。我个人很喜欢的就有:

快乐总掺杂着痛苦,人类无法享用纯正完美东西。既如此,奉劝读者诸君:内心过分单纯敏锐、看问题目光过于明察秋毫实际并无好处处理人间事务时粗线条即可,不必过分深究。世间万事万物,总存在太多彼此矛盾方面和各不相同形式考虑多了,反而迷茫命运对于我们并无所谓利害,它只供给我们利害的原料种子,任那比它强的灵魂随时变换运用,因为灵魂才是自己的幸与不幸的唯一主宰。 我以为,最美满的生活,就是符合一般常人范例的生活,井然有序,但不含奇迹,也不超越常规中庸的人,既无法成为智者,又不屑成为愚蠢的人,最危险的非他们莫属。他们办不成大事,又讨人嫌,除了给世界添乱之外一无是处。 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标的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遇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

  在我心里有个不恰当的类比,就是蒙田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老庄。

  而我是个佛教徒,觉得在人生至道的参悟上,佛教 道教 什么教 什么学家,常常有着共鸣与同理,用一种振聋发聩的立体声,在你的头顶上大喊。

  身一哆嗦,涕泗流,你觉得生命得到了从所未有的启迪,如获生父母,如看破红尘。但也不影响你明天过着跟昨天一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相印证的事,头顶上再次响起那个振聋发聩声。运气好的话,你会开始慢慢懂得。

  不扯更多与这本书无关的事了。这本书应该说是蒙田的个人传记,但结构手法比较特别

  大多数的人物传记都是以时间为轴,这本书的作者贝克韦尔设想蒙田就“如何生活”这一问题给出二十个答案。 实则是将蒙田随笔等蒙田遗留文字按照主题做了二十个总结,并将蒙田的生平 性格 爱好 交际圈 自评 他评等贯穿其中,给读者一个比较立体的蒙田形象

  作者写得用心,对蒙田的考据与挖掘是比较深刻的,比如他讲到蒙田的出生地“波尔多与佩里戈尔的边境”时,会进一步去介绍当地的宗教与时代背景,蒙田的家庭经济地位,以便你更好的了解观点的立足点

  ——不过合格的传记都需要做到这一点啊,否则跟同人文有什么区别,同人文那么好读我为什么舍易求难呢。

  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传记?

  我想是要的。”一个凡夫俗子”的一生尚且有无限奥妙,能被“传记”的人物确实有很多看点。蒙田是可爱善良的,通透豁达的,他的很多想法到今天还有扑面而来清新感。这点也是很神奇

  这本书比较厚,在每周6个小时阅读时间的基础上,我建议你用两周读完,但不要更长,否则感觉就断了。通读一遍后,可以作为床头书间或性翻阅。

  附一下这本书的目录

  问题:如何生活?   向蒙田提出的一个问题和二十个尝试回答   1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别担心死亡   悬于他的唇尖上

  2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活在当下   开始写作   意识

  3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呱呱坠地就是福   米修   实验

  4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多读书,然后忘掉你读的那些,   把自己变笨一点   阅读   迟缓健忘的蒙田   动乱中的年轻蒙田

  5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经历爱与失去   拉博埃蒂:爱情与暴政   拉博埃蒂:死亡与哀悼

  ……

  15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把工作做好,但不要做得太好   市长   道德瑕疵   任务与暗杀

  16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偶然探究哲理就好   十五名英格兰人与一名爱尔兰人   

  ……   19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做个普通人与不完美的人   做个普通人   做个不完美的人

  20我们问:如何生活?蒙田说:生活会给你答案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读后感(二):如何生活?向蒙田提出的一个问题和二十个尝试的回答

  摘自《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的前言

  二十一世纪到处可见不吝于表现自我的人。如果花半小时上网浏览博客、推特、“优兔”(YouTube)、“视窗现场”(Windows Live)分享空间、脸谱(Facebook)、微信微博与一些个人网页,你会发现在这片网络大海里可以捕捞到数千个有趣的人,他们使出千奇百怪的手法,只为了吸引浏览者的注意。这些人持之以恒地谈论自己。他们每天发文,在网上聊天,把自己做的每件事拍照上传。他们一方面展现无拘无束活泼外向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少见反思与内省。即使这群博主在网络上深入探讨自己的私人经验,他们仍以一种大家都能参与的嘉年华风格欢迎网络同好前来共襄盛举。

  有些乐观主义者认为,这种将全球各地人们的心灵汇集起来的现象,可以为建立国际关系的新途径打下基础。历史学家西奥多·泽尔丁(Theodore Zeldin)设立了一处名叫“牛津缪斯” (The Oxford Muse)的网站鼓励家用文字发表简短的自我描述内容不外乎每日的生活与学习经历。许多人上传文章供他人阅读与响应。对泽尔丁来说,与人分享自己每日的成长历程,是在这个世界建立信任合作的最佳方式,是用真实而活生生个体形象来取代国家民族刻板印象。泽尔丁表示,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发掘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且每次只发掘一个”。“牛津缪斯”网站因此发表了许多个人随笔或访谈,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如下:

为什么一个受过教育的俄国人会在牛津当清洁工? 为什么担任美发师可以满足对完美的追求? 为什么以文字描述自我时会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 如果你不喝酒、不跳舞,你能有什么发现? 当你以文字描述自己时,会比用口语描述丰富多少? 如何在懒散度日的同时获得成功? 主厨该如何表现仁慈

  借由描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这些投稿人反而显现出他们与“所有人”的共通之处:身为人的经验。

  以文字描述自己可以创造一面镜子,旁人可以借由这面镜子看出自己的人性,这种想法的产生并非理所当然,它是被创造出来的。和许多文化创造不同,这种想法可以追溯到某个人身上,那就是米歇尔·埃康·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蒙田是贵族政府官员葡萄庄园园主,生于一五三三年,卒于一五九二年,他一直生活在法国西南部的佩里戈尔(Périgord)地区

  蒙田是通过实践来展现这一想法的。与当时流行回忆录写法不同,蒙田不记录自己从事了什么伟大事业或取得了什么伟大的成就,也不描述自己目击了哪些历史事件,尽管他的确亲身经历过一些大事: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宗教战争期间,数十年的战乱使法国满目疮痍,蒙田正是在这一时期酝酿与书写自己的作品的。蒙田父亲那一辈所抱持的希望与理想主义,到了蒙田这一代一扫而空;面对当时四处弥漫的悲伤与不幸,蒙田只能埋首于私人生活。他平安度过混乱时代,管理自己的家产,以法官身份审理法院案件,曾治理过波尔多(Bordeaux),并且成为该市有史以来最随和的市长。在这期间,蒙田一直写着探索性的文章,但内容五花八门。作品完成后,他通常会取个简单的标题:

友谊 论食人族论穿着习惯我们为什么为同一件事又哭又笑论姓名气味残忍拇指我们的心灵如何画地为牢论转移注意力马车论经验

  蒙田总共写了一百零七篇随笔,有些只有一两页的篇幅,有些则属于长篇,而最近出版的蒙田全集竟达千页以上。这些随笔很少解释教导人们任何事物。蒙田把自己呈现成一个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匆匆记下的人,随时奋笔疾书,不断捕捉心灵的感受状态。他以这些经验作为向自己提问根据,特别是某个让他深感兴趣,同时是当时人关注的大问题。虽然这么说不完全合于文法,但我们还是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字来概括这个问题:“如何生活?”

  这个问题不同于“应该如何生活”这类伦理问题。蒙田固然对道德两难的问题感兴趣,但他关心的不是人应该做什么,而是人实际上做了什么。他想知道如何过好的生活,亦即,不仅要过着正确高尚的生活,也要过着充满人性、顺遂而富足的生活。这个问题驱使蒙田不断写作与阅读,因为他对人类的一切生活(无论过去或现在)充满好奇。他持续思考人类行为背后的情感动机;由于自己就是现成的例子,他也同样努力思考自己的生活

  “如何生活”这个实际的问题可以衍生出无数实用性的问题。蒙田与其他人一样,生活上也曾遭遇许多令他茫然疑惑:如何面对对死亡的恐惧?如何克服丧子之痛或挚友逝去的悲伤?如何平心静气地接受失败?如何充分运用每一寸光阴,使自己不至于虚掷人生?但除了这些问题,有些日常琐事也令人烦心:如何避免与妻子仆人发生无意义的争吵?如何让认为自己被女巫下了咒语朋友安心?如何让难过邻居破涕为笑?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你被一群武装盗匪劫持,而他们不确定是要杀了你还是拿你来勒索,此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如果你无意间听到女儿的家庭女教师教导的内容,而你认为那是不正确的,此时出面纠正是明智做法吗?如何面对蛮不讲理的人?如果你的狗想出去玩,而你只想待在书桌前写书,该怎么对狗说?

  蒙田提出的解答一点也不抽象,他告诉我们面对每一种状况“他”做了什么,做的时候感觉又是什么。他描述了一切足以让我们感同身受细节,有时还远超过我们需要的程度。蒙田无来由地告诉我们:他唯一喜欢的水果是瓜类;他喜欢躺着做爱,不喜欢站着做爱;他不会唱歌;他喜欢活泼的朋友,机智问答总能让他雀跃不已。但蒙田也描述了一些言语难以形容甚至难以察觉的体验:懒惰勇气犹豫不决是什么感觉;爱慕虚荣、想改掉过于胆小毛病又是什么感觉。他甚至描述了单纯地活着是什么感觉。蒙田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探索这些现象,不断质问自己,并且建立自我的形象——这是一幅不断变动的自画像,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蒙田,仿佛他就坐在自己身旁,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能说出令人惊奇话语。蒙田出生的时间距今已近五百年,在这漫长岁月里,许多事改变了,无论那时的风俗还是信仰,恐怕都已难以理解。然而,阅读蒙田的作品却能让人经历一连串熟悉震撼,二十一世纪的读者将惊觉蒙田与他们几乎不存在任何隔阂。读者不断从蒙田的作品中看到自己,就好像浏览“牛津缪斯”的访客,在一名受过教育的俄国清洁工的故事中,或是在不去跳舞的选择中,看见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面向。

  一九九一年,《泰晤士报》(The Times)记者伯纳德·列文(Bernard Levin)为这个主题撰写文章时表示:“我不相信有哪个人在阅读蒙田作品时不会中途停下来,半信半疑地说:‘他怎么这么了解我?’”当然,蒙田之所以能了解你,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相对地,读者之所以能了解蒙田,是因为读者了解自己拥有的“一切”经验。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是早期一名热爱蒙田作品的读者,他在十七世纪时写道:“我在蒙田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不是蒙田,而是我自己。”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想象人们在画廊经过蒙田的自画像的情景。每个人都会在画前驻足,倾身凝视玻璃画框上反射的人影。“总有一群人站在画前,深深地注视着。他们看着玻璃映照出自己的脸孔;凝视得愈久,愈说不出自己看到了什么。”肖像的脸孔与他们的脸孔叠合为一,对伍尔夫来说,这就是人们平日响应彼此的方式:

当我们在公交车地铁列车中与他人面对面时,我们望着的是一面镜子......未来小说家将愈来愈了解这些镜像的重要性,因为可以想象,不只存在一个镜像,而是近乎无穷个。这些镜像将是他们要探索的奥秘,也是他们要追索的幽灵。

  蒙田是第一位以这种方式细心创作的作家,而他运用的大量题材均来自自己的生活,而非来自纯粹的思辨或虚构。他是最具人性的作家,也是喜爱交际的作家。如果蒙田活在这个大众网络传播的时代,他应该会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模之庞大感到吃惊:不是在画廊中的数十或数百人,而是数百万人从不同的角度,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

  无论是在蒙田的时代还是在我们的时代,这种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感觉,总会让人兴奋不已。蒙田的十六世纪崇拜者塔布洛·德·阿寇德(Tabourot des Accords)曾说,凡是读过蒙田《随笔集》(Essays)的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些文章是他们自己写的。两百五十年后,随笔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几乎用同样的话表达相同的看法: “我觉得自己仿佛在上辈子写下了这部作品。”二十世纪小说家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说:“我几乎要把蒙田的杰作当成自己的作品了,他简直就是另一个我。”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这名奥地利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流亡,一度濒临自杀的边缘,他发现蒙田是自己唯一真正的朋友:“这里的‘你’反映出我的‘我’,此刻一切距离都弭除了。”书页上的铅字渐渐模糊,一个活生生的人走入房内。“四百年就像轻烟般消散无踪。”

  在亚马逊网络书店订购蒙田作品的热心读者,反应也是一样的。有人说蒙田的《随笔集》“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人生的伴侣”,另一个人则预言它将是“你交往过的最好的朋友”;一名总是将《随笔集》放在卧榻旁的读者哀叹说,这本书(完整版) 太厚重,没办法随时带在身上,另一个人则表示:“这本书可以让你读一辈子。《随笔集》虽然是这么大部头的经典,读起来却宛如新近完成的作品。要是它真的在昨天出版,作者早就登上名人杂志《你好!》(Hello !)了。”

  这些感想的产生有迹可循,因为《随笔集》并不宣扬伟大的意义,也不想立什么 观点,更不想和谁争论。《随 笔集》并未要求读者如何阅 读它,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蒙田尽情倾泻自己的想法,从不担心自己在某页说了某事,到了下页甚至于下一句又说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蒙田应该会把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这几行诗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我自相矛盾吗? 很好,那么我就是自相矛盾,(我心胸宽大,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说法。)

  只要一想到某种看待事物的全新方式,哪怕只是寥寥数语,蒙田就会改变方向。即使这些想法非常不理性,如同做梦,他还是会把它们记下。蒙田说:“我无法让我的主题保持静止,它总是昏昏沉沉、跌跌撞撞,好像天生处于酩酊状态。”任何人可以自由跟随他的想法,想跟到哪儿就跟到哪儿,就算不想随着他的思绪起舞,也可以在一旁看着他天马行空。迟早,你们的想法会在某一点上交集。

  借由这种写作方式,蒙田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体,并为这种文体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essais。今日,“essay”这个词听上去就让人觉得单调沉闷。它让许多人回想起在学生时代用来检视阅读成果的练习:将文章里的论证重新说明一遍,然后在开头与结尾分别添上乏味的导言与简单的结论,感觉就像把两把叉子插在已经被啃光的玉米上。这种论述方式也存在于蒙田的时代,但蒙田所说的“essais”并不采用这种方式。法文的“essayer”指“尝试”,essay(当动词使用)某事就是测试或尝试某事,或者是稍作试探。十七世纪的一名蒙田主义者把蒙田的写作方式比作试射一把手枪,11 看其弹道是否呈一条直线,或是试骑一匹马,看这匹马是否容易驾驭。然而对蒙田而言,即使枪子儿乱窜,马儿飞奔,他也不感到心烦。他倒是乐于见到自己的作品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蒙田也许从未打算单枪匹马掀起一场文学革命,但回顾往事,他知道自己的确创造了些什么。“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他写道,“一本充满狂野与古怪计划的书。”12 或者更符合实情地说,这是一部毫无计划的作品。《随笔集》的写作从头到尾并未遵照一定的次序,它就像珊瑚礁一样,从一五七二年到一五九二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篇篇文章缓慢地覆盖上去,结成坚硬的外壳。直至蒙田去世,《随笔集》不得不宣告收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笔集》从未结束。它持续发展着,不是借由无止境的写作,而是通过无止境的阅读。从十六世纪蒙田邻居或友人在他的书桌上浏览草稿开始,到最后的人类(或者其他有意识的生命体)从未来虚拟图书馆的记忆银行中取出这份资料,每次全新的阅读都意味着新的《随笔集》诞生。读者通过自己的私人视角接触蒙田,投入自己的生命经验。与此同时,这些经验也受到古往今来各种思潮的冲击,潮起潮落,优哉游哉地拍打你的思绪。回顾四百三十年来许多人对蒙田的解读,可以发现各种思潮的兴起与退却,就像天上的云朵或月台上等待通勤电车的旅客一样聚散无常。每一种解读方式的出现似乎都再自然不过;然后新的解读出现,旧的解读消失。有时候,一些解读实在太过陈旧,甚至得要历史学家才能看懂。

  《随笔集》因此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部延续数世纪的对话录,是蒙田与所有接触他的读者之间的对话。这是一段随着历史而变迁的对话,然而每一场对话的开头几乎都会出现同样的惊呼: “他怎么这么了解我?”通常,对话存在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但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在不断对话。无论读者是否意识得到,每一代人在接触蒙田时总会带着源自同代人与之前所有人的各种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整个场景变得愈来愈拥挤,从私人的晚餐扩大成为热闹的宴席,而身为晚宴的主人,蒙田却对此浑然不知。

本书谈论蒙田这个人与其作品。本书也讨论蒙田举办的这场漫长的宴会——四百三十年来不断累积的公共的与私人的对话。这趟旅程将是古怪而颠簸的,因为蒙田的作品在每个时代的遭遇并不都是平顺的,它不像溪流中的鹅卵石,在河水的打磨中逐渐呈现光滑的流线外形。相反,它遭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半途还裹上各种残石碎砾;有时还会搁浅,露出诡谲的一角。我的故事将随着这些潮流行进,也将“昏昏沉沉、跌跌撞撞”,经常转变航向。一开始,本书会比较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读后感(三):喝着鸡汤放了手

  下了单,书还没到,先写几句。

  我最喜欢蒙田的地方是,惜命而不负责任。

  他知道自己对于人类的使命不是波尔多市长这个职务,而是为人类留下《随笔集》。

  我联想到我儿子根本不愿意去餐馆打工,他认为他的使命不在于此,去做这种工作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并确信我们背负其他的使命呢?

  为什么我能够喜欢蒙田的选择(历史已经印证),却不大能接受儿子的逻辑(未来充满变数)呢?

  这是一个问题。

  这是好多个问题。

  我先干了蒙田这几碗鸡汤吧。

  如何生活?蒙田说:活在当下;

  如何生活?蒙田说:把工作做好,但不要做得太好;

  如何生活?蒙田说:做个普通人与不完美的人;

  如何生活?蒙田说:懂得放手;

  如何生活?蒙田说:生活会给你答案。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读后感(四):简单理解生活

  蒙田的随笔很适合在睡前读一篇,之前只是从朋友家里借来了一本他的作品,阅读过后也没有进一步去了解作者,直到有一次机缘巧合读了这本《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本书的作者通过对蒙田看待生活的二十个问答来剖析他的一生,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于他的传记。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并影响了众多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也说明了他当时思想的一种前卫,或者说是多生活本质的深入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明更接近死亡了,却反而渐渐接受了它。这就是不知不觉中悟出了人生的真理,很多人都觉得人生太短,而且活了一辈子回首过去发现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活,所以大都是在后悔中度过的。而蒙田的选择则是,哪怕再活一世,他依然要过一遍原来的生活。道理并不是权威,来自外界的道理人们首先是排斥,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够接受这些道理变成真理。至于如何才能理解蒙田所说,这就要从他的生活经历入手,这本书是对他的文字作品最好的解析。

  死亡与永生看似对立,其实在很多哲学家眼中是相同的,这就要看自己怎么理解了。人活就为活个心安理得,只要做过的事不违背内心,那么这一辈子就是值的。可是当一个人风光了一辈子,被别人羡慕至极,也不代表他在生活中活得快乐。还有很多美好的瞬间都是巧合,我们越是想要追求什么往往越是得不到,就像爱情和工作一样,要想找到一个顺心顺意的难度和登天差不多了。从这些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中,我得知了爱情的力量,如果害怕得到是因为预料到了失去,那么这种人将永远也得不到幸福,甚至还会伤害他人。我们想要保护的东西有很多,但是适当的时候也应该自私一点,当然了这种自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同时去考虑他人。

  这些人正因为经历过丰富的生活,才能够写出可以打动人的作品,他们确实是普通人,可他们的生活并不普通。运气和心态一样重要,心态好的人才能够在运气来临的时候把握住它,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活着的人忘记了生活本身,那么无论活多久都是短暂的。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读后感(五):蒙田的生活“知乎”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的作者并非蒙田本人,而是英国作家萨拉·贝克韦尔。蒙田的作品叫做《随笔集》,而《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是一本关于蒙田和其《随笔集》的传记类作品。 书的英文名字叫做:How to Live: A Life of Question and Twenty Attempts at an Answer.也就是:如何生活?向蒙田提出的一个问题和二十个尝试的回答。不得不说这位作者非常善于发掘和总结。在《随笔集》的众多文章之中,选取蒙田关于生活的记录,用以解答人们对生活的种种疑问,无论是对于还没有读过《随笔集》的人,还是不了解蒙田的读者,其实都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如何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可以不回答,也可以不思考,但关于生活,你无法不经历。蒙田作为一名贵族,也曾经怀抱理想,但仕途的不顺和生活的不幸让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在后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通过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去探索世间百态,去发掘内心。进而又用这面“镜子”让旁人看出自己的人性。 在《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中,我们可以一边跟随作者的介绍去了解蒙田的生平经历,一边可以从其随笔的片段中去探索、讨论他呈现出的观点。比如:别担心死亡;活在当下;多读书,然后忘掉你读的那些,把自己变笨一点;经历爱与失去;凡事存疑;守住你的人性;看看这个世界;把工作做好,但不要做得太好;懂得放手;做个普通人与不完美的人,等等。 或许读者们会发现,蒙田所说的这些,和我们长期以来听到的心灵鸡汤如此相似,也无非就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人生故事分享,但是追根溯源,蒙田才是第一位以这种方式细心创作的作家:运用大量来自自己生活的题材,持之以恒地将其变为文字,与众人分享……没错,也就是那个时代没有脸书、微博、微信公众号之类的,不然蒙田的粉丝数量一定也是排行榜上数一数二的。 在这个人人善于自我表现的时代,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蒙田的寻找始于书房。书房象征自由,蒙田把它与住宅分离,并且将其精心装饰。蔺草席地毯、曲形书架、彩色壁画、横梁题字……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中保留一方净土,这是蒙田那个时代就已存在的文人梦想。 写作同时满足了蒙田既远离现实又抓住现实的愿望,也让他学习如何死亡、如何放手、学习生活、学习把握人生。而我们阅读蒙田,是为了更了解生活的意义,学习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活得更自由、彻底,更真实,更有价值。纵然逾越了几个世纪,蒙田的文字依旧滋润着后人的心田,犹如隔空的对话,一场绵延不断的沙龙,等待着每一个希望开启生活智慧的朋友光临。 关于生活、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自我,如果你有疑问,不妨听听蒙田的“知乎”回答,或许会有新的灵感。而那个声音,也许就是能够指引未来的方向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