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织田信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织田信长》读后感10篇

2018-07-29 05: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织田信长》读后感10篇

  《织田信长》是一本由山冈庄八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11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织田信长》读后感(一):《织田信长 菊与刀》书评

  与这本书的相遇实在是个缘分,当时是在读吉川英治的《丰臣秀吉》,看了第一部却疯狂迷恋上织田信长,于是便舍弃了《丰臣秀吉》,转而去图书馆借阅山冈庄八的《织田信长 菊与刀》,当时正值寒假,便一口气读完了上下部两大本。

  与中国历史记载不同,这本书应归为历史小说一类,它详细记录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主观性当然很强,趣味性与文学性齐聚,但历史准确度确实不能要求太高。但是即使明明知道是已经被过度神化的主人公,我依然愿意将织田信长奉为人生的楷模偶像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

  四面楚歌,黑云压城,桶狭间战役的前一晚,信长依然高唱着这曲。面对多于己方十倍兵力的今川军,信长对生死洒脱令人着实敬佩。

  吉法师时代的放浪不羁,更使信长这个人物具有神秘色彩完全无视规矩传统性格怪癖,行事诡异做事迅猛果断,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不同于一般的大名子嗣,吉法师常厮混于民间年轻人中,更是被众人称之为“尾张的大笨蛋”。

  然桶狭间一役,吉法师震世,蛰伏已久的织田信长名扬天下天时,地利,人和,加之信长异于常人的鬼才谋略,终于万般危难之中,砍下义元头颅,取得战争胜利。读到此时,真觉惊心动魄,当时的心确实是悬着的,无法控制自己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待到胜利来临,真是激动万分,心潮澎湃,无法控制住眼泪少年信长,背负着尾张人的期望,要么求生,要么亡国。九死一生之中,信长当真是跨过了这个艰难的坎。若败,不仅尾张亡,日本的历史便也要几乎全盘改写了。

  是天赋异禀,还是运气眷顾?不可否认,二者皆聚。

  论天赋,便是那出其不意军事谋略,迅猛果断的决策,料事如神的判断,美浓之蝮甘愿后代为其牵马,三河家康愿与之同盟共进退。从继任家督,到消灭反派统一尾张;从桶狭间之役,到夺取美浓天下布武:信长的一生始终坚守着一个志向,统一日本,志在天下。他好战,骁勇果敢一身凛冽,傲视生死。他蔑视传统公家寺家,精于革命火烧比睿山,成为全日本寺院的“第六天魔王”。

  论运气,少年吉法师竹千代的相知奠定了日后信长家康的清州同盟,桶狭间的暴雨与今川义元的大意铸就了桶狭间的辉煌,两次反信长包围网,分别以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的突然死去而崩坏······命运之神的眷顾,让信长的一生更赋传奇色彩。

  然人生五十年,一代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终梦断本能寺,于五十岁之前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有人说,他少年被众人孤立,甚至是自己的生母也是反派,不同于德川家康一生的忍辱与家臣的扶持,在这种环境下便是形成了对一切的不信任,众人对其的恐惧更是多于尊敬清冷孤傲个性更是让人无法亲近,后来放逐众多大将,更是令明智光秀动摇,最终发动本能寺之变。这种观点,我无法否认。织田信长确实有着很多的缺陷,尽管外部战果累累,也遏制不住内部分裂反叛的步伐

  菊与刀:服从者以礼 不服从者和旧的秩序,用刀全部消灭,便是织田信长一生的不变的信条。比起德川家康的忍辱负重,我更倾向织田信长的豪放果敢,批判一切教条,心中恒有不变的统一天下之志,或许这太相近理想轰轰烈烈的人生吧。少年吉法师的放浪,中年信长的豪情,虽梦断本能寺,也无法掩盖其一生伟大的传奇光芒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

  《织田信长》读后感(二):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

  期末复习这段时间,还是挤出时间把上下两册看完了。

  织田信长,最开始知道这个名字是看猴子的《我的征途星辰大海》,以及他的旗舰,天下布武号,当时觉得这个名字简直帅呆!

  后来就在图书馆发现山庄冈八的这本《织田信长》,和它并排在一起的是他的另一本巨著,《丰臣秀吉》。最后还是选择了先看《织田信长》。

  刚开始看的时候不适应这样的语言风格,基本上都是短句,故事显得很单薄,缺少细节刻画,难以让人信服。然而侵略怒涛之卷后,精彩情节弥补了语言上的不足,一幅波澜壮阔的日本战国史徐徐展开,少年吉法师初露峥嵘,让人欲罢不能

  本能寺之卷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也虐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翻到结尾后就不想再看前面的内容了,不忍心看着信长一步步走向那无可更改的死局,结果还是忍不住的又去看了。合上书本时,只能在心底无奈的感叹一句,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身处乱世,有人为了自己而活,有人则是为了平定天下,给百姓一份安宁坚定不移的往前走。信长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他的梦想

  家康来访时,酒后的信长笑着对浓姬说,即便自己此刻死去也了无牵挂,一个和平统一的日本指日可待,无论是家康和秀吉都可以继承自己的遗志。联想到后来的结局,不胜唏嘘

  对信长而言统一日本的理想永远排在第一位,俗世间亲情,规矩如果阻碍了它,将毫不犹豫的挥刀毁灭。所以才有了比睿山,本愿寺的两场大火,也让自己成为了他人口中的“第六天魔王”,暴虐而无情。但是信长心中所想的是,他已经给过了这些顽固人选择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乱世用重典,不破不立!!!

  可惜的是,信长忽略的部下明智光秀作为一个儒将那敏感细腻的心。他从未真正明白信长的理想,在他眼里,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三者没有区别,都是以勤王之名,趁机窃取天下罢了,他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在目睹了信长一系列铁腕政策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信长毕竟是欣赏光秀的,明知他心有异念仍给他悔悟的机会,只是,怀疑种子一旦种下,一切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光秀也再也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信长的每一个决定了,阴谋论笼罩在他心头,一步步把他引向谋反的深渊

  明智光秀毕竟不是德川家康,也不是丰臣秀吉,他的器量与才能无法和他们匹敌,也许他可以守卫来自不易的和平时代,却无法开创一个和平的时代,对于这些,信长心中了然,光秀自己却无法正确认清,依然做着夺取天下的美梦

  本能寺之变后仅十三天,明智光秀就被从备中战场火速撤回的秀吉所击溃。这一切相信也是在信长的预料之中。

  不知道光秀是否对自己弑君的行为有过一刻的后悔?也不知道信长在火光中切腹时想着的是什么?如果信长不死,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壬辰战争?

  人生五十年,似如梦与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

  《织田信长》读后感(三):“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复憾?”

  『书摘

  只要别人做的事,我绝不会跟着去做;对我所喜欢女孩,我绝对不会告诉她我喜欢她。当我想哭的时候,也绝不流泪;当我高兴的时候,却不感到高兴。失意的时候,我绝对叹气......我的人生绝对不盲从别人

  只知追求一己利益的人,他们一心一意只是想抓住对自己有利事物,因此对于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有过高评价依赖别人如何成就得了大事呢? 生性犹豫不决,只是静静地等着不幸降临 不论你如何为结果感到生气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它不会为了感情因素改变既定命运。 当一件事情反复地被叙述,往往使人产生错觉,以致无法正确判断,这也是人类的一大弱点。 世事往往出人意料表面上看起来绝对可以放心的事情,通常不能绝对放心。 所谓武士道,是指为了他人而不顾自己的牺牲精神。 身为武将,最足以自豪的,是具有面对事实勇气,胜了固然可喜,但是战败后也必须有战败的处理啊! 自尊并不是人生在世的唯一目标 支撑人类的精神力量之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不论私心也好、私欲也好,凡是阻碍我的人,不管是神是鬼,我同样都不会放过,这是唯一可以拯救这个乱世的方法啊! 我不会接受他们投降的!他们忘了佛家慈悲忍辱的胸怀,为了争权夺利而拿起了刀枪,是不折不扣的伪教徒,我怎么能放过他们呢?听着,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杀无赦。 人之所以悲哀,正因为有感情和精神存在。 这个世界上,哪有所谓可喜可贺的东西? 既然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不如把一切交给神明,再度从原点出发吧!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尽管你是费尽了苦心才攻下八上城,心血却不一定会被认同。 人,除了具有智慧之外,还要有先见之明。一旦有了先见之明,就不会瞻前顾后,而能朝着目标勇往直前。所以话又说回来,人生其实是相当简单的。

  《织田信长》读后感(四):幸若舞·敦盛

  思えば此の世は

  常の住処にあらず

  草の葉におく白露

  水に宿る月より猶あやし

  金谷に花を詠じ

  栄華はさきを立って

  無常の風にさそわるる

  南楼の月を弄ぶ輩も

  月に先だって

  有為の雲に隠れり

  人間五十年

  下天の中をくらぶれば

  夢幻のごとくなり

  一度生を受け

  滅せぬ者のあるべきか

  是を菩提の種と思ひ定めざらんは

  口惜しかりし次第ぞと思ひ定め

  急ぎ都へ上りつつ

  敦盛の御首を見れば物憂さに

  獄門よりも盗み取り

  我が宿に帰り

  御僧を供養し

  無常の煙となし申し

  据德川光国《大日本史》记载:平敦盛,敘從五位下。以其無職掌,世呼曰:「無官大夫。」一谷城陷,平氏舉族乘舟而遁。敦盛獨後,單騎赴水濱。望從兄知盛船入海一町許,源義經麾下熊谷直實馳馬大呼曰:「公非平氏大將乎?我是天下第一剛者熊谷直實也。還與決死。」敦盛回轡至水濱,與直實交搏,墮馬輾轉。直實乘其上,膝壓鎧袖,欲拔刀斬首。俯視其面,婉然美少年也。直實心憐之,不忍施刃,乃問其姓名,敦盛曰:「唯速斬。」直實曰:「若不詳姓名,廁之卒伍,不亦辱乎。」敦盛乃告實,遂遭害。時年十六。这首和歌是当熊谷直实看到和儿子同年的平敦盛死状之哀,感悟世事梦幻无常,在战后出家,并回到一之谷凭吊平敦盛,遇到了平敦盛的鬼魂。平敦盛之魂为感谢熊谷直实而做了这曲敦盛舞,并在舞后升天。

  但这首和歌之所以出名,确是因为战国风云儿·織田信長。当永禄三年,东海豪杰今川义元率领三河、骏河、远江诸蕃凡四万众入侵尾张之时,信长剧气慷慨,歌《敦盛》之章数阕,率家臣从骑者近千人在暴雨中发动了桶狭间奇袭,踏出了“天下布武”的第一步;天正十年,已经成为“天下人”的信长在京都本能寺遭遇明智光秀叛乱之时,亦因歌《敦盛》之章,从容入于火殿,葬身于如莲花般盛开的烈火之中……掩卷而思之,《敦盛》之章尤在耳者———信长为人何其雄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