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段京剧你听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说段京剧你听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4 05:2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说段京剧你听吗经典读后感10篇

  《说段京剧你听吗》是一本由胖不墩儿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说段京剧你听吗》读后感(一):京剧的这种推广很叫好

  漫画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的,而且是袁sir推荐的,而且是我平时不太懂的京剧内容。京剧是国粹,典型中国文化,但目前正在逐渐衰弱年轻人中喜欢的基本很少,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和京剧有关的内容,一听到京剧著名曲段的名字或内容我就蒙了,根本了解。这本漫画书讲述京剧曲段和知识深入浅出,也让我算是充满乐趣的补补京剧这门课吧。

  第一册共画了七个选段,还附带写一些专业名词解释,看着都挺有意思

  七个选段为:1、大探二(又名龙凤阁,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的合称),讲述的是明朝穆宗刚死的那些年,国太李艳妃之父太师李良篡权,徐延昭和杨波两个忠臣讨逆的事。其中《二进宫》中的跪宫三人对唱这一段是经典唱段,这一段唱腔通常处理成非常给力的鱼咬尾,就是说,第二句的字头咬住第一句的字尾,衔接十分紧凑。2、龙凤呈祥。三国戏。孙权为向刘备讨荆州,和周瑜定美人计骗刘备的故事。这当然是老故事了。“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是非常著名的唱段。3、游龙戏凤又名梅花镇。讲述正德皇帝朱厚照微服出行,在梅龙镇碰见美女李凤姐,他们之间相互调情的故事。4、乌盆记又名奇冤报。宋朝时候有个倒霉催的叫刘世昌,没招谁惹谁,避个雨就让赵大夫妇给宰了烧成了盆儿了。刘世昌冤啊,在钟馗、张别古的帮助下,让包拯给其鸣冤的故事。5、珠帘寨。唐朝黄巢造反那时候的事。沙陀国王李克用,能耐极大,但有个小毛病——怕媳妇。唐王遇险了,派程静思找李克用搬救兵,但李与唐王有宿怨,不肯出兵,他的两个媳妇不干了。6、桑园会,又叫秋胡戏妻。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秋胡,出去求官了,一走就是20年。20年后回来了,路过桑园看见个美女,原来是自己媳妇。由于秋胡离家时间太长,媳妇已经不认识他了,为了解媳妇对他是否忠贞,秋胡假装调戏自己的妻子的故事。7、凤还巢。明朝的事,兵部侍郎程浦退休后,日子过得挺好,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大媳妇生的,是个丑八怪;一个是二媳妇生的,是个大美女。程浦看中了一个高穷帅的小生叫穆居易,想把二女儿许配给他。同时有个叫朱焕然的大丑男,被称为朱千岁,是皇帝的二大爷,也看中了二小姐。最后美的配美的,丑的配丑的,圆满结局

  专业名词解释也很涨知识。

  龙套:京剧角色行当,比配角更小一点的角色。大多扮演士兵、衙役、随从群众之类的人物

  头面:就是首饰,戴在脑袋上的那些东西,一般头面分为点翠头面(主要是性格端庄温柔的小姐、夫人公主娘娘们戴的,这些人家里都很有钱)、水钻头面(在灯光下会闪闪发光,看上去很华丽,一般是比较活泼伶俐姑娘戴的)、银泡头面(穷人所戴)。

  行头:戏曲演出中的服装道具,现在专门指演员们所穿的服装。

  甩发:一般都是这个人特别狼狈的时候才做这个打扮

  响排:彩排之前,演员和文武一起排戏,但不穿正式的演出服。

  彩排:正式演出之前的总排练。这时候演员都穿着正式的行头,文武场齐备,跟正式演出一样

  反串:京剧里的反串不是男的扮成女的或者女的演男的,是指各个行当之间的反串。

  回戏:演着半截儿戏出了点特殊情况剧场临时终止演出,叫回戏。

  封箱戏:京剧戏班每年年终休息之前演的最后一场戏。这一场演员们都拿出自己最拿手玩意儿,相当于年终汇报吧。最后大家会合演反串戏,各个行当之间串着演,一般这种戏比较热闹

  折子戏:就是将整本戏拆成相对完整的几段来演出,这“相对完整的一段”叫做“一折”,这样演出的戏也叫做“折子戏”了。常演的比如《草船借箭》(《群借华》的一折)。

  压轴:也叫倒二,就是倒数第二个节目。倒二的时候一般都是戏班的头牌来表演,演员剧目都十分给力,可以说是本场最有看头的一折了。

  大轴:这才是一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大轴在过去一般演一些大型的武戏,早先也演一些有趣的小型武打戏或玩笑戏,俗称“送客戏”或者“压台戏”。

  票友:指非职业性京剧演员、乐师,也就是业余演员。身份业余不代表水平业余,很多票友的专业素养比专业演员一点儿不差,只不过人家不指着唱戏挣饭吃而已。(很多人总把戏迷和票友混为一谈好听点戏不过是戏迷,票友那可都是能粉墨登场的)

  堂会:指豪门巨富这类的有钱人家个人出钱,把演员请到自己家里或者别的什么私人场所,给自己人做专门演出,叫做堂会。(通常堂会都会有大把的票子拿)

  僵尸倒:这是京剧表演的一个名词,就是腰腿都挺直,背朝下(也有向前的),整个身子像个棍子一样直挺挺倒下去。一般这个动作代表人物死了并且是死前挣扎了许久。

  起霸:京剧里一种舞蹈形式,一般表现武将在出征之前正盔抖甲的一系列动作。起霸起先是专给霸王项羽设计的,用来表现项羽威风八面的形象。后来这个起霸就变成了所有大将战场之前的准备工作了。

  帽儿戏:开锣戏。一般都是些情节简单但是表演起来热闹的戏。一般人上去唱唱跳跳,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帽儿戏看热闹了,您才能高兴兴往下看不是?

  希望第二本能早日出现,尽管听不懂,但是看看故事,了解一些京剧知识也是好的。

  《说段京剧你听吗》读后感(二):一路萌来一路唱

  谈及京剧,人们往往会想到“国粹”“高雅艺术”“古老”“慢”“不懂”等等这些关键词。尤其是这个“不懂”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我听到过的许多同龄朋友说:“京剧的美我们看不到”,或者是“离生活太远”等等。的确,京剧的剧目号称“唐三千,宋八百”,不仅如此, 还有许多剧目取材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以及明清时代各种话本小说等等,故事都非常古老,但我认为,故事古老并不是造成“不懂”的原因,真正让人不懂的,应该是京剧讲故事的方式

  初看戏的人搞不懂许多事情,如:敌人已经跑了,留在台上的人嘴里说“追”,却在台上耍起来没完,敌人不早没影儿了吗?又如,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忽然停下来唱上一大段。或者是,几个人在台上不停地重复一件事情。而当你听了许多唱腔,看了许多枪花,耐着性子等着这些人终于不再说这件事了后发现,故事戛然而止,完戏了。于是你会生气的说:“什么嘛,这么简单的故事,费这么大的劲,煞有介事的。”您不必恼,京剧就是这样讲故事的,您认为“费劲”的地方,恰恰是其精髓所在

  王国先生说过:“戏曲以歌舞演故事”。可奇怪的是,京剧的故事已经演了近两百年了,若单单只看用“歌舞”演的“故事”,到今天应该已经味同嚼蜡。为什么还会不断有人看呢?于是我们发现,故事往往已经不是吸引人的主要部分了,当人们熟知了故事以后,就把注意力从“故事”慢慢转到了“歌舞”以及那些表演“歌舞”的人身上。这里所说的“歌舞”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唱念做打”了。京剧的先辈们很智慧的把故事简化到了极致,为的就是让观众充分欣赏舞台一招一式,一字一音,他们知道,故事是一时的而技艺永恒的,故事只是技艺的载体,当技艺精湛到了一定高度,便可以脱离故事,独立存在,而被反复玩赏了。这也是京剧为何二百年来历尽沧桑仍旧生生不息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京剧又可以说是“以故事载歌舞”了。

  然而,即便是这个道理。但在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观念都在发生着剧变的今天,我们无法向每一个观众都去讲解说:“其实您应该这样看戏。”蒋锡武先生曾说过,京剧有着“艰奥的美”(见湖北教育出版社《京剧精神》),既是艰奥的,就必定不轻松。若不下一番功夫,莫说唱,就是听,也是很难听懂的。那么,如何让今日的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也就是70、80、90乃至00后愿意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呢?许多从业者包括我个人以及有关机构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无须讳言,收效还是差强人意。然而“胖不墩儿系列京剧漫画”(这是我杜撰的名字)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我和许多人一样,是在微博上看到胖不墩儿的作品的。她的漫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诙谐,传神,严谨

  诙谐传神自不必说,我看到她的第一副作品就是那个没心没肺,闭着眼睛,打马扬鞭嘴里唱着“大明朝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明朝著名不靠谱皇帝——正德帝朱厚照的形象。一下就被牢牢的吸引住了,紧接着一口气恶补了她许多作品。时而前仰后合,时而啧啧称奇。我们梨园行有句话:“戏好唱,功难练”,意思是说,故事就是那些故事,大家都在演。至于精彩;传神,就取决于演员唱念做打各项功力了。画也同理,东晋最伟大画家顾恺之曾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可见笔墨之外的神气才是绘画的高境界。京剧人物漫画在网络上并不少见,画得也非常精致漂亮,可是让我忍俊不禁的只有她的作品。她准确的描绘出了每一个人物在戏中应有的神态,而且使用的画上话,幽默之余又十分恰当,把舞台上许多需要意会的细节况味生动表达了出来。戏还是那些戏,让她这么一画,马上变得灵动传神,妙趣横生了。胖不墩儿是懂戏的,因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最可贵的是她的严谨,她深知京剧舞台上是讲究“宁穿破不穿错”的。因为这些服饰是用来区分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性格的。因此每画一幅作品,她都会认真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每出戏正确的穿戴,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的尊重。她并没有借“漫画”二字,肆意妄为,极尽恶搞之能事。作为从业者,我们要深深的致谢。

  可以说胖不墩儿开辟了另外一方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用她自己的画笔演绎着京剧。我想,若先从这个“舞台”开始接触京剧,也许大家就不会觉得那么“艰奥”了。总之,我非常喜欢胖不墩儿的作品,也十分感谢胖不墩儿为京剧所做的一切。

  凌珂

  《说段京剧你听吗》读后感(三):评论说段京剧你听吗:胖不墩儿超萌京剧漫画1

  这本书一方面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再现了戏里的情节,在人物的行头服装上又苛求细节,尊重京剧本身的程式。很不错!!!是很惊喜的漫画,也很精细!!! 之前也在网上看过,元声京戏坊结合墩儿画的人物介绍京剧的行头,既准确又生动,足见胖不墩儿在幽默戏说的时候注重保留京剧的本来面貌。严谨的漫画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