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10篇

2018-08-05 04:2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10篇

  《圣路易斯雷大桥》是一本由(美)桑顿·怀尔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一):无意义的意义

  合上书,我有一点困惑。其实我很熟悉这种困惑感,在看完一本信息密度情感密度太大的书时,我第一时间总会陷入这样的感觉。我隐约觉得这个困惑非解开不可。所以在打了五星,摘录了一些格言警句之后,我决定正视它。

  再次快速从头翻阅几遍后,我大概明白了困惑的原因: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持什么态度。不说细碎东西。只说两点。

  第一点关于爱。在很多处,小说明显示出伏尔泰的那种春秋笔法和欲言又止的克制,可是一提到爱,作者就一点也不吝啬笔墨了。以下是我摘录的两段:“她之所以认为美貌尽失后就真情难再,是因为她从未意识到除了男女私情,其实还有别样的爱存在。这样的爱,虽然慷慨施予、体恤周到,虽然能诞生伟大远见诗篇,却一直是最严格意义上的一己私利。只有经历了长久的劳役,经历了自我的仇恨,经历了热嘲和冷讽,经历了漫天的怀疑,它才能立足于被信任行列。很多人一辈子为这种爱付出,却难以表达出什么,还不如一个昨天失去了狗的孩子那么善于言说。”(106)以及最有名的结尾:“很快我们就会死去,所有关于这五个人记忆,都会随风而去。我们会被短暂地爱着,然后再被遗忘。但是有这份爱就已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到产生这些冲动的爱里。甚至对于爱来说,记忆也并非不可或缺。在生者国度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129)

  所以爱一定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可是是什么样的爱呢?这两段写(译)得好是毋庸置疑的,分行即可成诗。但问题随之而来。第一段在我看来充满了绝望情绪。对肤浅的爱的绝望,对太深沉的爱的绝望。肤浅的爱,“得之也快,失之也快”,深沉的爱,却还不如走失了一条小狗的孩子善于倾诉声张。还有一种更深的绝望,关乎肤浅的爱与深沉的爱之间的无法沟通理解,于是女侯爵的关心反而成了累赘,皮奥叔叔牵挂反而让人恼羞成怒弟弟哥哥的爱反而成了哥哥追求幸福障碍……交流可能吗?理解有可能吗?只有误解而已,只有妥协而已。

  的确,最后这些消失的人们,他们的爱终于被谅解,甚至被接受。最后被爱者终于发现,那深沉的爱就像是脚步日日踩踏门槛,再坚硬的心都不能完好无缺。最后,生者与死者之间筑起了一座爱的桥梁。“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读者却觉得,这番话虽然美得像直接从《诗篇》中出来的,可是它在书的结尾,像突然降临的启示。尤其读者又是那么的多疑,难免觉得这样的结尾太过美好,以致于不太真实。假如桥没有断,这五个人会收获爱吗?或者就算断桥已成事实,在死讯传来的那一刻,被爱者心中产生的爱是真实的吗?还是只是幻觉?它可能持久吗?如果爱需要死亡或者说需要生命来换取,那这爱还是唯一的意义吗?我们真的可以乐观地认为,爱是可以交换来的吗?哪怕在爱的天平上,一方只是付出了一个微笑,而另一方也许奉献了生命。

  可是作者是这样伟大的作家,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读者能想到的这些呢?因为当作者说“爱是唯一的意义”时,他根本就没有说过,这爱是真是幻,是短暂还是永恒更何况我们拿什么来衡量爱的真实与否,拿什么来观测爱的持久与否呢?我们只知道,圣路易斯雷桥轰然倒塌之前,这五个人分别对自己内心作出了检视,继续付出也好,将爱封存也好,他们身上携带的,是他们认为的完整的、与他人无涉的、圆满的爱。他们堕入深渊,可是他们圆满的爱留存了下来。这是死者不求回报馈赠,生者在这样的爱面前,很难不受触动,回想从前曾有过的那些默契时刻惊恐地发现今后漫长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如此无私的爱,遗憾也好,悔恨也好,也许在某一刻,都会以爱的方式呈现吧。哪怕这爱是短暂的,而逝去的人终将被遗忘,有片刻的爱,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希望。

  读者在这样胡乱揣测,妄图给文字一个连贯的意义时,突然觉得作者也许也是一个一面充满理想主义一面却深受怀疑论影响悲观主义者。这样的矛盾同时体现于作者对命运(对宗教)的态度冥冥之中定数吗?可能没有吧,因为桥断得那么没有道理,这五个人的死亡那么没有意义,以致于朱尼帕修士不得不为他们编造各种离奇借口

  可是这无意义难道不正是命运显现自己的方式?“若非是被神的手指拂过,燕子是断然不会掉下一根羽毛的。”(8)神为什么要用手指拂过燕子呢?有理由吗?有意义吗?掉下桥的五个人都已经准备好,要向人生重新出发了,可是桥断了。还有比这更让人扼腕的事吗?说是命运的捉弄都有点轻了,更应该说命运的毒害。

  而命运正是在这恶毒中现身。如果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人们很快就会满足表面因果律,进而忘掉命运的存在。所以命运会在必要时候,时不时显现一下自身,威慑一下渺小人类。于是,利马人都惊呆了。因为要受天谴的话,怎么都轮不到掉下去的那五个人。神那任性的、扑朔迷离面孔突然显得真实、狰狞。受惊的人类纷纷忏悔起自己的罪过,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做也是多余

  冥冥之中有定数,可是这定数是那么的不确定。无意义就是神的意义,神无法被任何形而上学捕捉到。所以作者,你的模棱两可是不是就是出于对爱、对命运的模棱两可性的体察呢?所以作者,你是不是故意把难题抛给了读者呢?

  我仿佛听到了作者的笑声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二):皮奥叔叔

  只读了这一节。写了双重的“艺术家作品”的关系,一是作为皮格马利翁的皮奥,一是始终没有充分自觉意识的卡米拉。记录一下好玩儿的地方

  1. 皮奥叔叔对美的崇拜,对文学的“神迹”的狂热,以至于“渴望着自己也能写诗作赋”。——作者在勾画人物的时候,流露出的是自己的谦卑。对卡尔德隆不断致敬,以假想的秘鲁的角度对西班牙反复怀想。

  2. 两位艺术家的孤独执着,甚至不需要现世听众:“这两个人是在取悦谁呢?并非利马的观众。他们早就已经被满足了。我们来自一个对美有着奇高标准世界。若非后来再次与之相遇,我们几乎已记不起那些美丽之物了;而我们要返回的,就是那样一个世界。”

  3. 即便卡米拉失去了对艺术的热情之后,却依然对伟大诗人后人感到无限崇敬:“在演出那天夜里,卡米拉透过幕布缝隙往外偷看,让皮奥叔叔指那个身材矮小中年女人给她看。这个女人因为家境贫寒,加上要抚养众多子女,所以显得很沧桑。但对卡米拉而言,她看到的却是全世界最美丽、最尊贵的女人。”——这个情节非常动人,写出了文学想象叠覆于现实之上时的力量

  4. 有趣的是,每逢新人入团,卡米拉总是毫不犹豫地较劲竞争。这种较劲暗示着,在内行眼中,艺术也好,技巧也罢,高下之分总是直白明确的;难分伯仲、全凭意会、不可言说,往往是外行说法

  5. 皮奥“将这个世界上的居民分成两种:一类是爱过的,一类是没有爱过的。显然,这是一种可怕贵族等级制度,因为那些没有能力去爱(或者没有能力忍受爱的折磨)的人,不能被认为是活着的,而且他们死后也不会再度具有生命。”——书里这种直言“爱”的段落很多,导致现有书评都在谈论“爱和死”。其实作者常常偷换概念,明着用“爱”的字眼,却是在猜谜呢。这一节里说的爱,是陀氏所谓的积极的爱,谜底大约是创造。作者想说的是,一类人是执着于创造的,一类人却无法委身于艺术。前者必得忍受痛苦,因为艺术家虽然将心照明月,艺术之神却未必愿意长久光顾,甚至时常狠心背弃,令他求而不应(正是皮奥的命运)。而后者,因为不曾创造,死后也不会“再度具有生命”。

  6. 然而,若主人公从事的是绘画、文学、更不要说建筑自然会在死后形成所谓的遗产,那比生命更为长久之事是清晰有形的;故事里的两位艺术家偏偏是在戏剧演出的行当。创造的过程似有若无,一片影子也不会留下,除了现场的观众,没有任何目击者,天然速朽。用“爱”来代指,反倒恰当

  7. 卡米拉本是凡人,脱离舞台保护,投身世俗生活,终于失望,因为幸福和物质本来无关。这一段写了她易于向诱惑屈服的平凡本质,和缺乏信仰、注重表象虚弱心灵。皮奥叔叔的形象,依然是男作家们热衷的清醒苦恋的一个变体。(你庸俗脆弱,可我还是爱你——这个设定可以概括多少小说和歌儿啊!)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三):只是当时已惘然

  桑顿·怀尔德的《圣路易斯雷大桥》推介里有这样的文字:“近代灾难文学和电影先驱、作家的文体写作手册完美道德寓言。” 再有“1928普利策小说奖作品、美国现代图书馆“20世纪百本最杰出的英文小说”,而作者“怀尔德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他是唯一同时荣膺普利策戏剧奖和小说奖的美国作家。” 可以说,这样的作品是一本载入史册经典之作,而作者则可作为经典文学作家的代表

  打开书,的确有此感觉:在简洁明朗地将一场灾难——秘鲁利马的圣路易斯雷大桥倒塌——这一事件铺开在读者面前之后,扑面而来的是读者还来不及反应就滑过去的、不胜枚举的纷纭意象,宗教的教导约定俗成的道德在不同的角度展开和伸延了整个断桥事件。而塌桥事件中,其实只有五个遇难者,作为串联故事的采集者,朱尼帕修士收集了五个遇难者从生平到生活点滴,汇聚了纷纷扰扰的人间琐事、轶事以及的各类证词,以小见大之际,每一个人故事都可以衍伸成为一本长篇小说;同时,紧贴着这些事件的,便是蜂拥而至各种各样放在今天也让读者惊叹的寓意,在三个相互关联、牵涉五人的层层叠叠人际关系之中,那一个个看上去简短却蕴含复杂内涵的故事,让粗心的读者一目了然,让细心的读者沉吟默然。

  首先出场的是怀尔德定位为死后成为“研究课题”的蒙特马约尔女侯爵,她的故事实际上是悠久存在还将继续存在的母女矛盾,即为逃离母亲关心的女儿和步步紧贴的女儿的母亲,在母亲因为偷窥了侍女的一封信而决定要改变母女间相处方式的时候,桥塌了,母亲再也没有机会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了,也带走了给她改变契机的侍女,她也无法表达对抚养人的情感。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对双生子中的一位,伊斯特班。双生子,这也是个悠久存在还将继续存在的兄弟矛盾。自古以来,围绕双生子的不幸幸运成为很多文学作品的因,由此,表达出各种各样诠释人性的果。这是具有多重具象和象征意义的范例。伊斯特班和他的孪生兄弟曼纽尔的命运也一样。他们一出生便被遗弃,被修道院养大之后,之间多了一个女子,一个女伶,于是,爱情成了原本紧密无间的双生子之间的第三者,一个倒下,另外一个也恍若行尸走肉,随着时间推移,伊斯特班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振作起来,然而,桥塌了,他再也没机会从痛苦中觉醒。

  在第二故事里出现的那个女伶的“保护者”皮奥叔叔成为第四个遇难者,跟随他的小男孩杰米是第五个遇难者。皮奥叔叔是“靠自己聪明来吃饭”的人,他游走在各行各业之间,以独立陪伴女伶、亲近文学艺术等为三大目标,他一手创造了这个女伶,但并使她光彩四射以致于开始脱离自己,当这个女伶有了更好的“保护者”,他心境矛盾却依然不离不弃,并企图培养毁容后的女伶的幼子,他带上小男孩前行,然而,桥塌了,他可以带着女伶的儿子永久地休息了。

  就是这样五个人去世了,其中女侯爵的侍女没有单独成章,与女侯爵在一起,女伶的幼子杰米也存在于皮奥叔叔一篇中,于是,追思会上,死者已矣,此刻抚养了双生子以及女侯爵侍女的女修道院长与女伶卡米拉相遇了,她们相互抚慰,女侯爵的女儿女伯爵从母亲的最后的一封信里读到了“在爱当中”,并明白了母亲打算“现在去学”,看上去,一切都尘埃落定,一切都已释怀。因而,怀尔德在小说的结尾写到:“在生者的国度与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圣路易斯雷大桥倒塌了,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和谐达成了,真是怨不得2001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在“911事件”的追悼仪式上引用本书的这个段落了。

  至于将整个事件串联为所谓“道德寓言”的朱尼帕修士,就他一开始提问“为什么这件事偏偏发生在这五个人身上?”则正是我们生者在大事件发生之后的反思,也正因为他的提问,我们才能看见这五个人的人生轨迹。一如《圣经》里《路加福音》中的一句“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么?”而朱尼帕修士恰好以“一位虔诚基督徒对上帝意志的科学调查。”成就了怀尔德从作家到读者的引导:“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存在的沟壑,比人们通常料想的要大。”从而达到了《圣路易斯雷大桥》所拷问的道德——“什么是人存在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书作为“作家的文体写作手册”,怀尔德在以朱尼帕修士的角度讲述女侯爵遗留下来的书信时曾这样谈论文学:“和大多数读者一样,他没有看到文学的真谛就是为心灵做注疏。文采,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容器,里面盛着献给世人的苦酿。……在我们看来非常惊艳的作品,其实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每日的家常便饭罢了。”这句话放在今天以观看怀尔德自己这本书,何尝不是一个极好的自证呢?

  最有趣的的事情是,据说作者桑顿·怀尔德在写作此书时,尚未去过秘鲁,更没有到过利马。这样说来,这本书是不是更有寓言的意味了?

  撇开《圣路易斯雷大桥》所隐含的各种意向、寓言、甚至背景,简单地来看这个单一的灾难事件,一样可以发现,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此书成书之前直至今日,母女关系,兄弟关系,情侣关系,恩人关系,等等,曾经被完整定义的各种人际关系渐渐有了各种各样的新面目,但其内在的感情因果却从未改变,爱或者不爱,懂爱或者不懂爱,会爱和不会爱,能爱或者不能爱,统统都要等到发生一个改变一切轨迹的大事件之后,生者和死者之间,才会有这样一座桥。其实,原本当死者还是生者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解决那些问题的,然而,我们却要直到生命突变之后,才会幡然悔悟。是我们觉醒得太晚,还是怀尔德预测得太早?追悔莫及,幸好本书中还有宗教安抚,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3年10月16日上海

  【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391625949401/

  【天涯】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3522388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四):关于“爱”的论文

  所有人都会被这个问题吸引:究竟有没有一种超然的设计,指定了此五人要在此刻随圣路易斯雷大桥坠落丧生。当然,想想便知如果作者真的总结出一个原因的话,那要么是因果报应,要么是蛊惑人心了。然而,一件十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却找不到原因,始终是一件闹心的事。这种闹心到阅读的最后阶段也未能纾解。果然,作者没有给出原因。实际上,这五个人除开社交关系的一定重叠之外,并无太多相通之处。如果大桥就是爱,那大桥的垮塌理应代表爱的丧失。换言之,是说此五人之死,是因为爱已死。但故事并非如此。所以文学批评大概都在纠结如何给这些片段一个完整的意义,一个说得通的解释。

  我想不妨把这个“寻解”的尝试当做一次失败的科学试验。修士试图找到原因,他调查呈现了五个人的个体历史,然而最终未能给出概括性的解释。大概这样,会让好奇的读者好过一点。

  修士只找到一个宽泛的思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只能宽泛地直觉这是一个与爱相关的命题。所以那段著名的引言,“我们短暂地被爱,然后消失。爱的悸动终归爱的原点。记忆,对于爱是不必要的。在生死之间,爱是唯一的幸存者,是唯一的意义所在”,其实并没有回答什么,只不过指明了一个方向。

  看到一篇读书笔记很有意思,说“我们为了表达爱,而尝试把它说出。诸如女侯爵数十年如一日的关心,伊斯特班对哥哥的妥协,皮奥叔叔毫无功利的牵挂。然而一旦说出,它也就使双方成了彼此互为监管不眠不休的奴隶——爱又如何可能呢?” 这大概是在爱这个命题下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我并不以为这三段母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女之爱有任何代表性。相反,在我看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畸恋的性质。也许这样的爱才更鲜明地凸显了爱的束缚吧。一旦说出,似乎就有了某种隐约而强有力的牵连,使双方成为彼此互为监管不眠不休的奴隶。书中对于爱的讨论,也有很多隽语。比如 “It was not the first time that Manuel had been fascinated by a woman, but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is will and imagination had been thus overwhelmed. He had lost that privilege of simple nature, the dissociation of love and pleasure. Pleasure was no long as simple as eating; it was being complicated by love. Now was beginning that crazy loss of one’s self, that neglect of everything but one’s dramatic thoughts about the beloved, that feverish inner life all turning upon the beloved.”

  读的是英文版,因为对南美文化地理的不了解或多或少影响了理解。而人名、称谓的大写,寓言体对概念的大写也让阅读体验不那么美好。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五):无题

  1714年7月20日周五中午,全秘鲁最好的一座桥断了,五位旅者坠入桥下深谷。这本是一件令人悲恸但又无可奈何的悲剧。人们素来喜欢对不可控和无可奈何的事情说抱歉、说遗憾、说尽力了,而所谓的解决途径也无非是面色悲痛的重复出这些话语,心塞一阵、不舍一阵、难过一阵,随着生活的继续和更多新鲜的元素发生,当时的一切感情和反应也终将越来越淡。

  但是执着的朱尼帕修士不这么想。他一生以宗教信仰为人生准则和精神依托,对于神坚定不移的崇拜,使他坚信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己的神在冥冥中主宰。也许是眼前鲜活肉体的死亡的震撼,抑或是对死亡本身的恐惧,自以为成熟的精神世界在直面现实时,他还是有了疑惑,有了动摇,有了恐惧,转而渴望探究真实的人生。

  事实上,随着调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每一个人物也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面化,戏剧般的是,他们也根本不存在如神所安排的“应该去接受死亡”的阶段。蒙特马约尔女侯爵一生盲目又疯癫,终于觉醒决定为自己勇敢而活一次时,却遭遇桥断了的变故;伊斯特班遭遇孪生兄弟死亡变故时企图自杀,被船长救下,正要随船航海开展一段人生新旅程时,遭遇桥断了的变故;皮奥叔叔对卡米拉爱得深到骨子里,无论如何尝试也无法得到时,他选择给卡米拉的儿子提供他力所能及最好的一切,就在启程出发当日,遭遇桥断了的变故。

  而朱尼帕修士也发现,“越是调查那些和当事人关系紧密的人,越是难以从中得到什么”。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对自己完全的坦诚,也无法对他人完全的无私。朱尼帕修士在调查之初,其实已然非常明白:许多时候他是为了得到结果,而在生拼硬凑过程。为了证明主的存在、主的伟大、主的无私,而不得不进行自我游说,而游说中有带着深深的怀疑。随着朱尼帕走过的行程越多,见到的人和事情越丰富,他对于自己信仰的坚定度就越动摇一分。世界的丰富和人的多面性,颠覆了他“非黑即白”的判断力。就像有人认为,如果真的有主的存在,那五条生命的逝去一定是主安排的,一定是有意义的;而也有人认为,那如此仁慈又有前瞻性的主就不该让桥断掉。究竟何为宗教本义,说不清道不明。如序言中提到的,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存在的沟壑,比人们通常料想的要大。在个体的意志之外,生命是否有方向和意义?

  抛开宗教,回归文学。小说的叙事方法我非常非常喜欢。看似无关联的五个人,通过大桥这条主线连接起来。也完全满足了我们窥视他人生活的欲望。所谓我们平凡人的一生,不算跌宕起伏,也不算功成名就,就算哪天死去,最多也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悲伤、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和感情也逐渐淡忘。而匆匆忙忙这一生,究竟留下了什么,究竟有什么称得上了不起的作为,也许是什么都没有。这本小说起码给了平凡人一点安慰,“别这样,总有世人记住你,无论何种方式”。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六):如果爱成了负担,死亡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1714年7月20日中午,全秘鲁最好的一座桥断了,五位旅者坠入桥下深谷。这桥似乎是一个永恒之物,无法想象它居然会垮。一位信仰虔诚的圣方济会修道士正在当地传教,他目睹了桥的坍塌,并立刻对这个事件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件事偏偏发生在那五个人身上?他决定彻底清查与他们相关的事实真相,随着他调查的进行,《圣路易斯雷大桥》就这样完成了。 发生意外的人,不论年龄和身份贵贱,都饱受着爱的煎熬。女侯爵竭力去奉承和讨好女儿,对女儿那令人窒息的爱是她生活的重心,但对女儿来说这种爱反倒是一种累赘,让她极为反感和抵触,女儿因此憎恨母亲、折磨母亲;佩皮塔对修道院院长的爱是崇拜又盲目的,为了不辜负院长的期望,凡是院长要求她去做的事情她从不拒绝,因此她心理上承受着超乎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压力,而女主人的不近人情和熟视无睹更让这颗心平添了痛苦;伊斯特班对双胞胎哥哥的爱是很自我的,他无法忍受哥哥在心中为爱情保留空间,不愿意跟第三者共享一个人的感情,因为他的痛苦哥哥被迫放弃了对爱情的追求;皮奥叔叔对养女的爱是无私又极富耐心的,得益于他的调教女演员很快就出人头地,而纵容又使她变得虚荣和浮躁,对皮奥叔叔甚是苛刻和无情。 如果爱成了负担,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它的存在是如此的虚假和不真实,相比之下死亡倒显得真实和有意义多了,起码死亡能给备受折磨的灵魂一个永久的解脱。饱受痛苦的母亲和逃避母爱的女儿、肩负期望的孤儿、失去哥哥的弟弟、卑微低下的养父……随着桥的坍塌,由不对等的爱造成的痛苦都暂时得以缓解。死亡慰藉了死者,也迫使生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于是,女演员向修道院院长倾诉那长久的绝望,那从少女时代开始的孤独而执拗的绝望,终于找到了栖息之所;女侯爵的女儿向院长介绍身份的时候,担心院长不喜欢她母亲,而为母亲先做了一番激昂慷慨的辩护。因为施爱者的死亡,所有矛盾都握手言和,接收者也意识到以前所拥有过的爱是如此真实又无私。 这里关于不对等的爱有很多可说的,基本上都是一方对另一方付出过多但不完全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比如恋爱关系中付出过多的一方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起码抱有希望另一方也能这样对待自己,如果长期得不到回应,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成为爆发的导火线,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不欢而散。所有的付出都是渴望有着回报的。甚至在一些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有这种“功利”关系,被爱财的母亲坑惨的张韶涵,就是个极端的例子!有一句俗话“养儿为防老”,防老不正是回报的一种方式吗。端茶倒水和以身相许都是回报的一种形式。 那么爱会不会因为施予者或接收者这个实体的不存在而消亡?答案是不会。正如结尾所述“我们会被短暂地爱着,然后再被遗忘。但是有这份爱就已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到产生这些冲动的爱里。甚至对于爱来说,记忆也并非不可或缺。在生者的国度与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所以爱并不会消失,它会以其他形式延续下去。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小说信息量有点大。。我很晕。。

  《圣路易斯雷大桥》读后感(七):什么是爱?-一个教士的研究

  很快我们就会死去,所有关于这五个人的记忆,都会随风而去。

  我们会被短暂地爱着,然后再被遗忘。但是有这份爱就已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到产生这些冲动的爱里。甚至对于爱来说,记忆也并非不可或缺。

  在生者的国度和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

  ------原文结束语

  怀尔德在传播爱的福音,选取这桩著名的事件;站在因果性的角度,上述的点题之笔的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否能把这观念完全灌输到行为中,成为知行合一中的知,我茫然。

  没有没来由的爱,来由我们可能看不到,并不是不存在;虽存在,但看不到,还有意义吗?单对爱这个角度来说,是没意义的,爱只是存在着,如此而已,你可以感受,可以表达,也可以拒绝,甚至侮辱,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它的存在,不在乎时间及一切,有了便是有了,只是存在。

  如果有幸碰到,请尽量珍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