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5:1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10篇

  《人人都是自己历史学家》是一本由宋石男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一):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按,这是我发在《中华读书报》4月17日荐书版的小文,这里发的是全本。

  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年鉴学派大师布洛赫在其杰作《历史学家的技艺》中讲了这样一则轶事:有一天,布洛赫与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一起去斯德哥尔摩游览。皮雷纳提议去新建的市政大厅,而不是当地的博物馆。这有点出乎布洛赫的意料。对此,皮雷纳解释说:“如果我是一个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光盯住那些古老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因此我热爱生活。”

  皮雷纳的观点想必引起了青年新锐作家宋石男的共鸣。宋石男在其新作《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的自序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而且一如布洛赫所倡导的“研究历史,重在理解,而非评判”,他也写道:“在我看来,历史的意义在于理解,在时间完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理解历史,需要情感,需要理智,也需要经验。它要求于人的,并非如寻常人所以为的象牙塔里的寻章摘句,而是必须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理解历史的一个范本,就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他前半生在动荡不安中国度过,后半生漂洋过海,奔波于世界各地,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为了探寻现代中国的背景去路选择倒退五百年研究明史。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记述了他依托历史、面向现实而求索的一生

  宋石男的新书《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堪称理解历史的一份优秀作业。在自序和后记以及网上盛传已久的融魔幻与现实、谐趣与严肃一体的名文《热爱历史的幻术师》中,作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可视为全书精神主线。而从全书的篇目来看,作者的文字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这种现实关怀与所谓的“以史为鉴传统迥然有别。如果以旧的眼光看中国历史,无非是朝代兴亡百姓苦那一套,其间充斥种种心术阴谋,使得一部中国史阴冷而又单调。而显然地,宋石男对历史的理解带入了现代文明社会常识。这是重要差别所在

  举例言之,《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与治乱》聚焦古代中国朝代兴亡与赋税的死循环关系,点出传统赋税与现代意义上的税收不同,而纳税人的权利至今犹有缺失,“这令人沮丧,但也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西汉酷吏与打豪强》在探究酷吏的产生原因时,指出“酷吏之下场,往往也很残酷,因为一个非法治社会,没有规则的社会,往往是吞噬所有人的社会”,而酷吏的暴力压制所换来的 “社会稳定”,终将昙花一现;《清代的息讼倡导》在观照古代官府将息讼作为控制社会的一种手段时,引用《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云“没有冲突,社会就会呆滞,就会灭亡。关键在于社会必须对冲突进行适当调节,使冲突不以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暴力方式而进行……”,并认为“源于西方的明确维护个人权利的对抗性、必分胜负的法律制度,才是主流。如果一味息讼,压制民众利益诉求,只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冲突”。如此种种,则宋石男对历史的探究,给我们带来的将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而更有意义的是拓展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能够透过历史触摸现实的肌肤思考我们自身的生活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二):朱学东:穿越于历史与现实的幻象

  朱学东兄是我的书友、酒友、朋友。我们在大理、成都、海南、北京曾酒战、对谈,甚酣。学东兄酒胆酒量酒品俱佳,谈锋也健,是有情怀的老报人。不过见到陌生人,尤其是陌生小姑娘时,他脸上偶尔还会泛起羞涩红晕

  学东兄是《南风窗》前总编,现《中国周刊》总编。他一直有办杂志理想,从《南风窗》出来,蛰伏一阵子,甚至卖起茶叶,最后还是回到杂志路上。《中国周刊》办得很好,走叙事路线,常有精彩文章可惜发行渠道似乎不太畅,很多报刊亭都买不到。其婆婆又是团中央内容审查也严厉。有次在出版前夜抽稿,学东兄与我饮酒到十点,坐地铁办公室换稿补稿。殊为不易

  我托中华书局的徐卫东兄给一些朋友邮寄了书,并没嘱托他们写书评。因不想绑架友朋。此外对自己的书也有信心。现在学东兄主动为我写书评,而且写得既有情怀,又有见地,我非常感动。有学东兄这样的书友、酒友和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被这样的朋友阅读过,书就没白写。学东兄的夸赞我当作是兄长爱护批评则照单全收,酌情改之。再次感谢学东兄的阅读与评论

  顺便说明一下,《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书名是中华书局取的,来自书中一篇文章标题。这篇文章是给某期《看历史》的卷首语。这篇卷首语的标题是向贝克尔致意。贝克尔的历史哲学平易而新奇,那篇同名演讲《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我很喜欢。不过我这本书与他的书倒关系不大,自序《时间中的历史学家》也几乎没有受他的影响,更多是受布洛赫、卡西尔与我自己的影响。:)

  穿越于历史与现实的幻象间

  ——读宋石男《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作者:朱学东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7721e0102ekrv.html

  石男告诉我写了一本书叫《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时,我的反应有些复杂

  复杂之一,我知道有本书,是一个美国历史学家写的书,题目就叫《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我没读过,不知石男这本书与其之间有何渊源,不过,我也没问。

  复杂之二,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这样的题目,是当下流行报纸时评写作常爱使用类型,而不幸的是,我正好比较烦报纸时评。

  我有些担心,石男这本书,会不会正好是我烦的那种时评?

  收到图书,小心翼翼翻开,读完,长吁一口气,嗯,不愧是我认识那个嬉笑怒骂舌灿群芳的小西邪,不仅没让我失望,反而让我心生惭愧——怎么能读那么多野史笔记还记得住啊。

  别说石男步亦步,我之趋亦趋,只怕快马加鞭,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1,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是一部读史笔记,在这本书中,石男把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鉴史、观人、阅世、读书,多少有类似中国传统历史里的纪事本末体。

  石男把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上的那些散落在编年史断代史等正史以及稗官野史中的故事,集纳一起,分割成四,虽然未能详其首尾表述其程(次也非石男和本书之旨),但概述其要,顺带点评,却是有的。

  这四部选择的标准,虽然石男在序言和后记中洋洋洒洒,我觉得还是克罗齐的那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几乎所有有关正史和稗官野史中故事的选择,都充满着现实的关怀。

  比如说,历史中的谣言,比如说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与治乱,比如说西汉酷吏与打豪强、晚明士人与分权运动。。。。。。

  读来无不处处有此感受,恍若身在其中,没有一丝穿越历史的幻觉

  石男在序中引述赫尔德的历史观,若无历史之链,世界的一切不过是障眼乌云可怕残缺。。。。。。历史能将废墟造成广厦,纵使单个的人消失无形,人类精神不死。

  确是如此。历史与我们个体而言,是史料,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砖块瓦木,若无一种态度,便是无用之材料废墟。

  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理解,所以才有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说流播。

  不过,对历史怀着感情的理解,并不是今人做法,从古到今,其实概莫能外

  最厉害的,莫过于史记。

  所以,态度,才是串起珍珠成链的关键,才是让材料废墟成为广厦的力量

  所以,石男才会说,我们对历史的判断,也是对人、对自己的判断。

  此书封面上的题记:“为了未来,理解过去。独立而专注,以历史照亮现实的路”,我以为实际上表露石男写作这本书的初衷

  但是,事实上,理解过去,不只是为了未来,更为当下。此亦本书之价值。

  2,

  本书文章,我并非每篇都喜欢

  比如,石男开篇表述自己历史观的《热爱历史的幻术师》,奇幻邪异,虽然是本书重镇,也合小西邪之习性,却因口味太重,让我这守旧之人,读来颇不习惯

  书中不多的与现实接近的文章,我也觉不若对古时人物景象的描摹,或许,这也是我个人的阅读偏爱吧。

  全书之中,我更喜欢那些正史野史之小故事八卦,尤其奇闻逸录。

  石男人年轻,读书之多,博闻强识,令我当老兄的瞠目,这本书,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给我开了一个与我平常阅读完全不同的书单,很有价值。唯有认真学习之。

  石男的文字,更是透着邪性,汪洋恣肆妙趣横生,精微处信手拈来,扎人稳狠准,但疼之外,还是理性当家。就像平素酒桌之上,妙言连珠,却有温婉平和入人之心。

  我也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

  我之理解,历史是由每个人的命运构成,而我们生活的高墙铁网,也是由每一个人的行为构成,是拆墙破网,还是砌墙织网,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

  所以,本书封面上用小人形象构成的网格状底,其实象征的就是我们生活的状态,我们的命运。

  于此,我曾向石男讨问,确有其意

  所以,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更是他自己命运的书写者。

  所以,石男敢说,这是写给你我的历史之书。

  不愿意跟着命运走,更不愿意被命运拖着走的人,才能够理解,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的真义。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三):一个读史者的眼光和责任感

  (四一按:十年砍柴,我的老友,一个劳作于京城的邵阳人。我妻子也是邵阳人,所以砍柴是我的“娘家人”。我认识砍柴多年,他精明但不世故骨子里有执拗倔强自然温情。砍柴博闻强识,古今政治掌故信手拈来,是京城十大话痨之一。有次与他喝酒,人很多,人人都躲着他小鹿般的眼睛,因为一旦对上眼神,他就会拉住你讲一晚上的晚明七十年,进城十八年。没人对上眼神,砍柴就把面前的碗摆正,放上筷子,对着它们讲“那个1644年啊,李自成进京,那个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啊……”,讲了至少五十分钟,才酒劲上涌,颓然滑下如玉山倾倒。下面是他为拙著《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写的书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十年砍柴/文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是宋石男出版的第三本书,在我看来这也是“石男出品”标签性最强的著作,这本书不但真实、准确地显示了宋石男的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才华气质,也能从中窥见其为学、阅世的旨趣。

  这本书的许多篇章,如写清朝官员的贪腐、明朝秘密警察暴虐,清代“佘祥林”直到官府诬其杀害的妻子活着回家才能洗冤、清代奴役智障者的黑煤窑、谣言传播文人约架,等等,涉及的事件假若隐去具体年代和人物,读者会有一种今夕何夕的疑惑。读者似乎不是在看历史,而是在读这几年报章上的社会、法治新闻,或许会感叹一句:“太阳底下无新事”。

  之所以如此,我以为一个原因是作者或者说中国许多读书人观察分析问题习惯性路径使然,喜欢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也有这样的偏好。看到世上诸多离奇之事,若去翻翻历史有时会哑然失笑:有何离奇的?古亦有之。当然,时间不是静止的,今日不是昨日简单重复和映射。但若将古代和今天相近的事件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事情发展脉络、社会原因庶几相近,有些甚至可以说雷同,以古观今不是牵强也不是偷懒,而是历史与现实确实是这样的亲近

  在中国古代,说一个读书人有学问,主要是指其经、史两方面造诣,王世贞、章学诚等人言“六经皆史”,宏大理论必然建立在具体的历史经验之基础上,通史者经义自通。西人治学或为文,也会用到希腊神话圣经中的典故,但很难找出像中国人这么喜欢用典的民族。中国古人写文章,会不会用典是品评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寻常所说的成语,一大半是来自古代的典故。笔者少年时代在湘中农村读过,地处偏僻乡村多是些识字不多的农民,可在新年舞龙灯时,两个家族代表唱“龙灯歌”,定胜负的标准则是谁懂的历史典故多。

  我们这个老大帝国人性、制度和文化的遗传基因十分顽固,社会表层的大动荡变革,很难改变表层以下血脉中那些因子。所以才让历史在中国一直是一门显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现实也是一种合适方法论

  有时候翻看古人的笔记或者尺牍,会觉得从古至今,中国除了器物的进步,比如从骑马步行变成了开汽车、坐地铁;从信笺互答到qq上视频对话;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手持信用卡动车到东莞,其他又有什么变化呢?秦始皇没见过电视,没用过手机,可后世不照样是“千年犹行秦政法”?《水浒传》中的梁中书要指派杨志带着十几个军士护送金银珠宝去东京送给蔡太师,而现在下属孝敬上司,知道上司的账号即可,不用担心黄泥岗上晁盖等人的剪径。难道,进步仅仅是这些?

  每念于此,我有一种悲凉感弥漫于胸腔,进而是深深的无力感。一幕幕荒诞剧和悲剧在这块土地上一次次重演,对其还能说什么?说又有什么用呢?历史会使人睿智,但也容易让人走向颓废和冷漠。

  但石男不是这样的。从这部书可以看出,正因为他喜欢读史,具备历史的眼光,而更有一份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斯土斯民的责任感。

  为什么他要强调“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他在自序中说得很清楚:“为何历代王朝对著史如此敏感,要不遗余力地树官史、抑民史?中国传统素重历史,统治者对历史也特别重视——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易代之后,近现代史尤成为禁脔,因历史常是统治者合法性所系,还可能成为时人借古讽今乃至抗争革命的武器。”

  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庙堂和江湖之间,即使是统治阶级的内部,夺得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及解释权,就是占据了现实中意识形态的解释权。以明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为例,迎合皇帝欲尊生父兴献王为帝以及反对这一做法的两派大臣,都援引历史典故为己所用,论述自己意见的正当性。当然,最后皇帝支持哪一方,哪一方的意见最终占了上风。

  在掌握政权的人垄断历史的记录权和解释权、打压私人记述的历史大背景下,宋石男提出每个人都来做自己的“历史学家”,用一切可能的载体:文字、图片、视频记载自己看到的人与事,以及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用独立的思想去分析历史,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是对权力控制历史解释权进而控制意识形态解释权的消解。如果100年后的人研究今天中国的状况,只看《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联播”的文字和影像史料,和综合分析今天各大网站BBS上的帖子以及微博,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一样的。

  人人做自己的“历史学家”,具备一定的历史眼光,在今日中国还有一个好处是:难以被那些新奇的概念、热闹的炒作、宏大的叙事、光鲜的外表所迷惑。不管口号喊得多好,标签如何与时俱进,平等就是平等,不平等就是不平等,哪怕打着为人民利益的幌子而享受的特权依然是特权;靠人身依附而不是按公开、平等的竞争获得的权力是僭权,必然导致腐败,不管这个人是宫里的公公还是办公室里的秘书。

  石男是乐观的,也是入世的,所以他喜欢讲那些让即使没多少历史知识的现代人也觉得很熟悉的古代故事,就是要告诉读者:那些逻辑上已经无法为自己以权谋私做恰当辩解的人,即使只做历史的对比,他们也可怜而又卑劣。——别被他们忽悠住。

  石男在后记里如是说:“历史没有定论,他并非一成不变,各时代的人都有权利从历史里选出和他们特别有关系的事实,进而作出自己的解释评论。”我以为这段话,表现出的是纷纷攘攘的当下,一个读史者的眼光和责任感。

  ————————————————————————————

  :拙著《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在三大网上书城均已上线。

  1、签名本点此: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4004.2&id=25408368287

  2、当当网点此:拙著在当当

  3、亚马逊点此:拙著在亚马逊

  4、京东点此:拙著在京东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四):一本我想写而写不出的书

  对历史我是门外汉,刚刚产生兴趣,算得上初恋。这本书对我算是历史学的小百科,使我明白了很多关于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其实书中很多观点似乎都是作者自己的创见,这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比如礼学到经学,再到史学,这一文化演变。

  另外,更多的是我以往不了解的东西,比如中国史学最早起源于独立的个人著史,唐之后才转向官方修史。虽然唐时仍在一定程度保留了著史的不受权力干涉,但随着文字狱兴起,历史逐渐与民间失去联系,完全沦为帝王的统治史和权谋史。作者提出的“反历史”和“非历史”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字眼。

  这是一本貌似杂乱的文集,但这些文章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关乎历史,这些笔记体的写作充分体现了宋石男精湛的文笔和敏锐的思想,无论是叙述还是分析,都令人耳目一新。一切历史都是为了弥补人应对现实的智慧和能力,这些智性的文字没有冬烘气,每一句都给人以无尽的启发。许多地方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甚至说,这是一本我想写而写不出的书。

  前一段正好买了跟它同名的翻译书《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对比着看非常有趣。是的,一切历史都是个人史,我们最终复活的,也不过是历史的影子。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读后感(五):十年砍柴:一个读史者的眼光与责任感

  (四一按:十年砍柴,我的老友,一个劳作于京城的邵阳人。我妻子也是邵阳人,所以砍柴是我的“娘家人”。我认识砍柴多年,他精明但不世故,骨子里有执拗的倔强和自然的温情。砍柴博闻强识,古今政治掌故信手拈来,是京城十大话痨之一。有次与他喝酒,人很多,人人都躲着他小鹿般的眼睛,因为一旦对上眼神,他就会拉住你讲一晚上的晚明七十年,进城十八年。没人对上眼神,砍柴就把面前的碗摆正,放上筷子,对着它们讲“那个1644年啊,李自成进京,那个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啊……”,讲了至少五十分钟,才酒劲上涌,颓然滑下如玉山倾倒。下面是他为拙著《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写的书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十年砍柴/文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是宋石男出版的第三本书,在我看来这也是“石男出品”标签性最强的著作,这本书不但真实、准确地显示了宋石男的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才华与气质,也能从中窥见其为学、阅世的旨趣。

  这本书的许多篇章,如写清朝官员的贪腐、明朝秘密警察的暴虐,清代“佘祥林”直到官府诬其杀害的妻子活着回家才能洗冤、清代奴役智障者的黑煤窑、谣言传播、文人约架,等等,涉及的事件假若隐去具体年代和人物,读者会有一种今夕何夕的疑惑。读者似乎不是在看历史,而是在读这几年报章上的社会、法治新闻,或许会感叹一句:“太阳底下无新事”。

  之所以如此,我以为一个原因是作者或者说中国许多读书人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性路径使然,喜欢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也有这样的偏好。看到世上诸多离奇之事,若去翻翻历史有时会哑然失笑:有何离奇的?古亦有之。当然,时间不是静止的,今日不是昨日简单的重复和映射。但若将古代和今天相近的事件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事情发展的脉络、社会原因庶几相近,有些甚至可以说雷同,以古观今不是牵强也不是偷懒,而是历史与现实确实是这样的亲近;

  在中国古代,说一个读书人有学问,主要是指其经、史两方面的造诣,王世贞、章学诚等人言“六经皆史”,宏大的理论必然建立在具体的历史经验之基础上,通史者经义自通。西人治学或为文,也会用到希腊神话或圣经中的典故,但很难找出像中国人这么喜欢用典的民族。中国古人写文章,会不会用典是品评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寻常所说的成语,一大半是来自古代的典故。笔者的少年时代在湘中农村读过,地处偏僻的乡村多是些识字不多的农民,可在新年舞龙灯时,两个家族的代表唱“龙灯歌”,定胜负的标准则是谁懂的历史典故多。

  我们这个老大帝国,人性、制度和文化的遗传基因十分顽固,社会表层的大动荡和变革,很难改变表层以下血脉中那些因子。所以才让历史在中国一直是一门显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现实也是一种合适的方法论。

  有时候翻看古人的笔记或者尺牍,会觉得从古至今,中国除了器物的进步,比如从骑马步行变成了开汽车、坐地铁;从信笺互答到qq上视频对话;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手持信用卡、动车到东莞,其他又有什么变化呢?秦始皇没见过电视,没用过手机,可后世不照样是“千年犹行秦政法”?《水浒传》中的梁中书要指派杨志带着十几个军士护送金银珠宝去东京送给蔡太师,而现在下属孝敬上司,知道上司的账号即可,不用担心黄泥岗上晁盖等人的剪径。难道,进步仅仅是这些?

  每念于此,我有一种悲凉感弥漫于胸腔,进而是深深的无力感。一幕幕荒诞剧和悲剧在这块土地上一次次重演,对其还能说什么?说又有什么用呢?历史会使人睿智,但也容易让人走向颓废和冷漠。

  但石男不是这样的。从这部书可以看出,正因为他喜欢读史,具备历史的眼光,而更有一份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斯土斯民的责任感。

  为什么他要强调“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他在自序中说得很清楚:“为何历代王朝对著史如此敏感,要不遗余力地树官史、抑民史?中国传统素重历史,统治者对历史也特别重视——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易代之后,近现代史尤成为禁脔,因历史常是统治者合法性所系,还可能成为时人借古讽今乃至抗争革命的武器。”

  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庙堂和江湖之间,即使是统治阶级的内部,夺得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及解释权,就是占据了现实中意识形态的解释权。以明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为例,迎合皇帝欲尊生父兴献王为帝以及反对这一做法的两派大臣,都援引历史典故为己所用,论述自己意见的正当性。当然,最后皇帝支持哪一方,哪一方的意见最终占了上风。

  在掌握政权的人垄断历史的记录权和解释权、打压私人记述的历史大背景下,宋石男提出每个人都来做自己的“历史学家”,用一切可能的载体:文字、图片、视频记载自己看到的人与事,以及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用独立的思想去分析历史,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是对权力控制历史解释权进而控制意识形态解释权的消解。如果100年后的人研究今天中国的状况,只看《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联播”的文字和影像史料,和综合分析今天各大网站BBS上的帖子以及微博,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一样的。

  人人做自己的“历史学家”,具备一定的历史眼光,在今日中国还有一个好处是:难以被那些新奇的概念、热闹的炒作、宏大的叙事、光鲜的外表所迷惑。不管口号喊得多好,标签如何与时俱进,平等就是平等,不平等就是不平等,哪怕打着为人民利益的幌子而享受的特权依然是特权;靠人身依附而不是按公开、平等的竞争获得的权力是僭权,必然导致腐败,不管这个人是宫里的公公还是办公室里的秘书。

  石男是乐观的,也是入世的,所以他喜欢讲那些让即使没多少历史知识的现代人也觉得很熟悉的古代故事,就是要告诉读者:那些逻辑上已经无法为自己以权谋私做恰当辩解的人,即使只做历史的对比,他们也可怜而又卑劣。——别被他们忽悠住。

  石男在后记里如是说:“历史没有定论,他并非一成不变,各时代的人都有权利从历史里选出和他们特别有关系的事实,进而作出自己的解释评论。”我以为这段话,表现出的是纷纷攘攘的当下,一个读史者的眼光和责任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