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4: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10篇

  《汶川地震168小时》是一本由张良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一):彼时彼刻,又有何求

  终于看完的时候,有一些解脱,那是因为终于不用再直视书里字字血泪人们,但不得不说又有一些莫名的空虚感觉它掏空了我连日来的感情。大部分都是每天在往返的地铁上看的,我被这样一本工程浩大纪录特大灾难作品深深震撼。虽然,几天前我将要第一次翻开它时,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和物质的——纸巾事实也真如我所料,几乎每一次的阅读都要流泪,里面的200多个人物就这样以文字形式为一个未曾参与体会过512的人再现了当时所有生者死者面对的处境以及他们所作出的种种抉择作者张良做过一番类似这样的提问:当我们平时赖以生存信仰以及物质都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将会依靠什么?这个问题在看这本书时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我想我的答案是有些人选择了自杀和放弃逃避命运带给他们的悲痛创伤;有些人选择彼此相依共同去面对命运的安排;当然还有少数人他们选择抗争,不是为了扭转整个局面,因为自知做不到,他们只是不能完全接受罢了,为了哪怕一点点的改变,也愿意付出甚至赌上性命。彼时彼刻,又有何求呢?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二):唯有记忆,才是最好的悼念

  夜里看这本书,能用到的词只有「不忍卒读」。想到两个月前我发在Facebook上的文章,姑且贴在这里吧。

  八年前,我十二歲,小學六年級。在我對世界探索蹣跚起步之時,是川震,塑造了我最初的「民族認同」和「國家意識」。而這份烙印太過強烈,直至今日,我仍然無法完全跳脫出來。

  對於與我年齡相仿的這一代人,若說心中根深蒂固的民族主義情意結濫觴於川震,大概是不為過的。

  那是舉國上下一致的哀鳴和大江南北相似的悲傷。於是我第一次感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如此切實地存在著。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竟真的會有這麼多人朝著同一個方向,捧起或明或暗的燭光。那時我分不清什麼叫感動,什麼叫悲傷,我深信所謂的「多難興邦」。我只知和其他人一樣流淚,卻不知這眼淚是為何而流。

  川震後的年月,對於受難者來說是日復一日的思念,對於親曆者來說則是年復一年的悼念。五週年前夕,雅安地震。接著,照例是領導人在災區的講話,是救援的宣傳,是募捐的號召,是志願者浩浩蕩蕩開赴災區的報道。於是我終於開始思考,這套災難敘事對於我們來講,究竟意味著什麼?悼念該如何進行,亡靈該怎樣安息,而眼淚,又究竟為何而流?是放任廉價的感動淹沒自己,還是呼喚盡可能多的真實?

  答案從那時開始逐漸明晰

  這些天來,有幾位普通人,以千差萬別卻同樣弔詭的方式,離我們而去。不安的情緒四下蔓延,我們再次被裹挾其中。走的人越來越義無反顧,留的人越來越躁動不安。川震時那個政府高效、人民團結的中國,終究只是特殊時期的中國。而當社會的運行恢復常態,不堪和醜陋又開始不斷衝擊著我們的視網膜。若是在日後回想,川震震時和震後的種種,實在是一堂生動的公民教育課。我不由得去想,如果我的十二歲是現在,那麼我對民族和國家的認知,又該被如何啟蒙?

  今天的朋友圈裡,對雷洋事件的詰問和對川震的悼念並行不悖地存在著,這是當下中國最真切的寫照和記錄。有人分享了左小祖咒唱的《5.12遇難學生名錄》,我點開網易雲音樂,看到了這樣一條評論:

  「他們判了譚作人,他們逮了浦志強,他們限制了艾未未的人身自由。他們以為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是他們掩蓋不了的,他們以為這片土地上沒有誰是他們消滅不了的,他們以為謊言和暴力可以擺平一切,何其愚昧!八年,四川依然美麗。八年,站著的人依然沒有跪下。」

  唯有記憶才是最好的悼念。但記憶具體到何種程度,只取決於每個人自己。

  但願,我們不要輸掉這場記憶與遺忘的戰爭,不要讓一次又一次的苦痛,成為記憶裡語焉不詳的斷句。

  祝福那片斷裂的土地和土地下埋葬的亡靈,也祝福當下的我們。

  2016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三):灾难的另一面

  记得地震当时,打开电视就是泪眼婆娑的新闻主播,就是铺天盖地的大爱无疆。而今终于有一本书脱离了煽情低级趣味,它尽忠尽职的记录,阐述,追忆,将地震中小城映秀那惊心动魄的7天娓娓道来

  在成书过程中,历时三年,作者采访了200多人,最终的成果因为人物众多而略显混乱,但又因为混乱又显得格外真实

  它记录的是大爱无疆之下,那黑暗、混乱、惊恐无助绝望的另一面。

  它记录了权威的缺乏与秩序的缺位,记录了空域的管制与人们的望眼欲穿,记录了整个救援体系巨大失误,也记录了用个体奋不顾身来弥补体系失误的军人。它记录了人性溃散中的各种乱象,对直升飞机舱位的抢夺只是求生本能的一个侧写,躺在裹尸袋中入眠的活人则是巨大灾难之下的一个小小黑色幽默。它记录了一个小镇与它的臣民,向死而生的七天。

  在书本开篇原本沿着一成不变轨道前行的人们,在命运的转折点之后,在书的末篇都迎来了结局——或者死,或者生。而有一些人的人生,最后却和救援者交织在一起,比如考入第三军医大的大学生,比如成为上海消防特勤支队一员的蒋雨航。

  最后一组数据,2008年全国拥有的军用及民用直升飞机只有400架。作为对比美军101空降师就拥有487架直升飞机,在新奥尔良飓风救灾中,美军直升飞机24小时就出动了1000多架次,此外美国民用直升飞机还有30000多架。书中还提及直升飞机一次只能运载3顿左右的物资,怪不得汶川地震之后就一直囔囔着说要加快大飞机建设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四):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三年追踪采访,170多位亲历者的口述。”

  冲着在豆瓣上看到豆友书评里的这句话,我买了这本书。

  叙事方式是采用顺叙和平叙,按照时间顺序,以映秀为主要地点,记录地震七天后发生的事以及与映秀有关的人物故事

  开始时出现大量地形描写和很多相关联地名人名,像我这种对专有名词过目即忘、没有地形概念的人读起来是很痛苦的,开始看得很慢,总是要不断往前翻联系前文。甚至有种揣着这本书跑去映秀边看边找的冲动

  叙事文字比较生动,有时会身临其境一般,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容易看着看着就走神,脑补作者采访的情景,刷一下朋友圈,刷一下微博,搜相关的微博信息,按着文中提到的人名加关键词一个一个搜,互联网真的很强大。我找到了作者的微博,没真名认证也没有会员的;我还找到了广东那边参加这次救援的消防员的微博;以及各种因这次地震获奖知名从此改变人生轨迹的人。由此又激发了我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后半部分叙事集中在救援上,思路清晰,所以比前半部分看得快多了,甚至于看到最后只剩十几页,寝室里睡觉关灯了,我还忍不住爬下床来打开小台灯看完全部。看完后越发不知说什么了,凭着一股子冲动在微博上私信了作者一段没有主题的话。当在另一天看到他回复了我的私信时真的好激动

  我们在追寻过去经典同时亦应该与同时代的人共思考。一个人应该有大格局,但也不应该脱离现实柴米油盐建立在空中的理想主义是一种虚无。我收回曾经认为不过100年以上的书不是经典的观点。何必去纠结于是不是经典呢,反正最后自己也会消失于历史洪流之中,也许一场灾难让你瞬间死去,也许一场灾难让地球瞬间毁灭,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啊,读爱读之书,谈爱谈之事,走爱走之路,时间与经历自然会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都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为自己是学新闻的缘故所以对记者出现的场景以及其行为格外留意。记者亦是百态。

  记者们最早出动。地震后半小时,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从报社出发赶往广州白云机场深度新闻部的贺信离开报社时就知道成都及周边机场大都关闭了,可以使用的最近机场在离成都三百五十公里的宜宾。他订了两张票,和同事到达白云机场时,发现广州新闻部的四名记者也已到达。随即被通知飞往宜宾的航班取消了,他们赶紧搜索所有能飞往成都附近的航班,只有飞往南充的航班上还有一个座位,大家一致同意摄影记者孙涛先走。飞机无望,五名记者撤回报社。但任务没有取消,配备了八名司机的四辆采访车连夜出发,长途跋涉,将他们一刻不停地送往四川。

  解放军报社摄影记者李靖水性不错,他一手划水,一手高高举着相机。他的救生衣没有系好,不能给他帮助,他并不慌张。但一名炮兵团士兵从后面抓住了他的双肩,这让李靖抬不起头来,不禁喝了好几口水中央电视台军事记者冀惠彦与曾和平看到了这一幕,不过,他们已经自顾不暇。曾和平抓着摄像机不肯松手,冀惠彦踩着水,心想:“如果光荣了,晚上播新闻时,名字会打上黑框吧。”双流舵手周小东正好经过,他和另一艘过路的冲锋舟分别打捞,将他们带离险境

  军分社的李宣良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再为灾难哭泣,2005年他在印尼20万人海啸遇难的现场呆过。但是,在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彻夜采访已经让他难以平静废墟里一个绘着米老鼠文具盒就让他无法控制眼泪——几天前,他刚给女儿买过一个同样图案的。在灾区,随时都有某个不起眼东西触动心底柔软地方

  在翻越第一个山坡前,余承彦被两名电视记者挡住,他们要采访这个看起来与众不同志愿者。不合时宜的记者问:“你现在心情如何?”余承彦回答:“我现在心急如焚,只想千方百计赶路。”

  部分记者已经到达,远远看到医疗队冲下坝子的电视记者跑过来,希望医护们重新集合起来,重复一遍刚才的动作,以便补上镜头,这个混账的要求当即被拒绝。坝子上的生命每分每秒都在流逝,医护们千辛万苦走过“死亡之路”,没有中场休息,他们要立刻和死神进行下半场较量

  许勇在晨会上建议,等伤员后送完毕后,可以分批安排记者乘坐直升机离开。一名日报记者立即要求本报优先,并报上了自己的名号和获得过的荣誉,这招来了许勇的怒骂:“滚,你更应该最后走!”

  看到有些记者的无理行为也是感到悲哀,心里在暗暗告诫自己:请在提问时把采访对象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请尽量感同身受

  当然,我也很纠结于客观与煽情的界限公众利益私人感情的取舍。在这些记者一窝蜂地跑去物资急缺的映秀造成混乱,在那个每分钟都有人因为秩序的混乱延误治疗而死的时候,真是感到悲哀,但是如果没有记录者那还会有这么多的历史呈现吗?甚至于当时的盲目的志愿者与领导人也是一样情况

  作为一个记者,我们身处现场时应客观的报道不参与事情的发生,可以让更多人明白这件事以及背后的意义为此警惕。但记者也是人,,让本可以避免的事照计划发生再报道,让不能避免的事任意识形态限制再报道;因为要生存下去,可以选择反抗,但最终会被踢出无法发声,可以选择顺从,如果没有良心会不会更好受些。

  可是啊,这个社会还是在慢慢变好的,不同声音允许被发出来,更多的“你懂得”的事大家真的懂得,只是回归到个体是让人失望的,独立思考的人还是太少,喧哗背后掩盖的是相似的悲惨

  感性过后的理性回归一直是缺席的,在看汶川直播时我们因废墟与受伤的人儿落泪;因媒体报道的顽强活下来的生命以及好人好事而落泪;因聚源中学粉碎性倒塌、周边房屋无一房屋倒塌而愤怒;因死亡人数公布时而习惯性怀疑讽刺态度;因口号“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而捐出自己的零钱······而这些感性之后呢?在地震中各部门凸显出来的协调不当信息的传达渠道畅通、地震局的职能缺失导致各级研究机构和大大小小的救援指挥部急需的烈度图没有下文(这对判断救援方向非常重要)、救援效率低下、医疗队的不合理调动·、各自为政行政管理条块缺乏跨部门指挥者、媒体树立典型人物夸大事实·····当然,悲哀地一想,貌似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啊。

  但至少知道也是好的吧。

  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也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已经剥夺了其全部的注意力了。

  人类强大的承受力和容忍度是种族得以延续特性,亦造就了其遗忘伤痕速度特别快,历史宿命论也不是毫无道理

  亦如《乌合之众》里说的,“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非理性······而是各种感情------比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学校倒塌时的场景还原描述亲人之间的感情以及食物争夺中呈现出来的人性。

  作者在后记里说:“在这份文稿中最终出现了200多人,可是,如果换成另外的200多人,我想也会是一本大致相同的书。书中这些故事不仅仅只是单纯地讲述,也是在记录,记录人性。人类在大灾难中的遭遇,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受灾者还是救援者,都是在突然之间被抛进了一个自己无法把握的境地,他们面对相同的命运。”

  最后以本书的结尾为结尾吧,约翰·唐恩的诗。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五):十年之后,我们能做些什么?(附人名及时间线索引)

  十年生死两茫茫。

  被救出的蒋雨航自己成为了消防军官;北川中学开始了一场同学聚会,孩子们而今有了自己的孩子;几个失独家庭抱着让孩子“转世”的思想,结果生下了性别不同的子女,新生命只能在失望与比较中黯淡成长。以上是我读到的关于幸存者的报道。付出十年艰辛,我相信他们为走出伤痛做出了一切努力。

  我们呢,这些未尝经历同胞苦难的幸运者,十年来是否付出了努力,以免这样的悲怆被轻浮地忘记,或是尽量阻止下一场悲剧重演?

  从表面上看,有源源不断的援款,数十个城市对口援建,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国家则成立了迟到的应急管理部,侦察设备及手段得到更新。从大画面看,本书作者张良做的也许太渺小,但他的贡献绝对值得大众的尊重。这本汶川地震168小时,可以说用最详实,最客观的角度还原了这场巨大天灾中的震中映秀,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背后令人失望的人祸:即使震后15分钟,勇敢的灾民们在废墟上插上红旗,奋力支持彼此;即使总理在震后48小时就空降震中,不惧被失控的人群团团围住;即使半个国务院在凄风苦雨和一片狼藉的灾区通宵开帐篷大会,即使我们有种种无畏,种种无私,但整个救援,依然是一个failure,是“用人性之光补制度之失”,而这种惨烈的补偿,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前有为了快速发展不合安全规定的规划,后有大大小小夷所思的失误:震后20多个小时才搞清楚震中,各种信息衔接不上,人到了路没有通,路通了装备进不去,救援开始了东西吃完了,东西来了72小时过了要撤离了,更别提后方有多少草率,比如为了大干快上,把很多不需要截肢的病人给快速“解决”问题,这样能安全地救更多人。

  当然,书也有不少不足,这是我打四星的原因。正如很多读者所批评的,内容太混乱。各种身份和角色的人物杂糅在一起,各种时间,地点,路线,计划穿插交错,经常从一个场景突然跳到另一个遥远的场景,连续性不好。叙事方法太不统一了,有时候用人物线索描述,会涉及到揭示这个人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过去发生了什么(地震开始前基本上是这样);有时候又用线性时间线索叙事(救援现场),有时候又是并行时间或者倒叙(多用于救援队奔赴现场途中)。毕竟作者没有亲临现场,而是根据后评价综合出的文字。对于一个局外人,这种难以想象的混乱,也许就是这场救援的本来面貌吧。

  为了方便自己下次重温,也为了更多的人能顺利把这本书读下去,我整理了其中人名/地名/时间线,可能涉及剧透(不过其实网上都有相关人物命运的报道了),慎重下拉:

  ----------------------------------------------------------------------------------------------------------------------------------------

  A.地点

  1)映秀:被岷江分开的城镇,北接都汶高速,南有G213进入。按书中记载,地震前有12000人居住。G213(可去九寨沟)几乎与岷江平行而建,在岷江西岸。右岸由西向东依次是渔子溪村(漩口中学所在),中滩堡村(小学所在),秀坪街(中心),秀坪街与G213中间有政府,幼儿园,邮政所,银行,卫生院等。映秀湾电厂位置不太清楚。东岸是春天坪,枫香树坪,龙溪隧道连接都汶川高速,通往都江堰。

  2)紫坪铺:都江堰距离映秀较近的一个镇。也是紫坪铺水库所在地,水路营救的大本营。

  3)灰窑坎:G213到映秀的最大垮塌。使G213进入映秀变得不可能。

  4)庙子坪大桥:穿越水库连接都汶公路,在地震中塌陷。与灰窑坎的垮塌,断绝了两条进入映秀的公路。

  5)铝厂:位于漩口镇,映秀镇以南5km,水路救援的终点。然而这5km,被称为死亡五公里。

  .主要人名索引,按照所属单位或建筑分类:

  1)映秀当地:

  电厂:程儒松(发电部长,未被困,电厂救援队总指挥),吴晓东(发电部经理,堵在映秀途中,后徒步进入),王倩(发电部员工,被困),代剑军(王丈夫,未被困)虞锦华,牟玉雷,李平华,马元江,李科(均为被困员工)

  11号楼:何建章(铁器店,未被困)

  12号楼:龙冶(私人医生,未被困)

  文教楼:林长茂(水吧老板,被困),马洪莉(林妻,未被困)。

  映电宾馆(收费站新员工宿舍):蒋雨航及室友,小梁等(员工,被困),任启平(司机,被困)。

  卫生院:崔彬(院长),刘啸虎,董成云(两人医生),陈雄昌(工地管理人),以上人员未被困,后成为临时医疗小组成员。

  交警宿舍大楼:连富林杨云芳夫妻(被困,英雄教师连容父母),都文欣(连容女儿,未被困)

  漩口中学:马瑶,董晓洁,刘静等(学生,被困)

  映秀小学:董诗杰(医生董成云女儿,被困),张春梅(被困),邹红梅(被困),尚婷(被困),余明高周玉烨(被困),张米亚(老师,保护前两者,被困死亡),黄思雨(受伤救出),连薇(被困),连蓉(老师,被困),董小红(老师,被困),谭国强(校长,未被困)

  小河边组:杨云青(拥有吊车,未被困),杨云春(前者兄弟,组长,未被困),张仕力(镇民兵连长,未被困)。

  枫香树村:董建成(主任,未被困)

  公职人员:斯卫平(州工商局长,堵在途中,后进入),余正荣(陆航大校,地震时在映秀,未被困),魏少君(映秀邮政局长,未被困),杜骁(州副秘书长,考察来到映秀),张云安(副县长),蒋青林(镇长)。该三人成立震后映秀临时指挥部,在救援队进入前维持秩序。

  2)救援者:

  公职:杨卫东(37师某团副参谋长),许少勇(37师军长),侍俊(州委书记),李大军(省消防总队警务处长),白理成(副州长),武警学院学员,电厂总部救援队(胡瑞林厂长,吴耕书记等),江西消防总队(石凯,周庆阳等共200人),山东救援队(400人),上海救援队(400人+,赵凤良,王永强等)。广东医疗队(廖新波副厅长,护士卢琳琳,医生孔畅,吴军副院长,医生杨欣,杨占宇等),重庆医疗队(第三军医大学,王登高校长,医生黄河,护士吴英,鲜继淑)

  自愿:余承彦(重庆探险家),宫治华(休假中的山东交警),尹春龙(双流农民)。

  C.时间线:

  12日

  14:28分,地震。

  14:30,广西省公安厅发出第一个正式报告。

  14:40,地震局给军队发出报告短信。

  14:45,公安部接到汶川地震通报。这个简单的通报也是“震中是汶川县城”的误传的开始。其实汶川县城的损失还不及都江堰市。在映秀,此时张仕力拿出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废墟上。

  15:00,武警学院学员向汶川出发。

  15:28,省委书记刘奇葆出发,途中接到温家宝电话。差不多同时,交警总队小组出发。

  16:00,陆航团起飞,能见度低,但能看到垮塌(未报告交通厅),同时,省交通厅领导出发往汶川。

  17:00,温家宝及各部长起飞。

  18:00 ,由于发现垮塌,特勤救援组,省消防队,地震局,在都江堰集合并开展营救。

  18:34,都江堰聚源镇,第一条来自灾区的通稿发出。

  19:15,温家宝达到四川。

  19:25,新闻联播播出温家宝空中讲话。

  21:00,温家宝视察都江堰灾情

  22:00,杨卫东带领炮兵团22人出发,但方向是汶川县城,任务是侦察。

  23:40,都江堰公安局的废墟旁,总理及各部长组成的总指挥部在临时帐篷里开会,刘奇葆做了汇报。

  当日救出余明高,周玉烨,董诗杰

  13日

  凌晨:汶川县委终于与州应急办同上了电话。

  稍晚,陆续志愿者,寻亲者开始向映秀/汶川方向徒步。

  8点,专家史培军完成了基本分析,开始正式汇报,后续援救方案基本以此报告开展。

  上午,许少勇带领几十人出发,方向与人物与杨卫东大致相同。

  中午,杨卫东等徒步达到映秀镇。发出第一份来自核心震区的侦察报告。

  15:00,斯卫平等徒步到达,同时,李大军乘坐第一批冲锋舟出发探索水路。

  17:56,新华社发出第一条关于映秀的快讯,澄清了震中所在。

  18-19:00,凌晨徒步者开始到达。包括白理成,李大军水路救援队也到达。

  21:00,州委书记侍俊到达,由于出发较早,到目前为止到达的人,目标基本上都是汶川县城,到映秀基本是巧合。

  21:06,映秀震后打出第一个电话。

  23:30,水路被认为可取,防汛办收到省救灾部关于协调大规模冲锋舟及操作手的通知。

  14日

  凌晨5点:外地救援队出发。8:00,第一家直升机停落映秀,空中救援启动。同时,空中侦察确定了映秀周边灾情最为严重,汶川县城灾情相比不算严重。

  上午,持续抢运物资及伤员。

  10:00,电厂救援队赶到。

  15:50,温家宝乘直升机来到映秀,走访各围困点,慰问受难者。

  16:25,温离开。16:30,外地救援队从水路救援队出发。包括记者/消防队/医疗组。

  17:00,第一支成建制的医疗队徒步进入映秀。

  18:30,第二支医疗队空降。

  19:00,左右,33人消防救援队空降映秀。

  23:50,救援队第一个幸存者被救出

  当日救出李博瀚,李平华,邹红梅

  15日

  凌晨一点,家长们第一次对救援队情绪失控.

  早晨,其他冲锋舟救援队以及14日徒步的志愿者到达。

  10:40 ,大批记者到达.

  家长们第二次失控

  12点,700人消防救援队到达。

  17:00 ,第一个帐篷ICU建好

  当日救出张春梅,任启平,董小红,牟玉雷

  16日

  10:00大量裹尸布终于运到,大救援正式开始,但是物资却出现严重紧缺

  当日救出李科,尚婷,董凤强,王倩,周榕,陈晏,袁艺

  17日

  半夜,铝厂到映秀道路抢通,物资运达,但很快又中断。

  当日救出蒋雨航

  18日

  下午3点左右,救援队撤离命令到达映秀

  当日救出沈培云

  19日

  14:28分,全国开始哀悼

  当日救出虞锦华

  20日零点,映秀最后一名幸存者马元江被救出。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六):汶川地震168小时

  之于我,零八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日子是很难熬的时光。一切娱乐活动被禁止,电视、电台都是铺天盖地,煽情的灾情报道,报纸,网站一片一片的灰黑。人的心也随之沉到看不见光明的暗处。我一直认为这是地震给震区以外人民的伤。

  人性是不需要刻意煽动、激发。作者像是一个站在四维空间的旁观者,看着灾难的起源,发展。平淡的笔触将震中的碎片拼凑成书,还原一个真实的灾难现场,坚韧的人心,脆弱的人命,地震前的潜在问题,地震后的救助机制不完善。

  我们无法预见灾难何时会来,无法确保身处之地是否安全,更无法知道灾难过后是否还会看见明天的太阳。

  还是那一句,做好该做的,不留遗憾。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七):512的这一场地震,是中国的灾难,但中国的灾难,不仅仅是地震。

  作为一个灾难的记录者,你无法不给予尊敬。

  触目惊心也无法形容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作为一本记录文学,你无法用情节来要求、衡量它,它无法杜撰,也不被允许杜撰。

  在若干年之后,这样记录灾难的文学,是可以作为史料存在的。

  如果这场地震,成为一个像微博热门话题,被讨论关注了一段时间后,被世人遗忘,那真是国人之哀。

  在这场灾难面前,合上这本书,我想说的太多,却又有很多的不能说。我热爱我的民族和祖国,因此我才会对这个国家给予那么多的期望。

  一场地震,暴露出了无数的问题,那个给校长写信,希望能修一修学校漏水的教学楼,那个小女孩已经离开了我们,而那个地方的形象工程却一直顺利进行,政府却无法关注那个漏水的教学楼。

  你让我说什么呢,除了满含泪水,给壹基金捐款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这样的灾难,除了在每年的纪念日被人们记得外,是否需要我们和我们的政府一起,铭记着那些错,以后尽量避免呢?

  最后,我只能说如题吧。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八):确实存在的人性的光辉

  除唐山地震外,汶川地震是这几十年国内波及最为广泛,丧失生命最多的灾难事件。和平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让人猝不及防,向人们展示大自然的狰狞的一面。昨天还怀揣希望和梦想的人们,一转眼就可能变得一无所有;本来是生机勃勃的小镇一瞬间,也瞬间被变成地狱。还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抹去生命的人们,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重新站起来。地震也许剥夺了你的一切,你的亲人,你的财产,甚至你的某部分肢体,但只要你还活着,你就该站起来。

  记录这场灾难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这些还安安稳稳活在世上的人们,灾难可能遥远,但绝不可麻痹大意,对自然的敬畏不可或缺。早在1970年,西南地质地震大队就在映秀南边的一个村子建了一个地震监测点。在地震来临之前的两年前,认为其无所作用的人们将它炸掉同时,对人性也不必过于失望。灾难剥夺了人们的一切,但在灾难中人们迸发出庸常生活中难得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在把人们组织起来救援的前退役军人,心理咨询师龙治身上可以看到,在将自己药店的药品无偿分散出去的宋明易身上也可以看到,在随后到来的救援者身上可以看到......

  正如作者所说,在灾难离开后,人类会面临一种更大的困境,但在灾难中闪耀过的光辉,正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之一。也只有这样的人性的光辉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把人们从绝望之地拯救出来。

  《汶川地震168小时》读后感(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吗?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10岁。全国默哀的那三分钟,我和同伴打闹,只好憋笑,被班主任非常严厉地呵斥。

  我不会想到九年之后,我会因为哭到停不下来而关上这本书好几次。和当年忍不住笑一样,现在的哭也没有忍住。

  你会发现,人是多么地脆弱,在地震发生的那几秒钟之内,有些人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人又是多么地顽强,他们在废墟下面坚挺着,他们在废墟上面开出一条血路,他们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竟是那么地,隐忍而伟大。观者除了两行清泪,只能静静地陪着。

  在自然面前,你好像都没办法控诉不公,也没办法阻止他的翻云覆雨。人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是,只剩下灾难之后的那点温存,因为在生命面前,其他也什么都不是。

  用万千的细枝末节将灾难重现,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废墟、尸体、哭诉和麻木,虽然这一切比起亲历者来说屁都不是,也还是要感谢作者,让我们看起来至少不那么像是局外人。

  为那些无声无息离去的人默哀,向那些无名无姓战斗的人致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