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10篇

2018-08-11 04:4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10篇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是一本由何建明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6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一):“非典”反思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新闻:“非典”痊愈患者后遗症生理心理遭受双重煎熬,多为医护人员,骨坏死,骨头石膏脆弱。接后就看了《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本书,非典-SARS,2003年让人闻风丧胆的疫情,经历过那段时光人们都有深刻记忆,那时网络没现在那么发达,疫情虽大不太受捕风捉影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煽风点火,多少还能淡定沉着应对。在古代称之为瘟疫,现在医学发到,还是被突如其来的SARS给难倒,千年不遇啊,从疑似到确诊,从素手无策到成功治愈,从无知到自我防范中国人在众志成城协作下努力斗争无形敌人,虽取得胜利,但病后的后遗症患者又该怎么医治帮助无下文,看报道心情低落政府学家们有没想过这到这些呢?真心希望与“非典”病魔斗争后努力新生的人健康生活

  十年,很快,眨眼即逝,记得那时高二,SARS疯狂期,学校放假一月有余,在校期间,经常有防疫站工作人员在晚自习后到教室喷消毒水,感冒者人人避之等等无限回忆在眼前。也许少不经事,也许没太多关注只听家中长辈讨论,貌似从广州香港传来,因广东人乱吃生物-果子狸,什么原因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出门要处处小心,戴口罩,本人虽没带过,至今保留老爸给的厚达十几层口罩。疫情虽可怕,大灾大难面前国人且要保持冷静,不可听风是雨;现在H7N9猖狂对抗过SARS,大家淡然许多,多了些防护措施,不在大度恐慌,这是经过血的教训后大家的成长可惜仍有多数人淡定不了,更不会自我防护,这也是中国现状,希望医疗机构为广大人们传授人人受益的防护措施。就像雅安地震,中国已经历过汶川这么刻骨铭心的经历,又有多少人会地震应急保护呢?普及这些至关重要,关乎每个人珍爱的生命

  貌似唠叨太多,本书主讲北京非典疫情,北京抗击非典保卫战,报告文学,写实,对SARS的无知到略有了解,疑似确诊救治痊愈,政府领导得力,医护天使们的无私奉献......报告文学魅力在于写实说真话喜欢作者的质疑:比非典灾情本身更恐怖的是一个不能江苦难灾难作为教训的民族是非危险的;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们的管理体系,御灾能力公民自卫意识资金投入未来预防措施...政府管理者是否考虑过,做过应对策略呢?北京疫情严重,本书虽在写北京同时映射全国各地均如此,像工作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你们的敬业挽救了大众生命。

  非典已过十年之久,渐渐被世人遗忘,但患过“非典”的病人特别医护人员他们正受后遗症折磨,希望政府多多关系他们。灾难无情难测非典对我们是个教训,也是个警醒,大家在灾难疫情面前要学会淡定应对,学习自我防护措施。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二):《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生死直击抗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曾经一度让人心惊肉跳。记得非典发生的那段时期内,人人都是谈非色变。不仅仅因为这个病毒传播性快,更因为它的夺命性伤害骇人听闻。在那个时间段内,报刊媒体皆是时时滚动播出着非典的最新动态

  因为经历过那段恐怖的非典时期,所以我对这个话题还是相当地关注。而此刻由北京保卫战(畅销书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建明“抗非”一线独家采访实录,首部真实披露非典时期北京“抗非”真相的纪实报告文学《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带给了我再一次时隔多年,却依旧那样感同身受的关于“非典”的故事

  一读此书,我真的发自内心产生着诸多的感叹!叹病毒的瞬息夺命凶猛,叹人们人人自危的可悲,叹医护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可歌可泣,叹生命的宝贵和脆弱。非典十年祭,祭奠的是当年因为病毒而丧生的人们,祭奠人们面对着这些无法预料的飞来“瘟疫”横祸------客观而言,这本书写得真的很是让人记忆犹新。踏上这条重访“非典”的寻访之路,看到的是那些个曾经似曾相识场面。书中不仅仅介绍着非典病毒肆虐的缘起,书中更讲述着当年人人恐慌的非典紧张局面,书中更收罗入了那些可歌可泣的抗击非典故事。有些事情我曾经在媒体报道有看到过,有些事情我却在读这本书时才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在危机面前又有谁人不恐惧呢?但是,就是有着那样的一个群体义无反顾地直击在危险的第一线。他们抛却着自己家人,却实实在在地无私奉献关爱于病人。这样的感人事例有很多,而本书便是将这些众多的典型例子通过文字和配图的结合生动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生命真的是脆弱的。尤其在面对这样的突发其来的瘟疫面前,爆发性的迅猛让人防不胜防。然而,正是有着那样一群勇于牺牲自我,战斗在一线的人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变得如此美好无比。很是被书中的那些个简短事例感动。也正是因为那些个感动的存在,而让本书的光芒是如此熠熠生辉。尽管《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一书仅仅围绕着如何在北京开展抗击非典的行动,但是事实上当时抗击非典在当时渗透入华夏的每个角落。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随后的从中央地方高度重视,到再随后的逐级攻破----那每一步进展都是如此震撼人心。因为曾经经历过,所以读此书之时很是有着共鸣;因为感动着,所以读之时更是感叹于本书的重要意义彰显。

  一场视觉盛宴带领你我重温曾经的那段生死直击抗非典生死时速。在《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这里让我们的记忆重新定格,让我们一同悼念逝者,更一起讴歌英雄启示当下!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三):北京城不相信眼泪

  北京城不相信眼泪

  评《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

  10年前,我还在这座城市的一所学校里上学,SARS来袭的时候大家开始减少外出,教室里门户大开,老师们上一半时间的课就开始放羊,学生们可以躲在宿舍里不出屋,有一些同学甚至在学校里面的草坪上过着不一样的学习生活。当每天的死亡人数传来时,我们都会经历一种莫名凄凉和恐惧:人就这么脆弱?会不会轮到我们?84消毒液成为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依附,课业的负累已经被生命的恐慌替代。然而,不能走出去的我只能从新闻里听到种种消息,甚至是非典结束后也不能更详细了解到这个城市经历的各种苦痛,这本《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的场景,在抗非典一线各种努力、辛劳以及在那过程中的酸楚

  非典进入北京是因为携带者,大肆传播却是因为对疫情的无知和刻意的隐瞒,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付出惨痛教训的缘由所在,也是10年前非典给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最大的历史教训。携带者们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把自己身上的病毒复制给了身边的人,包括为他们治病的医生护士。对于失去生命的恐慌,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不稳定:人们开始相互猜疑,有些人因此更加歇斯底里,还有各种闹剧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那种尴尬成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在发展中不得不记住的痛,历史没有假设,后来者只能从当时的情境中,获取教训和经验

  《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还给我们展示了这种城市里温情一面:政府开始学会坦诚面对灾难,官员们更是竭尽全力保证城市的稳定;社会积极配合企业家们不计成本地提供药材、消毒水和防护面具等;人们不仅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开始关心周边人的健康。生命的底限就在于这了,无私的心被无限地放大:如果别人得了SARS病毒,天天接触他们也会的病毒的我们一定会帮助他们;正如同10年后今天的雾霾一样,如果不治理污染,我们的呼吸都没有保证,为什么不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爱与奉献的美德在这个城市中不断传递,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1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这本书出版之时,我们依然面临着禽流感的侵袭,这一回我们从容了很多了:政府不断公布相关信息人民积极响应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在这种未知的病毒侵犯有了更多的理性和从容。我们不得不感慨10年前的非典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生存智慧,在这个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的城市里,一场大雨能把交通摧毁,持续的阴霾天气依然考验着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因为拥有那些即使有怨言仍为国出力、为民分忧的民族脊梁,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忘不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社会中坚,我们依然有信心困顿的现状走出来。挥挥手向10年前的非典告别,告慰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人们:北京城不相信眼泪。

  2013-4-27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四):十年弹指一挥间

  若不是看到这本书,简直不敢相信,非典竟然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仿佛一个漫长岁月,但是却又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空荡街头的一幕幕都还在眼前,如今繁华依旧,人心却已经历了十个春秋

  人们忘记了吗?也许忘记只是表面上的事情,那一年的天那一年的地,从来都没有从心底里抹去吧。读过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记录的就是非典那一年里平凡人遭遇的情境,但那毕竟是小说,有一点点夸张,也有一点点艺术化,但是今日读何建明的报告文学《非典十年祭》,也便读懂了《花冠病毒》,小说中那些遭遇死亡的平凡人,还有亲临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其实正如小说中描写的一样,没有丝毫夸张。那是一个惨烈的时期,病毒与死亡,原来真的是铺天盖地而来。

  虽然这场病毒席卷了全国,但是毕竟多数人都是属于边缘人物,没有亲历那场灾难,我们最多也就是尽量少出门,多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要戴上口罩等等,而北京那些医务工作者们则从一开始就直面着死亡,容不得临阵脱逃。这生与死的考验与较量啊。

  当第一例患者被确定后,大面积的疫情已不可避免,而还蒙在鼓里的医务工作者们相继被感染,一个个数目惊人数字全城地动山摇。但他们必须坚守也无可逃避。从“毒王”嘴里取咽拭子的沈壮,坚持在一线却感染了妻子的刘清泉急救中心的几十名司机,还有每天都要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女检验师,他们难道不惧怕死亡吗,他们心中没有自己的亲人吗?不是,他们一样,有着浓烈情感,只是在疫情面前,他们必须战斗。还有为市民消毒的流调队伍,面对着群众的恐慌,发现了疫情却得不到理解还偷偷跑回家的女病人,他们的内心要忍受多少双重的煎熬。

  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平时对医务工作人员还有些许的不满,那么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却只能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那一串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保卫了城市保卫了家园,保卫了人类。这篇报告文学,读起来心情略微沉重,一是在人类的灾难面前,一是在那些战斗在前线的身影面前。我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五):坏了一锅好素材

  贪吃之人最不忍见的是一锅好素材,来了一个坏厨师,而看书之人最不忍见的则是一个好题材,来了一个坏作家。

  当初看这本书显然是冲着非典去的,非典十年,然后又遇到了H7N9,再然后看到不少媒体报道当年治疗非典的后遗症。其中有一个人说起自己不能笑了,因为肺纤维化了。当时感觉心头一阵痛。我还记得当年走在校园里,墙壁上是学友用A4纸写的SARS解读,“Smile And Renmain Smile",笑,一直保持微笑。然而经历了那场浩劫,竟然笑都不能笑了。

  确实,非典对于曾经经历过的人而言,意味着太多的东西。曾经的青春年华,曾经的生死与共。而非典作为国家大事,其实也意味着一种改变,至少从我看来,这种变化是积极的。这或许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本书来祭奠的原因。

  然而翻开这本书,我一下子就被一股老油条子的味道给熏翻。就如同穿越回上个世纪,置身于新闻联播中。下面是具体的例子:

  ”2003年初春的北京,阳光明媚。举世瞩目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九届全国政协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这里召开,全市人民喜气洋洋地沉浸在一个特殊春天里。谁也不曾想到,非典在”两会“召开之前已悄悄潜入古都。“

  这种类似中学课本《最可爱的人》的记录文学还能出现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我想,真是”报告文学为这场灾难留下的重要记录。“此语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研究员对本书的评语,而本书的官方色彩表现之一就是一众站台者的作协身份

  当然,抛开成见,我试图忍受着口沫横飞,希望以一份历史资料去观摩,确实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非典至今还是个迷,而且发病率并没有去前年高多少。当年发现第一例病例山西患者时,第一时间就让患者身边尚没发病的人会山西,因为当时还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以大局为重。而至于描写的人物,总带着典型的面孔,比如某医生由于工作忙,情绪不稳定,和儿子吵了一架,然后看到别人的孩子,就带着对自己孩子的愧疚努力救助。这个逻辑其实挺有意思,有兴趣投身报告文学的同志一定要多参详参详,但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六):非典型战役

  在这个禽流感肆虐的季节,看一本关于非典的书,有些讽刺,也有些唏嘘。也恰好被作者说中:非典十年过去了,人们并未记取教训,禽流感再次来袭,人们同样惊慌失措——板蓝根再一次横空出世,又再一次断货,惶恐间除了杀光家禽、关闭市场、只吃鱼虾,仿佛也没了其他的办法,一切依旧不透明、不公信、不放心。

  依托在这样的现实之上,回头去看非典的故事,百感交集 ,谈不上泪水,有的只是一种无言的心酸。记得非典那一年,我还在非典发祥地——广州。风声鹤唳满城皆兵之中,公司下了命令——但凡被发现是非典患者的,不许透露自己所在公司,以免全部被隔离封锁,影响业绩。说个可悲的笑话:有一天老板养的寓意着钱财的金鱼有点没精神,游得有气无力,老板盯着半天,竟然蹦出一句“会不会得了非典?”可见那时非典对于人们内心的影响。在公交车上,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上车后人们总是争相去坐最后两排的座位,原因是那个位置有可以打开的小窗户,空气清新一点,而只要有一个人不小心咳嗽,全车人的眼睛都会齐刷刷的盯过来,仿佛要用目光把此人赶下车去。。。自从隔壁楼盘因天井式设计不利于通风发生一例非典以后,楼盘价格大跌,连累到我们也惶惶不可终日,回家在电梯间按电梯都是用钥匙而非手指,进门就消毒洗手,不管什么天气一律开窗通风,隔天就用白醋熏蒸房间。每天还有一项必修课就是上网和看报纸,关注每日全国各地的非典新增、治愈和死亡情况,全国人民对健康的关注空前的具有团队精神。非典带给我们的影响和恐惧十分惊人。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而且是在疫区,所以对于这一历史始终铭记于心,也始终关注这个话题,这也是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此时去看北京发生的一切,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样,那些奋斗在非典一线的领导者、医护人员、流调队员的故事,也深深的令人敬佩,其中不乏一些已经被追认为烈士的熟悉的名字,因为非典,他们倒下了;因为非典,他们家喻户晓;因为非典,他们的青春永远的定格。不可谓不惨烈,几个病源携带者经由独特载体——火车、飞机、的士、医院,将非典病毒洒向了帝都的每个角落,包括淬不及防的医疗工作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面对病魔和病人在惶恐下异常的各种行为,这些一线的工作者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术,结合爱心和耐心,完成了一次次的病人隔离、治疗和安抚。打赢了一次次非典型战役。

  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了解和缅怀,在于记忆和沉淀,在于向英雄致敬!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七):陌生的回忆

  非典发生的那年我还没有上小学,再加上记事比较晚,心比较大,所以对这个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但初中的时候经历了一次H7N9的时代,貌似没有非典时期那么严重,身处小矿区的我也感受不到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大的变化,但也真的是感觉到了人心惶惶,并且我还因为当时发烧到38度多被学校勒令修养了一个礼拜。

  从小到大对这些传染性极强还能够夺人生命的病毒一直都不是很了解,因为看了柴静的《看见》,对这类记录性质的讲述生活中的大事的书更加的感兴趣。无意间在图书馆翻到了这本书,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回到寝室仔细品读的时候又觉得不是那么的理想。因为从前的我对社会上的各种事并不感兴趣,从来不会去主动的了解,所以对非典的事情知之甚少,以为能从中了解到很多的过去,结果只看到了北京这一个城市是如何对抗灾难的,着重突出的好像不是这个事件本身,不过应该是我没有理解到作者的本意吧,标题也写了北京保卫战,作者与读者的出发点并不相同。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北京所发生的一切大概能代表非典那一时代的缩影吧。

  人生百态,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书中大部分的人性都是高尚的,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时刻坚守的各级官员,不顾自身利益的社会各层人士,还有始终冲在最危险的第一线的流行病调查大队,大概就是这些人的奋不顾身才使得更多的人迅速脱离了这场灾难,虽然平时大家总是会吐槽国家社会的各种不是,但到了这种时刻,才会真正感叹到或许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无能为力。我们之所以能够岁月静好,真的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负重前行。

  我们所躲过的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真的都是预警,必须吸取教训,遗忘了历史相当于遗忘了自己的过去,不长记性就没有未来。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八):我的非典经历

  人总是健忘的,非典十年,虽算不上遥远,但很多人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里也包括我自己。而当我拿起何建明先生这本书,再次走进那场惊心魂魄的战役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感动,甚至数度流下泪水——为那些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生命危险为战胜非典作出艰苦卓绝努力的抗非英雄们!当然,也为我所经历的那段非典岁月。

  2003年的时候,我还和现在一样,在河南郑州一个小小的镇政府上班。当北京传递过来的非典疫情越来越严重,发出的政治信号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镇也骤然紧张起来,开始进入战斗状态——全力以赴防范非典。那个时候日常工作都全部停滞了,市、镇都不再开会,不再举行任何集体活动,而所有的机关干部也都全部24小时蹲守在自己所包的村子里,全力协助村里防范非典。

  记得我当时分包韩沟村——一个只有一千来口人的小山村,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在进村的主干道路口设置了哨卡,我和另外一名包村干部带着村两委人员在这里24小轮番值班。我每天就和村干部一起,戴着口罩,蹲在路旁临时搭起的窝棚里,拦路拉起一根绳子,盘查外地归来人员。要想进村,先量体温,没有异常才能放行。而一旦发现有从北京、广东等疫区回来的,不问理由,一律送到用村里废弃的小学设置成的隔离所隔离14天,由村医在那里负责监护,每天量3次体温。

  我在那个窝棚里坚守了近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我象坐牢一样,没有回过家,没有回过单位,就在那里吃饭,在那里睡觉,在那里用一脸盆水洗澡。而在此期间,我经历过群众的抵触和谩骂,也得到过真诚的配合和感谢。我清楚的记得,在接到上级宣布疫情解除的电话那一刻,我忍不住欢呼雀跃,与在场的村干部一起跳了起来。从内心里说,这与其说是在欢呼抗击非典的胜利,不如说是为了庆祝自己从抗击非典的战争中获得了解放,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真是无以言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我没有亲历何建明先生在书中所描述的北京抗击非典的那段严酷历史,我也能够理解他所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

  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突然而来的非典就象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美丑善恶。对于医务工作者在灾难来临之时那种向死而生的勇敢无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我深感佩服;对于党政官员在SARS肆虐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自身职责的忠诚,从而深感欣慰——因为我也曾象他们那样做过——尽管他这种对官员、对职责的正面歌颂在现如今的社会语境中很不合时宜,甚至会惹人反感;对于人们在面对灾难威胁时的守望相助和相互依靠,更让我看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倍感温暖;其实,即使是对于在面对灾难因为无知而恐慌、因为自私而残忍、以及在慌乱下的非理性行为,我虽然感到可恨,却也能够理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或许我们要感谢非典,正因为有了非典,我们才全面建立了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也正是得益于这套体系的建立,我们在非典肆虐10年过后的这个春天,当H7N9代替SARS突然再次袭来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惶失措,不再进退无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要不断的完善这套体系,更为有效的保卫人们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讲,SARS这四个字母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民族记忆里。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九):痛过,不忘 ——读《非典十年祭》

  一晃,“非典”已过十年,关于“非典”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而由著名作家何建明撰写的《非典十年祭》一书,勾起的不只是我对十年前那场灾难的记忆,更有我对灾难的一点思考。

  “非典”爆发之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关于“非典”最早的信息也是从新闻联播中获取的,而此时“非典”已经严重危害着北京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或许新闻联邦与西北小镇的距离太大,我还是把“非典”当成另外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并不为意。大约又过了一周,学校将所有学生召集起来,集体放假,回家壁灾。学校的举动本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却真正引起了小镇所有人对灾难的“重视”。大家开始打听各种防灾绝招。最后,在小镇上最有市场的两个绝招便是喝醋以及喝板蓝根水。结果,醋买脱销了,大家开始用酸的东西代替醋来预防灾害。板蓝根则是身价大增,成了抢手货——也让我明白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而《非典十年祭》重点描写的则是非典主战场——北京的情况。该书共分六章(篇),分别从当时北京市主要负责人、非典患者、普通市民、医护工作者以及专家等角度进行描写。这样描写未必能够完全重现“非典”时的场景,但是要勾勒出“非典”之时的大致面貌则是绰绰有余。其一,作者是在用情写书,在书中总能隐约感到某些心跳的声音;其二,书中所选的故事是具体的,阅读这些故事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读故事而是在观看一部纪录片。

  常言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以实际情况而论,在灾难面前才会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法律的公正性可能被某些特权人物破坏,但天灾的破坏性绝不不会绕开有特权之人。因此,在巨大的天灾面前,无论受灾者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共同奋起抵抗才是最好的选择。从这意义上来讲,中国人特别是受灾最深的北京人,无疑是做了最好的选择——大家携手共抗天灾“非典”。

  在灾难面前,我们会哭,会退缩,更会惧怕。那么,在灾难之后,我们就有理由欢笑着,抛弃所有的惧怕而走向前方?当然,灾难之后,我们必须前行,但是这种前行必须怀揣着因畏惧灾难而做出的反思。“非典”过去十年了,因为十年时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非典”才过去十年,因为十年前那些被灾难吞噬的生命还没有彻底从亲友的记忆中抹掉。生命是宝贵的,无论时间无论流失,生命也不可贬值。曾经的痛,特别是关于生命的痛,我们不能忘记。

  《非典十年祭 北京保卫战》读后感(十):难忘“非典”

  《非典十年祭》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从打开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书中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因为那真是的报告文学,让我再次回到十年前的北京,虽然生活在远离北京的辽宁。不过经过十年,再次和同事谈起非典,虽然我们并没有痛彻心扉的难忘,但对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依然记忆犹新。很清楚地记得我们学校的那场虚惊。家长们谣传说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从北京回来后上学了,于是家长们带着口罩,或者用手巾捂着口鼻如抢孩子般把自己的孩子“抢”回了家。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开完校长临时组织的会后,回到教室里,学生已经有一半都离开了。现在想来依然后怕!

  非典期间的北京是什么样子?据说封城了,据说可以进北京,但不能出北京,据说大学生们都被关在了校园里,据说……但都是据说。今天手中的书向我讲述了那时候的北京,原来如此!

  原来3月份开始,从第一例非典患者开始,北京正处于两会期间,而医务人员对非典几乎没有丝毫防范意识。第一例患者及家人都相继发烧,一个接一个死亡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书中我了解到政府面对疫情的大义凛然,对北京市民的关爱。看到那些政府要员们,在第一线发挥着统领作用,我感动着,市长的决策,医护人员的奉献,当疯抢日常用品的时候,粮食、蔬菜等食品的调拨,防护服的调配,中药饮品的正确决策,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试想如果领导层不顾民众的生死,只想自己的安危,那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原来北京的市民在生死之间是这样的,他们不仅关注自己,更关注他人,谁咳嗽了,谁得病了,谁跑到街上去了,他们都时刻关注着,因为那瘟疫来无影去无踪,传染性让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他们不敢出门,空荡荡的地铁,紧闭的门窗,人与人之间的防范,经历过的北京人再度想起,绝对依然心惊肉跳。难怪他们会挖开一条大沟,阻止北京来的车辆,难怪他们会封闭小区,即使是本小区的出租车司机,也会因为接触人多而被拒之门外……

  原来那些医护人员,他们被传染得人最多,一批批地倒下,医院被迫关闭,原来病毒室里进行病毒分析的医生竟然是那么漂亮的大夫,原来非典期间,流调队竟然起着那么重要的作用,可我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原来是生死突击队。原来那么多人在默默地恪尽职守,他们顾不上自己的亲人,甚至顾不上自己。大灾大难面前,因为有了这些人,所以我们战胜了“瘟疫”!

  拿起书到读完,不到3个小时,这么快读完一本较厚的书,完全因为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非典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由非典所引发的思考,让我们警醒,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我们不能表面风风光光,一定要让他禁得住磨难,如果因为一场暴雨,如果因为沙尘暴就陷入瘫痪,那么我们该做什么,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