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6 04:0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失去一切的人》是一本由[美] 厄休拉·勒古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4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一):编辑手记

  前几天,和死宅团团长夫妇约饭,我到得早,便在附近一家西西弗书店闲逛。然后,这套书呢,就摆在书店进门的新书柜上,因为位置很好,我还颇有几分得意,便暗搓搓地猫在不远的地方偷偷留心,合计着数下,看一下午能卖掉几本。

  于是呢,我就埋伏在新书柜旁边的畅销柜前,随手翻阅,暗中观察

  翻了半本冯唐的《搜神记》,腻,俗气地反胃。

  翻了半本张悦然的《我循着火光而来》,淡,一张红唇十个红指甲,看不清人形

  翻了半本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爱情》,靠,写得真TMD好,还是要多看这样的东西

  ……

  接近两个小时吧,勒古恩的书一本也没卖掉,正确地说,是一次也没被拿起过。哎,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我呢,算是恼羞成怒,越来越刻薄,边翻边吐槽,把畅销柜这边的书喷了个遍,幸亏有《霍乱时期的爱情》镇住场子,否则说不定还有多少无辜的书遭殃。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我读厄休拉·勒古恩的书是2012年,无价值网站豆瓣对于考证这些鸡毛蒜皮琐事最为方便

  那时我住在天府软件园对面的某小区衣食无忧胸无大志,每天下班回家后就躺在阳台上翻科幻小说,全然不知这种不务正业爱好已偷偷改变了我的命运

  嗯,很多年后,当我又一次捧起这套书的时候,依然记得当时阳台上耀眼夕阳和徐徐的晚风

  对了,当年我的那句评论“我们的世界终将更美好,但永远不会最美好人类不配。”在做书的过程中,差点变成这个系列文案,印在每本书的封面上,将这股负能量传播开来,送到错过了科幻世界版的各位科幻爱好者手中。

  还有,我当时读的那两本,都是从四川省图书馆借的。如今它们依然在馆,只是同门小弟还没送到,依然形单影只颇为落寞。要知道,以后,它们可是正儿八经的本门正宗开山祖师。这是我前几天去探访它们时为它们拍的照。

  -----------------------------------------------------------------------------------------------------------

  如果真要为这本《失去一切的人》写点什么,其实能说得非常多,只是觉得全无必要,倒不是怕什么剧透,而是觉得能读完本书的读者自有所得所感,大可不必听我掉书袋的装逼

  所以什么政治啊、主义啊、冷战冲突啊、无政府啊,算了,那些书评常见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名词,这些我都不扯了,只谈一点——男女平权。

  勒古恩因《黑暗左手》而出名,无性别世界的设定一出场便惊艳了科幻圈乃至文学圈,所以直至前不久她去世,国内各种宣传纪念文章,但凡提及勒古恩的,多爱都拿《黑暗的左手》出来说事。

  但《黑暗的左手》给勒古恩惹了很多麻烦,那几年,其实女权喷勒古恩喷地更凶,原因颇多,比如《黑暗的左手》里第三人称都用的he而不是she(你还别乐,这是真的,在某些运动你死我活激烈程度体现在这一个字母的较劲上。对了,后来斯卡尔齐有一部小说,冠冕堂皇的借主角的口说过这样的话:对于那些没性别的外星人,我统统用“it”。怎么样,惹不起我绕着走。然后译者就真的都翻译成了“它”……以后要真有什么第九区、外星人保护协会了,我估计他们还得为这个闹。扯远了。)

  所以到《失去一切的人》,勒古恩在平权这个敏感话题上其实加了很多新的阐述,但大多数被她巧妙地隐藏起来,并不醒目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谢维克在成长过程中,先是出于探寻而交际

努力摆脱最初那种离群索居状态,但这样的努力不过是一时狂热事实上也没有成功。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他根本没有交到真正亲近朋友。他跟许多女孩儿上床,可是从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乐趣。那就像排泄一样,仅仅是为了解决一种需要,而且事后他都觉得羞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别人当成了排泄对象。他更喜欢手淫,对他这样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更为适用。

  当他遇到一个同性好友后,也主动去安抚对方

谢维克是绝对异性恋,比达普则是纯粹的同性恋。合住对比达普来说更合意,不过,谢维克也非常乐意去巩固昔日的友情。当他发现这件事情中性的成分对比达普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他来说则只是一个任务,于是他就采取了主动。他非常温柔,又非常坚持,确保比达普晚上还会愿意跟他在一起。他们在市区的一个宿舍楼里要了一间单人房,两个人在那里住了大约一旬,然后他们又分开来住了,比达普回自己的宿舍,谢维克回46号房间双方都没有很强烈的维持性关系欲望,只是重新恢复了对彼此的信任

  当他遇到与自己相伴一生伴侣时:

快乐并没有不对,我想要快乐,只是我并不需要。如果我享用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永远也得不到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了。”“那你需要的是什么呢?”她低头看着地面手指甲抠着岩石表面。她倾身向前,抓过一根月棘树枝,但是没有把它折下来,只是握着它,摸着那软软的茎和娇嫩叶子。谢维克从她这些不安举动中看出来,她正在努力忍耐控制着自己心中突发情感,这样才能够继续说话。她终于说话了,声音很轻,而且有一点儿词不达意。“我需要两个人的结合,”她说,“真正的结合,肉体灵魂以及生命中的每一年。我要的就是这个。”……他们裸露的胳膊胸部都沐浴在月光之中。塔科维亚脸上那些若有若无的纤细绒毛形成了一个朦胧光环,罩着她的面部;她的头发以及月光无法照到的地方则是阴暗的。谢维克伸出手抚摸着她的胳膊,她的胳膊和谢维克的手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银。清冷的月光下,这样的抚摸却异常温暖,令谢维克赞叹不已。……“亲爱的,不要哭。”“我没有哭,是你在哭。那是你的眼泪。”“我很冷。月光很冷。”“躺下来吧。”当她张开双臂抱住他时,他全身剧烈地颤了一下。“我很担心,塔科维亚。”他喃喃说道。“兄弟,亲爱的,嘘。”他们相拥入眠,那天晚上,以及此后的很多个晚上。

  谢维克是整个海恩宇宙系列的核心人物,无论是从故事中的重要性,还是自身所代表的某种精神力量,他都是勒古恩在这个系列的最后,为了做某种总结设计出来的代表性人物,你可以通过观察他,来试图找到勒古恩关于某个谜题而给出的所有解答——“我是谁,我来自哪,我要往哪去”

  谢维克和其伴侣塔科维亚关于性别的各种解答,也代表了勒古恩的某种态度

  直男可以主动的,温柔的,坚持的,为男同性恋友人解决某些生理需要。

  这话不是玩笑,而是某种态度。仅凭这个态度,便表明勒古恩在某些问题理解上,已经超越时代太多。对性别、性的认识,已经不是简单的平权可以概括了。对比下同时代的阿特伍德执着于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勒古恩其实已经超越到性别不平等之上,开始批判某种观念根深蒂固的鄙陋了。

  认真考虑下这些问题:一个异性恋男人,无论攻受,用身体安抚自己的男同性恋友人。你会怎么看待他?一个异性恋女人,无论攻受,用身体去安抚自己的女同性恋友人。你会怎么看待她?你,你能做到哪一种呢?

  这些问题的解答其实远比无性世界更值得深思。

  当然,勒古恩所提出的理想感情生活,依然是两个真正的人,真正的结合。

  -------------------------------------------------------------------------------------------------

  勒古恩的理念一直在进步,海恩宇宙系列中,她把一切观察和论断都交给书中的人物,她在《黑暗的左手》的序言里写道“ 金利艾坐在我的写字台前,用光了我的墨水和打字机墨带 ”。等到她写作变化的位面》时,她自己便是那个旅行者,她毫不顾忌的亲自去看去听去发现了。

  是的,已经不需要假借他人之口,玩什么隐喻的游戏了,一切皆我亲眼目睹,一切皆我亲笔所记。你们畏惧龙,是因为你们畏惧某种自由

  现在勒古恩去世了,国内依然没多少人知道她,嗯,责编无能啊~~~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二):沉静中的激情

  第一次看完《黑暗的左手》后对勒古恩科幻世界的设定还不太熟悉,所以开始读《失去一切的人》,据说这本书才是整个系列的起源或者说海恩宇宙的设定集。勒古恩的作品不以跌宕起伏情节见长,总体风格比较沉郁,但正是这种沉郁下暗藏的谢维克的理想主义十分耀眼,仿佛能点亮整个宇宙。和《黑暗的左手》一样勒古恩在科幻作品中探讨不同社会制度,如果说乌拉斯是典型贫富悬殊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阿纳瑞斯就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实验厂。非常可贵的是这部诞生于冷战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对某个社会制度过分偏袒,且不说乌拉斯浮华下的虚伪,看似乌托邦的阿纳瑞斯也有极致集体主义带来的对不合群反对要求所有人观点一致本来就是专制的体现了。 打算明天第二次看《黑暗的左手》,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三):《失去一切的人》

  【阿纳瑞斯】 这本书里面思辨性内容很多,对于无政府主义者思想、处事风格有很详尽描述,而且他们自己的名字都是电脑进行随机选取的-「不区分男女」。这像是一部小型纪录片展现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从未经历过的社会的运作过程以及这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在阿纳瑞斯,社会意识支配个人意识。 在这个世界里,承诺法律,这就是他们的自由。很大程度上,恰恰是这种无须承担任何义务的自由使他们失去了自主的自由。 “我们发明了法律,常规行为的法律,在我们身边筑起了墙壁,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墙壁,因为它们已经成了我们思想的一部分。”也许这是因为这种「自由」,而筑起了他们思想的围墙,从而被局限在一个空间里,所以,谢维克才会前往乌拉斯。 【乌拉斯】 书中关于乌拉斯的描写,有几段很精彩: 「这是一个盒子——乌拉斯是一个盒子,一个包装盒,包在漂亮蓝色天空草地森林和大城市中间。你打开这个盒子,里头是什么呢?一个灰尘遍布的幽暗的地窖,还有一个死人。这个人一只手被子弹打掉了,因为他向别人伸出了手。最后,我进入了地狱。」 谢维克刚到乌拉斯时,认为这里一切都比阿纳瑞斯要好美丽的树,悦耳鸟鸣,这里的一切都令他震惊。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和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反思,他慢慢发现这里充满着利益,一切要用钱来衡量,所有的文明都不过是把鲜血隐藏起来,用漂亮的辞藻仇恨掩盖起来而已。 而且正是这种观念上极大差异让他意识到他来此地的目的在伊奥国无法实现,也正是在此时,他突然顿悟了-关于共识理论。 最后,他选择回到了阿纳瑞斯-「真正的旅程回归。」 【写作手法】 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一本书的写作方法。 第一章是「阿纳瑞斯-乌拉斯」,最后一章是「乌拉斯-阿纳瑞斯」,正好形成了一个循环,也体现了这部书里一直说的「回归」。 中间几章是间隔式的阿纳瑞斯,乌拉斯,像是弹钢琴一样,很有特点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四):历史的隐喻和未来的展望

  明眼人可以看出的是:这本小说的背景借鉴于冷战,两个星球之间的联系也正如苏联和欧美的关系

  唯一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即便这么多年来,对于苏联的研究和相关理论的深入探讨,我们至少能够承认一个曾经矗立在地球上的政治团体自有其现实逻辑,然而以此为蓝本的小说却全无现实的逻辑。她就是在写一个乌托邦,这倒是没什么,然而双子星的另一颗星球却是那么有现实的质感,就像动乱中飞舞的石头

  当然,在1974年出版这本书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当时欧美等国麦卡锡注意横行,冷战的帷幕挂靠在全世界的天空上。很多人只要表露出一点点的红色,就会被抓起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书中的两个世界的描述有这么大的差距,并且,很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因为结局对于阿纳瑞斯走向极权的隐喻也是加分项。

  话又说回来,这只是一本400多页的科幻小说,不可能期待依靠这么一本小说反应出一个世界。至于说对于乌托邦的设想发展推演,只能说没有脱离欧美乌托邦思想的窠臼,依旧是原来那一套,工作的自愿分配以及食物的合理利用,以及作为基础的思想道德培养,然而这种早就在20世纪初就被指责的“唯思想道德论”,在现在也依旧有市场,我看不出作者有多深刻,因为基础就有点可笑,阿娜瑞斯的社会设想再详细又有什么意思?难道《乌托邦》《理想国》的设想不够详细么?

  正如许多读者所看到的,粗看的话,这就是一个苏联科学家逃奔欧美国家的故事。然而在我看来,和这个相似的是索尔仁尼琴,“苏联的良心”和“即时通讯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政治作用,同样看着有用。

  简单的来说,科幻小说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现在很难相信一个阿娜瑞思的世界能够坚持数十年、几代人,因为社会制度毕竟建立在生产能力上。而“时间同步理论”和以此为基础创造的“即时通讯器”,是听着有用实际上没有用的东西,只好在小说里影响一下社会的运行。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五):回旋于笔尖的两个世界

  应朋友邀请重新贴一次。

  回旋于笔尖的两个世界

  《一无所有》,从文章的副标题说起:“不确定的乌托邦”(An ambiguous utopia),开始这仅仅是早期版本封面上的诠释,由于其意境传达之准确而在后期版本中成为了副标题。说到“乌托邦”,有几本书得提一下,普遍的观点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是真正的乌托邦的鼻祖,该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理想国家的方案;而在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乌托邦概念的同时,在那个岛屿上给我们展示了那个小小的岛屿地图,强调了秩序、资源共享和宗教自治,相对地,小说抨击当时社会黑暗的锋芒也就指向了私有制甚至个人的自由,“乌托邦”一词里就明确了“公”大于“私”的基调。当然,出于“乌托邦”这个词本身的“不可达到的”“美好的”这两个主要含义,文学作品中的乌托邦始终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发生了很多惨痛的历史事件,导致了人们对“乌托邦”的反思甚至抨击,反乌托邦的小说渐渐兴起,通常认为《我们》、《美丽新世界》和《1984》这三部是站在反乌托邦顶点的小说,惭愧只看了其中一部,但通过介绍文字,大概感受到了这三部作品中对乌托邦妖魔化的描写:最重要的一个词不是“集权”,而是“僵化”,看似自由的社会中,充满对个性的打压。

  再回到这“不确定的乌托邦”之中,引用勒古恩访谈中关于《一无所有》中心观点的这段文字:

  这部作品其实是要告诉大家,当乌托邦不再僵死于一个凝固的终点时,我们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尽管困难重重、充满危险,却也并非毫无希望,而在那个更好的社会里,人类将获得更多的自由,进行更伟大的实践。任何一个社会,不管它被设计得如何美妙,一旦它把自己视为完美的终点时,都将对人类的自由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播种、去耕作、去收获属于我们个体的自由。任何一个社会,如果设计了什么“完美的人类生活”,或者彻底消灭了痛苦和伤痛,它就会开始破坏我们获得快乐、自由和人性的能力了。

  个人认为没有文字能够更好地归纳小说的观点,乌托邦小说由于涉及了社会体制问题,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然容易变成愤青,而《一无所有》却是乌托邦小说中罕有的应该反复阅读的好小说。

  随故事来到整个星球唯一围墙之中的航天基地,小说开始的地方,却是故事的正中央。火箭发射的一段画面感非常强,谢维克登上宇宙飞船离开家乡,一开始还以为会进入《银河系公民》甚至《迈尔斯》系列一般的探险故事中,然而镜头一转,谢维克认定了自己的孤独,整颗红色星球仿佛一下子压在了这枚小小的火箭上,厚重感溢于言表。哦,原来是两颗互为月亮的星球,一颗是改良的资本主义,一颗是乌托邦,探险故事没有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世界。

  如同《红火星》一般荒凉的阿瑞纳斯,一群信仰“奥多主义”而离开了丰饶的母星,在荒凉的月球上实践自己的信仰。阿瑞纳斯世界更加接近于传统描写中的乌托邦,例如对分享的强调,例如斩钉截铁的无政府主义,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关于囚禁,一群在“奥多主义”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从小接受到的是夜不闭户教育的孩子,监禁的尝试中受害者身体反应完全跟中毒一样,这里清楚地看到自由对阿瑞纳斯人来说如氧气般重要。单就文中的描写来说,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乌托邦了,它不是早期乌托邦作品中那种美好得无以复加的空想世界,更不是反乌托邦作品中那些泯灭个性的社会机器;它是一群真正抱有乌托邦信念的人,在一无所有的星球上努力地挣扎。但这个世界仍然开始走上了歧途,文中出现了官僚主义,出现了个性在集体之中得不到彰显的现象,在这个追求分享的社会中出现了孤独。

  再转到那颗丰饶的乌拉斯,原本以为是探险的目的地的星球,原来它是母星,原来那里施行着熟悉的资本主义。从一穷二白的阿瑞纳斯过来,乌拉斯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个性的张扬,对谢维克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对读者同样也是。世界慢慢地展开,同样非常有诚意,“这个社会当然不完美,比如等级分化,但是它比那个一无所有的世界好多了。”接待人员极力向谢维克传达着这一点,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句看似诚恳的话下面掩盖着更大的黑暗。然后,意料之中的镇压与屠杀,但个人并不认为作者就偏向了阿瑞纳斯,屠杀并不比阿瑞纳斯上对个性的抹杀来得可怕,但对于社会来说已经足以成为致命伤,同理,个性的抹杀对于阿瑞纳斯社会也将成为致命伤。

  那么,真正的乌托邦在哪里呢?勒古恩煞费苦心地双线行文,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乌托邦就在这样一种不明确,不稳定之中。在这个问题上,想起了勒古恩的另一部作品《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该文有更重的幻想成分,设定了一个没有两性分化的社会,作者用自己的文笔带着读者慢慢地前行,随着剧情慢慢深入,意识也跟着融入了冬季星的文化之中,文章的最后主角感受到了当地文化与地球文化冲突,这种冲突连身为读者的我也感同身受,甚至受文章的影响站到了另一端。在这种强大的笔力之下,读者很容易在文字的引导下改变了立场,如果《一无所有》中厄休拉试图将读者引向任何一端,我想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就违背了她想要诠释的东西——不确定的乌托邦。她带着读者参观一个世界,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文字抓住,就在快要迷进去的时候,她说:“噢不,让我们暂且打住,去看一看另一个世界,我可不希望你陷进去了。”于是,又来到另一个世界继续参观。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出世入世之后,她留给读者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这两个世界相信你已经看清楚了,乌托邦就在它们之中,自己去找吧。

  前几天看到一篇特德·姜的访谈,记者提到有若干小说以奇幻小说的风格来阐释科学小说的问题,特德·姜谈到了奇幻小说具有更灵活的表现力,可以更加有力地表现一些科幻甚至哲学的观点;就想到了勒古恩访谈中关于外星人的部分“不!老实说,我并不认为我们会遇上任何外星人……想象是我们最有效的工具,而想象正是在它不被按照字面意义理解的时候才最有用。”包括冯内古特在内的不少著名的科幻作家否定自己是在写科幻,厄休拉说过没有记不清楚了,但是,从她的话语间看出,科幻在她手中只是一个工具,具有更加灵活而生动的表现力,她写的其实是哲学、人生和社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