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文脉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7 05:3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脉的读后感10篇

  《中国文脉》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25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脉》读后感(一):回望中国文学天际线

  用了半个月时间,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此书在单位图书室放了很久,我起先并没注意。直到去年读了余氏的《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后,才逐渐对他的散文兴趣。与前两部审视中国及世界文化的空间维度、由文化遗址发散思想不同,《中国文脉》用深邃眼光审视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学的时间维度,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文学的精神核心灵魂所在描绘了中国文学的天际线。用余氏自己的话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最高等级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读完此书,有三个方面使我印象深刻感触最多:

  大胆取舍,才得“正果

  五千年中国史,从有文字算起,也有三千多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如此频繁朝代更迭,如此众多的文人登场,如此庞大的文学作品,从中选出最高等级的生命和审美,谈何容易!余氏教给了我们一种去芜存菁的办法减法,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可是,斧钺从哪儿下呢?总不能像李逵杀人那般提着两板斧一排排砍过去吧!砍伐的过程就是取舍的过程,是很艰难的选择,没有衡量标准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余氏在心中建立了一个等级分明、序列清楚的标准:品位。“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这种品位的要求,必须抛却当代的浮躁众人的喧哗,需要深度考量谨慎清理。

  从后文的结果我们看得出,余氏的勇气极大:在灿若星辰的文人中,余氏所推崇、看重的,能够称之为文化巨人而推动中国文脉演进的,仅仅数人而已:屈原、庄子、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王阳明、曹雪芹。这种选择,不照顾朝代的分配,不考虑阶层出身,不管他官方民间,唯一考量的,就是他们的作品和为人。所以出现这样的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人皆知的屈原,两千多年来依然寂寞”,“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苏东坡不仅可爱,而且可亲,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一部《红楼梦》,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也许,只有如此大胆的取舍,才会让中国文脉正本清源,也才让她的发展不至于偏仄、偏离、偏向。

  站得越高,看得越清

  余氏生于中国,长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思考。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评价,中国文学的脉络梳理,仅仅闭门造车显然是不行的。那样极有可能成了“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用余氏的话说:“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

  从余氏的经历来看,他虽然身在此山中,但眼光是足够远的。毕竟在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重要文明故地。作为至今唯一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他对世界多国文明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系统认知。在这样的心境下,反过来审视中国文化,无疑会更加清晰、更加透彻。这就如同佛家的人生三重境界:起初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继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所以,在本书中,处处体现作者的“国际眼光”:对某事进行描述时,要特意交代国际背景;对某人进行评价时,也不仅从纵向维度考察时代地位,往往从横向维度考察其国际地位。比如在描述甲骨文发现情景时,特意渲染了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并指出“文化像水,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多么形象比喻!这种渲染更加让人明白了甲骨文的发现对当时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再如,在评价稷下学宫时,提到在当时的西方也出现了精神文化建筑群“雅典学园”,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对比,更加凸显了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

  领略伟大创造未来

  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关照当下、创造未来。对几千年中国文脉梳理后,也必然不能回避对当下文学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思考。

  对于近代和当下文学,余氏用了“贫瘠”二字。近代来看,除了鲁迅、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少数几位,那些比较出名的,“也没有一个观念、一个结论、一个警句,被人们记得,并稍稍推动社会进步。这种整体无效状态实在让人喟叹。”当代来看,舆论媒体不分良莠,颠覆文化基本等级,一些“名士”则染上“嗜痂之癖”,社会也只是推崇一些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所以,余氏深深一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对于未来,余氏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要从当代文化圈中逃出,静静地遨游于上述文化巨人之间,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

  我想,这些思想对于自己治学治身是非有益的。从治学来说,要学会去繁就简,珍惜有限的时间,选择学习领悟古代和世界的经典之作,从经典认识世界、返照自身、构建思想;从治身来说,要以伟大的人为坐标,领会他们的深邃思想和人格魅力,向他们看齐,随他们前行

  推荐篇目:《中国文脉》、《笔墨历史》、《发现殷墟》、《黑色光亮》、《魏晋绝响》、《唐诗男子》、《十万进士

  《中国文脉》读后感(二):做点笔记,积点谈资,仅此而已。

  感冒无药可医,因此世上感冒药最多;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因此研究队伍最大——

  一切需要刻意“振兴”的文化,都已经与文脉无关。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

  人世间仕途的等级由官阶来定,财富的等级由金额来定,医生的等级由疗效来定,明星的等级由传播来定,而文学的等级则完全不同。文学的等级,与官阶、财富、疗效、传播等因素完全无关,只有一种没有明显标志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味

  其他行业也讲品味,但那只是附加,而不像文学,是唯一。

  中国文学历来虽有写意、传神等风尚,却一直缺少形而上的超验感悟终极冥想

  一、猜测黄帝:

  贾谊的《新书·益壤》记载:炎帝无道,黄帝伐之于涿(zhuo,一声)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无道。这不是说炎帝没有道德,而是说炎帝没有接受黄帝勇任王者大道

  大禹的儿子建立了第一个君位世袭的王朝——夏。君王世袭制的建立,容易激进的现代学人诟病。但是,一种重大政治制度长久建立,大多是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和各种社会需要的综合结果,而不会仅仅出于个人私欲

  二、感悟神话

  一个民族最早的传统和神话,永远是这个民族生死关头的最后缆索。

  有时,不读书也能构建深远情怀,甚至比读书还更能构建。这是因为,我们在失去文字参照的时候也摆脱了思维羁绊,容易在茫然间获得大气

  历史学没有凌驾于全部精神领域权力

  三、老子与孔子

  老子和孔子本人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

  垂范百世必定是一个强大张力结构,而任何张力结构都必须有相反方向的撑持和制衡。

  孔子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而且健康。他以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

  四、稷下学宫

  共生互补——学术争论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结果,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上一个等级。

  中国的整体文化结构是儒道互补,而且还加进一个佛家;中国的整体政治结构是表儒里法,而且还离不开一个兵家。

  “雅典学园”和“稷下学宫”在名称上可以亲密队长,在时间上也只是差了20年。人类历史那么长,怎么会让那么多开山立派的精神巨人、那么多无法超越的经典高峰,涌现于一时?

  不只是什么伟大的力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几个最大的精神光源同时出现在世界上。顷刻之间,一切都不一样了。从此,人类也就从根本上告别荒昧,开始走向人文、理性高贵

  精神光源与自然光源不一样,不具备直接临照山河功能,必须经过教学和传播机制的中转,才能启迪民众。因此像稷下学宫和雅典学园这样的平台,足以左右一个民族对于文明光亮的领受程度

  五、第一诗人

  没有巴比伦的残忍,没有卢克索的神威,没有恒河畔的玄幻。《诗经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谴责愉悦

  自古沉浸在神秘奇谲的漫漫巫风中,长江文明不习惯过于明晰的政论和哲思。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不是霸主、不是名将、不是贤臣,而是诗人,是一种必然。

  《诗经》是“平原合唱”,《离骚》是“悬崖独吟曲”。

  《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

  严羽《沧浪诗话》认为诗歌教化功能、才学功能、批判功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吟咏性情、达到妙悟。他揭示的,其实就是文学超越理性的逻辑特殊本质

  六、历史母本

  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炼这扛起泰山的姿势,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

  这说的就是司马迁。

  七、那一家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礼,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植固然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但曹操的诗,则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

  八、田园何处

  生前,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唐代,他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文化上真正的高峰可能是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一抹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九、佛教的事

  法显出行时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一路上茫茫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望人骨以标行路”。人骨中有多少取经者和送经者!人类最勇敢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寻;人类最悲壮的跋涉,则以白骨为路标。

  十、仰望长安

  “古文运动”,其实不是模仿古文,而是寻找千年来未颓的“古意”。

  唐代懂得崇拜,懂得从盛世反过来崇拜乱世,懂得文化极品不管出于何世都只能是唯一。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

  一个美丽山谷,绝不会防范每天有成群的鸟雀蝴蝶从山外飞来,也不会警惕陌生野花异草在随风摇曳

  如果警惕了、防范了,她就不再美丽了。

  一个城市真正的气度,不在于接待了多少大国显贵,而在于收纳了多少飘零智者。一个城市真正的高贵,不在于集中了多少生死对手,而在于让这些对手不再成为对手,甚至成为朋友。一座伟大的城市,应该拥有很多“精神孤岛”,不管它们来自何处,也不管它们在别的地方有什么遭遇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其实唐代的军队不强、疆域不大,纯粹从政治军事角度来看,唐代有很多可指摘之处,还有学者罗列唐代的一些弱点证明人们喜欢它只是处于一种幻想

  但是,在强大和可爱之间,文化更关注后者。

  人世间什么都可以仿效,却很难仿效有种的欢乐

  十一、唐诗几男子

  历来真正的大诗人都是这样,说是影响人们的心灵,其实都从改造人们的感觉系统入手。先教会人们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发现,怎么联想,然后才有深层次共鸣。当这种共鸣逝去后,感觉系统却依然存在

  诗有典雅面容,但它的本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

  李白和杜甫的交往期一共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世间有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情的最外层门槛

  十二、乱麻蕴藏

  历史自有正义,但它存在于一些更宏观、更基本的命题上,大多与朝廷的兴衰关系不大。

  死亡的是朝廷,而不是文明。

  朝廷的存在方式更替型的,必然会你死我活;文明的存在方式是积累型的,有可能长期延续

  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农耕文明确实很难打得过游牧文明,胜败只是军事政治用语而不是文化用语。

  凄凉是天地对一切高贵人生的自然总结,而不具备任何价值判断

  文官政治的本性是君子政治。

  诗人是专门来感受时代风雨的。在中国历史上,慷慨激昂的抗战话语并不缺少,为什么到了陆游、辛弃疾哪里,便达到了难于企及的高度?

  首先,他们有理由比别的时代更热爱神州大地,也就是热爱唐宋依赖展现的臻于充分成熟的赫赫文明,因此由衷地产生了捍卫的责任,这与古代枭雄死士们的气吞山河很不一样。

  其次,他们有参与军事、政事的切身经历,在朔北风沙和沙场剑戟中培养起了一种真正的男子汉气质,这与其他文人墨客们的智商纵情不大相同。

  第三,他们始终笼罩在屡战屡败的阴云中,巨大的危机感铸就了一种阴郁、苍凉、豪迈、无奈的美学风格,这与尚武时代的长风马蹄、纵横九州又大相径庭。

  第四,他们深受唐宋文化的濡养,又处于一个文学写作特别自由的时代,在表述万里山河与书生情怀之间的诗化关系上,达到了娴熟、自如、醇洌的境界,这又非一般英雄豪杰的铿锵言辞所能比拟。

  宋代,造就了他们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十三、断裂

  黄公望:谋生空间很小,而精神空间很大。这就具备了成就一个大艺术家的可能。相反,一个人如果谋生空间很大,而精神空间很小,那就与大艺术家远离了。

  十四、六百年郁闷

  由草根起家而夺去了全国政权,朱元璋显然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按照自己的政治逻辑汲取了宋朝和元朝灭亡的教训,废除宰相制度,独裁全国政治,滥用暴力,大批诛杀功臣,强化社会管制,实行特务政治。这么一来,国家似乎被严格地掌控起来了,而社会气氛如何,则可想而知。

  文字狱的受害者,常常不是反抗者,而是奉承者。

  荒诞的恐怖是一种无逻辑的恐怖,而无逻辑的恐怖正式世间最严重的恐怖。

  笔锋犀利的清初学者傅山尖锐指出,这种喜欢高谈阔论又毫无用处的文化人恰恰是长久以来养成的奴性的产物,因此只能称之为“奴儒”。他说:“奴儒”的特点是深陷沟渠而自以为大,只靠前人一句半句的注释而自称“有本之学”;见了世间事物无所感觉,平日只讲大话空话,一见别人有所作为便用各种大帽子予以扼杀。

  《三国演义》解决了长篇叙事的宏伟结构,但还紧捏着历史的拐杖不放手;《水浒传》已经学会把人物性格当做拐杖了,把一连串人物的命运深深地潜入人们的记忆,使长篇叙事功能有了一个着力点,但结构力度不够;《西游记》不在乎历史,活泼放任,寻求一种语言幽默,而呈现方式是以固定少数几个易辨角色来面对不断拉动的近似场景,十分节俭,缺点是重复太多,伸展的力量毕竟有限。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高度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全方位地探寻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它为天地人生设置了一系列宏大而又残酷的悖论,最后都归之于具有哲思的巨大诗情。

  中国近代以来在文化上最值得肯定的有两件事:一是破读了甲骨文,二是推广了白话文。有人说第三件事是新思想的启蒙。但在文化意义上只是“西学东渐”,就像当时开办西式学堂和西式医院一样,具有重要的移植意义,却不具备太多属于中华文化本体的创造意义。

  十五、十万进士

  “科举人格”,习惯于忍耐、苦熬、投机、巴结、矫情,满口道义却远离道义,你死我活却貌似斯文,等等。

  十六、大地小人

  正常人的情感交往是以袒示自我的内心开始的,小人的情感游戏是以揣摩对方的需要开始的。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

  小人最隐秘的土壤,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大家都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中国文脉》读后感(三):读《中国文脉》想到的二三事

  第一次接触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是多年前《文化苦旅》风靡一时之际,其文字和激情颇令我感动。后来没有太关注,毕竟可读的书很多。过了段时间出现了很多争议,虽感惊诧却也未细究,也许是出于对国内文坛一种隐隐的不信任。

  去年在凤凰读书上看到节选自《中国文脉》描写李白杜甫相逢的一段,又勾起了兴趣。及至在书店见到,封面和排版都让人喜欢。花了大约两周的时间读完此书,期间时而想要击节喝彩、时而又想出声质疑。后来查了一些关于余秋雨先生的争论,犹豫分享对这本书的想法究竟有没有意义,甚至在这本书上花费的时间和感情是否值得。

  考虑后的结果是肯定的。因为,这毕竟是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番认真思考。虽然存在一些硬伤,但不能否认书中很多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作为当代文人,作者切中了很多现实问题和弊病,例如民粹主义和进化发展观对文化领域的威胁、科举症候群和小人症候群对中国文化的长久伤害和阻碍。考虑到自近代以来国内文化界的艰辛,我们实在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余秋雨先生作品的不足之处、而忽视其中积极进取的一面。

  在《稷下学宫》一文中,余秋雨先生写道:“ 自从我下决心要与广大同胞一起来恢复文化记忆,就必须放弃书斋学者那种沉湎一点、不及其余的奢侈,那种自筑小院、自挂牌号的悠闲。我需要从宏观上找出中国文化的灵魂和脉络,因此不得不行色匆匆。”

  且不去讨论对这段话的各种可能诠释,这一目标确是值得钦佩而且应该有更多学者投入的。愿我们中国文化界的有识之士能够携手共进,找回中华文明的灵魂和脉络,重铸我们的筋骨。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余秋雨先生作品的长处和不足,相关评论甚多,没有必要在此添足。此书唯一令我始料未及的观点出现在《六百年郁闷》一文文末 “习惯于作‘逆向扮演’” 的中国近代人文知识分子, “在国运危殆之时轻易弃‘国’成为汉奸” 的文人。我个人还是相信文品与人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呼应的,对于所谓“汉奸文人”,很希望能了解到其本人对自己当时选择的解释。另外,这段评论似乎与全书其它章节不甚合拍,不知是作者有意删减了部分内容还是读者欠缺相关历史知识。

  读乐乐的微信

  《中国文脉》读后感(四):主观意识太强,称不上文脉

  怎么讲呢,看个人的喜好吧,对于余秋雨的文风个人不是太喜欢,就《中国文脉》这本书而言,我觉得书的题目远远大于了内容。首先,"文脉"这个词就字面而言,我认为是应该清晰客观的来体现的。而这本书里,余秋雨的主观喜好占的成分过多,如果说是单纯的散文随笔并无不可,但是就他的书的题目而言明显跑偏。 其次,我觉得相比他之前的作品,这本书并不出色,而且我比较讨厌的是他不断的在提他是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既然是一部中国文脉,大方向应该是客观的,并且他不断的在提起他在北大教学吧啦吧啦怎样的,还给诗人,书法家进行排名。这就很可笑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欣赏方面不同,所以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而他在书中所列举出的,无疑给了读者一个确切的排名,相当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加给了读者,而我们看完之后再去看这些诗人,书法家的作品,不免多多少少会受他的这种观点的左右,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总而言之,这本书很一般,自我吹捧比比皆是,主观意念太强,称不上《中华文脉》,平常随意翻翻还可以,要是真的想读这方面的书,建议读《国史大纲》,这才是好书,《中国文脉》卖的就是余秋雨这个人名罢了。

  《中国文脉》读后感(五):历史与文学的碰撞

  历史是厚重的,是千年的沉淀,而文学则是语言上的升华。当文学与历史交汇碰撞时,不需要任何催化剂,就会产生一种美妙又一连串的反应。

  第一次读余秋雨是在初中,那时候认知浅薄,走马观花式的读了很多书,又味同嚼蜡般的读了一些他的作品,根本无法体会其中更深层的味道。

  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方才得知,见识与才学在此不断地积累。

  不管是历史或是文学,单独拿出来,都会有点黯然失色,显得苍白,只有二者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邂逅。

  从中国历史到文明古国的寻迹,从《文化苦旅》再到《中国文脉》,脚下的路开始延伸。历史的断代,文明的再次兴起,值得我们去深思。古文明的沧桑、凋落,一直在牵引着着那颗探索的心。艺术的美,美的婉转,美的玲珑剔透。断壁残垣的美,美的饱满,美的深刻。历史与文学的交汇足以彰显出他的历史功底及语言功底的深厚。

  历史和诸多的文学作品太过于浓墨重彩的渲染,他的语言是那么的和气,平铺直叙,一直用客观的语气进行阐述,以犀利的文笔,将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结合。有所争论的某个观点,也许是我们了解的不够深刻,当以平常心去对待,去探索。

  纵然在硝烟般的战场,权势间的争夺,深宫中的暗斗,历史的迷雾在层层打开,有的是纵横捭阖于朝堂之上的为民之情,采菊东篱的悠然之情,不畏权贵的洒脱之情,血染沙场的豪迈之情,文学的修饰将历史演绎的淋漓尽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