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10篇

2018-08-19 05:2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10篇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一本由[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3-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一):流亡路上有件叫文学行李

  世间事物,往往看似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比如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这本《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的小说,说到喜欢的,真有几篇,其一是《圣西尼》,还有《“小眼”席尔瓦》、《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几乎同时读这本书的一位姑娘和一位老头跟我的偏好差不多

  罗贝托•波拉尼奥从四十岁开始写作,到五十岁因病去世,已经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三部诗集。这样的创作热情才华,让我想起只画了十年的梵•高,二十七岁开始拿起画笔,到三十七岁自杀身死,留下了一千多幅作品,包括油画、速写、素描等等。问题不在于产量,而是多数水准如此之高、影响之大,那就叫呕心沥血几十年的人只能望其项背了。这样的人,人们不承认他是天才,很难。

  十年创作生涯,我疑惑这样的作家只为创作而生,写完自己想写的作品,便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的任务完成了,拜拜,世上的人们,你们爱读不读,瞎折腾去吧。在他身后的世界里,有的作家已经深谙忽悠之道,毫无才气或者江郎才尽,就玩点形式主义噱头,自欺而欺人地活着,更多作家继续自己平庸的写作生涯或者纯粹地卖文为生。

  流亡和文学是波拉尼奥这些短篇小说的主题,流亡源自反对独裁政权失败,不得不远走他乡,而文学则是精神诉求,他的小说则是一种对现实反抗。在支离破碎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流亡西班牙的老作家回国之后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的现实,四处寻找儿子尸骨,毫无结果,最后病死;一个流亡作家在异国发疯,几次自杀未遂;小眼席尔瓦在印度试图从可怕迷信风俗拯救两个小男孩却遭到失败;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妮•穆尔那折腾又悲剧人生。波拉尼奥不是一个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写作者,他语调平和随意富有耐心克制冷静,在解冻的冰河般的现实激流面前,他注视着人们被冰块河水混合物裹挟冲向时间生活的下游,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是葬身鱼腹,就是浑身青红紫绿的斑痕,狼狈地爬上岸去,还大口喘气。

  读一个人的小说或者其他作品,我们总想给他分类,划归什么主义、什么流派,可是在为数不少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面前,评论家们就有些抓耳搔腮,波拉尼奥就是这样的作家。在波拉尼奥的小说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零度写作、极简主义,都不是,但又都有点痕迹,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读他的小说才是根本,读完一遍,或许我们还想再读一遍甚至不断重读。在他冷静又机智的叙事中,我们会看到自己正在面临破碎无奈的处境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二):文学就是小说抖掉情节的碎屑后剩下的东西

  文学就是小说抖掉情节的碎屑后剩下的东西。就像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里从老猫臃肿躯体里袅袅钻出的,像从一切猫中萃取出的最纯粹的猫之精灵。也就是波拉尼奥这本小书在那些去而复来的风尘之旅、穿皮夹克的潦倒男人、小酒馆油腻腻的木桌突然失去音讯的人们背后渗出的灵光

  这种灵光来源之一是书里不时流露惊人概括性。我越来越觉得所谓阅历洞见就是一种概括力极强的东西。比如读到一句话,它与自身经验相符,而且在一己短浅有限视野内用确切经历模糊感知印证它居然放之四海而皆准,最重要的是,它能说出我们一直隐约想到却从来不曾完美表达出来的东西。每当看到这样的话——有点像荣格的同步性理论——心里钟鸣磬响,共鸣由是生焉。比如《毛毛虫》的叙述者随口说他看过的某部电影里“红发姑娘比较年轻,比较天真,比较不负责任,就是说,比较幸福。”整日偷书逃课看电影的十六岁少年却好像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真谛,说起话来像麦田捕手版的拉罗什福科公爵;也像米兰·昆德拉,但比他哲学散文式的语言离我们普遍理解的“小说”更近一些。

  有的话好像也不见得就有什么概括性和深层含义,也许只是一个语法别扭但酷得像“cult movie”那样让一些人(一个目标固定人群,里面有我)把玩再三难以自已的句子,比如这个奇谲的比喻:“我故意面带笑容(是一张不属于我的脸,是一张像树叶一样被风卷走了的面孔)。”有的话就平平无奇,但细细看了几遍还是觉得不断有东西生发出来,像一片新鲜绿叶碾碎于指间:“那天上午,无论是在白杨树大街旁聊天还是沿着市中心街道闲逛,我不断地打开、合上刀片,欣赏刀把,试试在我手心里的分量,对它恰到好处尺寸表示惊叹,那天其余的事情平常都是一样的。”我也对这个句子“恰到好处的尺寸”和平衡感表示惊叹。在波拉尼奥的语言中,它们都俯拾即是

  最早知道波拉尼奥是因为比目鱼《虚拟书评》里的文章:“当我想象波拉尼奥,我看到的是一位留着披肩长发凌乱的小胡子、身穿破旧山羊皮夹克、眯着眼睛站在墨西哥城某个偏僻酒吧门口独自抽烟的身影单薄男子。”形容的真好,其神髓像金庸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一副潦倒之相但精悍之色不时如刀锋闪过眼眸的衡山掌门莫大先生。读完这本书,百度了精瘦的波拉尼奥穿着西装羊毛衫的照片作为诗人小说家流浪者”的经历,觉得文如其人还真是不谬。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三):【深港书评 (3)】地球上最后的波拉尼奥:专访译者赵德明

  晶报:从《荒野侦探》到《2666》,不少读者都说波拉尼奥难读。您认为,波拉尼奥作品的阅读障碍是什么?该怎么克服这种阅读障碍?

  赵德明:我翻译波拉尼奥作品,已出版的有《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已经翻译完成,准备出版的有《护身符》、《美洲纳粹文学》和《回归》,再加上读过的《荒野侦探》,波拉尼奥的作品我总共读过有六部了。对这六部作品,我用的阅读方法是“笔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把它们从字面到字意都弄明白了,再去了解家当时的状态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当然了,我是个特例,不能要求每一个读者都象我一样既懂西班牙文,还要有耐心。

  虽然我读的非常非常慢,但越读我越能了解波拉尼奥和他的作品,越读我越清楚他是如何做写作的前期准备,那是一个极大漫长工程,可以说波拉尼奥之前积累了整整一池水,而他在写作时只舀了一瓢而已。举一个例子,比如《2666》里的那位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曾经闹出了一个笑话,由于波拉尼奥把这位德国作家写得活灵活现,而且用这个人物连接了德国现当代文学史,德国文学界真的有不少人信以为真,到处去查阿琴波尔迪的资料,最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波拉尼奥虚构的人物。我们除了要佩服波拉尼奥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更要敬佩他对德国乃至欧洲文学史的了解。所以我觉得波拉尼奥的作品的主要阅读对象,应该是了解一定欧美文化历史背景的读者,不了解他作品中的背景和典故,是很难读下去的。

  晶报:能否介绍一下您新翻译的《护身符》、《美洲纳粹文学》和《回归》这三本波拉尼奥的作品?

  赵德明:我刚刚结束了短篇小说集《回归》的翻译工作,目前在做二读,可以说,这本书比之前我读过的波拉尼奥作品都打动我,包括《2666》和《荒野侦探》。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感觉,原来他在写《2666》和《荒野侦探》前,确切地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把这两本大部头里的一些故事写成了短篇小说。换句话说,其实波拉尼奥短篇小说集里的精彩故事,在《2666》里比比皆是,但为什么有些人在读《2666》时不容易发现或者干脆忽略了呢?我想主要是因为那本大书里有太多历史典故难懂,这些阅读障碍让那些精彩的故事反倒成了碎片,而短篇因为篇幅不大,波拉尼奥写的也更直接精炼,所以更好懂。对了补充你刚才的问题,我认为读波拉尼奥的短篇,能更好地了解他的长篇。

  晶报:在阅读《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部短篇小说集时,我就觉得波拉尼奥的短篇写得非常简练和精确,虽是惜字如金,但故事非常流畅,相比起来,他的长篇则显得粗糙散漫

  赵德明: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如果接下来再看《回归》,我相信你的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在我看来,波拉尼奥完全可以称之为短篇小说的大师,甚至可以媲美契诃夫。事实上,你这个问题我在翻译《2666》的时候也在一一打开,我很想跟你分享自己的心得,那就是——《2666》是一本几乎完成但终究没有完成的作品。当然,原因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波拉尼奥猝然辞世。他在生前曾经嘱咐过自己的文学代理人和家人,(由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组成的)《2666》要以五本书出版,也就是五个中篇独立成书,而且每本都要再进行加工。但在波拉尼奥去世后,他的文学代理人和他的家人经过商量,违背了波拉尼奥的初衷,将《2666》的五个中篇以一本书的方式整体出版。我觉得波拉尼奥的文学代理人可能是出于好意,他也可能真的理解了波拉尼奥在五个故事中暗含的统一寓意,但这个作法不仅破坏了波拉尼奥原本五个独立中篇成书的艺术结构,也造成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压力,毕竟普通读者与那位文学代理人的领会能力思考水平以及对波拉尼奥作品的熟悉程度都是相去甚远的。

  此外,波拉尼奥在这本书的创作中也运用了各种叙事的笔法,这其中不仅有大多数人习惯的写实、写细节、写故事,还有大量留白,而这种笔法是一些读者不熟悉甚至不习惯的。我们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前,拉美文坛流行追求梦幻式、独白式的写法,而波拉尼奥这一代拉美作家对于这种写法很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种写法是通过种种写作上的花样来取悦读者,所以他们提出了“再写实”、“新写实”的主张,而阿根廷大作家科塔萨尔在写实中采用大量留白,把想象的巨大空间留给读者的写法则深深影响了波拉尼奥们,他们信奉科塔萨尔的名言“读者不参与的小说,不是真正的小说”。因此,我们在读波拉尼奥的长篇小说时,如果不积极调动自己的艺术联想能力,不主动去填波拉尼奥留下的一个又一个空白,确实会觉得整部书非常破碎和跳跃,同时也无法领会波拉尼奥留白的艺术效果

  晶报:很想请您解读一下波拉尼奥在《2666》五个故事中暗含的寓意,或者说这五个故事深层次联系是什么?

  赵德明:这个深层次联系,就是对于人类演化到今天,在物质上、科技发展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但人性中的邪恶贪婪却丝毫没有减少和改变,而且还变本加厉,波拉尼奥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痛。他的这种痛并不是模模糊糊的个人感觉,而是出于他真实的人生经历,他一生辗转智利、墨西哥、苏俄、德国、西班牙等国,军事政变、镇压社运,种种亲身感受以及所见所闻,都让他对人性之恶有切肤之痛

  波拉尼奥的作品中,不止是《2666》,在我最新翻译的《护身符》以及《回归》中的好几个短篇,我们都能读出他经历到的种种恐怖难过,对于人类以种种高尚名义,行欺骗残忍、杀戮、贪婪之实,他是厌恶至极的,并且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而且,我认为在波拉尼奥眼中,人性恶是不分阶级的,在他的笔下,在下层社会的无产者当中,同样也充斥着各种人性的邪恶与腐败。再回到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今天很多人奉为时尚主流价值观,与波拉尼奥在作品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实际上是相去甚远的,如果你是带着一种麻木的,浮躁的,搞笑的,追求玩乐的心态,如果你对假恶丑不是深恶痛绝,反而觉得没有所谓,甚至乐得效仿,那么你肯定读不进去《2666》以及其它波拉尼奥的作品。

  晶报:阅读波拉尼奥的作品,会发现他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包括流亡的作家、失踪的诗人……而故事展开也通常围绕着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波拉尼奥本人对种种文坛流派、现象态度展开。譬如在读《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本短篇小说集时,我常会觉得也是在读一本文学评论集。

  赵德明:你的这种感觉很对。事实上,波拉尼奥在墨西哥的时候,除了文学创作,他还得打工,用以维持生计,这就有了一种古典浪漫诗人的尴尬,那就是物质生存低下,精神追求高尚。就在这个阶段,波拉尼奥提出并在创作中践行了自己著名的“在下现实主义”主张,也就是以在下(层)的身份,通过文学作品议论人生,议论社会,议论文坛,抨击文坛主流和那些遮蔽青年一代进步的所谓文学名家、大腕。譬如,他称墨西哥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为“文坛军阀”,而对聂鲁达、马尔克斯这样的文坛巨星也是猛烈抨击。事实上,当时波拉尼奥那一代拉美作家大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那几位文坛巨擎就象参天大树一样,不仅挡住了他们的前路,甚至挡住了他们的阳光。当然,波拉尼奥们这样的想法有羡慕嫉妒恨的成分,同样,在当时的拉美文坛也的确存在着少数几位大师为主流,而同样才华横溢的青年一代被边缘化的情况。

  晶报:在波拉尼奥的作品中,我们读出了他对人类的失望,您认为,波拉尼奥在去世前有没有对这个世界绝望?

  赵德明:从他作品中的沉重、压抑、痛苦来看,我认为他是绝望的,如果说对他而言还有一点亮色的话,那就是爱了。波拉尼奥的爱包括了他对妻子、女儿的亲人之爱,也有他对文学之爱。当然,在他的小说里,我们也能读出他对真诚的爱的描写,比如在《2666》中,阿琴波尔迪爱上了一位得肺病的姑娘,又比如在短篇小说集《回归》中有这样一篇,讲的是一位拍色情片的女演员的爱情故事,这些爱都写的非常纯,非常美,有可能在一些世故、庸俗的人看来,也非常的不合逻辑,不可思议。我觉得波拉尼奥是想让我们思索一下,我们作为人类,除了动物性之外,能不能再多一份人性,在今天所谓灵魂、所谓道德被贬斥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被一些人视作一文不值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是不是能多一点人性,多一点爱,这些力量或许可以让我们不再绝望。

  赵德明

  1939年出生,北京大学西语系西班牙语教授,博导,他是最早把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中文读者的国内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另译有罗贝托·波拉尼奥、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聂鲁达、奥克塔维奥·帕斯和路易斯·豪尔赫·博尔赫斯等许多作家的作品。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作者:晶报记者 刘忆斯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四):看,那群苦闷的家伙

  独眼

  可能有一些人跟我一样,没有看完《荒野侦探》的三分之一,没有读到《2666》的结尾,即使意识到它们都是挺不错的小说,不能读完的原因,只是因为太长了,就像一个人吃烤全羊,总有吃不下决定放弃、以为可以剩下明天后天继续吃的时候,但也像第二天对着冷羊肉,很难再提起一股劲去吃光。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荒野侦探》和《2666》的作者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其实一开始我有点儿担心,又要看着看着看一半就放掉了吧。但不仅没有,而且我在连续加班、熬夜的每一天晚上还兴致勃勃地一定要至少看完两篇。

  通常读小说的话,很多人会说从中看到了人性,看到了自己,但这回,波拉尼奥的好几篇,简直是戳我的心。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有好几篇,作者描写了一个、一群文学边缘人,这些人中有生活在西班牙的智利流亡小诗人,有西班牙本地的文学青年,有阿根廷的流亡作家,诸如此类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即使深陷在失败感当中,还在不断创作。几乎没有一个人是能咸鱼翻身的,他们不成功,没有成为能让自己具有成功的自豪感的作家或诗人,混得好的也仅能糊口口养家,他们只有别无选择、执着地写——甚至在宣称放弃了之后,却没有尝到“投身文学”给他们带来的任何甜头。

  这让我看得有一丝心绞痛。

  现实一点儿,如果你像我一样,写点儿小说,发表了,出了书,拿最高10%的版税,已经算是得到了相当的优待,但这样得到的那些钱也买不起我周围一平方米的房子。可有时候,你选这条路,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选项”,你没有那么多别的路可走了,非要走这条不可。从波拉尼奥笔下的人物身上,能感到这种无法挣脱的情结。

  他还写人的流亡,从智利来的流亡者,他们在西班牙生活,又近亲又疏离,彼此讨厌,又互相需要;而在《安妮·穆尔的生平》里,写的是另一种颠沛流离,这故事简直是一个长度不亚于弗里岑的《自由》的精彩长篇的缩写版,一位女性经历了多少兜兜转转,似乎是在追求爱、追求幸福,好像不那么迫切,却又无法忍受不满之后的停留。他写英雄气概全无的施救,比如,《亨利·西蒙·勒普兰斯》,主角作为一个文学圈边缘的“蹩脚作家”,为抵抗组织帮助了很多作家,但最后他得到的评价是“谦卑而令人反感”;《“小眼”席尔瓦》里,主角在印度救了两个身陷火坑的孩子,努力带着他们一起生活,但孩子们却死于瘟疫。他写人和人之间赌气、计较的敏感和无奈,像作家B把作家A写进自己的小说,惶惶然怕后者发现又多少期待后者发现;B和U在聚会上吵架,一肚子火断交好几年才发现U抑郁了……

  波拉尼奥的语言很平,就像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或铺得很好的水泥地面,灰灰的。大多时候,他用逗号,而不是引号连接对话,不强调对话人原本的语气起伏,无论故事情节多么周折、紧迫,他也没有特别刻意的感情起伏,丝毫不显露一惊一乍和辛苦做人的悲凉,反倒有种全然抽离的平静。这平静并不让故事失色,我不认为他的小说是记录的口吻,这仍然是在讲故事,是一种很高竿,大多数人无法拥有的讲故事的气质。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但偶尔可以遇到到这样的人,他们讲故事的语气很平,能把故事组织得好像他只是把它们复述出来,但他们的语言里有一种特别的张力,让你在他的平静下自发地构建起紧张的情绪,有一点儿什么说不清楚的东西在紧紧抓着你,让你不自觉地被带动,想知道,非常想知道,然后呢?诗人最终写出好作品了吗,求爱圆满了吗,父亲真的和人打起来了吗……会写小说不是天赋,小说写得好是种可训练的本事,但能在淡淡中勾人是特殊的才华。这就像这世界上有少之又少的妙人长相平平却魅力非凡。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五):不能因为白菜没有味道就不吃它

  你是不会喜欢这本书的,但或许你会爱上它,因为它毫无赘肉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拉美味,流浪味,烤肉味,波浪味,油漆味,下雨前腥臊的水汽味。但你也有可能憎恨它,就像被一块石头绊倒再怀有恨意注视石头一样,不完美性使你必须浪漫的神经疯狂。主人公知名不具,多为AB,多为诗人,多为倾听者。你一定在路边见过他们,把手插在裤裆里取暖,眼神像被来往过客的脚步声啃过一样残缺。它甚至不知所云,但每个篇章读至最后一行,感觉就像星期天临近黄昏的下午时分站在不高的山坡上望着远处模糊不清的山脉,被刺眼阳光折磨得不堪一击的农舍,如同癞子头顶生长的参差不齐的毛发一样的野草。忧伤者其实是不需要理由的,总有人会耍赖似地希望以流泪来判断自己内心的位置。它所折射了一些人,他们是甘于平庸和无法伟大之间自我拉扯的产物。他们具备了成为伟人的心,却没有具备成为伟人的躯干。蹩脚诗人,奖金猎人作家,死去了前女友的普通男人,父子,乘坐长途客车的旅客,滥交的女子,讨人喜欢的甜心,他人的垫脚石。因为实在是太不知所云,我只好百度了几篇书评来看,啪嚓总结陈词,此书名为流亡。

  流亡是什么狗屁东西?

  上校每一周都在邮局等待来信,出门,回家,出门,回家。他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苍凉的死,他也在流亡。

  另一个拉美人安布罗修抛弃了他的黑妈妈跑到利马的圣地亚哥家里开车,爱上了女仆,成为了男宠,偷了车回到老家,老婆死了,再回到利马杀狗。他的每一举一动都具有归属感,但是他的流亡同样刻骨铭心。

  美洲大陆大概在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漂离其他大陆。在一个时期里,拉美是一个流亡的大陆。不是巴尔沃亚踏过的那个大陆。拉美的流亡像一块秃鹰翅膀一样时刻笼罩在人们头顶。

  在聚会里无所适从的人群,在书友会里独自静坐的三流作家,在墙上留下高利贷号码的穷困诗人,他们都有一项共同的特点。

  阿根廷好像总是在下雨。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六):诗性的心

  马雅可夫斯基在《穿裤子的云》中写到“你为什么叫我诗人?我不是诗人。我不过是一个哭泣的孩子。”虽然我是一个不太会读诗的人,但是却一直非常喜欢这首诗作,它纤柔、敏感、细腻又华美,它是一个男人,一个有着诗人灵魂的男人的心灵独白。而以长篇巨著《2666》享誉文坛的拉美作家波拉尼奥本质上也是个诗人,或者不如说作者本人其实未尝不希望如聂鲁达般以诗人的身份留下盛名。所以虽然他创作小说,却在小说里满布下诗人的眼,特别是在这本短篇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他于无味的叙述中植下绝望的氛围,他把诗歌的形式转化为小说的情绪,用疏离、孤独、无助的人群和破碎、流亡与失败的人生共同搭建成整部作品集的基调。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国内引进出版的第三部波拉尼奥的中文版作品,但是这些短篇作品的创作却要早于《荒野侦探》、《2666》,就像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之于《百年孤独》一样,《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亦是充满素材与雏形的味道。对于一些文学大家,我们有时会遭遇逆向阅读,显然《2666》对于任何一位读者来说,都会是一场艰苦的阅读之旅,当然,在这种破解与重塑的过程中也充满着阅读乐趣,不过以独立的文本来说,《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真的要轻盈很多,它们有几乎共同的主题——文学界的流亡与理想的绝望,它们也都有着几乎明晰的故事——半自传味道的经历,于是并不存在阅读的障碍。而它的另一重味道是痕迹性,某些片断与人物完全可以与《荒野侦探》、《2666》进行互照,所以这部短篇小说集既是一种邀约,也是一种解构,只有透过文本的表象走进波拉尼奥才能读懂所有隐匿的情感。

  其实波拉尼奥自身的经历本就颇具传奇性,他出生于智利,有过政治信仰,闹过革命,遭遇过拘捕,进行过自我放逐;他热爱文学,却又不屑文学界的大师们,“从他的话里,我隐约看到一种幼稚的自负,从那以后我不断地在大部分作家身上都能感到这种毛病。”(邀舞卡)他前半生为理想写诗,后半生为生计写小说,正因为他清晰的知道他和他笔下的诗人其实不过是“一个平和又孤独的人面临死亡。一群形象,都是受伤的。”而最终“那些形象像落日一样逐渐淡出,剩下的只有伤痕。”(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所以在这部收录了14篇作品的小说集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沾染了文学的雾气,落魄与流亡、文人的相轻、文学理想的幻灭成为始终的主题,无论是依然挣扎在文学圈的二流诗人还是不得不改弦易辙的边缘人物,最终不是消失就是死亡了,许多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尽的虚无。

  我总是在这些故事中读到兜兜转转的人生,而这些人生的属性必然也是属于作者本人的。波拉尼奥是拉美文学大爆炸后的作家,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拉美文学圈的人物,其中也不乏隐喻,可是他的视角却完全不同于马尔克斯、略萨那批作家之于自我及同僚的展示,在波拉尼奥身上总是有一种直达骨髓的孤独与荒凉,是文学的悲观,也是理想的悲情,或许这也正是来自于他纠结一生的诗人的心性——“我不是一个诗人:我知道,要想被人叫做诗人,应当过完全另一种生活!”

  平媒用稿,转载需告知

  =====================================================

  《穿裤子的云》/马雅柯夫斯基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不是诗人

  我不过是个哭泣的孩子,你看

  我只有撒向沉默的眼泪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的忧愁便是众人不幸的忧愁

  我曾有过微不足道的欢乐

  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把它们告诉你

  我会羞愧得脸红

  今天我想到了死亡

  我想去死,只是因为我疲倦了

  只是因为大教堂的玻璃窗上

  天使们的画像让我出于爱和悲而颤抖

  只是因为,而今我温顺得象一面镜子

  象一面不幸而忧伤的镜子

  你看,我并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想去寻死的忧愁的孩子

  你不要因为我的忧愁而惊奇

  你也不要问我

  我只会对你说些如此徒劳无益的话

  如此徒劳无益

  以至于我真的就象

  快要死去一样大哭一场

  我的眼泪

  就象你祈祷时的念珠一样忧伤

  可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温顺,沉思默想的孩子

  我爱每一样东西的普普通通的生命

  我看见激情渐渐地消逝

  为了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东西

  可你耻笑我,你不理解我

  我想,我是个病人

  我确确实实是个病人

  我每天都会死去一点

  我可以看到

  就象那些东西

  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知道,要想被人叫做诗人

  应当过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

  天空 在烟雾中

  被遗忘的蓝色的天空

  仿佛衣衫褴褛的逃亡者般的乌云

  我都把它们拿来渲染这最后的爱情

  这爱情鲜艳夺目

  就象痨病患者脸上的红晕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将要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选自《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七):这个星球上的失败者们

  几乎是一个很突然的决定,在看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突然萌生了重看《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想法。

  这是Z的书,我也是在他家看的。似乎是由于无聊就随便抽了一本看了起来,然后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波拉尼奥。爱他那些随意的描白,寥寥几笔就给人一种空荡荡的失落感;更爱他文字里那种不经意间就透出来的流亡气质。Z不知原因的买了波拉尼奥最著名的三本书却没有读过,另两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巨作《荒野侦探》和《2666》,一本比一本厚,甚至让人望而生畏的厚,但是由于对于波拉尼奥的痴迷,我看完了全部。

  从夏末一直看到初冬,印象里Z不是在弹钢琴,就是忙着工作,而我则慢慢啃完了他的书。每每读完总觉不舍,就像是一场流浪就要结束一样。在波拉尼奥干净短促的结尾里,没有那种听完漫长歌剧的满足感,有的只是看完路边艺人演奏完时,心里的怅然。

  就是那么突然,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听过Z弹琴有些怀念,也许是那个夜晚楼下嘈杂的酒吧让我想起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B与父亲去的那间,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从头到尾,从吃完晚饭到凌晨两点,几乎没间断地读完了十四个短篇。相比他《荒野侦探》和《2666》,这是一本相对轻盈易读的纪实性作品,也相对真实立体。在《荒野侦探》里,他化身为阿图罗,又以这个身份诉说了《2666》,而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波拉尼奥虽然大多时间还是个冷静的旁观者姿态看着一切,却毫不避讳的用B来代表自己,简单粗暴。年轻时代经历了流离失所,经历了拉美革命,又在中年迫于生计才开始写小说的博拉尼奥的文字都是简练不加修饰的,他所描绘的那些和他一样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作家,几乎都盖着和他一样颓败的气质,也鲜有善终的。在看了那么多的故事后,总结起来就像他自己在《恩里克•马丁》里说的一样“生活啊,不仅平庸,而且是难以说清楚的。”

  毫无意外的,最喜欢的一篇还是《安妮•穆尔的一生》,写的一个女人辗转各地,伤害也随之累加的人生路。文字的架构让我想起《2666》的最后一个故事《阿琴波尔迪》,从年少无知到后来周由各地遇到不同的人,完整细腻地描述了每个时代心里的颤动。文字不带一点感情,一点点堆砌起安妮坎坷的经历,密密匝匝的滴水不漏,看着岁月在她身上一刀一刀刮下去,像只没有脚的鸟始终找不到栖息的鸟巢。每个男人看似都可以成为她的港湾,但是她还是选择一次次逃离到未知里去,也是她一切坎坷的来源。在与那个贩毒的青年保持情人关系的时候,有一段那男人粗野表达自己占有欲的描写,写到安妮在做爱过程中呆滞望着旅馆墙壁,觉得四面都像是准备烧烤的牛肉,又看见了有东西在活动,在墙上跑来跑去。这是一种极为抽象却又能在大脑里瞬间被吸收被理解的感受,那种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无数小光点在黑暗里快速闪动的焦虑感,对未来没有把握的慌张感,用一句对环境的描述波拉尼奥就能把你也带进他编织出来的场景里灵魂附体。

  书里更多的还是波拉尼奥本人身边和他相似的那些穷酸文人们。他们与B的交集大多都是在各地,墨西哥,欧洲,凌乱无序,也都给他留下了点什么。《圣西尼》写的是他崇拜的诗人,给予过他鼓励和希望,最后去世都不知道自己儿子早已被杀的真相。《一件文学奇事》写的是和自己看似针尖对麦芒,其实心里都互相尊重的文人A。《小眼席尔瓦》是一个在印度目睹妓院男孩悲惨遭遇后怆然涕下的同性恋摄影记者。这些碎片里,我们看到许多闪着微弱光亮的失败者,都在苦苦挣扎,和残酷的现世纠缠不清,波拉尼奥窥探着,写下了“牢笼中”的众生相。

  最合格的“失败者”的大概是《恩里克•马丁》和《戈麦斯帕拉西奥》,这两个故事相似之处在于故事的主角都在屡次跌爬滚打后选择了自我了结,或是带着懊悔或是愤恨,虽然博拉尼奥都没在死亡这件事情上多费笔墨,但是无疑是血腥的。恩里克马丁本是一个温软到想要代替女人生产的男子,最后还未生育就被外债逼得上吊了之,死时的样子也叫人唏嘘,就那么赤裸裸的挂在了那儿。不禁想,这些失败者在逃离的挫败的路上又一次次的失败着,投奔死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债台高筑那么简单吗。

  据说博拉尼奥拥有至少十个版本的《恶之花》,那么波德莱尔说的那句

  “我是一片连月亮也厌恶的墓地。”

  大抵也可用在那些流浪的诗人作家身上。或者B甚至我自己的身上。

  我情有独钟的《通话》,是关于B中年不成功的一段感情,写法像潦草的日记一上来就马上拖出人物和背景。但是就因为这种粗糙的质感,终于感觉到了波拉尼奥要爆炸出来的爱与落寞。故事很简单,B准备为X献出一切,重燃激情,又在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他一次次拨打电话,但是每一次都把他拉远了一些,他在梦里依稀看到X和寒冷的荒原。。最后X被杀死,他没有描述自己的任何一点悲痛只是快吐了,我将这篇短文一口气读了两遍,视线定格在最后一句话“B孤独一人了”。就连这么一段真心投入的感情也那么狼狈呢。

  回到《恩里克•马丁》,波拉尼奥借他之口说:地球上活着的人都是流亡者,是被放逐到地球上来的,后来又说马丁的死是他返回故乡星球的车票。这句话和整本书里的指向是不谋而合的,在阅读每个人的故事时,一次次都能看到孤单的灵魂,卑微的被放逐的理想像泡沫一样破裂的瞬间,看到迷恋化为腐朽,生命在不可挽回的失败里塌陷,然后不停歇的一直流亡下去。

  波拉尼奥是残酷,但是也温柔有诗性的,虽然都是那么挫败的人和事,但是总也能返上来一点残存的积极。他总是模棱两可,在最后戛然而止,让你相信流浪会有终点,即使是卑微的灵魂,也会有个温暖的归宿,无论是行星上最后一间酒馆,还是闭上眼睛坐飞船离去,失败者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星球。

  或者这星球上最后的夜晚,是世界毁灭后醒来,一场荒唐的春梦。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八):漂泊者的哀歌

  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很纯粹。他喜欢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都与文学有关,既描写文学被动渗入生活的方式,也描写人们主动参与文学的方式。波拉尼奥的长篇气势磅礴,但短篇却很散漫,就像在紧张工作之余的闲聊。他笔下的人大多与文学亲密,与社会疏离,或者作为家人同样深受疏离之害。或许这就是波拉尼奥体验到个人生活和家庭处境。作为一个政治漂泊者和诗歌的信徒,他的短篇小说很少谈论政治,只是在沉默之中观察那些被政治伤害的人,为那些漂泊者写忧伤的歌。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2003)是在墨西哥长大的智利作家。其生平颇有传奇色彩,这包括年青时参加反对皮诺切特的政治斗争的经历,以及半生落魄,一鸣惊人又猝然离世,死后又被发掘出一些重量级作品等等。这次新翻译出版的短篇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包括14篇小说,是从波拉尼奥生前发表的两部西班牙语短篇小说集中挑选过来的。

  这本书里有两类小说,一类是对记忆进行加工的“虚构小说”,这些小说努力从中平平淡淡地叙述中找到一种被什么“捅了一刀”的感觉,比如虚无、记忆、理想、爱情、挫折或所有这些东西。这本书里写落魄作家的小说基本属于此类。另一类是直接取材于记忆的“非虚构小说”,这类小说旨在还原各种漂泊生活。语调平淡,偶尔用力勾上一笔,明着是写遗憾,实际是想表明那一点也不遗憾。或者想说不遗憾,却无法了却。《安妮•穆尔的生平》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而且它似乎直接取材于主角安妮•穆尔(也可能叫别的名字)的日记。

  安妮•穆尔四十年的人生算不上传奇,但很复杂,仿佛是一群人的经历。她在很多地方生活过,交往男朋友和住过的地方一样难以计数。她非常坦诚,脾气不太好,对现实很不屑。她交往过各种各样的男朋友,其中一个因为知道了她以前所有的事(都是她自己说出来的)就逼她卖淫。另一个(韩国人)因为被她抛弃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四十岁的安妮•穆尔好像把什么都看透了,但还是那么高大、出众、百折不挠,处于人生起点上,比原来更清醒,像个天生的漂泊者。

  与安妮•穆尔相对照的是《戈麦斯帕拉西奥》里的女馆长。她喜欢诗,有一个迟钝却爱吃醋的丈夫。曾自费出版过诗集,已经坦然面对庸俗的生活。波拉尼奥为她的周围的生活感到绝望,为自己的长发、棉布夹克和大眼镜自惭形秽。只好辞掉文学馆的工作。但是,与安妮•穆尔不同,女馆长感情充沛,她会为一首歌哭,陶醉于美好的夜色,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敬畏。如果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两个面,她的生活另一面绝不卑俗,也有自己的歌,只是呤唱的方式不同。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个短篇的名字很魔幻,但内容只是父子两人的一次出游。故事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莫名奇妙的兴奋感。儿子除了关心书里一位诗人的命运,其它都不感兴趣,但能和他聊诗歌的只有一个喜欢朗费罗诗歌的老妇人。父亲(退役的职业拳手)玩得津津有味,最后因赌钱与当地人大打出手。这篇小说没有写出结果,而是像一部动作电影那样定格在一幅打斗场面上,很令人兴奋但嘎然而止了。波拉尼奥的小说就是这样,也许平淡但绝不空洞。就像那种简笔画,一笔一划都非常到位,只勾勒事物的轮廓。你重读得次数越多,越是感觉如此。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九):关于“B”的故事

  这是看书到现在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整本看完还是觉得烂。

  以前也会有对内容很无感的情绪,但是到最后看了高潮之后还是有被感动到或者触动到。

  但是这本书,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好吧。可能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能读惯了长篇小说突然换了口味,有点不习惯。

  说多了还是在找借口,反正就是不喜欢。

  想到以前看过的一本书,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刚开始看完也觉得一般,后来看了别人写的书评,慢慢能理解了马尔克斯写这本书的原因了。

  上校始终没有出现名字,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

  不知道这本书里的B,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读后感(十):最后一个夜晚属于地球

  在一个街上笼罩着薄雾的夜里,你坐在一个空荡昏暗但灯光柔暖的酒吧或者咖啡馆里听桌子对面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讲故事。你的这位朋友游荡四方,阅历甚广,他讲起故事来语速不紧不慢,嗓音略微沙哑但声音十分柔和,不难看出,这位朋友年龄已是中年,经历过一些大起大落,所以也没有什么故事会让他激动到改变语速和语调的地步(最多也就让你隔着桌子看到他眼镜片后面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光)。你发现自己沉浸到他的故事当中,http://www.ningborlw.com/wtyc/2013/0702/126.html因为这些故事经常会很精彩,也因为他讲故事的语调让你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不知不觉这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当黎明临近的时候,你的朋友消失在晨雾弥漫的街角,你们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