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2 04: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著作,三辉图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一):谁被淹没,谁又被拯救?

  是时代产物,是人性的衍生品,莱维用严谨思维向我们佐证,不为祭奠而是向虚伪谎言战斗,只为杜绝一切悲剧的重演,肉身已死精神尚存。

无助铁轨

  莱维在书中提到了当代年轻人面对他时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反抗?为什么不逃走?在读完此书后,我们可能觉得这些欧洲青年提问无知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肤浅,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浅薄,就像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的一样,我们总是站在很高的角度上看待着历史古人,其实不是我们站的多高,而是无形中拔高了自己的心态,当我们身处历史当中我们也许很难做得更好。

  其实我们也和那些提问的年轻人一样,曾经疑惑过南京大屠杀时为什么南京人民为什么不躲起来,为什么不离开南京?为什么。其实了解这样的问题需要三个手段,一是大量的汲取客观事实,不加修饰,不被人们所评论内容;二是自己主观思考,将自己抛到客观的事实中去寻找答案;三是在完成前两项之后,再参考他人的特别大师见解,就像阅读本书。

  在读《被淹没和被拯救》之前,我再看了遍《辛德勒的名单》(现在看来斯皮尔伯格为电影效果还是牺牲掉了许多真实),看了几部关于奥斯维辛的纪录片,还看了几篇关于国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时的记录(内含大量照片)。在了解了那段时代和历史后,再将这些内容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将结合。我觉得莱维的见解非常的犀利独到,身为历史的亲历者在描写历史时能够完全的客观是非困难的,但可以看出莱维是在努力这样做的,但有些事情并非努力就一定能做到的,自身的局限性,就像莱维说的,他并不是最底层的受难者,记忆力的衰退和时间打磨都会让事实偏差。但这不妨碍我们通过这本书去思考作者终极目标,如何才能阻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本书很大一部分篇幅都在写人性的黑白灰,非黑即白的人性其实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呈现灰色。特别是在集中营这样的人间炼狱中,很多人性中的白色变成了灰色,灰色也可能趋近于黑色苦难放大了人性中的弱点,一切只是为了生存,死亡的威胁和内在的恐惧脱掉了人的外衣,而换上了动物的外皮,暴力尔虞我诈是集中营里的常态

但是让我的内心为之颤动的是一段关于人性中白色的描述,“钱恩(Chaim)死了,来自克拉科夫的一个制表匠,一个虔诚的犹太人,不顾语言的困难,尝试理解和被理解,并向我,一个外国人解释至关重要的被俘第一天如何幸存的重要法则;萨博(Szabo)死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匈牙利农民,几乎有两米高,因此也是所有人中饥饿的,只要他有一点力气,就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比他更弱小同伴工作;而罗伯特(Robert),巴黎大学的一名教授,向周围播撒勇气信任,能说五种语言,因凭借他那惊人记忆记录下每件事情而筋疲力尽,要是他还活着,一定能回答那些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的问题;巴鲁克(Baruch)死了,来自里窝那(Livorno)的一名港口工人,死于进入集中营的第一天,因为他用拳头去回答他所挨到的第一击,三个“卡波”联手杀害了他。这些人,还有数不清的其他人,死亡并不能侮辱他们的勇气,但他们却因勇气而死。”

  优秀的人死去了,而这些优秀的人是怎么想的呢?也许进入集中营后,在长期的压迫虐待下 ,他已经割舍掉了生命,抽出灵魂在帮助其他人,帮助他人过得快乐一点也许对他们的意义大过于人人渴求的水,高尚的灵魂总是在绝境诞生。在面对死亡和危险时,人人都会恐惧,因为他们都是人,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选择了异于常人途径,因为他们是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的人——我们的同类

  本书还提到了那些施暴者的谎言,刻意的隐瞒和美化,哪怕是善意的美化,在莱维看来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对历史的不尊重只会让这样惨痛经历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文物,而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悲剧又有了抬头的趋势,越南和印尼屠杀华人,柬埔寨红色高棉的人种清洗,又一次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以史为鉴,我们其实可以避免很多悲剧,但是人类是善忘的物种,人性如此实在让人后怕,奥斯维辛这样的悲剧在将来能避免吗?我觉得能,但是前提是每一个人都能正视历史,毫不曲解的将历史一代传递下去,但是这样的传递能一直进行下去吗,我觉得很难。没有了这个前提也许在百年千年后悲剧还会周而复始,也许我们在努力的正视历史的同时我们还要为人祈祷吧!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都在思考,《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中淹没的是谁,拯救的又是谁,你可以说淹没的是那些不正视历史的施暴者,被拯救的是那些从灾难中悔悟的人们,但也许我现在可以这样理解,被淹没的是一切的苦难,而被拯救的是人类的万千后代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二):犹太人的历史痕迹

  对于纳粹、集中营、二战历史,只是断断续续了解过这些词语,看过电影佳作《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最最粗略的了解。于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读了这本关于纳粹集中营的书本

  作者拥有化学家、作家及历史见证者三重身份,这是其临终之作,更偏是对集中营的思辨,去反思极端历史事件中存在的问题,穿插了集中营的种种现象

  记录纳粹历史的意义,非古代史或传说历史,是与我们人类这个整体息息相关的,意义在于防止。

  历史

  作为集中营见证者的作家这一身份,灾难教育是想传递的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慢慢成了青年人淡忘的历史事件。他们会怎么看待这种事?就像我们,对过去解放、日本大屠杀、慰安妇,我们也不是见证者,有着远去的历史,有着自己的冷漠,我们这代年轻人会如何看待历史?正视历史?作为被害者的我们,尚且如此麻木不仁?那作为“迫害者”的日本的当代年轻人?期待他们什么?可喜的是,慢慢有了“二十二”、“三十二”这样的作品出现,去发声。这里会牵涉到记忆这个词汇,记忆一定是正确的么?它的原始性、真实性谁来保证,如果眼见都不为实,那还有什么值得信赖。无论如何,从知道开始,从理解开始,去知道这段历史,从理解这段开始,大概是最好的开始。

  幸福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芳华》电影里男主提到,比起死去的人,我们是幸福的。本书提到,比起那毫无道理的集中营的杀戮,我们也是幸福的。我们轻轻回首,有家人宠爱朋友陪伴。阅读文字,看着那段他人走过的历史,确实是幸福。

  理解

  记得看到说,阅读很美妙地方在于,你曾经困扰的那些问题,有人都思考过,那些模糊的飘忽的概念都有人精准表达出来。这里看到的关于二分法、关于理解的问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度是二分法的坚定拥护者,单纯相信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后来知道了有灰色地带,并非绝对。二分法看世界是危险的,其本质其实就是不愿意思考,潜意识中不愿意深度思考的结果、不愿意思考多种可能性。或许一开始是经验不足不喜欢模棱两可。但最后还是回归了思考的可能性。虽然简化的思想包装生活造就了生活。本书也探讨了这个问题,尤其是集中营这样复杂的一个局势。“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因为个体的复杂性,因为你无法变成另外一个人。用此时此地去衡量那时那刻,所以不理解,所以产生了断层、代沟矛盾

  无论正视与否,历史就在那里。愿我们都能走进那段历史,正视那段历史。

  ———

  文章概记:

  1. 罪之记忆

  幸存的比当时更易自杀。记忆回忆来自“特殊囚犯”,地层囚犯因为自身局限性可能只关注于生存必须者。记忆是什么?记忆是很奇妙东西。似乎是最真实,又是最不可信的。集中营事件中,施害者的记忆,部分是捏造甚至对此麻木自己而深信不疑,对被害者是选择性忘记痛苦的记忆,然后用所谓的“真相”去替代事实的真相。

  2. 灰色地带

  身处复杂的世界,我们倾向于简化世界,标准化世界,二分世界,所以世界非黑即白。然而面对这个历史世界时,有无数的灰色地带,那些兼职囚犯、劳动队长“卡波”们的故事,我们旁观者无权去判断他们的道德,也无法假设如果我们身处其中,会发生什么?过去的埋葬了自己的过去,篇章支离破碎搭建出来的。

  3. 羞耻

  羞耻是什么?被解放那一瞬间不是快乐自在的,而是各种情绪交加。代替别人而活下来的羞耻,最优秀的人死去。

  4. 交流

  “无法沟通”让人不痛快。集中营中,有“无法沟通”这一极端情况。很多人不是死于饥饿寒冷,更多是不懂得沟通,德语的沟通。因为沟通,能接受外界新的消息,处在精神还算自由境地

  5. 无用的暴力

  - 无用的暴力是希特勒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扭曲人性和道德的无用的暴力,比如没有排便设施车厢裸体勺子、点名……对本身工作的热情执着

  6. 知识分子在集中营

  在集中营,知识分子劣势在于体力劳动,而这里“工作使我自由”。然而某些特定时刻,知识也如宝石般璀璨,可以找到自我,和过去建立联系,更好地认识自己。非知识分子某种程度开心的,因为不需要去理解,疲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知识分子是痛苦的,因为这里的逻辑和道德是不一样的,让你无法理解。

  7. 成见

  成见的产生是因为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当时遥远时间和地点事物。看待事物也是如此,避免用现在的情况去衡量当时的情况。

  为什么不反抗? 有部分反抗。大部分地层“犹太人”,遭受“寒冷饥饿”体力严重不足,即使逃过带电带刺铁网、哨兵、猎犬,也不知道可以逃脱到哪里?

  为什么不事先逃走?> 外因,移民的复杂性。> 内因,对祖国的眷念及思念之情。且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放之今天,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战争,你会事先逃走吗?

  8. 德国人的来信

  意大利作者《活在奥斯维辛》的德国版本在德国发售,以期“见证”,引起德国的回声,收到了40人的回信无辜德国人的回信。有感受羞耻和罪恶,有为当时罪行振振有词

  ———

  完 -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三):《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作者:杨文华

  普里莫•莱维生于1919年7月,是意大利化学家小说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他是因为1944年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普里莫•莱维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领域。近日我拜读了普里莫•莱维的书:《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书的封面素白底色突出一个黑色钢盔,钢盔里白色字体书名,另有一只像带血的剑,斜刺向钢盔,从视觉上产生锐利的黑白对立效果。看书名,“被淹没”意谓曾经有的,现在由于某些原因消失了,甚至死了;“被拯救”意谓曾经有的,经历了凤凰涅槃有了新的活力。“被淹没”、“被拯救”两个概念代表某些思想、某些事物在是非对立、矛盾冲突重生或者死亡。今天细细品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普里莫•莱维写作目的:他以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身份见证二战时期纳粹造成的人道灾难,并为防止未来发生同样灾难,向人们敲响警钟。他的这一思想如其书封面一样,犀利而朴实

  全书精彩之处:一是叙述和描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揭露那些纳粹及其合伙者犯下的罪恶。如:揭露被德军从犹太人中选出的特遣队成员和卡波们,构成集中营等级阶层里的灰色地带,他们勾结纳粹,享受特权,为了自己生存的一点点特权而不择手段犯下罪恶。“在1943年年底之前,一个‘卡波’将囚犯殴打致死,而不用担心受到任何处罚常见的事情。后来,……为了满足更多劳动力的需要,德军允许‘卡波’虐待囚犯,但不能永久性伤害他们的工作能力,……而这个规定并不总被‘卡波’所遵守。”19世纪的小说家亚历山德罗马•曼佐尼说:“内奸,压迫者,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侵害他人的人,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又如:在这本书第七章节《成见》里面由听众、朋友、孩子、读者、甚至陌生人提出带有谴责意味的一系列问题:你们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事先”避免被捕?普里莫•莱维详细分析并回答了当时政治背景下囚犯们难以逃脱或反抗难以成功的原因,集中营内外严酷地理环境、战争因素人文因素,以及“德国人不仅摧毁了他们(囚犯)的意志和道德,还借助饥饿和虐待使他们虚弱”等等。

  二是普里莫•莱维坦诚地分析了其从集中营里生存下来的种种原因。“凭借着支吾搪塞,或能力,或运气,我们没有达到集中营的底层。” “知识对我是有用的。……事实上,使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并与众不同:总之,让我找到了自我。” “我也不应该忽视我作为一个化学家从专业中所获得的帮助。……至少在几次筛选中让我免于走进毒气室的命运。”当然,为了在集中营活下去,他不得不用代表血液的面包支付学费,去请求别人教他一些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普里莫•莱维极强的求知欲,带着勇气去承受苦难的生存意志和精神力量。

  三是普里莫•莱维以详实资料为证据,以严谨周密的思辨,冷峻的态度,剖析了集中营各阶层人的人性蜕变,剖析了战犯和集中营幸存者犯下的罪恶,揭示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内容,尤其是文中富有哲理的朴实的思想观点,非常精彩。如,被淹没的是“注定去行善之人、传达神的信息的人、有勇气反抗压迫的人、不善于沟通学习的人以及最优秀的人等”,除了生命被淹没,同时失去的还有美好人性和精神信仰。奸诈与诚信之间的界线更趋于模糊。被拯救的是“大多是那些最糟的人: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也就是最适应环境的人”,而如作者一样的幸存者则是超越常态的少数群体。然而正是这个少数群体去记录集中营的经历,反思残酷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才使得刚刚经历战争的人们注意去反思、去拯救被毁灭的良知和美好的人性、拯救空洞躯体里失去的精神,同时,书中所要表达的拯救还有今日和平岁月里人们对二战历史的遗忘、对战争教训的遗忘。这是本书写作目的。普里莫•莱维说:“我并不相信人的一生必然存在明确的目的,但如果我思考我的生活和我直到现在才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我认为在它们中只有一个目标是明确而自觉的,那就是:去作证。”

  此外,普里莫•莱维在书中还详细分析了为什么集中营恶劣环境里会有“工作使人高贵” 、“工作使人自由”的观念,实际上体现的是恶劣环境下,受战争蹂躏的人们需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恢复人们做“人”尊严的标志,也是要拯救的内容之一。

  看《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让我感到激励的不仅是普里莫•莱维作为科学家在写作中严谨论证、朴实求是的精神,更有他犀利的不留情面剖析自己罪恶的勇气(对一次在集中营干活时没有与第三者分享偶然获得的水而内心自责的),这种直面自己不完美的人生态度,是他勇于反省的精神体现,也是他对人类大爱责任感的体现。生命不能没有意义。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生命旅途中也许会有无法挽回的生命之痛,我们是不是能向普里莫•莱维那样,带着生命的尊严去承受生命之重?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奋力追求人生意义呢?

  时代在进步,历史会过去,但历史不应被忘记。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不忘历史,吸取教训,维护和平,珍爱生命,人类才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总之,普里莫•莱维《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四):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想起来很多评论的标题,觉得都不恰当,最后还是用这本书的名字谈谈这本书,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其实就是死去的和幸存的,而用“淹没”与“拯救”两个词,两个动词代替了两个形容词,恰恰体现了一个动作,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一些人死去了,是被纳粹所淹没(杀死)了,是被人们淹没(遗忘)了,是被时间淹没(抛弃)了,一些人活着,是被同盟军拯救(解放)了,是被运气拯救(眷顾)了,是被自己拯救(苟且)了,在这些故事中,都是真真实实发生的,是不断重复,偶尔跳出来在作者眼前,脑海中,深深印在作者心里。

  被淹没的人是不幸的,是悲惨的,他们无辜的卷入了这场战争,成为牺牲品,成为迫害目标。在作者笔下,那些很优秀的人反而死去了,那些本应该活着,比活着的人更有资格活着的人被淹没在纳粹集中营中,这就是现实,现实残忍而不讲道理,在现实中数以百万计的无辜人们被纳粹所屠杀,不仅仅是屠杀,是摧残过了,扭曲了将被杀者的灵魂,或者打散了被杀者的灵魂,然后再将人杀死。这是一场游戏,一场杀人游戏,不仅仅是享受杀人的快感,更享受杀人过程,纳粹几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集中营是最黑暗的地方,纳粹们是最恶毒的人,最该诅咒的一群人。死去的人无法声讨,他们有些带着惊恐,有些带着麻木,有些带着解脱,有些带着愤怒与不解离开了人世,他们没办法讲出他们的故事,惩罚罪恶的人,得到补偿,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对于被淹没的人来说,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道歉,补偿,审判对于他们没有一点用处,逝者如斯,愿天堂中得到安息,愿此书能告慰死者,但是真的有天堂吗?无论做出什么,死者会得到告慰吗?

  被拯救的人活在地狱里。他们不和普通人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他们进入过地狱,在地狱门口走了一圈,见到了人间炼狱,亲身经历了地狱一样的生活,在进入集中营的时候,他们就死去了,被拯救的人是死后从地狱中走出来的人,不幸的是,他们还留有地狱的印记和记忆,他们无法融入现实的社会,或者融入了,也偶尔重新回忆起那个地狱,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一些人选择站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将那段经历告诉世人,警醒世人,声讨那些应该为此付出代价的人,这些人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并不断的搜寻记忆,越挖越深,每次叙述就像重新经历一番,这样的人伟大却又痛苦;还有一些人选择沉默,那些人清楚的记得一切,那些记忆也不断的折磨着他们,他们却甘愿自己承受,希望一切随时间流逝慢慢的稀释,可惜人生中此种经历绝无仅有,没有什么记忆和经历,可以抹去它,覆盖它,它会想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不留神中猛地出现,让人痛苦不已,这样的人渴望倾述,又害怕倾述,害怕别人不理解,害怕自己回忆,这样的人生活在恐惧与折磨自己当中,孤僻并暴躁,想要安静又惧怕安静,想要喧闹却在喧闹中孤寂,世间放佛另一个炼狱。从集中营逃出来的人,被拯救的人也不会被真正的拯救,那些活着的人生活在痛苦中,会在恰当的时刻选择恰当的方式,用自认为必要的途径摆脱痛苦。

  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遭到了作者的唾弃。作者的读者是压迫者或冷漠的旁观者,作者要“将他们逼进困境,把他们绑在镜子前。”压迫者毋庸置疑的需要招到报应,无论任何借口,冷眼旁观者亦是帮凶,他们懦弱又愚蠢,在纳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行动遮遮掩掩到明目张胆,这个过程何其的漫长,而那些冷眼者对于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助长了,培养了纳粹,特别是在集中营时期,纳粹们残忍的令人发指的行为都没有触动到他们那颗冰冷的心,那些人无可厚非的应该承担罪责,压迫者会知道自己的罪孽,会用事实,或者编一些借口来为自己辩护,战后活下来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被战火波及,或者说没有被战火吞没,他们站在一旁冷静、冷漠的看着一切的发生,却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是这场战役中的旁观者,是清白的,和罪人与受害人都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中立的,既不帮A也不帮B,发生的一切就都与自己无关,他们需要《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来明确的告诉他们,什么都不做并不等于什么罪恶都没有,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默许,是放纵,是帮凶,而这些人同样招人怨恨,同样应该招到报应和惩罚。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写出来作为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历史,讨论历史的。

  记得说到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时间,有句经典的话,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范历史的错误。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蓝月亮》,讲的是中国从大跃进到文革这段时间的历史的,没有悬念成为了一部禁片。历史是由胜利者所撰写的,这句话驱动了多少人犯下弥天的错误,做出了残忍的事情,纳粹也是相信这句话,相信他们一定会胜利,历史一定会是他们想写成的那样。在胜利者写就历史的时候,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地方,往往成为人们质疑的点,这样出现的一些东西就会被禁止,因为他是胜利者所不想看到的,不想让大部分人知道的,胜利者只告诉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都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极尽手段遮掩,能够像德国一样将伤疤拿出来看,也是普利莫莱维这些人的功劳,这些伤疤在见到阳光之后也迅速结痂,伤痕也会渐渐痊愈,而把伤痕盖上捂上,不会让伤痕痊愈,只能让伤痕腐烂,长脓疮,再次感染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有当公正的面对历史,做出的事情无愧于历史考验才能尽力避免如集中营之类的东西出现,这些东西不是被爆出来,而且亮出来,政治也就清明了。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五):黑白分明?no,还有灰色地带

  1.考试的时候,大部分题目都是非对即错。做事的时候,大部分事情都是非善即恶。等你长大了或许就会发现生活不仅仅是非黑即白,往往存在着灰色地带,打一些道德,法律,人性的擦边球。

  2.在集中营中没有想过自杀,当被解救了,重新恢复了人的身份的时候,却有了自杀的冲动和想法,真TMD的好笑,却分析的这么正确。在集中营的时候,如畜生一般,你会想过自杀吗?想死那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成天想的就是怎么偷点这,怎么少干点那,等真被解救了,或许不愁吃喝拉撒睡,但是有空想想做人的事情了,羞愧感,耻辱感,罪恶感,啥感觉都来了,挡都挡不住,死了或许是种解脱。

  3.事后之智,马后炮式的聪明。以及成见。人啊,常常喜欢用自己主观,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和判断依据去衡量他人,彼时的行为,甚至去绑架他人的利益和思想境界。愚蠢而又是一种通病。

  这是一本以受害者的身份,以见证者的身份而书写的回忆录。客观公正,是很难做到的,但莱维却做到的让人佩服。对人性以及当时环境的分析,不可不称之到位,细致入微,而且深刻的让人折服。

  看完了这是不是个人,再来看这本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可谓完美,很有教育意义,而且别有一番滋味。值得心更静的时候在细细品尝,心中难免感觉有点燥,有点急,这样的心态读这么一本好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玷污,很惭愧。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六):记忆的胜利

  记得之前看电影《朗读者》,由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女主角汉娜原本是一个集中营的女看守,在战后法庭审判中为自己辩护,她只是一个看守,即使是几百个犹太人即将被烧死,她也不能打开教堂的门,因为如果那样做的话,他们会逃跑。她说,我还能做什么呢,这就是我的工作啊。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一种笼罩在空气里的极端罪恶里,每个裹挟在其中的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是帮凶,在多大程度上是无辜。

  莱维在这本书里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国人几乎不可能对集中营一无所知,毕竟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毫不掩饰对犹太人的种族仇恨,而希特勒正是德国人民把他选上去的,换句话说,德国人对后来的暴行早就有心理准备。此外,焚尸炉的订单,居民们拿到的集中营难民的衣物等等现象,只要稍加思考,就能联想到里面正在发生什么。莱维说“当时几乎所有德国人的真正罪行,集体性的,普遍性的犯罪是缺乏说出真相的勇气”。所以,战后德国人辩称他们被欺骗,被希特勒欺骗也是不成立的。对世界上所有个体在集体狂热里犯罪或冷漠的事实来看,他们被欺骗是因为他们想被欺骗。这其中,德国人的大国梦和极端民族主义在作祟,“他们的责任背后,是在开始接受了纳粹罪行的绝大多数德国人,是他们灵魂的懒惰,鼠目寸光的盘算和愚蠢……而这一切,都是一场毫无原则的政治游戏的结果”。

  这场20世纪的罪恶已经过去,施害人和受害人的记忆对我们清算和反思罪恶至关重要。但这份记忆可靠吗,完整吗?莱维为我们揭开了记忆的真相。对施害人来说,他们的罪行暴露,他们面临良心和法律的审判,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他们选择虚构一份记忆,并经过重复来完成自我欺骗,而这时,军人的纪律和罪魁的欺骗又是他们常找的托辞。那受害人又怎么样呢?对他们来说,对于那个被羞辱的过去要么痛苦地不愿提及,要么在无数次的作证和控诉里趋于模式化,或者在后来的报道里对记忆不自觉地完成了修改和简化。更何况,和作者本人一样,有的受害人终身被这份记忆折磨,他们终身被“羞耻感”笼罩。以至于在集中营被解放后,在人的意志苏醒后,陷入了良心的责备和记忆的痛苦之中。在那种极端环境下,道德边界模糊了,人只有在求生本能趋使下,打破道德约束才能存活。这也意味着自私和不择手段,而压抑这种道德负担在那种一切为了生存的环境下是本能机制。

  莱维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知识和信仰在这种利维坦一般的世界里依然是有用的。有神论者更能活下去,因为他可以把苦难当做现世的苦修和为主义的牺牲。知识分子在适应了劳作后,更能感受到暂时的思维乐趣和心灵快乐。虽然在那里,思考是痛苦的。

  莱维一直在书写集中营,但他不只是记录,更重要的是拷问这种惨剧发生的原因和各类人性。他既是证人,也是历史学家,他不断地思考和书写,试图打破历史流逝后人们的事后之智和刻板成见,试图提醒人们当灾难的历史不被倾听,灾难必将再临。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七):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

  第一次接触二战的题材,不同于一般的书,这不是一本回忆录,而更多的是一本论证文。针对在集中营当中人们做出的行为举动,以及本身集中营的结构,后代人对于集中营的解读而写的一本书。

  整理了一些论点:

  Chap 1

  论点 --无论是受害者还是迫害者,对于编纂记忆--要么是让自己的良心好过,要么是让自己活在自己的belief里面,要么是为了避免伤痛的记忆。

  Chap 2

  论点 --集中营当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即便是囚徒,也会对新来的囚徒进行冷嘲热讽,或是霸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现有囚徒的团结。(或是因为新来的还带着家的味道,是被羡慕嫉妒恨的)。(或是因为他们成为了发泄耻辱的工具)

  论点--让“叛国贼”背上血腥的罪名以此来约束他们 --防止一次又一次的背叛

  论点--权力腐蚀人格 集中营中的特权 下层对于权利(于囚犯)的控制是几乎不可能的

  对于权利的渴望(往往在被羞辱后显得更为明显/被上级所同化)

  论点--对于事后犯罪的忏悔,不足以将迫害者归为受害者一列。

  特遣队员(处理尸体)--多数为犹太人--让受害者自己完成最肮脏的技术以此让迫害者的良心好过一点--让同胞杀同胞

  论点--压迫必然会引起人类道德模糊性

  ”权力就是毒品,没有涉及其中的人不会理解他的需要,而一旦开始,对权力的依赖和需要自诞生一刻便不断膨胀”

  论点--纳粹本身具有非常强大的人格腐蚀力量,而一般的人不具备强大的自已抗衡的道德盔甲作为防御。

  Chap3

  羞耻--来源于自我反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身心腐蚀--意识到反抗的不够--来源于他人的审判(很多幸存者害怕被说你有机会有力量抵抗,但你却不作为)

  羞耻--来源于忽视周围人的需求--来自于自私的行为

  你会不会感到惭愧,若是那个你代替活下来的人更加慷慨,更有活下去的意义?

  一个幸存者的存在是不是代表他取代了另一个人的位置,篡改了另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生存权,杀死了另一个人?

  羞耻--来源于一个人真实经历并目睹了痛苦是如何产生的,一个人的生活被罪恶包围

  chap4

  无法沟通是罕见的--除非出于惰性

  信息的缺乏

  第三帝国的语言

  集中营黑话

  ”进入集中营的第一天就像一部虚焦而疯狂的电影,充满了毫无意义的噪音,然而在这噪音之中没有浮现出人类之语言。

  与世隔绝带来的可怕--被世界疏远--偏执的思想观念逐渐生长(反对者的缺乏)--导致其他的自由的慢慢失去

  chap5

  无用的滥用暴力--目的单纯只是为了制造痛苦(对于一般的战争痛苦只是附加品)

  理性的追逐疯狂VS纯粹的非理性导致疯狂的举动

  列车上厕所/公共性的强制裸体行为/持续性的以编号来点名--对于尊严的巨大伤害--文明道德的缺失--人类变为了牲畜

  刺青--标志着奴役身份的刺青永远无法抹去--跟牲畜一样

  工作--只能是牲畜做的工作--他们不配做一般正常的工作 (例如沙子)

  对于尸体,骨灰的残忍对待

  在实施伤害,使被害者死亡的时候,必须使被害者的人格践踏,使其底下,这样才能减轻迫害者的内心负罪感。

  chap6

  对于知识分子来讲,身心受到的屈辱会更大

  愤恨者?

  知识能让一个人在忙碌琐碎的无意义生活中起码学会不停止思考,从遗忘中拯救自我的过去

  观察和衡量他人

  在禁止文化的地方,文化的退化已经过于厉害了,以至于当一个人仍然依靠文化去理解周围的事件,会发现难以理解,因为脱节了。文化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在连基本的生存都存在问题的时候,到底有什么用?

  信仰者与无神论者的差别,也许就在于信仰者更能坚定的守住自己的信仰,不向权力屈服

  死亡--该不该死?--》怎么死?

  对于死亡的理解/漠视/习以为常--模糊了一个知识分子,与无知识的人的界限

  chap7

  逃跑/反抗洗刷了被监禁的耻辱。

  为什么不逃跑?--逃跑又能去哪?

  在纳粹的理解中,一个奴役身份的人逃跑了,代表着一个低贱的生物也有机会翻身,而这标志着社会秩序的混乱,是破坏了秩序的,是决不允许的。

  与当时现实,真相的脱节

  压迫必然会造成反抗?

  反抗的领导者往往不是那些被压迫最惨的,反而是一些具有领袖风范的人。(了解痛苦但却没有切身之痛的)而那些人的枷锁往往来的更轻,更松。

  即便愤怒是领导革命的力量,前提也是在人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让他感觉到愤怒,而往往最最被压迫的人并不具备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atria--对家园的迷恋

  未必之事,必不发生。

  good sense VS common sense

  犹太人的精神麻痹丧失了生存的先机

  精神麻痹即使在现在社会也是存在的

  书很短,但是很有意思。以前看这种纯论证的书,总是很容易看不进去,但这本书,只要慢慢的读,很容易就被坐着的观点所吸引。我们之前所接触的文章大都是反对法西斯的,反对任何不是集中营里关押的人的,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便在集中营里,也有灰色地带。就算是被关押的囚徒,也有人不是单纯的被囚禁者,即便是属于非囚徒,也有实则囚徒的统治阶层最低的领导者。每一个人都是矛盾的。当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罪恶的时候,不代表他一定是坏的。当我们在看一个人的功绩的时候,也不代表他的功绩一定能大于他的过错。

  文章当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一个章节,讨论他作者自己对于人们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很多人在听了集中营当中的故事后,第一个反应往往不是同情,反而是询问“为什么你当初没有逃走?为什么你不抵抗?” 我们习惯于用第三者的态度来衡量一件事,我们甚至现在可以很客观的告诉那些幸存者,什么样的逃生线路是最佳的,他们完全有这个能力去逃出去,但是我们忽略的是,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一个没有真正在集中营里待过的人都没有资格评判。我们并没有经受过那种精神的折磨,没有经受过那种眼睁睁看着文化退化而无可挽回的心痛感,我们没有体验过尊严被践踏的绝望感。而事实上,当一个人连自己的温饱,基本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想着精神需求呢?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对于自由,尊严的地位抬得很高,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又有多少人有这个闲情逸致来考虑自由对于一个处于绝望困境中的人的作用呢? 那些领导革命的人,领袖有多少是真真正正最底层的人呢?当一个人是完全的受害者,他讲很难也能够有这个精神力量去支撑他的反抗精神。 对于长时间处于绝境中的人,屈服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一个必要条件。用现代人的眼光,或是第三者的眼光去看待集中营里发生的事情,不公平,也不正确。

  这本书不是一本批判书,也不是一本讲述感人故事的书,而是用另一种角度去解读,从一个幸存者的角度,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事件。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八):一本没有勇气读完的书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这几个字就让人感到压抑。

  被关在这里的人被剥离了人性 没有善恶美丑 没有喜怒哀乐 像动物一样的活着 不 连动物间的兔死狐悲的怜悯也被剥离 变成了最低级最原始的物种 像苔藓一样活着

  他按下毒气室的按钮 毒气室里有他的战友或亲人 下一次他也将被关进毒气室 他麻木的按下按钮 不 不是麻木 因为麻木还有清醒的可能 他像机器一样按下按钮 人类的语言在这里已没有意义

  德国大哲学家 阿多诺 曾经说过 “奥斯维辛之后 写诗是残忍的”

  在那里死并不是不幸 不幸的是活下来 更不幸是活着出来 所有集中营活过来的幸存者们都一种洗刷不去的耻辱感

  现代人常常要问 为什么不选择去死去自杀 在极端恶劣的境遇下 激发出来的是物种的最原始最本能的求生欲 像苔藓一样活下去 只是活下去

  头痛欲裂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九):摘要与记录

  《导读》

  “莱维让我们看到的是极权统治下几乎所有人的集体灵魂崩溃,集中营成为这种地狱式通知的最极端的缩影。(12)”-来自前言(人不成其为人,彻底动物化了,“不再受文明社会的伦理约束”)

  《序言》

  “无论如何,即使我们不能假设大多数德国人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大屠杀,但可以肯定的是,隐瞒集中营的事实代表了德国人民的又一项重大集体犯罪,并极为显然地证明了希特勒式的恐怖已经使德国人民归于懦弱。(006)”

  “在非人的条件下,囚犯们的观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对生活环境构建一个笼统的印象。......总之,囚犯感到被一种巨大的暴力和威胁系所淹没,而自身却无法对其作出表达或刻画,因为迫于每时每刻的威胁,他的眼睛总是固定在最基本的生产需要上。(009)”

  第一章 罪之记忆

  “过于频繁地唤醒一份记忆,并像故事似的讲述它,这份记忆就会渐渐变成一种结晶般的、完美的、添枝加叶的、在经验中千锤百炼的老生常谈。(003)”【自我谎言的无意识化,意识到这点,才能有资格追寻真实的记忆。】 “习惯当众说谎到最后自欺欺人”

  几乎所有的纳粹军人都以相同的理由来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人们一直教育我们绝对服从、等级观念和民族主义的思想;我们被灌输了种种口号,被仪式和游行冲昏头脑;人们告诉我们,唯一的正义是我们人民的进步,唯一的事实是领袖的指示。你们(还能)希望我们做什么?(9)”

  “一个现代极权主义国家对其个人所实施的压力是可怕的。它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武器:直接宣传或把宣传伪饰成教育、指示和流行文化,对多元文化信息树立壁垒,以及恐怖。(010)”【宣传、闭守与恐怖】

  “故声明:本书笔墨重于思辨,而非记忆;流连于事实状态,而非编年史般的追溯记叙。(017)”

  第二章 灰色地带

  “对于集中营管理者来说,新来的囚犯被视为敌人,不管他身上带有什么样的标签,必须马上打倒以免成为组织抵抗的榜样和源头。(023)” “无疑,在集中营里存在着退化,引导人们归于原始行为。(024)”【受侮辱者往往会通过侮辱新来人员来发泄自身所受侮辱下的受伤心灵,在自我安慰中,完成侮辱者与被侮辱者的轮换往复,一如中国传统家庭的婆媳】

  “集中营(甚至苏联的集中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优秀的‘实验室’:兼职囚犯(他们既是囚犯,又兼任集中营职务)的混杂阶级组成了集中营的骨干,同时也构成最令人不安的因素。它是灰色地带,简单定义为‘与主/客两个阵营都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个地带’。晦涩地带拥有极为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内容,让我们难以对它做出正/邪的判断。(027)”【犯人为了获得优于他人的生存几率,勾结纳粹,出卖同伙,以此获取特权,获得生存几率】

  “压迫月残酷,被压迫者就会表现出越广泛的合作意愿。(028)”【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反抗只会存在于压迫不够强烈者身上。】

  此部分主要讲述了“特遣队”(焚化炉看守者和运尸人,由犹太人组成,属于特权阶层,却只能有几个月的特权,便会被纳粹杀死);一个犹太隔离区主席兰科斯基(追求独裁)的故事;

  第三章 羞耻

  “我活着,代价也许是另一个人的死去;我活着,是取代了另一个人的位置;我活着,便篡夺了另一个人的生存,换言之,杀死了另一个人。(81)” “那些最糟的人幸存下来: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着星飞一定之规,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规律。(82)”【为什么是我活下来?是不是因为我是个恶人?活下来的人具有一种道德罪恶感。】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的是作为幸存者的羞耻感,勇敢正义的人都已经在集中营中被杀死,只有糟糕的人才能幸存下来,那么,作为幸存下来的人,“我”是不是本身就是个糟糕的人,我是通过什么方式活下来的?这种思考带来的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自我道德罪恶感。】

  第四章 交流

  “在德国集中营群岛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分支语言,一种术语,“集中营黑话”,其中每个集中营又继续形成特有的黑话系统,而这种语言与普鲁士军营里的老式德语和党卫军的新式德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黑话与苏联劳改营里的黑话相互对应。(103)”【土匪黑话系统亦是如此】

  【此章探讨的是交流与理解,在集中营里,纳粹或者特权者压根不管“犯人”是否明白自己的语言,他们只是咆哮,一如对牛马一样,在殴打中,暴力成为交流的一种方式。此外,即使是讲德语,集中营里面的德语是原始粗俗另类的。】

  第五章 无用的暴力

  “一则告示并没有任何成本:这种体制性的忽略(押运犹太人的专列——名义上不提供任何物品)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暴力,蓄意制造痛苦本身就是它的目的。(120)” “在这个过程中,人被一步步转变成禽畜。(在旅程中,物质的极度贫乏、排泄的困难)”

  在集中营里,所有人都要不时接受裸体检查,“任何缺少这些遮羞物的人不再把自己视为人类,而仿佛是一只蠕虫——裸体、缓慢、卑鄙地爬行在地面上。他自知随时都会被整个体制压得粉碎。(125)”

  “工作有时也能成为一种保护......它能帮助人们不去担心那些更严重却更遥远的威胁。(135)”

  “无用的暴力是希特勒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并不仅存于集中营内。(139)”【无用的暴力,即没有特别目的的暴力使用,纯粹是为了折磨和让他人痛苦】 “在死亡之前,必须先损害受害者的人格,从而减少凶手的负罪感。这种解释并不违背逻辑,而是它对苍天的呐喊——这是无用的暴力唯一的有用之处。(140)”

  【在运往集中营的旅途中不提供食物、饮水,甚至便桶;在进入集中营时,全体人员都要裸体,并被剃光头发和其他毛发;在集中营里,既要接受裸体检查的耻辱,物资耻辱(勺子的缺失),一天两次点名(此处描写像极了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整理床铺叠成方块,身上被刺青(号码)】

  第六章 知识分子在奥斯维辛

  “只是对我是有用的。并非每时每刻,有时可能通过隐秘的、不可预见的途径,但它的确对我是有用的,也许还救过我的命。(157)” “在当时当地,它们(知识)有着巨大的价值。它们让我有可能重建与过去的联系,从遗忘中拯救我的过去,并强化自我认识.....它们让我的灵魂得以喘息,虽短暂却使我不至于陷入麻木,事实上,使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并与众不同:总之,让我找到了自我。(158)”【知识的拯救意义,“我思故我在”,知识带给人不同视角的思考,从而丰富了贫乏的生活。】

  “这些‘活死人(walking dead)’之前可能有信仰,也可能受过教育,但他们不再问自己任何问题,而且向他们提出任何问题都是毫无意义而残忍的。(169)”

  【此章大部分内容都是立足埃默里(一位集中营幸存者,一位作家)的观点展开的(对抗性),主要探讨了知识与集中营里的原始生存本能。】

  第七章 成见

  “那些经历过囚禁生活的人(而且,更普遍的,所有经历过严酷生活的人)分成了阵营分明的两种人,鲜有交集——沉默者和倾述者。(172)”

  “压迫,如果达到一定的严酷程度,既能破坏人的体力,也能损害人的精神力量。愤怒和民怨是所有真正革命的驱动力量。而要激起愤怒和民怨,压迫必须是具体存在的,但它一定出于较弱的残酷成都,或者被无效地实施。(185)”【极权统治的崩溃即源于压迫力量的衰弱】 “能代表集中营大多数人情况的、典型的囚犯,是在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下:饥饿、虚弱、浑身酸痛,并因此普遍情绪低落。他是一个被摧残的人。......所有的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革命,以及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微不足道的革命,都是由那些非常了解压迫却并非切身之痛的人所领导。”【极有洞见力的分析,身体和精神的活泼健康是革命的推动力】

  【此章用来回答“你们为什么不逃跑?”,“你们为什么不反抗?”以及“你们为什么不事先逃跑?”。回答很简单: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第八章 德国人的来信

  作者的《活在奥斯维辛》要在德国被翻译出版,他才感觉到此书是他写给德国人的,是他的武器。

  “我重申:当时几乎所有德国人的真正罪行,集体性的、普遍的犯罪是缺乏说出真相的勇气。(216)”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十):读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第三章“羞耻”有感

  人为制造的极端环境下,被屠杀者已经不是人。随时死去,都只是待宰的猪而已,你见过它们集体的暴动吗?在将死的一刻,我们的身体会本能的奋力呼吸。

  那么,脱离这样的环境后,会怎样呢?重新成为人,然后因为愧疚、羞耻自杀!也许仅仅是因为曾在集中营里漠视同伴,从此便在劫后余生中活在悔恨里。

  呵,善良的人永远最痛苦,因为不是圣徒,摆脱不了人性,却又在反思中向往光明。

  极端环境最考验人。极端的经验告诉我,历史上为何善者几乎没有好下场。很简单,人类社会背后仍是丛林法则,偏偏善者要脱离动物性,没了爪牙也就失去了自卫的能力。神仙逍遥,前提是要有法力。史书所标榜的,是我们一直以来最欠缺的。说是以史为鉴,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改正,而是在美化自己。

  书中一段文字,令我触目:“它将证明人、人类(总之,我们)有潜力去营造无尽的痛苦,而这痛苦是唯一凭空营造的力量,不需要耗费力气和钱财,只需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

  没有经历过大风浪内心无由悲苦的我,想说:人其实也有潜力创造美好,尽管这个潜力发挥的微乎其微。星辰大海,在黑暗的宇宙中才更炫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