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艺术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3 04:1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界》读后感精选10篇

  《艺术界》是一本由[美] 霍华德·S.贝克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界》读后感(一):人性,太人性

  原文发表于《艺术世界》2015年7月刊

  艺术创造,亦即艺术的发生机制当做何理解?此一谜底之揭开实令古今思想家孜孜以求。此中,艺术乃天才之禁脔,似已为某种颠扑不破之金律。虽若柏拉图已视诗人为缪斯附体,拥有某种神秘主义特殊力量,然此一观念王朝的真正建立却因归功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对天才的热烈推崇,其也被以赛亚•伯林誉为“浪漫主义父执”。发轫于此的浪漫主义天才观在叔本华、尼采处,更是达致高潮。然而,在马克思那里,艺术天才论遭到了阶级分析的批判。受其影响,布迪厄引入场域理论文化资本概念探讨了“区隔”背后不平等社会结构的再生产问题客观上解构了天才论的天真信念。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处于异质语境中的一位学者于艺术社会学研究另辟蹊径,矛头同指天才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公即为《艺术界》作者、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S.Becker)。

  浸淫于美国反精英主义的民主氛围、敌视先验主义及理论至上倾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悠久传统之中,贝克尔明确否定了浪漫主义的天才观神话作为芝加哥学派的旗手,他充分发展了米德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合作关系,故而,艺术被视为集体活动(collective action)而非天才独立完成产物,艺术界意味着基于共同惯例而相互合作、彼此依赖的艺术活动空间,所有对艺术制作贡献者皆囊括其中,那些帮助艺术制作者与构造艺术观念者更是具备同等重要性,这实际上亦是对克罗齐“艺术即直觉”、否定艺术物质价值主观主义美学傲慢偏见反驳。《艺术界》正是采取这样的社会学路径,悬搁审美判断,充分讨论艺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组成部分(诸如资源调动、艺术品分配名声)和各种参与者。由此,他将“艺术界”、“艺术共和国”等概念实体化,揭示了艺术界的具体运作机制,对艺术生产的合作网络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职是故,他对甚嚣尘上的迪基、丹托的艺术体制论提出了严厉批评:“对他们而言,艺术界只是一种逻辑手段,是用于帮助他们解释一种美学评价系统如何运作的”。 此中,他延续了始自1963年《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一书对无权力者/边缘人物的特殊关怀,着重肯定那些在艺术活动中通常遭忽视的“辅助人员”(诸如赞助人、编辑特立独行者、手工艺人)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隐匿者之解蔽,贝克尔客观上解构了天才论背后的权力结构及运作机制,这与“批判的社会学”之鹄的似也不谋而合

  当然,本书至为引人注目者,当属贝克尔的“界”与布迪厄的“域”是否互为轩轾。与诸多调和之说截然相反,贝克尔严守畛域之分,明确指出迥异之处:“域”基于先验理念,聚焦于论证一种既定的抽象哲学立场的真理性,限于封闭的“总体结构”,以权力冲突形式呈现,相反,“界”基于经验主义,具有开放性、主体间性,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地根据情境做出不同选择,通过彼此的冲突或合作,建立某种共识实现相互协作,这也恰是艺术界的本质特征事实上,此种差异也正是欧陆-英美思想异质性之缩影

  正如贝克尔坦言,他成长于一个方法论自觉时期始终反思精神所鞭策,故而,当我们沉浸于布迪厄、福柯的法国社会学传统中,尤其我们又茫然无措于一个上帝已死、人人皆可成圣的艺术狂欢年代,贝克尔所代表的美国社会学研究,诚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他者,即便他的政治正确和平等主义色彩“人性,太人性”。

  《艺术界》读后感(二):艺术界

  哪些作品能被称作艺术品而哪些不能,由谁来评判

  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独立完成的吗?

  艺术家是否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特立独行

  艺术家、评论家、艺术品商人收藏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经典著作《艺术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对艺术的传统分析往往局限于艺术家和艺术品,而贝克尔则以社会学之眼审视艺术,将艺术看作一种集体活动,对“艺术界”这一概念进行丰富而精微的阐发。在贝克尔看来,艺术界通常与它试图与之划清界限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因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略有不同的视角窥探艺术界,讨论了艺术品创作进程及其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艺术活动中的特殊惯例,新的艺术家分类,艺术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艺术的名声问题等等,展现了一幅艺术界运作与变化生动全景图

  《艺术界》读后感(三):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第四期沙龙——贝克尔《艺术界》讨论纪要

  时间: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评议:周计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在读书交流会正式开始之前,许金晶老师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界》一书作了一个简单铺垫,针对艺术社会学,在中国学术环境中尚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地位,在推动学科建设的过程当中,有一套关于系统介绍艺术社会学的缘起、发展状况的丛书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那是由清华国学院刘东老师主编的“艺术与社会”译丛。兼具学者、资深学术出版人双重身份的刘东老师,他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以及其他系列的丛书,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力。艺术与社会论丛主要致力于翻译、引进国外相对比较经典与成熟的艺术社会学论著,这个丛书本身相对于刘东老师而言,是属于创办时间较短、相对体量较少的丛书译丛。但不可否认,丛书通过引进相关艺术社会学经典译著,对于推动中国艺术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动作用,今天的主讲人卢文超老师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助理同时也是刘东老师的得意门生,在这套译丛当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工作,今天的《艺术界》一书也是出自卢文超老师的译笔,由卢老师来系统分享阅读体会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正式介绍贝克尔的《艺术界》及其意义之前,卢老师向我们系统地分享了自己在阅读《艺术界》一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首先,自己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贝克尔的《艺术界》一书,大致了解了贝克尔分析艺术的逻辑架构,再从这个分析视角去回看自身原有的关于艺术的相关观点,以此建构属于自身的对艺术思考的基点,虽然这个基点本身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它却是一种相对稳固的基点。通过这种相对稳固的基点,可以看到其他问题的优劣长短,也能够通过其它理解基点来反观自身的理解基点。其次,正是通过自身的翻译过程让自己对阅读行为有了一种新的发现,概述为“作为阅读的翻译”。正是借由翻译的契机,可以实现从以往快速的阅读模式实现了向细读文本转变认识到翻译是培养我们细读文本能力良好方式,同时翻译本身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是一种更加关注文本勾连性、深层次的阅读方式。再者,卢老师自身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翻译贝克尔的相关书籍层面,也试着去深层次地理解贝克尔,将自身对于贝克尔观点的理解用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换言之,就是写作贝克尔。当我们自己试图去写文章时候,我们更加注重字斟句酌、试图每个字都能够最好地诠释、传达自己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意涵。正是从写作的过程再去回看阅读,能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大致讲述了自身的三点体会之后,卢老师将着力点放回了贝克尔的《艺术界》一书,在他看来,贝克尔试图通过《艺术界》一书传达的核心观点便是“艺术是一种集体活动”,行文的中心也便是在论证这个核心观点。对于普通人眼中的传统艺术家形象而言,里面充斥着太多的个体崇拜。甚至在各个哲学家论述当中也极力推崇艺术家的个体性崇拜:在康德看来,艺术家是天才,他们有特殊的天赋,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在席勒眼中,艺术家是救世主,他们创作的艺术可以弥合分裂的人性,拯救人心;尼采在高呼上帝死了的同时,却把艺术家视为超人,将其捧到了上帝的位置,在他看来,只有在艺术中,我们才能获得生命圆满。正是这种片面性地将艺术品等同于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个体性崇拜使我们相信诸如“艺术品=艺术家之天赋”、“艺术品=艺术家之意图”、“艺术品=艺术家之手”、“艺术品=艺术家之名”、“艺术品=艺术家之个体”的观点。

  对此,贝克尔在《艺术界》一书中系统地反驳了这五种等式。针对“艺术品=艺术家之天赋”的观点而言,贝克尔认为现实生活中艺术品并不一定是艺术家灵感迸发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本身更多地受到自身事务性工作习惯的影响,而不单纯源自艺术家的天赋、灵感。对此,贝克尔引述了著名小说家特罗洛普的话“所有那些我认为的文人——每天像文学工人一样工作——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即一天三小时就能写完一个人应当写的。……在这个时候,我的习惯是……写作时在我面前放一个钟表要求自己每一刻钟必须写出250个单词。我发现,那250个单词会像我的表针移动一样有规律出现”,以此实现对天赋论、灵感论的艺术家形象加以颠覆

  针对“艺术品=艺术家之意图”的观点而言,贝克尔认为:“在依靠即兴演奏的爵士乐中,演奏者和听众就不认为作曲家可以对他们的歌曲如何演奏具有发言权。”在其他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作者、解释者或观众的意图都可能会具有优先权,并不能片面化地认为艺术品完全就是艺术家根据自身想法、意图加以实践后的产物,这种观点完全剥离了其他与艺术品相关联的主体自身的能动性。

  针对“艺术品=艺术家之手”的观点而言,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品的价值等同于创作的艺术家的名气,艺术品价值与距离艺术家之手远近有关。根据这个原则,人们对摄影作品的价值进行了划分,即摄影冲洗出来的作品,早期复制品要优于晚期复制品。这并非因为早期的效果清晰,而是因为它离艺术家之手更近。但贝克尔就举了杜尚的《泉》一例加以反驳,在《泉》这件艺术作品当中,除了上面有杜尚个人的签名,杜尚本人并没有参与艺术品的制作过程。类似例子还有大自然中偶然拾得的艺术品等等,都说明这种观点的局限性

  针对“艺术品=艺术家之名”的观点而言,贝克尔举了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实验一例加以反驳。著名小说家特罗洛普在完成一部小说后,换一个未知的文章笔名结果无人问津。不由地发出感慨“当然,这之中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不能再一次获得成功,就像我曾经成功一样。假如我坚持下去,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再有十年不计报酬不屈不挠辛劳可能会建立起第二个名声来。但是,对我来说,无论如何一目了然的是,尽管随着我的艺术创作,我的优势日益增加,但我不能马上诱使英国读者读我给他们的东西,除非我署上自己的名字”。对于小说本身而言,即使换一个署名依旧属于作家自身的创作成果,但与之不同的是,署名本身能够赋予小说以不一样的光环提升人们对小说品质认知

  可见,上述几个等式都将艺术品等同于艺术家之个体,而不是一种集体性的产物。但贝克尔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比如电影,它是个体艺术家创作的么?显然,这个问题本身的前提预设就是艺术品是个体性的产物而非集体性创作的过程。但是,一部电影本身是很多人一起合作创作的产物,电影早期之所以不成其为艺术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个体性的艺术家,在艺术语境当中,一群人创作的“艺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但在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除非一个合理的个体创造者被找到或指定,否则,作品的艺术地位就是尚未确定的”这一客观事实,就认为地将一群人合作的产物归结于个体性的创作过程。其实,“艺术品=艺术家之个体”这一等式本身是存在诸多问题的。

  正是在对上述五个等式的批判基础之上,贝克尔提出了“艺术品=艺术界”的新等式。何谓“艺术界”,通俗地讲,就是艺术是一种集体活动。卢老师通过系统地介绍了罗中立的《父亲》一画的命名过程来加以说明。正如画家所言:“开始,我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成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我顿时感到把我的全部想法和情感都说出来了”。后来,“罗中立的《我的父亲》通过了当时四川省美协的评审,被送往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据说当时的评委吴冠中认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我们上一代的父亲形象的一个概括。用‘我的’太小了,应该把‘我的’去掉,直接用《父亲》,就代表父亲那一代。因而《我的父亲》就这样变成了《父亲》”。可见,艺术本身是一个集体性创造的过程,“生产艺术是一项依赖广泛社会分工和共有惯例的集体事业”。

  上述更多地是举例加以论证,尚且停留在现象的表层。对此,贝克尔从理论层面对艺术家的集体性进行论证,主要是从三个维度加以展开:社会互动层面、心理互动层面以及标签理论视角。

  对于社会互动层面而言,贝克尔继承了西美尔、帕克和休斯的谱系,将互动的观念引入艺术领域,认为艺术不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个体的作品。与之相反,艺术是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是很多人一起行动的产物。例如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流浪汉小说)和《亨利•埃斯蒙德》(完整的小说),两本小说之所以有不同的体例,这与作家与出版社的协议、互动存在很大的关联。

  对于心理互动层面来讲,贝克尔秉承米德和布鲁默这一学术谱系,特别关注个体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个体间的互动更多地是一种符号性互动的过程,与之相对比的是一种动物性“刺激—反应”的非符号性互动。当一个人直接对另一个人的行动作出反应、而不对这种行动加以解释时,出现的就是非符号互动;符号互动则包含着对这种行动的解释,中间贯穿了一个阐释性的过程。米德曾提出“采取他人角色”的观念,即人们在采取行动前,会换位到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预想他人的反应,而后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贝克尔将这个过程发展成为(阐释为)艺术家的内在对话:认为艺术家问他们自己:“如果我这么做,它看上去怎样?对我?对其他人?”他们也会问自己,如果他们那么做,资源是否会随手可得,他们依赖其合作的其他人是否真会合作,国家是否会插手,如此等等。简而言之,他们采取任何一个或所有参与进合作网络的其他人的视角(通过这个合作网络,作品能够被完成),并调整他们正在做的,以便于多少能轻易地和其他人心里想着做的事情合拍。或者,他们不会调整,懂得自己很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也会选择部分忽略社会性要求,这往往也是创新的开始。

  对于标签理论视角而言,比较系统地体现在贝克尔的另一本成名作《局外人》一书当中,在这本书当中,贝克尔认为越轨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当中,规则制定者加以定义的过程。而在后续的《艺术界》一书中,贝克尔延续了这样一种分析视角,认为艺术和越轨都是标签,两者间就像倒影一样,两者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需要刻意回避的标签,一个需要积极争取的标签。作为一个标签的艺术家,是在艺术界的互动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权力等因素的介入。换言之,贝克尔认为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内在的本质(比如天赋)使其成为艺术家,个体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家,只是因为人们给他贴上了“艺术家”的标签。对此,贝克尔认为值得关注的其实并非艺术家群体的身份,而是个体被标签为艺术家的整个社会定义过程。

  为了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界中的艺术家,卢老师将贝克尔的《艺术界》一书中的相关论述加以呈现。比如,贝克尔认为“所有的艺术工作,就像所有的人类活动一样,包括了一批人,通常是一大批人的共同活动。通过他们的合作,我们最终看到或听到的艺术品形成并且延续下去。艺术品总会展现出那种合作的迹象。合作的形式可能是短暂的,但经常变得或多或少常规起来,产生了我们可以称作一个艺术界的集体活动模式”,正是由于“艺术家身在集体活动之网中,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率意而为’,他们在享受这张网提供的好处和便利时,也会受到这张网的约束和限制”。对此,“在整个艺术制作过程中,艺术家并非可以呼云唤雨,他们并非具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们想做的事,与之合作的其他人不一定想做。这表明了艺术家单凭一己之力创作艺术品的观念的错误”。

  那么,我们不禁就试图想要了解艺术品的产生过程,这就涉及到贝克尔关于艺术的生产阶段与分配阶段的相关论述:对于生产阶段而言,必然需要原料供给、辅助人员,比如摄影作品产生过程中所需的胶卷,音乐会的演奏人员等等。对于分配阶段而言,贝克尔主要以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赞助人(教会、富人、政府和公司)为例,认为这四种赞助人在赞助艺术家时,没有人会以艺术家的美学利益为本位思考问题,而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在这种赞助的系统中,他们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自身的利益是艺术家必须满足的,艺术家不可能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美学利益。在贝克尔看来,尽管“一个艺术界的参与者对于完成工作有共同的利益”,但是,“他们也有潜在的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事实上,不同种类的参与者之间的冲突是长期的和传统的”,艺术家正是在这张相互制衡的网中工作的。

  应该说,贝克尔的《艺术界》一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系统地体现在各个艺术社会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他的评论当中:奥斯汀•哈灵顿认为贝克尔的著作是“最近许多美国文化社会学家的后盾”;提亚•德诺拉认为贝克尔的“艺术界”视角与法国的布尔迪厄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鼎足三立;马塔•赫尔罗和大卫•英格利斯认为贝克尔的“艺术界”列在首位,其次是布尔迪厄,最后是尚在发展中 “新艺术社会学”。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应该避免迷信艺术社会学,例如,在艺术社会学的视角下,艺术家的名声完全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如在针对艺术家贝多芬的相关论述当中,提亚•德诺拉曾认为贝多芬的成功取决于音乐家的社会资本及早期的人际网络,将贝多芬的成就完全归因于皇家赞助、海顿之后、钢琴技术的变化等社会性因素,将伟大的艺术家进行一般化处理,存在弱化其个人成就的危险。相比之下,门格尔认为早年贝多芬和其他同辈存在着潜质的细微差别,这种天资上的细微差别对于成就贝多芬十分重要。这 “在赞助人圈子里被不断认可、加强,这种循环放大作用造就了贝多芬音乐生涯的与众不同。最初的微小差别,在所谓的‘累积放大效应’下成就了最伟大的音乐天才,而同时代的其他音乐家却大部分默默无名”。可见,艺术社会学过度突出艺术家的集体性,适用于中规中矩的艺术家研究,但存在忽视卓越艺术家个人天赋的风险,而传统美学则突出艺术家的个体性,对伟大艺术家及其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却也存在忽视艺术家集体性的危险。对此,我们应当将伟大的艺术家和无名的艺术家区别对待,在注重考查艺术家个人天赋性因素的过程中也应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艺术与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有机结合,这将会是一条可行性出路。

  对此,许金晶老师作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卢文超老师从自身的读书方法谈起,之后系统介绍了艺术社会学在艺术理论界当中的大概位置,然后讲述了对传统的关于艺术家等于艺术作品的五条法则的颠覆,接下来讲到对艺术家的集体性的三条论证,然后介绍了《艺术界》一书的重要性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艺术与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有机结合,平衡两种理论脉络的想法。

  然后,周计武老师对卢老师的分享内容展开了精彩的点评:作为国内较早地研究霍华德∙贝克尔的青年才俊之一,卢文超老师不仅向我们系统地呈现了贝克尔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大致脉络,更为可贵的是,他也向我们呈现了自己是如何阅读、翻译和理解贝克尔的《艺术界》一书的。他今天向我们系统地呈现了三个核心问题:(谁创造了艺术?何以创造?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是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贝克尔在《艺术界》一书中,致力于解释艺术家为什么会在特定时空中以特定的方式生产出特定的作品,这些作品又为什么会在特定的时空中以特定的方式获得声望。卢老师在理解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传统美学或艺术哲学与艺术社会学在研究视角、问题与方法上的不同。首先,相对于形而上的艺术哲学对艺术研究的方法、视角而言,经验(艺术)社会学研究更加重视的并非艺术的形式与艺术的内容,它更多地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艺术品作为一种物化的产品,把艺术家创作的实践作为一种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社会化活动的产物。换言之,艺术社会学把艺术视为一种社会事实,主张价值中立的经验-实证研究。与之不同,艺术哲学更加强调艺术的超历史性、永恒性,强调艺术作为一种一般、普遍性的概念所应有的共性。其次,艺术社会学所关注的是作为集体性社会情境下的艺术家,在特定的情境下他创作的缘由何在,这种特定情境中所涵盖的社会条件、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是什么。关注的不再是一个孤独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家,更多地是关注在整个社会互动的集体性网络中艺术家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艺术家是艺术界的参与者之一,它还包括赞助人、经销商、批评家、策展人、博物馆与美术馆馆长、推销人员等。再者,关于艺术创造的条件而言,(贝克尔)提出了至少四个必要性条件:艺术生产的物质媒介、艺术界的惯例与规范、艺术赞助人与艺术市场、(艺术公众的)趣味与接受习性。他对四个条件的分析与法国学者布迪厄的经验社会学视角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将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嵌入到对艺术的分析过程当中,给人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应该说,贝克尔基于自身独特的(经验社会学)视角、符号互动理论和田野观察的经验,在充分利用特定的社会学文化转向背景下、将其掌握的社会学理论延伸至艺术研究当中,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切勿陷入书本理论陷阱当中,毕竟这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特定的条件与自身经历得出的理论性成果,它并不完全能够推论到(其他)现代化环境当中。作为理性的阅读者,我们要跳出贝克尔看待《艺术界》一书所呈现的艺术,要结合自身所属的时代背景来对艺术加以解读。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当中,不能将它作为一种(永恒的真理)来加以运用,(也不能把抽象的观点或命题机械地搬用)。

  随后,进入了读者提问环节:

  问题一:如何避免片面地将不同的理论视角机械式地叠加,最后使理论综合的愿景沦为过于简单化的折中主义?

  在卢文超老师看来,现在正在发展中的新艺术社会学,就是将审美纳入到艺术社会学的图景当中,而且认为这是艺术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试图实现美学与艺术视角的综合。举例来讲,新艺术社会学者在研究音乐趣味的时候,他们更多地是去研究个体与音乐之间的互动性过程。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会喜欢特定的音乐,一方面与音乐本身的形式特征有关,另一方面,离不开喜欢音乐的主体本身的认知、阐释过程。举个例子来讲,从社会学层面来讲,一千个读者基于对同一文本的不同阐释相应地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句话本身也蕴含了美学层面的意涵,之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因为本来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这个文本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它容纳了很多不一样的、能够说得通的解释可能性,所以每个人才会对它有不一样的理解。可见,新艺术社会学试图同时关注人与物互动过程中两个不同主体层面的内容,所以随着新艺术社会学的深入发展,将美学带回艺术社会学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

  周计武老师认为:实际上问题本身可以化约为如何才能使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实现有效的融合,但我想说的是“知易行难”,在跨学科研究过程当中,不同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理论张力,如何在有效把握张力的同时保持不同方法论的独特性。对于我而言,我的出发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理清核心问题的前提下找到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等同于完全照搬式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在历史的语境意识和地方性的语境意识之下紧扣问题的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就当下中国的学术研究体制而言,持有“试图融合不同理论”的学术抱负的想法的人,在真正付诸实践的过程当中会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精力)。

  问题二:将商业与艺术文化两者之间加以融合后,传统的企业家能否成为所谓的“艺术家”?

  周老师认为:企业家具有调动、使用资源能力强的天然优势,但却也缺乏艺术家标签的符号积累阶段。对于大多数从事艺术性工作的人而言,他们具有一定的情怀、抱负、艺术话语,所创作的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和价值。这与单纯地企业家创作的“艺术”的商业价值存在一定的张力,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艺术界对企业家的介入会秉持一种抵制性地态度。

  问题三:能够调动资源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能成为艺术家呢?

  卢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艺术哲学角度加以解答,从艺术哲学视角来看,艺术家创造产品的背后有自身蕴含的意义体系,包含着一整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的创作历史、艺术经历。如果是企业家,他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承载的意义体系是专属于商业领域的,这两者背后承载的世界迥然不同,因此,能够调动资源的企业家却不一定就能够成为“艺术家”。

  问题四:艺术哲学与艺术社会学两者研究间的关系、研究取向是否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

  在周老师看来,就我国的学科发展而言,从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初,这两个学科是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沟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跨学科交流平台、学科体制变化、学科机构设置、期刊录入文章的取向等要素的改变,已初步形成了跨学科的良好风气,不过即使是这样,在二十年余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也仍然没有标志性的原创成果的产生。

  (整理者:肖立志;核定者:江海一蓑翁;本文稿经主讲卢文超老师和评议周计武老师确认;现场照片为蓑翁和到场书友自摄。)

  《艺术界》读后感(四):札记

  1. 贝克尔将艺术视为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共同行动的产物。如果我们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观念、创作、成形、接受等)所涉及到的艺术家、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员、媒材、传播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那么几乎所有的艺术现象均可视为一种集体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取消了(或者无限扩大了)“艺术”这一概念的内涵。

  2.在第一版前言中,贝克尔就已经说明他的“分析原则是社会组织的,而不是美学的”,用美学的原则(如审美价值、天才、艺术家的原创性之类)去指责他的理论缺陷,是没有意义的。这两种分析方法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在具体的案例分析时,可能有哪种更加适用、哪种的解释力更强的区别。

  3.从理论上说,一切艺术现象均可以采用贝克尔提供的框架来考虑。贝尔克甚至在书中讨论了“特立独行者”、“天真艺术家”等被通常认为是单独创作的艺术家创作中的“集体因素”。沃霍尔的“工厂”,伦勃朗的“工作室”,都是极好的例子。但是,这种解释方法虽然可以用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它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虽然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对《泉》、《布里洛盒子》进行说明,却只能描述“是什么”、“怎么样”,有助于了解作品形成过程中的具体组成部分和参与到过程中的工作者,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因而需要别的理论维度的介入。

  4.贝克尔的“艺术界”概念是“合作关系”的简论,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一个艺术界”。因而他所谈论的“艺术界”从定义上就是复数的艺术界(Art Worlds),在具体的个案分析时成为单数(其中又可能出现多个艺术界交叉重叠的情况)。丹托讲的“一种理论氛围”、“一个艺术界”却是单数的、整体的艺术界。贝尔廷讲的复数的艺术界,指的是各个国家、地区的艺术界状况。不同研究者所使用的Art World/ Art Worlds的内涵并不相同,而我们在写文章时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很有必要加以限定或说明,以免引起混乱。

  5.在贝克尔那里,艺术界“意指人们之间合作关系的网络”,它包括了这些人:“他们的活动对被艺术界或其他人称为艺术的典型作品的生产来说不可或缺。”而要分析一个艺术界,“我们就要寻找它典型的工作人员,以及每个人所负责的任务包。”这种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为了完成活动而组成的合作关系。因此,人(而不是机构、制度、环境)是被突显出来的主要因素。贝克尔将“不可或缺”作为对参与艺术活动的所有成员的定位,这一做法否认了在这“关系网络”中有地位高低、价值轻重,而以“各尽其职”来组织,这拿掉了艺术家的“光环”。但在叙述的过程中,贝克尔又认为艺术家起着“核心作用”,其他人员是 “辅助人员”,甚至将“辅助人员”进一步非人性化,将之视为可调动“资源”。在观念上有“平等”的意识,又无法在语言上给予他们平等的地位。

  6.贝克尔认为,“从事核心艺术活动”和“艺术家的身份之间”不存在完美的关联。“如果你从实核心活动,你肯定是个艺术家”,“如果你是个艺术家,你制作的一定是艺术”,这两个命题在贝克尔看来,“无论是从常识的视角来看,还是从艺术传统的立场来看,这种关联都不存在”。(P17)不过,在实际的艺术事实中,后一种说法往往会得到积极的印证。在某些情况下,艺术家的身份确实能够赋予他/她的作品“艺术”的名义。先锋派的做法试图打破艺术家的神话地位,却固化了艺术家的权威。很多作品如果不是“那个艺术家”的“创作”,便无法得到艺术界(丹托,迪基)的认可,更无法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贝克尔在后面的章节中分析了“名声”的影响,也是对这一点的回应。

  7.特罗洛普发现,“艺术家的名字对于人们评判作品来说至关重要”。他匿名发表小说来证实这一判断,这样的实验现在也不少见,如J.K.罗琳发表《偶发空缺》之时就用了化名。特罗洛普、罗琳都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看效果;而新批评学者在文学解读教学中,将作者的名字抹去,让学生(艺术接受者)仅仅依靠作品的内容本身来进行评判。

  8.在《艺术与国家》一章,贝克尔狡猾地将所有的艺术活动、艺术品与政治联系起来,“政府插手的可能性赋予了每一件艺术品一种政治维度。(P171)有时候政府的干预,会使得一些违禁的作品名声大噪。而对有些作品进行审查而不是彻底封杀等问题的描述,让人联想到国内独立电影的处境。

  9.布里奥在《后制品》中提到的诸多案例,体现了贝克尔所说的“集体活动“、”合作“的过程属性。事实上,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我们更能够清晰地看到艺术活动的过程性、合作性,很多艺术家不再对这些痕迹进行掩饰。布里奥将艺术视为一种生产与世界的关系的行为,又研究艺术品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他所做的关系研究和贝克尔讨论的社会组织合作关系是否能建立起关联,待察(还没来得及读《关系美学》)。

  10.目前,学界对艺术创作的“过程性”的关注趋势比较明显。一些展览不再仅仅是展示艺术成品,也十分重视创作过程留下的痕迹。贝克尔的这本书从诸多层面讨论了作为集体活动的艺术全过程,很有借鉴意义。贝克尔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活动,但更有价值的是,他的分析方法和提供的范畴,能够用来考察其他的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而且,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一个意外收获是加深了一些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海外中国(美术)研究。研究马列文论的学友也可以看看,会对“艺术是对社会的反映”这样的说法有新的认识。

  勘误:

  译文佳。省去了读原文。感谢译者和出版社团队!

  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两处小问题:

  196 第四排 “仅仅瞥一眼”的“一”误印成了破折号。

  237 亨利·罗素,Henri Rousseau,美术史上通常译为“亨利·卢梭”。“罗素”一般是“Russell”一名的中译。

  达叔补充一则:P47 “Master of the Barberini Panels”,是一位艺术家的别名,建议译为“贝巴里尼木板画大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