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低处盛开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低处盛开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3 04:3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低处盛开读后感精选10篇

  《低处盛开》是一本由沈熹微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低处盛开》读后感(一):低处盛开,绝处逢生

  低处盛开,绝处逢生

  文/7号同学

  我是在十二月份下旬买了熹微姐姐的《低处盛开》。

  一直以来,我的身体就不大好,冬天一到,我的情绪便异常低落,时不时在微博咆哮和无病呻吟那段时间,我恰好,又,生病了。我并未察觉自己的絮絮叨叨让人厌烦,没日没夜地自怨自艾。直到一个交好的朋友来找我,说:“你不要这样了,真的让人讨厌。”大概是那个时候开始,我胃痛到大汗淋漓也极少再在网络上吐槽。

  因为他们无法替你分担痛苦,只能徒增忧愁

  姐姐在QQ上找我,问我要地址给我寄书,我最后拒绝了,在当当上下了单拍下它。

  收到书那一天,我阅读了十三页,最后又一遍回头去看扉页上的句子。不能不承认,它打动了我,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地扎在心尖上。

  如果命运没有很好地对待我们,且让我们好好地对待自己。

  在我生病的那段时间,我一直没有好好地对待自己,朋友与家人劝诫了许多次,说过诸如此类的话,但我始终无动于衷,我甚至卑劣地想过:生病的是我,不是你们,换作是你,你还能像现在这样悠闲地对我说着好好生活吗?

  封面和扉页的话,突然让我很难过。我没能继续阅读下去,抱了枕头,拖着椅子阳台上晒太阳

  可,我心里还是难过的,还有愧疚

  我忘记是什么时候在微博上与熹微姐姐结识,断断续续地聊过几次,对她的病我始终避而不谈害怕触碰到她的逆鳞。偶尔在得知她病痛或住院,我都不敢去打扰,寥寥留下几个字问安,然后回自己的壳里蜷伏。

  那时,我以为她和我一样

  但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

  在我因为生病而对生活感到麻木的时候,她所承受的远比我要多,但她却一直是平静的,微笑的。在《低处盛开》上市前,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去姐姐的博客上遛遛,她缓慢更新着,每一篇博客都是不同的,可它们却又是一样。

  我极少从姐姐的话语中读出沮丧,她更像是平静地叙述:在机场出现生命危机,在病房结识坚强病友,与妈妈有趣互动,还有她生活上各种可爱琐事

  我不能想像出,这是一个生病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字里行间所透露的,都是对生活的希冀,而不是抱怨,更不是绝望

  大抵那时起,我对她开始感到敬畏是的,敬畏,我对这个大不了我几岁的姐姐产生了一种只有在长辈老师医生军人这些特殊职业工作者才有的感情

  后来偶然与姐姐通过一次电话,她在那边问候我,听到她爽朗笑声我的心情微妙

  但是,是美好的,像午后的阳光轻柔地抚摸着你的脸庞

  很温暖,让人不自觉感染,想微笑。

  十二月我一直没把书读完。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你总不舍得往下看,怕一不不小心结束了。

  我为了躲避这种怅然若失的情绪,一直把书放在床边,偶尔睡前看几页。

  直到一月份下旬,我的身体恢复得七七八八,我告诉妈妈,我想出去走走。她当时有些紧张,接连看了我好几眼,最后说,去吧,路上小心,早点回家。

  她把自己伪装成,我只是出去打个酱油一样。

  我订了从广东汕头去成都的机票,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读完了这本书。然后趴在小桌板上掉眼泪,坐在隔壁的阿姨用四川话问了我好几次:娃娃,你怎么了。

  我摇摇头说不清自己的心情

  在姐姐的书中,妈妈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位置,至少在我看来,妈妈是姐姐的二分之一。她偶尔会和妈妈拌嘴,但每时每刻都在为她和爸爸着想。

  可我,总用自己的身体和妈妈抗争,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我。甚至在出发前还和妈妈吵了一架。因为我不愿意穿臃肿羽绒服,觉得它有损形象,在妈妈将衣服放在我包里后,我抽出来,扔在了她面前。

  我想,她肯定很难过。

  下了飞机,我收到妈妈的信息:我把衣服给你放在书包里,你最近身体不行,得保暖注意身体,别生气

  那一刻,我又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姐姐书中的话:我要更健康一些,且更努力快乐一些,因为我想要他们过得快乐。

  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读懂了这本书。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生活,因为爱,会让人绝处逢生。

  《低处盛开》读后感(二):人生,就是一场疾病,我们须得从低处盛开

  感冒,卧床两天,歪歪斜斜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和沈熹微的《低处盛开》。

  浑身都痛的感觉,就像一场孤独旅程,整个人都要蜷缩起来与它抗衡。而疼痛会告诉你所有的抗衡都无济于事

  实在难忍的时候,想到的是沈姑娘。一场感冒都让我痛不欲生,而长达十年昼夜相伴的疼痛,一日复一日,她究竟是如何忍过来。

  拆开包裹,将一堆书扔在床上,首先拿起的即是她的低处盛开。却并不着急看,只随意翻了翻,瞄准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句子。其中有些片段已然很熟悉,她曾经有摘过一些贴在博客上,或是其他网站。草草翻阅打量的过程,数度哽咽,因知状态不对,很是看不下去,便索性放在一边。

  低处盛开,是一本正能量的书。

  一本正能量的书,自是应该在体质心智都稍稍明亮的时候来读,可以同它一同作乐,看的亦够清醒。倘不然,若在极度低迷的状态中去读,怕只能与它相拥而泣,看到的只是被病魔折腾的楚楚可怜,而非病者的坚韧,因为不够清冷冷静,一切都变得艰难起来,自然领悟力度也不够大。

  说到沈姑娘,也熟也陌生

  熟悉是因为自从知道她的名字起,便开始关注。她两个博里的每一篇都看过,有的甚至读过好些遍。时至今日,她的博客已成为我每日必去的网站之一。偶尔外出的日子,有些天不能上网,待到回来亦是急匆匆地点进去,直翻阅至之前中断的那篇起。

  陌生则是我只是个旁观者,彻头彻尾的旁观者。知她性情亦冷,不喜多与不相干或是同龄女子周暄,便也不曾与她搭话,甚至于博客也只静静读过即好,多时连只言片语评论亦无。

  其实,这种励志性的书我很少看。因为知道里面的状态多数使然。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那些大道理,其实人人心中都清楚,只是无法将它与自身关联

  二零一零年五月至七月,沈姑娘在协和医院住院,这件事我是知晓的。当时,也曾动了小小的心思,觉得应该去探望一下,但心中还是有点怯。怕她因为身体缘故,无法应承。又怕她因为性情使然,不愿或者不肯。而我自己,因之害羞内心,则是怕突兀或者冷场。

  后来又想,或许还是可以去看她,带书或者一束花。提到花,不知怎么,心中所想竟然是一束百合

  此事此想,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

  当时,我亦处于人生低谷。一切,都很糟糕。五月,仓促间结束的一场恋爱。六月,哥哥的意外死亡。事情汹涌而来时,人连哭泣、悲伤机会都没有。只剩下喘息。面对着一团混乱喘息。

  夜夜重复做同样的梦。心中痛苦万分,但并不绝望。因为知道会熬过去,也必须熬过去。

  坦言而说,过去于我,情绪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各种抑郁、崩溃,缠绕着死亡的念头。而哥哥的死,将一切都抹杀了。很奇妙,当我跪在他漆黑的棺木前,同弟弟一个人点烟一个人点黄纸的时候,脑中首先涌出的竟是一种“怨恨”:他竟然不声不响地走了。而这一走,就堵死了我脑中那条死亡的路。因他不在了,我必须也只能活下去,且要活的更好。因为心知,同样的伤痛,不可能亲人再承受一次。

  这种奇妙的感觉自始至终我从未同人说起过。经历的各个寺庙里,我为他所许的愿多大同小异。我要让他安然而去,我会背起他丢下的整个世界

  从家中返回北京时候,陪朋友去一个酒吧看了一场世界杯大堂内,觥筹交错欢呼声接连而至。我坐在一角,一边微笑一边想:看吧,世人热闹,与你无关。而属于你的痛,别人并不能感知分毫

  曾有朋友说,你何必如此,让自己这样累。本不是个强大的人,却偏偏要背起庞大包袱。一切,仅仅因为至亲,所以即使庞大,也心甘情愿。正如沈姑娘所说,从一项付出中,我们的获得远比付出要多的多。

  天昏昏然暗掉,复又亮起。按捺不住的时候,挣扎着起身,从厨房,折腾出一碗清汤面来。

  连汤带面地喝个精光,冒出一身汗,人也清醒不少。待到发烧退下去的时候,我扭亮台灯,翻开她的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

  最有共鸣的是那一句:这是事实

  很多寂然前行的日子里,我对自己反复说过这句话:这是事实。而后,是一连串的反想,既然如此,又能怎么办。别无他法,

  书的封面上,是几句小巧的话:当你不得不坠落,并且越来越低……

  能低到何种程度呢?

  对于他人来说,也许“感同身受”是个无法存在或者说确切的词。那么,我们可以从自身的处境来相比。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总有事情在发生,让你一次又一次陷入更深的低潮当中,无论有多惊心动魄,有多灭绝惨烈,日常地久,我们总会从中攀爬而出,有时是流血牺牲的不忍,有时是手脚并用的尴尬,有时又是尊严骄傲的层层丢失……

  但,无论如何,我们好歹出来了。

  出来之后的一切都难以言说,那种决然于世的平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无畏,是一辈子都难得的奇妙经历。

  再熬过一个夜晚,周身终于清省。拉开窗帘,北京的天仍旧昏暗。Q上有消息弹出,新年的一周内,59人患甲流,3人死于流感,而第二周,空气质量糟不胜糟……

  一切,都恰恰应了那句话: 人生,就是一场疾病。或有高潮,或有低谷,从中穿行,倘若不能退出,那就让我们欣然修行。

  一切为心,不算书评的书评。

  《低处盛开》读后感(三):暗井里的微光

  2012年11月16日,熊顿去世了。最近,我已经好一阵没有听人提起她了。作为一个读者,我记得她有阵子为食管炎苦恼,“食管炎还是没有好转,喝水都跟喝小刀一样”。

  轻轻的一句话,我打了个寒颤。因为我碰巧知道这小小的食管炎的威力

  我认识的一位患癌的医生,自己10多年经历手术化疗等等治疗,一直在忍受各种疼痛,始终乐观。只有一次,她悄悄对我说,治疗引起了反流性食管炎折磨得她计划自杀,但嫌跳楼太过难看,已经攒了半瓶安眠药。记得我在电话另一端完全愣住,不晓得该如何应对

  这时候所有的诸如 “你要有信心,一定会好的”, “没有你想象那么严重,放宽心吧” 都显得轻飘飘虚假

  有的深井偶尔能被阳光照耀到,但永不可能被填平,注视它始终漆黑一团。

  它似乎在邀请,不如直接坠落,图个痛快

  深井里的各种难以言说无法感受苦痛,甚至旁观者都难以直视。所以很多“正常人”有意无意地回避想起,甚至回避见到深井里的他人,是种自我保护吧。

  就像这位医生,我也常在给她电话前害怕,既怕无言以对,又想到她那么美丽善良热爱生活,却连带家人都要长时间忍受各种折磨,心里觉得格外难过和憋闷。

  说起来,主流文化也一直在回避或者否定这种感知(这点我觉得天下差异不大,看《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就能感到),常常鼓励所有人鸡血式奋斗或无由式开心,似乎这样,所有负面就不存在,就会消失。

  这种做法其实只反映人们内心的恐惧吗?

  如果是的, 那么敢于面对的人已算勇敢,他们不但亲身经历,甚至连视线也难移开。

  一边坠落,还要一边注视,“一个人看见自己慢慢损毁,像不断坏掉零件机器,反复整修,反复坏,直到最后再也修不好。"

  难得更有些人能轻轻唱起歌来,比如熹微。

  想来写作的过程,免不了得把自己带回那种场景里,重复各种经历。

  更不要说还要敞露给陌生人看。包括经历、犹豫怀疑、恐惧、郁闷、甚至绝望,都敞露出来,准备好承受各种反馈

  或许她能这么勇敢,一部分因为她比很多人要幸福,不管如何,写作已经在黑暗里给她以安慰

  那么,只剩下祝福了,熹微,也祝你“末日愉快!”

  《低处盛开》读后感(四):《低处盛开》:领悟生活,取悦自己

  初次接触沈熹微,是姐姐推荐小说合集《浮夸》。读过之后非常喜欢,还特意上网去搜了关于她的资料和其他的文章。她的书对我有种莫名吸引力,总是想赶快把故事都看完。这次出版的《低处盛开》,更是喜欢,拿到之后爱不释手,便跟姐姐说我也要买一本。《低处盛开》记录了沈熹微在疾病中的修行,用回忆笔触去写自己生病十年中从面对,接受,到放下和爱的过程。这本书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作者,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

  我是在不断的比较与思考自己中读的这本书。这本书虽然写的是沈熹微的生活,我却总能在她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她眼里,一切都是喜悦,经历的一切都是收获。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只是我们太过看重我们自己,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坎坷,而别人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们过于自我,同时也过于看重别人的眼光。我就是这样,过于看重别人,做完每一个事都怕引起别人的反感,总担心别人不认同自己。她说的对,“人的标准都有不同,与你陪伴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才是需要取悦的对象”。我们都应该做最好的自己,为了自己而生活。

  沈熹微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引导,让我更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命,也帮我净化了我的心灵。现在的我们都太过于追求物质生活,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多么美好。其实都是欲望在我们心灵中催生出比较,形成可怕的循环。我们都是真正想要的太多,而真正拥有的太少。这本书教会了我正确地比较,引导我清算自己所拥有的,让我明确了我自己想要的,不虚度光阴,不辜负自己。

  这本书会让我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总结生活,让我的内心更加笃定,让我自己勇敢的前行。生命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在人生的这条道路上有选择就会有舍弃,虽然我们不能拥有全部,但我们可以顺从自己心的选择,在自己生命的游乐场中玩够,疯够,体验够,不枉自己的一生。

  文|苏筱兀她妹。

  《低处盛开》读后感(五):于阴暗处见星光

  无意中看到沈熹微的微博,知道她是一个患病的作家,甚至于年前还在华西住院。微博里的文字和透露出对生活的态度吸引着我,于是找来她写过的书看。《低处盛开》是一本作者的病中自述,穿插着生病十年来的各种感悟和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对病友的记述。

  书里有对作为病人的无力感,却没有太多悲伤和顾影自怜。作者写小时候因为生病变得会怀疑和否定自己,反而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久病的原因,作者总是通过文字传递出超过她这个年纪的生活感悟。正如她所说“懂得接受,就是懂得归零,而零正是一切的开始”。在与疾病相伴的成长岁月里,她学会了与之共处,等待痛苦和不好的情绪慢慢过去。“而生命最好和唯一的兑现方式,即一日一日细细地过。”她引用了村上春树在《海边卡夫卡》里的一段话。他说命运类似沙尘暴,人们总是改换脚步想要躲避它。可是你改换脚步,它也改换脚步,仍旧紧紧跟随着你。原因无他,因为命运就是你自身。作为人来说,唯一可做的,就是比上眼睛闭紧嘴巴走进沙尘暴中,而确定的是,走出沙尘暴的你不再是进去时的那个你。或许这就是命运的意义。

  命运是不公平的,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有什么办法呢。作者说,人生中失去就有收获,什么是可贵的,手中的就是可贵的。深以为然。总是去纠结已经消失的东西,不去遏制自己的欲望,就会与幸福越发的背道而驰。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我们生命里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大多数人都拥有,但在人生路上是一件件丢失了还是牢牢握在手上,到盖棺定论那天却大不相同。

  “人的幸福度会随着欲望的减少而逐渐递增,在生病的过程中,我所领受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当我越来越贫瘠的时候,我便越来越富有。从前不能使我感到可口的食物,现在变得滋味香甜,从前不能是我感到幸福的细节,现在让我由衷感激。”幸福感这种东西,更多的关乎内心。就像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说“教育不是为了使你获取更多的面包,而是你吃的每一口面包都更加美味”蔡康永说不是为了占有更多,而是感受更深。

  人生的意义大概也是这样,在命运巨大的齿轮里,无论扮演过什么角色,在同样的地方,在最阴暗处,也可以因为心中的信念看到不一样的星光。

  很喜欢作者在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的,我就是一个乞丐,快乐遍地可拾”。

  《低处盛开》读后感(六):愿生命待你好——害虫

  原文转自害虫博客

  ……

  午饭后收到小沈寄来的书,《低处盛开》,刚刚看到132页,居然一个脏字都木有……我见过她的人,再看她的书,最大的感觉是,一看到她的人,就知道她的字是这样的,一看到她的字,就能想到她的人给人的感觉,这才真的是字如其人。看到132页我没笑一声,也没哭一声,总之我是面无表情的看完这132页,然后我就想到玩杀人游戏时,面无表情的小沈……只有面无表情的人,才能写出让人面无表情的字…………

  一边看一边百度,因为这是一本有关生病的书,所以很多名词我不熟悉,比如内窥镜啊,肾衰竭啊,营养液啊,神马神马激素啊等等,各种百度以后,我有种无法形容的苦,之所以看的面无表情,是因为我实在不足以用表情来表达文字所描写出的感受,我也不足以用表情去表达十天不能进食的感受,除非你切身的体会过十天滴水未进,两条胳膊挂了三带水,光靠那些傻逼营养液来活着。

  认识她这些年,知道她一直病着,但具体的其实我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是类风湿,免疫系统的病,看过书才知道,她连个苹果梨都吃不了,只能吃软些的食物,浑身的每一节关节都在痛。

  她写:现在我要喝一点点水,清不要再出血了,我要喝水吃饭,不要再扎针。

  请让我喝水,喝一点点米汤,不要出血,不要出血。

  我面无表情的看着她遭的这些罪,任何语言都是在装逼,因为我实在木有资格去评断,赞美,甚至安慰鼓励她。

  正如她所说,低潮人生,在疾病中修行。

  我觉得有人羡慕我的生活也就罢了,我天天玩不用上班。但为神马会有傻逼羡慕小沈的生活?他们只是些朝九晚五工作的傻逼罢了,甚至只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要朝九晚五,就能说出羡慕小沈的话来,实在太贱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赐你们无需工作,只需生病住院。钦此。(还不谢主隆恩?)

  饿了的时候可以吃,困了的时候可以睡,能吃能睡已经是最低标准的生存了,有的人却连这再普通不过的人的本能都无法完全做到。所以,那些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能生孩子能工作能赚钱的人,又有神马资格不快乐?常年被病患缠身的人可以好好生活,所以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健康的人更应该好好活着,不要45°角装逼看天空,对颈椎不好,不要抱怨,不要因为失恋了,失业了失身了就在从此一蹶不振,与生命相比,这些算个蛋。

  《低处盛开》读后感(七):我是快乐的乞丐

  一无所有所以拥有全部。这个意思你了解吗?就像失去大部分牙齿之后,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变得美味无比,就像不能走太远的路之后,觉得一切的风景都是那么的诱人。当我意识到这种收获,第一反应是狂喜,觉得自己是个乞丐,所有过去不屑一顾的衣食住行,现今看来都珍贵至极。使我快乐的事情和过去相比成倍数地增长,还有什么比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更值得快乐的?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在医院,对比电视转播的家乡人遭受的灾难,悲伤之余感慨生命脆弱,而我仍然活着,是多好的事;2009年,我去重庆探望因脑瘤居家多年的女友,看见她住在光线暗淡的屋子里,整日与一只猫为伴,每天总有一些时候被头疼折磨得痛不欲生,我不那么痛,还可以走,是多好的事;2010年,我在北京,病友婷婷因为被误诊导致肾衰竭,不得不插上管子以透析为生,平常不敢吃不敢喝,我能吃能喝,是多好的事;2011年,得到三个朋友过世的消息,一个生于1986年的男孩,热爱写作,他患了罕见的肿瘤,过世前没有亲眼见到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书。一个生于1987年的女孩,优秀的编辑和作者,自幼患心脏疾病,带病坚持做了许多书,在过世前不久她还告诉我,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一个生于1988年的男孩,我的同学C的弟弟,全身多处肿瘤,由姐姐带着在全国各地辗转治疗相依为命……这些人都去了,我还活着,出了自己的书,与亲爱的人在一起,是多好的事。

  写这本书,不可避免地回忆往昔,回忆这将近30年的人生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回忆在“疾病”这一场人生中又是如何长大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总是莫名其妙地充满愁绪,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悲悲戚戚,没事儿找事儿伤春悲秋常有,印象中的少年时代,很少有鲜明的快乐,生活像一盆自己乱加佐料的汤,想起来是很肤浅的微酸;长大一点开始生病,初尝命运的“不平对待”,抱怨自怜,加上自卑自闭,硬生生将日子塞到密不透风的罐子里腌成一截苦黄瓜,咬在嘴里是苦的,回味起来还是苦,这苦大多是被自己密闭而致;成年以后习惯了病,可是也习惯了与人隔绝,与事隔绝,虽然一径工作交友,却自知是一杯有沉淀的白水,上面无味,下面不敢尝,自己喝着也嫌没趣;现在倒好,既是自知,又无知,给生活摆上一桌丰盛的宴席,酸甜苦辣咸麻冷,各种滋味样样齐全。

  不是现在的生活有多丰富过去的生活有多单调,只是心从繁到简,它不再挑食。这种繁和简,是指内心的欲望。当我不再非常热烈地期盼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反而变得接近,变得唾手可及。人的幸福度会随着欲望的减少而逐渐递增,在生病的过程中,我所领受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当我越来越贫瘠的时候,我便越来越富有。从前不能使我感到可口的食物,现在变得滋味香甜,从前不能使我感到幸福的细节,现在则让我由衷感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迹。

  你看那些在病房里快快乐乐的人,他们一定是久病的人。他们被命运至为残忍地剥夺过,曾经无限地接近过零,对他们来说,任何都是幸运。对于幸福我有一桩悲观的看法,得不到幸福是正常的,得到了就是赚的。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容易感受到快乐,或许是因为了解生命的底色,因为接触过最最低谷的人生,当我们真的落到低得不能再低的时候,会发现头顶的天空特别宽广。我愿意说这是挫折带来的奇迹,更愿意说它的秘诀其实很普通,就是“知足”二字。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学过一句名人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被我们背诵到滚瓜烂熟的话,是如今我才懂得它真正的含义。没有什么比落到原点更惨,同样,没有什么比落到原点更幸运。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每一天都是进步,每一种都是获得。一无所有,正是拥有的开始,并且它藏着拥有全部的可能性,就像一张什么都没有被写上的白纸。相反,当你拥有得越多,意味着你可以去拥有的就更少,当你吃遍了美味佳肴,还有多少食物能够让你胃口大开?我很庆幸遭受过命运的剥夺,它在剥夺我的同时,给予我拥有的能力,让我从一个不容易快乐的人,变成随时随地都可以大笑出声。

  是的,我就是一个乞丐,快乐遍地可拾。

  《低处盛开》读后感(八):你的止痛药,我的安眠药。

  决定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此刻外面正在下雨,微博上是各种关于世界末日的片段言语。似乎看不到恐惧,恐惧都被隐藏在戏谑和麻木之后,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我的反抗和逃避,不愿面对太多。特别是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总是把自己的恐惧藏得很深。

  在看熹微的这本书之前,我在写一篇文。我给自己写了一篇序,叫做:恐惧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然后,我收到了这本订购了很久的《低处盛开》,我看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跳过介绍或者序言。但是熹微的书,我总要看她写的序,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篇序,一种简单或者装饰过的交代。而是她在反观自己本身,像一个照着由自己制造出来的镜子的人。这很重要。

  我写了这些,看上去还是有点逻辑不清,我说到了恐惧,或者我可以从《少年π》说开去,但我只适合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和某一两个特定的人去谈某些作品,然后带着更多的疑惑去独自消解。这种消解过程不适宜被他人看到,

  也或许,我更应该选择沉默。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在默默地行为着对死亡的消解和抵抗。

  我看到了序里的那句话。“我们都是绝症患者”,是的。她的病痛始终是她的,但是死亡,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爱”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我和熹微是朋友。其次,我们互为读者。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彼此的生命。我跟熹微说,她的这些文字是她的止痛药,是我的安眠药。

  药不能停。

  熹微是个能触及她人灵魂的人,因为她时时都在观照自己,她用文字来制造镜子,我们可以借她的镜子看到被遗忘的自己。

  我喜欢这本书的结构,很喜欢。因为这里面有一种我未尽的遗憾,也相信有太多人未尽的遗憾。我没有太多强烈的痛和绝望,所以我遗失了更多,那些属于我生命的每一部分,值得被记录的每一部分。从“现在”可以真实地看到的“过去”。

  我们好几个朋友都喜欢看熹微写的博客,可能原因就在这里,默默看着她一直在做着我们因为太健康的身体而忽略掉的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总想要获得身体或者生命的高潮,却忽略了低潮的部分,那些缓慢又漫长的部分。那些绝大部分。

  这是我们在试图弥补自己的遗憾。

  我要说,在看这本书得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她临床的病友。在倾听她的故事,以及她强忍着病痛,对我的安慰。

  安慰。亦是一种药。我相信,熹微也在借籍安慰他人的同时,安慰着自己。

  看着这本书,我忍不住建了一个新文档。

  文档没有标题。

  只有这两段话:“他们都以为我是在说故事,虽然我是一个写作者,但我也渴望讲述一些真实的事情。

  我总觉得很奇怪,我可以活到现在,然后写下这些事。”

  我不能确定的是,我能不能把这个文档写完整。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次重新想到“我可以活到现在”是什么时候,或者,已经彻底失去了“现在”,人生就如同一个作者电脑里的那些写不完的文档,永远不可能完整。

  但。继续下去吧。

  合上书。我又忍不住在自己正在写的新长篇里写进这么一段。

  “这里的书永远不够。”

  “为什么?”

  “对一个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书,也总是缺少一本。一本你自己用生命去书写的书。你自己的经历最后也会变成一本书,在这里的某一个角落被人翻阅。“

  最后,是我给熹微一篇博客以及微博的留言。

  我从来不敢翻开看自己的书,一直都有怀疑和胆怯。也基本不去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总觉得这种讨论都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最重要的是,无法克制的自欺。不过我又想,这种胆怯和对自我的怀疑,是唯一支撑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就像那些常被人用到的说法,绝望之中抱有希望。恐惧是一切动力的源头。

  熹微,我会每天看一点你的书,这是我的安眠药。

  一起继续,面对恐惧而活。

  《低处盛开》读后感(九):每个人都是患者

  书读完有些日子了,想说的话太多,多到似乎只能沉默,似乎沉默恰是我同它之间最好的懂得。你说我听,不言语,不置评,一席话说完,我也该走了——每个人都要回归独属于自己的命途,当然,在回归之前,还是感念这一场临水照影的温柔。

  之所以说临水照影,是因为就整个人生来讲,每个人都是患者,每个人都行走在医治自己的路上。不痛不痒的人生,大抵是不存在的——身患沉疾,是痛,心患沉疾,也是痛,即便有所谓身心健康者,他们的人生,想来也失却了一份咀嚼的味道。

  假日必播的《西游记》里,求得真经之前,几乎每一集,师徒四人都是从打打杀杀中走过,甚至于,连降妖除魔的套路都是雷同的,在如此这般的“重复”里,诸多观众都倦了。吴先生果真那么弱智?我们的一生,不都是从不断的受伤和自愈中走来的?不都是在降妖除魔的路上为自己取着一卷经么?

  低处盛开,贵在低处的接受与承担。人生,无论哪一种境遇里,都有盛开的精彩。

  《低处盛开》读后感(十):低处盛开,也很绚烂

  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

  看你的书就像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看你的书也让我开始认识了你,越看越有感觉,越看越能明白为什么说你文风沉静,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豁达。

  第一次写书评,第一次对作者这么专注,对作者好像很熟悉又很陌生,有种不能言语的情感,那来自心灵最深处。

  16岁,花一样的年纪,才刚刚绽开花蕾,就遭受到寒霜的袭击,16岁就让“奔跑”在人生当中缺席,幸或者是不幸。

  是的,我生病了,这是事实。不管这个事实落到谁的头上,都不能用好与坏去评判,它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没生病的我也整天杞人忧天,生怕自己哪天患上绝症,是害怕有那么一天的到来,还是在期待、在渴望爱我们的人在多给我们一些爱,我至今未懂,但让我明白了一点,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你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裤子。生活确实如此,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喜欢猜别人的心思,结果累坏了自己,乐坏了别人。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与你长伴的只有自己。

  别人很羡慕你的生活,我还是能够理解这些人之所以羡慕,虽然,只是看到你的A面,给人的感觉你的人生确实充满了色彩,别人有的你有,别人没有的你也拥有,这些都是A面反映出来的东西,当然,关于病痛,我不想讲的更多,就像你说的:人往往就是这样,我们以为可以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事实上必须身在其中才明白。

  九宫格日记,我也很好奇的去玩了下,我觉得蛮有意思,我们每天都在写“行动日志”跟它差不多,但是纸质的跟电子的始终还是有区别的。我还推荐给了朋友。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日子,你并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有那些友好的战友,一直陪伴着你,山西姐姐、内蒙古阿姨、婷婷、佳佳、刘阿姨、丽娜姐……我想这些人,你总会不禁的用一点时间去怀念,怀念那个夏天。

  在你排队做CT检查时,碰到的老太太,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显然她是一个活生生的类子,从某种程度上让我看到了你的希望,不是原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不懂得你对爱情的定义,但是我知道你想要的是:看更多的风景,读更多的书,一份珍贵的爱情,还有比现在稍好的健康。

  整本书,让我认识了你,很欣赏你对生活的这种态度。让我深深感动的还是你的妈妈,简短的一条短信打动了我的心:地铁老是不开,妈妈恐怕来不了。后来还是拼了命的赶到,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是正常的,但是在我身上没有发生过,谈到母爱总是显得很苍白,至今没有敞开心扉的跟母亲讲过什么,平时的沟通、关心都流于形式或人情世故。一个朋友告诉我,“孝顺”通俗的说,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一件事强奸了一次,你却强奸了自己这么多年。我觉得很有道理,该放下,该知足。

  关于“写作”请继续,就像生命还是要继续一样,我希望你接着写下去,也需要你继续写下去,勇敢的走出来,写更多的故事。但不要太强,要休息,我愿意等待。

  你会成为更好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