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0 05:1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精选10篇

  《一掷千金上帝》是一本由提姆·凯乐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一):福音是因信称义 上帝在掌权

  路加福音15章 浪子比喻。提姆 凯乐牧师总是用他那深邃洞察力让我们更加认识上帝。浪子回头的故事,很经典,给人警醒,但大多数人的焦点是那位叛逆世道小儿子,却不曾思想故事的另一个焦点是大儿子,而大儿子形象基督徒这个特殊群体中却占了大部分。耶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我们自认为自己觉不会像法利赛人那样不信耶稣,不抵挡耶稣,也不会嫉妒耶稣,但确实这自以为义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他们那么做是有历史文化原因的,而当我们不在其中的环境时,当然不会那么做啦,但我们在当今现代社会所做的,所想的,很多时候,和他们比起来有过之而不及,而我们的自以为义显得更加隐蔽。正如那个大儿子一样,我们总是想通过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常常忘记神在掌主权。而我们祷告、读经、顺服的目的,有时候并不是想与爱我们的神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而是为了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情绪甚至想通过自己的“义”来影响别人。而当我们受挫、生活不如己意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开始萎缩,甚至想通过努力(祷告或者顺服)来“要求”上帝改变我们的生活,符合我们的心意。福音的运行法则是“我藉着基督耶稣的工作而被上帝接纳——因此我顺服”,“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因为神是那位鉴察人心的神。愿神怜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所做的,所想的有的时候自己都无法控制,也愿上帝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自以为义”的困境,不再靠自己,而是靠那位大能的上帝,上帝在掌权!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二):一堂精彩的证道

  提摩太在《一掷千金的上帝》里,用文字进行了一场证道。书的篇幅也不大,适合主日的阅读

  整本书就是一场精彩的主日证道。引用《路加福音》15章里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故事。提摩太引申了这个故事的含义,把大儿子比喻为遵守道德模范严苛伦理的一群人,代表是法利赛人。而小儿子比喻为寻找自我、感官享乐,代表是波西米亚人。

  小儿子因追求自由迷失,大儿子因骄傲而迷失。我们的思想往往有误区,以为自己虔诚敬畏,就可以得到奖励。这是大儿子的心态。而真正要做的,是活出主的救恩的生命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三):不够精炼的一本书

  这本书买来有一段时间了,直到昨晚临睡前才大致浏览了一下,坦白地说,感觉自己并没有从中汲取多少有价值东西。个人认为,该书作者用洋洋洒洒上百页的文字竭力想要阐述的东西,在我前些时日曾经反复阅读的那本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中作者仅仅用了区区几句话就已经作出了极为精辟的阐述——“无论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宗教生活让我们自认为很好,最重要的是,比别人更好,我想我们就可以确信是魔鬼,而不是上帝正在我们身上做工。真正检测自己是否站在上帝面前的标准是:全然忘却自己,或视自己为渺小龌龊之物。不再认为自己更好。”(p128);“如果你是好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很容易拥有美德,要当心!给予你的越多,对你的期望也越高。如果你错把上帝赐予的天赋当成自己的美德,如果你满足于仅仅做个好人,你仍然是叛逆者,所有那些天赋只会使你堕落败坏得更甚,产生的坏影响更大。魔鬼曾经是大天使,他的天赋远远超过你,就像你的天赋远远超过黑猩猩一样。”(p207)。另外,本人也查阅了近期在读的马太·亨利版《四福音注释》之“路加福音15:11~15:32”,发现该书作者对这一段福音也有很精辟、简练的解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阅读这段经文注释的时候属灵生命明显领受到了主的恩典启示,而这一点在阅读《一掷千金的上帝》一书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反倒让那本书中那些无关要旨的连篇累牍让自己失去了进一步精读兴趣

  以上仅是个人对这本书的一些愚见,或许因为自己是一名刚刚感悟到主的奇异恩典的初信者,受灵修资质的局限,尚未窥见隐藏于其中的真知灼见,望主内的兄弟姐妹予以点拨提携。不胜感激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四):我是大儿子吗?读《 一掷千金的上帝》

  文/范学德

  在《海外校园》的编辑会上,基甸,熊璩,谈妮几位都纷纷赞扬纽约的牧师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并强烈要求把他的《一掷千金的上帝》( The Prodigal God )一书推荐给《举目》的读者,于是,我乘机恶补,自告奋勇介绍这本书,其实,他的书我还没有读过一本。借机,又敲诈了编辑部一把,请给我订购一本《一掷千金的上帝》。几天后,书到了,一看译者,笑了,原来是吕允智啊,他原来也是《海外校园》的编辑,后来到了“更新传道会”,就在我刚刚询问他的近况时,他已经到一家教会牧会了,地道的牧师。

  这是一本小书,三一神学院著名教授卡森 (D A Carson)评价说,想要逃离上帝或向他挑战的路不止一条,但想要回到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没有什么书比凯乐的这本小书更有力地阐明上帝一掷千金的恩典。最后一句有点夸大了,比如,曼宁的《衣衫褴褛的福音》就足以与《一掷千金的上帝》相比美,也许,前者不属于小书,还有卢云的《浪子回头》。

  这些年来,我一再问某些听众讲,古今中外,最伟大短篇小说是哪一篇?它最精炼,最深刻并且改变了最多的人的生命?我的答案:它就是耶稣所讲的被概括为“浪子回头”的故事(比喻)。因其如此伟大,古往今来,研究它的书不计其数。《一掷千金的上帝》就属于其中的一本,并且,是一部杰作。更可喜的是,它的篇幅也很小,翻译成中文才一百多页。

  在众多的研究注释“浪子回头”的书籍中,提姆 凯乐一书的特点在哪里?我以为,它最突出地方就在扭转了人的视野绝大多数的作者都把耶稣讲的故事冠之以“浪子回头”的题目,提姆 凯乐说,错了,这个比喻更好的名称应该叫做“两个迷失的儿子”,而“上帝不计一切的恩典,是我们最大的盼望,是我们生命改变的经历,也是这本书的主题。”(见引言)

  作者认为,耶稣所说的两个兄弟,代表着世人所走的两条不同路线:一条是远离上帝的路线,另外一条是寻求被天国接纳的路线。(第5页)前者,以小儿子为代表,模式是发掘自我,后者,以大儿子为代表,其路线是遵守道德规范。前一条路线认为,个别独立的人应当自由地去追寻他们自己的目标与自我实现,不用在乎传统或者风俗习惯是什么。后者则认为,我不会照着自己的想法去行事,而会照着传统和社会要求我去做的去行事。(第28—29页)。但耶稣讲这个故事的目标不是离家出走罪人,而是那些遵行圣经要求的宗教人士。这正与耶稣一再批评法利赛人相一致。法利赛人就是大儿子。

  作者深刻地指出,大儿子和小儿子一样,也是叛逆的。“其实他所要的和他弟弟所要的都一样:他也想要父亲拥有的东西,过于父亲自己。他对父亲的怨恨,也和他弟弟没有两样。”(第33页)。

  从大儿子的行径中,作者带领我们再次反思罪:“即使我们没有违反任何实际上的道德规范,仍可能是一个在灵性上彻底迷失,且是一个最放荡败坏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罪不只是破坏规则而已,它也是指将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上来作救主,主宰审判者,就像比喻中的两个儿子各自在他们的生命中所做的事——寻求脱离父亲的权威。”(第39—40页)

  接下来,重新定义“迷失”:小儿子的迷失一目了然,但大儿子哪?“大儿子式的迷失”有四个记号,其一,就是当人在生活不顺利时,不只会感到难过,心中更会有深深怒火和苦毒;其二,对自我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他们肯定自我的主要方法就是靠竞争性的比较;其三,因畏惧而产生的没有喜乐的顺服;其四,不能确定父亲对他的爱而产生的空虚感

  “今天有许多人放弃了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清楚地看见了在各个主要宗教里面充满了大儿子类型的人,”(第61页)大儿子的存在,成为小儿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提姆 凯乐牧养的教会,竟有三分之一是小儿子类型的人——“恢复中”的信徒

  最后,提姆 凯乐指出如何把耶稣的教训实在我们的生活中。A:救恩是经历性的,你要亲身感受到耶稣的爱,这将使一切变为不同;B:救恩是实质性的,耶稣最终的目的不仅是个人的得救,而且要将整个世界更新;C:救恩是个人性的,一切的改变都来自对救恩的深入了解,以及因了解而产生的改变,正如路德所总结的那样“我们是单单因信得救(不是靠行为),但这信心并非单独存留。”(第113页)D:救恩是共享性的。

  读了几遍《一掷千金的上帝》后,一再想起卢云神父写的《浪子回头——一个归家的故事》一书,中文版由徐成德翻译,台湾校园出版社出版。那书中许多精辟的话语一再击中了我的心,促使我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耶稣基督,也认识耶稣所讲的这个故事。卢云说,“每次当我对称我为爱子的声音失去信心,我就会离家;然后,尾随另一声音,告诉我无数方法,去赢取我渴望得到的爱。”(第47页)他说:“世界的爱是无止境的‘不过’。。。世界的爱永远都会附带条件,只要我在世界有条件的爱中寻找真正的自我,我就仍然受世界的‘勾引’——尝试失败,再尝试。”(第49页)

  “只要我在不该找的地方寻找无条件的爱,我就是浪子。”(第50页)“‘圣徒’的迷失难以寻辨,正因为他的迷失于他们想要为善为仁的渴望紧密相连。”(第86页)“神的爱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悔改,或是内在的外在的改变。不管我是小儿子,或大儿子,神唯一的心愿就是带我回家。”(第96页)

  还有许多许多,这一切,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去思索.

  2012.2.13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五):充满智慧和爱的上帝

  其实看完这本书挺久的了,但一直没时间整理笔记,直到开了豆瓣后,也一直没时间来写这个书评。但感谢主,今天的主日讲道就是在讲这本书所围绕的圣经里的经文--浪子的比喻。今天的讲道让我更深一步明白耶稣想要通过这个比喻所要告诉我们的,也让我有了这份感动来写这本书的书评。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初信的时候。当时对耶稣、对圣经了解得不多,但也看过新约里浪子的比喻这段经文。我第一次看这段经文的时候可能跟大家第一次看的时候的想法较为一致,我把重心都放在小儿子身上,以为“浪子”指的只是小儿子,经文里的父亲体现出了他对小儿子的爱,所以尽管小儿子做了如此多的错事,父亲依然原谅他。而大儿子的生气似乎也有点道理。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才更加明白耶稣在当时讲述这个比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而这个比喻真正所体现出来神的爱是如何的,并且其实是有两个“浪子”。我不由惊叹,神是如此地有智慧,祂用看似一看就能懂但实际却包含更丰富含义的比喻来讲述天国的奥秘,里面的每个人物、每个字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必要。所以,圣经的每字每句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因为那是神给我们的话语,感谢主。

  这本书很细致描述了每一个情景,以及其代表的含义。两个儿子代表了世上两种不同的人群--众人唾弃的“罪人”和完全遵行律法,心却离主十分遥远的法利赛人。小儿子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当时的律法,甚至没有顾及他父亲的感受,他的要求其实也蕴含了诅咒父亲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很容易能引起大家的反感,也容易让人将焦点都放在他的身上,也从他的回转和父亲完全的慈爱而明白神对我们的爱。但这还没有完,其实对于大儿子的行为,作者的解释才是令我瞬间豁然开朗的。因为我们是因信称义,不是因行为称义的。我们不是通过自己的好行为来换取神的恩典,这个顺序不要反过来了。因为是先有神的恩典,再有好行为的。而大儿子和他父亲是父子关系,但他却将其理解成一种雇工关系,并且自行订立了一套规则。由于父亲没按他的要求来,所以他就发脾气,甚至让父亲在众人面前出丑。他忘记了唯有父亲才拥有那唯一的权柄,他也从没享受过服侍父亲的时间,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交换,用好行为来交换父亲的一切的交易。正如法利赛人一般,自以为义,以为完全遵行律法就能换取一些什么。但其实在神看来并不是如此。即使大儿子让父亲丢脸了,但父亲依然爱他,不放弃他。父亲可以碍于自己的面子不理他,甚至发他脾气,但父亲没有。父亲特意走到门前劝他,告诉他父亲的一切都是他的,他能拥有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些什么,而是因为生命的传承,因为他是父亲的儿子,仅此而已。

  读完整本书让我更加明白自己跟神的关系,明白神是如此地爱我,明白我在神的眼中是如此地宝贵。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祂的孩子,都是祂最在意最爱的儿女。感谢主让我有这样的机会来领受神的话语,更好地认识神,也让我更加享受服侍神、敬拜赞美神的过程。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六):标题党--为其正名的评论

  诶。。。。刚刚写完一大篇,提交的时候却说网页过期了,。。再重写可写不出那么多了。。这真是耐着性子啊。。。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是标题党,一掷千金的上帝,仿佛看到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以及各种丰富的供应和有求必应 但匆匆读完没看到任何应许性的话语。。我就像这本书里的两个儿子一样。。读完卢云的浪子回头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说真是写给我的。。

  父亲的两个儿子,其实都不爱父亲本身,他们所爱的是父亲所拥有和所能给予的东西,一个不顾父亲还活着就急急的分了家产,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是辛苦劳作不违背父命为了换取父亲的表扬或者父亲的所有,很明显他不爱父亲,他几乎没有去尝试了解父亲的丧子之痛,也无法与父亲一同体验失而复得的喜乐。

  但是父亲的爱也显明了,任凭小儿子去追寻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他转回的时候,父亲就在那里,还没有等他陈明心意,父亲就已经接纳他,并给了他儿子的名分。我们也如此,当我们辗转于世,寻找满足的时候,祂也在等着我们,接纳我们,并给了我们儿女的名分。

  当大儿子因为嫉妒不平辛苦劳作无果不肯赴宴的时候,父亲亲自的出来寻找他。我们也是常常像大儿子一样为了得祝福恪守信仰的原则,不是为了回应天父的爱。

  两个儿子都不是爱上帝本身,他们都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且也是要控制自己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的光景。两个儿子都有错,也都被爱。这就是上帝的一掷千金,祂的救恩大过于我们的罪。

  一掷千金的丰盛,是有哭有笑的丰盛,也是经过死荫幽谷水火之地又有丰盛宴席的丰盛。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内容,因为我无法详细的全部再读第三遍,所以不能更全面的理解。

  、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七):两种模式的远离 神

  1、大儿子和小儿子是两种不同模式的远离父亲,其本质都是不爱父亲自己,只爱父亲的家产。小儿子公然悖逆;大儿子则寄望通过听命来操纵父亲,得到父亲的祝福。两者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2、警惕道德主义:外表克己守律法,内心却冷淡远离 神,这是更大的灵性危险,因其带来对自身状况的盲目。

  3、重要的是真正认识 神的恩典,并因此除掉心里的惧怕与不安全感,在 神的爱中由衷发出赞美。

  4、但如何避免可能导致的道德松懈?是要明白这一赦免不是无代价的, 神自己为我们付上了离天流浪、与父 神隔绝、被父 神弃绝、失丧一切的重价。这样,我们才能从心底里恨恶罪本身,是这罪如此地刺伤我们救主;而不是害怕犯罪带给我们的后果。

  5、但我仍有保留。圣经中并未单单高举这条路径。经上的确反复告诫我们犯罪的可怕后果,劝勉我们要勉力行善,不可退后。而非仅仅以主耶稣的爱激励我们。

  6、这一思路的隐含前提是:当我们被主爱感化,我们就会心甘情愿为主竭力奔走。但我怀疑我们里面的罪性是否已清除到这样的地步?我只知道我自己是太常常地不知感恩。爱和敬畏对我来说都是不可少的。

  《一掷千金的上帝》读后感(八):父亲与福音

  有些偶然比计划更巧妙。在中国,每天都是在偶然中寻找奇妙!

  一直期盼着《浪子回头》在国内正式出版,但《一掷千金的上帝》的出现则完全是出于偶然。当某一天,我们刚开始预备这书的出版时,我们还在问,谁是提姆•凯乐? 需知2008年,当凯乐出版他的第一本书《为何是他》前,凯乐的影响力只限于英语世界,才会闹出谁是凯乐的笑话!

  在我们决定出版他的书后数周,在另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我才知道凯乐的影响力。那位弟兄是美国世博馆的要员,在吃饭闲聊中,他告诉我他的一些个人经历,包括他是政治学学者,七十年代在薛华影响下受教接受福音,随世博团八十年代在苏联从事福音工作,后来九十年代在日本等,他对信仰的演绎极为深刻和具时代洞见。得知他来自纽约后,我就傻傻地问他是否知道凯乐。他说他本就在凯乐的教会,在过去长达二十年的海外日子中,他几乎没错过凯乐的任何一次讲道,先是录音带,后是光碟和MP3,现在有网络就更不用说了! 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马上在网上找任何关于凯乐的信息。学者、高官与宣教可以同在一人身上,在凯乐教会这样的会众特别多。

  那几个月,无论是从我邻居的书架上、或是新加坡牧师的讲道里、与我大学时代的弟兄的闲聊中,我都能捕捉到凯乐的影子,并发现他们正关注凯乐的信息和书! 除了后知后觉,我没法表达我的心情。

  从未想过,两本浪子的书会一起出版。没想到,一路下来,两书均在今秋上架,前后相差一个月,那是另一种偶然。会有人要一口气看两本关于浪子比喻的书吗?

  其实两本书讲同一比喻,取向何其不同。卢云的《浪子回头》是灵修学经典,由一幅画、一个圣经比喻和一段卢云的人生历程构成,在三者来回对话中,卢云展示了一趟属灵之旅,把藏在我们内心中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悖逆之情暴露无遗,最终,他指出神的心意是在他的爱中学做父亲。卢云的重心是关系的恢复,是祭司职分。凯乐的《一掷千金的上帝》是时代的先知,直指两种生命取向。但他最关心的是宣讲福音,他说,如果以一个湖来形容耶稣所有的教训,那么这个著名的浪子比喻,就是湖中最清澈见底的地方之一……我几乎认为自己发掘到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秘密。他想告诉我们,若不以“一掷千金”来形容天父如何施恩在我们身上,便不足以说明他接纳我们的悔改。一个演绎直指心灵之旅,一个演绎是福音宣讲。但两者同样美妙的是他们对其中精髓的阐述。

  我们相信,两本浪子在偶然下同时出版,更多是万事都互相效力的结果,为的是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