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10篇

2018-09-04 04:0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10篇

  《《给孩子科幻故事》》是一本由宋明炜(选编)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一):有喜有悲,奇趣科幻

  科幻故事,结合科学知识幻想文学双重风格。孩子阅读科幻故事,既满足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又能让孩子在无穷的幻想世界里畅游。孩子处在想象力快速发展时期,所以爱幻想,而爱幻想,会让孩子的童心充盈着创造力,而科学,在幻想的同时给孩子精准有力依据,更激发孩子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科幻故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又符合孩子天马行空思考方式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就是一本为孩子精心打造的科幻故事集。这本书里集合了刘慈欣、赵海虹、江波、刘宇昆等十多位科幻作家的科幻童话故事。每篇故事充满了想象力,故事里不仅有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贴近的情节,有与孩子们同龄的角色,更有让孩子们好奇的天文地理科学知识,尤其是孩子感兴趣宇宙星球、高科技技术,包括机器人等融入到这些科幻故事中,让孩子在享受故事阅读乐趣同时,感觉到科学的力量,学好知识的重要性。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此刻,在这本书里,这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里,它们变得如此可亲。虽然孩子们离科学研究远之又远,但是他们可以在这些给孩子的科幻故事里领略科学的妙趣。

  光怪陆离的故事,把孩子们带入幻想的世界,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尽情遨游的世界,在这些科幻故事拟造的世界里,孩子们看到世界的善恶美丑,聆听智慧勇敢善良诉说感人故事。其中,《童童的夏天比较有趣,讲的是童童的爸爸带回家一个机器人来照顾童童的外公,这个机器人很可爱,有个很中国味的名字,叫阿福,他来到童童家,帮了不少忙,还给一家人带来快乐,虽然分离很不舍,但是在这个夏天,童童也记住了这些高科技产品以及它们为人类做的贡献

  这本书里大部分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也深受孩子喜欢,但是也有部分故事需要孩子更大一些再看,毕竟有些信息孩子还接受不了,或是不太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宇宙墓碑》这篇里的细节就不太适合年龄小的孩子阅读。而书里的最后一篇《折纸动物园》则很感人,中美混血的孩子,起初对妈妈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虽然妈妈已经去世,但是他仍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而这篇故事里,融入的科幻元素,就是妈妈折的那些动物活灵活现,并且是真的活起来了似的,它们可以陪伴那个男孩。孩子在这些故事里能学到一些优秀品质,一点点走向成熟与智慧。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二):奇思异想畅游科幻天地---评《给孩子的科幻故事》

  科幻小说因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而吸引着很多痴迷于这一类型的读者群体。时至今日,精彩的科幻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丰富着科幻迷们的精神世界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以科幻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孩子们无穷阅读乐趣的读物。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作品丰富多彩题材新颖,想象力丰富。尤其难得的是书中荟萃了数名优秀作家不同风格作品。

  《中国太阳》,《宇宙墓碑》,《泡泡》,《海的女儿》,《哪吒》-----细细数来,书中共计包含了十三个不同的故事。虽然科幻小说惯有的风格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想象的背后更是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寓意和深思。

  在开卷第一篇中《中国太阳》便是一部很耐人深思的作品。作者很是有心地主人公水娃各个时期的成长奋斗目标融汇于这个故事中。离别出生和长大的村庄人生分步走的六个目标-----无疑这里有条不紊地从小村庄到小煤矿点,到城市里,到北京去,到太空,到星海的宇宙深处去----水娃在每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他的学历不高,但是他有着吃苦耐劳,敢于闯荡的强大内心。于是乎他不断地超越着自我,突破着自己,向着未知的领域前行。无人知晓未来对他而言将会怎样,但是他至少无悔于心地努力过一把。借由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水娃的奋斗拼搏史,但是于书外我们更可以联想到千千万万正不断地努力着的平凡人群。虽然他们起步很晚,但是他们却用于去挑战一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才可以看到他们不断地有着新的突破。于故事之中,它讲述的是关于个体的人水娃的成长;于故事之外,我们可以展望到的是更多的人群,乃至于是人类。此时此刻我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是富裕的一份子。但是我们假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自己,我们其实对于浩茫的大千世界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我们无法保证未来如何,孜孜不倦学习拼搏,奋勇向前地泰索未知的领域是我们每一代人群的奋斗方向。《中国太阳》不仅仅照耀的是中国的大地,这里其实更是光芒四射地球,于宇宙,于外太空,于更多未知的领域。在奇思妙想的创作中,我们书外的小读者们无疑可以感触满满,收获多多。除了品味科幻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孩子们实则也在接收着积极向上精神能量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独特伙伴。分享给孩子们精彩科幻故事的同时,更是引导着孩子们不断突破自我地向更深层次的科学典当进军。奇思异想之下有文章,精彩荟萃在科幻。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三):梦想来自生活

  梦想来自生活

  评《给孩子的科幻故事》

  第一次接触科幻故事,是上高中时候,那时候看《时间简史》简直就是天书,但凭借着自己一点点可怜物理知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硬是把天书啃完了,还留下一些不错回忆。也看过一些科幻故事,探险未知太空、拯救未来世界的故事情节让当时的我脑洞大开,顺便也巩固了物理知识。读这本《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自然是回顾一下当年学生时代的科幻情怀看看如今的科幻故事和当年有无区别,当然,最重要的是找个合适机会推荐给慢慢长大的孩子,给他也尝尝科幻故事的美味

  这本《给孩子的科幻故事》的故事性很好,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遥不可及的太空黑洞了,而是贴近我们国情、生活的故事,而且还带有很多的反思拓展,我也觉得这是我们这些年来科幻故事创作的很大进步。《中国太阳》中水娃的确定目标、实现目标、再确定目标、再实现目标的稳扎稳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一些真相。关于中国太阳作用描述,一方面是在展现我们对于地球治理的思考,也是在为中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太空技术的发展)的一种谋划和前瞻。《哪吒》讲的是人工智能发展之后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可能会通过大数据形成自己的情感和思维吗?机器人能强大到控制人类吗?这种开放话题再次在故事中被提起,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温情利益之间的取舍平衡。这种思考在故事中屡屡被调动起来,也将成为阅读的一种乐趣。对于还具有童心的大人们来说,这些未来故事可能会给他们一些惊喜,但更多的还是对于曾经对于科幻故事的那种喜爱

  人文教育也是科幻故事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会很神奇外在的太空,自然也会关注自我的存在;站在太空的和平考虑地球的争端,孩子们一定会对地球的安全有更多的认知;要做一个超人或者英雄,他们模仿着书中的人物父母家庭有更多的尊重。不用再喋喋不休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让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多去体会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这种自觉、自主的自我教育会给孩子们更多成长的动力

  具有超能力、过关打怪、拯救地球……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梦想吧,每一件事都有足够的酷,从我们的生活延伸出去,带着梦想的翅膀飞到远方,这就是科幻故事的魅力所在。《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自然最后要给到孩子手里,具有一定物理知识的孩子们,也可以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想象力去阅读书中带来的精神大餐,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和他们一样年纪小、爱思考、爱想象、偶尔想着打怪升级成为超级英雄。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科幻故事成长,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2018/9/3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四):停留在80年代的梦想

  我看完这本书时,第一个感觉不是惊喜,反而有些淡淡的悲哀

  近年来国内科幻文学近于萎靡,少数能够大卖或者能获得些口碑的科幻,大多是些近乎玄幻与怪诞文学的软科幻或成书于2013年以前的科幻作品,这几年来好看的作品不是没有,但数目寥寥。其中面向青少年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很多更是些打着面向青少年旗号成人文学。

  文学界的变化固然受到金钱至上的时代观念影响,但也与当今绝大多数人不再有梦想有关。曾几何时,人们热衷追求学术,想当科学家探索者,现在的人却只想当炒股大师网红段子手。无形的手罩在人们头顶,让绝大多数人因看不到更远的方向而自甘堕落,而这种不敢奢求梦想与希望的情绪,已蔓延至我们的下一代身上。

  所以80年代的孩子热衷于探讨球形闪电,虫洞,现在的孩子哪怕仍有些想象力,也依然在探讨这些东西,做着80年代做过的幻梦。明明科学已经发展了,孩子们该接受更多知识了,为何他们的想象力依旧如此匮乏

  因为我们这些年长的先行者,无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色彩。我们本应该为他们的童年带去更多的颜色,然而拿得出手的却只有寥寥数篇多年前的文字而已。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适合孩子阅读的科幻佳作,虽是基于现实进行的科学想象,可惜整体背景大多基于八九十年代,其中八成以上的篇目还都是我儿时或青少年时看过的。但也无须为此太过郁闷,毕竟这些篇目都是经典作品,比现在不少滥竽充数的科幻好很多。其中泡泡那篇文字里描写场景,我至今还能清楚的在脑海中回忆起来,以至于一看到泡泡就猜到了这篇文写的是什么,书里用肥皂泡进行东水西调的做法,一如王晋康的其他作品中使用科学技术,基于现实却又超脱现实,美好的仿佛在提醒人现实的残酷。其他作者的作品或是充满童趣,或是探讨亲情,或是丰富现实,或是场景大气,都各有值得一提亮点,所以这本书收录得当,虽然有些故事因时代性而不够新颖,但给孩子科普或引导孩子文学兴趣时,依然不妨使用此书。

  王晋康另一篇《蚁王》,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这些作品都很不错,或许因篇幅问题收入此书,但我还是要在这里郑重推荐,它们与书中的内容都是佳作,每一篇比现在市面流行的科幻文好很多。我认为最好的科幻,不应该天马行空肆意想象,不应该脱离人文环境,营造冷冰冰的完全虚构的现实,应当基于人与生态的关系,人与人的情感关系出发,给现实增添希望,为未来构造蓝图。而我们能给孩子阅读的科幻,更是要基于这些基础达到更高的要求,篇幅要精短,设定不可庞杂,词句需要易于理解,最重要的是能给他们一个记忆深刻的幻梦,以至于他们能伴着这个幻梦成长,对未来报以希望。

  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精彩的作品,让我们的梦想不再停留在80年代。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读后感(五):为孩子种一个科幻梦

  科幻小说(英语简称:Sci-Fi)全称科学幻想小说(英语全称:Science Fiction),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在中国,它曾经被归类为儿童文学,但随着世界科幻小说的发展,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

  目前,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科幻作品莫过于刘慈欣的《三体》。但是,除了刘慈欣之外,中国科幻文坛其实还活跃着很多作家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科学想象创作出了众多名篇佳作,不断丰富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宝库。《给孩子的科幻故事》由国际知名文学评论家宋明炜选编,共收录了刘慈欣、刘宇昆、韩松、王晋康、潘海天等13位当代著名科幻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获奖作品。

  作为选给孩子看的科幻小说,书中选取的作品除了有精妙神奇的构思清新优美的文字、精密细致结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兼顾了孩子的视角——故事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少年儿童。《中国太阳》里的水娃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苦孩子,但他却最终肩负起“飞向星海,把人类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处”的光荣使命;《大角,快跑!》里的大角,为了给妈妈找药历尽千辛万苦,不但救了妈妈的命,还拯救了整个城市;《童童的夏天》里,童童和机器人阿福度过了一段难忘愉快时光……

  《给孩子的科幻故事》不但要有优美的语言,还要有孩子们熟悉、喜爱的题材和内容,更要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和热情的科幻元素。如此一来,故事里的美好想象带给他们的就不仅仅是幻想世界的美丽,更是有关人类、宇宙、自我的深层思考。如果以这些作为评判标准,这本书中选取的故事无疑都是非常适合的。

  书中有些故事如《宇宙墓碑》、《重返弥安》等适合初中、高中生阅读,也有一些如《童童的夏天》等适合小学生阅读,当然,如果是刚刚开始接触科幻作品的大朋友,也可以在其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风格。因为这些作品多多少少都能代表作者的创作水平。但,他们的作品远不止这些,更精彩的故事还等着大家去发现、去阅读。

  关于科幻小说,《给孩子的科幻故事》犹如抛砖引玉。小读者可以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培养阅读科幻作品的爱好;大读者可以在亲子阅读或独自阅读中了解科幻文学的美好与科幻世界的精妙;想要成为作者的朋友可以借鉴前辈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想要深入研究科幻文学的人士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小小的分类总结……

  总之,在这样一本有关科幻的作品集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美好而具有价值的阅读体验。而就科幻文学本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美好的旅程:用故事为孩子种下一个科幻梦,一个可以在他们成人之后随时可以回到童年,回到未来,回到中国科幻创世纪的科幻梦。其实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这样的机会,通过故事,了解科幻,了解世界,了解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