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天地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舌尖上的天地缘

2018-09-02 06:32:18 作者:于丹 来源:湖北特别关注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天地缘

  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土地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人们吃饭也该顺应这个规律。   返璞归真   春天阳气升腾,可以吃点儿阳气旺盛东西,比如香椿、柳芽等带嫩芽食物夏天万物蓬勃,恣意生长,可以吃点儿带叶子蔬菜,因为生机都在植物的叶子上;秋天,营养聚集在成熟果实上,则要吃些果实;冬天,大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就要吃“根”,比如萝卜土豆等,这些食物里蕴藏着极强的生命力。食物与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   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天地结缘。一方面,我们要不带成见地与食物结缘;另一方面,要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人的五脏六腑,都有其运行规律。不少人吃成大胖子,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时规律,没有顺应自然。天地通过食物与我们每个人结缘,但我们学会和它相守了吗?   有一次,在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请我吃饭。我记得,端上来的第一道菜是纯白的、浓浓的菌汤,鲜美难以言表。我感到很奇怪普通菌汤怎么会如此美味?   星云大师说:“我们僧人和其他人比起来,有充裕时光。昨天下午,你还没上山,我们就开始调汤,夜里一直焖煨着;起锅前,又放了一把研碎的熟白芝麻。汤之所以鲜美,主要是我们用了大把时光去烹制出食材本身的香气。”   由此联想到现在的餐馆,煎炒烹炸,重油重酱,都是一些高热量、速食化的食物,做的人花不了多少时间,吃的人同样也用不了多少时间。长此以往,味蕾变得越来越粗糙神经也变得越来越麻木商家食客的心都静不下来、定不下来,没有用心参悟好好吃饭的玄机。   所谓饭局,吃的不是饭,而是局;所谓敬酒,敬的也不是人,而是身份拒绝喧嚣,复归宁静;拒绝奢华,返璞归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   认识不同   古人认为,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日本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会多出来十三种酶、十一种氨基酸,能有效抑制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使人可以充分吸收食物里的营养。同时,充分咀嚼还能降低食物摄入量,避免进食过多。   老子说:“知足者富。”有很多富翁山珍海味摆满一桌,都未必会感到幸福。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把茴香豆、一碟小菜,就足以让他快活神仙。在我看来,一个人对待食物的态度,能反映出他的性情,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星云大师曾对我说:“我做碗面条给你吃,能让你记住二十年。佛光山这么大,就是我卖面条卖出来的。我不仅是个会念经的和尚,还是个会做面条的和尚。”这就是参禅,用心去体味人间美食之道。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事,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有一次,我已经吃得很饱了,对劝食的大师为难地说:“不能再吃了,明天再说吧。”星云大师笑笑:“明天又是明天的因缘。”   从那以后,我把吃饭当作参禅,从不拒绝尝试任何一种食物。在西藏,吃过干燥生硬的糌粑;在四川,吃过一整盘腥苦刺鼻的鱼腥草;在日本,吃过又臭、又咸、又粘的纳豆拌白饭;在南非的部落,吃过面目狰狞的“虫子巧克力”。   在我看来,体悟食物的不同滋味,就是亲近、认识不同的世界。每次出国,我都坚持不吃中餐,只吃当地的食物,希望有限的时光中用味蕾、嗅觉去体悟世界各地的美食。多尝试一种食物,就多一分对各民族思维传统理解。   理解亲近   有一次在土耳其,我正在饱餐当地美食,碰到来自上海的旅游团。他们要送我一包全团最珍贵榨菜,因为离开榨菜,他们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我只好撒了个善意的谎:“谢谢,我也带着呢。”亲朋好友也经常劝我在出国时,带些国内的辣椒酱、腐乳,我都婉言谢绝,因为我希望用有限的游历体验每个地方极致。   谈到各国美食,我总喜欢把它和当地的人联系起来,时间长了,头脑中便自然形成一幅由美食串联而成的“地球村味蕾图”。美国人开朗热情天真,还不乏孩子气的任性,所以他们的饮食杂乱开放;法国人浪漫优雅,一瓶白葡萄酒能喝四个钟头,任凭光阴、美食和心情空气发酵;德国人理性实用的美食精神,则是啤酒香肠、土豆泥、面包圈的混合味道。带着这份理解和亲近,各地的美食与你的舌尖脾胃,便开始一场温柔自在交流。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在印度的灵修院里,我一边吃着从铅皮桶中盛出的咖喱烩四季豆,一边欣赏象征智慧神的猴子和象征农神的牛,在院子中徜徉嬉戏,轻叹着人间的懂得、万物的相惜。不知不觉,其他的人都已吃不下去,而我却还要求再盛一份。   同样是在印度,有一次,我走得饥肠辘辘,便向路边商家打听吃饭的地方。不知是否此时的我,早已饿得虔诚卑微老人家看我颇有眼缘,马上拉开抽屉,捧出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给我。那一刻,善意和友好都浓缩在食物里,超越种族宗教国度,让人倍觉宠溺温暖。   清晨、日落,豆浆、蛋汤,稳稳坐在干净餐桌旁,细细品味每一种食材的身世、滋味。感谢它们带着阳光雨露,带着一生故事走向我,融入我,并最终与我共同回归这个世界。这世间的爱与美食,皆不可辜负。   (摘自《人间有味清欢》长江文艺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舌尖上的天地缘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