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新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新解》读后感10篇

2018-09-04 05:5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新解》读后感10篇

  《论语新解》是一本由钱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6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新解》读后感(一):对心灵的善待

  西方世界人人必读的书是《圣经》,伊斯兰世界人人必读的一本书是《古兰经》,古代中国人人必读四书五经,必包括论语。论语是中国清以前古代社会思想源泉,但进入近代,这套思想体系管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一代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彻底的抛弃了孔教。投身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坚定毛泽东思想。

  如今是2016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内心似乎越来越空乏,大家都在呼唤信仰儒学又渐渐兴起,有一种观点,似乎重新投身儒家思想,社会上现存的贫富差距问题,无信仰问题,素质问题,都会解决

  我读论语时,尝尝被彻底的抛弃和积极复兴两种观点扰乱。我的观点是,从修身的角度出发,论语尤其是钱穆先生的这本《论语新解》对我的内心试是一次重新的建造,我从没有如此感到之前二十几年竟是如此浑噩的度日,而读论语则是一词走向内心新生道路。仅一次,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按类别分类论语,从仁义礼智信重新学习一遍论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指导准则

  至于论语,儒家思想,对如今的社会,是进步的推动还是反动的倒退,需要读更多名家的思想史,政治史,来解开我内心的疑惑

  《论语新解》读后感(二):钱穆《论语新解》:敬意满满,太满了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钱穆先生是抱着浓浓的温情与敬意的。这种敬意与进化论所透露的现代人的骄矜恰成对比,是一种谦抑而内敛姿态。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这种谦抑是一种极高的美德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此之谓也。

  在《国史大纲》中,面对两千年来愈发严酷精巧的“秦制”(专制主义政体),钱穆先生非要寻出一条不断演进的线索,而力图证明中国的历史始终走在“进化”的路上。我以为,钱穆先生所以如此的感情动因,就在于他不忍见两千年中仁人志士们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他要为这两千年的国人寻出一点意义来。虽然我不认同这背后隐藏的逻辑(攀附在“进化”之路上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但我依旧能体会理解钱穆先生的初衷,这初衷,就植根于他对历史虔诚的敬意。

  带着这种敬意解读《论语》,于是有了《论语新解》一书。《论语集释》始终未能啃下,因此我也就无从判断钱穆先生解读《论语》时有多少独到见解新颖之论。然在全书的天头地脚、字里行间,还是能嗅到敬意的味道,浓浓的,都有点呛鼻子。因了这敬意,钱穆先生常能抱着同情之理解,且是善意的同情之理解,而进入《论语》的语境,曲尽其妙——最起码深获我心。

  如《为政》篇第二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钱穆先生解道:“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露,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孔夫子屡斥“郑声淫”,又何以赞诗三百皆“无邪”?钱氏此解,吾欣然从之。

  又如《季氏》篇第八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钱氏引申而言曰:“禅宗去畏求慧,宋儒以敬字矫之,然谓敬在心,不重于具体外在之当敬者,亦其失。”几于一语道尽数百年思想史。

  凡此种种,如遗珠散落,不可胜举。

  所谓以此得之,以此失之。《论语新解》之失,愚以为,也就在于钱穆先生敬意过甚,不敢稍言圣人之非。孔子之言,即或真是大道纶音,毕竟是两千多面前的言论观念,与当代之价值观果无一丝龃龉?而全书不见对此有辩驳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已被有的人目为迂阔,即孔门弟子亦有疑之者(如宰我之疑三年之丧(《阳货》篇二一章)),果真全然可取?而全书不见有批判处。

  作为20世纪中国之历史大家,我不相信钱穆没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可这些精神在面对孔子、《论语》时似乎都消失了,何以哉?父母孩子爱意过盛,则易成溺爱;大约,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敬意过甚,也不无失之。所以,在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批判这个问题上,我宁愿赞同另一种选择:扣其两端,而执其中。

  《论语新解》读后感(三):关于《<论语新解>再版序》中的一段

  《<论语新解>再版序》作于一九八七年,钱先生时年九十有三,序中有一段说:

  宋代朱子定语、孟、学、庸为四书,朱子又曾有“颜子细,孟子则较粗”之辨。而学者每喜读孟子书,时若有逾于《论语》。即如朱子同时陆象山已然。而明代王阳明则益见其为然。阳明求为圣人,及其龙场驿自悟乃曰,“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则岂不先世之孔子,亦当学后代之阳明。此乃禅宗一悟成佛,己身是佛,立地成佛之余意。此语实易引人入歧途,而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

  从这一段大致可以看出钱先生对阳明心学的看法

  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十九讲》在第十一讲“魏晋玄学的主要课题以及玄理之内容价值 ”中说:

  乐广谓:“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此说似乎已调和会通了自然与名教的冲突,但再深一步内容地看,它实际上并不能会通,这仍藏有一个矛盾。“将无同”也是如此。因为“无”是共通的,各家都可以说,因此以无来会通虽不算错,但仍不尽。圣人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书经曰:“无偏无陂…。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诗经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可见儒家也可说“无”,但“无”不足以尽圣人之道。既然都可说,因此我用佛教的名词说“无”是“共法”。上帝也可以无说之,但上帝不只是无;儒家也可说无,但儒家并不以无为本体不仅如此,就是如来藏、梵天也同样可用无来说明由此可见,“无”没有特殊规定,不能有所决定,因此是公共的,故称之为“共法”。

  牟先生是比较赞成阳明心学的,对朱子则有些看法。

  两位先生治学大概也与其性格有关,我读其论著,也有一个近乎天然的偏向,也是性格使然。其实站在朱子一边还是站在陆王一边只是治学方式的同异,王阳明辑《朱子晚年定论》,则晚年的朱子也已经服膺陆象山了。

  那么龙场悟道是不是真如钱先生所说的“此乃禅宗一悟成佛,己身是佛,立地成佛之余意”呢。

  《传习录》卷三有一段说:

  [124]萧惠好仙释。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惠请问二氏之妙。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办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惠再三请。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名教内自有乐地”,“无是共法”,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氏于此不作拣择,儒家又何必见外。

  至于“岂不先世之孔子,亦当学后代之阳明。”则实在不知从何说起,道只是那一个,如果说后人不能悟之,则先世圣人只是白忙一场,后人能依教自悟,这才是圣人之为圣。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色之。

  为道也是如此吧。

  四月十日

  《论语新解》读后感(四):忠厚之心,始读论语

  昨天去图书馆,我借了一本钱穆的《论语新解》,一读之下,大为钦佩,于是写下一条微博

  “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钱穆的《论语新解》,不止一位学者批评过这部书迂腐。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批判地继承与吸收。看惯了今人的批判,再看钱老的文章,反倒觉得难能可贵。倘若读书一味批判前人,而无恭敬之心,恐怕读了也对人生没有裨益,反倒长了一肚子脾气,那真如康老所言:入宝山而空回,可惜呀!”

  没想到抛砖引玉,两位师长给我留言:

  李颖_201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不错,可读。

  TT0459之长杨羽猎:没有书把人变坏了的,只有人把书读坏了的,呵呵。

  李颖_2012:毛主席语录,呵呵呵呵。

  TT0459之长杨羽猎:读书要带判断力呀,这样就能维持一个基本水平了。毛主席语录可不如金光大道好看,哈哈哈哈。——我忽然觉得,接触文化这东西之前,大概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文化了。宗教如此,读书也一样。没有判断力,接触什么都会受害而不是受益。

  看了二位的留言,再看钱穆的注解,竟然有四人对谈之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禁感叹当年初读《论语》的时候,竟没有良师益友可以切磋讨论。

  我第一次读《论语》是在初中,看的是教育推荐本子,名叫《论语通译》,作者徐志刚。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一边看一边批。比如看到子曰:“无友不如己者。”我就在旁写上:“放屁!你算老几……照你这么说,比我好的也不跟我做朋友咯?”,其实那个时候,我连孔丘是老二都不知道。又比如看到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又在一旁写上:“放屁!封建!救救孩子!中国几千年不进步就是因为愚孝!”,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不就是孩子吗?还想着救别的孩子呢!后来我陆陆续续读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却一直没有解决我当年的困惑,直到昨晚看到了钱穆的注解:

  无友不如己者——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或说:人若各求胜己者为友,则胜于我者亦将不与我为友,是不然。师友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窃谓此章决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既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解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日进。

  再看: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本章就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子孝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

  以前读过的注解,有的考据训诂,不涉孔子心传。有的申发义理,六经皆我注脚。像钱穆这样富有人情味的注解,是我从前所未见的,我已被钱穆的人格所吸引,再无从前迂腐之偏见了。当然师友亲族之间的亲疏,还受因缘支配,但是钱穆这份传自孔子的忠厚之心,千古之下,万世师表。

  始可以读《论语》矣!

  《论语新解》读后感(五):历久弥新

  最近干完了这个大部头,但确实读读经典是好的,受益匪浅。从小论语二字就在耳边转,天天听,也从没通读过,学生时代课本有点,后来偶尔几句长期被引用的,能记得,都是只言片语。再后来,多看对儒家的评价,好的坏的都很多,反倒印象越来越模糊,这次兼注通读完成,有了个全面了解,也算对论语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钱穆是史学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看了本书,又发觉他是儒学大家。当然,作为比较传统的人,钱穆对于论语的推崇有点过,有些地方注释的还是偏好,不过总体非常棒,可以负责任的说是近现代最好的论语注解了。读经需兼读注才能了解的透彻深刻,而钱穆的注作为汇集前人之言和自己之考证加上白话解释,即不失古意,又让我们看的懂,实在难得,读起来随偶有晦涩之感,但不影响阅读,反倒能让我们细读慢品,加深印象。

  说实话,评价论语这种经典中的经典,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只能谈点感悟。在我看来,要想客观的了解、评价一本书,最基本的是你得先读,书都没读,便滔滔不绝的大谈特谈毫无意义,也说不到点子上,谈的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别人嚼过的东西,也没营养。对于儒家,我态度比较矛盾,一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发展出这么伟大文明巨大影响力,总是好的,二是作为一些人说的走向现代文明的枷锁或者说束缚,里面的一切都是老古董,都应该打破,一切向西看。我呢其实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是读完之后我的感觉改变很大,那就是我们现在落后,有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没丢弃,而是传统全丢了,一点没剩,才会有今天的样子。我通读论语本身,基本都是人之常情、基本道德有效秩序方式,没有禁锢创新、阻碍发展的东西,反倒可能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一些才是。我粗浅的观点,论语全书在阐述的都是旨在建立一个友善、亲和、人人向好的秩序社会。仁,说到底是信、是诚、是爱人、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准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礼,说到底是秩序,礼因时而变,可能礼的具体体现形式不变,但礼总要有,秩序也总要有,人的行事准则总要有。这些都是不因时间、不因空间而变得。孝,其实也是维系社会、人类存在发展的必需之物,可能有些规定因为历史局限,不太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但基础内核是一贯的,如果没有孝,幼儿、老者何以养?这都是对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规范或者说道德。今天我们说法制社会是追求的目标,道德社会已经不适用,但我想说的是,法制社会是道德社会的低级阶段,是不得以而为之,也许孔子低估了人类的丑恶,只有带有惩罚性质的秩序才能让人安于秩序,而不是善良或者羞耻心,但总的目标和愿望是正确的,人人基于善意和道德而遵从社会秩序,是完美的形态,如同共产主义。所以,可以说法制社会在今天比道德社会更适用,但不能说法制社会优于道德社会,应该有这一种基本认识。此外,因为论语强调学,无论仁义礼智信都来源于学,而学则为致用,学以致用是根本,强调君子不器,即全面发展,但也强调必须有器,即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你必须学有所长。所以,学是一切之基础,这一点也是恒古不变之真理,同时孔子也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被人用烂的话,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不是阻碍创新的事物,而正是我们传统的基础经典所批判的东西才是阻碍我们向现代文明发展和创新的阻碍。此外,在从政、人际等方面孔子也有深刻阐述。可以说读完论语对我是一种洗礼,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经典的机会,受益匪浅,许多话不仅不空,反倒可以身体力行,要先行而后从其言,如果里面的话都做到了,这个人必然是个问心无愧的真君子,一个道德完人以及事业有成。所以,儒家本来是较好的,但是经过后来不断的异化,许多非儒家本质的东西被加入进入,以及各种影响最终糅合成的文化传统变得保守、刻板、罔顾人性,从而阻碍的发展和现代。以及不同文化发展轨迹不同的必然结果,共同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实在非儒一家之罪。总之,这个一本经典,引人深思,给人启发,孔子亦深刻理解人性,且德行、学识均冠绝古今之一。另,此注亦难得,为近现代最好的版本,强力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