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9-06 03: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10篇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是一本由[英] 尼尔·麦克格雷格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一):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如果你看过了莎翁的作品,那么我一定会推荐你这本动荡世界。最初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个自以为是后人来推敲莎士比亚的心理历程实际上,作者通过博物馆藏品,用这些“证据”来揭露当时所处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非文学专业的人,在阅读莎翁悲剧过程中,大多讲重点放在故事情语言运用方面,但这本动荡世界帮我找出了很多自己忽略的细节,二十多章分别从政治宗教,生活习惯,衣饰语言科学等多个方面来解剖创作背景,这些往往都是被我泛读之时忽略的时代感。

  举个例子,哈姆莱特中两处曾对帽子进行描写,一处奥菲利亚看到不带帽子的哈姆莱特认定他是疯了,另一处国王夸赞雷欧提斯的剑术就像帽子上一条缎带,本书便拿出一章对帽子进行论述,小帽子背后竟隐藏着阶级关系

  本书并未主要对莎士比亚的思想进行刨析,而是由老物件引出了那个时代的大环境。莎翁剧本结合了时代发展背景,对于处于历史黑暗期生活低谷期的人,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感情,语言具备了抚慰激励启迪、质询的作用

  虽然这本书借古物结合文本参考文献对莎士比亚时代进行分析略有简薄之嫌,有些物件与剧本得结合略显牵强,但不得不表白这本书的渲染力,给人的代入感很强,领人走近16世纪莎翁所处的环境。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二):一段英国史的两层透视

  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想了解个人,你就要了解他20岁那年的世界。

  莎士比亚的青葱岁月起于16世纪的80年代。这十年里,德雷克完成了他的环球航行;英格兰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地理发现给欧洲,给英格兰,带来了近乎断裂式的变化。彼时,被大西洋环抱的英格兰群岛上,新旧交替的几代人之间所面临的差异或许不比今天互联网时代更小。这些变化被写进了剧本,搬上了舞台。就这样,莎士比亚的同辈人带着零食走进了剧院。此后的二三十年间,莎翁以一个灵感不断、炙手可热制片人身份扬名欧洲,而一段生动的英国历史也从他的笔下陆续呈现。

  四百多年后,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又从20件文物里去找寻莎士比亚的文学和他所处的时代。文物像沟通阴阳的灵媒,连接了一维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我们由此眺望历史。银币、铁叉、船模、纪念章、羊毛帽、货郎担子、圣徒的眼睛,作者用这些小小的物件,并征以种种文献,向人们展示了16、17世纪之交的英国历史。见证历史的存在只是文物的衍生功能,而更为真实一面却在于它们是过去的人们所使用过的东西,带有使用者的气息。作者非常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激活文物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情感精神文化联系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讲述方式

  正如《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样,麦克格雷格所著的《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既有文学读物灵动,又有学术著作的深邃。与前者不同的是,这一次所利用的文物并不局限于大英博物馆,而是遍布英伦三岛,因此在选材上更加广泛和精致。如果把历史的纵向切面看成一幅画,我们将会看到,尼尔•麦克格雷格透过时间的帷幕观察着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正在观察自己的时代,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两层透视。

  尼尔•麦克格雷格心思缜密视野开阔,既能抡动巨型斧,也能拈起绣花针,书中常有体现。在篇章布局上,全书以“英国走向全球开篇,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之下,讲述着波澜壮阔的史事;以“莎士比亚走向全球”终结句号画在莎士比亚戏剧文化的输出及其带来的无限可能。与此同时,很多关注点又能细致入微,对16、17世纪之交最重要的宗教改革饮食文化、习武风尚、王室后嗣以及酷刑时尚等都一一涉及,但是在呈现的方式上与普通的历史研究书籍都不一样,给读者耳目一新感觉

  更多愉快的阅读体验还来自于作者不时制造的小小惊喜。“观剧小食”一章由玫瑰剧院出土的一枚铜柄果叉,引出当时的剧院饮食文化。如果不是麦克格雷格所做的文化普及工作,大部分读者都不会想到,在没有爆米花日子里人们青睐的是牡蛎,而代替可乐的则是麦芽酒,更有环保口香糖“香香梅”呢!铜柄果叉的主人A.N.大人也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他也来到人潮拥挤的剧院和平民一起观看戏剧,以至于果叉遗失在此。最后作者不忘点题:在当时的欧洲,只有伦敦才有“廷臣和平民会到同一座剧场看戏”的盛景。“比剑炫艺”一章告诉我们,比武并不是只能在紫禁之巅,主角也不是只有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乔治•希尔瓦作于1599年的《防御之逆论》,比《辟邪剑谱》更受武林人士青睐。匕首和长剑在当时是耍酷的必备神器,从茂丘西奥和提伯尔特的巅峰对决,到当时欧洲的英国剑派与意大利剑派之争,作者似在不经意间就普及了莎翁时代的经典论题:法律武器。从一个小物件开始,在轻松氛围中引入严肃主题,向大众普及这些原本显得冰冷的文物,激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尼尔•麦克格雷格讲述历史的方式。

  译者范浩的精彩译笔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全书从头至尾保持着一种比较高的水准文字流畅辞藻丰富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精神或者是精髓应该尽可能贴近原作”的翻译原则。译者注意到本书脱胎于BBC的一档电视节目,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字的声音效果,不断揣摩访谈过程中的语境。在一些没有译本可参照的经典文本的翻译中,她尽可能模仿莎士比亚时代的经典英式英语,古文写作水平显得尤其根基深厚。她所模仿的公文和诗歌颇有魏晋古风,而小说桥段则充满明清笔记味道,含英咀华,韵味悠长

  依托BBC和大英博物馆的机构力量,尼尔•麦克格雷格再一次赋予了冰冷的文物以生命,将沉睡于展柜中的寂寞藏品介绍给了更多的人。当他坐在镜头侃侃而谈时候,莎士比亚的一生不再是静态地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得到了全息式的呈现。读了这本书,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用我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感受那段英国历史,感受流逝的岁月,感受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三):毛尖 :《威尼斯商人》不是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是悲剧

  文/毛尖

  导语: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之前被奉为圭臬的事实纷纷坍塌人生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充满悬念。曾担任格曾任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与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在《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一书中,通过20件文物的故事,结合莎士比亚的经历和时代,向读者展示了莎翁的世界以及当时观众的所思所想。

  本文节选自《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在上海的新书发布会实录嘉宾作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毛尖的发言部分。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青阅读”(未经审定)

  关于这本书(《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地方,就是它把大英博物馆展览过的,或者在其他博物馆展出的小物件,用来讲述莎士比亚,有点像小说,又有点像学术,是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前面范浩讲到,第三章中,它可以从考古发现的环球剧院底下的一个叉子来讲当年上演莎剧的时代。我自己很感兴趣的是第一章,从一个英国的地图,来讲莎士比亚时代的人突然被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然后这个世界投射在莎剧中。它这种投射的方法,又非常小说,又非常学术,是非常非常好看的。包括第十章讲间谍也是很好看的,又有史实,又有猜想,又有小说的逻辑展开,又有考古的逻辑展开,又有莎剧中文本的逻辑展开,所以三种逻辑搭在一起,把文本写得非常漂亮。在今年新出的很多关于莎剧的研究中,我觉得它可能是唯一的一本,又权威,又有茶余饭后的谈资,真的很值得看,无论是准备对莎剧进行入门的,还是想继续往前推的,都可以看这本书。

  这本书里选了一张劳伦斯·奥利弗的剧照,是我非常喜欢的《亨利五世》的一个版本。劳伦斯·奥利弗今天来说是最著名的莎剧演员了,我觉得他最重要的成就还是在莎剧表演上,包括他演《亨利四世》、《亨利五世》,还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他的那个版本也是非常著名的。如果你要去看很忠实原著的版本,我觉得劳伦斯·奥利弗是一个非常好的入口。而且英国人也很接受他的扮演。因为莎剧改编全世界每年有几千场在做,有时候我们会看到黑人的哈姆雷特,有时候会看到女性版的哈姆雷特,有时尚版的哈姆雷特,甚至有行为艺术版的哈姆雷特,很多很多版本。今年《纸牌屋》的改编,其实是取了理查三世的人物内核来作《纸牌屋》的男主人公。但后来我发现女主男主更黑暗,有点像《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所以莎剧这些年有什么特别好的电影,我一下子说不出来。但是在很多黑色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有莎士比亚人物原型。尤其因为这些年比较流行暗黑人物,所以像理查三世这个人物形象就会在很多电影中显示。

  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理查三世这个人物形象,他虽然号称是莎剧中最黑的人,但是我一直觉得他黑得很崇高。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崇高是要打引号的,但我自己不太愿意给它打引号,因为我觉得黑色人物可以黑到这种特别具有力量,今天不是我们身边有很多理查三世,而是理查三世这样的黑色的崇高人物很少。我们都缺少像理查三世这样的具有壮阔激情,可以干坏事内心不会有太多挣扎,比麦克白更坚定。所以说,像莎剧中的这些人物,现在都感觉是小了一号。

  我不是特别喜欢用悲剧、喜剧、正剧来区隔莎士比亚,比如说《威尼斯商人》,是四大喜剧之一,但我觉得把它列为四大喜剧是片面的。它的题目是《威尼斯商人》,指的就是安东尼奥,而安东尼奥在这个剧里是最悲惨的,因为他一出场的时候是非常喜欢巴萨尼奥的,两人之间是有赤裸裸的基情的,他为了巴萨尼奥什么都愿意做,但最后巴萨尼奥娶了鲍西娅,所以说基情是没有实现的。如果这本书是要讲安东尼奥的美德的话,这个美德其实是为了拯救自己一个朋友,但最后的拯救是落空了的,所以他是一个悲剧。然后如果从这个剧最重要的主人公夏洛克的眼光来看的话,则是更大的悲剧。因为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人,在这个戏里从来没有得到过尊敬,其他人都是叫他们自己的名字,而所有威尼斯的人叫夏洛克的时候都直接用“犹太人”来称呼。他最后人财两空,女儿也跟人跑了,财产也赔掉了,非常非常惨。大家都知道对于夏洛克来说财产是最重要的东西,他丢失了,所以他是个悲剧。而对安东尼奥来说,他失去了巴萨尼奥,他也是个非常大的悲剧。这里面如果有得胜者的话,那就是鲍西娅,但是鲍西娅不是这个剧最主要的人物,只是她第三幕在法庭上战胜夏洛克,在中国好像成为了一个噱头,但这个噱头即使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法律的一次蔑视。世界上是没有不带血的一磅肉的,鲍西娅其实是钻了语言的空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在《威尼斯商人》中,法律也是被蔑视的,从法律而言也是一个悲剧。所以,就喜剧而言,这样一种划分法,把《威尼斯商人》划到喜剧里面,是不成立的。

  然后反过来,《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四大悲剧之一,但在这个故事最后,其实是传出了喜剧的声音的,最后两个家族和解了。所以我倒不觉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悲剧,而且两个人最后其实是在爱情中死去的,都还死得蛮幸福的,相比夏洛克和安东尼奥要更幸福。所以这出戏作为悲剧也是不成立的。

  而在这些剧中,我们都能看到正剧的影子。像《哈姆雷特》的副标题就是“丹麦王子的故事”,在这个悲剧里,我们一直可以看到正剧的力量,他一直是作为丹麦王子在这个戏中呈现的,表达他的命运和戏剧的逻辑进展。所以如果你要看正剧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在所谓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中看到。可能作为正剧,更正宗地来说,就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包括《理查三世》这些。如果一路看下来当然可以对英国历史有一个概览。但是我是不太愿意把喜剧、悲剧、正剧这样子分开来理解,这会很大地阻碍我们对喜剧、悲剧的理解。

  所以今天有没有成功的改编的莎剧?真的是没觉得有特别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变异,什么时尚版的哈姆雷特,我觉得这个只是玩行为艺术了。他跟哈姆雷特的精神内核是太远了。现在很多时候特别倾向表现哈姆雷特的延宕,犹豫杀人不杀人。哈姆雷特的重点是他是丹麦的王子,不是作为一个男人要不要杀人在犹豫,而是作为王子杀了国王之后这个国家的命运,他考虑的是国家的政治命运。我觉得这本书好就好在,它在提到人们看莎剧看到最血腥的场面的时候,所有的观众会想到伊丽莎白死后后继无人,观众也是有政治意识的。我们现在对莎剧的改编也好,政治意识太缺乏了,完全是在人性上做文章,这是很软弱的。莎士比亚的厉害就在于,他有人性有政治,两个接得非常好。哈姆雷特形象的完整性就是在于他有非常刚强的国家的政治意识,而不是说完全在人性意义上讲的。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从小道去看一个更小的东西,他是在小道之中去展现一个更大的世界,他把莎士比亚时代观众的政治意识体现出来了。这是我觉得要赞美的地方。

  转载自公众号“上河卓远文化”,ID:shbooks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读后感(四):动荡的世界,真实的记录

  前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擅长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里选取100件文物梳理世界历史。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在这本《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里,他又选择20件馆藏文物,向我们展示莎士比亚生活的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世界。和《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样,这本书同样是麦克格雷格为同名纪录片所配的解说词,读来十分有趣。

  麦克格雷格从一个小点切入,让每件物品联系出全球化、宗教冲突、种族问题、世界都市、瘟疫、国际关系等大主题。莎士比亚让戏剧从宫廷走向市井,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记录了伊丽莎白时期的事件与心态,风俗与习语,敏锐抓住那个时代萦绕的种种动荡不安。

  这样的展示,让莎士比亚作品成为背景又走到中央,既是文物的脚注,也为文物赋予了活的气氛。麦克格雷格着力说明的一点是,那个时代并不是安静的、不变的、固定在旧书上的“古代”,它和21世纪一样充满了新鲜与变革,是相当动荡不安的。所谓“动荡”,正在于改变。观看视角的拓展,生活方式的繁荣,宗教斗争的激烈,种族之间的偏见,国际关系的竞争,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人们所经历的兴奋与焦虑和现代是极其相似的。这种相似,让莎士比亚有了历久弥新的共通性,让它能够跨越时间成为经典。

  这20件物品大体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生活等几个方面。

  一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环球航行纪念章昭示着英国探索世界的成功,他成为英国历史第一个、世界历史第二个环游地球的船长。世界的面貌忽然更新了,《仲夏夜之梦》里迫克所说的“我可以在四十分钟之内绕地球转个圈儿”,夸张地说出了英国人对探索世界的狂喜。在400年前的16世纪80-90年代,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就是相当紧跟时事的名字,看得出莎士比亚的营销头脑。

  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怎么看戏?当时下午两点开戏,观众将钱放在门口的箱子里,结束后将箱子打碎,是为“票房”的由来。一便士可以买到一个站位。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一把铜柄果叉、一把泰晤士河滩上的长剑和一把匕首,就像现在看电影喜欢吃爆米花一样,伊丽莎白剧院遗址发掘出水果(葡萄、无花果、梅子、李子、樱桃)、水产(河蚌、海螺、蛾螺、牡蛎、乌贼)等食物,这把叉子暗示了主人的富裕,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用手拿着吃。佩剑和匕首既是防身武器,也是财富的装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蒙太古家族是正直善良的英国人,因为他们采用英国剑派,凯普莱特家族则是可疑、花哨的外国人,因为他们采用意大利剑派。这些细节在当时是不言自明的暗示。

  伊丽莎白时代的宗教斗争牵系着英国政权更迭,民众普遍焦虑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谁会继承大统。谈论继承问题在当时是被禁止的,于是出现了《都铎王朝继统之写意》这样的图画,用年老的伊丽莎白暗示社会对此的焦虑。莎士比亚聪明地将这个思考置换到历史剧里,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的核心是对受到争议的王权更迭和玫瑰战争的剖析,比如《尤里乌斯•凯撒》,颇有点借古喻今的味道。

  天主教阴谋组织成员盖伊•福克斯策划了炸掉国会大厦的火药阴谋,足堪证明天主教是当时不安定的宗教因素。虽然莎士比亚没有明言,但由切斯特主教乔治•卡尔顿主编的《天恩庇难录》则是一本广为流传的政治秘闻式小册子。他指控叛国的团伙不但是天主教徒,还是外国人,是敌国的特务,是教皇的爪牙。当时英国社会奉行新教,对天主教很敌意,会采取极端惩处措施。大英博物馆保存的圣徒爱德华•欧德科恩的眼睛就是证明(一颗像褐色李子干的眼睛!),他被牵涉到火药阴谋里,因为耶稣会牧师的身份被处以极刑。但这不妨碍他们秘密举行仪式,一个货郎箱子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堂,利用流动的货郎,教徒将天主教的法衣、酒杯、盘子带到同伴家里,共享一次被禁止的、稀有的团契。伊丽莎白时代的人对于残忍的酷刑也颇有兴趣,比如《理查三世》结尾,所有对抗亨利四世的人的头颅都被一一拿到舞台上,《李尔王》里格罗斯特被剜出眼睛的情节等。

  伊丽莎白时代对相邻的苏格兰、爱尔兰的态度也体现在这些文物中。1581年约翰•德里克所著的《爱尔兰印象》体现了对于爱尔兰人的看法。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旗版本也收录在大英博物馆里,究竟是统一还是分治?当时剧作家纷纷揣摩新王詹姆斯一世的意思。莎士比亚从不亮底牌,但他的潜台词丰富。《李尔王》里李尔王将他的国家一分为三,后果惨烈。这部剧改编自一部古典剧,剧情基于一位传说中罗马人时代之前,不列颠国王李尔的故事。莎士比亚唯独不写“不列颠”的名字。

  曼苏尔的钱币是摩纳哥铸造,证明了阿拉伯和英国的贸易往来,莎士比亚从来没有使用过“摩洛哥”或是“穆斯林”,伊丽莎白时候对北非人的标准称谓是“摩尔人”。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直面种族关系。伊阿古对奥赛罗的敌意,强调奥赛罗的黑色皮肤,是当时人对摩尔人的想象。奥赛罗的故事使人想起伊丽莎白时代人们对于地中海的普遍印象:危险地带、战火不断、海盗横行。

  和当今的纽约一样,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大都市是威尼斯,“它是欧洲的商贸中心,豪奢与风尚的源头,全球最繁忙的交通枢纽”,这在威尼斯的高脚杯精致的做工中体现。这种精致的玻璃制品,必须依赖庞大的运输与商贸网络。莎士比亚基于威尼斯的作品很多,“《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那些满载货物的船队启航驶往伦敦时,船上一定载有威尼斯的玻璃器皿,以满足莎士比亚的观众对这座城市的绮念”。

  1603年的黑死病让伦敦陷入恐慌,所以詹姆斯一世的加冕大典在1604年举行,让伦敦变成古罗马,荣耀新王的功绩。詹姆斯就是“得胜回国的凯撒”,这正是《亨利五世》中全城街头盛典场面“我们只见伦敦吐出了人山人海的臣民!”。

  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他去世后的1623年出版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与悲剧》,作品集以对开本形式印刷,共包括莎士比亚36部作品,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对开本”。它们激励了400年来每一个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二战时期的犹太人拉尼茨为了拯救未婚妻,和她匆匆结婚,在婚礼上,他想起莎士比亚的“哪有一个女子是这样让人求爱的?”。2012年新成立的南苏丹共和国在环球剧院用朱巴阿拉伯语演出了《辛白林》,是否在追溯他们的国家认同?20世纪70年代的罗本岛监狱,南非非国大领袖在最喜欢的莎剧台词旁边签下自己的名字,曼德拉选择的是《尤里乌斯•凯撒》的“懦夫在未死之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我所听过的一切怪事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因为死本来是一个人免不了的结局,它要来的时候也不能叫它不来”。

  在第一对开本中,本•琼生既称莎士比亚为“时代之灵魂”,又说他“不囿于一时,而是照临百世”,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囊括了当时社会的一切新鲜主题,并且他始终思考着每时每代人们都面临的人生命题,完整再现那个时代的同时,又开启了说给未来的语言。“对于那些身处历史黑暗瞬间的人们,以及那些探索狂野或甜蜜爱情彼岸的人们,莎士比亚的语言同时具备了抚慰、激励、启迪和质询的功用。它为我们捕捉到了动荡世界中动荡人生的精髓”。这就是莎士比亚跨越时代的不朽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