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抑郁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10篇

2018-09-07 04:3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10篇

  《走出抑郁症》是一本由王宇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15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一):干货太少

  前面大部分在讲个人经历。只有最后一部分讲到了抑郁症的原因治疗方法

  说实话,前面五分之三的个人经历对读者没有太大用,几个字就可以概括:非常痛苦,但绝不放弃,最后走向心理学

  建议大家可以直接看后面的了,什么是抑郁,如何治疗。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二):有警醒作用,但重复较多

  书里面有大段的内容能够产生共鸣

  但是全书基本就是一个观点:之所以抑郁是因为理想现实差距。前半部分已经把这个事情清楚了,后半部分一再重复和强调这一观点而没有深入下去,至少自救感觉还没有办法达到,可能这本书一半的页数其实就可以把观点表达清楚了。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三):书评

  这本书让我在比较不爽的时候好了一天。本书作者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通过自救,最后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

  前一部分在谈到他抑郁的经历时,如果你有相同感受,会很有体会。后一部分说的是抑郁症的发病理论

  我的体会是作者(医生)的建议是认识真实自己,不要有不切实际愿望。不要自卑自负

  如果你现在过得很HAPPY,那就别看这书了……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四):看了五分钟不想看了

  不知为何评分这么高。前面竟然三个推荐序,我在想如果出现第四个推荐序我就不看了,推荐的太假!第一章讲自己抑郁,写的像小说,而且他前面是对照症状判断自己抑郁的,这是大忌,又要害了多少人。我还以为他会写如何从抑郁症培养了心理学兴趣,然后如何去学习心理学,完全没有,估计上了培训班考了个二级咨询师的证(所以国家取消这个证是对的,太鱼龙混杂!)后面开始讲抑郁的理论了,明显抄的参考书,还放了一个自评量表,又是误人子弟!接下来章节不想看了,拼拼凑凑。总感觉什么新浪网友、曾经的患者都是作者自己编的。不建议看,还不如看看小说或者正规教材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五):暖心为伴

  看到这些感同身受文字,我一度落入低潮的自我关照心里运行机制错误思维模式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挽救和提升。有些人评论说作者的写作水平差。我想,这大抵是因为不曾经历抑郁的人读起这些感受想必是味如嚼蜡的,而我们曾经经历抑郁的人读来却感到作者对于抑郁时期的心理感受的启转迂回描述的极为真实细腻。确实,在如何通过心理咨询来治疗抑郁的部分着墨不多,但是大体写清了治疗方法,只不过与抑郁抗争真的是个漫长艰辛过程,咨询师如何介入也要根据个人情况与经历,对于急于自愈、自助的抑郁患者来说确实稍显用料不足了。总而言之,抑郁使人孤独、封闭,在这条苍然之路上踽踽独行突然发现有人结伴,真是最暖心不过了。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六):摘抄

  即便是痛苦人生也可以在痛苦中找到活着的意义。 抑郁的人往往会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同时又有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哪怕一点缺点耿耿于怀;对自己有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失败及不如人之处无法释怀: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所以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百般挑剔不满。 思维记录:诱发性事件——自己的思维与观念——引起的情绪 心理治疗并不神秘,咨询师也并不具有超能力,他仅仅是帮你意识到你未知的自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他仅仅是一个旅途伙伴,在你痛苦时,他会在你身边;在你怯懦时,他会鼓励前行;在你迷惑时,他会指出问题所在;在你自欺时,他会帮你看清事实;在你迷失时,他会和你共同寻找方向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七):流水

  本书个人觉得是借鉴了很多前辈作品思路,以及方法,看似书中一直再讲如何清楚的认识人无完人,完美超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多做好,理想自我的伟大额等等,都是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要认识真实的自己,这个是很好的一个借鉴,我想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作者这书能带你走一次自我询问之旅,很多人认为书写了那么多,都没说具体怎么做,比如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接纳自己,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没有具体方法,需要应人而异,他提供给你的是一个自问的方法而已,我们需要自我寻求~。

  另外自我叙述的那个更像自己写出来的,因为确实文字朴实无华,后面的文章感觉是拼凑出来的,逻辑性不强,并且文字描述完全没有之前的自我描述来的朴实无华,更加像翻译过来的“文章”。给分不能给很高,但他也算是个帮助性的文章!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八):并不孤单

  作者披露了自己曾经的痛苦经历,也举了不少病例,好像和读者真诚地说:我也有过这种痛苦,还有谁谁谁...他们也是。这种活生生例子枯燥的停留在概念上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在《少有人走的路》里,作者也是堆砌了很多具体的案例,读完会感觉,你,并不孤单!有时候,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有着不可思议温暖力量传递的是肯定尊重和爱。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很多实用方法,比如认知疗法动机疗法,还有对广义的“完美主义”的深入分析,对于觉察和改变错误的思维习惯、意识关注点很有帮助。

  关于放松冥想,作者介绍的不多,这部分内容可以配合着《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一起来看。我觉得在通过冥想真切地感受到内心宁静幸福之后,会更有动力去不畏艰险,找回真我。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先要做的不是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大海向往。”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沙漠智慧》(The Wisdom of the Sands)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九):走出抑郁症,谈何容易

  这本书断断续续用了好长时间,其中还中断过一些日子,但最后还是坚持读完了。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医生,更是一个曾经患过抑郁症并成功自我治愈的心理医生。所以全文大量的篇幅是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来描述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不被外人理解忧伤

  诚然,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求生存,各种压力接踵而来,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上的问题,但有的只是暂时的情绪过段时间就忘记了,而有的却并没有处理好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并任由其蔓延,从而出现了抑郁症。抑郁症的世界我们如果不站在他们的角度,是真的读不懂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为什么会神经过敏到如此程度?抑郁的人就好像暗恋一样,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他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丰富得好像每天都在过山车,但表面上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精神上的情绪失控了,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学习,你才意识到精神疾病竟是这么严重。

  在我读的过程中,尤其是叙述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独白时,我的心情压抑,压抑地想要放弃读这本书了。那些所谓的自卑、自负、不自信紧张焦虑,我们都遇到过,谁没有经历过挫折,谁的故事都有一箩筐。可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而打击又接二连三的袭来,精神上承受不住了,就抑郁了。本书的作者虽然饱受抑郁的折磨,但他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并想办法自我治愈,最终战胜了抑郁。而对于很多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并没有强烈意志或者说并没有想要走出来,只是一味地逃避,躲藏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肯出来。

  所以这本书是写给郁抑症患者的,告诉他们抑郁的原因,抑郁的表现,以及如何从思想上抵制抑郁。并举出大量的例子进行分析,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同的情绪外显,不同的思想特征。但最重要的是病人意识到自己心理上有疾病,并下决心改变这种状态,不管过程有多么痛苦,都可以坚持下来。这才是治愈的关键所在,而家人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治愈的过程中安静陪伴积极地开导,耐心地守护

  说到底这本书理论性太强,并没有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只是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讲述产生抑郁的原因,如何从思想上转变态度治愈抑郁。关于药物治疗,家人的作用,寥寥数笔,匆匆搁置。不知道真正的患者读下来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总之与我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十):作者王宇与《精神卫生法》

  此书打三颗星(惊恐的发现居然我在2013年11月,也就是自己刚被诊断为抑郁症时看过,当时打了五星)。作者分享了自身在抑郁的同时,经历家庭变故辍学和做体力劳动工人,最终又上大学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励志过程;同时又对完美主义的发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做了生动的阐述。

  而我今天2017年7月28日,因为在一些自杀观念的驱使下,清晨急切地要找一本抑郁症相关的书籍,通过豆瓣而选择了这本书。的确在一开始的几章的阅读,对自己的心境有一些帮助。

  但是,我在自己两次阅读此书的三到四年间,发生的一切——我经历过的服药和心理咨询(一位督导级别的心理咨询师,同时是三甲精神科医院主任医师),以及几度试图维持学业最终失败的经历,还有我对于抑郁症的相关资料查询,让我不由不对本书的核心观点抱有怀疑态度:抑郁症来源病态的自负或者自卑。

  另外,我在这本书内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从网上不多的资料可以看到,此人是南京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使用了“患者”一词,而且曾经断定过,一部分人因为服药得不到效果,是因为内心的完美主义导致的自负。

  作者同时还认为,一些“病态自负者”(其实就是一些对自己要求不太现实的完美主义者),试图把自己当成“神”或者“公主”(男性或者女性“患者”)。

  此书成书于2012年,而《精神卫生法》在2013年才开始正式施行。

  其中有一些条款:

  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显然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而非“心理治疗师/医生”,是不能把来访者称为患者的,更没有资格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在书籍中大胆猜想抑郁症的“原因”的。

  尽管《精神卫生法》在2013年才施行,我们看到2013年作者仍然作为“心理医生”的身份在进行治疗活动

  我不是在辩解-—兼回复患者的一份来信_南京心理咨询师王宇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9f1a10101i7k7.html

  在这篇博文中,作者提到了一位“患者”来访,在之后因为作者的言行问题(也就是使用了不当的比喻,希望让求助者放弃完美主义倾向)而写信表达了不满。

  在书末,作者引用了卡伦·霍妮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都是各种精神分析学派的著作,很少有经过同行评审科学文献,仅能代表一些学术观点或个人猜想。

  还是希望以后本书的其他阅读者能够,不因自身急于得到帮助,而全盘接受此书观点——可能会使读者进一步陷入自罪自责的不良情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