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3:1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10篇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是一本由(奥地利)彼得·汉德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3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一):2013,我只读彼得.汉德克!

  2013,我只读彼得.汉德克!

  一个读者与一位作者的相遇,好比一个男人和他心动女人相遇。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先留个位置,待我读过之后,详细完善。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二):奇怪阅读体验

  见书名有趣买下来的,同事读到标题也笑了。

  宣传介绍汉德克是大师级的作家,读完以后,我的判断是:他比马克思·弗里施写得好,但依然算不上大师。

  他的小说很奇怪,有金属机械味道,更像是乐高积木——这可以说是他的特色吧,作为一般的作家,有一个长处足够了。

  全书由两个短篇、两个中篇组成,都可以看出汉德克喜欢分析词语倾向。以《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这篇的主人公布洛赫为例,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萨特《恶心》里的洛根丁。

  另,题外话:大学时候我做过一次守门员,结果无聊到跟路过的同学聊天了。。。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三):存在就是守门员

  读这本书,是起于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之一的文德斯拍过同名电影,之前没有看过却记住了这个特别片名。阅读完整作品发现这本书真的不容易读。这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全篇是由一系列不连续不完整琐碎情节构成,是主人公布洛赫因得知自己遭到解雇而兴起的漫无目标的东游西逛。小说开始没有多久,布洛赫就将偶遇并与之上床的女售票员目的地掐死,但直至小说结尾,除了尾声时从一张时报上得知凶手面目正在浮出水面外,谋杀案就基本失去了下文,如同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那部《奇遇》中来到小岛度假随后就失去踪影的女人一般从故事中消失,因此出现相同的反戏剧效果

  小说的重心无疑是那场布洛赫经历的无意义的尤利西斯之旅。一个场景接一个场景的出现,却毫无传统故事的内在逻辑性,主人公从中体验着无聊与虚无。语句文字处处呈现精细动作描写,一种如机器精确但又机械化的动作流埋伏于字里行间。布洛赫闭上眼睛却无法想像刚才还在面前的物体,必需从二而不是从一开始数数,让我读到一个思维意识出现严重断层的人。他试图完整地去认识把握事物环境,却总是被咄咄逼人细节击中,不自觉地用细节去为形象本身命名,用局部替代整体,或者说是把完整压缩成了局部。他试图辨识和抓住物体呈现的意义,努力厘清自我意识,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书中P272页作者详尽描写了布洛赫一个个意识片段链接关系,但又对找出那第一个线头表示无能为力。他对自我存在的感知是一个让人恶心的瘤子,或者是把存在看作是一个长久以来无事可干的足球守门员,对可能到来的射门充满焦虑而不得不做着可笑的无球防卫动作。这样一个人物,既有局外人似的冷漠无动于衷(对杀人和他人之死),又有着等待戈多似的荒谬感和莫名的焦虑,还有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不确定

  读完小说,对那部未看的电影又有了期待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四):24-67 焦虑

  这本书是图书馆的,以前在文景的微信号读过推介,主要是名字新鲜就记住了,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还听说维姆文德斯拍了同名电影就借了来。

  儿子首先放弃,说读不下去。我反正读什么都是读,把字读完再说,于是就翻开读。第一篇推销员,一上来不知所云,所以放弃,从短篇开始,读完《监事会的欢迎辞》《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干巴巴的。不死心接着读《守门员。。》还是琐碎的记录。慢慢读到最后才发现是男主视角,他遭遇的他见到的他感受的,可是动机实在感受不到,所以想看电影,画面感强,也没有他守门,也没有结局生活碎片,一直在继续。接着读编者前言,仔细读。原来作者彼得汉德克很出名的德语作家,就这么看似无意识的结构语言等等。。。看完我还是不明白

  但是既然开始读了而且还是借来的我还是读完吧。于是开始读推销员。已经读了三天,边角时间都在翻,让字在眼前流过。我真的是想读完这些字给自己交差。可是今天我还是放弃吧,不跟自己较劲了,我的阅读功力还是不够,我还是不明白这些句子连接在一起什么意思,画面也组织不起来。书已经续借了一次,我还是还掉吧。

  抄点编者前言里句子,帮助理解。

  守门员那篇看出了“男主是一个困扰于生存现实中的人,他的观察和感知是一个被追踪着的观察和感知。”至于说“小说深深渗透着汉德克的语言批判意识”,不明白,没读出来。

  至于推销员“意在让读者找到令自己恐惧的故事,令人恐惧的现实故事,因为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故事,会使人回到现实中来。”抱歉,没找着。不知道他在哪里他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就这样吧。因为没读明白,打分实在勉为其难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五):致郁

  欧洲杯时至淘汰赛阶段,又可见证各种点球大战,此阶段偶然发现这本名为《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的小说,不免心生好奇,以名忖书,遂入手之。

  书籍到手后,直接从守门员的故事开始,故事阅读愈接近结尾愈消减买书时产生的好奇,反而为作者强大叙述能力所折服。

  这个似乎以视觉器官作为信息输入的主人公,整日游荡,思维涣散,不曾真正与人做切实的交流

  感受作者语言所展现的布洛赫的视角变换以及思维联结过程简直如同在观赏一盘正在放映的录像带,摄像机的机位不断的转换,呈现出小说中布洛赫经过的住地、街道亦或田野,并配合着他絮絮叨叨神经质版的内心言语。那一定是玩笑!那是个比喻么?每一个场景既真切又不确实,每一个词语有意义又似乎空洞无趣。一个思维点启发了另一个思维点,那似乎是神经冲动在不断的传递,交互或者抑制,递质辗转,奇思怪想便如此发生了。但它们大多时候都不具有快乐属性,而是致郁的,自内而外的漫散。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文学功底,仅仅是喜欢阅读的普通读者来讲,小说架构内容及隐喻尚未读透,查阅了其他豆友的书评和相关资料后,发觉以前读过地加缪、贝克特和波伏娃萨特这些名字居然可以通过一条名为“存在主义”的线串联起来,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不过,这也揭示出我这种“书名党”或者“书单/作家推荐党”读书的软肋------没有构建文学框架。有了浅读的乐趣,少了深读的反思与联通。

  .S. 1970年,那个陌生年代,没有网络讯息高速运转,在小说中感受到那时的消遣有啤酒报纸、电影、点唱机。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六):语言是他写作中心主题以及写作动力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3年2月1日 作者:天宁

  水电安装工约瑟夫·布洛赫,这位名噪一时的足球守门员,上午工作报到时,被告知他已遭解雇。消息早已传开,于是他离开工地。在街头,他举起手臂,不过从他身边驶过的那辆车并非出租车,布洛赫根本也不是为了出租车而举手。终于,他听见面前一阵刹车声,布洛赫转身,身后停着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咒骂着,布洛赫又转过身来,上车,让车开往纳什市场……

  在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作者汉德克以他对语言文字精准执念,以外在连续事件的极为细微的描素,传达约瑟夫·布洛赫注意力偏差现象,他总是会错过主要事,而注意到第二件事。小说中带有一股侦探悬疑气氛,但与类型小说最大不同之处,是汉德克故意将其偶发性错开,疏离化,像是他无动机所犯的谋杀,他醒来后将指纹擦掉,却忘了床头柜上他所留下的几枚美国钱币

  这本书里令人感兴趣的并不是它的情节,而是它的写作方式,它从这一段衔接到下一段的风格。你会突然完全被吸引,因为每一个句子都极美好,句子排列的顺序突然会变得引人注目……

  汉德克的小说,最值得欣赏的是其语言的实验性。语言是他写作的中心主题以及写作动力。“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得知自己获奖消息时这么说。耶利内克是典型的奥地利“68一代”作家,个性叛逆,创作先锋,而汉德克却以他更具实验性的诗歌和无政府色彩的作品赢得了一批像耶利内克这样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在文坛驰骋半个世纪以来,汉德克早已大奖压身,如霍普特曼文学奖(1967),席勒奖(1972),毕希纳文学奖(1973),托马斯·曼奖(2008),以及2009年的卡夫卡奖。

  虽然在欧美成名已久,大陆的出版界还从未正式译介过这位作家。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如今见到正式出版的剧本,令他的崇拜者孟京辉“感叹”不已。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

  原文地址: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30201/Articel10003MT.htm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七):一个比喻

  从主人公将某个平常的过程看成一个比喻开始,终于,《守门员在罚点球时的焦虑》这篇小说让我看出了有意思的地方

  当然我对这个比喻的理解是有所指的、浪漫化的,可能正是所有文学的发端;小说中的主人公并没有这种倾向,但小说的主人公有理由这样想,因为在他这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他在小说的开头就被莫名其妙地解雇了,随后又有命案在身,小说中他对此没有任何质疑,而是默认和四处游荡,但在这一过程中他其实充满了焦虑,才导致他自称得了“语言游戏病”,虽然这听上去很可笑,但是“可笑”也是他焦虑的一种表现。万事都有多重含义,都在暗示着什么,都似乎在戏弄他;尽管他常常发现可笑之处,但这深深地源自于他自己常常表现尴尬、像个笑话、对自己感到恶心,才对一切的态度轻描淡写,都认为是语言游戏。以至于他不能“自然”地看待任何事物,而是强迫症般地想到每一事物的名字。要不然,他就像短时失忆一般,失去了语言的能力、脱离了与事物的关系、回想不起它们来。这些都是极端心理表现,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极端的焦虑、聚焦于自身、最后的意识存在都与语言息息相关。这大概是这本小说的价值所在

  德国的现代小说好像无不自言自语平淡甚至乏味;但是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探索一种不曾被表达过的自我的心理状态。“不曾被表达过”这个概念我还是刚从吴尔芙那里学来的。她是一个小说家,小说家看小说,自然眼光独到的。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站在女性角度提到“不曾被表达过”的女性世界,女性可以有的更为复杂的关系,某个场景、某个手势,“被表达”而成为永恒,也可以说成为一个比喻。比如《守》中,主人公想亲近他的前女友,但正当他抬起手的时候,她却朝别处看了,他只得把手放下,而感觉像个笑话。这个场景的描写就很细腻、很动人,谁都会有没有摸准别人心思而发生尴尬的时候,而在一对男女之间就更微妙、也更令人沮丧

  串联起最近看的几部德语小说,发现主人公们自言自语的某个想法不谋而合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比如《守》中的主人公突然觉得他所有的一言一行都得有个理由,但究竟是什么理由呢,他又无法回答,仿佛他没有这个理由就无法行动。而《给这天一把雨伞》中的主人公一直感觉自己的生活是未得到批准的、不合理的,也暗示着没有一个理由让他如此生活。他最终认为唯一的出路可能是他向生活屈服,不再问这个问题。但是令人感动的是,只有之前和他的前女友在一起使他自然地放弃了这个问题,他们就像一对上了年纪夫妇一般默契言下之意,只有一个心心相印伴侣才能使人不再孤独怀疑自己和这个世界。而在《守》中,主人公通过细致地分析和描述语言意识到所有人都在用不同于他的方式说话,他的话不是被曲解就是被陌生人不假思索地引为己用、不以为然地套了近乎。所以“理解”,它最先表现在言说方式和表达策略上,而这一点常不为人注意,以为不理解只是不同观念言辞争执

  这大概就是吴尔芙在《诗歌、小说和小说的未来》中所期待的“思想”,《守》中完全没有爱情,只有试探和性;没有任何值得珍视的感情和时光;没有任何对生命逝去的伤感。这篇小说仿佛是没有人性的,是存在和语言的冒险;但当它剥离得只剩下赤裸的个人,它也是普遍的。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八):又一位存在主义英雄

  奥地利是个文学大国。从茨威格到里尔克,再到施尼茨勒、穆奇尔、巴赫曼、伯恩哈德、耶利内克,奥地利文学的巨星们在我国从来就不乏爱好者。而彼得·汉德克这个名字,足以列入上述名单而毫不逊色。他是奥地利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文学中一位重要的革新者。

  汉德克首先凭剧作《骂观众》出名,在一系列戏剧革命之后,于1970年发表了小说代表作《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小说的主人公是退役的足球守门员布洛赫,故事一开始,他就被工厂辞退。他闲逛,尾随一个在电影院卖票的姑娘回家,第二天早晨把她杀了。他逃到边境小镇,从报纸上不断读到破案情况。故事到此结束。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首先,从书名入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稍微看点足球的读者就能直观地从中体会到存在主义的意味。罚点球时,守门员等看到射手踢出球来再去扑就来不及了,他需要自己先行选择向左扑还是向右扑,这便产生了位于存在主义核心的选择命题。

  布洛赫来到小镇后曾几次在睡梦中对自己的存在充分意识而感到晕眩、羞耻、恶心,这是汉德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名作《恶心》的直接引用。而汉德克对加缪的《局外人》的模仿更是结构层面上的:布洛赫掐死女售票员与莫尔索击毙阿拉伯人一样,都仿佛是无意识的,没有动机,却都在客观上打开了人的本体与其存在实质之间接通的门。

  布洛赫敏感于周遭事物的些微变化,却不能理解它们。他喝醉后感觉到自己“离那些事件都如此遥远,连他自己都根本再也不出现在那些他听到或者看到的场景中了,就像是航拍!”这正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论述的现代人的悲剧——“演员与布景的分离”。如此看来,布洛赫是一位存在主义英雄,他的使命是代表现代人类,向荒谬的现代世界挑战,而他的武器,就是自由选择。

  如果说,在《局外人》中,加缪笔下现代世界的体制性荒谬体现在伦理、道德、法律和逻辑方面,那么在汉德克笔下,体制性的荒谬则集中体现在语言和话语层面。

  那么,被杀的姑娘代表什么呢?书中的女性与大众传媒一道,代表对词语的坚信和传播;而布洛赫则对词语持有怀疑态度,他怀疑自己能否理解词语,能否通过词语理解别人,表达自己,所以他杀死了用垃圾般的语言淹没自己想象力的姑娘。

  通过这场谋杀,布洛赫走到了语言—意义镜子的背后,那是一个真实世界。汉德克形容说:“他直接看到和听到了一切,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先将它们翻译成语言,或者只是将它们理解为语言或文字游戏,他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他觉得一切都很自然。”

  结尾布洛赫观看的那场足球赛是理解这篇小说的关键。布洛赫向旁人解释,通常没有观众会不看前锋和球而专门去看守门员,可守门员一直在随着球移动,哪怕球并没有踢过来。如果足球比喻存在的实质,那么守门员的隐喻在于,他们永远向着实质而动,却很少能触碰到它,就像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只有等射门,也就是生死关头到来,一个人才能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把握它,或者被它击败。

  此时的布洛赫,正处在他的生死关头。警方已经掌握了破案线索,他却不急着从小镇出逃,就像点球大战中那个守门员:射手突然起跑,守门员原地没动,结果皮球径直踢到了守门员怀里。这样看来,守门员布洛赫是输家还是赢家呢?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Fume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九):揣测症与无痛儿

  揣测症与无痛儿

  云也退

  看足球赛,点球手摆好点球,后退,助跑,踢出,球进了,解说员常用一个词叫“一蹴而就”,球被扑出,则说守门员“赌对了方向”。要把这短短数秒之间,站在球门线前的守门员和点球手之间的心理博弈写出来,奥地利小说家彼得•汉德克费了好几行字:

  那个守门员在琢磨那个球员会往哪个角上踢,如果他了解那个射手的话,那他就知道他通常都选择哪个角。但是,射手有可能也会想到守门员在琢磨这个。于是,守门员继续琢磨着,足球今天会往另一个角去。但是,如果射手一直还跟守门员一个思路,现在还是想往通常的那个角射呢?事情就这样继续着,不停地继续着……

  守门员在这种博弈中是“焦虑”的,他必须要比对手多想一步,但前提是他要对对手会想到哪一步有准确的估计,要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太难,所以最终还是得“赌”。

  《三国演义》里面有好几出类似的斗智戏,比如,蜀魏两军对垒,孔明派兵去偷袭司马懿的营地,却把大批伏兵放到自己营地周围,果然消灭敌军的夜袭部队。事后孔明洋洋得意:我料定对手料我会来偷袭,必虚设营帐,反来袭我,故我将计就计,预先设伏,司马懿狡猾,哪里能逃得出我的计算?呵呵呵呵。于是众将上前拱手:丞相神算,我等不及也。

  每次读到这里总是很开心,为孔明的智谋和自信。但是,转念一想,孔明在定计时真的没有焦虑过吗?他真的没担心到司马懿会一时脑抽少想一步,或者多想一步,从而“将将计就计之计”,在大营里按正常法度严阵以待?他对对手心理的估测有充分的技术支持吗?他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可能焦虑是属于现代人的,现代人对什么都没有把握,抓在手里的怕失去,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被负面想象所吓倒:万一得不到我该怎么办呀!我爱慕一个女孩,不敢开口,约她到咖啡馆一起看美图,看着看着我伸手去够她的肩膀,我心里想的是:有两种对半开的可能,一是得到接受,二是被不耐烦地推开,那么安全起见,我最好假装是无心之举,或者表现得拿她当哥们一样,她要是接受了我再考虑下一步。女孩也猜测我的意图:他有意于我,但害羞,故而假装若无其事,我有两种对策:一是躲开,可能会引来进一步的纠缠,也可能让他受到打击,不敢再靠近我;二是忍让,有两种可能的暗示,一是“你可以得寸进尺”,二是“就此为止,不可越界”;如果……于是两个人都焦虑得凌乱了。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这则中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布洛赫却很陶醉于这样的思维柔道,他喜欢揣测别人如何揣测自己的意图,已经到了条件反射的地步,他假装没有注意到自己刚刚做的事,好像随时准备从责任中逃离,令人惊异的是,多数情况下,周围的人也都如他所愿地假装看不见。布洛赫的行为始终受这类沉默的思想斗争的指引、驱动和中止,例如下面这一段,他把一些奖杯、球鞋之类东西装进了口袋,拿到废品站:

  一开始,废品站里没有人,他把那些东西都取了出来,直接就放在柜台上。接着,他觉得就这样把东西放在柜台上太想当然了,好像它们已经确定要卖了似的,于是他又很快地把它们从柜台上拿下,而且又塞进旅行袋里。当人家问他要这些东西时,他才以一一放回到柜台上去……当他看到一个八音盒时,每次都觉得曾经看到过。

  这样的自我解构在书中无处不在:人还未行动就开始纠结,行动之后又否定,新的判断否定前一个判断,为已经发生的行动伪造一个意图……布洛赫不具有人基本的情感,例如喜悦、失落、信任、鄙夷、憎恨与爱,他像是沉浸在一场实验中的行为艺术家,想测试人们是不是已经可以接受一种所谓的后现代伦理:只要没有动机,就可以不负责任。

  实验异常轻松,布洛赫做着掩耳盗铃的事,竟然真的盗来了铃。这篇故事的核心环节是布洛赫毫无根由地杀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售票员,跟《局外人》里的莫尔索相似,但是莫尔索很快被推上法庭,而布洛赫跑到边境一个小镇里逍遥法外。我们不觉得他在有意躲藏,他若无其事地走走停停,出入于小酒吧和旅馆,每天起床,看电视,说一些无聊的话,勾搭邂逅的女人,去看电影并睡着……显然也不太在乎是不是会被逮捕。这个世界如其所愿地荒唐,所有人都漠然,无动于衷。读到后面,警方扫荡奥地利边境,不是为了找他,而是找一个失踪了的男孩及凶手,他的死尸被布洛赫看到一眼——他,一个假装健忘的陌生人,似乎从未引起过任何人的注意。

  我没有看过维姆•文德斯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但我还记得让-吕克•戈达尔1983年的影片《荡妇卡门》里,那些好像无痛儿一般的路人,他们(假装?)看不见枪战,用笤帚将挡了道路的尸体清理走,坐下继续喝茶看报。后现代的文艺作品用巨兽一样的陌生感让观众不寒而栗,意图与行动、语言与感知始终被怪异地阻隔彼此,到头来,“焦虑”竟然成了小说中唯一的情感,而且是正常化的、将每一个人洗礼其中的情感,它来自一个神志不清的,总在过度阐释身边各种现象的头脑,一个不断地揣测别人的揣测,企图在彼此不相干的东西之间找出因果联系的习惯……

  我们当真需要又一本写发疯—杀人—继续发疯的小说吗?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读后感(十):汉德克:他挑战了写作的边界

  小说以这样的句子开始的:“当安装工约瑟夫•布洛赫——他以前是个著名的守门员——上午去报到上班时,他得知被解雇了。”这是一个平常无奇的句子,顺着其中的逻辑,我们渴望得知这一切发生的原因,“至少布洛赫是将下面这件事情理解成了这样一个通知:当他出现在工厂门口时,工人们都在那里站着,只有正在吃早餐的工头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就离开了建筑工地。”一种混乱从这里开始的:解雇是如何发生的?工头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什么别的暗示?还是说,布洛赫心领神会了这种解雇的信号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在《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写到了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小说人物,布洛赫某一天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他觉得自己被解雇了。他走到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中途还与一位电影售票员发生了关系,随后无缘无故地掐死了她。他多次改变主意,乘车离开了城市,来到了边境,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但是最终的追捕并没有到来。故事结束的时候,他去运动场看一场球赛,裁判正在判罚一个点球。作为一个著名的前守门员,他对此做了一个分析,大意是说,守门员如果了解射手的话,就会知道他会选择哪个角度射门。如果射手同样在揣摩守门员的心思,足球可能就会射往另外一个角。但是,如果守门员与射手的考虑的思路一致的话,他们就要重新考虑了射往哪个角度了,“事情就是这样继续着,不停地继续着”,似乎永无休止的可能,陷入一种永恒递归,循环往复的困境。

  这是一篇消解了任何意义的小说。小说中所有的人物、物体和情节都是扁平的、主观的、无生命的。他们只能通过主人公布洛赫的主观视角赋予一种独特的意义。从小说中那个最为骇人的杀人片段来看,我们可以作一个冷酷而理性的解读,正是因为那个女人被布洛赫掐死了,反而彰显了一种模糊的意义,否则她的存在与他看到的任何物体一样,都是冰冷无意义的。当然,这种被赋予的意义也显得很勉强,因为这段杀人案也并没有得到正义的惩罚,至少在小说结尾中,我们也看到布洛赫对这件事情没有过多的想法,更不要奢望他的忏悔,他反而对那个点球的分析赋予了很多的想法,对一个前守门员而言,这个点球比那个被杀死的女人和通缉令重要多了。从一种普遍的公共道德看,我们通常会认为小说结尾处这个杀人犯会被绳之以法,但是从作者的立场看,他不想对这件事有过多的叙述。换句话说,无论小说的作者,还是普通读者,我们只会从自己的立场看待事物,有选择性地赋予某些事物意义。我们的生活都是经过自己的选择过的,我们只会关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其他于己无关的事物,我们会选择视而不见。

  在文德斯拍摄的同名电影中,他和汉德克都承认这是一部完全精神分裂的电影,他们都认同布洛赫,因为导演和作家都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精神分裂,特别是在感性主义的美学观中。这样一种角色和小说美学,我们透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加缪的《局外人》以及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都可以领略到,仿佛这些异类的存在可以提醒着我们,人生中有许多荒谬,许多不可理解之处。我们总是渴望某种秩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片汪洋似的无序之中。我们渴望赋予自己的人生很多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但事实上,我们的人生百年,无论你贫贱贵富,伟大与渺小,都没有任何区别,意义是虚幻,是泡影,是人生的假象。从这个角度上解读这篇小说,我们会说布洛赫从解雇开始,所经历的一连串毫无寓意的生活片段,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处境。只不过小说通过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这还不是汉德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位在194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在文坛驰骋了半个世纪,著作等身,获奖无数。在世纪文景即将推出的八卷本《汉德克作品集》中,同名小说集《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收录了他早期的两篇短篇和两部中篇。除了我们以上分析的同名小说,还有《推销员》,一部没有主线、故事和情节的小说,作者像一个侦探一样记录下来那些生活随处可见的细节:一个杂乱无章,细节杂陈、混乱无序的世界。而在另一篇《监事会的欢迎词》中,我们一直没有听到欢迎词的内容,只是听到致辞者不厌其烦地描述那些参加监事会的人,为他们的到来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外面的坏天气对他们造成的困扰:就如同我们平时在各大会议开幕前听到一些客套的欢迎词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致辞者把欢迎词从小说开始说到了结束。另外一篇小说《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中,两个年轻人去看望久未谋面的姑姑,可是他们的相见更像是陌生人的相遇,一种随处可见的尴尬与失语弥漫在整篇小说中——读到最后你才发现,这个标题与小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说汉德克故弄玄虚也罢,玩文字游戏也罢,我们能从这些小说中感受一种强烈的实验性特征,就如同汉德克在他的戏剧中作出的尝试一样,他故意消解了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消解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正常逻辑,用一种无意义的语言描述事物。换句话说,我们平时通过语言理解事物,但是在汉德克的小说中,语言不具有意义,只是一个单纯的中介,当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目光,一种审视就足够了,就如同他一直宣扬的写作的格言,“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取消了人与物之间的语言中介,体验与感受是面对面的直接,没有任何间隔。

  对许多人而言,我们很难接受这种非正统的写作方式。至少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们需要投入很大的耐心。这是一种很不同的阅读体验:他挑战了写作的边界,我们挑战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这种挑战无所谓愉悦,只是一种阅读的例外。我们无法用惯常的愉悦衡量一种写作,事实上,只有当阅读的愉悦缺席时,才使我们开始醒悟和反思这个无序的现实世界。

  思郁

  2013-4-2书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奥地利】彼得•汉德克著,张世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45.0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