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3 03:1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经济本质》是一本由[加]简·雅各布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的本质》读后感(一):那些我们从来没有过的视角

  维基百科说经济是指一定范围内,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关系系统之总称。无论怎么看,这都是非形而上的一个概念,但是简·雅各布斯通过这本书让我发现经济也可以沾染人间烟火

  简单来讲,简·雅各布斯运用自己对多种自然学科见解解释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就是想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自然的其他部分使用相同的普世法则问题

  在她对经济学概念的阐释中,对我启发最深的是消除所有层面歧视为何具有经济上的建设性意义。在我看来广义的歧视可以包含性别种族垄断标准化等概念,即这些行为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比如某些压迫妇女并蔑视妇女工作社会,他们中的一半人口从事着经济上的重要工作,如烹饪处理食物清洁洗涤、制衣等,但由于歧视,这些人口无法对这些工作进行主动开发产生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分化。所以许多移民或其后代压抑中转移到更加开放环境中,往往会迸发出以前不曾出现创造力

  这也让我去想,我们没有表现出来的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是否也是受到了谁的抑制,或许是你的家庭、你的伴侣、你的老板、你看到的事情,也或许是更大、更空、更不能说的东西呢。

  《经济的本质》读后感(二):以生态学的语言解读经济

  简雅各布斯所著《经济的本质》一改经济学的传统叙事方式,不再是微观宏观的分野,而是将经济学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放在人类众多的社会人文自然学科的森林中,好比一片树叶让你了解经济学的本质。 关于经济学的诞生理论经济学的观点是基于稀缺理论的,相对于供给有限需求总是不足的,二者在长期的摩擦中终当会达到均衡,但是《经济的本质》并不追求理论的严谨性和客观性,而是换了一个更加具有亲和力角度,让我们在几位熟人对话中逐步了解到经济原来就是一场生态学意义的革命。 书中提及的布尔津、内德、提姆并非真人真事,他们代表着对经济学的不同认知角度和水平,而作者与他们的交谈中,不露痕迹地伸张了自已的主张,让他们懂得了经济实质上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甚至在人类成为地球主人之前,动物之间也是有经济学动机的,而其它科学家关于生态学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点,输入——处理——输出。 如果单纯地从生态学意义去说下去,你可能涉及到河流泥沙沉积所形成三角洲,也海浪海滩的雕琢,但你始终不会将气象学中的锋面与风景与经济学的危机与革新联系在一起,是我们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的智商,还是有意抹杀人性阴暗,二者兼而有之结果就是我们对于发展的最初观点就是顺其自然,即使你无所作为,发展还是刻不容缓的!从宏观意义上说,太阳系经过亿万年的分化,就形成了行星恒星卫星分类,这与整个经济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经过千百年的探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谈到扩张的本质,作者举了一个手工业者的秘密,由最初的补鞋发展到大房子的购买者,是从简单再生产到复杂再生产的例证,试想,如果补鞋只能满足衣食无忧的需求,那么大房子就足以表现经济积累商业扩张的实质,不仅自已实现了先富,也带动了更多身边的人实现了共同富裕,类比的词语就是从一片树叶到一棵树,再到整片森林,最终形成了生态系统。 盖亚理论的基本观点:地球与大气岩石水分生命物质共同构成了生命有机体,引用到经济领域的补给环节,是极其恰当的。补给是自我生存的基础,也是自我发展的重点,即使是一只小鸡,从蛋壳中孵化后也是需要自力更生的,商人用出口商品换取了进口商品,循环往复精彩异常,保持了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家各取所需,各让所利,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自在其中。 生态学家的部分观点,在本书中得到了扬弃,比如提及瘟疫饥荒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环方面,生态学家是幸灾乐祸的,且不说生态学家是不是人,具有普遍同情心,就以其观点的尖锐性足以让人烦恼愤怒,试想如果任由这样的或者可以想象灾难存在,那么人类的自身生产是无可遏止的!相反的,计划生育才是保持人类质量数量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人完全可以控制约束自身的行为,而不像生态系统所涵盖的系统完全随机化,在发生时点和影响程度的随机。 《经济的本质》主体脉络是进化理论与经济史的关系,采取的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对话文艺体,诚然,这一深层次的联系并非简雅各布斯个人的臆想,而是基于数千名专家学者共同的意见,只不过简雅各布斯是他们意见的陈述者。

  《经济的本质》读后感(三):一本对话体例讲述的经济学读物——中信出版社经济学通俗读本

  经济是什么?通过百度或者是谷歌你可以查询到各种各样答案。就其定义来说:“经济是价值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要是还想对经济进行更多的研究,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规律等等术语中去。

  首先来说说作者: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美国-加拿大学者、作家、还是一位始终充满热情社会活动家。著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生存系统》《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最后的知识分子》等重要著作。她的学术研究对城市研究、社会学、经济学都有很大贡献。她的观点和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的诸多观点指引世界各地众多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而且这些思想在今天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经济的本质》经济书籍阅读枯燥

  中信出版集团《经济的本质》作者:【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这本书籍和常规的经济学书籍不一样,阅读书籍如同阅读小说,在霍滕丝、安布鲁斯特、凯特、海勒姆·默里四世等人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对话,各种经济学问题在对话讨论中进入自己的大脑,对话的方式讲述经济学问题,是一本经济学通俗读物,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合理人物安排巧妙比喻形成

  家庭聚会上,新男友生物学家出场,从生物仿生学的角度进行开场,讲述工作内容,讲述对自己工作及其经济的理解。书籍看似在简单的给我们讲述生物是怎么生存和发展的吗,如讲述生物的共生,说植物生长生存的过程中需要其他生物的群落,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发展。也就如“为何不发明一种药物,把人体内的癌细胞都杀死一样”,要是杀死癌细胞那么其他的正常细胞也被杀死了。

  关于竞争也是这样的:独孤求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最近两年搜索引擎百度受到各种诟病医疗竞价受到老百姓的质疑,认真思考一家独大有很大的关系。医疗案件把百度推到风口浪尖、为何360、UC、搜狗看似没有多少影响。回到书籍中,让人思考到竞争和共生,良性的竞争,排除一家独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圈子。回想滴滴和快滴的烧钱大战,最终两家公司合并……

  阿拉巴马州的灌木带或森林中的野葛要想成长的更好,那么它就不能过分镇压周围的植物,因为其他的植物能给周围的土壤提供养分,这样野葛才能吸取到更多养分,让自己更好的成长。经济也是这样的。这本书籍作者巧妙的把高深的经济学概念嫁接到哪些支配着经济生活的、关于发展、成长和稳定的普世自然进程

  雅各布斯从“人类是自然界中遵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开始,试图从自然世界中总结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综合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进化论的视角进行阐述,将经济的发展、扩张、和崩溃用生态系统的机制来重新解释。"书籍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不断推进书籍内容。自然科学介绍中悄然包含经济学哲理,给人们思考经济的传统方式带来了强大思维冲击

  《经济的本质》读后感(四):小粉书带来的经济知识干货分享

  《经济的本质》是加拿大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的简·雅各布斯于1999年7月在多伦多完成作品,而我所读到的这版正是中信出版集团在2018年7月第1版出品具有满满质感的小粉书。

  简·雅各布斯使用虚构角色引导式对话,从“人类是自然界中遵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开始,尝试从自然世界中总结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综合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进化论的角度进行阐述,将经济的发展、扩展和崩溃用生态系统的机制来重新解释。作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展开对话让读者能够轻松的融入经济本质的讨论话题,对于经济小白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小册。

  《经济的本质》一共八个章节,主要内容是前面七章,即第一章该死,又一位生态学家,第二章发展的本质,第三章扩张的本质,第四章自我补给的本质,第五章避免崩溃,第六章生存适应性的双重本质,第七章不可预见性。五个虚拟人物聚集定下话题展开讨论,运用实例繁复的经济理论化简传达的读者。我在聆听完对话故事后,从中学到不少干货知识,在此与大家共享。

  仿生学即向自然习得的创新产品实践方法,具有建设性和独创性,仿生学的目标是要制造出比现在更好的材料,但必须在不妨害生态环境下制造,且没有有毒成分,通过模仿大自然化学过程,使用环境友好手段制造出材料和产品,并且在产品用完后,将它们送回到土壤或海水中进行良好讲解。仿生学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

  收益递减规律即选出最方便也最便宜的部分加以利用,再往后想要获得更多就越来越困难昂贵

  逆向法则(反应替代规律)即人们会寻找或设法制作那些变得太过昂贵的资源的替代品。如用驯养动物代替野生猎物;用石油代替鲸油和后来的煤炭;用塑料代替龟壳和象牙等。

  分化源于共性,从中产生更多分化;换言之,发展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产生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大量的共性正是大量的分化之源。发展是从共性中诞生的分化。一个特定的分化就是一个新的共性,从中有可能产生进一步分化。经济生活源自分享的主要分化是贸易行为。

  发展是质变,扩张是量变。扩张取决于流动能量的获取和使用。

  野餐法则即野餐需要满足的人越多,提野餐篮子的人也越多。提野餐的人和吃野餐的人恰好数量相当。

  盖亚理论即认为地球和大气、岩石、水分和生命物质一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

  经济的自我补给,出口商品赚取了进口商品,居民区就像孵化器一样,为自己孵化新的出口产业如进口商品的替代。进口替代是经济体系特有的自我补给方式,它之所以奏效是因为遵循了普遍用于所有自然补给的法则。第一,一部分接收到的能量必须被用于捕获更多的能量。第二,它必须拥有合适的配备,与获取和利用驱动能量的方式相称

  修正法则即一个系统的不稳定性可以变得非常严重,以致对它来说,继续像2之前那样运转已经不是一个可行选择了。它需要做出根本变化——走上另一条岔路,进入新的领地

  多样化产生了经济扩张,是由于对居民区进口商品的各种再利用,就好像生物多样化产生了生物扩张,是由于对吸收到的能量在离开管道前的各种再利用。

  《经济的本质》读后感(五):经济遵循与自然一样的发展规律:分化与组合、多样性、共同发展:3星|简·雅各布斯《经济的本质》

  英文版2001年出版。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上的评论数量远低于作者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全书采用对话体,内容比较有趣,可以归入旁征博引型。对话体也省去了作者许多逻辑上的推演与举证的工作。

  主要思想是:

  经济与自然界的生物遵循类似的发展规律:分化与组合、多样性、共同发展;

  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

  商业周期难以避免。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中是我根据上下补充信息

  1:19世纪的胚胎学家和进化学家,是第一群试着认真将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进程的人。他们对发展的定义要点是:分化源于共性。# 211

  2:所以这是第二条普世发展法则:分化变为共性,从中产生更多分化。换句话说,发展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产生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大量的共性正是大量的分化之源——有些同时平行发生,有些相继发生。# 217

  3:“这是三条基本发展法则的最后一条:发展依赖共同发展。我的意思是,发展不能被看作是一条‘线’,甚至是一束无尽的线的集合。它是作为一张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网来运转的。# 244

  4:“至于说不准是否处于轮子进化树根部的简陋的圆木滚轮,从它那里产生的分化包括甘蔗榨汁机、擀面棍、滑轮、钢板辊压机、轮转印刷机、卷发器。”# 327

  5:各种各样的制作工艺在经济上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基因库。所以,持续寻找濒临失传的制作工艺是有意义的。” “比如制作马车鞭子?”霍滕丝问。# 372

  6:“但很显然,植物染料的技术并没有从制作工艺的基因库里丢失啊。”凯特说。“几乎丢失了,”霍滕丝说,“差点就来不及挽救。有几个老祖母仍然懂得这方面的知识。有些资料是从19世纪的旅行者保存下来的日志和手记中搜集到的。”# 386

  7:他说,“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关于模仿自然的问题。不如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自然的其他部分使用相同的普世法则的问题。出路不在于换一种方式发展;另一种方式并不存在。”# 401

  8:“人们不需要多么天赋异禀或才华横溢,才能去发展他们的工作。他们只需要积极主动和足智多谋,这在未受到抑制或压迫的人类群体中是常见的品质。# 431

  9:“因此,一个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能量通过的一条管道,能量/物质在通过管道的过程中发生了或多或少的转化。有意思的是在管道中都发生了什么。# 592

  10:“常识和观察还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居民区失去了净出口工作,当地的其他销售量和工作岗位也会削减。一个居民区要是失去了所有出口工作——这可以发生在一个小镇或村庄,当一家矿场倒塌、一间渔场失利,或是一所工厂关门时——可能当地所有其他工作岗位也会消失:一个鬼村。# 639

  11:“就算一只获奖的泽西牛也不能只靠喝她自己的奶存活,”凯特说,“那是基本道理。这是自然的铁律,每一个生物体和每一台机器都需要来自外部的新能量的灌输,不然就会停下来。”# 681

  12:“一种初始资源可以是肥沃的土壤,”他继续说,“或者可以是任何其他东西:野生动物、燧石、坚果类果树、黏土、矿石、瀑布、化石燃料、温泉、海滩。最起码,一个居民区是从一个地点开始的,假如这是个受保护的、方便人们碰头并交换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它就是一种良好的资源。威尼斯的初始重要资源是海盐,# 708

  13:“在管道中,人类劳动和人力资本转化了进口商品——将它们分解、重组、传递、回收,并通过所有这些方法把管道接收到的进口商品延伸。”# 729

  14:“这个关于经济扩张的能量流动假说,解释了为什么居民区绝大多数处于农村的国家无一例外地贫穷,不论他们进出口的商品可能有多少,”默里说,“这还解释了为什么最富裕的经济体系——也就是扩张得最多的经济体系——是多样化经济。# 807

  15:经济发展和经济扩张之间的实际联系就是经济多样性。这便是应用于生态系统及居民区经济体系的法则:多样化的系统在丰富的环境中扩张,而丰富的环境来自于对接收能量的多样化利用与再利用。”# 809

  16:就这样,日本最终出现了大约800家缝纫机公司,成为世界上卓越的生产商,尤其在各种专门的工业缝纫机器这一领域。日本相机、收音机、汽车和西服都是进口商品的替代品,但除了西服之外,都不是机械地模仿。”# 997

  17:我自己很欣赏底特律的专业化、产业一体化和高效率。我只是在事后才意识到这是经济停滞的前奏。”# 1031

  18:我回忆起了20世纪70年代一场短暂的大惨败,名为‘进口替代战略’(import substitution)。经济落后的国家被提供贷款和专家,来建造用来生产各种进口商品的工厂——电动摩托、鞋子、电灯泡、医药,等等。同时,他们还能节省外汇支出。”# 1042

  19:进口替代战略根据抽象的进口数据来选择项目。工厂被建在半郊区的经济荒漠里,因为那里最需要就业。尽管劳动力成本很低,工厂和他们的进口设备、外来经理和管理人员都很昂贵。# 1047

  20:“到现在为止,”他继续道,“我们讨论了三个主要进程,它们支配着成功的经济生活,正如支配着自然的其他部分一样确凿无疑:通过分化及其组合实现的发展和共同发展;通过对能量的多样及多重利用实现的扩张;通过自我补给实现的自我维持。# 1064

  21:“没有一个动态稳定系统是永恒的,”海勒姆说,“但奇迹在于,如此脆弱的系统得以持续下去,彼此承继,甚至还迎来了在世间的繁荣时代。# 1099

  22:“自然毫不吝惜细节,但对法则惜字如金。我会按照这个顺序大概地说一下这几种模式:分支(bifurcations)、正反馈循环(positive-feedback loops)、负反馈控制(negative-feedback controls)和应急适应(emergency adaptations)。# 1105

  23:“这就是分支背后的陷阱:意料之外、不可预见的后果。小汽车和卡车代替了城市里的劳役牲口,后者的粪便尿液、随之而来的苍蝇和喧闹都变得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它们施加给农田供应粮草的巨大压力。那是个好的分支,但小汽车创造了新的不稳定性,现在轮到它们需要被紧急修正了。# 1181

  24:当捕捞量进一步大幅下降时,应对措施是用更大、更有效的渔网筛遍海域,如此循环,直到大浅滩的鳕鱼捕捞业最终在1992年崩溃。再也没有鳕鱼了。这对于纽芬兰岛的渔民和鱼类加工工厂的工人及生存环境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经济和社会灾难,更不用说还是个生态灾难,其后果现在仍然未知。”# 1246

  25:“一个关于苏联经济系统的古怪现象是,大部分产品的成本都是未知的。真的是未知的。工厂、办公室、农场、矿场、医院、剧院,无论哪里的管理人员——他们都的确不知道自己产品的成本。# 1431

  26:“但是接下来的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经济,出于相当迥异的原因,对成本和价格也很马虎,”默里说,“政治体系的转变并没有使价格反馈控制重新恢复。# 1438

  27:“还有商业周期和伴随而来的失业,不管怎样总是再次发生,一如既往地神秘,”海勒姆说,“无论怎样尝试用凯恩斯的对策去消除它们。最终,凯恩斯自己在忧虑重重地观察到英国的经济衰退后,猜测经济体系可能取决于他称之为更深层的‘结构性’缺陷,意为那些显然不被货币、预算或税收方面的控制所修正的缺陷。# 1515

  28:“在罗伦兹的发现中最主要的惊人之处是:就算在某些种类的复杂系统中,每一个影响都能被精确地考虑在内,它们的未来也仍然是不可预测的。”# 1766

  29:“这对于气象学家来说可能是个新奇的想法,但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则是旧闻了,”安布鲁斯特说,“说话的人创造出一种语言,然而没有人、包括这门语言的使用者或是研究者,可以预见它未来的词汇或用途,这恰好是出于你说过的原因:语言是在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的。# 1771

  30:谁能从拉丁文预见到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马略卡语(Mallorcan)、普罗旺斯语(Provençal)、罗马尼亚语,或甚至意大利语的佛罗伦斯方言和西西里岛方言呢?谁又能通过分析《贝奥武夫》[2] 或甚至《坎特伯雷故事集》[3] 中的英语来预测现在我们所用的英语呢?# 1774

  31:“今天的信用卡、设备租赁、连锁店、有机农业及其销售——甚至根本就包括农业——不要被它们成熟的表象误导了,认为它们一开始就像今天这样,或者在刚出现时就预期会变成这样。# 1838

  32:【1992年的香港,】我注意到十来个年轻人正在把一辆停在路边的车顶盖当成桌子,互相展示一袋袋碎石并快速写下一些记号。我被告知他们是玉石交易商,所做的那些记号将会决定玉石在当天的国际价格。这让我想起纽约证券交易所,# 1842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